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來5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五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會越來越好,趨勢會越來越高,情況也會越來越好。因為國家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經濟也會迅速的。進步起來。
B. 今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
今年的經濟走勢大體呈現前高後底狀態,具體什麼時候到達底部取決多方面因素。原因有:1:世界經濟前景不明,出口繼續疲軟。2:國家對房地產調控持續。3:國家有意控制經濟增長速度,使經濟從量向質的轉變。
C. 2020年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從定性因素上分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宏觀經濟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的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20年GDP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第二,經測算,2020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微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台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第三,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採取降息、擴表等措施,總體有利於我國外部需求的增加,從而帶動我國出口增長;中美雙方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經貿摩擦導致的負面影響有所減緩。
2020年,國家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信號清晰可見,同時,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下,2020年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實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靈活調控政策下,房地產投資總體穩定,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但由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居民儲蓄率下降、居民杠桿率提升、房地產投資觀念發生顯著變化等因素,使得房地產需求逐漸趨於平穩。
對於製造業投資,有利因素是2019年政府推出減稅降費、降低社保繳費率、以國資充實社保、降低宏觀稅負等政策。從方向上看,這些政策將有效提高企業利潤,激發企業投資熱情。整體而言,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依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為8.5%,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4.1%,比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3%,比上年減少0.1個百分點;總體而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5.1%,比上年略微減少0.1個百分點。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44.4萬億元,名義增長7.8%,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進一步收窄。
2020年,物價總體運行平穩,前高後低。物價的推動因素通常可歸結為需求拉動、成本推動、貨幣超發和外部輸入等。需求拉動,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或者說出現正的產出缺口,通常由工業企業設備利用率、產能利用率、實際經濟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之差來判斷。從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上看:其一,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預計為75.8%,總體水平仍然較低,存在負的產出缺口。表明我國工業整體仍然處於去產能去庫存的調整階段,負產出缺口對CPI增長有向下的推動力。其二,2019年M1和M2依然維持正常增速,基本與GDP名義增長率相一致。因此,不存在明顯的超額貨幣供給對CPI上漲的推動力。其三,根據世界銀行判斷,2020年國際油價將與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動。因此,未來如果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不出現大幅上漲,PPI價格總體平穩,由PPI價格變動向下游CPI傳導的動力將不足。其四,針對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國家已經實施了多項政策穩定豬肉價格,相關措施效果也逐步顯現,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趨勢已經得到有效遏制。雖然豬肉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高位,但總體趨勢是逐漸下行,從而帶動食品價格和CPI價格有所回落。其五,2019年政府推出減稅降費、降低社保繳費率、以國資充實社保、降低宏觀稅負等政策。從方向上看,一方面,減稅降費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抑制產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面,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利潤,拉動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對物價產生向上的推動力。由於減稅效應的復雜性,政策效果以及對CPI的影響強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綜合以上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2020年我國物價水平將處於政策調控目標范圍之內。據預測,2020年,物價總體處於溫和上漲階段。
預計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分別為6.2%和5.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持續多年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
總之,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在新常態下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D. 2019年經濟形勢好不好
2019年經濟形勢挺好的。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90.03萬億元。消息稱,國家統計版局從2015年3季度起實施權季度GDP核算改革,採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數據,並公布相關核算結果,截止到2018年1月,中國GDP過去8年凈增加量壓制美國,相當於再造一個日本。
中國對於經濟發展的狀況,是實事求是,而不是自欺欺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中國經濟發展是穩定的,是良好的。進入2019年,中國經濟發展更加科學,更加註重和諧,作為國人都感到開心和驕傲。
E. 中國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趨勢
學科前沿經濟所董志凱武力
中國現代經濟史學科發展趨勢
中國現代經濟史的研究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的歷史,即從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到今天這個時段。就研究隊伍來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研究中共黨史和共和國史的史學工作者;二是研究經濟學和現實經濟問題的經濟學者。專門研究中國現代經濟史的學者則不多。從研究方法來看,由於學者的學術背景、研究問題的出發點和目的不同,採用經濟學和歷史學的方法幾乎各佔一半。
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范圍主要是1949年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的歷史及其經驗。其中還包括1949年以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的經濟;也包括對香港、澳門和台灣等區域經濟史的研究,包括中外經濟關系史、中外現代經濟史的比較研究。
就「十五」期間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熱點來看,仍然是「言於古必有驗於今」,即跟隨這幾年現實經濟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而推動經濟史的研究。概括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三農」問題的形成與演變(包括城鎮化);(2)政府經濟職能演變;(3)對外經濟關系演變(配合加入WTO);(4)區域經濟史研究(配合西部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由於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歷史,而這段歷史不僅時間跨度在不斷延長,目前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本學科興起時的30餘年延長到今天的50多年;同時內容也日益豐富。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當西方經濟學的「西學東漸」浪潮過去後,注重實證研究逐漸成為經濟學的主流以後,就導致了近年來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逐漸升溫的現象,許多研究現實問題或對策性的論著,也更加關注其「歷史淵源」。從本學科未來5年或10年的發展趨勢看,有下列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是怎樣認識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關系必須與生產力相適應理論與正確評價20世紀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當時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否「搞早了」,是否「搞錯了」?由於這個問題牽涉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評價,它不僅是一個社會主義理論問題,還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現象,如果從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性角度看問題,必須說明當年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建立與後來改革開放及今天經濟體制的關系。因此,它就成為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一個焦點問題,也是一個難題。
二是怎樣認識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選擇問題。新中國56年的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歷史,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選擇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配套體制的歷史,怎樣認識這個歷史,中國能否找到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以及怎樣認識中國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性質,則是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中的另一個重大問題。這里牽涉到對社會主義本質和表現形式的認識問題,牽涉到社會主義理論。對於這個問題,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完全搞清楚。
三是怎樣認識建國以來的黨政關系以及政府與經濟的關系。研究中國56年的經濟史,就會遇到怎樣認識與評價中國的特殊性問題。長期以來,中國實行著政府主導型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與社會主義的關系如何;怎樣與時俱進,推進政府經濟職能轉變,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結果是否採取世界大多數學者公認的評價標准等,都需要從歷史的角度進行總結。
四是經濟效益與社會公平問題。這也是困擾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回顧歷史,從20世紀50年代的社會主義改造到「大躍進」;從20世紀60年代的「包產到戶」、「托拉斯」到「文革」期間的批判所謂的「資產階級法權」;從20世紀80年代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20世紀90年代的「863扶貧計劃」、建立社會保障制度以及最近減免農業稅等,都反映出黨和政府長期在探索和調整有關政策,以實現二者兼顧的目的。怎樣認識和評價新中國56年來出現的上述問題,既需要經濟史研究的努力,也需要理論界的努力。
今後5年或10年,中國現代經濟史研究的重點,與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所遇到的重大問題聯系在一起。概括起來說,大致有以下四大問題:(1)圍繞解決「三農」問題而開展的關於農村經濟發展史、城鄉關系演變史(包括城鎮化)、勞動力流動、就業和收入分配史(包括戶籍制度演變史)。(2)圍繞政府經濟職能轉變而開展的國家與農民關系史、國有企業史、政府與市場關系演變史。(3)圍繞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而開展的跨學科的人口、環境、資源、科技等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歷史研究。(4)圍繞經濟全球化進程開展的中外經濟關系的歷史研究。
文章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F. 今年的經濟形勢,來位大神總結一下嗎
正確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需要把握幾個方面:
一、經濟正在經歷艱難時刻一個時期以來,除了大環境國際經濟不景氣,國內經濟結束了兩位數高速增長之後,開始階段性轉換,增長速度持續下行,增長速度呈階梯式回落之勢。
二、在經濟下行中有亮點
從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表明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確實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壓力當前,但也不乏亮點。一是產業結構加速升級,第三產業增長增速較快;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上升,目前最終消費支出的貢獻率達到60%,這說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在加速調整,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強化;三是新市場主體繼續快速增加。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盡管有些經營困難甚至倒閉,但又不斷有新生,實際上生生死死是市場經濟競爭規律發揮作用的體現;四是能源消耗進一步下降。降低消耗、減少污染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內容,是經濟運行效益提高的重要體現;五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平均收入增長經濟增速,說明城鄉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對穩定。
三、「三期疊加」下尋找和把握經濟發展機會
我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困難。所謂換擋,就是從高擋換到中高擋,減速成為必然;結構調整,意味著產能過剩行業收縮;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著刺激政策的累積效應和溢出效應還在發生作用,使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當期宏觀政策的選擇運用受到掣肘。「三期疊加」矛盾交織,對我國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形成制約。還有,當前議論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官不為」。在我國現階段,由於相關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規矩守紀律要求越來越嚴的大背景下,的確出現一些官員怕犯錯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縮手縮腳,積極性主動性下降的情況。近年來對GDP增長指標考核力度減弱,部分區域和縣域取消GDP考核,也對地方經濟增長形成一定的客觀影響。同時,還要看到,經濟下行往往會慣性發生作用。
對經濟形勢有利條件是,近年來陸續出台的穩增長政策的效應會逐步顯現;國家批準的重大工程項目會陸續展開並產生相應的經濟帶動作用;經濟運行中的新趨勢新亮點會得到強化;基期年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意味著新的經濟年度增長基數相對低。審時度勢,仍然把中心放在經濟建設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措施得當,同時加快推進體制改革,擴大「改革紅利」,把有利條件變成實際的增長速度是可能的。
G. 未來10年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
趨勢之一: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人民幣難成自由兌換貨幣,穩內健升值是大勢所趨 ,
趨勢之二容:新能源助中國成汽車強國
在中低端汽車市場上將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眾品牌
趨勢之三:能源消費居世界第一
國內能源產出與需求間差距拉大,能源進口占總消費比例進一步提高
趨勢之四:銀行走向「金融百貨公司」
銀行杠桿化產品將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對實體經濟投資產生積極影響
趨勢之五:由紡織大國邁向紡織強國
創新將促使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結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H. 誰能說說未來五年或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
最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整整增加了200%。但近兩年出現通貨膨脹後,又再經過國家財政政策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再加上2011年歐債危機的影響和波及,於是,就又出現了經濟增速下降。
截至目前,中國生產的煤炭、鋼鐵、棉花、水泥、紡織品、電子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各國首位。近年,我國的銀行業、保險業等服務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網路經濟、知識經濟、文化產業、大眾傳媒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是世界上的美國、歐共體之外的三大經濟體之一,目前在經濟總量上,中國位居第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財富急劇增長,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2萬億。中國到2020年,就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從而建成達到小康水準的國家,達到市場經濟的鼎興階段。
與此同時,普通居民佔有個人財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住房寬敞,私家車驟增。
中國經濟總量進一步增長,在社會政治制度、文化生活方面,民主法制制度進一步完善,政治生活局面進一步開明,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不庸諱言,我國民眾收入高低懸殊,貧富的差距愈益加大,八成以上的低收入群體工資收入微薄,生活困苦,而高收入的二成業主生活上一擲千金、紙醉金迷。
中國經濟增長率第二季度為7.8%,為8年來首次回落至8.0%之下,製造業經理指數前幾個月最低回落到47.5%,9月份重回50%。目前開始從增長率的谷底溫和回升,未來十年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增長,增長率將會保持在7.5%至9.8%之間波動。
在這之前,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再加上央行加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調控力度,這使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致下滑,煤炭、鋼鐵、水泥價格連續下降,物價水平降低,社會用電量減少,出口量降低,市場需求不旺,商品市場銷售量銳減,價格降低,工廠開工率不足,製造業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有在維持運轉的也是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負利率和虧損,呈現難以為繼的狀態。
經濟增速但從9月底、10月初有望開始回穩,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回暖的跡象將會越來越明顯。8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47.5%,9月份便回升到49.8%,並且,上個月出口量增長率重回9.0%以上,但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僅為7.6%。
而未來的兩三年是經濟的恢復期,未來國內的經濟政策、貨幣政策將會顯得更為穩健,今後的經濟發展格局更不會大起大落,更會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各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發展潛力也在發生細微的變化和調整。某些行業社會需求加大促進了這些行業的蓬勃發展,並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經濟、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還會有很大的空間。
還要繼續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性調整指向:1、產業結構向科技含量增大升級;2、逐步淘汰落後產能;3、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4、進一步著手高科技成果的應用;5、大力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6、大力發展自主民族品牌,進一步加大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號召力。
目前,我國處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的後期,經濟發展、文化發展還會有很大的空間。我國農村人口首次超過城市人口,城市化有了大幅提高。展望未來的十年,中國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增長,正在向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但明後年為經濟增長放緩後的恢復期。
此外,中國還將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除了有國家資本的投資,還有民營資本的加入,文化事業力求向多渠道、多元化、多樣化發展,動漫在我國剛形成初期的產業。當前電腦、手機大行其道,人們信息獲取、信息通信更為方便快捷,但與此同時,人們的文化消費、文化思想有著膚淺化、快餐化的傾向,疏於長遠的、有價值的思想文化的建樹。
在這之前,我國在歐洲債務危機陰影的影響下,面臨通縮的壓力,經濟增速放緩,以至下滑。市場價格有了連續5個月下降,年內有過一次下調准備金率,降低存貸款利率,而從8月底9月初開始有所好轉,開始從增長率的谷底回升,明年將會好於今年,在經濟增長格局上卻不會急劇暴增。
經濟總量上中國已是第二大經濟體,國力進一步得到增強,中國正在和平崛起,但還處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後期,國民生產率、人均生產總值還很低。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還將會保持較高速率的經濟發展增速,未來十幾年,還會保持8%上下的增長率。到了2020年中國國力就將會超過美國和歐共體,成為世界上經濟總量的第一大經濟體。目前,僅僅是經濟增長增速放緩而已,而未來的三到十年,中國經濟還會保持較高的增速增長,正在向小康社會邁進,到202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還將會至少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