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羅馬帝國滅亡的經濟原因
淺析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羅幕洛被日耳曼僱傭軍首領廢黜,宣告了羅馬帝國的滅亡。也許是有感於羅馬的偉大,或有感於羅馬文化對西方社會的長期影響,對羅馬帝國滅亡原因的探討一直是世界史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從歷史的表象看,導致羅馬滅亡的直接原因是「蠻族」的入侵。但是,羅馬和「蠻族」的戰爭由來已久,在羅馬帝國強盛時期,「蠻族」根本無法和羅馬相抗衡,它們的入侵大都被羅馬擊潰。因此,將滅亡的原因簡單歸結為「蠻族」的入侵是不合理,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羅馬的滅亡必然是其內部因素造成的。
隨著羅馬共和國的瓦解,帝國的建立,羅馬的政體由共和制轉為專制。統治者掌握了一切,公民喪失了各項政治權利,被排除在國家政治之外,由此帶來了政府的腐敗及公民意識的淡化。在共和國前期,羅馬人把國家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以作為羅馬公民而驕傲,為國家服務而自豪。因為那時他們認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有參與政治的機會,可以對政府官員的行為進行監督,能得到法律保護,能從國家獲得各種利益。執政官、元老院及其它官吏也較為勤儉,腐敗現象少。但從共和國後期(此時共和國已名存實亡)開始,國家已完全成為君主及其官僚、軍隊的私有財產。絕對的權力使他們腐化墮落,肆意揮霍,想方設法搜刮人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或淪為地主庄園的農奴,或乾脆發動起義反抗暴政。因而,人民與統治者存在嚴重的對立,對國家的興亡無動於衷。一個喪失民心的政府難道還能維持嗎?因此,即便「蠻族」不入侵,帝國也將在腐敗中走向滅亡。
羅馬的專制制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完善的繼承法。當皇帝去世後,帝國常因沒有明確的繼承人而導致各軍事集團間的戰爭。軍隊在帝國時期已完全成為皇帝的製造者,他們可以隨意廢黜、殺戮他們不喜歡的皇帝,推舉符合其利益的人當皇帝,甚至公然拍賣皇位。各軍事集團之間為爭奪皇位而進行的長期戰爭不僅使廣大人民飽受戰亂之苦,更嚴重地削弱和削耗了帝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此外,盡管羅馬建立了統一的大帝國,但由於東部希臘文明區與西部拉丁文明區之間在經濟文化上有較大差異,因而帝國始終存在分裂傾向。軍事集團間的戰爭加速了帝國的分裂,並最終導致公元395年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這就使在對抗「蠻族」入侵時,東西帝國無法團結一致,造成戰爭的失敗。
羅馬帝國後期奴隸制度的衰弱及勞動力不足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羅馬的經濟基礎是建立在對奴隸剝削之上的。奴隸主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奴隸的勞動成果,便讓其承擔繁重的勞動,致使奴隸無法通過繁殖後代來擴充奴隸隊伍。且羅馬的奴隸主要來自擴張與掠奪,但隨著擴張的停止,奴隸資源也就斷絕了,奴隸主又不願在生產技術革新,造成生產衰退,導致社會經濟基礎的崩潰。此外,政府對農民的壓迫導致自耕農破產,農民為求生計大量逃亡,從而使兵源不足,無力抵抗「蠻族」入侵。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㈡ 凱撒和屋大維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什麼影響
蓋烏斯·尤里烏斯·愷撒·奧古斯都(拉丁語: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前63年9月23日-14年8月19日),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圖里努斯(Gaius Octavius Thurinus),羅馬帝國的開國君主,元首政制的創始人,統治羅馬長達40年,是世界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愷撒的甥孫,公元前44年被愷撒指定為第一繼承人並收為養子。愷撒被刺後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30年,他平息了企圖分裂羅馬共和國的內戰,後被元老院賜封為「奧古斯都」,並改組羅馬政府,給羅馬世界帶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14年8月,在他去世後,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
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的古羅馬統帥,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以其卓越的才能建立了古羅馬帝國。在世人眼裡,凱撒大帝是一種統治力量的象徵,代表著強勢、權威、成功、榮耀……
公元前53年,「前三雄」之一的克拉圖在戰爭中戰敗身亡後,凱撒與龐培及元老院的矛盾激化。於是引發了四年的羅馬內戰,內戰中,凱撒先後發兵西班牙、埃及將龐培軍隊消滅,一並將埃及征服,納入羅馬版圖。
經連年征戰,凱撒獲得了羅馬終身獨裁官、執政官、保民官等職,兼領大將軍、大祭司長榮銜,並被尊為「祖國之父」。 當政期間,凱撒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國家的經濟、政治從而得到快速發展,建立了西起太平洋,東迄幼發拉底河,北臨萊茵河和多瑙河,南屏撒哈拉沙漠的強盛的古羅馬帝國。
凱撒是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故被一些歷史學家視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皇,有凱撒大帝之稱。甚至有歷史學家將其視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終身獨裁官的日子為羅馬帝國的誕生日。影響所及,有羅馬君主以其名字「凱撒」作為皇帝稱號﹔其後之德意志帝國及俄羅斯帝國君主亦以「凱撒」作為皇帝稱號。
屋大維是最偉大的羅馬皇帝之一。雖然他保持了羅馬共和的表面形式,但是卻作為一位獨裁者,統治羅馬長達四十年以上。他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內戰,使羅馬帝國進入了相當長一段和平,繁榮的輝煌時期。歷史學家通常以他的頭銜「奧古斯都烏斯」(尊崇的意思)來稱呼他。屋大維是凱撒大帝的甥孫和養子,亦被正式指定為凱撒的繼承人。前43年,他與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打敗了刺殺凱撒大帝的共和派貴族。前36年他剝奪雷必達的軍權,後在阿克圖海戰打敗安東尼,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羅馬後開始掌握一切國家大權。前30年,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前29年獲得「大元帥」稱號;前28年獲得「奧古斯都」(神聖、至尊的意思)稱號,建立起了專制的元首政治,開創了羅馬帝國。奧古斯都死後,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並被神格化。其借名凱撒和他的稱號奧古斯都都成了未來四百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一千四百年後的拜占庭帝國還在使用這個稱號。二十世紀早期的德意志皇帝號Kaiser與沙皇號Tsar都是從他的名字衍生而來。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四世紀奉基督教為國教,奧古斯都神一直是羅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見到許多精美的奧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
㈢ 羅馬帝國後期的經濟也社會狀況~
你要找「一個國家政治的穩定與否,會影響到經濟與社會的繁榮。」的論據。最好從版羅馬軍隊上來分析,羅權馬雖是農業國,卻以武功立國,沒有武功很難坐穩寶座,奧古斯都時的羅馬達到全盛,後來的擴張就無力了,無地可擴張了,軍隊的獎賞不足。
古羅馬後期,軍隊嘩變很多次,因此換過二三十個皇帝。軍隊不斷擁立新帝,企盼更多的賞賜,賞賜不慷慨,皇帝就會被殺。
㈣ 請問古羅馬的凱撒大帝有些什麼功績
公元前100~前44
著名的羅馬軍事和政治領袖蓋厄斯·儒略·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出生在一個政治大動亂的時期。
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人在第二次戰勝迦太基之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次勝利使許多羅馬人大發橫財,但是連綿不斷的戰爭擾亂了羅馬的社會體制和經濟體制,許多農民的財產被搶奪一空。最初的羅馬元老院只不過是個小城市的元老院,實踐已經證明它已經不能合理地治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政治上腐化墮落,貪污受賄到處盛行,整個地中海周圍地方都因羅馬人的昏庸統治而遭災受難。約從公元前133年起,就在羅馬出現了一場長期的動亂。政治家、軍事將領和民眾領袖相互間鉤心斗角、爭權奪利。游擊隊(如公元前87年馬留的游擊隊和公元前82年索拉的游擊隊)經常在羅馬神出鬼沒,東襲西擾。雖然昏庸的統治這一事實路人皆知,但是大多數羅馬公民希望繼續維持共和制政體。儒略·凱撒也許是第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清楚地認識到這個民主政體不值得挽救了,因為它已經達到了不可救葯的地步。
凱撒出生在一個有悠久歷史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年青時就步入政壇,有關他所擔任過的各種職務、結過的各種聯盟和政治崛起的詳細情況紛繁復雜,在此不打算加以敘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58年,他42歲時被任命為羅馬所轄的三個行省的總督。這三個行省是阿爾卑斯山南側的高盧(位於義大利北部)、伊利里可姆(在今南斯拉夫沿海地區)和納博尼茲高盧(法國南部沿海地區)。那時他統帥四個羅馬軍團,大約有兩萬將士。
在公元前58年到前51年期間,凱撒率領這四個軍團,入侵並征服了高盧所有其餘的地區,大體上包括今日法國和比利時以及瑞士、德國、荷蘭的部分地區。雖然他的部隊在數量上還不及他的對手,但卻戰勝了高盧地區的部落,把直到萊茵河畔的所有領土都納入了羅馬的版圖。他還派遣兩支部隊渡海到英國,但未取得永久性的戰果。
當時業已成為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凱撒,由於征服了高盧,回到羅馬後即成了一位受到普遍愛戴的英雄,他深得民心;強大至極,但他的政敵則對他嫉恨不已,當他完成軍事指揮後,羅馬元老院下令讓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即不許帶部隊返回羅馬。凱撒感到憂慮不安,如果他不帶部隊返回羅馬,他的政敵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幹掉他,他的這種想法不無道理。於是在公元前49年1月10日至11的夜晚,凱撒率領他的部隊越過義大利北部的盧比孔河,長驅直入抵達羅馬城,以表示對元老院的蔑視。這種明顯的不法舉動引起了一場內戰,一方是凱撒的軍團,一方為忠實於元老院的部隊。這場內戰持續四年,以凱撒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最後一戰是在公元前45年3月7日在西班牙曼達進行的。
凱撒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自己最適合擔當建立羅馬所需要的有效而開明的專制制度的任務。公元前45年10月他返回羅馬,不久就成為終身獨裁者。公元前44年2月有人要為他加冕,被他拒絕了。但由於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所以這並未給擁護共和制政體的反對派消除疑慮。公元前44年3月15日(著名的三·一五),在一次元老院會上凱撒被一夥陰謀者暗殺。
凱撒在他的晚年期間,開始籌劃一場生氣勃勃的改革運動。他計劃在整個羅馬帝國內重新調配軍隊元老,讓羅馬的貧民到新社區去重新安家落戶。他把羅馬公民權擴大到新征服的幾個民族中去。他計劃在義大利城市中建立起統一的市政體制,還計劃了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和羅馬法典的編纂,還實行了許多其他改革。但是他未能為羅馬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立憲政體,也許這是使他早歸西天的主要原因。
由於凱撒在曼達的勝利和在羅馬遇刺之間僅有一年的時間,所以他的許多計劃從未得到貫徹執行,因此很難說假如他沒有遇刺,他的政府究竟會怎樣開明,怎樣卓有成效。在他所有的改革中,最有持久影響的一項是實行一種歷法①。他實行的歷法從那時起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儒略·凱撒是歷史上聰明絕頂的政治人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天賦。他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傑出的將領,優秀的演說家和作家。他的描寫征服高盧的《高盧戰記》一書長期被看作是一部第一流的文學作品,許多學生認為在所有的拉丁文學著作中它最通俗易懂,最動人心弦。凱撒果斷勇敢,雄姿颯爽,瀟灑倜儻。他是一個風流公子,即使按當時的標准來看,他也是一個荒淫無度的好色狂(他最聞名的風流韻事是與克麗佩脫拉之間的著名羅曼史)。
人們常常指責凱撒的人格,他極欲獲得權力,當然就利用職權大發橫財。但是與大多數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不同,一般說來他既不虔誠也不虛偽。在同高盧人的戰爭中,凱撒凶暴殘忍,但是對被打敗的對手卻特別寬宏大量。
德國的皇號Kaiser和俄國的皇號Czar都源自「Caesar(凱撒)」一詞,這是他的名字所享有的威望。他的名聲一直都比他的甥孫——羅馬帝國的真正創始人奧古斯都·凱撒顯赫得多。但是儒略·凱撒對歷史的影響並不等於他巨大的聲望。他在推翻羅馬共和國中無疑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誇大他在這方面的重要性,因為羅馬共和政體本來已搖搖欲墜,瀕於覆滅。
凱撒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征服了高盧,他所征服的領土差不多被羅馬統治了五個世紀。在此期間,這些地區已經完全羅馬化了,實行了羅馬的法律、風俗和語言,以後還實行了羅馬基督教,當今的法語基本上是來源於拉丁語的口語。
凱撒征服了高盧,對羅馬本身也有重要的影響,確保了義大利幾個世紀不受來自北方的侵略,其實對高盧的征服也是確保整個羅馬帝國安全的一個因素。
如果沒有凱撒,羅馬人遲早也會征服高盧嗎?羅馬人在數量和技術上都不比高盧的部落優越。但是羅馬在凱撒征服高盧以前和以後的一個時期里都在迅速地擴大。由於當時羅馬部隊的戰鬥力強,羅馬到高盧的距離近,還有高盧各部落之間的不和,看來高盧沒有什麼保持獨立的可能性。但是無論如何,凱撒是打敗龐大的賽爾特部隊、征服高盧的將領,他入此冊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個成就。
注釋:
①指儒略歷,現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陽歷的前身,公元前46年儒略·凱撒決定採用,故名。每年平均長度365.25日,歷年中的平均年為365日,4年1閏,閏年366日;每年12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只有2月平年29日,閏年30日。其繼承人奧古斯都從 2月減去 1天加在 8月(因 8月的拉了名即他的名字奧古斯都),又把 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儒略歷歷年比回歸年長11分14秒,積累到十六世紀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 3月11日。後經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ius X Ⅲ)於1582年命人加以修訂,而成現今通用的公歷
愷撒之死
公元前44年,愷撒被推舉為終身獨裁官。元老院、公民大會和各種職官形式上雖然保存,但實際上一切聽命於愷撒。他的出身被神化,他已經成為羅馬世界至高無上的主宰者。
在愷撒獨裁統治期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鞏固統治基礎,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過這些改革措施,愷撒一方面加強了羅馬帝國與其它帝國的聯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各行省的地位,而削弱了元老貴族的勢力。所以,愷撒的獨裁和改革遭到一部分元老貴族的堅決反對,其代表人物是布魯圖和卡西烏斯。而布魯圖是愷撒的主要政敵龐培的部下,現在又被凱撒寬恕,並繼續信任和重用。
愷撒和龐培早年曾經擔任執政官。當愷撒在羅馬帝國西部打仗的時候,龐培在帝國東部(今天土耳其和敘利亞的一部分)也屢建戰功。龐培雖然是愷撒的親密朋友,卻十分嫉妒愷撒。愷撒征服的地方越來越多,在士兵中的威信又日益增高,使龐培深感不安。公元前49年,他慫恿元老院解除愷撒的兵權,命令他立即從高盧返回羅馬。
愷撒接到命令,知道這是龐培的陰謀。他反復考慮,決定帶領軍隊打回羅馬,利用這次機會在羅馬建立獨裁政權。
愷撒帶領軍隊,走到一條叫做盧比孔的小河邊。羅馬法律規定:任何將軍沒有接到命令,不得帶領軍隊越過這條小河。否則,就要當作謀反來治罪。愷撒當機立斷,對著部下大聲喊道:「骰子已經擲下去了!」他跨上戰馬,躍進溪流,大軍緊緊跟隨在後,很快就越過了盧比孔河。
龐培沒有料到愷撒會這樣果斷地進軍羅馬,迎戰不及,只得帶著2.5萬人倉皇逃往希臘。愷撒進入羅馬後,迫使元老院同意他成為羅馬的「獨裁者」,隨後又得到了統治整個義大利半島的權力。等羅馬局勢稍稍穩定以後,愷撒立即進軍希臘,討伐龐培。龐培被打敗,逃到了埃及。愷撒也跟著追到埃及。埃及國王為了討好愷撒,派人刺殺了龐培,把血淋淋的人頭送到愷撒面前。誰知愷撒卻把臉一沉,轉過頭去。這個高傲的獨裁者不願意看到他的政敵被別人殺害,他下令處決了殺死龐培的人。
這個時候,埃及托勒密王朝正發生爭奪王位的糾紛,愷撒支持了以美貌聞名的女王克婁巴特拉,並且在她的深宮里住了半年之久。
接著,他的軍隊又進入小亞細亞,只用5天的時間,就平定了龐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亂。他用最簡潔的拉丁文寫了一份捷報送回元老院,上面寫的是:「Veni, vidi, vici」(意思是「我來了,我看見了,我打勝了」)。這個戰報充分顯示了愷撒用兵神速的特點。再過兩年,愷撒從北非轉戰西方,又在西班牙撲滅了龐培兩個兒子的反抗。但他寬恕了龐培手下的將領,把他們收為自己的部下。其中最被重用的就是布魯圖。
愷撒的凱旋受到羅馬人熱烈的歡迎。有些人想擁戴他當皇帝。從公元前509年塔克文被趕走以後,羅馬就沒有過帝王。羅馬人仇視帝王,反對恢復帝王的職位。愷撒雖然內心十分想當皇帝,也不敢輕舉妄動。在一次節日盛會上,執政官安東尼突然把一頂皇冠戴在愷撒頭上。可是只有少數人鼓掌,大多數人都在嘆息。愷撒一看這種情況,認定還不到稱帝的時候,就取下王冠扔在地上。安東尼連忙拾起皇冠又給他戴上,他又扔掉了。人們看到愷撒一再拒絕戴上皇冠,就歡呼起來,紛紛向他致敬。
愷撒雖然沒有當上皇帝,卻已經擁有許多尊貴的稱號:「終身保民官」、「祖國之父」等等。法律規定他坐在黃金象牙寶座上處理公務,他的畫像同天神放在一起。他獲得了無限期的獨裁權力。
有些人看出,愷撒的權力愈來愈大,總有一天會戴上皇冠的。因此,他們組織了陰謀集團,決心除掉他。這些陰謀者當中,有一個就是那位受到愷撒信任的布魯圖。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元老院舉行會議。愷撒單身一人來到會議廳。雖然他事先已經得到警告,說有人這天要謀刺他,但是他仍然拒絕帶衛隊。他說:「要衛隊來保護,那是膽小鬼乾的事。」愷撒大步走進大廳,坐到黃金寶座上,笑著說:「現在不就是3月15日嗎?」這時候,陰謀者都身藏短劍,像朋友一樣圍在他身邊。其中的一個人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像是有什麼事要請求他似的。原來這就是動手的暗號。眾人一擁而上,用短劍刺向愷撒。愷撒沒帶任何武器,他奮力奪下紫袍,進行反抗。他的腰部中了一劍。接著,一劍又刺進了他的大腿。他看見這一劍正是他最信任的布魯圖刺的,不由得驚呼:「啊,還有你,布魯圖!」他放棄了抵抗,頹然倒下,用紫袍蒙面,聽任他的仇敵亂刺、亂砍。他一共被刺23處。其中3處是致命的,恰巧死在龐培雕像的腳下。
在出席元老會的前一天,愷撒和他的騎兵長雷必達一起用餐時,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怎樣一種死法是最好的?」大家紛紛發表意見,最後,愷撒表示,他願意突然而死。誰料想,第二天他的預言就應驗了。
愷撒被殺死以後,布魯圖說:「我愛愷撒,但我更愛羅馬!」可是羅馬的平民沒有一個人對愷撒之死表示高興。當兇手們手提著血淋淋的短劍走出元老院的時候,和他們所預料的歡呼場面相反,看到的只是表情冷漠、充滿懷疑目光的人群。
㈤ 簡述羅馬帝國強盛的原因,表現和影響
軍事上,建立了強大而組織嚴密的軍團,每個軍團都有自己的象徵--團徽,很強的凝聚力.並且經受過嚴格的軍事技術訓練,訓練有素,能夠轉換不同陣型,各個兵種配合完善,且裝備精良.
政治上,建立了元首制(帝國前期),皇帝享有很多特權,但並不是如東方似的集權政治.地方形成總督制度,很好的管理整個帝國.
經濟上,市場經濟發達,地中海為內湖,港口貿易非常興盛,成為帝國源源不斷的經濟來源.
科技上,混凝土,發達的道路網,下水道工程,等等直接促進了帝國文化的繁榮.
也許有感於古代羅馬的強大,也許有感於古代羅馬對中世紀歐洲和現代西方世界的持續影響,
長期縈繞在西方史學家腦際中的問題之一就是西羅馬帝國為什麼在公元5世紀滅亡.
20世紀,西方學者繼續探討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這個千古之謎. 1916年,維蘭德密·斯密科維奇在《政治科學季刊》上發表《羅馬衰亡的重新考察》一文. 他認為,羅馬的災難開始於共和國時期,早在加圖時代(公元前180年左右),義大利大部分地區 的農業已經衰落了.各個行省的耕地逐漸沙漠化,荒地無限擴大.大量土地拋荒導致仍然耕種土地的農民稅收負擔加重,農業勞動生產率降低,社會生存所依賴的物質條件惡化.所有這些使西羅馬帝國難逃滅亡的厄運.
1917年,埃爾沃斯·亨廷頓在《經濟季刊》上發表「氣候變化和農業衰落是羅馬帝國衰亡的
原因」一文.他的論證方法非常奇特.美國加里福尼亞地區有一種樹齡達到3000多年甚至4000年 的紅杉樹,這種紅杉樹有一個特點,就是每一年都長出一個年輪,根據年輪數可以推斷樹齡,而且 這種樹的年輪紋理之間的距離是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氣候有利時,也就是降水量大的年份, 年輪紋理間距比較大,反之則較小.所以根據紅杉樹的年輪紋理的間距可以推斷出該地區降水量的 歷史.而且亨廷頓認為加里福尼亞地區的降水歷史與羅馬統治時期地中海地區的降水大體一致.基 於紅杉樹的特點和兩地降水歷史大致相同的假設,所以亨廷頓認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是由於公元 4、5、6世紀降水量不足而造成的.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鄧尼·弗蘭克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西羅馬帝國的衰亡.通過仔
細研究許多拉丁文墓誌銘,他發現這些墓誌銘上的奴隸多是希臘人的姓名.因此,他斷言,羅馬和
拉丁西部遇到希臘和東方奴隸的入侵:由於這些都是被釋放的奴隸,所以他們都取得了羅馬的公民 權,羅馬公民的成分發生了變化.通過對13900個墓誌銘的研究,他推斷羅馬城中近90%羅馬出生 的居民是外族血統,曾經建立羅馬帝國的羅馬人現在讓位於外來種族.正因如此,羅馬從元首制過 渡到君主制這是專制主義的勝利,東方宗教的傳播,拉丁文學的衰落,曾經建立帝國的人治理國家 的天賦不斷降低.
尼爾森在《羅馬帝國》一書中認為,羅馬帝國最重要的問題是種族問題,因為羅馬文明就是以
種族為基礎的.文化取決於種族的特性.如果外來種族和蠻族被同化,那麼他們必然與征服者(羅 馬人)互相滲透.由於羅馬世界范圍廣大,外來種族眾多,因此羅馬人的出生率必須提高.但是羅 馬人的出生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有所降低:羅馬人的血統變得越來越不純潔,在帝國的羅馬化地 區,由於文明的互相交流和融合導致種族的無節制混合.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不同種族互相通婚 和血統的混雜遍及各個行省.在這些血統混雜的地方,穩定的精神和道德標准都失去了.
羅斯托夫采夫在《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一書中,也探討了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他認為正
是通過城市這個媒介,羅馬統一了義大利,當羅馬帝國擴張到西歐地區時,它自然會使城市成為羅 馬化的中心.但是城市的財富來自鄉村,鄉村農民激烈反對城市市民的剝削.在羅馬帝國的和平環 境下,城市居民逐漸不能適應軍營生活,公元3世紀危機時,帝國政府只好招募農民參加羅馬軍 隊,軍隊中的農民與鄉村農民聯合起來,反對城市的壓迫.因此,貴族以及依賴貴族的古代文明的 衰落就是由於軍隊中的農民與鄉村農民的聯合反抗. 研究拜占庭歷史的諾曼·H·拜恩斯從比較的角度來探討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他認為西羅馬帝國存在文化中斷的現象,東羅馬帝國則沒有.從根本上來說,文化誕生於互相交流,為了維持文化,需要有意識地鞏固對它的興趣.羅馬文明依靠互相聯系,依靠從羅馬城擴散到各個行省省會,然後再返回羅馬加以鞏固.然而,只有在沒有暴力的地區才能保持這種自由聯系.羅馬帝國由城市行政官員以及駐守邊境的軍隊維持,城市官員和軍隊成為維持整個文明結構的重要力量.而蠻族的入侵使這些相互聯系的地區分裂了,蠻族王國在羅馬領土上的建立打破了帝國政府統一的行政管理.蠻族王國的建立不僅縮小了羅馬帝國的領土,而且減少了羅馬帝國的財政收入來源.帝國的防禦需要金錢,因為羅馬曾經為西歐地區提供了長期的和平交往,以致它的公民再也不是戰士了. 要想獲得戰爭勝利,西羅馬帝國就必須依靠蠻族僱傭軍,而僱傭軍是要支付巨額軍費的.更加糟糕 的是,西羅馬帝國面臨兩線作戰:陸地上需要與蠻族作戰,海上還要與汪達爾人的艦隊作戰.因此 西羅馬帝國的悲劇在於它沒有必要的財力資源,在維持一支僱傭軍的同時又能維持一支強大的艦 隊.
80年代英國《泰晤士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西羅馬帝國是由於「鉛中毒」而衰亡的.羅馬
城市的供水管道是用鉛製作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鉛逐漸被銹蝕,長期使用這種鉛水管的羅馬人智 力因此下降,以致到公元5世紀時,他們缺乏應付帝國內外危機所必要的智力.
美國學者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書中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是一個歷經數百年的過
程,它並不是發生在公元476年的一個單一事件.其次,帝國僅僅是西半部滅亡,帝國的東半部則
作為拜占廷帝國而倖存下來,直到15世紀中葉.因此,沒有任何單一原因足以說明西羅馬帝國的衰 亡,它是多種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蠻族的作用,二是精神原因,三是經濟原因. 菲里普·李·拉爾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認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主要是由於內部問題.第 一,政治上,元首制下缺乏明確的繼承法,結果元首一去世,接著就是內戰,帝國後期政治上最大 的缺陷是沒有使足夠的人參與政府活動,帝國的居民大多數是不參與政治的臣民,沉重的稅收常常 使他們對帝國心懷仇恨.第二,經濟上,羅馬最嚴重的經濟問題是由奴隸制度和勞動力短缺所引起 的.羅馬城市主要依靠奴隸生產的剩餘產品,但是奴隸承擔的勞動過於繁重,以致無法通過繁衍後 代來補充奴隸隊伍,隨著對外政府戰爭的結束,戰俘奴隸的來源斷絕了,結果鄉村生產的剩餘產品 越來越少;奴隸制度使羅馬的奴隸主不關心發展生產技術.第三,缺乏公民理想.公元3世紀,羅 馬帝國不能依靠共和國時期的公民理想,這主要是由於連年的戰爭和沉重的賦稅負擔造成的.地區 之間的分歧、公共教育的缺乏以及社會的分層進一步阻礙了任何統一的公益精神的形成.西羅馬帝 國是伴隨著人們的普遍冷漠而走向歷史的盡頭的.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㈥ 凱撒大帝統治羅馬帝國的功績和歷史意義。
凱撒是卓越的軍事家,他領導了與龐培的戰爭,成功後讓國家有了長足的發展。凱撒的治軍作戰藝術受到了歷代兵家的推崇和效仿
㈦ 如何評價凱撒大帝
歷來評論凱撒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把他吹捧成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偉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統帥、作家、演說家等等,彷彿他是一個恁空建立了這個大帝國的人。其實,凱撒的一生斗爭,只不過是奴隸主階級中一個統治集團跟另一個統治集團為了該不該改變統治方式而作的斗爭,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改善了這個奴隸制國家的處境,使奴隸制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可是受惠的仍然只是奴隸主階級,根本沒影響到當時廣大奴隸階級的命運。其次,他一生的成功,主要應該歸之於他的恰巧處在羅馬共和國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歷史時代,一時風雲際會,機緣湊合,讓他不自覺地完成了歷史要他完成的事業,這里,他的個人品質象堅毅、機智大膽、圓滑等等,在其中只起了極其有限的作用,因而過分吹捧凱撒是不恰當的。正象革命導師恩格斯說的那樣:「恰巧拿破崙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崙這個人,那末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這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即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竭力詬責凱撒,說他鎮壓了民主運動,把他的取銷行會組織、恢復義大利關稅。減少發給貧民口糧分額等等,說成是背叛平民。這些責難往往是出於對羅馬當時的所謂「平民」、「民主運動」等等名詞作了過分現代化解釋的結果。要對共和末年聚居在羅馬的所謂平民、他們的構成、他們的政治作用和經濟地位等等作一番分析,是一件比較復雜的工作,而且也不是這里該做的工作,但至少可以肯定說,他們絕不是十八、九世紀的那種工業無產階級。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第二版的序言中引用過的西斯蒙第的名言——「羅馬的無產階級依靠社會過活,現代社會則依靠無產階級過活」——這就是關於他們的最中肯的結論。在公元前一兩世紀中,他們在政治上從來沒產生過一位自己的代表,也從來沒提出過自已的一套政治綱領,他們一直是形形色色政治活動家手中播弄的工具。正跟我們不能把他們當做現代無產階級一樣,我們也絕不可以把凱撒看做是路易·拿破崙甚或梯也爾一流人物。凱撒在這里,只是不多不少地做了當時其他活動家做過的事情,可以責備他的至多是他起初利用了他們、後來又離開了他們而已。而離開他們、甚或損害到他們,則是.當時不問那個民主派活動家一旦當權之後,勢必難免的事情。特別是凱撒,只要從前面簡單地舉出來的他所致力的工作來看,就可以知道這是他這些工作的必然結果。首都的遊民階層久已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要減輕對行省的搜括、減少羅馬這個城市的特權,就不得不採取一些對這些遊民不利的措施,象發放給公民的免費口糧,被凱撒從三十二萬份一下子降到十五萬份,把這一過去一向認為是公民應享的特權嚴加限制,變成真正的社會救濟,就是一個例子。而且建立了強有力的個人統治之後,公民大會連作為橡皮圖章的作用都失去了,遊民階層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就宣告結束,用不著再竭盡國庫所有去討好他們,這正是合乎邏輯的發展,也是從共和國向帝國過渡的必然結果。凱撒一生的所作所為可議的地方雖然很多,恰恰不在這一方面。
㈧ 如何評價古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即愷撒大帝,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愷撒出身貴族,歷任財務官、祭司長、大法官、執政官、監察官、獨裁官等職。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花了八年時間征服了高盧全境,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佔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並制定了「儒略歷」。公元前44年,愷撒遭以布魯圖所領導的元老院成員暗殺身亡。愷撒死後,其甥孫暨養子屋大維擊敗安東尼,開創了羅馬帝國並成為第一位帝國皇帝。
愷撒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出生於羅馬,他在父系和母系都出身於純粹的貴族家庭環境中,由此獲得了很好的庇護。愷撒早年的情況,特別是他接受教育的情況,由於缺少資料,一直不甚清楚。但我們知道,他應和他那個時代任何一個年輕的羅馬貴族一樣,愛過良好的教育,直到7歲為止,愷撒一直受其母親的影響。此外按照傳統,在學習完字母和數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門知識之後,愷撒應當師從雄辯術教師,學習演講辯論;此外,他還要學習哲學和法律等基礎知識;最後,如同所有貴族子弟,接受軍事技術方面的教育,包括閱讀各種歷史、攻城術和戰術等方面的著作,參加各種各樣軍事體育訓練。
公元前82年至前79年間,愷撒旅居東方,並在前81年隨馬爾庫斯·泰爾穆斯前往小亞細亞。他到達小亞細亞之後,很快便接受了一項使命:前往比蒂利亞尋找船隻。卑斯尼亞國王尼科梅德雖已經答應了向羅馬供應船隻,卻遲遲不肯履約。初出茅廬的愷撒圓滿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也許是完成得太圓滿了,他的對手開始傳言正是這位羅馬使者不同尋常的魅力,才使得狡猾的卑斯尼亞國王唯命是從。雖然這僅是一個插曲,卻給人們留下了愷撒是同性戀的印象,而且這一影響是長遠的,以至於他的士兵在很久以後都稱其統帥為「所有女人的男人,所有男人的女人」。前80年,愷撒隨軍前往米蒂萊,在戰斗中,愷撒顯示出了非凡的軍事和外交才能,並因為表現英勇而獲得花冠。前79年至前78年,他還參加了清剿奇里乞亞海盜的戰斗。
公元前44年,為了拯救卡萊會戰中被俘虜的九千名羅馬士兵,愷撒宣布將遠征帕提。
但是,當時的占卜師說「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亞」,此舉更加深了共和派議員的不安,認為愷撒終將稱王。二月,在一項典禮上,執政官安東尼將花環獻給愷撒,並稱呼愷撒為王。雖然愷撒拒絕,卻使反愷撒一派更為恐懼,於是策劃謀殺愷撒。陰謀最後得逞,愷撒被殺害。
據說當時有六十多人參與這次謀殺,陰謀刺殺他的人中間,幾乎沒有誰在他死後活過3年的。所有人都以不同方式死於非命:一部分人死於海難,一部分人死於屋大維和其他愷撒部將隨後發動的戰爭,有些用刺殺愷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殺。愷撒死時58歲,死後被按照法令列入眾神行列,被尊為「神聖的尤利烏斯」。
愷撒是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故被一些歷史學家視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皇,有愷撒大帝之稱。甚至有歷史學家將其視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以其就任終身獨裁官的日子為羅馬帝國的誕生日。影響所及,有羅馬君主以其名字「愷撒」作為皇帝稱號﹔其後之德意志帝國及俄羅斯帝國君主亦以「愷撒」作為皇帝稱號。
㈨ 歷史凱撒大帝
歷來評論凱撒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把他吹捧成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偉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統帥,作家、演說家等等,彷彿他是一個恁空建立了這個大帝國的人。其實,凱撒的一生斗爭,只不過是奴隸主階級中一個統治集團跟另一個統治集團為了該不該改變統治方式而作的斗爭,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改善了這個奴隸制國家的處境,使奴隸制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可是受惠的仍然只是奴隸主階級,根本沒影響到當時廣大奴隸階級的命運。其次,他一生的成功,主要應該歸之於他的恰巧處在羅馬共和國這樣一個國家,這樣一個歷史時代,一時風雲際會,機緣湊合,讓他不自覺地完成了歷史要他完成的事業,這里,他的個人品質象堅毅、機智大膽、圓滑等等,在其中只起了極其有限的作用,因而過分吹捧凱撒是不恰當的。正象革命導師恩格斯說的那樣:「恰巧拿破崙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國所需要的軍事獨裁者,——這是個偶然現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崙這個人,那麼他的角色是會由另一個人來扮演的。這點可以由下面的事實來證明,即每當需要有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如凱撒、奧古斯都、克倫威爾等等。」 相反,也有一些人竭力詬責凱撒,說他鎮壓了民主運動,把他的取銷行會組織、恢復義大利關稅。減少發給貧民口糧分額等等,說成是背叛平民。這些責難往往是出於對羅馬當時的所謂「平民」、「民主運動」等等名詞作了過分現代化解釋的結果。要對共和末年聚居在羅馬的所謂平民、他們的構成、他們的政治作用和經濟地位等等作一番分析,是一件比較復雜的工作,而且也不是這里該做的工作,但至少可以肯定說,他們絕不是十八、九世紀的那種工業無產階級。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第二版的序言中引用過的西斯蒙第的名言——「羅馬的無產階級依靠社會過活,現代社會則依靠無產階級過活」——這就是關於他們的最中肯的結論。在公元前一兩世紀中,他們在政治上從來沒產生過一位自己的代表,也從來沒提出過自己的一套政治綱領,他們一直是形形色色政治活動家手中播弄的工具。正跟我們不能把他們當做現代無產階級一樣,我們也絕不可以把凱撒看做是路易•拿破崙甚或梯也爾一流人物。凱撒在這里,只是不多不少地做了當時其他活動家做過的事情,可以責備他的至多是他起初利用了他們、後來又離開了他們而已。而離開他們、甚或損害到他們,則是.當時不問那個民主派活動家一旦當權之後,勢必難免的事情。特別是凱撒,只要從前面簡單地舉出來的他所致力的工作來看,就可以知道這是他這些工作的必然結果。首都的遊民階層久已成為國家的沉重負擔,要減輕對行省的搜括、減少羅馬這個城市的特權,就不得不採取一些對這些遊民不利的措施,象發放給公民的免費口糧,被凱撒從三十二萬份一下子降到十五萬份,把這一過去一向認為是公民應享的特權嚴加限制,變成真正的社會救濟,就是一個例子。而且建立了強有力的個人統治之後,公民大會連作為橡皮圖章的作用都失去了,遊民階層在政治上的地位也就宣告結束,用不著再竭盡國庫所有去討好他們,這正是合乎邏輯的發展,也是從共和國向帝國過渡的必然結果。凱撒一生的所作所為可議的地方雖然很多,恰恰不在這一方面。
除了軍事和政治的事跡,凱撒還發明了一種安全通訊方式。其原理就是將信中的每一個字母往下移三個位置,從而實現隱藏文章中信息的功能。當接收者受到密文時,他們將信中的每一個字母往前移動三位,使得文章恢復可讀性。雖然這種隱藏方式(專業術語是加密方式)在當今高科技的社會里根本不具備安全性,但在當時已經是一種進步了。即便如此,當今未接觸過加密這個概念的人們,對密文也能產生無知。這個事跡,是絕大多數從事計算機學的人都知道和尊重的, 因為這種加密原理在許多領域里都用到,只不過是更加的復雜。這個加密原理究竟是不是凱撒發明的,恐怕我們不會知道,但在人類史上,他還是屬最早使用加密的人。
根據以上兩點總結他是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
㈩ 羅馬帝國的擴張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
公元前3世紀早期,羅馬人統一了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強國。此後,羅馬開始了長期的對外擴張歷程。羅馬擴張的第一個對象是當時地中海一個強國迦太基,陸續奪取了西西里島、科西嘉島、撒丁島以及阿爾卑斯山以南的一些地方,最終攻佔迦太基城。迦太基統治下的廣大地區從此成為羅馬人的阿非利加省。與此同時,羅馬還在向東部擴張,通過同馬其頓人的三次戰爭,控制了希臘,然後,又派兵侵略敘利亞,控制了西亞部分地區。在西部,羅馬人也侵佔了許多地方,今天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很多地方都被納入羅馬的版圖之內。凱撒統治時期,還兩次派兵侵入不列顛。屋大維率領的羅馬軍隊又滅亡了埃及,把埃及並入羅馬。公元前2世紀下半期,羅馬已經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國,當時,羅馬帝國的版圖東起幼發拉底河上游,西臨大西洋,南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北達萊茵河和多瑙河
A.時間:羅馬帝國最初約二百年間;
B.原因:戰爭停止、統治政策加強:
C.表現:局勢安定,經濟繁榮
羅馬帝國的擴張對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怎樣評述羅馬帝國的擴張及其影響?(採用一分為二法)
A.暴力征服造成災難: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等。
B.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絲綢之路、道路建築、拉丁文字、基督教會、羅馬法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