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優劣勢

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優劣勢

發布時間:2021-02-06 19:06:53

❶ 分析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

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優越
2.便利交通
3.農業基礎雄厚
4.政策的支持
5.人才眾多,勞動力素質高
不利條件:
1.礦產資源缺乏
2.土地面積小,房價高

❷ 上海發展經濟的地理優勢

自然:氣候溫和濕潤,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會經濟:
A優越的區位,便利的交通。版上海位於太平權洋西岸國際航線上,成為亞太地區的交通樞紐。是中國東部海岸帶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點,海陸交通十分便利。
B上海市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對周邊有輻射、擴散、示範和帶動的核心作用與服務作用,形成以上海為技術龍頭,帶動周邊地區經濟共同發展。加上盛譽中外的城市品牌和年均增長高,成為長三角及周邊地區聯動發展帶來經濟實惠和發展商機。
C廣闊的經濟腹地,高素質的勞動力,充足的農副產品,工農業基礎好。。。。。。

❸ 上海有什麼優勢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以商興港、以港興市"的城市,優越的地理位置賦予了上海無內限的發展機遇。1300多年前,容就有船隻載著東方的文明從這里揚帆啟航,駛向世界各地。時光荏苒,今天的上海港已躋身於世界一流的國際集裝箱樞紐港之列,成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上海位於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是我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
在地理上,位於我國最長河流長江的入海口,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經濟上,交通發達,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都是我國東部的交通中心。自中國的大門被迫打開之後,上海的地理就決定了上海就是西方投機掠奪的「前沿陣地」,從而確定了上海工業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地位。在改革開放後,以出口業為主業的快速發展,使上海成為了貿易中心

希望能幫到你!

❹ 上海經濟發展的瓶頸是,其原因是。解決措施有。

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據統計,1978-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3.3%,由124億元猛增至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序由原來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則由全國第16位升至第4位。尤為可喜的是,1997年後,我國經濟增長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經濟雖也有回落,但仍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1998年較上年增長10.1%,1999年較上年增長10.0%),出口增長更高(1999年全年增長18.5%,今年1季度的增長率高達55%)。2001年浙江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00億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預計可達2000美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如今,浙江經濟表現出的旺盛活力,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有人稱之"浙江現象"。以經濟學的觀點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領先於其他地區,必然是其較好地發揮了比較優勢的結果。本文即試圖從比較優勢分析的角度來探討"浙江現象"產生的原因。
經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後,筆者認為,浙江與鄰近沿海發達省份及全國相比,在勞動力、環境、市場擴大、特色產業和企業經營機制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具體分析如下:
一、浙江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
勞動力資源也稱人力資源,是國民經濟的根本要素,是構成社會經濟運動的基本前提。在現代社會,勞動力素質的提高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成為各地區比較優勢的一項重要指標。誠然,浙江的勞動力資源充沛,但在我國勞動力資源普遍充足的大環境中顯不出比較優勢。浙江在人力資源上的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人口綜合素質較高。1989年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79‰,僅稍高於滬、京2個直轄市,是省區中最低的。1999年則為4.29‰,高於滬(已出現負增長)、京、津、遼、蘇,列全國倒數第6位,在省區中列倒數第3位。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減輕了人口負擔和就業壓力,對經濟發展有利。雖然浙江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浙江開發歷史早,文化積淀深厚,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在全國居較高水平。相對於外省人而言,浙江人更具有崇學、敢闖、聰慧、勤奮、互助、務實等優秀素質。其優勢突出表現在浙江人對現實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勇於創新。江浙滬歷來為我國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區。國內40%以上的科學家均出於此。根據《中國科學家傳略辭典》按籍貫統計,每百萬人所涌現的著名科學家,上海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22倍,浙江為4.15倍,江蘇為3.49倍。特別是寧波,不僅以出商界巨子聞名於世,還是名冠全國的"院士故鄉"。目前,寧波籍院士佔全國1/16,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僅一所效實中學就出了13位院士,在全國未聞其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肯動腦筋肯吃苦又富冒險精神的浙江人,邊干邊學,素質提高更多地倚仗於"來自課堂外的學習"。在改革的實踐中,涌現出滕增壽、馮根生、顏阿龍、魯冠球、宗慶後、南存輝、陳金義等一大批勇於創新,精明且善於把握機會的知名企業家。這些企業家的存在是浙江經濟騰飛極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浙江環境的比較優勢
環境資源直接影響人們選擇定居點,企業選擇區位,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一般認為,區位、資源、經濟和生態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硬環境,社會、政|治、政策和法律環境為經濟發展的軟環境。以下僅對浙江的硬環境作簡要分析。(一)區位環境,浙江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首先,濱海居中的地理位置,既利於對外交往,又利於向內擴展。而且,緊鄰上海這一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商品、資金、技術、信息、人才"五流"及產業擴散方面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加上北南兩邊鄰省江蘇和福建均為全國經濟增長領先省份,可充分發揮集聚效應,互相支持,共同發展。(二)資源環境<BR> 盡管就礦產資源和耕地資源而言,浙江是典型的"資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氣候資源等方面卻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浙江地處祖國東南沿海的中部,港口眾多,腹地寬廣。改革開放後,港口建設速度加快,至1999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達58個,泊位60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個,深水泊位數佔全國8 %。寧波已躍升為全國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寧波港的吞吐量已達1億噸,成為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吞吐量逾億噸的世界級大港。而且舟山、溫州、乍浦、海門等港規模日益擴大,且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BR>浙江海洋漁業資源和海洋能源資源在全國居領先地位。浙江海域歷來是我國最大的漁場。1999年,浙江的海水產品產量為389.4萬噸,居全國第3位;浙江海洋捕撈漁獲量高達331.2萬噸,僅次於山東的332.5萬噸,居全國第2 位(表1)。緊靠浙江的東海陸架盆地是一個有著良好開發前景的油氣資源區,目前正在勘探開發之中。 表1:我國重點省份海水產品和海洋捕撈產量 單位:萬噸 地區 浙江福建 山東 廣東 遼寧 其他地區 <BR>海水產品產量 389.4 448.5 602.3 355.4 296.9 275.0 <BR>海洋捕撈產量 331.2 206.7 332.5 194.5 157.7 275.0 捕撈量佔全國% 22.1 13.8 22.2 13.0 10.5 18.4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0》,中國統計出版社<BR> 浙江雖然耕地面積少,農業卻一直領先於全國。除了浙江農民吃苦耐勞,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外,與這里農業氣候條件優越也是分不開的。浙江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豐富,為農業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 (三)經濟環境<BR> 浙江開發歷史悠久。隋唐時期即已成為全國居優勢的經濟區域,至今依然。特別高的經濟活動效率,使浙江發展的經濟基礎在全國處於高水平。由於浙江是全國市場經濟發育較早的省份,多年前經濟實力即已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而且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在市場競爭中已取得一定的先發優勢。<BR> 1999年,浙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8元,僅次於滬、京、津3個直轄市,居全國第4位;浙江農村人均收入3948元,僅次於滬、京2個直轄市,高居全國第3位。浙江1997年即已成為全國第一個消滅貧困縣的省份,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積居全國第一。<BR> 雖然由於資源和戰備方面的原因,解放後國家對浙江的投資極少,然而,浙江民間的投資意識很強。自1982年以來,非國有投資年均增長28.6%。1999年,全省民間投資額達1214億元,超過建國前40年浙江全社會投資的總和,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62.0%,高居全國第一(表2)。</P><P><BR>表2:部分沿海省份及全國民間投資情況表 地區 浙江 江蘇 山東 廣東 全國 <BR>民間投資額(億元) 1214.06 1389.10 1167.96 1710.45 13906.95 <BR>佔全社會投資比重(%) 62.0 56.9 52.6 58.2 46.6 <BR>資料來源:2000.11.29.《中國信息報》<BR> (四)生態環境<BR> 生態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浙江山青水秀,歷史上即享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美名,杭州則被譽為"人間天堂"。解放後,由於幾次政策失誤,山林破壞嚴重,80年代以後工業污染又給浙江的生態環境蒙上陰影。但是90年代以來,政府下大力氣,增加投入,控制污染,加上具備環境再生能力較強的先天優勢,形勢明顯好轉。最新的國家森林資源清查結果表明:浙江現有森林面積8309萬畝,比10年前增長26.6%,森林覆蓋率高達59.4%,比10年前增加了16.8個百分點,名列全國前茅。如今,浙江已是全國著名的竹業大省、花木大省、旅遊大省。1999年,浙江的綠化觀賞苗木輸出量佔全國出省量的32%。在昆明世博會上,有一半的花木出自蕭山。至今,全省共建有1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0個省級森林公園。旅遊收入領先於全國。浙江在城市生態建設方面也不乏大手筆,如杭州市決定投資60億,建設"藍天碧水"工程。<BR> 由於浙江的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優越,因而宜居宜游,發展旅遊業在全國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BR> <BR> 三、浙江市場擴大的比較優勢<BR> 貿易(包括國際貿易和地區間貿易)是地區經濟增長的基礎。貿易增長,也就是經濟增長在地區之間的擴散。有經濟學家認為,地區增長的必要條件是創造出口基礎

❺ 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基礎雄厚、得天獨厚的交通便利。

不利條件:礦產資源缺乏、土地面積小,房價高。

201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019年12月15日,榮登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

(5)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優劣勢擴展閱讀

2019年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8億元,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99.16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7752.28億元,增長8.2%。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5.73萬元。

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328.67億元,比上年增長6.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826.64億元,增長5.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

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6133.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2710.43億元,增長3.3%;服務業增加值3422.79億元,增長13.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❻ 關於上海以後的經濟發展趨勢。是繁榮還是落後。和香港相比呢

現時大部分人,都充分地認為上海會超越香港,他們喜歡這個比喻——香港就是一個經驗老道,但年邁的老人;上海是一個稍欠火候,但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我的意見?我覺得這個比喻是不合適的。因為如果這種比喻成立,那麼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豈不是早就要入土為安?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非香港莫屬,因為它除了很多有利的客觀條件,還有就是有國家撐腰,推出很多有利於特別行政區的政策,鞏固它的地位。
但現實,上海實力追上來了,就在3月25日(印象....),國家卻有意提出要在2020年,將上海建成國家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就肯定動搖很多香港人的神經,亦有很多國內的人相信,上海真的會超越香港。

普遍香港人的看法是,失去國家寵愛的香港,後果不堪設想的。因為隨著市場越來越開放,外資已經不需要經過香港再流入內地。以上海的優厚條件,近年大家有目共睹的高速發展,再配合政策,對外上而言,上海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認為,香港人應該要保持適當的危機感,所謂有競爭才有進步。但亦不需要沮喪的,因為我個人認為,香港依然有很多優勢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例如,香港的法律體制相當健全,他們真的秉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辦事,這很重要,對投資者來說任何一個商業糾紛,在香港都可以訴諸法律,信任法官作出公平裁判。但在內地,官司往往會成為一場權貴之間的角力賽,很多時候即使你有道理,如果對方後台大,你不要指望會有公平的結果。

而且,投資者很注重資訊自由,尤其是市場信息。如果他們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正確信息,就會損失先機,蒙受損失。這點在香港是沒有問題的,反而在上海(其實應該說在內地),很多信息都被嚴格地監視控制,不少本應該對外公開的市場信息,卻成了只有少數人能獲取的內幕,即在上海很難營造到公平的競爭環境。

還有的是,內地的一些部門,貪婪問題十分嚴重,商人避免被為難,所以很多情況下都得用錢買方便。這種風氣在內地是已經形成的,但客觀來說,這的確又是不道德的交易。所以亦有很多人感嘆在上海做生意如履薄冰。香港的廉潔是內地無法追上的。

在內地注冊一間公司,所走的程序是相當繁瑣和復雜,部門與部門之間就像踢皮球一樣缺乏溝通;但在香港,注冊公司是很簡單容易的事情,14歲的小孩子都會做。

所以我覺得,即使過20年,上海依然未能追上香港的,即使你看到上海滿是高樓大廈或者交通如何暢通發達.....這只是表面,更多失業、關門或倒閉的情況是沒有被寫實或映照。 否則在我看來,朝鮮也是個很發達的國家......看平壤就知道他們有多現代化了!

呃,這是我的看法........一家之言囧

❼ 上海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過程中,在經濟方面具有哪些比較優勢

其一,便利的水陸交通。上海原來是河港,現在已經有了海港。這是上海的重要經濟發展優勢。上海的河港優勢,以及河港導致的便捷出海口,是上海從小魚村,變成大城市的重要原因。也是外國租借上海部分地區,的重要原因。

上海在逐步發展中,積聚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這促進了上海經濟發展,也加強了上海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也是上海陸路交通,迅速發展的時期,比如修建了鐵路與公路,這也加強了上海的交通優勢。隨著上海人口的繼續增多,富裕程度的提高,上海出現了飛機場。空中交通的發展,進一步加強了,上海綜合交通的優勢。就是現在,具備海陸空交通條件的城市,在大陸也不多。

其二,密集而眾多的人口。這是一個難得的優勢。在大陸,上海是占此優勢最多的城市。因為,上海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也是大陸人口最密集的省區。上海人口密度可以達到3000人每平方公里,是中國整體人口密度的20多倍。

人口的高密度,可以導致許多優勢或經濟效益。能提高商業、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電信產業,以及工業運行的效率。效率的提高意味著收入的增多。這是上海比較富裕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上海人坐飛機,要比蘇州人,便捷。這種便捷意味著,省錢、省時間。這就是上海交通優勢的部分體現。人口眾多而密集,有利於吸引企業的到來。比如,上海之所有能吸引那麼多世界500強企業。這確實得助於上海的綜合優勢,既人口眾多而密集,導致的綜合交通優勢、市場優勢、以及人才優勢。

其三,上海有雄厚的人才實力。上海的人才密度比較大,上海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比較高。上海人才多的原因是,上海經濟比較發達,自己培養的人才比較多,以及吸收了大量的外來人才,比如吸引了大量來自農村的人才。人才優勢是上海的重要優勢,也是上海比較富裕的重要原因。

其四,上海過去,有良好的經濟基礎。比如大量工廠與基礎設施。這對上海現在比較富裕,很有幫助。

上海有許多劣勢。比如,人均自然資源的稀少。這個劣勢當然不利於上海經濟的發展。不過,這個劣勢,帶給上海的壞處,相對於上海人口密集導致的優勢,所帶來的好處,要遜色的多。

上海是大陸最富裕的省區,在世界上,這並不是中國所特有的現象。大部分國家,一般都是,人均自然資源極度稀少的特大城市,人均比較富裕。

人口密度稀少導致的,人均自然比較多的地區,恰恰是各國相對不富裕的地區。上海最重要的劣勢,是大陸所普遍具有的劣勢,社會制 度因素,這是阻礙上海,以及大陸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❽ 上海成為未來經濟中心的優勢

硬體: 長江入海口,中國海岸線的中點

半硬半軟: 周邊環境--江南為近千年來中國最繁華地區(所以上海不必同江浙強爭,應該有江浙好就是上海好的概念)

軟體:
1) 同西方的傳統關系(但現在已經不太靠得住,當年上海最盛的時候是北京最衰的時候,現在形勢變了)

2)制度上的問題。我是制度論的忠實信徒,也是黃仁宇大歷史觀的忠實信徒,相信從長遠看這是最終決定因素。尊重法治,相對公平競爭和高效務實應是上海的一些優勢(相對北方而言),也是進一步努力方向。當年星城企業堅持效仿歐美,不搞人情關系那套,暫時在東南亞失去了很多機會,但來日方長,馬印菲泰現在哪及星?但政府行為在某些領域太強了,這點不必象新加坡學。

3) 人才方面的優勢。但比之北京已大大不及(不想再作京滬比,但上海要成為中國第一城,必須超越北京)。雖然人才最終要通過制度起作用,但眼下的劣勢就是劣勢。不過據我所知,親身體驗,海外的華人(包括港台)大多更喜歡上海。

其實現在中國沒有真正的國際化都市,但以中國之大,將來會容納京滬兩個。京滬之間的關系,不會是華盛頓/紐約的關系,也不會是東京/大阪的關系,倒可能比較接近羅馬/米蘭的關系。中國南北方的差距,同義大利(相反)一樣,將長期持續下去,所以北方必須有首都帶動,否則完了。

但上海如果不在文化建設上下功夫,要成為國際都市是不可能的。(不必總是歐美文化,要讓西方人知道,中國文化豐富多彩,江南文化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份,很多西方人其實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而不單單是做生意)

其實,還是應該對上海多點信心,如果中國能有長期穩定的發展環境。

❾ 上海的經濟發展情況是怎麼樣的

近期,上海統計局局長潘建新介紹了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情況,顯示總體經濟運行良好。潘建新透露,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穩中有降。6月份,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12月持平。上半年,本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2%。
上半年,本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583.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4%,增幅同比回落15.1個百分點。
從消費領域看,上半年,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3%,漲幅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
從八大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2.6%,衣著類上漲7.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0.8%,煙酒及用品類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
【消費品零售】13.1%
上半年,本市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增幅同比加快1.6個百分點,消費品市場銷售全面向好。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增幅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31.2%,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存款】232.81億元
至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4943.05億元,比年初增加1648.86億元,同比多增232.81億元;貸款余額18090.64億元,比年初增加1345.24億元,同比多增154.78億元,其中中資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2630.79億元,比年初減少182.97億元。金融機構存貸差6852.41億元,同比擴大1480.94億元。
【就業崗位】36.1萬人
上半年,全市新增就業崗位36.1萬人(其中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非農就業7.6萬人),已完成年度計劃的72.2%。至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26.4萬人,與年初相比減少1.1萬人。
據抽樣調查,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9%。
【GDP】12.6%
上半年,上海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781.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增幅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上半年本市二、三產業同步增長。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17.12億元,增長13.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36.42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1%。服務業增長加快,主要行業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長16%,增幅同比加快4個百分點;金融業增長13.2%,加快2.5個百分點。

❿ 上海經濟特點

2017年以來,一季度,上海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經濟增長保持平穩,第三產業比重為70.7%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生產總值完成6922.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1億元,下降8.7%;第二產業增加值2012.53億元,增長5.4%;第三產業增加值4896.40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7%。
從主要行業看,一季度,工業增加值1799.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09.81億元,增長5.0%;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76.72億元,增長9.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6.40億元,增長3.2%;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84.12億元,增長14.4%;金融業增加值1399.49億元,增長11.3%;房地產業增加值348.54億元,下降16.1%。
二、工業生產明顯回升,企業效益增勢較好
一季度,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821.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實現了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幅。分行業看,六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5336.60億元,增長10.5%。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增長13.3%,汽車製造業增長18.8%,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增長3.9%,精品鋼材製造業增長4.6%,成套設備製造業增長3.0%,生物醫葯製造業下降1.7%。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9.8%。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1769.77億元,增長12.1%。
一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製造業完成總產值2193.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增速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總產值增長29.3%,新一代信息技術總產值增長14.8%,高端裝備總產值增長4.6%,新材料總產值增長3.4%。
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487.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4%,而上年同期為下降7.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4.42億元,增長40.1%,增速同比提高36.6個百分點。
三、消費增長穩中有升,網路零售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市商品銷售總額26031.4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5%,增速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0.37億元,增長7.8%,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一季度,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497.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53.37億元,增長6.8%。分商品類別看,通訊器材類、煤炭及製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較快,分別增長47.5%、35.0%和22.0%。
從零售業態看,一季度,無店鋪零售額446.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4%,增速同比提高7.3個百分點。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23.1%,增速提高6.5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3%,比重提高2.6個百分點。
四、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良好,民間投資加快增長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315.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增速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從主要領域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06.03億元,增長25.7%,增速提高10.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869.62億元,增長8.6%,增速回落3.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146.98億元,下降2.2%,降幅收窄9.1個百分點。從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0.24億元,下降44.0%;第二產業投資147.44億元,下降2.6%;第三產業投資1168.23億元,增長12.4%。從經濟主體看,國有經濟投資319.34億元,增長28.0%;非國有經濟投資996.56億元,增長5.9%,其中,民間投資551.17億元,增長23.8%,增速同比提高22.0個百分點。
五、對外貨物貿易大幅增長,利用外資金額出現下降
一季度,全市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7511.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1%,而上年同期為下降4.1%。其中,進口4462.11億元,增長25.3%;出口3049.22億元,增長13.2%。按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進出口3767.65億元,增長19.3%;加工貿易進出口1784.45億元,增長19.9%。
一季度,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98.2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8%;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37.96億美元,下降9.5%。其中,第二產業實際到位金額2.14億美元,下降18.5%;第三產業實際到位金額35.82億美元,下降8.8%。
六、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大幅上漲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2%,漲幅同比回落0.8個百分點。從兩大分類看,服務價格上漲3.2%,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消費品價格上漲1.4%,漲幅回落0.7個百分點。從八大類別看,醫療保健上漲8.7%,居住上漲3.9%,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衣著上漲1.0%,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0%,食品煙酒上漲0.7%,交通和通信下降0.7%,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8%。
一季度,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4.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2.8%。
七、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增長良好,貨幣信貸運行平穩
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62.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其中,增值稅833.74億元,增長8.7%;企業所得稅350.32億元,增長3.3%;個人所得稅222.02億元,增長19.5%。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98.96億元,增長16.3%。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及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較快,分別增長53.0%、11.3%和10.6%。
3月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1.0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6.29萬億元,增長12.7%。
八、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據抽樣調查,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其中,工資性收入9790元,增長5.3%;經營凈收入432元,增長3.6%;財產凈收入2200元,增長10.7%;轉移凈收入3419元,增長17.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5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0元,增長8.6%。
一季度,全市新增就業崗位16.73萬個。截至3月底,全市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2.60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0.47萬人。
總的來看,2017年一季度上海經濟開局良好,實現了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的目標。下一步,要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閱讀全文

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優劣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