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 對麥金農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論的評價,多多益善
有關金融發展理論的文獻綜述
總裁: 周建成 博士
金融發展理論形成的標志: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羅納德·I·麥金(Ronald I McKinnon)和愛德華·s·肖(Edward S.Shaw)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於1973年,他們兩人各出版了各自的著作。麥金農的著作是《經濟發展中的貨幣和資本》,由布魯金斯學會出版;而肖的著作是《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由牛律大學出版社出版。他們在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論斷,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欠發達歸咎於金融抑制。在他們看來,經濟發展的前提是金融不能處於抑制狀態.為此他們主張"深化"金融或在有關國家推行金融自由化。這兩本著作的出版標志著金融發展理論由以前的零散觀點到那刻已成了系統性的理論分支。
本文將按時間順序把金融發展理論分成四個發展階段,最後並對其進行比較和簡要評價。本文目的在介紹金融發展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中讓讀者對其有初步的了解。
第一:1973年以前思想可以歸結為金融發展理論的源泉。
金融發展理論是由麥金農和肖兩人於1973年創立的,麥金農和肖深受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他們在各自的著作中都提出了發展中國家走金融自由化道路的激進主張。從這種意義上講,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和傑里米·邊沁等人在各自的著作中所表述的自由主義思想可謂是麥金農-肖理論的淵源。
金融發展理論的另一淵源是有關金融之於經濟發展重要性的思想或觀點,因為金融發展理論的實質是突出了金融因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這方面的思想至少可以追溯至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熊彼特在其成名之作《經濟發展理論》(1912年出版)一書中,強調了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他進一步指出,金融和發展具有如下的關系;"在這種意義上的信貸提供,猶如一道命令要求經濟體系去適應企業家的目的.也猶如一道命令要求提供商品去滿足企業家的需要;這意味著把生產力託付給他。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從完全均衡狀態的簡單循環流轉中出現經濟的發展。"(pl07,中譯本第119頁)
在20世紀50、60年代 約翰·格利、愛德華·肖、亞歷山大·格申克龍、休·帕特里克、朗多·卡梅倫、約翰·希克斯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等人所做的開創性研究為麥金農-肖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下面本文著重對格利與肖、帕特里克和戈德史密斯的觀點作一簡介。
1:格利與肖的觀點。
美國斯坦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約翰·G·格利和愛德華·S·肖在50年代所做的開創性研究集中體現在兩篇論文上,即發表於1955年9月號《美國經濟評論》上的題為"經濟發展的金融方面"一文和發表於1956年5月號《金融雜志》上的題為"金融中介體和儲蓄-投資過程"一文。在這兩篇論文中,他們闡述了金融和經濟的關系、各種金融中介體在儲蓄-投資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960年由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的《金融理論中的貸巾》是格利和肖以前觀點的匯總和發展。該書中,他們認為,貨幣不是貨幣金融理論的唯一分析對象,貨幣金融理論應該容納多樣化的金融資產.而貨幣只是無數金融資產中的一種。他們還認為,除貨幣體系(包括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外,各種非貨幣金融中介體也在儲蓄-投資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根據收入-產出帳戶上經濟單位(或部門)的收支狀況,把整個經濟劃分為盈餘單位(或部門)、平衡單位(或部門)和赤字單位(或部門)。在整個儲蓄-投資過程中,盈餘單位是儲蓄者,赤字單位是投資考,經濟單位(或部門)在儲蓄-投資過程中的這種"專業分工",乃是債務、金融資產和金融中介體賴以存在的基礎。金融的作用在於把儲蓄者的儲蓄轉化為投資者的投資,從而提高全社會的生產性投資水平。
格利和肖的另一突出貢獻是區分了"內在貨幣"和"外在貨幣"。在政府購買商品和勞務時或在進行轉移支付時發行的貨幣被稱為"外在貨幣", 在政府購買私人證券時發行的貨幣被稱為"內在貨幣"這種區分對於麥金龍和肖金融發展理論的介紹是必要的
2:帕特里克的觀點。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休·T·帕特里克,他在"欠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一文(該文發表於1966年1月《經濟發展和文化變遷》)中指出,在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關繫上,有兩種研究方法:一種是"需求追隨"方法,它強調的是金融服務的需求方,隨著經濟的增長,經濟主體會產生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作為對這種需求的反應,金融體系不斷發展。也就是說,經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導致了金融機構、金融資產與負債和相關金融服務的產生。另一種是"供給領先"方法,它強調的是金融服務的供給方,金融機構、金融資產與負債和相關金融服務的供給先於需求。鑒於理論界對後一種方法的相對忽視,帕特里克認為應該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並且指出,在實踐中,需求追隨現象和供給領先現象往往交織在一起,但不可否認,在需求追隨型金融和供給領先型金融之間存在著一個最優順序問題,即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供給領先型金融居於主導地位.而隨著經濟的發展,需求追隨型金融逐漸居於主導地位;不僅如此,最優順序問題也可能在部門內和部門間存在。
接下來,帕特里克著重考察了金融發屁和經濟增長的關系。他的出發點或參照物是金融資產與負債存量和實際資本存量的關系,因為他事先假定在資本存量和實際產出之間有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帕特里克指出,金融體系對資本存量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提高了既定數量的有形財富或資本的配置效率,因為金融中介促使其所有權和構成發生變化;第二:提高了新資本的配置效率;第三:加快了資本積累的速度。
3:戈德史密斯觀點。
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出版了他那歷時六年完成、資料詳實的著作《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戈德史密斯,中文版,1994),提出了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概念,討論了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金融結構模式,對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進行了實證研究,開創了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基礎。戈德史密斯認為,一國現存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之和構成該國的金融結構,包括各種現存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的相對規模、經營特徵、經營方式、金融中介機構各種分支機構的集中程度等等。他依據主要數字指標,高度概括性地將世界各國的金融結構分成三種類型,採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類型的金融結構進行了歷史縱向和國際橫向的比較,得出了各種金融結構類型的不同特徵。
在建立金融結構理論的基礎上,戈德史密斯對金融發展進行了開創性的深入研究,認為金融發展就是金融結構的變化,金融發展研究必須以金融結構在短期或長期內變化的信息為基礎,找出金融發展的道路。更為有意義的是戈德史密斯秉承西方經濟實證分析的傳統,創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國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標,最為重要的是金融相關比率建立了決定一目金融相關比率的重要因素:貨幣化比率、非金融相關比率、資本形成比率、資本產出比率、外部融資比率、金融發行比率、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比率和新發行乘數,及其實用計算方法,討論了金融相關比率在近百年來變化的趨勢及原因。
第二:金融發展理論正式形成階段。即1973年,麥金農和肖兩人各自著作的相繼向世標志著金融發展理論的正式形成。這個劃分包括到 80年代末 巴桑持·卡普爾、維森特、加爾比斯、馬克斯韋爾·J弗賴伊、楊帕爾·李、唐納德·馬西森和尤恩·熱·丘)等人基於麥金農和肖的分析框架,相繼提出的一些邏輯嚴密、論證規范的金融抑制模型。也就是說對麥金農-肖理論進行了擴展。但我們這里主要介紹麥金農和肖兩人的觀點。
受二戰後興起的發展經濟學影響,麥金農(1973)和蕭(1973)放棄了以成熟市場經濟國家金融體系為對象的研究方法,轉而研究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問題。麥金農和蕭發現,發展中國家存在著明顯的金融抑制現象。政府一般對利率實行嚴格的管制。在利率管制下,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通貨膨脹使實際利率往往為負。負實際利率一方面損害了儲蓄者的利益,削弱了金融體系集聚金融資源的能力,使金融體系發展陷於停滯甚至倒退的局面;另一方面向借款人提供了補貼,刺激後者對金融資源的需求,造成金融資源供小於求的局面,此時需要實行信貸配給。而國家往往根據自己的偏好分配金融資源,這損害了金融體系在配置資源中的功能。
實際上,在大多數金融受到抑制的經濟中,存、貸款利率都有上限。而且,在發展中世界,很少存在競爭的銀行體系。盡管私人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補償性余額來逃避貸款利率上限,但是一些國有銀行和大多數公共部門借款看來還是遵守的。在銀行確實遵守貸款利率上限的情況下,可貸資金的非價格配給現象必然發生。信貸不是根據投資項目的預期生產率.而是根據交易成本和所感知的違約風險來配置的。擔保品的質量、政治壓力、"名譽"、貸款規模以及貸款經手人暗中收受的好處等也可以影響信貸的配置。
即使信貸的配置是隨機的,投資的平均效率也會隨貸款利率上限的下調而降低,因為收益率較低的投資項目現在也可獲利。原先不申請銀行貸款的企業家現在也進入市場。這樣.當利率定得太低時,在社會福利方面的逆向選擇就會發生。
麥金農強調了在金融受到抑制的經濟中投資收益率的發散性:"面對收益率的巨大差異,把發展看作只是單一生產率的同質資本的積累是嚴重錯誤的……讓我們把'經濟發展'定義為處在國內企業家控制下的現有投資和新投資的社會收益率的巨大差異的縮小"。
利率上限在四個方面使經濟發生扭曲。第一,低利率使入們偏向於更多的現在消費和更少的未來消費,從而使儲蓄低於社會最優水平。第二,潛在的貸款人從事收益率低的直接投資,而不是將錢存入銀行再由銀行貸出。第三,那些能以低的貸款利率得到資金的銀行借款人會選擇資本密集型的項目。第四,具有低收益項目的企業家在潛在借款人之列,這些企業家不願意以較高的市場出清利率借款,因為這樣做會使他們得不償失。在銀行的篩選過程帶有一定隨機性的情況下,對一些得到資金的投資項目來說,其收益率將低於市場出清利率所設置的下限,這使得整個社會的平均資本收益率偏低。
針對那些金融受到抑制的經濟, 麥金農和蕭地的政策建議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取消上述金融抑制政策,通過放鬆利率管制、控制通貨膨脹使利率反映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水平,使實際利率為正,恢復金融體系集聚金融資源的能力,達到金融深化的目的。
在論及金融發展如何促進經濟增長時,麥金農放棄了傳統貨幣金融理論中貨幣與實質資本是相互競爭的替代品的假設。麥金農認為,發展中國家落後的金融制度使投資不是依賴於外部融資,而是依靠內源融資。由於金融市場不發達,潛在的投資者無法以非貨幣金融資產作為儲蓄保值的對象,如果實際存款利率為正,潛在的投資者就會以貨幣作為保值手段,此時的貨幣成為投資的先決條件或渠道。如果貨幣的實際收益率---真實利率增加,內源融資的資本形成機會也會擴大,這就是所謂的"渠道效應"。另一方面,內源融資資本形成機會的擴大使生產者所持有的實質現金余額增大,提高了投資者的信譽,投資者獲得外部融資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因此,渠道效應提高了儲蓄水平,促進了資本形成,進而促進了經濟增長。而蕭(1973)則提出了"債務媒介論",認為貨幣是金融體系的一種債務,而非真實的社會財富,貨幣在整個社會中發揮著各種媒介作用,通過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而提高生產效率,增加產出,促進儲蓄和投資。
麥金龍和肖的理論的創新和不足之處亦如下:
1:新穎地方. 麥金農-肖理論是一般均衡理論在金融理論中的運用,是經濟自由主義在金融理論中的代表。在麥金農-肖理論形成之前,主導性看法是金融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不同,金融部門的有效運行離不開政府的干預。麥金農-肖理論對此提出了質疑,主張應當盡可能地減少政府對金融的干預。這是麥金農-肖理論的一大特色。
理論上,麥金農和肖批判和拋棄了新古典理論和凱思斯主義理論。即那種認為通貨膨脹在經濟發展和結構轉換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助於發展的觀點。他們主張推行金融自由化(其後果是利率提高),在利率較高的情況下,貨幣需求雖較大、投資數量較多以及投資質量較高,所以,金融自由化政策既能避免通貨膨脹,又不致引起經濟衰退。這既不同於凱思斯主義者的觀點(凱思斯主義者主張採取低利率政策來刺激投資),也不同於貨幣主義者的觀點(貨幣主義者主張把控制貨幣發行作為穩定經濟的有效手段)。麥金農-肖理論的這一獨特之處備受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關注。另外,麥金農對金融、財政和外貿三者關系的深入考察和精闢分析,有助於人們了解經濟扭曲的深層次原因,同時也使麥金農-肖理論從一種觀點上升為較完整的體系。因此,麥金農-肖理論對發展經濟學的貢獻不容低估。
2.麥金農-肖理論的不足之處。他們的金融深化理論只注意到貨幣在集聚金融資源中的作用,忽視了金融體系通過信息生產有效配置資源,以及管理風險、實施公司控制等其他功能,所以在麥金農和蕭的理論框架中,金融部門並不創造財富,經濟依然被割裂為實質部門和金融部門。更重要的是,在經典的索羅增長模型中,決定長期經濟增長率的關鍵在於全要素生產力,資本形成主要影響經濟增長的水平,但是對長期經濟增長率沒有影響。而在金融深化理論中金融發展只能影響資本形成,並不影響全要素生產力,這大大削弱了金融發展理論的價值。盡管在麥金農和蕭之後許多經濟與金融學家致力於發展和完善金融發展理論,然而其研究僅限於對麥金農和蕭的理論進行計量檢驗,依然沒有回答金融發展對全要素生產力有何影響,因此,金融發展理論未能得到實質性發展,在經濟學中的地位也日漸式微。Robert·Locus(1988)斷言,在經濟增長中,經濟學家們過分強調了(badlyover stress)金融的作用。而發展經濟學家則以忽略金融體系的方式表達了對金融發展作用的質疑(AnandChandavarkar,1992)。
第三:金融發展理論在90年代的最新發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一些經濟學家在汲取內生增長理論的重要成果的基礎上,將內生增長和內生金融中介體(或金融市場)並人模型中,模型的復雜程度隨之提高。我們把這新近發展起來的金融發展理論稱為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把為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作出貢獻的經濟學家稱為90年代眾融發展理論家。四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家與麥金農-肖學派的重要區別在於,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家直接對金融中介體和金融市場建模,而麥金農-肖學派或者把金融小介體和金融市場視作給定的.或者只對它們進行比較簡單和明確的處理。
根據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金融發展理論形成於1973年,其後(20世紀70和80年代)經歷了最初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內生增長理論(又稱新增長理論)為金融
發展理論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為金融理論和經濟發展理論注入了新的活力。到了20世紀90年代,一些金融發展理淪家不再滿足於對麥金農-肖理論的修修補補,他們明顯地意識到金融抑制模型的諸多缺陷(如效用函數的缺失、對總量生產函數形式的限定和假設條件的過於嚴格等)以及根據這些模型提出的政策主張的過於激進(如對發展中經濟或轉型經濟來說,金融自由化可能是不現實的)。鑒於此,他們在汲取內生增長理論的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對金融發展理論作了進一步發展。有別於上一次發展.這次發展突破了麥金農-肖框架,把內生增長和內生金融中介體(或金融市場)並入金融發展模型中,盡管這樣做使模型更加復雜,用的數學工具也更多。這些模型有一個共同特點,即直接對金融中介體和金融市場建模,目的在於解釋金融中介體和金融市場是如何內生形成的以及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有何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不同於麥金農-肖學派的政策建議。
內生增長理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保羅·羅默(1986)和羅伯持·盧卡斯(1988)兩篇經典論文的相繼發表標志著內生增長理論的形成。內生增長理論家的基本觀點是:經濟增長是經濟體系內生因素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動的結果;換言之.內生的技術變化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依據假設條件的不同,可以把內生增長模型劃分為;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和壟斷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而壟斷競爭條件下的內生增長模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居於篇幅所限這里就不在詳細介紹這兩個模型了。
90年代的金融理論更加註重、融合了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這種實證關系大致可以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第-,研究金融中介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第二,研究股票市場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第二,把銀行和股票市場結合起來,研究兩者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第四,深入到行業層次,研究金融發展和行業成長的關系;第五,再深入到廠商(企業)層次,研究金融發展(特別是股票市場發展)和企業資本結構的關系。他們的結論具有重要的含義。在許多具有新興股票市場的發展中國家,銀行擔心股票市場的發展會對它們不利--使它們的營業額下降,而他們的結果表明並不是這樣,對發展中的股票市場而言,其運行狀況的初始改善使企業的杠桿比率提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股票市場的發展給企業帶來更多的風險分擔和信息匯總機會),從而使銀行的營業額上升。他們的結果也表明,在具有發展中的金融體系的國家中,股票市場和銀行具有不同的卻又是互補的作用。據此他們認為,那些旨在發展股票市場的政策未必不利於現行的銀行體系。
1.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的獨特之處和有用之處
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是在70、8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和內牛增長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既是兩種理論的融合又不是兩種理論的簡單融合,既有理論上的創新又有政策上的新主張。它試圖利用內生增長理論的研究方法來研究金融體系(包括金融中介體和金融市場)是如何內生形成的以及內生出來的金融體系是如何與經濟增長發生相互作用的。
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家在理論模型中引入了諸如不確定性、信息不對稱、不完全競爭、質量等級和外部性之類的與完全競爭不相容的因袁。由於模型假設比較貼近現實,提出的政策主張比較符合各國的實際。盡管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的研究對象不限於發展中國家,為這一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也基本上限於發達國家的學者,但它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理論研究和金融發展實踐似乎更具有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2.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的不足之處和發展前景
綜觀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文獻,不難發現,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家似乎過於強調金融體系的有利一面,如他們的觀點基本上集中在金融體系發展(或金融發展)的重要性上;而對金融體系的不利一面,特別是金融發展不當所導致的危害認識不夠,如他們對金融動盪和金融危機的研究有所欠缺,既沒有研究金融動盪和金融危機的根源,也沒有研究金融發展轉化為金融動盪和金融危機的機理。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及其對其他國家的波及效應或許會把如年代金融發展理論家的興趣點轉向於此。
另外.由於90年代金融發展理論是在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理論本身尚處在不斷完善之中,所以它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同時也意味著它有許多問題尚待進一步探討。
第四:結語
通過學習介紹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金融發展理論在我國的應用。不可否認,金融發展理論的價值在我國是有一定限度的。我國國情比較特殊,如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正在轉變等,這決定了我們不能盲目地搬用金融發展理論,我們既要看到各國金融發展實踐的普遍性,也要看到各國金融發展實踐的特殊性。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發展理論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直側重從宏觀層次上研究金融發展,即研究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關系(特別體現在90年代的研究上),有關金融發展的微觀層次研究則略顯欠缺。這或許是因為金融發展理論形成時間不長,理論體系本身尚在不斷完善之中。顯然,這為將來的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由於時間關系本文涉及的一些理論特別是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間關系並沒有在本文詳細介紹,本文也肯定存在不成熟的觀點還請老師詳加指點。
參考文獻:1. 談儒勇著 ,《金融發展理論與中國金融發展》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0.1
2. 劉仁伍著 ,《區域金融結構和金融發展理論與實證研究 》,經濟管理出版社 ,2003
3. 金學群著,"金融發展理論一個文獻綜述",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4. 朱勇、吳易風,"技術進步與經濟的內生增長--新增長理論發展述評",《中國社會科學》1999午第1期。
5. 劉逖,"西方金融深化理論及其主要理論派別",《經濟學動
態》1997年第六期。
http://www.orientalcapital.com/president6_04.htm
㈡ 金融發展理論的建立
1973年, 羅納德·麥金農的《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和E.S.肖的《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兩本書的出版,標志著以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為研究對象的金融發展理論的真正產生。羅納德·麥金農和E.S.肖對金融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及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發展提出了精闢的見解,他們提出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和「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理論在經濟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認為是發展經濟學和貨幣金融理論的重大突破。許多發展中國家貨幣金融政策的制定及貨幣金融改革的實踐都深受該理論的影響。 羅納德·麥金農認為,由於發展中國家對金融活動有著種種限制,對利率和匯率進行嚴格管制,致使利率和匯率發生扭曲,不能真實准確地反映資金供求關系和外匯供求。在利率被認為被壓低或出現通貨膨脹,亦或兩者都有的情況下,一方面,利率管制導致了信貸配額,降低了信貸資金的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貨幣持有者的實際收益往往很低甚至為負數,致使大量的微觀經濟主體不再通過持有現金、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及儲蓄存款等以貨幣形式進行內部積累,而轉向以實物形式,其結果是銀行儲蓄資金進一步下降,媒介功能降低,投資減少,經濟發展緩慢,該狀況被羅納德·麥金農稱之為「金融抑制」。
這種金融抑制束縛了發展中國家的內部儲蓄,加強了對國外資本的依賴。但是,在羅納德·麥金農提出的金融抑制論中,他對貨幣的定義是混亂和矛盾的。他把貨幣定義為廣義的貨幣M2,即不僅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活期存款,而且還包括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但他在模型中又強調所謂的外在貨幣,即由政府發行的不兌現紙幣,這樣就排除了銀行體系的各種存款,因而在同一貨幣理論中存在著兩種相互沖突的貨幣定義。 E.S.肖認為,金融體制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互推動和相互制約的關系。
一方面,健全的金融體制能夠將儲蓄資金有效地動員起來並引導到生產性投資上,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發展良好的經濟同樣也可通過國民收入的提高和經濟活動主體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增長來刺激金融業的發展,由此形成金融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E.S.肖指出金融深化一般表現為三個層次的動態發展,
一是金融增長,即金融規模不斷擴大,該層次可以用指標M2/GNP或FIR來衡量;
二是金融工具、金融機構的不斷優化;
三是金融市場機制或市場秩序的逐步健全,金融資源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得到優化配置。這三個層次的金融深化相互影響、互為因果關系。
根據羅納德·麥金農和E.S.肖的研究分析,適當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進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使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為了更好的解釋這種良性循環,羅納德·麥金農提出了一種經過修正的哈羅德—多馬模型。在修正後的模型中,羅納德·麥金農拋棄了儲蓄傾向為一常數的假設。他指出,在經濟增長中,資產組合效應將對儲蓄產生影響,因而儲蓄傾向是可變的,它是經濟增長率的函數。同時,儲蓄還受到持有貨幣的實際收益率等其他許多變數的影響。通過對哈羅德—多馬增長模型的修正,羅納德·麥金農分析對金融壓制的解除,既可直接地通過儲蓄傾向的提高來增加儲蓄,從而增加投資,促進經濟的增長,又可反過來通過經濟的增長而進一步增加儲蓄。因此,實行金融改革,解除金融壓制,是實現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關鍵。
㈢ 讀經濟學有那幾本書比較好
入門:曼昆《經濟學原理》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一課經濟學》《魔鬼經濟學》
稍加深入:薩繆爾森《經濟學》、斯蒂格利茨《經濟學》、馬歇爾《經濟學原理》
深入:外國:曼昆、平狄克、克魯格曼、多恩 布希 這些人的教科書,都是《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中國:高鴻業(公認的國內經典)《西方經濟學》
以上是基礎,不一定要全看,選擇一些就行。然後再學經濟學,就是《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等,看你喜歡哪方面了。
還有 國際經濟學,它包括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兩部分,看你喜歡哪個了。
另外:經濟學的一些名著,公認的四大名著有:亞當 斯密《國富論》,馬克思《資本論》、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凱恩斯《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到你!
㈣ 幾種國際收支理論怎麼理解(學經濟或金融的進)
吸收分析法
國際收支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指從支出(或吸收)與收入的角度來分析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是如何出現的、匯率水平是如何決定的。認為如果一國的實際收入超過了它對商品和勞務的吸收量,該國就會出現貿易順差。1952年有詹姆士·愛得華·米德和S·亞歷山大提出,從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角度,系統研究貨幣貶值政策效應的宏觀均衡分析。
核心觀點
該理論建立的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分析,他把經濟活動視為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標是總供給、總需求、國民收入和就業總量。
吸收分析法的表現形式:貿易差額B=國民收入Y-總吸收A
即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就是國民收入與國內吸收的差額。國際收支平衡就是總收入等於總吸收。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總收入大於總吸收。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說的支出轉移政策;或減少支出,即通常說的支出減少政策,簡稱吸收政策。
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運用,是一國經濟實現內外部平衡的主要條件。
現金余額效應
是最重要的一種吸收效應。假定貨幣供應一定,貨幣持有者總想將自己的實際資產的一部分,以貨幣形式佔有,這樣,隨著國內物價的上升,他們名義上持有的現金量就變得更多,結果一方面可減少他們的實際支出,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出售他們的其他資產持有更多的現金,從而使其他資產價格下跌。其他資產下跌意味著利率上漲,這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消費與投資。故現金余額效應可直接影響收入──支出,也可通過利率影響收入──支出。
貨幣錯覺
使貨幣貶值人們重在注視物價而忽視貨幣收入,盡管貨幣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減少需求和消費。這亦有利於改善貿易差額。
收入再分配效應
這種效應一般有以下四個表現:第一,物價上漲先於工資的提高,使物價轉變為企業家的利潤;第二,物價上漲使收入從某些集團轉移到其他集團手中;第三,物價上漲使實際收入的一個更大部分轉變為政府的稅收;第四,在收入從高邊際吸收傾向朝低邊際吸收傾向移動的狀況下。
其他效應
這些效應很多,對國際收支的改善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對物價上升的預期,在短期內會導致吸收的增加,不利於外貿差額的改善。
評價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觀的、一般均衡的基礎上的,比微觀的、局部的彈性分析法有所進步,並強調了政策配合的意義,不過,它仍有不足之處,表現在:
第一,兩點假設(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產要素轉移機制平滑)不切實際。
第二,傾斜地以國際收支中的貿易項目為研究對象,而忽視日益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本項目,從而使其理論無法完。
㈤ 學金融必看的書
金融學專業必看書籍
1、佛蘭克.J.法博齊、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艾倫.加特: 《管制、放鬆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4、洛倫茲.格利茲:《金融工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賓、斯蒂芬.S.戈盧布:《貨幣、信貸與資本》,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場利率與流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8、勞倫斯.哈里斯:《貨幣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莫迪利亞尼文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1、莫頓.米勒:《金融創新與市場的波動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2、卡爾.E.瓦什:《貨幣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3、哈利.M.馬科維茲:《資產組合選擇和資本市場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羅伯特.默頓、安德魯.佩羅德、彼得.圖法諾:《金融工程學案例——金融創新的應用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紐克斯、尼達爾.沙姆洛克:《金融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7,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比較金融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規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19、北京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 :《金融系統演變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0、凱文.多德、默文.K.劉易斯:《金融與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1、戴維.里維里恩、克里斯.米爾納:《國際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2、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奧林.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4、哈雷爾.弗雷克斯、讓.夏爾.羅歇:《微觀銀行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業銀行戰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銀行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亞姆、桑加亞.拉爾:《發展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8、大衛.格林納韋:《宏觀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寧:《貨幣政策理論——博弈論方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0、約翰.Y.坎貝爾、安德魯.羅、艾.克雷格.麥金雷:《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1、羅納德.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1980。
32、羅納德.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次續——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聯書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上海三聯書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薩徳卡:《全球化經濟學——從公共經濟學角度的透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工具書
1、約翰.伊特韋爾、默里.米爾蓋特、彼得.紐曼:《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1-4冊),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2、彼得.紐曼、默里.米爾蓋特、約翰.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1-3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本傑明.M.弗里德曼、弗蘭克.H.哈恩:《貨幣經濟學手冊》(上、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馬奧尼:《國際金融詞彙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5、邁哈伊.馬圖:《結構化衍生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㈥ 麥金農的《經濟發展中的貨幣和資本》全文
新華書店有售
㈦ 求一本金融類書
1、佛蘭克.J.法博齊、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艾倫.加特: 《管制、放鬆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4、洛倫茲.格利茲:《金融工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賓、斯蒂芬.S.戈盧布:《貨幣、信貸與資本》,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場利率與流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8、勞倫斯.哈里斯:《貨幣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莫迪利亞尼文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1、莫頓.米勒:《金融創新與市場的波動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2、卡爾.E.瓦什:《貨幣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3、哈利.M.馬科維茲:《資產組合選擇和資本市場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羅伯特.默頓、安德魯.佩羅德、彼得.圖法諾:《金融工程學案例——金融創新的應用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紐克斯、尼達爾.沙姆洛克:《金融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7,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比較金融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規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19、北京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 :《金融系統演變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0、凱文.多德、默文.K.劉易斯:《金融與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1、戴維.里維里恩、克里斯.米爾納:《國際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2、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奧林.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4、哈雷爾.弗雷克斯、讓.夏爾.羅歇:《微觀銀行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業銀行戰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銀行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亞姆、桑加亞.拉爾:《發展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8、大衛.格林納韋:《宏觀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寧:《貨幣政策理論——博弈論方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0、約翰.Y.坎貝爾、安德魯.羅、艾.克雷格.麥金雷:《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1、羅納德.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1980。
32、羅納德.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次續——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聯書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上海三聯書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薩徳卡:《全球化經濟學——從公共經濟學角度的透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工具書
1、約翰.伊特韋爾、默里.米爾蓋特、彼得.紐曼:《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1-4冊),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2、彼得.紐曼、默里.米爾蓋特、約翰.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1-3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本傑明.M.弗里德曼、弗蘭克.H.哈恩:《貨幣經濟學手冊》(上、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馬奧尼:《國際金融詞彙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5、邁哈伊.馬圖:《結構化衍生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㈧ 急求貨幣金融學的論文,不知道你能不能發給我謝謝了
給你推薦一個不錯的論文網站,你看看,幸福校園論文網站.
當代貨幣金融學說論文
[資料介紹]
摘要:
本文從利率對國民經濟的主要作用及其管理體制入手,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討論了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條件及我國應採取的對策,說明了利率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及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的問題。
關鍵字:利率市場化、宏觀經濟、利率管理
[目錄]
目錄
一、利率的主要作用和利率管理體制
二、我國利率管理體制的主要情況
三、利率市場化的必要性及應注意的問題
四、我國的利率市場化
[原文]
利率是經濟中最受關注的一個經濟變數,新聞媒介幾乎每天都對它的變動加以報道。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對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利率由眾多經濟與非經濟因素決定,反過來,利率也對眾多經濟變數發生作用。利息是信用關系成立的條件,利息的存在使得信用關系得以產生、發展、壯大,從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利率的主要作用和利率管理體制
(一)一般情況下,利率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作用:
1、利率影響貨幣需求
在流動性需求理論中,利率越高,投機性貨幣需求的機會成本越高,因而該種貨幣需求就越低;在其他貨幣需求理論中,利率本身就是債務人要支付的一種成本,因此利率高低與投資需求就會下降。利率與貨幣需求量的影響程度取決於一國的利率環境-利率彈性的大小。
2、利率是調節貨幣供應量的重要工具
首先,貨幣供應量取決於一國的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的大小,而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以及對商業銀行的負債的總和,很明顯,兩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二者之間存在間接的關系:由於利率提高,社會存款總額會增大,現金量會縮小,也就是信用回籠,使得基礎貨幣中現金量減小。
其次,影響貨幣乘數的直接因素包括現金漏出率、存款准備率、超額准備率等。而利率與現金漏出率有間接關系:利率提高,現金回籠增加,從而現金漏出率減小;同時,超額准備的機會成本增大,因此超額准備率也會減小,從而加大貨幣供給。利率提高使貨幣供求在兩個相反方面同時產生影響,因此可以緩解貨幣需求過大的矛盾。
3、利率是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
中央銀行的再貼現政策實際上就是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當經濟處於蕭條時,中央銀行可以降低再貼現率,從而刺激需求;當經濟處於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增大投資成本,從而抑制過度的貨幣需求。
......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李曉、倪偉、張勤(1999):《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戰略選擇》,《吉 林大學學報社科版》第1期。?
2〔美〕愛德華•肖(1988):《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聯書店。?
3〔美〕羅納德•麥金農(1988):《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 ?
4胡鞍鋼(1999):在《專家分析銀行放開利率的最佳時機》一文中的談話,中經網 11月。?
5張傑(1996):《地方政府的介入與金融體制變異》,《經濟研究》第3期。?
6王華慶主持,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課題組(1998):《利率變動與我國金融資 產選擇結構關聯效應的實證分析》,《中國金融熱點問題研究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
7〔美〕羅納德•麥金農(1997):《經濟市場化的次序》,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 民出版社。?
8謝平(1999):《中國金融改革面臨的挑戰》,《中國工業經濟》第4期。
記得採納哦
㈨ 高三畢業生被金融學專業錄取應提前讀一些什麼書來了解這個專業
課程方面,入學後學校會對專業知識有系統的培養,無需提前讀專業書籍。
你可以在回網上搜答索一下金融學往屆生大學學業規劃以及職業規劃的內容,把自己提前也規劃一下今後怎麼發展和完善,入學後知道每個階段做什麼,考研出國途徑,就業競爭力需要哪些方面,考什麼證書,進行什麼社會實踐,然後就不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