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發展新經濟

發展新經濟

發布時間:2020-11-24 22:59:27

㈠ 當下什麼叫新經濟

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並存,經濟周期的階段性特徵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當今世界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朝著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生存數字化、商業競爭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互聯網、知識經濟、高新技術為代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新經濟迅速發展。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特點:
1、企業越來越注重將價值從有形資產轉移到無形資產上。
2、價值從提供產品的企業,轉移到不僅提供產品同時提供低價且高度個性化產品的企業,或者能夠提供問題解決方案的企業。
3、企業可以方便地通過數據管理來降低成本,這也是新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特性。

㈡ 新經濟是什麼含義

新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基礎上的經濟持續增長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並存,經濟周期的階段性特徵明顯淡化的一種新的經濟現象。當今世界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趨勢朝著全球市場一體化、企業生存數字化、商業競爭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以互聯網、知識經濟、高新技術為代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的新經濟迅速發展。
新經濟之所以「新」,源於推動其產生與發展的原動力——信息、技術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義。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術革命不同,信息技術革命改變的不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雖然其影響所及必然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但它是通過改變人類信息的傳輸、儲存方式來實現的。長久以來,在低下的勞動生產力的掩飾下,信息的不充分對於人類經濟活動的制約作用被忽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的數次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信息瓶頸也逐漸拓展擴寬。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新經濟的實質,就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及由此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領域的創新。促成新經濟出現的現實環境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必然導致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新經濟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

㈢ 加快發展新經濟具有什麼樣意義

「新經濟」概念並不新,最早出現於美國《商業周刊》1996年12月30日發表的一組文章中。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術(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術革命帶動的、以高新科技產業為龍頭的經濟。不過,出現在中國大陸的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卻是首次。當然,「新經濟」一詞早就在中國使用,高層也早就在講話中談及。
「新經濟」在實踐中已經開始快速發展。美國、德國是領頭羊,中國這幾年新經濟發展蓬勃洶涌。美國有蘋果、谷歌、臉譜,中國有阿里巴巴、騰訊和網路。這也就決定上個世紀90年代出現的新經濟概念的內涵外延都發生一些變化。比如,應該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化、感測感應技術作為新經濟的核心元素等。當然,新經濟的核心本質沒有變,即IT革命、全球化、知識經濟、智能化打造的新型製造業為一體的,低失業、低通貨膨脹、低財政赤字、高增長為特點的一種新經濟現象。新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轉型的大趨勢。
凡是新經濟發達、發展快的地區,經濟抵禦風險的能力就強,經濟持續性良性發展動力就十足。美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二次大戰後罕見的持續性的高速度增長。美國失業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業形勢繼續惡化,全年失業率高達7.4%,失業人數多達900多萬人。然而在信息技術部門的帶領下,從1993年開始,美國就業狀況開始改善,失業率穩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計在內的話,美國1999年的消費品通脹率只有1.9%,增幅為34年來的最小值。這種經濟現象就被人們表述為「新經濟」。美國經濟出現了夢寐以求的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的最佳經濟狀態。這是以互聯網為主導的「新經濟」的最大貢獻。
引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美國,在全球其它地區經濟仍在苦苦探底低迷之時,美國經濟卻率先復甦。動力仍然來自於新經濟。美國的谷歌、臉譜、蘋果、微軟、IBM、英特爾等公司給美國經濟復甦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動力。美國吃盡了新經濟的甜頭。
德國經濟能夠在2008年經濟金融危機後受到的創傷最小,同樣得益於新經濟對傳統製造業的革新和升級。德國工業4.0就是在此中孕育而生的。德國所謂的工業四代(Instry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製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後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這就是新經濟。
中國雖然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時期沒有反應過來,但卻抓住了本次新經濟的機會。雖然新經濟在製造業上尚需像德國一樣加力,但是在服務業上新經濟運用卻領先世界,BAT在世界IT企業中也是舉足輕重的。電子商務、物流供應、O2O、互聯網金融等迅猛發展,大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試想,如果沒有新經濟業態的大發展,那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或更大。新經濟漸漸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強動力,而且後勁潛力非常之大。
在這個關鍵時刻,新經濟進入《報告》其意義非常重大,對處在「三期疊加」的中國經濟非常重要。新經濟必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待新經濟一定要有新思維。
新經濟一定程度上會對傳統經濟與傳統經濟金融監管帶來一些挑戰,使其深感不舒服,或者既得利益遭受損失。傳統舊勢力肯定會反撲或者阻撓甚至扼殺新經濟發展。因此,決策層、監管者以及傳統經濟業態都應該以新思維對待新經濟。新經濟給所有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利,沒有理由不轉換思想大力支持。這就是新經濟的分享共享特性。《報告》兩次提到分享經濟。一處說,「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台,做大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另一處講,「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比如,網路約車模式就是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了閑置私家車資源,滿足了不同層次乘車需求,同時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特別是在去產能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情況下,發展網路約車等新經濟共享模式非常迫切。此前,筆者乘坐專車聽司機講,許多專車司機都是做生意的商戶,由於生意不景氣都開始兼職專車司機了。
總之,無論從當前中國經濟現狀,還是從經濟發展長遠之計,發展新經濟都已經迫在眉捷了。通俗地講,新經濟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

㈣ 新經濟迎來哪些發展機遇

雲計算創新發展推動建設網路強國


政策:1月3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紅利:《意見》從壯大新業態、強化產業支撐、加強安全保障三個方面提出了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增強雲計算服務能力。二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三是探索電子政務雲計算發展新模式。四是加強大數據開發與利用。五是統籌布局雲計算基礎設施。六是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政策:3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


紅利:《批復》明確了該綜合試驗區的定位和作用,提出要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各環節的技術標准、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逐步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為推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


政策:5月7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紅利:《意見》提出了七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營造寬松發展環境,降低准入門檻,合理降稅減負,加大金融服務支持,維護公平競爭。


二是促進就業創業,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就業創業,加強人才培養培訓,保障從業人員勞動權益。


三是推動轉型升級,創新服務民生方式,推動傳統商貿流通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等。


四是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支持物流配送終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設。


五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提升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效率,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


六是構築安全保障防線,保障電子商務網路安全,確保電子商務交易安全,預防和打擊電子商務領域違法犯罪。


七是健全支撐體系,健全法規標准體系,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強化科技與教育支撐,協調推動區域電子商務發展。


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政策:6月20日,國辦印發《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


紅利:這是新形勢下,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支持措施。


一是優化海關監管措施,優化跨境電子商務海關進出口通關作業流程。


二是完善檢驗檢疫監管政策措施,對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及商品實施備案管理制度。


三是明確規范進出口稅收政策,制訂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


四是完善電子商務支付結算管理,鼓勵境內銀行、支付機構依法合規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業務。


五是提供財政金融支持,向跨境電子商務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保險支持。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


政策:7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紅利:《意見》提出了11個具體行動:


一是「互聯網+」創業創新,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集聚、開放和共享。


二是「互聯網+」協同製造,加速製造業服務化轉型。


三是「互聯網+」現代農業,構建依託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四是「互聯網+」智慧能源,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智能化。


五是「互聯網+」普惠金融,拓展互聯網金融服務創新的深度和廣度。


六是「互聯網+」益民服務,大力發展線上線下新興消費和基於互聯網的醫療、健康、養老、教育、旅遊、社會保障等新興服務。


七是「互聯網+」高效物流,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調配體系。


八是「互聯網+」電子商務,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行業電商和跨境電商,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創新。


九是「互聯網+」便捷交通,創新便捷化交通運輸服務。


十是「互聯網+」綠色生態,推動互聯網與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


十一是「互聯網+」人工智慧,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


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


政策:9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


紅利:《意見》提出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一是推進簡政放權,調整完善市場准入資質,推進一照多址等住所登記制度改革。


二是創新管理服務,開展商務大數據建設和應用。


三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促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積極推廣網上辦稅服務和電子發票應用。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發展第三方支付、股權眾籌等互聯網金融。


五是規范市場秩序,創建公平競爭的創業創新環境和規范誠信的市場環境。


六是加強人才培養,建設電子商務人才繼續教育基地,開展實用型電子商務人才培訓。


七是培育行業組織,建立良性商業規則,促進行業自律發展。


國務院出招促快遞業發展重點城市間48小時送達


政策: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紅利:這是國務院出台的第一部全面指導快遞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意見》提出,到2020年,快遞市場規模穩居世界首位,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快遞年業務量達到500億件,年業務收入達到8000億元;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航空快遞貨運樞紐,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骨幹快遞企業;國內重點城市間實現48小時送達,國際快遞服務通達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服務滿意度穩步提高;年均新增就業崗位約20萬個,全年支撐網路零售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日均服務用戶2.7億人次以上,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路。


國務院出招,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


政策:11月07日,國辦印發《關於加強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治理的意見》。

紅利:《意見》指出,要用3年左右時間,有效遏制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行為,初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監管格局。《意見》提出四方面舉措:


一是突出監管重點。堅持線上線下治理相結合,對網上銷售假劣農資、食品葯品、化妝品、醫療器械、電器電子產品、汽車配件、裝飾裝修材料等開展集中整治,嚴厲查處利用互聯網侵權盜版等違法行為。


二是落實企業責任。指導和督促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加強對網路經營者的資格審查,配合執法部門反向追溯電子商務平台上的侵權假冒商品經營者。


三是加強執法協作。完善部門間執法聯動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完善跨境執法交流協作機制。


四是健全長效機制。加快電子商務領域法規建設,明確網路商品交易規范、爭議解決方式、法律責任以及各類電子交易憑證、電子檢驗檢疫報告和證書的法律效力。


農村商業模式將迎來重大改變


政策:11月09日,國辦印發《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


紅利:《意見》提出七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制訂出台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規范和工作指引。推動電商扶貧。


二是鼓勵和支持開拓創新。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和農村電子商務強縣創建活動。


三是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培養農村電商人才。


四是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加強農村物流服務網路和設施的共享銜接,加快完善縣鄉村農村物流體系。加強農產品產地集配和冷鏈等設施建設。


五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寬頻普及。促進寬頻網路提速降費,加快農村公路建設。


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電子商務創業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授信和貸款支持,簡化農村網商小額短期貸款手續。符合條件的農村網商,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


七是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強網路市場監管,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推進農村電子商務誠信建設。

㈤ 大數據對發展新經濟有多重要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互聯網快速普及,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有人感嘆:數據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紀最為珍貴的財產。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對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國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將產生重大影響。「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現在,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在技術研發、數據共享、安全保護等方面進行前瞻性布局。抓住大數據發展的時代機遇,開創發展新局面,也是我國必須解答好的時代課題。

大數據不僅是一場技術和產業革命,也將帶來國家治理的深刻變革。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是新的治理課題。從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到保障國家數據安全,打破信息壁壘、推動信息共享,再到利用大數據平台形成社會治理合力,用好大數據這個利器,將有力提升治理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水平,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防範化解風險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是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懂得大數據,用好大數據,增強利用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已經成為領導幹部的新時代必修課。

㈥ 什麼是新經濟企業

新經濟企業是指在新常態下包含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而實現新回發展、新突破的企答業。

新經濟企業已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而且後勁強大前景光明。我們應該培育好、呵護好,讓新經濟這艘船的方向正確、發展平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經濟。只要對新經濟充滿信心,就能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6)發展新經濟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早有判斷,「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新經濟帶來了新活力,跨界魅力十足。環顧人們的日常,衣食住行、知識社交、公共服務,新經濟的影子無處不在。

一些傳統產業和行業,也在積極擁抱新技術、升級新業態,闊步進入新經濟領域,這對普通人的生活和國家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

㈦ 6,新經濟有哪些特點

當前我國新經濟的發展呈現三方面的特點。一是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應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頂住下行的壓力,實現6.7%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於新經濟的異軍突起。二是新經濟顯著改變中國經濟的總體構成。新經濟的發展,改變著我國的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消費貢獻率進一步提升,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三是新經濟已經成為就業的主體。當前,新經濟新業態支撐就業的能力超出預期,「互聯網+」和電商等平台服務型企業對就業拉動作用明顯。

㈧ 發展新經濟就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對嗎

發展新經濟就是要培育新動能,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這句話當然是對的
也不看看是誰說的

㈨ 如何在當前新經濟形勢下為 發展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呈現出穩步發展的趨勢,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不僅為世界的發展,也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社會事業也實現了大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面對當前國內外的經濟發展形勢以及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危機等問題,我們要努力保持我
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抓住戰略機遇期,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同時, 我們也必須看到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需要高度關注的情況和問題,認真分析中國經濟
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並積極應對。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問題。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盡管政府對農業採取稅收減免,實行補貼等政策,但我國的農業生產仍然呈現出機械化水平較低的現象。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投資、消費、出口,而我國的經濟發展過分依賴外貿,內需拉動不足。從經濟發展的協調性方面來說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不協調,投資和消費不協調,居民的消費能力仍有待提高。最後,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依然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資源、環境不堪重負。
第二,人民幣對外升值(美元)、對內貶值,貨幣政策遇到經濟下滑、中小企業和出口加工型企業經營困難的挑戰。近年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屢創新高,而與此同時,由於國內物價水平和資產價格上漲,又使人民幣購買力下降,出現了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
第三,人口老齡化。我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一度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著優勢。然而,面臨著人口紅利的結束,人口老齡化成為是中國未來發展所必須面臨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第四,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我國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雖然正在縮小,但是仍然存在嚴峻的問題。隨著東部地區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這些地區的優勢將逐漸減落,而中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有著豐富的資源和較為東部地區低廉的勞動力,因此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我國政府實施的促進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的各種戰略,如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等必然會促進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從而更有利於我國經濟的整體進步。
第五,財政收入與居民收入不協調。財政收入的高增長意味著稅收偏高,企業、居民需要將較多的收入上交政府,不利於促進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居民工作積極性,最終,將不利於國家財政的增加。稅收偏高,稅種不齊全,很容易造成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重復征稅的問題。
第六,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雖然居民收入顯著提高,貧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但居民收入差距卻持續拉大,收入分配不公仍然是社會焦點問題。低收入群體由於收入不足,導致有效消費需求不足。貧富差距的拉大不僅會導致市場消費的不均衡,而且也不利於我國的社會安定,民族團結,最終,會對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阻礙,導致供給與需求不平衡。因此,要拉動內需,必須改善民生,逐步改變收入分配不公的局面。
第七,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面臨著假冒偽劣、知識產權侵權等方面的挑戰。由於我國市場機制還需完善,缺乏有效的創新導向,對侵權行為的防範和打擊乏力,以及企業專利標准化、技術專利化尚未形成,導致假冒偽劣產品、仿名牌產品充斥市場,企業缺少優勝劣汰、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給企業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了嚴峻挑戰。 第八,就業形勢嚴峻。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就業形勢嚴峻是不爭的事實。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需要下大力氣促進和解決勞動力就業問題。當前就業方面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勞動者充分就業的需要與勞動力總量過大、素質不相適應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供求總量矛盾與結構矛盾並存。因此必須完善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推動和促進就業,同時,幫助就
業者尤其是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中國經濟縱然面臨著許多考驗,但是只要決策者們認真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我相信中國的經濟未來幾十年仍將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但是我也希望中國不要一味只追求高速的經濟增長速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攻克時堅,搶占制高點,最終實現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閱讀全文

與發展新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