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經濟發展問題
近些年,在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能源消耗過大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雖實現了年均增速超過9%的高速度增長,但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增長方式相對粗放。一些產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雖實現了產量的增長,但卻以消耗大量資源能源為代價,不但不利於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而且也無益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6年我國以佔世界總量15%能耗、30%鋼材消耗、54%水泥消耗的巨大投入和消耗僅產出了佔全球產值總量的5.5%的國內生產總值①。在過去的20年,能源需求彈性系數平均為0.5,「十五」期間卻超過1.0。我國「十五」計劃預測,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0%,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0年的1995萬噸降到2005年的1796萬噸,結果反而增長了27%,達到了2549萬噸②。從我國與西方7個發達國家能源消耗的比較來看(表3一1),G一7國家平均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為n.7*1O(6)焦,而中國每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為:69*10(6)焦,是西方7個發達國家平均的5.9倍,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這說明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粗放型的③.
1.2環境污染嚴重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沒有把環境污染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續了西方國家發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發展經濟,後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工業排放廢氣、廢渣、廢水污染環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例如:我國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斷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業經濟發展,大量消耗資源,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劇增,固體廢棄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環境.
我國廢棄物排放水平大大高於發達國家,每增加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比發達國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國工業和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53億噸,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1348萬噸,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萬噸,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最新的「環境可持續指數」評價,在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多個城市中,有16個在中國。根據中國科學院2003年的估計,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損失佔GDP的巧%。①目前,我國關於環境保護的各項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財政政策出台滯後,公共財政政策對循環經濟的扶持力度不夠。如:涉及環境保護的稅種太少,目前只有資源稅和所得稅涉及到環保問題,其他主體稅種對綜合利用「三廢」生產的項目沒有優惠政策,這樣就限制了稅收對環境污染的調控力度,也難以形成專門的用於環保的稅收收入來源,弱化了稅收在環保方面的作用;對排放污染項目缺乏制約作用,有些稅種對環保項目本身免稅,卻對排污項目沒有限製作用,同時,那些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無污染的產品和清潔生產,又沒有享受到優惠的稅收政策;就現有涉及環保的資源稅來說,稅率過低,各檔之間的差距過小,征稅范圍狹窄,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這與我國資源短缺,利用率不高,浪費現象嚴重的情況極不相稱,由於資源稅收入大部分歸地方,在執行過程中又因為是對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鹽等自然資源所獲得的收益征稅,往往起到了鼓勵地方對資源過度開發的作用,反而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1.3投資消費關系不協調
我國長期以來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特別是靠高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消費長期不足。據統計,從2003年以來,我國每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都保持在25%左右,資本形成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②。但我國最終消費佔GDP的比重(消費率)卻從上世紀80年代超過62%,下降到2006年的50%,而世界平均的消費率是80.1%(2002年),我國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①。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消費支出尤其是居民消費支出在GDP中所佔比重不僅大大低於發達國家,也大大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投資所佔比重卻過高,分別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比重的2倍和1.6倍(見表3一2)。從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開放度高的國家來看,無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歐洲的幾個大國,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費,如美國是國際上進出口第一大國,但出口對經濟的貢獻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遠排在國內消費之後。高投資低消費的後果是投資效率低下,部分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影響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居民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最終會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4產業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仍佔主導地位,高技術產業比重低。在三次產業結構方面,仍存在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服務業發展滯後等問題.
自2004年以來,我國鋼鐵、水泥和電解鋁3個行業的投資增長過快,不僅引發了這些產品的輪番上漲,加大了物價全面上漲的壓力,還使得產業結構的矛盾進一步加劇。由於市場供需矛盾,導致鋼材價格上漲,致使鋼鐵產業盲目擴張,這樣的生產規模勢必造成高投入、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效益低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產業所佔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所佔比重基本持平,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大幅上升。三次產業增加值在GDP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28.2:47.9:21.9調整為2007年的11.3:48.6:40.1。與1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比重下降16.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大幅上升16.2個百分點。但從國際上看,我國第一、二產業尤其是物質資本密集的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仍然過高,而人力資本相對密集的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仍然過低: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明顯低於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見表3一3).
從三大產業對GDP增長的拉動作用來看,2003年以來,我國的GDP增長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產業的貢獻率都在0.8個百分點以下,第二產業在5.3個百分點以上,第三產業在4個百分點左右。第一和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較低,而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過高20世紀80年代,我國鄉鎮企業迅速崛起,同時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大量引進外資,主要發展加工產業。90年代後期,中國更成為發達國家與地區加工產業轉移的主要對象,從而急劇擴展為世界的「加工車間」。第二產業的急劇拓展成為80年代以來促進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基本特徵.
急劇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如資源的極度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農業的相對落後、第三產業的發展不足等一些後遺症。中國目前正處於工業化中期,服務業佔GDP比重較小,還不到40%,國際上比較發達的國家一般都在70%以上②。三次產業間的不協調,已經到了不僅影響整個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也影響到第二產業本身持續發展的地步.
從第一、二、三次產業的就業比例(各產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看,2007年為40.8:26.8:32.4。與一978年相比,2007年第一產業的就業比重大幅下降了29.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就業比重上升了9.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顯著上升了20.2個百分點。但是,我國三次產業的增加值比例與其就業結構嚴重不相稱:第一產業增加值僅佔GDP的11%,卻集中了40%多的就業人數;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到GDP的近一半,卻只吸納了l/4多的就業人數;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與其就業比重雖然基本相稱,但同國際相比較,其就業比重不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也比許多發展中國家低得多(見3一4)。因此,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不僅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充分就業這丫最大民生問題的主要途徑.
1.5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平衡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沿海的東部地區,還是廣大的內陸地區,都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為全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區域之間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產業結構類同、無序競爭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特別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
據2007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2006年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年度報告》,2005年,我國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分別比2004年擴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時,各地區內部的「城鄉收入差」比上年擴大500元以上;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①.
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社會各群體之間的利益差別已經十分明顯。我國甚至被國際上稱為不平等發展最快的國家,改革已經不能夠普遍提高各群體的「收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布的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就有對中國的地區差距、貧富差距的描述。據國家統計局披露,內地最富裕的10%人口佔有了全國財富的45%;而最貧窮的10%的人口所佔有的財富僅為1.4%;銀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戶手裡。這些都表明,中國經濟多年高速增長的成果未能被社會各階層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數人手裡。①我國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大量居民屬於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階層是我國GDP中居民消費所佔比重過低的根源。這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個人所得稅和財產稅等稅制不健全,再分配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直接相關。如: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分類所得稅制,沒有綜合考慮居民家庭的人口、生計、健康狀況和教育支出等實際負擔,稅負分配不公.
1.6人力資本資源醫乏實現
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他們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體力量。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形成和積累的主要途徑。教育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和技能,還應加強勞動態度和職業道德的教育,為經濟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國對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偏低,嚴重影響了科技水平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從而制約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例如:從教育事業看,2007年發展中國家的教育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平均在4%以上,而我國僅為1.32%。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前後實現「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同樣是發展中人口大國印度,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不如我國(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2007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為2360美元,而印度只有950美元),但印度早在2000年就己經達到了該目標,並雄心勃勃地向OECD國家平均為5%的目標努力。②因此,盡管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在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增長速度高於財政支出的平均增長速度,但由於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太低,所以教育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也太低,這必然會制約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我國勞動力人口眾多,但勞動力的整體素質不高。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供的研究結果表明,生產率與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關系。與文盲相比,小學畢業生可以提高生產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學生可以提高300%.
因此,我國人力資本資源是比較匾乏的,我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水平急需提高.1.7自主創新能力低下
與創新型國家相比,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仍顯薄弱,自主品牌缺失現象嚴重,自主知識產權與主要工業化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將難以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持,並會造成國家創新地位下滑。據央視報道,2002年一2003年度中國「全球競爭力」的排名為第33位,2004一2005年度的排名為第46位①.
造成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短缺、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尚未確立、稅收政策在促進自主創新的應有功能未得到充分發揮。我國現行激勵自主創新稅收體系不健全,稅收政策目標不明確,缺乏.系統性,稅收優惠受益不均。如:在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和鼓勵的科技發展領域缺乏傾向性,在如何協調發展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發展高新技術和改革傳統技術等方面目標不清晰;現行優惠政策使科技成果的受讓者受益較多,而科研單位和科技工作者獲益較少。我國對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事後優惠為主,缺乏事前的鼓勵和支持。如:我國現行的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政策激勵的重點在產業鏈的下游,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規模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於缺少了對產業鏈上游的政策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受到抑制。缺乏針對風險投融資的相關稅收政策。在技術創新的整個過程中,都存在著資金風險,而由於技術創新活動自身所具有的高風險性和收益的不穩定性,一般難以得到商業銀行的支持,而僅僅利用政府的直接財政支出來資助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果是非常小的,所以,我國具有核心技術創新項目的高科技企業和擁有核心技術創新項目的個人,在技術創新的起步階段,都面臨著籌資難、利潤低的困難,而我國目前缺乏相關針對風險投融資的稅收政策使其在自主創新方面受到影響。我國現行的稅收政策中,對於高科技人才的收入並沒有明確的個人所得稅優惠,尤其是對高科技人才的創新發明所獲收入缺乏相應的稅收激勵,對高科技人才的技術入股、股票期權的個人所得稅徵收等問題也沒有得力的稅收措施。這些問題的存在既不利於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又降低了高科技行業對人才的吸引力,使得大量人才流向海外.
1.8企業海外投資困難
國際投資有利於全球資本、資源、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對外投資問題,部分企業也有對外投資的積極性。但是,由於受到諸因素的限制,我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方面困難重重,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8.1海外投資法規與政策落後
我國涉外投資法律體系和結構不盡合理,現行涉外投資立法僅限於有關吸引外商來華投資方面,而有關企業海外投資方面的立法工作幾乎一片空白。長期以來,我國對海外投資企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海外投資處於企業自我發展狀態.
境外投資的政策依據主要是《海外投資項目審批所需主要文件的內容和要求》,它完全是按中央各部委文件的內容要求而制定,政府並未制定《境外投資管理辦法》.
上述《要求》僅僅涉及國有及集體所有制的企業,沒有規定民營、「三資」企業的海外投資審批程序.
1.8.2.境外投資手續煩瑣
國家有關部門對境外投資項目進行審批的初衷是試圖從嚴把關,為對外投資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後的經濟效益提供保障。但是,目前參與審批的政府部門層次太多,范圍太廣,環節太多,加上各部門把握的尺度不同,為企業進行項目申請帶來許多困難。這不僅挫傷了企業對外投資的積極性,而且也會延誤商機.
1.8.3外匯管制的制約
我國迄今沒有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自由化,對境外投資所需外匯的匯出管制嚴格。盡管中央已經定下了促進海外投資的總體方針,但具體的外匯管理措施還沒有相應改變。這對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本項目外匯管制過嚴,阻礙了境外投資的發展:利潤匯回保證金管理,對企業資金周轉不利;現行《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提高了企業的用匯成本,加大;海外中資企業融資的難度.
1.8.4境外投資缺乏資金支持
目前,我國金融保險業的發展還遠遠不能適應海外投資的需要。主要表現在:海外企業獲得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企業能採用的融資方式不夠靈活,對國際商業融資的控制,阻礙了企業利用國際資金市場;對租賃業務認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租賃業的經濟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肯定,缺乏完善的租賃立法,影響了企業依靠租賃業務增強資金實力並向海外擴展;投資咨詢業發展滯後.
1.8.5政策支持措施不完善
我國在對境外投資保護方面缺乏必要的科學機制,利益比較和風險評估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體系,甚至連承擔海外投資擔保的合適機構也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無疑對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約和阻礙.
1.8.6信息服務欠缺,境外投資信息不暢
政府尚未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資企業服務網路,境外信息渠道少。海外投資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投資,通常要求企業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由於由於我國企業實力薄弱,難以獨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了解國際市場信息,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建立涵蓋廣泛市場空間的境外投資服務網路,為國內企業投資提供從考察、調研、注冊到辦公場所、經營、稅務、法律、會計等全面的咨詢服務.
1.8.7對企業海外投資保護力度不夠
進入海外市場投資,若遇到東道國經濟政策、政治形式、國際收支和匯率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具有較大的風險,可能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因此發達國家對境外企業和境外投資行為都有比較完善的風險保障機制。而我國在這方面做得不夠,至今還沒有海外投資保險機構為企業進行海外投資保險.
1.8.8企業境外投資實力不足
與國內經營相比,企業開展海外經營需要付出額外的成本,因此需要較強的實力。與西方跨國公司相比,我國企業實力比較薄弱,中小企業尤其突出。從海外投資項目規模來看,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平均投資規模為600萬美元,發展中國家為260萬美元,而我國非貿易性企業平均投資額僅為120萬美元。①1.8.9缺乏跨國經營人才成功的跨國企業離不開優秀的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級管理人才。跨國經營更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且要有良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人才匾乏的問題己經顯現,國際性、復合型經營人才更是奇缺,這使得我國企業外派人員素質不高。同時,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實力薄弱對人力資源的挖掘和培養也產生了制約作用.
1.8.10缺乏稅收支持
我國對企業「走出去」缺乏系統的稅收促進法律體系。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以低稅或免稅方式,鼓勵本國企業到海外進行資源性開發。近些年,我國對境外投資企業開始實施稅收優惠,但優惠政策很少而且零散,原則性規定多,能真正落實到企業的很少,扶持政策范圍有限。另外,現行的對外投資所得稅政策是一種無投資導向性的無差異政策,對特定項目也沒有給予稅收優惠傾斜,結果導致對外投資地區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因此,目前我國在稅收政策上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既沒有體現在投資產業上的區別,也沒有體現在投資地區、投資形式上的政策導向。對特定項目和產業對外投資的稅收優惠幾乎空白,體現不出產業發展導向,也不利於促進國內產業升級,從稅收支持形式看,主要是減稅或免稅,形式比較單一.
㈡ 聯系實際,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做了哪些努力
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戰略目標。當前,在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就業、通貨膨脹、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等方面問題。
1.就業問題
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將就業問題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就業或者說充分就業,是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第一目標,因為社會的穩定是發展的前提,是改革的前提。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多處論述了就業問題,提出了「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戰略和方針。這表明我們黨對就業問題的高度重視。
講小康、講和諧、講安居樂業,都離不開就業。就業問題在我國顯得特別重要,這個問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已經出現了。當時大批的知識青年從農村返回了城市,從生產建設兵團返回城市,失業非常嚴重,所以那時中央決定要解決失業問題。1980年,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當時的國家勞動總局開經濟學家座談會的時候,我在會上首先提出了股份制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很好辦法。因為增加就業就要增加投資,但那時國家又沒有那麼多錢。而採用股份制的辦法擴大生產規模、擴大企業、興建企業,就可以容納很多人就業。中央採納了我的這個建議,所以1980年夏天開了全國勞動就業會議,股份制問題就被提出來了。以後,我們一直把充分就業看作是政府應該實行的目標。今天,我們講小康、講和諧、講安居樂業,都離不開就業。因此,就業問題是最重要的,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
解決就業問題,必須做到機會均等,進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在我國要解決就業問題,必須要做到機會的均等,讓大家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從就業問題就能聯想到教育問題的重要性,教育的不平等引起了就業不平等,就業不平等引起了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就引起了生活不平等以及下一代的不平等。所以,就業問題實際上跟教育問題是結合在一起的。另外,還要進一步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就是要做到人盡其才,效率是在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基礎上提高的。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其中就包含了應該把就業問題放在首要的位置。目前,我國大體上有兩種失業:一種是「總量失業」(即經濟中沒有那麼多工作崗位),一種是「結構性失業」(即人找事、事找人,兩者並存。為什麼這兩種情況會並存呢?主要是結構上的問題,失業者的技術水平達不到崗位的要求,崗位上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就是結構性的失業)。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失業,我們就應該採取不同的方針、不同的辦法。解決「總量失業」要靠經濟增長,因為新的工作崗位是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出現的。經濟生活中假定崗位不夠,社會失業問題就會存在。「結構性失業」解決的辦法主要是靠職業培訓、再就業訓練,特別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學校,包括民辦學校。
把農村的勞動力引到經濟增長中。農村是我國多餘勞動力的一個大蓄水池。我國農村中存在著「隱蔽性失業」,什麼叫「隱蔽性失業」?就是表面上都是有工作的,但是實際上是人浮於事的。所以農村中的多餘勞動力處於隱蔽失業狀態,是一個蓄水池,只要是城裡容易找工作,出來的人就多,城裡工作不好找,相對出來的人就少一些。如果能夠把農村的勞動力引到今後經濟增長中,就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潛力,這也是在解決就業問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要糾正「減員增效」這個觀念。在談到我國就業問題時,有一個觀念要糾正——「減員增效」。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觀念,因為「減員增效」是一個微觀經濟問題,應該由企業來提出這個問題。政府就是一個任務,即實現社會成員的充分就業,盡量解決就業問題。其實,「減員」從宏觀上講是不增效的。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減員之後人力資源的閑置,是宏觀效率的損失,沒有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所以宏觀上講它不增效。從微觀上講,減員能否增效,要依各企業的情況而定,企業認為條件成熟了,多餘人員有安排了,有出路了,減員必然增效。假如多餘人員沒有出路,沒有安排,減員就不一定增效,因為這會增加企業內部的矛盾,甚至是會引發一些不安定的事情。因而,「減員增效」應該是企業來考慮,宏觀上政府應該把問題放在增加就業上,實現充分就業是第一目標。對於就業問題,我們國家已經提出了積極就業政策。所謂積極就業政策,就是我國政府把擴大就業放在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並提出了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為了實施這一戰略,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方針和措施,比如要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培訓;要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要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完善和落實國家對農民工的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當前最重要的是消除「零就業家庭」。十七大報告提出:「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什麼叫「零就業家庭」?就是一個家庭中沒有一個人就業,夫婦兩個都下崗了,或者孩子又下崗了。這種情況就是「零就業家庭」。消除「零就業家庭」要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是政府要起到應有的作用。現在,有一些地方的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積極措施,比如一個企業能幫助解決一個「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解決一個崗位,家中有一個人就業,就給這個企業免稅多少,或者給這個企業額外的補貼多少。用這種辦法來鼓勵企業更多地從「零就業家庭」招收所需要的人。解決「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還要加大就業培訓工作。因為就業培訓既包括新就業的人,也應包括已經下崗的人,要就業就得再培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將來能夠大量吸收就業人員的是什麼呢?是民營企業。根據2005年的調查,大概每年新增加就業人員當中,70%是由民營企業吸收的。最近我又看到一個材料,說已經達到了75%是民營企業吸收的。不管是70%也好,還是75%,反正可以說明民營企業的發展是解決當前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
轉變就業觀念,要鼓勵自行創業。十七大報告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這表明中央對自主創業是非常鼓勵的。解決就業問題,需要轉變觀念。今年上半年,我到遼寧阜新市考察,這是一個煤礦城市,可是開采這么多年,煤礦資源已經漸漸枯竭,所以那裡的下崗,不是單獨的一個人下崗,而是一個礦全部下崗。怎麼辦?一個礦可能是好幾百人或者是上千人全部下崗,所以阜新市就採取了一個辦法,什麼辦法呢?阜新的土地資源還比較豐富,所以蓋了很多塑料大棚,每一個下崗工人一個塑料大棚,有養花、種菜或者種蘑菇的,這樣就安置下來了。我到那兒看的時候,過去的礦工看到我來了,說:你是經濟學家,我們想問一個問題。我說:什麼問題呢?他們說:我們是工人嗎?我說:過去你們是工人,但是現在你們不在礦上採煤了,也不在礦務局裡拿工資了,所以你們現在不是工人。他們又問:是農民嗎?我說:你們又不是農民。他們問:為什麼呢?我說:因為你們沒有宅基地,又不是農村戶口,你們還沒有土地承包權。他們又問:那是什麼呢?我說:你們是新興的農業經濟中的從業人員,每一個塑料大棚實際上都是面對市場的一個個體農業種植戶。在你們當中通過這種自行創業的方式,將來說不定可以解決很多人的前途和發展,因為你們可以成為種植大戶、養殖大戶。他們就笑了。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就業觀念要改變,就業觀念的改變是我們當前讓更多下崗的人能夠找到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需要有更多的自行創業者。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重視對於自行創業的、對於下崗職工的培訓,國家稅務部門、工商行政部門應該做出更大的努力,來鼓勵人們自行創業。
2.防止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問題和就業問題一樣,都屬於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進入今年特別是下半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在某些投資領域出現了過熱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月度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消費價格總水平(CPI)比去年同期上漲6.5%。雖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目前發生了通貨膨脹,但這種情況提醒我們要重視防止通貨膨脹的問題。一個社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應該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因為物價的基本穩定是關繫到千家萬戶的,特別是對於低收入者,特別是靠低保維持生活的人,因為他們是經不起物價上漲沖擊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來設法防止通貨膨脹問題,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
最好的社會應處在穩定的社會預期當中,使物價保持基本穩定。按照經濟學的理論,3%以下的物價上漲率是社會可以承受的。當然,如果再低一些,不是更好嘛。但通貨膨脹,尤其是急劇通貨膨脹是要避免的。物價基本穩定除了能夠保證低收入者的生活有保障之外,對經濟的發展也有好處,就是讓社會保持在穩定的預期中。什麼叫穩定的預期呢?就是對於前景基本上可以估計到,可以預料到。最好的社會就是處在穩定的社會預期當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這就有利於社會的預期趨於基本穩定,這對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物價的穩定對於廣大靠工資收入的家庭是有利的,因為工資的增長即使隨物價同步增長,但畢竟也有一個滯後期,不是說現在物價在漲,你的工資也天天漲,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工資的調整是滯後的。既然是這樣,物價的基本穩定對於廣大工資收入者生活的穩定,就是保障。
假定已經有物價上升的趨勢,我們該怎麼來解決呢?物價的上漲總有一些原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這是投資拉動了物價上漲。對於這一點,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都反映了這個問題,固定資產投資不能夠過快、過猛。這需要政府採取適當的緊縮政策。近來,人民銀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提高貸款利率,相應的存款利率也有提高,這表明貨幣要偏緊。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抑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防止或抑制通貨膨脹。還有一個因素是信貸投放過多。信貸投放不完全用於固定資產投資,也包括了其他方面的信貸。信貸要控制在一定的規模。此外,外匯儲備過多,貨幣供應量上升,也是引起物價上漲的原因。
外匯儲備額保持多少才合理?關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中國的外匯儲備額已經佔世界第一位了,去年年底超過了一萬億美元,我們要保持這個地位,不要自動放棄這個地位。老百姓不懂什麼一國外匯儲備合理額等於三個月進口額,加上外債到期本息償還額。他們覺得,我國本來是世界第一位,現在怎麼又降到世界第二位,或者第三位。這怎麼行呢?他們會以為中國經濟出了問題。因此,既然已保持世界第一位就不要自動放棄。外匯儲備再增加,怎麼辦?花掉,沒有必要保留更多的外匯儲備了。如進口設備以加快國內的技術創新,進口我們所短缺的原材料和能源,還有,走出去,鼓勵企業對外進行投資。
從長期來說,怎麼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物價穩定?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要保持物價的穩定,主要有幾項重要的措施,一定要把它們落實。
首先,要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重點是優化信貸結構。優化信貸結構,讓每一筆貸款能更加有效。優化信貸結構,該保的保、該壓的壓,有保有壓。這樣,我們就能夠把貨幣供應量保持在經濟增長所需要的水平上。
其次,對於物價穩定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嚴格土地的審批制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最原始的那一環,土地是不是經過了審批程序?違法佔地,既違背了國家的土地政策,而且也造成固定資產規模過大。另外,嚴格土地審批政策,也能保障了耕地的供給,防止耕地的減少。
第三,增產農產品,增加生活必需品(糧食、油、肉、菜等)的供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現在他們對農產品的消費量在增加。比如說,人們生活好了,他們可能吃肉更多一些,吃蛋更多一些,喝牛奶更多一些。這些只有通過增加供給來解決,因為需求在增加,供給不相應增加怎麼行?為此,國家應該對農業有更多的投入。例如,農田水利建設是保證農業穩產高產的重要條件,國家對水利的投入應該加大。
第四,要保持外匯儲備的合理水平。前面已指出,多餘的就花掉,這樣既能夠保證我們技術進步的需要,保證原材料的供應,同時也使得因外匯儲備而投放的人民幣數量有適當的控制。
最後,通過金融體制的改革,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比如說農村貸款難、中小企業貸款難,表明農村信用社要改組,要重建,應該鼓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農村信用社,這正是現在需要進行的改革。
3.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是可持續發展中又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而且越來越重要。十七大報告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任務,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正確認識自主創新問題,需要先來看一下我國經濟的高速度增長還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對此,有的外國人說了,2008年奧運會開完之後中國的經濟就會滑坡了;還有人說,中國高速增長是曇花一現,頂多幾年,中國經濟就增長不下去了。說中國高速增長是曇花一現,是這樣嗎?對這個問題有必要認真加以分析。
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時期。按照經濟學的解釋,7%以上都是高速增長。那麼7%以上的高速,我們還能維持多久?這要看中國目前正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從經濟學的意義上,我們可以把經濟發展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做前工業化時期,也就是傳統經濟時代。這種情況下,農業占的比重很大,工業占的比重很小,服務業占的比重也很小。所以在第一個階段,經濟不可能高速增長,因為農業是不可能連續高速增長的。第二個階段是工業化前期。在這個階段當中,三個產業的比重情況是:農業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工業的比重上升。工業,只要有投資,有市場,這兩個條件具備了,有投資,產品有市場,經濟就可以高速增長。所以第二個階段中,經濟是可以高速增長的。但在這個階段,第三產業占的比重仍然較低。第三個階段是工業化後期。在這個階段,農業的比重繼續下降,工業的比重上升,但趨於穩定,而第三產業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長。因此,在第三階段,即工業化後期,經濟是可以高速發展的,因為依靠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共同帶動,兩個產業帶動經濟增長,然後轉到第四個階段。第四個階段是後工業化階段,就是工業化完成之後的階段。這時農業的比重已經很小了,工業的比重占第二位,第三產業占第一位,但也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這個階段,經濟是難以高速增長的,能維持中速增長都不容易,一般保持低速增長,能達到3%也不容易。現在,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期,也就是正在從第二階段開始向第三階段過渡。
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至少還可以持續20-30年。工業化完成的標志是什麼?工業化完成的標志是先進的成套裝備製造業的建立。舉一個例子,現在很多企業都要更換設備,新建的工廠要購買新設備。為什麼?因為他們的設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引進的,當時對環保的要求不像現在這么嚴格。當時對資源消耗率也不像現在這么重視。如果不更換設備,在競爭中就不利了,甚至會被淘汰出局,所以要更換設備。而我們自己的成套設備製造業還適應不了需求。從發展的階段上看,既然我國仍處於工業化中期,還沒有進入第三階段,或者說,正在向它過渡,所以經濟高速增長至少還可以保持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後,也就是我們進入第四階段,經濟增長率自然會降低,但是也不會像西方國家下降得那麼多,因為我們有廣大的國內市場。
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三大障礙。要注意到,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有三大障礙。第一個障礙是環境承受能力。增長過程中不斷有廢水、廢氣、廢渣,環境承受不了怎麼辦?環境是我們與子孫後代共享的,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的增長就會遇到障礙。第二個障礙,資源供給問題。因為我們的資源供給是不足的,土地資源有限,耕地越來越緊張。除了土地資源,還有能源供應的問題。第三個障礙就是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創新,我們在國際競爭中是站不住腳的。現在我們的自主創新和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例如,我國出口產品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不到10%,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4%,出口量中57%來自外資企業。我們在自主創新方面與世界水平相比是很落後的。現在我國很多生產都是貼牌生產,專利是外國的,錢他們賺了,污染留在了我們國內。所以,我國要想成為世界工業強國,靠貼牌生產是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的。因此對我們來說,第三個障礙,也就自主創新問題更有迫切性。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這是關於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具體方針和要求,表明中央對自主創新問題的高度重視。
國有企業自主創新已經總結出了一些模式。目前,我國一些企業的自主創新情況如何?先來看一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現在已經總結出一些模式,大體上有三種:第一種模式是以大帶小。因為國有企業現在大部分是一些大的、特大型的企業,特大型國有企業可以以大帶小,即以大型國有企業為核心,按照產業鏈分工帶動中小企業共同技術創新。第二種模式以大型國有企業為骨幹,建立某一個行業的產業聯盟。這與第一種情況不同,第一種情況是產業鏈,而這個是行業聯盟,有共同的產品標准,跟這個行業的企業共同開發技術。第三種模式是在大型國有企業下建立子公司,子公司吸引其他企業參加,包括民營企業,包括其他的國有企業參加,這樣的話,子公司共同開發技術。國有企業大體上有這三種創新模式。
民營企業自主創新相對來說有優勢。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有一定的優勢。這表現在:其一,它是自己承擔投資風險,敢於決策、敢於承擔實驗失敗的責任。這個機制是國有企業沒有的。其二,民營企業的機制比較靈活、決策比較快,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能夠抓住機遇,而且它還有激勵機制。在這方面,國有企業是不如它的。其三,民營企業能以多種方式實現自主創新。它可以去購買別人已經有的科技成果,在別人的基礎上再做實驗,並且民營企業可以根據現在的技術發展情況,可以採取跟其他企業合作、合資等各種辦法,它的方式可以多樣化。
民營企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制衡機制。民營企業雖然在自主創新方面有相對優勢,可是也有不足之處。首先民營企業不足之處是人才缺少。現在民營企業招人,雖採取了一些激勵機制,但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在一些地方進行民營企業的調查時發現,當前民營企業在吸引人才方面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有人問:檔案問題可以解決嗎,不給我調檔案,檔案在哪裡管?還有戶口問題,福利問題,職稱問題等等。另外,民營企業一般很少,或者比較少像國有企業一樣搞產學研結合。國有企業有優勢,可以跟高等學校實行產學結合,可以跟科學院、研究機構結合。但是,民營企業要走產學研的道路,困難比國有企業大得多。民營企業還有一個不足,就是不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這表現在,民營企業自己的知識產權被別人偷竊了,打官司麻煩;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也不重視別人的知識產權。 因此,民營企業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制衡機制。有的民營企業說了,我發展多快啊,決策馬上就可以做,效率高。這當然是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的表現,是好的,但是憑創業者的經驗,行嗎?經驗可能是財富,也有可能是包袱,是誤導,是陷阱。現在的決策過程是相當復雜的,需要民主決策。但是如果沒有制衡,決策快、效率高,這是對的,但是如果沒有制衡機制,損失就會很大。而制衡即使降低了效率,也是為了避免發生更大的損失而必須付出的代價,所以一定要有制衡。一個重大的投資決策要商量,大家來評這個決策對不對,因為如果錯了,很多失敗是因為重大決策的失誤。所以,民營企業一定要建立決策制度,這樣就可以走到一個正常的發展軌道,這對於企業自主創新是有利的。
總之,對於自主創新,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需要大力加強。十七大報告提出了許多加強我國自主創新的方針和政策,比如提出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以及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等等。所有這些,對於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發展循環經濟
十七大報告把「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作為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重大任務,並提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而發展循環經濟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環節。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要抓住四個環節。增長中有障礙,比如說環保的障礙,就是環境承受能力有多大,資源方面有障礙,資源供給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就提出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包括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資源的高效利用。這是指什麼呢?要節約資源;對共生的礦、伴生的礦,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採最主要的礦,其他的不要了,要綜合利用,盡量利用資源;要延長產品的壽命;還有,盡可能不要使用一次性產品。第二個環節,減少廢物的排放。生產消費過程中都會有廢水、廢氣、廢渣,要減少它的排放。第三個環節,把廢物最大限度的轉化為資源。比如說廢水、廢氣、廢渣中可以提煉、回收有用的東西,能利用的東西盡量利用。第四個環節,對實在不能再用、再回收的廢水、廢氣、廢渣,特別是廢渣,應該做無害化的處理。我們現在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就要在這四個方面努力。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加強制度建設。為了發展循環經濟,我們有一系列的制度建設。第一,要實行嚴格的技術標准,禁止環保不合格的項目開工,不能允許對人體有影響的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要限制一次性消費品的使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筷子,筷子是用木材製作的,一次性的筷子實際上是對資源的浪費。第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什麼叫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呢?就是生產者你的責任,不是說你的產品出廠就行了,你的責任是會延伸的。比如說假定你出了不合格的產品,要負責回收回去。你的包裝物的回收,所有這些,都是生產者的責任,不是產品出廠就了事了。第三,法律責任的追究。法律責任的追究就包含了生產者你出了什麼問題要負法律責任,產品進口者你出了什麼問題要負法律責任,你不能把國外有毒、有害的產品運到國內。第四,要實行嚴格的經濟考核制度,包括資源的產出率,就是資源能夠利用多少,廢物的利用率,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指標,還有廢物的無害化處置率,你把你所生產出來的廢物利用完之後,最後是不是做了無害化的處理了。所有這些,都是制度建設。
發展循環經濟,國家應該給予財政的支持。國家的財政支持主要包括專項的基金支持循環經濟的技術開發,該免稅的免稅,該減稅的減稅,要制訂合理的定價制度,特別是資源定價方面。比如說水資源,超量的應該多收費,用電超量的應該多收費,等等。這對於限制一些高耗能的企業是有用的。
發展循環經濟,要大力發展新經濟。包括利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等。還有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里最要緊的是兩個:一個是物資回收行業,物資回收行業越來越重要,包括大量的生活廢棄物、生產廢棄物的回收,這是一個龐大的行業,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另外要發展租賃業,既然要節約資源,有些產品是不用買的,可以租來用。
小結
發展經濟學,歸結起來實際上有四個基本原理。第一個原理,就業是靠就業擴大的。一批人就業了,他就有收入,花掉,別人會就業,別人有收入,花掉,更多的人就業了,所以就業靠就業擴大。第二個原理,富裕是靠富裕帶動的。同步富裕不現實,共同富裕是目標。但總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那就起了示範作用,起了帶動作用,富裕就帶動了富裕。第三個原理,繁榮是靠繁榮支撐的。就是說,經濟要走向繁榮,內需要擴大,人民購買力要提高,這樣,下一次繁榮就有支撐了,因為投資資金有了,消費也擴大了,整個經濟就帶動起來了,所以繁榮靠繁榮支撐。第四個原理,和諧是靠和諧積累的。每一個人從身邊做起,從家庭的和諧、社區的和諧、單位的和諧,城市的和諧,直到社會的和諧。和諧靠和諧積累。
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一、 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首先,國際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大多數發達國家經濟復甦疲弱,還未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這給中國外貿出口帶動很大影響。2014年5月,美國「國債」突破16.7萬億美元「債務上限」;10月,美國政府17年來首次停擺,美國國債存在違約風險,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必然要受影響。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有所放緩,發達經濟體的失業率仍居高不下,很多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採取的超常規財政刺激政策的負面影響開始顯現,我國的周邊環境還很不穩定,存在諸多威脅。這些因素對中國經濟必將產生許多外部壓力,包括經濟和政治等方面。
其次,內部體制出現障礙。中國能夠快速發展到現在,依靠的主要發展模式是以吸引外資、廉價勞動力以及迎合外部需求的生產導向為基礎的舊有模式。舊模式中的三個要素或稱制度紅利、人口紅利、全球化紅利,把中國帶到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上,但是現在這種模式潛力已基本耗盡。中國人口老齡化非常迅速,人口紅利逐漸喪失,很快將迎來「劉易斯拐點」。2012年中國勞動力數量首次出現了減少,正以歷史最快速度從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短缺轉變。經濟增速放緩,現有發展模式的所有弊病都達到了高峰。此外,資源不足、環境污染,嚴峻的生態形式也是個棘手的問題,使得一直支撐經濟增長的體制內部出現了制度性疲勞和障礙。第三,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根據國際發展的經驗,新興市場國家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後,快速發展中積聚的矛盾集中爆發,自身體制與機制的更新進入臨界,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使原本良好的發展勢頭轉變軌跡,就像掉入陷阱一樣,最終出現經濟停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階段,經濟增長回落或長期停滯,陷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典型的表現是上個世紀後半期若干拉美國家。2012年我國人均GDP已達6 100多美元,正處於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艱難爬坡階段。
二、 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良好,但長期的快速發展,積累和遺留的各種問題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發展方式粗放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種發展是粗放的,缺少內涵、質量和效益,是不可持續的。我國的經濟增長是主要停留在粗放經營方式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環境發展不協調,導致資源嚴重缺乏。據有關方面測算,我國經濟增長中依靠資本和勞動投入增加的貢獻率佔72%,依靠科技進步等促使要素效率提高的貢獻率僅佔28%,而發達國家後者佔50%―70%。具體來看,其一,在經濟效益方面,我國經濟運行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痼疾;其二,在經濟結構方面,產業結構的失調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薄弱,發展缺乏後勁,地區產業結構趨同化,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等。
(2) 貧富差距過大。根據聯合國有關組織分析,基尼系數在0.3―0.4之間表示收入差距相對合理。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基尼系數達0.474,遠遠超過0.4的警戒線,是世界上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使社會財富過多地集中在少數高收入階層手中。同時,城鄉差距、行業差距、地區差距也都在擴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些問題如果不進行調節,就使人們的不公平感增加,會導致社會的不穩定。社會矛盾就突出,這也是上世紀許多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因素。
(3) 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中國經濟以9.8%的速度持續增長了30多年,2012首次「破8」,為7.8%,預計2013年約為7.7%,發展速度繼續放緩。過去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正進行宏觀調控,日趨減緩;內需乏力仍是我國長期經濟發展的頑疾。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支撐外貿出口高速增長的國際環境也在改變,使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因素正在消減和逆轉。目前,雖然國內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繁榮的背後有太多的泡沫。
(4) 區域發展不平衡。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梯度發展」政策,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在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指導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迅速拉大了沿海與內地的經濟發展差距。從地區生產總值來看,2011年GDP最高的廣東省為52 674億元,約是西部10省GDP的總和,是最低的西藏(606億元)的87倍,是中部江西(11 584億元)的4.5倍,北部吉林(10 531億元)的5倍。與此同時,中東部地區差距、南北差距、城鄉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區域發展不平衡成為制約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一大障礙。
(5) 市場和資源環境有待改善。市場環境的好壞關乎經濟的發展,也會影響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國食品、醫療事件頻發,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三聚氰胺、瘦肉精,到蘇丹紅、地溝油,形形色色的安全問題,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假冒偽劣、社會欺詐現象依然十分突出;社會誠信和社會道德水平依然不高。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嚴重污染市場環境,也嚴重影響人們的消費信心,阻礙內需的發展。此外,伴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現象嚴重,資源環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高碳的能源結構使中國的發展處境極為不利,如果我國不能在低碳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的增長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㈣ 聯系實際論述當前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
所做的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經濟發展長周期和全球政治經濟大背景出發,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所處歷史新方位,形成了更加系統完善的政策框架,引領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邁進,
一是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速從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動能轉向創新驅動。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大邏輯。
二是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進一步確立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三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把該「穩」的穩住了,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就業持續增加、物價基本穩定、國際收支改善;推動該「進」的取得了明顯成效,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實現新突破。
(4)勞動力不足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取得的改革突破
一是「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現。鋼鐵、煤炭等重點行業去產能扎實推進,為優質產能和新動能的發展騰出了空間;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房地產去庫存力度不斷加大。
去杠桿步伐穩健,企業杠桿率穩步下降;加大減稅降費等工作力度,下大力氣為企業降成本;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社會事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大力推進補短板建設。
二是振興實體經濟邁出堅實步伐。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製造業改造提升步伐加快,2013—2016年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3.8個和1.9個百分點;服務業已佔國民經濟半壁江山,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
三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農業生產結構逐步優化,農業技術裝備水平逐步提升,農業農村改革逐步深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逐步建立。2016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6.2%。
㈤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
對於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所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一些業內人士曾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發表了建議和評論。但是筆者認為,目前影響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是社會總需求總量不足和社會總供給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市場驅動力明顯不足。去年以來,我國的消費品市場雖處於平穩增長態勢,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8.4%的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卻下降了1.9個百分點。按以往的經驗,每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走勢均呈現出前高後低的狀況。近年來,消費品市場所能呈現出的平穩增長態勢,其中消費品市場比較活躍的因素主要還是由政府政策性作用所至,市場供求關系的自發性作用仍不明顯。如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工資的增加拉動了消費的較大增長;費改稅在農村試點的擴大緩解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幅的下滑;住房、汽車和教育等個人消費信貸的持續增加帶動了消費品市場的增長。由於這些政策性因素的主導作用,才促進了消費品市場的持續增長。若排除這些政策性不可比因素,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將會面臨著後勁不足的危機。當前,城市下崗、失業人數的增加和低保缺口的增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滯後,住房、醫療、教育等各項改革措施的相繼出台以及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市場驅動力已在明顯減弱。 2、商品供過於求的狀況日益嚴重。據國家經貿委等部門對我國600種主要商品的供求情況分析預測,今年上半年我國供過於求的商品達到86.3%,比去年下半年擴大了5個多百分點;供需平衡的商品只有13.7%,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這種供給總量相對過剩的問題表面上表現為全國市場價格總水平出現走低的趨勢,但實質是受到我國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和產品結構等由現在的工業化初中期向中後期轉變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的矛盾;知識結構與就業需求的矛盾;要素、資源狀況與產業結構和布局的矛盾;重復建設、區域封鎖與市場規則的矛盾等等。由於這種供給過剩的一系列矛盾的存在和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逐步加大,將使未來幾年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速度相對於前幾年放慢,失業人數繼續增加。因此,供給過剩的壓力在未來兩三年內仍會存在。 3、推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政府行為,缺乏市場機制的內在推動力。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投資拉動,並且主要依賴於政府增發國債和由國債投資而帶動的貸款所拉動,社會投資增長相對緩慢。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2.1%,增速高於上年同期1.8個百分點。今年1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9.6%,增速高於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其中,2001年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8%,增幅高於上年同期3.1個百分點。今年1季度,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1%。這些狀況一方面說明政府主導型的投資增長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經濟增長對政府政策性投資的依賴過大,社會投資明顯不足。據統計,2001年城鄉集體、個體、農戶等其他投資同比僅增長了8.3%,比國有及其他投資低4.5個百分點,城鄉集體、個體、農戶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7個百分點,如果經濟增長過渡依賴政府政策性投資而脫離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一旦將來國債投資下降,民間投資若未能及時啟動,我國經濟增長將後勁不足,難以形成高質量持續增長的態勢。今年,盡管一些有利於民間投資的「利好」消息已經在醞釀和實施中,但真正落到實處還需一個過程,社會投資不足的矛盾短期內難以根本扭轉。 4、通貨緊縮的壓力有所加大。去年以來,我國價格走低的跡象越發明顯,通貨緊縮的壓力有所加大。目前價格走低的具體表現:居民消費價格從去年第四個季度開始走低,到今年1月已連續3個月下跌,為近兩年來的首次;工業品出廠價格於2001年4月開始再次下降,之後降幅逐月加大,今年1—2月,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加大,同比平均下降4.2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下降,2001年比上年下降0.8%,2002年1—2月降幅進一步加大,同比下降1.5%,已連續9個月下降;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2001年同比下降了0.2%,2002年下降幅度明顯加大,1—2月同比分別下降4.8%和4.6%;房屋銷售價格雖在2001年增長了2.2%,但全年的價格走勢前高後低、逐季下降,特別是第四季度增速回落明顯,預計今年我國的商品房價格增速將不會有大幅度上揚;固定資產投資價格在2001年雖同比增長了0.4%,但漲幅比上年卻低0.7個百分點,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開始下滑,2月比1月下降了0.3%,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我國加入WTO後,全球性生產過剩、價格下行的影響通過多種渠道傳導到我國。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我國的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上升的態勢。因此,預計我國在短期內價格走低的趨勢不會改變。 5、金融貸款總量增速下降,資金供應渠道不暢的問題突出。從去年開始,我國金融機構的貸款余額的增速已呈下降趨勢,今年貸款增幅繼續下降,1月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比上年同期的增幅下降了19.8%,其中工業短期貸款額少增了67億元,導致短期貸款當月減少。此現狀說明工業貸款資金供應渠道不暢的問題已更加突出。此外,還有幾種金融現象應引起注意:一是現金凈投放量增幅下降。從去年開始,我國現金流通量的增幅已呈現出同比逐月下降的趨勢,今年1月,M0出現了幾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增幅為-1.7%;今年1季度,M0同比增長8.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3個百分點。根據一般經濟規律,在管制利率條件下,經濟體系中的商品和勞務價格總水平變動趨勢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是否適應的主要標志。目前,現金凈投放量增幅的下降,可以說明商品和勞務市場的蕭條。二是M1的增速慢於M2。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出現了M1的增速慢於M2的趨勢。2001年底,M1的增速為12.7%,M2的增速為14.4%。今年,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大,1季度M1的增速為10.1%,M2的增速為14.4%。按一般經濟學原理,在正常情況下,如果M1增長率在較長的時期中始終慢於M2增長率,則說明經濟的增長勢頭開始放緩。 6、就業矛盾突出。目前,我國的就業矛盾已到了十分嚴峻的程度。對下崗、失業、待業、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等大量的待就業大軍,政府部門、經濟學家們不僅對各有關部門的統計數字不一有不同的看法,同時對就業的主要矛盾是總量問題還是結構問題的觀點也不盡一致。筆者認為,目前我國就業的主要矛盾是總量問題,全國的勞動力供給遠遠大於勞動力需求。近幾年,為緩解下崗、失業人員的壓力,我國政府在增加就業崗位、加大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勞動力市場建設等方面盡管下了很大的力氣,但就業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從中可反映出我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某些體制性的弊端,如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問題、任用幹部的標准問題、經濟結構問題、產業結構問題、所有制結構問題、區域結構問題、投資結構問題、教育結構問題等等。這些諸多問題如得不到緩解,或者導致失業問題的加劇,不僅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良性運行,而且可能引發政治問題。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盡管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存在上述問題,但同時也存在難得的機遇。一方面是國際資本目前正大量向發展中國家流動。去年,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已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態勢,投資額增幅為10.4%。另一方面我國市場需求空間大、機會多。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擴大需求的機遇,從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財政資金的投入使用方向、增加就業、促進出口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調整力度,保持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或者參考: http://cache..com/c?m=&p=&user=&fm=sc&query=%B5%B1%C7%B0%CE%D2%B9%FA%BE%AD%BC%C3%C3%E6%C1%D9%B5%C4%D6%F7%D2%AA%CE%CA%CC%E2%3F&qid=d26b5bb903e8e57f&p1=9
㈥ 如何推動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一、保持政治穩定
俗話說國泰民安,要想發展經濟,首先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在我國,寫入黨章的指導思想先後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現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這些理論都是與當時社會情況相結合的,是符合實際的指導思想,因此我們若想穩步發展經濟,首先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並且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經濟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保證生態平衡、收入平衡,要大力打擊貪污腐敗,解決貧富差距等等。
另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政府應該適時地進行改革,不求突進,但也不能延緩,尤其是體制改革,上到政治體制,下到社會中的一些傳統體制,一切不合時的制度都要變更。
發展經濟也是一場革命,我們面對的是各種困難和挑戰,因此我們應該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堅持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以清醒地意識發展經濟。
二、農民問題
在中國,占人口大部分的是農民,三農問題也一直是中國的根本問題,不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一切都是空談。
要解決農民問題,我們要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著手,硬體方面,我們要大力促進成城鄉發展。為廣大農村地帶更換新的基礎設施,如公路、電話、住房等等。發展盡礎設施既可以為廣大農民同胞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也可以方便經濟發展。
軟體方面,我們應該構建新農村,在廣大的農村,還有很多封建殘餘思想,我們不僅要為農村提供現代化的設施,還要為廣大的農民提供先進的知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獲得知識才能發展,我們要在農村破除幾千年的封建思想,推進新文化的發展,充實農民的內心世界,在農村提供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的教育。
三、區域發展,因地制宜
中國現在的經濟現狀是東西不平衡,因此我們應該更具各地的不同情況實施不同的發展策略。區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現代化程度較高,我們可以從哪裡取得真經輸入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地區,並且在中西部發展自己的產業,關鍵是因地制宜,並且鼓勵全國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互幫互助,實現經濟良性互動,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
同樣,在某一個地區這種區域發展模式也依然合適,我們應該根據每個不同地方的民俗、民風和環境、資源等情況發展相適宜的產業,比如在上海就可以發展高端產業,但發展農業就不太適合。每個地區發揮各自的優勢,地區之間形成互補陣型,增強產業鏈結構,形成有需有供,增強經濟的緊密性。
四、積極擴大就業
就業問題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尤其是每年高達數百萬的新增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大學生是經濟發展的強力軍,而剛畢業的大學生又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怎樣使大學畢業生快速的融入到經濟發展當中直接關繫到經濟發展質量的好壞。為此社會一應該大力解決就業問題,如鼓勵畢業大學生到經濟相對落後,沒有飽和的地區發展,一來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二來可以帶動這些地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就業問題不僅僅存在於大學生中,中國勞動力富足,但是並沒有完全應用,很多人沒事做或做一些產業價值不高的事情,我們應該讓他們做適合自己特長的事情,這樣可以做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勞動力和創造力,為構建創新型社會做出最大貢獻。
此外,要想高速發展經濟,我們應該將經濟轉型。我們現在的經濟模式是高投入,低產出,效率不高,因為我國的產業中,很大一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我們應該向高端產業進軍,將經濟納入主要依靠知識密集型的軌道,一來可以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養,二來可以保持經濟長時間的快速穩定的發展,減少環境污染、消除貧富差距等等。
社會方面我們應該投入資金建立相應的社保體系,從住房到醫療,應該讓社會上每個人在心裡有一份安全感,這樣可以鼓勵民眾消費,擴大內需,拉動經濟長足發展。
這些之外,教育問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教育是民生大計,是每一代人作重要的人生經歷,也是社會發展在一代中決定性因素。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有很多弊端,尤其是大學的問題,怎樣使大學畢業生有合格的專業技能和道德品質是當前最主要的問題,現在大學里的安逸享樂之風盛行,改變,就需要強有力的推力。
綜上所述,倘若要推動我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我們要保持社會穩定、發展教育、加快經濟轉型、推動就業、適時改革等,不管如何,在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
㈦ 如何應對勞動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中國貿易前景、結構及匯率機制內容提要:盡快使中國有發展中的貿易大國提升到發展中貿易強國,這是中國入世以後,21世紀前十年經濟發展新戰略的核心。在本世紀前五年裡,中國進出口一路高歌猛進,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針對我國產品的貿易壁壘不斷加強。我國能否順利實現貿易強國的戰略本文將從當前貿易現狀出發,對中國貿易結構演變趨勢和匯率機制調整趨勢進行分析,得出中國在未來五至十年裡頭,將成為世界發展中的貿易強國的結論。關鍵詞:貿易結構動態比較優勢高新技術產品匯率機制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6207.9億美元,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由第32位上升到第五位。對外貿易平均每年增長率超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預計2003年我國進出口總額超過8000億美元,將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但是我國還不是貿易強國。那麼下一階段就是我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征程。盡快使中國有發展中的貿易大國提升到發展中貿易強國,這是中國入世以後,21世紀前十年經濟發展新戰略的核心。那麼,在未來的五至十年裡,中國能否完成這一歷史性的轉變呢?二、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一)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近20多年來中國出口以比GDP增長率平均高出一倍的速度發展,中國出口商品佔世界市場的份額已經從1978年的0.75%上升2002年的5.1%,中國在世界出口大國中的排名相應地從1978年的第32位上升2002年的第5位;出口佔中國GDP的比重從1997年的20.3%上升到2002年的26.6%。出口商品結構也有了顯著改善:初級產品與工業製成品的比例已經從1990年的25.2∶74.8變為2002年的9∶91,其中,高技術產品出口比例從20.18%上升到34%。這表明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地貿易大國。(二)走向貿易強國的差距我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對外經貿大國,但是還算不上一個對外經貿強國。在新的世紀里,我國的目標應當是從一個對外經貿大國發展成為對外經貿強國。但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現時還有許多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出口產品和服務貿易競爭優勢不大,加工貿易佔半壁江山,造成貿易條件不利,中國必須提高外貿競爭力,而加快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改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則是重要一環。我國出口高速增長的主力軍是外資企業,外資企業對我國出口的大幅度攀升和結構的改善已經起著主導作用,外資企業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的比重由1997年的41%上升到2002年的52.2%,同期,外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所佔比重由70%上升到85%。外資企業對我國出口增量的貢獻度已經由「九五」期間的47%上升到2001年的81.7%,加工貿易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已經從1994年的47%上升到了2002年55.3%,加工貿易在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所佔的比例更高達88.6%,2003年上半年中國高新技術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出口佔到了89.5%。這與世界貿易強國一般貿易出口比重大於加工貿易出口的情況大相徑庭,表明我國本土企業的出口能力及其增長潛力還遠沒有得到發揮。我國貿易結構不發達,國際競爭力需要大力提高。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貿易結構將發生有以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向以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服務產品為主、進口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轉變。而一國欲從國際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利益,就應使本國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我國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佔比重偏低在結構上,我國出口商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的比重偏低。目前,在我國的出口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比重較高,而資本密集型產品(如機械及運輸設備)的比重比較低;在進口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低,資本密集型產品的比重較高。這說明我國的貿易結構還處於不發達階段。另外,從產業的貿易依存度來看,我國貿易結構也處於不發達階段。一般來說,貿易結構越發達,資本密集型產品越具有國際競爭力。目前,由於加工貿易已佔我國對外貿易的較大比重,總量層次上的貿易結構難以反映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而一般貿易進口結構和一般貿易結構出口結構能更好地反映貿易結構的發達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高低。(三)走向強國的主要制約因素。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保護手法更加隱蔽,主要出口市場針對我國產品的貿易壁壘不斷加強,針對我國出口商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案件不斷,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國開拓國際市場的難度。國外技術貿易壁壘將進一步限制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技術壁壘作為一種外源性的貿易限制措施,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頻繁限制中國產品出口、保護本國產業的武器。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了減少國際市場份額、市區貿易機會、退出貿易市場、損害企業信譽等不利影響,對我國出口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中國自1996年以來已成為世界上出口產品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產品遭遇反傾銷幾乎涉及所有出口產品類別。2001年,中國遭遇反傾銷立案調查數占當年全球案件的15%,2002年則上升至17%,被採取最終反傾銷措施的案件為36起,列全球首位。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前三季度,包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對中國產品提出的反傾銷保障措施立案超過了42宗,涉及金額超過10.7億美元,貿易專家還預測,依此形勢下去,我國貿易糾紛將隨之達到高峰。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而我國低附加值產品獨特性低,抗危機能力差,出口商品競爭力不強,關鍵時刻難以起到穩定出口的作用。我國的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是建立在低勞動力成本基礎上的,這些產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成本低,市場容易進入。從而也很容易引起投資過剩,投資過剩又導致生產能力過剩,生產能力過剩最後導致供給過剩,供給過剩就必然會出現惡性競爭。無序競爭最終的結果就是遭遇反傾銷起訴或保障措施。(四)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需要長期的貿易動力轉換。實現貿易持續增長的關鍵是貿易動力的轉換。貿易動力的轉換來自產業結構的轉換,這種結構轉換是由產業結構、國內需求結構與貿易結構良性互動而形成的。中國目前的貿易增長動力是建立在勞動力基礎上的比較優勢,貿易結構的主導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貿易條件隨貿易數量增長而惡化,它是由於貿易增長動力沒有隨貿易增長階段變化相應轉換造成的,這說明低價勞動力優勢的潛力已不足,也進一步說明比較優勢面臨著向高級化轉換的需要。如何將現有的比較優勢轉變為長遠的競爭優勢,則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最根本最嚴重的問題。要實現我從一個貿易大國走向一個貿易強國的目標,增加我國在對外經濟交往中獲得的動態利益。關鍵所在是強化中國現有外貿出口比較優勢的同時,培育具有潛在競爭優勢的高科技產業,並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在開放競爭中實現中國貿易結構的第二次轉換。三、中國貿易結構變化趨勢分析一、影響我國貿易結構轉換的環境因素(一)世界經濟結構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為我國分享全球技術進步和全球帶來的效率提高提供了機遇。國對外貿易結構優化升級將受到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由於國內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產業結構高度化發展,以及高科技領域外商的投資帶動,機電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將持續提高,並成為出口增長的增長點。外商投資的重點由過去的一般製造業發展到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近兩年來外商投資於集成電路、計算機、信息產品等高技術項目明顯增加,不僅提高了我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也是我國改造、培育和壯大一批支柱、優勢產業,從整體上增強了我國的出口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從國內的產業結構調整來看,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進行結構調整,也就意味著進一步加大現有的比較優勢的發揮,我國產業結構可能出現一個「低度化「的調整階段。我國現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會又一個更大的發展,而技術密集型產業將受到更大的競爭壓力。這有利於解決就業問題,但是也可能會重新提升傳統商品的比重,從長遠來看,並不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如何將現有的比較由是轉變為長遠的競爭優勢,則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最根本最嚴重的問題。(二)外貿體制改革促進了外貿經營主體的多元化。中國認真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開放領域繼續擴大,法律法規體系和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增強了外商對華投資信心,外商投資持續增加,投資貿易互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同時,隨著中國外貿經營權的加速放開,激活了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進出口的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進出口自主增長的能力明顯增強。二、貿易結構發展現狀(一)總體發展情況。我國外貿出口實現兩次跨越:一是上世紀80年代初擺脫了以資源為主的出口結構,進入了一個以勞動密集型製成品出口為主導的時期,我國外貿出口實現了500億美元的第一個台階。95年外貿出口結構出現了一個決定性的變化,機電產品出口首次超過紡織品服裝產品成為最大類出口產品。兼具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雙重特性的機電產品出口異軍突起,使我國2002年外貿出口邁上了3000億美元的台階,2002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首次超過紡織品達到677.07億美元。我國外貿出口進入到機電產品拉動全國外貿出口,高新技術出口拉動機電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的新階段。(二)高新技術出口發展情況。隨著世界貿易全球化的迅猛發展,高新技術產品成為世界貿易的新生力量,高新技術產業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強弱的標志。中國入世後,以科技興貿為戰略,進一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出口商品結構的第二次調整,用高新技術佔領國際市場,從而帶動中國21世紀的經濟騰飛。隨著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進口額的持續高速增長,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高,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已經得到較大改善。2002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商品和工業製成品出口的比重雙雙首次突破1/5,分別達到20.8%和22.8%。10年前1992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在工業製成品中的比重只有5.9%,10年提高了近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已經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創造了對高新技術產品的巨大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科技興貿計劃的實施,我國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商品進出口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在全球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增長乏力、高技術產業發展普遍不景氣的環境下,我國高新技術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成為全球關注的亮點。在連續10多年高速增長、且出口基數接近500億美元的情況下繼續增長了近5成,顯示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進入鼎盛的發展時期。「十五」計劃實施的頭兩年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累計突破已1000億美元,達到1143.17億美元,超過了整個「九五」期間的1109.60億美元,是「八五」期間的4倍。與1992年相比,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10年翻了4番,年均遞增32.7%,是同期GDP增長率的3倍多。2003年,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一直是拉動中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的主要商品。前三季度,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為1564.4億美元和733.3億美元,增長41.4%和58.2%,增量分別佔全國總出口增量的61.0%和35.9%。表-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貿易額占商品和工業製成品出口對外貿易額的比重(1992~2002)單位:%占商品4.75.15.26.88.48.911.012.714.917.520.8占工業製成品5.96.26.37.99.810.312.414.116.619.422.8三、貿易結構預測分析根據我國貿易結構發展的趨勢分析,可以預測未來幾年裡,中國將從一個貿易大國發展成為發展中貿易強國。到2010年,我國商品進出口結構和效益進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價值顯著提高;服務貿易實現較快增長,重點服務產業國際競爭力有明顯增強;利用外資領域進一步擴大,項目技術水平和規模有新的提高,結構和區域分布趨於合理;對外投資穩步擴展,境外資源開發利用和加工貿易形成一定規模;經常項目收支實現大體平衡,國家外匯儲備和主要外債指標保持在合理水平上。主要產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企業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將實現較快的技術進步和較好的經濟效益,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獲得更加堅實的基礎,國家的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同時,我國開放型經濟格局將基本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國際規則要求的外經貿管理體制逐步走向完善。對外經濟貿易將更好地發揮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電子信息產品作為高新技術的一部分成為拉動我國外貿增長的主要動力。在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方面:在我國優勢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出口規模較大的高新技術出口產品和企業,使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每年高於20%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可望達到1200億美元,在全國出口總額中達到30%,初步完成我國出口商品結構由以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為主向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轉變。四、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形成機制是影響中國對外貿易前景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日元升值的歷史教訓從實踐說明了一個問題,匯率將是影響中國貿易發展的長期因素。人民幣升值會對中國的優勢產業產生嚴重的損害。從國際分工格局來看,相對於發達國家以研究和服務業為主,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製造業為主的,這種貿易結構極易受到匯率水平變動的影響。相對於發達國家以資本技術優勢參與國際分工,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是以勞動力成本為優勢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低,如果人民幣升值,出口商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相應提高。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出口利潤的下降嚴重影響出口的增加。1、匯率機制對貿易的影響。匯率政策是實現一國經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時達到的重要工具,匯率已成為調節國際經濟競爭關系最直接、有效地的手段。一國完全可以利用匯率波動影響的分析結論,主動地選擇匯率水平的偏差(即低估或高估本幣)來調整國際貨幣關系,創造一個有利經濟發展環境。我國應該地將匯率作為調節進出口的工具。一般來說,本幣的低估所反映的外幣實際購買力的增加,一方面導致外國產品價格相對昂貴,有損外國貿易,外國經常帳戶收支狀況惡化,但另一方面,它也有益於外國對外的金融和直接投資,外國投資收益增加。本幣低估將使外國的貿易條件(貿易條件=單位出口產品價格變動率/單位進口產品價格變動率)得到改善,這意味著外國出口一單位商品可換取的進口商品,外國的資源利用更加優化。長期來看,這將促進外國的經濟增長。本幣的低估使得外幣的實際購買力相對增加,這將鼓勵外國的對外直接投資。隨著對外直接投資的進行,以資本、技術為代表的外國生產力將轉移到本國,外國將遭遇一定程度的「產業空洞」,其結果是外國的就業下降、GDP下降。但同時,外國對外投資增加、投資凈收益增加,從而GNP增加。此外,大量外資企業隨著外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開展而在本國建立,它們的產品返銷將進一步惡化外國的貿易狀況。而資本貨幣高估一點好。而對於每個國家來說,其貨幣匯率水平的確定主要取決於貨幣在對外經濟關系中主要起的是貿易作用還是投資作用。美國有發達的資本市場吸引著世界的資本,投資在其對外經濟關系中作用顯著,美元更是「資本貨幣」,因此美國就支持「強勢美元政策」。而日本缺乏發達的金融市場,資本輸出能力不強,貿易在其對外經濟關系中一直起著重要作用,日元更傾向是貿易貨幣,因此日本就極力抵制日元升值。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國對外經濟聯系將從的採用貿易方式向的採用投資方式轉化,從簡單的商品交換發展到資本、技術等核心生產要素的轉移,這就需要其幣值水平從較低轉向較高。2、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必然性。人民幣匯率長期保持穩定,從理論和實踐來看,都是缺乏基礎和不現實的,應該改變外匯管理政策的主導思想,使匯率能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發揮市場機制的調控作用。而實際浮動匯率地基礎是經常賬戶、資本和金融賬戶管理的開放。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盯住美元是不可取地,他只會使人民幣成為美元高度可信賴的替代品,不利於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在金融全球化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我國繼續維持這種制度安排,不僅面臨著運行成本和風險遞增的約束,而且還將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不斷降低。毫無疑問,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開放進程進一步加快,這些問題和矛盾將日益突出,成為影響我國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由於我國現行匯率制度事實上是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盡管這種制度安排基本上是適應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認,這種匯率制度安排也存在著許多缺陷,如匯率的形成機制缺失、匯率缺乏靈活性或彈性、匯率的調整缺乏准確依據等等。因此,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必須改革,重新選擇匯率制度已是大勢所趨。3、中國匯率機制的選擇。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方向可分為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增加匯率的彈性和靈活性,擴大匯率的浮動區間;但是,從近期來說,人民幣匯率在消除升值壓力和預期後,應擴大浮動區間,逐步取消結售匯制度,並將形成機制從盯住美元轉向盯住一攬子貨幣。人民幣匯率擴大浮動空間不僅可以克服一次性升值的各種風險和弊端,也可以更好地反映多變的市場狀況和經濟環境的變化。銀行結售匯的強制性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封閉性是導致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缺失的重要原因,使人民幣匯率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匯率。因此,應將目前國內企業的強制結售匯制逐漸過渡到意願結匯制,使整個外匯供求有效地出清價格,使價格也能靈活地引導和調節供求。實行經常項目可兌換後,基本實現經常項目的意願售匯,資本項目的意願售匯還需要根據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逐步改進。在市場供求基礎上,人民幣匯率調控目標可由釘住美元轉為釘住一攬子貨幣。包括美元、日元和歐元三種貨幣,可根據貿易情況選擇適當權數。採取釘住一攬子貨幣的方式,有助於淡化市場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關注程度,穩定我國對美元區、歐元區和日元區的貿易條件。當市場供求關系與貨幣計算出的目標匯率有差異時,甚至方向不一致時,必須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進行調整追問:什麼叫做動態比較優勢?回答:動態比較優勢,理論發展,外生變數,內生變數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從各國間勞動生產率差異或資源稟賦差異的角度,揭示了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以及一國在現存資源和供求力量作用下的最優貿易模式,符合當時自由貿易發展的需要和趨勢,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適用環境發生了變化,其種種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非凡是它忽略技術進步和時間因素、忽視比較優勢轉化和潛在優勢培育的靜態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該理論的廣泛性和適用性,使其無法對當代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做出令人滿足的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及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的迅速崛起,向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愛好。一些經濟學家開始從新的理論視角對同際貿易產生的原因、福利效果等進行闡述和分析,非凡是從動態的角度或採用動態分析方法解釋國際貿易的發展及其格局變化。他們放鬆了傳統比較優勢理論的假設條件,考慮多種因素和多種變數,非凡是加入技術進步和技術擴散因素,住更寬的理論框架和更接近現實的條件下,探討貿易的動態利益或比較優勢的動態發展問題,動態比較優勢理論逐漸形成。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基本上沿著兩個方向進行,一個是沿著李嘉圖的模型,仍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數,但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個則是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數,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相互之間的關系。
㈧ 如何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加快轉變經濟發
縱觀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我們可以意識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刻不容緩,亟待解決。
這是因為:
第一,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方式難以為繼。我國既有的經濟發展方式的特點為靠便宜發展經濟。我國的資源環境便宜,勞動力豐富便宜。資源環境便宜說明我們環境資源的成本低,成本低即意味著污染大。勞動力便宜,意味著工人的工資低,那麼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會被扼殺,工人的購買能力就下降,那麼國內需求就不足,經濟增長就緩慢。此外,我國的產業鏈處於低端狀態,我們的工業只管加工、製造而沒有創意、設計、營銷等環節。很多知名品牌都在中國生產,不僅在中國消耗資源,還把污染留在中國,不僅賺的錢少,還留下許多環境問題。還有過度依賴外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十分重視與外國的經濟貿易,許多投資者都看好國外投資,往往而忽略了國內的市場。我國是人口大國,消費需要理應很大,但是我國經濟過度依賴外需而忽略內需。
第二,國際格局發生變化。隨著周期性的國際經濟危機地不斷發生,國際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當前的世界經濟是一個一體化的經濟,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其中有一些大國經濟發生變化,那麼我們國家的經濟必然會受到影響,例如2008年的經濟危機,美國要恢復實體經濟,加強出口,此時中國要靈活地改變出口的產品。否則中國的出口必然會受到巨大影響。
第三,我國經濟進入到追求質量而不只是追求速度、規模的階段。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一直以發展速度經濟和規模經濟為主,不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那樣帶來的只有微弱的經濟成效和巨大的環境污染。
第四,我國經濟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軌道的需要。隨著經濟危機的不斷發生,我國政府意識到發展創新型經濟的重要性,要主要依靠本國產業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第五,我國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以工業為主,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縱所周知,自我國發展工業以來,一直以工業為主,第三產業發展極度緩慢。作為正確的經濟發展結構應該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其實質是要求我們採取綜合措施,加快形成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相一致的發展方式。
根據十七大的精神指示,在當前和今後的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做到「兩個堅持」和「三個轉變」,
即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那麼我們具體怎麼做呢?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能充分發揮的道路。人力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資源在市場的自發調節下得到合理的配置。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更為注重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來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服務性行業的發展,增強大三產業所佔的比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第三產業占整個GDP的比重僅有40%,而第三產業人員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僅有33%,比發達國家低20~30個百分點。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就業佔70%~80%,可見,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後造成第三產業吸納就業容量大的優勢得不到發揮。在當代經濟模式中,知識經濟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如美國的矽谷。所以,我們還應該發展以知識為內涵的知識經濟,國家應該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知識經濟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發展現代服務業,但要遵循經濟的發展規律,要創造條件。此外,農業、工業與第三產業之間要協調發展。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堅持城鄉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還是西部地區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與城市相比,農村發展相對滯後;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因此,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堅持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堅持不懈地實施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在繼續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扎扎實實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現代化的同時,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進一步擴大內需。我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消費人群龐大,但是由於我國傳統的消費觀念,大部分居民處於保守狀態,把錢存在銀行而不大願意拿出來消費,所以我國內需不足。此外,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民占絕大多數,所以農民群體也是主要的消費者。國家要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收入,才能提高消費水平。因此,要促進經濟增長,就必須要刺激居民消費,拉動擴大內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通過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科學發展需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加強生態建設。要從一次性和單一性利用資源轉向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資源,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轉向以環境優化增長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均資源明顯不足。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警戒線。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礦產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已經超過40%。而在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與此同時,我國在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務十分艱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環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所以,節能減排不僅是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問題,更關繫到可持續發展和以人為本等科學發展的全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目前我國的收入分配製度存在兩個大問題:一是貧富差距大,二是國家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高。在當前社會,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收入差距不是越來越小,二是越來越懸殊。貧者越窮,富者愈富!此外行業之間和區域之間的收入差距也不斷拉大,特別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所以國家要採取公平與效率兼顧的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對高收入者收取高稅收,取締非法收入等。我國的財政收入要一直佔GDP比重絕大部分,收入分配製度不合理。因此,國家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改變收入分配格局。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要改革科研體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根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一次把自主創新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應該把握住機會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閉塞落後的教學方式,完善教育體制,積極倡導鼓勵創新,設置創新科研項目,提高我國整體的創新能力。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智慧支持。
㈨ 如何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要全面深化經 濟體 制改革。深 化改 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經濟體 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 融創新,維護金 融穩定。
(2)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註重協同創新。
(3)進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考慮世界科學技術加快發展和國際經濟結構加速重組的趨勢。以市場為導向,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扶持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調整和優化結構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選擇。
(4)要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 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 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促進農民增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5)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創新開放模式,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提高抵禦國際經濟風險能力。
(6)我國是發展中的社 會 主 義國家,在經濟上要趕上發達國家,就要保持必要的發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長的質量,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走既有較高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經濟發展路子。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7)積極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的立足點。以國內需求為主促進經濟發展,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加快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面對國際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和世界經濟的復雜變化,立足國內需求,可以使我國經濟發展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增強抵禦國際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的方針,根據形勢需要實施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逐步提高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8)我國正在實現工業化,又面臨信息化的浪潮,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路子。要正確處理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
(9)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相結合,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社 會主 義生態文明。
(10)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要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系、醫療保健體系和防疫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提高城鄉社會事業的發展水平。繼續大力推進扶貧開發,鞏固扶貧成果,盡快使尚未脫貧的農村人口解決溫飽問題,並逐步過上小康生活。
(11)就業是民生之本。積極擴大就業,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當前和今後長時期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國家實行促進就業的長期戰略和政策。各級黨 委和政府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作為重要職責。引導全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拓展就業渠道,廣開就業門路。加快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立以勞動者自主就業為主導、以市場調節就業為基礎、以政府促進就業為動力的就業機制。依法加強勞動用工管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要關心和解決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生活和再就業問題。國 有企業要積極挖掘內部潛力,多渠道分流富餘人員。國家要在財政、稅收、金融、工商管理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支持下崗職工積極創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提高下崗職工的素質和技能。引導下崗職工轉變觀念,努力適應社 會 主 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要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費和基本養老金。
(12)繼續實施好穩健的貨 幣政 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3)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4)堅持搞好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資料來源:http://www.doc88.com/p-7015992444076.html
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