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定遠縣的社會事業
1949年2月皖北四分區在定城開辦津淮中學定遠分校,招學生余名,5月學校停辦,大部分學生參加工作,少部分學生繼續讀書。1949年8月,恢復「定遠初級中學」,招收兩個班,學生93人。1952年,在爐橋開辦定遠縣第二初級中學。1956年,在西卅店開辦定遠縣第三初級中學,招收初一新生110人,教職員工15人。1957年在藕塘革命老區開辦藕塘初中。1958年,開辦池河初中、吳圩初中,定遠一中首設高中班。當年,全縣有6所初、高中,初中在校生2236名,專任教師79人,高中在校生114人,專任教師8人。1960年,爐橋中學招收了高中班;1962年撤銷高中班,學生並入定遠中學。1962年後,由於貫徹和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教學秩序恢復正常,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截至1990年,全縣中等教育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其中培養初中畢業生136484人,高中畢業生24239人。自1977—1990年,為大專院校輸送合格新生2721人,部分學生大學畢業後繼續深造,其中有博士研究生12人,碩士研究生43人。截至2012年,定遠中學、定遠三中成功創建為省示範高中,定遠二中、爐橋中學成功創建為市示範高中,定遠高中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2012年高考本科達線3219人,達線率47.07%,高出滁州市平均達線率3.6個百分點,高於全省7個百分點,實現2012年高考錄取總量與精品目標的雙豐收。2011年,定遠縣被確定為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准研究試點縣。2011年縣職教中心被教育部授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截至2012年,定遠有82所幼兒園,其中公辦園43所,民辦園39所,市級一類園2所,二類園7所,在園幼兒16068人。2011年新建公辦幼兒園5所、民辦幼兒園1所,改建3所,2012年新建4所,努力實現三年內每所鄉鎮擁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目標。2012年,全縣學前一年毛入園率80%,學前三年毛入園率53%,縣示範幼兒園、民族幼兒園被評為「市級一類園」、定遠縣被確定為安徽省學前教育試點縣。2012年,發放農村義務教育經費7302.6萬元、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125萬元。完成23個、3.1萬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設。新建標准化學校18所,新改擴建13所公辦幼兒園,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被列為國家標准研究試點縣。高考本科達線人數3219人,連續四年居滁州全市第一。 在1978年省和地區召開科學技術大會和1982年縣召開科技成果表彰會上,全縣受獎勵135項,其中省級4項,地區級13項,縣級127項;農業80項,工業23項,衛生27項,教育3項,財貿5項,其他6項;受表揚25項。
1954—1990年,全縣各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在省級以上科技、學術報刊上發表文章113篇,其中醫葯衛生方面96篇,老中醫蔣立基創造的「新加四妙湯」一方,被國家級《中醫大辭典·方劑分冊》收載。蔣立基、蔣運祥、蔣運勝3人合寫的《蔣立基運用紫芍一貫煎治婦科病經驗》一文,獲省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三等獎,滁縣地區優秀論文獎。 建國前,定遠縣內以中醫為主,西醫甚少。行醫者大多私人開辦葯店診所,也有的趕集擺攤、串鄉行
醫。葯品數量、品種、醫療器械甚少。瘟疫猖獗,傳染病連年不斷,群眾貧病交加。據歷史記載:光緒末年,定遠每年發生天花5100人左右,死亡1350人;麻疹15000人之多,死亡500人左右。民國24年(1935年)和35年,定遠兩次發生霍亂大流行,死人不計其數。全縣人口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嬰兒死亡率高達200‰以上。
建國後,縣境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相繼建立,實行中西醫結合。至1956年,全縣開辦中西醫聯合診所58個,中西醫人員319人。隨後逐步發展以西醫為主,以中醫為輔。至1990年,全縣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到528個,其中縣屬醫療衛生單位7個,區全民衛生院7個,鄉鎮集體性質衛生院54個,村級衛生室438個。衛生機構遍布城鄉,醫療網點星羅棋布。從醫療預防到婦幼保健,從醫政管理到葯品監督,已形成比較完整的醫葯衛生體系。
醫療設備不斷完善。1949年,全縣無一張病床。1990年,發展到1223張。建國初期,縣衛生院僅有手術剪刀、鑷子等簡單醫療器械。1990年,鄉衛生院大多有顯微鏡、少數有B型超聲波診斷儀;區衛生院有手術包、超聲波診斷儀、200毫安X光機等;縣級醫院有胃鏡、激光治療機、肺功能測定儀等先進醫療器械。衛生隊伍不斷壯大,全縣有各類醫務人員2893人,平均每1萬人口中有衛生人員37名。
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建國初期,只能診治一般的常見病,外科只能做一般小手術。以後不斷分來一批批大中專畢業生,同時選派部分人員去外地學習,醫療水平逐漸提高,許多疑難和危重疾病得到診治,高難度手術達到省內縣級醫院較高水平。1990年,全縣人口平均壽命69.75歲,嬰兒死亡率下降為16.1‰。2012年,定遠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順利推進,在安徽全省率先實現基本葯物零差率、診察費調整和財政醫保資金支付「三同步」。鞏固完善基層醫改成果,新農合實現擴面提標,參合率達98.3%。縣總醫院和曲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社會保障上,2013年新開工保障性住房888套,建成468套。全面完成新型農民培訓、就業技能培訓任務,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城鎮職工五項保險參保人數16萬人次,在全市率先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任務。「一戶多殘」家庭全部納入生活困難救助范圍。 公園:花園湖公園、曲陽生態公園等、黎明湖濱湖公園、吳圩薔薇公園、包青天廉政文化公園、爐橋淮溪公園等。
廣場:陽光廣場、人民廣場、魯肅廣場、令狐山禮文化廣場等。
其他:體育中心、定遠文化館、定遠大劇院、銀海廣場、青少年活動中心、圖書館、老年活動中心、定遠博物館、定遠城鄉規劃館、爐橋鹽化規劃館等。
2013年,縣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一級館,建成15個電子閱覽室,舉辦全國首個農家(作家)書屋創立十周年座談會。積極開展送電影、送戲下鄉3300餘場;投入540萬元,啟動池河太平橋修復工程;新建村級農民健身場所59個。
⑵ 定遠縣的經濟水平怎麼樣
不錯,農業大縣
⑶ 過年去定遠縣,那裡的風俗,天氣,以及經濟發展,環境怎麼樣呢麻煩定遠的朋友幫我解答一下疑難吧
定遠現在在往東發展,人民路通上了步行街,商市很多,大部分都是正規的版專賣點,南門市權場路維修貫通,中間的小廟也剔除了,現在這里開起了KTV ,開發區還在建設有了好多工廠,政府大樓,政府新區,也在建設中,幾乎所有的街道都安裝上了裝飾燈!風俗肯定隨著城市的發展也要邊的!天氣我不太清楚,你可以看天氣預報!
⑷ 定遠和明光現在哪個發展的快定遠有高鐵,明光有三條高速公路,寧洛,明徐,明盱(規劃)哪個會好
定遠縣和明光市原本都屬於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甚至整個滁州市安徽省的經回濟發展在全國來說也都比較落答後。不過目前定遠縣總投資100多億的鹽化工項目一期今年就快要建成了,建好之後還有二期三期,估計會帶動整個定遠縣經濟的發展的。
感覺今後定遠的發展會快一些會好一些。
⑸ 定遠和滁州這幾年裡那個經濟發展快
滁州和定遠毋庸置疑肯定是滁州大啊,定遠只是它的下屬縣。
應該說滁州這幾年發展的蠻回快,畢竟在搞滁城大建答設,況且是國際都市南京的腹地,火車半小時就到了,發展也會受到南京的影響。不過定遠發展的也蠻快的,也挺好的。
⑹ 為什麼說安徽定遠縣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縣城呢
除此之外定遠的經濟發展很出色,在滁州這么多區域裡面,排名處於第三的位置。等到後期這條高鐵通車後,還能更好帶動旅遊業的發展,讓它的經濟總量變得越來越好,甚至還有可能撤縣立市。它的旅遊資源很豐富,境內可以觀賞到很多的美景,比如定遠古城和朗峰湖等,這些都是不錯的去處,值得前往過去留下足跡。對於安徽最具發展潛力的縣城,未來有望撤縣立市,將迎來300億高鐵項目,不知你看完後有什麼想法呢?是否期待早日開通?
⑺ 定遠縣在哪裡消費水平,人均收入如何呢
1,定遠來縣,位於江淮中部,安徽省中東源部。近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經濟圈,遠融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定遠總面積2998 平方公里,轄16鎮6鄉,是皖東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縣。
2,消費水平在國內算是一般的水平。
3,收入,城鎮在崗職工年均工資2709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70元。
4,2015年全縣財政收入完成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增幅比上月末下降2.5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市第5位,增幅居全市第3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3億元,同比增長17.6%。財政支出完成10.8億元,同比下降10.5%。
⑻ 定遠以後的發展會怎樣
定遠位於南京,抄合肥,淮南襲,蚌埠,滁州五個城市之間,面積和人口均為皖東第一。
京滬高鐵,淮南鐵路,京台高速,淮揚高速穿境而過。
今年五月被確定為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之一。
定遠縣更是農業大縣
中央有人,不解釋。
所以定遠以後會很牛逼。。。。。。
⑼ 定遠縣怎麼樣大家感覺有發展嗎
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5億元,增長17%;固定資產內投資122億元,增長25%;財容政收入12.1億元,增長1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增長17.2%;外貿進出口總額2200萬美元,增長50%;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05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15元,分別增長10%和16.1%。
⑽ 安徽定遠縣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安徽省定遠縣素以農業大縣著稱,1987年被列為國家瘦肉型豬基地,1996--2009年連續14年躋身安徽省畜牧生產十強縣行列,2009年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定遠還是全國商品糧油大縣、全國岩鹽資源大縣、全國石膏資源大縣,也是亞洲最大的鹽化工基地。定遠縣的礦產資源定遠縣礦產資源特別是非金屬礦產品種多,質量好。目前,境內已發現的礦種有金、銅、鉛、鋅、岩鹽、石膏、石英岩、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花崗岩、麥飯石等23個品種,其中:岩鹽儲量為17.5億噸,氯化鈉含量最高達99.2%;石膏儲量2.3億噸,為全省所獨有;大理石荒料儲量277萬立方米,是皖東地區大礦之一,主要品種有虎皮、條帶、龍雲、彩雲、魚子玉、黑皖螺、方山玉、青石玉、豆沙玉等九種;石英岩礦儲量2620萬噸,含氧化硅品位95-99%,礦石硬度7-8級;石灰石儲量3億噸,含氧化鈣45~51%,氧化鎂1~3%;方解石礦儲量100萬噸以上,含碳酸鈣95%以上;白雲岩礦儲量189萬噸;還有頁岩、陶土、玄武岩、膨潤土、麥飯石等。農副產品資源盛產水稻、小麥、油料、棉花、畜禽、玉米、山芋、豆類、烤煙等多種農副產品。年產糧食10億公斤,油料1億公斤,棉花10萬擔,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2002年糧食總產居全國第26位,油料總產居全國第27位。定遠瘦肉型豬是全國31個良種豬之一,1996年至2002年連續六年躋身「安徽省畜牧業十強縣」行列。目前已建成糧油、生豬、棉花、花生、水產、蔬菜等六大農副產品基地。林業資源定遠縣境內,歷史上有過大片森林,宋、明時,縣北鳳陽山區和縣東山區,曾有連綿不斷茂密森林, 主要樹種有櫟類、山槐、黃檀、黃連木、楓香、化香等硬闊之類和少量杏、柏、漆樹等名貴樹種。1981年後,林業實行「三定」,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高漲。80年代,植樹造林重視科學,講究實效,對不適宜本地生長的黑松不再種植,改為種植馬尾松和外國松,並注重經濟林的發展,至1990年,全縣林業用地22.8萬畝,造林199477畝,佔87.5%森林覆蓋率為11.3%。 特色產業石膏及其製品, 鹽及鹽化工,優質水稻,農產品。其中石膏及其製品, 鹽及鹽化工工業已成為了該縣的主要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