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種僵化的蘇聯模式給我們後來的經濟建設帶來哪些歷史教訓
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功績與弊端
功績:國家工業化的迅速實現,使蘇聯成為工業強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其中的某些做法,為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本國經濟實行一定程度的宏觀調控提供了借鑒。
弊端:(1)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價值規律的作用,造成企業生產消耗大、經濟效益低下,阻礙了勞動者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3)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從列寧、斯大林到戈爾巴喬夫,經濟政策經歷的變化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1)變化:由列寧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到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最後到戈爾巴喬夫加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對計劃管理和整個經濟體制實行根本改革。
(2)啟示:改革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本國國情出發;改革不能背離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方向;社會主義改革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等。
㈡ 求關於蘇聯的經濟改革的知識!!
第18課 蘇聯的經濟改革
課標要求:
概述從赫魯曉夫改革到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基本歷程,認識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斯大林經濟體制的特徵及弊端
主要特徵:
單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排斥市場;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存在的弊端:
片面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支持工業不惜損害農民利益;壓抑了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蘇聯的農業狀況令人擔憂,工業領域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農業全盤集體化的消極影響一直持續到戰後,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沒有提高,僅為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產量的1/3。這種狀況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也不能滿足國家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約了工業的發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為蘇聯體制改革提供了契機與可能。經歷了一番動盪後上台的赫魯曉夫感受到了斯大林體制的種種弊病,並嘗試醫治,由此揭開了蘇聯改革的序幕。
2.改革的內容
改革措施可概括為:調整農業政策,改革高度集中的工業管理體制。
(1)農業方面的措施:
(2)工業方面的措施:
3.評價
在教條主義盛行、思想僵化的時期,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魯曉夫經濟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蘇共依然錯誤地提出「建成共產主義」的超越實際的目標,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台。
4.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原因
(1)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只是對原有體制的小修小補。
(2)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這種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造成改革無所適從,計劃指標落空。
(3)赫魯曉夫個人獨斷專行,瞎指揮,出爾反爾,政策不穩定。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糾正赫魯曉夫時期的混亂,繼續進行經濟改革。
勃列日涅夫其人:他執政的18年是一個在內政上既有改革與發展,也有停滯與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緩和與對話,也有抗爭與爭奪的矛盾時期。勃列日涅夫為人謹慎,秉性保守,習慣於因循守舊,按陳規辦事,最怕重大的變革和轉折,從不採取急進冒失的舉動。他在開會或討論問題時,總是先聽大家發表看法,然後盡量照顧各方面的立場和利益加以折中,採取中間路線。所以,有人稱他為「妥協能手」。
2.改革內容
(1)在工業方面:
(2)在農業領域:
3.改革的結果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終失敗。
4.改革失敗的原因
①改革仍然沒有突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框。這種修補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積存的弊病。
②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社會主義,這種過高估計蘇聯社會實際發展水平的錯誤判斷,進一步阻礙了改革進程。
③這一時期蘇聯推行霸權主義的外交政策,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加重了經濟負擔。
比一比:赫魯曉夫與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有何共同原因?
解答:沒有從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是失敗的共同原因。
三、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85年,在蘇聯社會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戈爾巴喬夫出任新一屆蘇共中央總書記。當時蘇聯的人均GNP為3.396美元,不僅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而且落後於亞洲、拉美一些國家。蘇聯人均生活水平從革命前居歐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雖擁有發達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術等,但整個現代技術領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15~20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不斷下降,農業生產長期落後。總之,蘇聯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喪失了潛力。在此種背景下上台的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並進行改革,在開始階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
想一想:當時蘇聯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嗎?
解答:蘇聯60多年來形成的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事業,必須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因此,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他不顧當時蘇聯內外交困、危機四伏的形勢,提出「加速」發展社會經濟的方針,是不符合蘇聯國情的,存在急於求成的情緒。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被不少人稱之為「莫斯科落日」,想一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改革內容
改革對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承認企業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要求國家主要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打破單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許個體經濟存在。
3. 結果
經濟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經濟繼續滑坡。
1986~1988年,蘇聯經濟不僅沒有加速發展,相反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僅為2.8%,低於1980~1985年的3.2%。戈爾巴喬夫認為,現行政治體制是經濟改革沒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對經濟改革的困境,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體制改革。改革的航船駛進了危機四伏的危險區,國內局勢逐漸失控,1991年蘇聯解體。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曾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國際舞台上叱吒風雲的超級大國,但最後卻解體了。這充分反映出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大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必須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驗加以總結,對其教訓應引以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進行社會主義改革。
閱讀教材內容,然後設計一張「蘇聯經濟改革一覽表」,並填寫表中有關項目的內容。
赫魯曉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爾巴喬夫改革
背景 體制弊端日益暴露;農業問題堪憂;斯大林逝世。 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糾正赫氏改革混亂 經濟全面滑坡,社會陷入危機邊緣
措
施 農業 給予農民一定私有生產資料開荒增產,種植玉米運動 擴大自主權,降低指標,提高價格,放鬆對個人副業的限制 推行「加速戰略」方針、實施根本性變革、改革所有制、允許個體經濟存在,後轉向政治改革
工業 部分管理權下放地方,推行「物質利益原則」 推行新經濟體制,注意運用價值規律,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
評
價 積極 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取得一定成效。打開改革之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精神。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經濟有所提高 突破舊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卻沒有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國內局勢失控,導致蘇聯解體
局限 沒有突破舊體制;脫離實際;盲目性大;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 沒有突破舊體制;後期趨於保守,改革陷於停滯;與美國軍備競賽,使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滑坡;
三次改革的比較:
同:都是為了解決斯大林體制弊端;都在農業、工業方面進行調整;改革過程脫離了蘇聯實際;結果成效都不顯著,可以說是失敗的改革。
異:赫氏改革側重農業,勃氏改革側重重工業,戈氏側重所有制和商品經濟入手;前兩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後者未見成效轉向政治改革,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前兩者失敗是因為未改變原有體制,對斯大林體制進行修修補補,後者肅然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卻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探究活動:
蘇聯改革過程中的教訓給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帶來什麼深刻的借鑒呢?
提示:有哪些深刻教訓?我們應該怎樣借鑒、吸取教訓?可從政治穩定跟經濟發展的關系,改革的速度問題,改革的理論指導問題,改革的方向問題,改革的配套措施、政策問題,改革遇到的阻力、矛盾問題,等等方面討論。)
答案:改革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需要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要有探索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貫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保守停滯,更不能改變改革的方向;要妥善處理好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和矛盾,保證改革的順利有序進行……
蘇聯經濟改革的啟示:
1.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在發展的道路上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
2.社會主義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3.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具有復雜性、曲折性和艱巨性。
4.改革要關注人民大眾的生活。
㈢ 什麼原因促使蘇聯經濟改革
斯大林經濟體制的特徵及弊端
主要特徵:
單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排斥市場;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經濟。
存在的弊端:
片面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支持工業不惜損害農民利益;壓抑了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
一、赫魯曉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斯大林體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蘇聯的農業狀況令人擔憂,工業領域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農業全盤集體化的消極影響一直持續到戰後,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沒有提高,僅為歐洲其他國家平均產量的1/3。這種狀況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的穩定,也不能滿足國家對糧食和原料的需要,制約了工業的發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為蘇聯體制改革提供了契機與可能。經歷了一番動盪後上台的赫魯曉夫感受到了斯大林體制的種種弊病,並嘗試醫治,由此揭開了蘇聯改革的序幕。
2.改革的內容
改革措施可概括為:調整農業政策,改革高度集中的工業管理體制。
(1)農業方面的措施:
(2)工業方面的措施:
3.評價
在教條主義盛行、思想僵化的時期,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並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赫魯曉夫經濟改革在理論上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蘇共依然錯誤地提出「建成共產主義」的超越實際的目標,只是在維持原有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失敗,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台。
4.赫魯曉夫改革失敗的原因
(1)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只是對原有體制的小修小補。
(2)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急功近利。這種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造成改革無所適從,計劃指標落空。
(3)赫魯曉夫個人獨斷專行,瞎指揮,出爾反爾,政策不穩定。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糾正赫魯曉夫時期的混亂,繼續進行經濟改革。
勃列日涅夫其人:他執政的18年是一個在內政上既有改革與發展,也有停滯與僵化,在外交上既有緩和與對話,也有抗爭與爭奪的矛盾時期。勃列日涅夫為人謹慎,秉性保守,習慣於因循守舊,按陳規辦事,最怕重大的變革和轉折,從不採取急進冒失的舉動。他在開會或討論問題時,總是先聽大家發表看法,然後盡量照顧各方面的立場和利益加以折中,採取中間路線。所以,有人稱他為「妥協能手」。
2.改革內容
(1)在工業方面:
(2)在農業領域:
3.改革的結果
前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終失敗。
4.改革失敗的原因
①改革仍然沒有突破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框。這種修補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積存的弊病。
②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社會主義,這種過高估計蘇聯社會實際發展水平的錯誤判斷,進一步阻礙了改革進程。
③這一時期蘇聯推行霸權主義的外交政策,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加重了經濟負擔。
比一比:赫魯曉夫與勃列日涅夫改革失敗有何共同原因?
解答:沒有從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是失敗的共同原因。
三、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985年,在蘇聯社會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戈爾巴喬夫出任新一屆蘇共中央總書記。當時蘇聯的人均GNP為3.396美元,不僅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而且落後於亞洲、拉美一些國家。蘇聯人均生活水平從革命前居歐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雖擁有發達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術等,但整個現代技術領域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15~20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不斷下降,農業生產長期落後。總之,蘇聯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喪失了潛力。在此種背景下上台的戈爾巴喬夫認為,蘇聯必須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並進行改革,在開始階段,改革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
想一想:當時蘇聯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嗎?
解答:蘇聯60多年來形成的政治、經濟體制上的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扭轉。改革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事業,必須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因此,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必要的,但他不顧當時蘇聯內外交困、危機四伏的形勢,提出「加速」發展社會經濟的方針,是不符合蘇聯國情的,存在急於求成的情緒。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被不少人稱之為「莫斯科落日」,想一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改革內容
改革對經濟體制進行了根本性變革,承認企業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要求國家主要用經濟方法管理經濟,打破單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許個體經濟存在。
3. 結果
經濟改革的宏觀決策缺乏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經濟繼續滑坡。
1986~1988年,蘇聯經濟不僅沒有加速發展,相反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僅為2.8%,低於1980~1985年的3.2%。戈爾巴喬夫認為,現行政治體制是經濟改革沒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面對經濟改革的困境,戈爾巴喬夫把改革的重點轉向政治體制改革。改革的航船駛進了危機四伏的危險區,國內局勢逐漸失控,1991年蘇聯解體。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曾取得輝煌的成就,成為國際舞台上叱吒風雲的超級大國,但最後卻解體了。這充分反映出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大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必須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驗加以總結,對其教訓應引以為戒,以勇往直前的精神進行社會主義改革。
閱讀教材內容,然後設計一張「蘇聯經濟改革一覽表」,並填寫表中有關項目的內容。
赫魯曉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爾巴喬夫改革
背景 體制弊端日益暴露;農業問題堪憂;斯大林逝世。 赫氏改革成效不大,糾正赫氏改革混亂 經濟全面滑坡,社會陷入危機邊緣
措
施 農業 給予農民一定私有生產資料開荒增產,種植玉米運動 擴大自主權,降低指標,提高價格,放鬆對個人副業的限制 推行「加速戰略」方針、實施根本性變革、改革所有制、允許個體經濟存在,後轉向政治改革
工業 部分管理權下放地方,推行「物質利益原則」 推行新經濟體制,注意運用價值規律,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
評
價 積極 沖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取得一定成效。打開改革之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精神。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經濟有所提高 突破舊體制,進行根本性變革,卻沒有具體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離了社會主義方向,國內局勢失控,導致蘇聯解體
局限 沒有突破舊體制;脫離實際;盲目性大;個人作風急躁,反復無常,造成混亂 沒有突破舊體制;後期趨於保守,改革陷於停滯;與美國軍備競賽,使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甚至滑坡;
三次改革的比較:
同:都是為了解決斯大林體制弊端;都在農業、工業方面進行調整;改革過程脫離了蘇聯實際;結果成效都不顯著,可以說是失敗的改革。
異:赫氏改革側重農業,勃氏改革側重重工業,戈氏側重所有制和商品經濟入手;前兩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後者未見成效轉向政治改革,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前兩者失敗是因為未改變原有體制,對斯大林體制進行修修補補,後者肅然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卻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
探究活動:
蘇聯改革過程中的教訓給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帶來什麼深刻的借鑒呢?
提示:有哪些深刻教訓?我們應該怎樣借鑒、吸取教訓?可從政治穩定跟經濟發展的關系,改革的速度問題,改革的理論指導問題,改革的方向問題,改革的配套措施、政策問題,改革遇到的阻力、矛盾問題,等等方面討論。)
答案:改革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需要大膽突破傳統的束縛,要有探索創新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要有全面一貫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保守停滯,更不能改變改革的方向;要妥善處理好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力和矛盾,保證改革的順利有序進行……
蘇聯經濟改革的啟示:
1.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在發展的道路上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
2.社會主義改革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3.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具有復雜性、曲折性和艱巨性。
4.改革要關注人民大眾的生活。
㈣ 下面哪一位蘇聯領導人提出了"加速戰略
1986年,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二十七大上的報告中用「進入發達社會主義」代回替「建成發達社會答主義」的提法,提出「加速戰略」和實行「徹底改革」的方針。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俄羅斯族,1931年3月2日生於蘇聯南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普利里沃利諾耶村,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總統。
㈤ 材料三反映了蘇聯社會發展的什麼問題根本原因是什麼為解決上述問題,蘇聯進行過什麼改革結果如何
蘇聯的經濟建設偏重於重工業建設,重工業、輕工業、農業比例失調,人版民生活必需的權農產品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此時的蘇聯社會與經濟矛盾不斷累積。自斯大林時代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弊端不斷顯現。它實行排斥價值規律的指令性計劃模式與實行行政為主的經濟管理手段,缺乏生機和活力,過於僵化。進入1980年代,蘇聯經濟增長速度不斷放慢,與西方的經濟技術水平,人民生活水準差距不斷加大。1985年4月,在他任職後舉行的第一次蘇共中央全會上提出加速經濟發展和進行改革的主張。1986年2月,蘇共27大通過《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同時決定進行經濟政策改革。
經濟改革開始了蘇聯從計劃體制經濟到市場體制經濟的轉變。改革不但未能改變蘇聯步履蹣跚的經濟狀況,反而事與願違地激化了蘇聯的社會與經濟矛盾,使蘇聯經濟急劇惡化並走向崩潰,最終促使了蘇聯的解體。
㈥ 1985年,戈巴喬夫提出的「加速發展戰略」是什麼
「加速戰略」中有戈爾巴喬夫的創造。以前擬定「加速」的方面,主要指科技和社會領域。參與制定該計劃的前蘇聯總理雷日科夫曾說過,當時蘇聯的實際狀況,全面加速簡直會要它的命!戈爾巴喬夫制定的加速戰略實際上更看重政治方面的改革。他曾說過,加速戰略是「既指物質意義上,也是精神意義上」的革命措施,而「在革命過程中占首位的無疑是政治。改革中也是如此。這里具有首要意義的是政治性措施,是實際上而不是口頭上的廣泛民主化任務。」
.「加速戰略」內涵界定。加速戰略是蘇共為加速蘇聯社會經濟發展而制定的總的戰略方針,而經濟發展戰略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實現國民經濟的新技術改造,並在此基礎上改造社會的物質技術基礎。區別在於:加速戰略是總路線,經濟發展戰略只是這條總路線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於受上屆政府影響,最初提出的「加速戰略」,是把經濟集約化和加速科技進步作為工作中心,以調整管理和計劃工作、調整生產結構和投資政策、加強工作中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等為主要內容,加快蘇聯社會經濟發展。此後,戈爾巴喬夫不斷擴大和發展了加速戰略內容:政治上搞民主化和公開性,對所有領域、包括外交領域進行「全面變革」。在1986年蘇共二十七大上,把「加速戰略」定為「黨的對內對外政策的總路線,並正式載入新修訂的蘇共綱領:「蘇共認為,在當前國內和國際條件下,在加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道路上,能夠也應當保證蘇維埃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它朝著共產主義的前進。這是黨的旨在對蘇維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進行質的改革的戰略方針;在科技革命的基礎上根本革新它的物質技術基礎;完善社會關系,首先是經濟關系,深刻改變勞動的內容和性質,人民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使政治、社會和思想設定的整個體系更加積極起來。」
㈦ 蘇聯的經濟建設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什麼經驗教訓
斯大林模式」在經濟方面的功績與弊端
功績:國家工業化的迅速實現,專使蘇聯成為工業屬強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其中的某些做法,為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對本國經濟實行一定程度的宏觀調控提供了借鑒。
弊端:(1)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2)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市場、商品貨幣關系和價值規律的作用,造成企業生產消耗大、經濟效益低下,阻礙了勞動者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3)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從列寧、斯大林到戈爾巴喬夫,經濟政策經歷的變化及帶給我們的啟示
(1)變化:由列寧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到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最後到戈爾巴喬夫加速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對計劃管理和整個經濟體制實行根本改革。
(2)啟示:改革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從本國國情出發;改革不能背離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方向;社會主義改革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指導等。
㈧ 加速發展戰略的介紹
.加速戰略起止時間。80年代中期,蘇聯社會經濟各方面發展面臨改革的形勢,加速戰略的確反映了改革的要求。
㈨ 蘇聯實施「加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在什麼時候
1986年蘇共二十七大通過的決定
㈩ 前蘇聯模式的經濟發展戰略帶有備戰型或准戰時型特點
只能選抄CD A不能選 因為題目問的是「備戰型或准戰時型特點」
就算蘇聯確實經濟高速增長 但這並非是備戰型或准戰時型特點
經濟高速增長哪個國家不追求呢?如果要追求經濟高速增長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不生產一切武器裝備 把資金原料全部投入擴大生產和擴大需求當中 武器裝備不打仗的話就只能等著生銹 和廢鐵沒有差別 蘇聯之所以解體 很大程度是因為把錢浪費在造沒用的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