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時期如何做好鄉鎮財政工作的思考
1、提供基本財力的職能。鄉鎮政權作為國家設在農村的一級基層政權組織,它在鞏固和加強自身政權建設,發展區域經濟,提供文教衛生和維護農村轄區社會治安等方面的社會公共需要上,無一不是以一定的財力作保證。特別是進行經濟建設更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這些資金的來源,一部分是國家的財政撥款,另一部分則需要鄉鎮政府自行籌集予以補充。這些資金的籌集、分配以及對使用情況進行的財務監督等工作,都需要由鄉鎮財政來完成,任何其它部門無權也不可能代行其職責的。鄉鎮財政作為鄉鎮財力分配的職能部門,就要積極提供基本的財力保障,參與到鄉鎮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去組織收入、監管支出,做好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幹部職工工資發放等基礎工作。
2、服務經濟發展的職能。在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鄉鎮財政的職能作用將更為顯著。
(1)從生產上講,鄉鎮財政除了要管好、用好上級安排的各項支農資金外,還要運用財政政策,引導、支持、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服務於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
(2)從分配上講,要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減輕農民負擔大政方針的基礎上,做好農民收入分配的調節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監督制約機制,保護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民增收。
(3)從市場流通上講,要建立和完善各類農產品市場,穩定農業生產發展,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4)從消費上講,要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
(5)從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繫上講,要加強協調,負責黨和政府社會保障政策的貫徹落實。這些都要求鄉鎮財政充分行使職能,在培育和健全農村市場經濟體系,促進農村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3、財政資金監管的職能。目前,鄉鎮財政雖然直接組織的收入規模減少,但需要管理的支出規模在增大。有國家切塊給鄉鎮的預算內資金;有不納入預算,由鄉鎮政府及有關部門自收自支的預算外資金;由鄉鎮政府向所屬企業和單位徵集的自籌資金等都需要鄉鎮財政具體實施管理。目前,大部分鄉鎮財政只管預算內資金和部分預算外資金,對數額很大的鄉鎮預算外資金未能實現統一管理,有的是只統計不管理,有的連統計都搞不好。這種鄉鎮財政職能被分割、肢解的狀況,不僅削弱了鄉政府統籌使用資金和進行鄉鎮區域調節經濟的能力,也導致了鄉鎮分配渠道混亂,造成部門各自理財、各自為政,有的甚至把游離在鄉鎮財政管理之外的財政性資金,變成部門、單位的「小金庫」、「私房錢」,胡花濫用,化公為私,亂發財物,不僅使國家資金造成損失浪費,而且還腐蝕了一部分幹部,不利於廉政建設。因此,資金管理的任務在加大,只有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才能發揮資金使用的應有作用。
2. 哪個學霸寫一個關於《鄉鎮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思考》的論文提綱!
親,你是哪裡的呢?是不是河南的呢?怎麼看著這課題像是我們的呢,我是你版們學長,現在已經權碩士畢業了,感覺這是多年前的課題了,鄉鎮區域經濟發展的策略思考,結合當地來寫,多放點數據進去,應該可以順利過的,要是哪裡還是不明白,再找我幫幫你。先寫鄉鎮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寫鄉鎮經濟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重點章節是結合當地的情況實證分析,最後加快鄉鎮經濟發展的對策思考。不懂繼續問我,576繼續是八八四繼續是②①⑤。怕打不出來,這樣子就可以找到我了。
3. 關於如何服務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
我國的縣制萌芽於西周,產生於春秋,發展於戰國,定製於秦朝,興盛於當代。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縣級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地域實體。而縣域經濟是以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承上啟下的紐帶,是區域鏈、創業鏈、再生鏈、產業鏈的紐帶。發展縣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關繫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一、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反思過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目前縣域經濟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縣域經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存在重城輕鄉的問題,財政資金絕大多數投向城區建設。城市發展突飛猛進,但農村地區發展相對緩慢,與發達地區還有很大差距。 2、縣域經濟工業化程度較低。一般而言,多數地方縣域現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發展水平較低,目前粗放經營,產品低端現象較為普遍。3、農業產業化進度緩慢。目前技術、人才、資金都向大城市集中,縣域農業產業化經營質量不高,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難以做大、做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還不規范,在提高科技興農中的作用還極其有限。農村市場建設落後,難以支撐規模化的農產品生產與加工。 4、支農資金投入比例偏小。支農資金與城市建設投入相比,比例偏小,還很不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城鄉統籌發展的步子應再大一些。這個題不破,就不可能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二、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幾點思考 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符合縣情的科學發展思路和措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1、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農業調整,要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龍頭帶農、科技興農、基地扶農、市場活農,促進傳統農業的優化升級,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工業調整,要加快機制轉換和體制創新,要以技術改造、產品創新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導產業,抓大扶強。第三產業要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加快發展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業,以及信息咨詢、中介服務等新興產業。2、要把培育特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從區域競爭的態勢看,特色就是財力,特色就是潛力,特色就是競爭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經濟發達縣市的實踐也證明,發展特色經濟是成功之道。特色經濟多是「塊狀」、「集群」型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縣一業」、「一鄉一產」、「一村一品」,帶有鮮明的比較優勢和區域特色。因此,發展縣域特色經濟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規思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結合本地資源狀況、交通區位、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等綜合因素,大力培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市場「亮點」,開辟適合自己發展的新路子。 3、要把加快城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從城鄉發展的格局看,經濟騰飛的「龍頭」在城市、在集鎮。要想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更好地提升人氣,提增財氣,提高品位,做強城鎮經濟。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管理、高效益經營」的原則,積極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堅持軟體硬抓,硬體精抓,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鎮形象,引導生產要素盡快向城區集聚,為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4、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力支撐。從經濟發展的動力看,只有堅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項目、引資金,才能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要想靠有限的資金投入換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立足自身實際,以市場為先導,選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層次盲目重復建設。通過抓好項目建設,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5、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競爭點。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只有著力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創新服務思路,拓寬服務領域,創造寬松公平的政策環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務環境,才能形成「磁場效應」,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優化環境要通過積極創建「服務型」政府,最大限度地實現行政提速、審批暢通和辦事高效;在服務領域上,要從適應企業和民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由單一搞審批辦手續向搞好產業指導、信息咨詢和市場體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斷健全政府部門行政效能評估監督制度,從源頭治理,從機制入手,堅決清除一切不利於環境發展的障礙。三、結合縣情,切實推進我縣經濟社會爬坡上坎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我認為應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堅定信念,保證科學發展的思想不動搖。發展縣域經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的切入點,在全面推進小康建設中擔當重要任務。堅持科學發展,就是要堅持發展縣域經濟。去年,我縣生產總值達到119.1億元,增長12.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8億元,縣域經濟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的戰略目標是利用五年左右時間,躋身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堅定信念,就是時刻要以這個戰略目標為重心,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培育高效特色產業,不斷加快城鎮化進程,實現澧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強化學習,保證學以致用的態度不鬆懈。加強學習,一要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把握理論體系,增強黨性意識,提高黨性修養。其次要認真學習領會省、市、縣關於加快發展的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僅要能幹好工作,還要能對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說出一二三來,並且深刻地領會到位。第三要注意完善知識結構,要根據履行崗位職責的要求,廣泛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同時,還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善於把掌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聯系起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發展的規律,從中受到啟發,獲得靈感,提出新見解,並運用到工作中去。要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在完成工作的業績上,體現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上。3、埋頭苦幹,保證艱苦奮斗的作風不含糊。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服務縣域經濟發展,應該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准備。只有通過紮根基層,埋頭苦幹,腳踏實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把握縣情,才能更好地為縣域經濟發展獻力獻策。 4、務實創新,保證經濟轉型的方向不轉向。堅持「工業強縣、創業富民」戰略,推動我縣經濟形態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社會形態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2009年,我縣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為31.4:33:35.6,一、二、三產業是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這種經濟結構的弊端是單一產業拉動整個經濟發展困難較大。因此,需要突破產業結構發展,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工業做大做強,突出支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4. 急求一篇論文,論文題目是關於小城鎮建設的思考.
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思考
小城鎮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務為特徵的地域系統。小城鎮位於農村之首、城市之尾,與農村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點;又與大中城市關系密切,是大中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後盾。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這是十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加快小城鎮建設,走符合十堰實際的城鎮化道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一個戰略性問題。
一、發展小城鎮、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戰略意義
十堰作為地處鄂西北山區的新興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典型,扶貧任務艱巨,加速推進城鎮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解決目前以及今後經濟社會發展諸多問題的關鍵。發展小城鎮,推進城鎮化,實現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把城鎮化與農村工業化和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實現城鄉共榮、協調發展。因此,加快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化水平,成為我市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1、推進城鎮化,有利於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特別是像十堰這樣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十堰市有近70%的人口在農村,有14萬貧困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貧困山區的自然條件惡劣,單位土地的產出率很有限,種植業增長的空間也很有限。要使農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城鎮化,實現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減少農民的數量,提高人均生產率。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收入增加了,農村勞動力的價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應增長。而大中城市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又極為有限。因此,實現大規模農村人口轉移只有發展小城鎮,實現城鎮化,改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人口、經濟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動,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共同富裕,除此別無出路。
2、推進城鎮化,有利於加快實現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從理論上說,城鎮化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專業化的結果。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現代化過程的兩個側面。工業化需要聚集狀態,只有人類活動集中才會降低工業生產成本,才會形成聚集效應。因此,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離開了城鎮化,工業化的效率就會降低;離開了工業化,城鎮化就無的放矢,就會失去發展的動力。目前,我市鄉鎮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通過發展小城鎮,使鄉鎮企業向小城鎮聚集。充分發揮小城鎮作為農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術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為鄉鎮工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市場、技術和人才條件;通過發揮小城鎮對農村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業產業化。
3、推進城鎮化,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改善生態環境的任務光榮而又艱巨。我市山多地少,生態環境脆弱,在全市240多萬農村人口中,有當家地僅160萬畝,由於居住分散,自然災害頻發,種植業的70%望天收。只有通過城鎮化,減少農民數量,在總量上相應減少現有耕地承載人口數量,轉變農民的謀生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向城鎮聚集,給大自然以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才能解決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蓋率降低等生態環境問題。
二、小城鎮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1994年地市合並後,十堰市的城鎮有了較快發展。截止目前,建制鎮由1984年的13個發展到63個,其中城鎮居民萬人以上的9個,城鎮總人口111.8萬人,短短17年城鎮化率由14.9%提高到32.5%。城鎮的空間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線襄渝鐵路、漢江、209國道、316國道展開,城鎮職能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政治職能或低水平商貿職能為主的狀況,形成了以經濟職能為主的各種類型結構。縱觀十堰城鎮化進程,有兩個特點:一是十堰城區(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因汽車產業的聚集效應使城市人口增長較快,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二是鄉村城鎮化即小城鎮的發展相對緩慢。建制鎮的發展由於在地市合並以前受行政管理區劃的限制,中心城市與區域內城鎮之間的經濟聯系表現為鬆散型,區域城鎮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邊境貿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中心城市對小城鎮發展的輻射能力較弱。地市合並後,城鎮建設步入協調發展的軌道。由於十堰市農村人口較為稀疏,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有限,這就決定了農業勞動力轉移壓力適中,同時農村經濟非常落後,因此,在農村地區形成小城鎮的內、外動力較弱,導致小城鎮發展滯後。
十堰小城鎮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規劃問題。規劃不科學,執行缺乏嚴肅性。城鎮建設缺乏特色,風格雷同;二是融資問題。目前,城鎮化仍然是一種政府行為,尚未面向市場,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因此,城鎮建設資金來源貧乏,投資渠道單一,投入嚴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礙。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延緩了農民離土離鄉的步伐,不利於調動農民進鎮務工經商的積極性。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使農民進鎮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鎮化成本;四是政策問題。各地出台了鼓勵農民進鎮務工經商的系列優惠政策,但落實不力,農民在市場准入、稅費徵收、子女就學等方面享受不到優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農民進鎮享受不到城鎮居民的待遇。我市小城鎮發展滯後固然有許多原因,但從主觀上來看,主要原因在於城鎮建設的思維方式和指導思想存在有思維誤區,我們必須克服:
第一,要克服官位設市的思維誤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除了帝王以外,下面的州、府、郡、縣的設置,等級森嚴,不可僭越,哪一級官管轄下的城市,城牆該有多高,該有幾條街道,衙門有多大,均有嚴格的規定。建國後到改革開放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省、市、縣、鎮的設置,也基本沿用封建社會那一套,嚴格按行政級別、管轄面積、人口設市,城鎮規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經濟規模以及經濟發展速度定位。改革30多年了,包括體制上、觀念上很多脫離實際的東西都改過來了,但這一傳統的設市設鎮模式仍被頑強地保留下來。而且在我們的頭腦中、在體制上形成了固有的模式,難以體現時代精神,制約了城鎮化發展,我們必須克服。
第二,要克服人為構市的思維誤區。如果說古樓蘭曾為古絲綢之路開辟立下汗馬功勞的話,那麼它的消失,也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城鎮的生存與發展及其發展規模該有多大,完全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不能憑主觀想像來構築城鎮框架,我們不能不顧城鎮發展規模和區域經濟社會動態比較優勢,好大喜功,人為構市,盲目擴市,以至於城鎮「增肥」了,卻有城無市。如我市一些小城鎮,雖耗巨資建起了幾條街道和廣場,至今門可羅雀,成為「空殼」。這樣的浪費和教訓令人心痛。今後,我市的城鎮化必須注意克服這種違反規律、人為構市的思維誤區。
第三,要克服全能亂市的思維誤區。由於受計劃經濟思想和自然經濟的影響,我市不少小城鎮總想來個各行各業齊頭並進,搞「大而全」、「小而全」,忽略自身城鎮的產業強項和文化特色,搞「全能城鎮」。資深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蘇南地區凋查後曾提出一個「小城鎮、大戰略」的概念,意思是說,改革開放後,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很快,呼喚小城鎮的發展,為其提供信息、市場和科學文化服務。加快小城鎮建設,其目的一是解決農村內部商品經濟發展的流通問題;二是以小城鎮的廣泛建設解決大城市的「通病」。遺憾的是我們卻誤解了費老的原意,片面認為發展小城鎮商品經濟就是要搞「小而全」,而未能與時俱進,把小城鎮建設放在國際社會分工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去考察去建設,導致在小城鎮的發展上出現了不少「全能城鎮」,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三、加快我市小城鎮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我市小城鎮建設要立足市情,既要增加城鎮的數量,但更應注意提高城鎮化的質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學規劃,完善體系,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梯度推進,全面增強城鎮的綜合實力、聚集能力和經濟輻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點城鎮為支撐、各具特色的城鎮體系。要把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出發點和歸縮點,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和推進農業產業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小城鎮的吸引力和帶動作用,使小城鎮成為推動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戰略支點。按照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市小城鎮建設應採取以下對策:
1、變官位設市為按經濟規模設市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就經濟規模而言,一些原來默默無聞的沿海鄉鎮已超過了西部不少地級市,其城鎮發展的規模和格局,也超過了西部的不少縣和市。就十堰而言,城鎮化進程起步晚,即使是縣城,與沿海一些鄉級小鎮相比,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質量上的差別都很大,思想觀念上的差距、經營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盡管國家還沿用按行政級別設市的傳統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這一傳統的桎梏,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我市應遵循城鎮化是一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自然歷史過程這樣一條客觀規律,按經濟規模來安排城鎮資源的分配,收緊拳頭,突出重點,把握規律,有選擇、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鎮化之路。否則,我們的城鎮化進程必然會受到不可估量的影響。
2、變人為構市為產業興市
城鎮發展必須以經濟產業作為依託。我市多數小城鎮近些年來之所以出現布局混亂、交通阻塞、城鎮服務功能不配套等問題,甚至是沒有經濟內涵的「空殼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和產業發展的角度去規劃和架構小城鎮,小城鎮缺乏主導產業支撐。一個城鎮可以構築多種產業功能,但從城鎮特點來看只能突出一兩項主功能,形成一兩項優勢產業,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新興的城鎮,如溫州、綿陽、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產業立市。小城鎮的發展,必須依據各自的優勢,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業主導產業,走依靠產業支撐輻射功能的路子。我市小城鎮應當發揮山區資源優勢,發展山區資源加工工業,培育城鎮支柱產業,增加城鎮經濟實力,從而增強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功能。
3、變全能鎮為特色鎮
我市小城鎮建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鎮特色不突出。我市城鎮化應該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鎮必須打造不同的特點,或以產業特、或以文化風情特、或以區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較優勢,實施差別化競爭戰略,以鮮活的城鎮特色,形成「名鎮效應」,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小城鎮的競爭力,反過來又推動城鎮規模的擴張。結合十堰產業與資源特點,可以著力發展以下幾類具有特色的小城鎮:一是建設工業主導型小城鎮。把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市場、資源特點,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引導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建設小型工業園區,把鄉鎮工業塑造成為帶動小城鎮建設的主體力量。二是建設旅遊服務型小城鎮。旅遊資源豐富的鄉鎮要搞好景區生態環境建設,完善服務設施,全面提高風景名勝區的硬體設施水平和服務接待水平。三是建設流通商貿型小城鎮。邊貿口子鎮要在突出抓好市場等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以最優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務、最寬松的經營環境,吸引周邊的鄂、渝、陝客商前來經商興業。四是建設特色產業型小城鎮。要依託葯材、黃姜、茶葉、綠松石等山區資源,建設特色產業基地,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加工、包裝、銷售業,逐步形成集種植、加工、包裝、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鎮。五是建設移民鎮。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機遇,用好用活移民政策,推動移民小城鎮的建設。
4、積極解決小城鎮建設中的具體問題。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根據這一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為使小城鎮得以健康發展,還應解決如下問題:
(1)搞好科學規劃。小城鎮規劃要堅持科學合理原則,選址要與國家的宏觀產業政策、導向政策、交通、通訊大動脈相聯系。起點要高,具有時代氣息;必須滿足我市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使小城鎮成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載體。小城鎮發展的規劃,不僅要考慮長遠義務教育設施布局,還應考慮職業技術教育設施布局,科教興鎮,保證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把市場一體化要求與本地經濟特點相結合,將小城鎮規劃建設融入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城鎮化體系格局,利用大市場形成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小城鎮的風貌一定要體現綜合經濟實力和居民群體凝聚力,使本地的文化歷史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揚;要把環境生態建設列為主要內容,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和自然條件,建設生態小城鎮。規劃必須體現全局意識,著眼於長遠,決不能因黨政負責人的更換而改變。規劃一經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列入目標考核責任制,要強化規劃的實施力度。
(2)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可以實行財政資金為引導、吸納民間資金為主,吸引外資為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首先,財政資金可以向小城鎮傾斜,在注重抓好水、電、路及通訊、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增加與農民利益有密切聯系的、有巨大消費空間的項目,以此吸納民間投資與吸引外資,加快建設速度,完善城鎮功能,增強城鎮的經濟實力。其次,通過小城鎮安居工程,吸引農民建房資金。再次,把市場機制引入小城鎮建設。政府通過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規章制度、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等軟體上下功夫,使小城鎮產生較強的吸引力,並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眾多的人帶著資金參與城鎮建設。要大膽嘗試和探索將城鎮當作資產來經營的思路,堅持市場化運作,不斷建立和完善「經營城鎮」的新機制。要最大限度地盤活土地資源,把自然資源變成城鎮發展的寶貴財源,變過去土地使用的「行政審批制」為現在的「市場配置制」,使國有土地的資本效益趨向最大化,大力推行競價拍賣等多種土地經營形式,為城鎮建設籌集更多的資金。同時,營運市政設施,實現滾動開發。經營城鎮有形資產,把公共房產及道路、橋梁、公路燈桿等市政設施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推向市場,能賣則賣,宜租則租;經營城鎮無形資產,把城鎮空間、戶外廣告標牌經營權、交通線路營運權、道路和其它設施的冠名權等,通過轉讓、拍賣、租賃等形式推向市場,使無形資產變成有形資產。
(3)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礙。
要推進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實以現居住地劃分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的戶籍登記制度,實行以住戶、職業、生活來源等主要生活基礎為依據的落戶標准,以居民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確保進鎮農民的子女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和吸引農民進鎮落戶,務工經商。要改革土地使用辦法,在堅持穩定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同時,對農村土地使用流轉制度進行創新,允許農民對土地進行出讓、出租、轉包、入股、抵押等流轉活動,解決農民擔心長期離開農村後、遇到困難生活沒有保障和後路問題,並為農民進鎮後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礎。同時,要推進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進醫療、就業、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規范的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為農民進鎮解決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