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為什麼中國經濟前景仍然看好
中國經濟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三大優勢:
一是中國有非常好的產業鏈,高科技版企業和工業製造權企業能夠對接。她舉例說,美國矽谷的高科技企業設計產品可能需要到東莞製造和加工模具,這要花費兩周時間,而深圳的高科技企業只需兩天就能完成。
二是中國高科技企業在中高端勞動力上仍有優勢。雖然中國低端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比其他新興市場國家高得多,但在中高端技術和研發人才方面中國仍有很大的成本優勢。
三是中國有廣闊的腹地,這是又一個重要優勢,將為科技創新提供很大機遇。
Ⅱ 如何看待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
多數中國的經抄濟學家認為,無論是從GDP的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還是工業生產的增長來看,中國經濟基本上已經呈現比較明顯的回落趨勢,宏觀調控效果明顯。但是,根據謝國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數據似乎與經濟的總體表現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資產比上季度增長了11.7%;商品貿易余額比上季度增加了14億美元;M2供應量再次回升;人民幣新增貸款加速增長;工業生產減速也很有限.過度投資、盲目建設、低水平重復建設的不良反應開始出現,主要是企業拖欠貸款、產成品積壓等問題。鑒於此,要說中國經濟已經實現了軟著陸還為時過早。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新一輪的經濟過熱,宏觀調控的力度不能放鬆。
Ⅲ 高中政治 新基建為什麼能釋放國內經濟發展潛力
「新基建」既是實現經濟平穩有序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論術如下:
「新基建」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除此之外,5G網路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
「新基建」有助於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大力發展「新基建」,中國將不再處於全球供應鏈的中下端,制度優勢將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實現大逆轉,不僅領跑數字經濟、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等產業,還將促使中國製造業、中國的實體經濟在新一輪世界競賽中處於更強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穩增長和創新的雙重效應。新產業新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完善,對與未來科技發展相配套的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也是新經濟茁壯成長的必要前提。「新基建」投資和運營模式比較靈活,外資、中小企業都有非常多的參與機會,這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大活力。
(3)為什麼中國經濟發展潛力擴展閱讀:
「新基建」的鼓勵措施
1、積極將「新基建」列為優先發展領域。
2020年要推進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甘肅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5G全覆蓋。要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2020年新建5G基站3萬個;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
2、加大對相關領域研發投資的支持和補貼力度。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28個省區市合作建設數字防疫系統,健康碼在200多個城市上線,數字技術極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網上課堂、在家辦公,保障了社會經濟正常運轉。 「一網通辦」小程序「隨申辦」等在支付寶、微信日漸普及。
3、努力改善營商環境。
推動「新基建」領域國際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資法》頒布一周年,中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全方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對於發展「新基建」,各級政府應充分保障外商外資、民營企業和央企國企的平等競爭,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為主的市場經濟。
Ⅳ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怎麼樣為什麼說要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中國一般來說,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樣子?還能怎麼發展?及時非常可好的,因為現在人民的生活有多在不斷的提高
Ⅳ 中國經濟為什麼能夠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1、從發展的基礎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製造業、貨物貿易、外匯儲備第一大國,近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約30%。
2、從科技支撐條件看,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並跑者」、「領跑者」轉變。
3、從市場支撐條件看,我國有近14億的人口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2018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380987億元,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消費成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4、從後發優勢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經濟發展仍然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快速推進的發展階段,處於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加速邁進的關鍵時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國人均GDP是美國的16%左右,城鎮化率不到60%,經濟發展存在巨大空間。
5、從大國優勢看,我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幅員遼闊、經濟體系完整、市場規模巨大。中國有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的人才資源,儲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22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產業鏈條完備;我國具有生產要素大規模集聚產生的規模經濟優勢,分工密集、產品種類繁多的范圍經濟優勢和區域之間差異互補的協同發展優勢。
(5)為什麼中國經濟發展潛力擴展閱讀
1、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在推進改革創新中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改革激發活力,創新增添動力。敢於攻堅克難,加大財稅、金融、國企國資等重要領域改革力度,著力推進簡政放權、減稅降費,才能讓市場主體有更多感受,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2、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在擴大對外開放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當今世界,風雲激盪、亂象叢生,但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邁出對外開放新步伐,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國經濟巨輪就能在時代大潮中劈波斬浪、行穩致遠,給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3、夯實經濟穩中向好勢頭,要堅持底線思維、突出問題導向,著力增強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當前一些領域存在問題隱患,風險總體可控,但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及早防範、主動作為,做到「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
要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去杠桿的落實,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穩定的良好環境。
Ⅵ 為什麼說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因為中國人多而且很多地方比較落後,並且中國人有能力追趕上來,自然就有很大潛力,如果你啥都是第一名,自然就沒啥潛力,正所謂盛極而衰,但中國除了基建世界第一,其他尖端科技以及軟實力介落後於歐美,那自然就潛力巨大了,真正的潛力就是來源於差距以及追趕並且超越的能力。
Ⅶ 看好中國經濟前景的理由是什麼
10月19日消息, 中國經濟是否保持穩健增長?官方19日公布的三季度經濟數據給出了肯定答案。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經濟專家眼中,看好中國經濟未來前景的理由還有不少。
民間投資活力復甦
民間投資乏力,一度困擾中國經濟。去年,民間投資一度大幅下跌。各方面出台多項刺激政策,提升民間投資者信心。
「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態勢來看,(刺激政策)已經有一些成效。」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整體提升、多項指標向好,支撐這一局面的,不僅是大企業,也包括許多中小微企業。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工商金融總監方嘯亦指出,據該機構調查,多數中國中型企業看好未來業務前景,並致力於開拓國內市場。在宏觀經濟環境穩步向好的環境下,依靠在技術上的持續投入和生產效率不斷提升,這些企業將隨市場機遇擴展而更加壯大。
一切都按照規律在運行,肯定經濟好轉可期。
Ⅷ 中國的經濟發展前途怎麼樣
蘭州是一個不錯的城市,只是因為它不處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前沿,所以它的知名度回不是很高答。但它的地理位置獨特,是中國幾何位置的中心,所以它是一個大的擴散地,這里一共有16所高校,比如蘭州大學(全國排名31名),蘭州交通大學(全國第二所鐵路院校),蘭州理工大學(1919年建校,全國理工類排名86名),西北師范大學(師范類全國排名第四,前身是北京大學師范學院),所以,這里是相當不錯的!!!
Ⅸ 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有多大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存在一個潛在的經濟(總產出)增長極限,這個增長極限與這個國家的資源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簡單地說,一個國家的資源狀況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人力資源狀況,即一個國家總勞動人口的數量以及知識、技能水平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第二,實物資本的產出能力,即,各種機械、設備等資本品的產出能力;第三,貨幣資本的供給狀況;第四,自然資源的基本狀況,例如土地、礦藏、森林、淡水資源的狀況;第五,科學技術水平。 目前,中國基本上不存在「資源瓶頸」對於經濟增長的制約。所謂資源瓶頸,就是由於一種資源相對稀缺,即便其他資源都非常豐富,也會限制經濟增長的速度。就像一個木桶的最短的那塊板決定著這個木桶能盛多少水一樣。 第一,人力資源狀況方面,目前,拿名義失業率的數字來說,也是偏高的。社科院2002年度《人口與勞動綠皮書》認為,中國城鎮的實際失業率已經達到7%的警戒線。再加上數以億計的農業人口需要轉移到第二、第三產業上來,所以,中國人力資源的勞動人口數量處於極度過剩狀態。並且,目前的高等教育以及各種類型的知識、技能培訓,已經使高素質勞動人口的總供給可以基本滿足最大經濟增長率的需要,所以,人力資源狀況不會構成經濟增長的資源瓶頸。 第二,實物資本的產出方面,目前,實物資本的生產行業已經像終端消費品(直接用於消費的物品,例如方便麵、電視機等)的生產行業一樣進入完全競爭時代,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的企業已經不是很多,況且,加入WTO之後,國外實物資本品的進口更加容易、方便,所以,這一項也不會構成經濟增長的資源瓶頸。 第三,貨幣資本的供給狀況:一方面銀行惜貸,另一方面,各種金融機構的資本金又非常充裕,並且,國際資本的流動已經使貨幣資本的觸角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貨幣資本的供給狀況也不構成經濟增長的瓶頸。 第四,自然資源方面。自然資源的情況可能會稍微復雜一些,一般認為,中國是一個自然資源相對稀缺的國家(就人均擁有量而言),不過,就目前階段經濟增長的需要來看,不能認為自然資源的狀況會構成經濟增長的制約因素。 例如,城市化進程以及工業化進程所需徵用土地的問題只要處理得當,就不會與農民利益和糧食供給發生沖突,並且,世界經濟的大融合可以使各個國家之間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劣勢互相彌補。國際市場充沛的糧食供給完全可以彌補我們的土地資源相對稀缺的劣勢。當然,糧食安全問題也不得不考慮,不過並不需要以犧牲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作為代價。 再如石油資源問題,雖然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原油缺口不小,不過,我們的外匯儲備和出口能力完全可以承受原油進口的壓力。所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決定著自然資源的因素不會構成經濟增長的根本性制約。雖然如此,資源優化的問題仍需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例如土地資源優化,怎樣更加集約地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再如水資源優化,怎樣通盤考慮城市布局、工業布局和人口布局,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資源、減少水資源調配的成本。 第五,科學技術方面。中國的發展道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特點之一就是「高科技發展戰略」的實施,中國的獨立自主性和民族的聰明智慧奠定了高科技發展戰略的基礎。雖然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世界頂級水準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例如電信建設、橋梁樓宇建設等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的技術方面,已經可以滿足經濟高速增長的需要。 綜上所述,目前,由於資源要素的所有方面均不構成經濟增長的瓶頸,再考慮到總勞動人口以及其他資源要素的具體狀況,初步估算,中國目前經濟總量的潛在增長率應該在10%?13%之間。 一個國家的總產出由總消費、總投資、政府凈支出和凈出口四部分構成。在經濟蕭條時,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在短期內都是沒有彈性的,所以,要刺激經濟增長最終達到潛在總產出的水平,就要靠政府凈支出的拉動作用。而只要經濟總量被控制在潛在總供給的產出能力之下,就不會發生通貨膨脹以及經濟過熱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