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

發布時間:2021-02-07 15:40:46

① 我國經濟發展的道路存在的主要有哪些問題

內容提要: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繼20世紀80年代沿海發展戰略、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目前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實行東西互動,帶動中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本文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了分析,指出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區域經濟是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大城市為中心、發展水平相近地區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加強,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我國區域經濟按地理位置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從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廈門、深圳、湛江等整個海岸線為快速發展的經濟區域;第二層次是從哈爾濱、沈陽、石家莊、太原、鄭州、武漢、合肥、南昌、長沙等內陸屬於發展較慢的經濟區域;第三層次是西部地區為發展落後的經濟區域。

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1、從東部沿海的經濟發展看

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已進人工業化的起飛階段,走在全國前列。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形成,並在WTO規則下迅速與國際市場接軌。國民經濟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長,超過全國平均2個以上百分點,經濟總量佔全國經濟總量的65%以上,人均GDP達1700美元。這一地區形成3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和都市圈,即以廣州、深圳和珠海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區,這三個區域相繼創造出區域發展的奇跡。今年以來,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賽跑,比翼齊飛,成為我國的製造業中心,佔全國經濟的權重愈來愈大。

2、從西部大開發取得的進展看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4年裡,國債投資及其帶動的投資達7000億元人民幣,五大標志性工程:生態環境建設、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兩線工程進展順利。東部資本、港澳台資本和外資加快了西進步伐。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出現可喜發展的勢頭。各省市區內的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水利、縣鄉道路、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推進很快。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設突飛猛進。

3、從東北經濟發展新機遇看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的出台,給解決東北問題帶來了一次新機遇。東北地區製造業的基礎優勢和巨大潛力,是東部沿海地區所不具備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現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與西部開發不同,採取直接面對一個個企業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內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技術,用市場化的先進管理取代傳統管理模式,所需資金採取多渠道籌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

4、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大量地向東部地區流動,但產業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梯度轉移並沒有實現,盡管國家在前幾年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地區受各種條件的限制,發展仍較緩慢。三大地帶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東部地區已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充分,產業結構升級迅速,製造業、服務業和外貿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西部經濟增長主要靠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國有資本仍佔主要地位,外資、民間資本不足,製造業、服務業發展不快,投資效益不高。因此,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以西部的GDP增長速度為1相比較,1998年東西部比為1.43:1,2002年擴大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約600美元,東部則為1700美元,東部約為西部的3倍。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致使國家總體改革目標進退維谷。由於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東南沿海地區實行政策傾斜、資金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優勢,目前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發展差距凸顯出來了。向沿海傾斜的區域政策使全國經濟重心總體向東南偏移,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類型和產業結構與東部地區也產生了很大差異。東南沿海區域與中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巨大差異,使以市場為導向的宏觀經濟改革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目標之間發生沖突,使國家總體改革方案難以設計與貫徹落實。

2、中部經濟有「凹陷」之憂。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沿海發展戰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已成為全國的「經濟凹地」,十六大後又提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和改造」的方針,中部地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中部地區農業比重很大,農村人口過多,由於靠農業發展的出路越來越窄,而製造業又沒有出現由東部向中部轉移的梯度效應,在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經濟振興的新形勢下,中部地區經濟結構轉型所面臨的國內與國外的壓力會加大,「經濟凹地」有可能會加深。

3、區域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區域經濟特色不明顯。一是重復建設,這不僅出現在價高利大的產業領域,而且在基礎設施領域尤甚。二是在開放引資上競相出台優惠政策,在外貿出口上競相壓價,導致過度或惡性競爭,甚至區際聯系還要小於與國際的聯系。三是存在嚴重的產業同構現象。加速擴大的地帶間經濟發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興地富民」的客觀壓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項目投資上置全局性資源浪費、生產能力過剩而不顧,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復引進、生產、建設,從而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不斷加劇。這不僅抑制了地區經濟比較優勢的發揮,喪失了地區分工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據現象仍比較嚴重。在地區差距日漸擴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開的形式,或以隱蔽的形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如區域間為爭奪緊俏資源而展開的資源大戰;構築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和行政壁壘;互相實行資源、技術、人才、商品的壟斷和封鎖等來保護本地區的利益。不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而且使地區、行業、企業間的優勢無法互補,造成資源浪費,並最終導致競爭、開放、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難以形成。目前,各地區進一步擴張面臨的共同障礙,是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行政性區際關系替代了市場性區際關系,難以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經濟融合。
5、不發達地區的造血功能不足。對不發達地區而言,其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後於沿海發達地區,優惠政策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不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落後,缺乏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經費不足,使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6、「資源換增長」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作為促使本地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最優選擇,這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最普遍的問題。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宏觀調控,進行必要的政府幹預。從我國目前體制轉軌時期的特殊情況來看,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各地經濟的市場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國統一的市場尚未形成。所以政府應通過轉變自身職能,促進市場發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同時,還應通過制定適當的區域經濟政策,防止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導致地區差距講一步擴大。為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政府通過必要的投資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強不發達地區的智力投資,扶持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達到各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同時尋求「點」的突破,國家在各地區發展的點上集中投入資金、引入技術,培植主導產業,使之成為真正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極。

2、淡化行政區劃色彩,強化經濟區域功能。打破部門、地域界限,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結構優化、效益優先」的原則聯合起來,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資源,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較低的成本促進產業優勢的形成。整合的思路應是改革和優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縱橫向權力結構,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權和集權的度,從法律、組織、風險等方面約束和規范地方政府的行為,使政府真正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全能走向有限,從根本上克服和解決「行政區經濟」的弊端。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路子。

3、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利益調整機制。東部地區要繼續發揮引導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優先發展高技術產業、出口導向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主力軍的作用。中部地區多數都是農業大省,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的調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地處全國水陸運輸網路中樞的有利區位和綜合資源優勢,「東引西進」加快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盡快崛起,成長為推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主動力。從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西部大開發戰略力圖通過實施西氣東輸、東電西送、南水北調和青藏鐵路等通道網路建設,與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搭建更寬廣的平台。

4、理順資源價格體系。現在我國區域間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換的主要阻力有兩個:一是自然資源產品相對低價、工業製成品相對高價的不等價交換,二是地區分割和地區封鎖。因此,協調區域市場需要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其中最為關鍵是理順資源價格體系,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

5、落後經濟區域發揮本地優勢,突出特色。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落後的普遍現象是:生活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人口增長快,失業率高,嚴重依賴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依附性強,生產力脆弱,交通不發達,自然條件差。根據當代發展理論與區域經濟理論,綜合考慮中西部的實際困難,當前應當重點抓好的問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落後經濟區域的內部積極因素,發揮本地優勢,加快自身發展。

6、加強東、中、西部企業合作。當前最重要、最現實的就是引入東部和中部的市場主體,在東中西聯動中,推進西部大開發。東中西部經濟技術合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一直以商品貿易為主,投資與企業並購僅佔15%,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情況有所變化。近年,東部地區一批優強企業,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貓集團、春蘭集團等採取多種方式進入西部,除必要的資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轉移技術、提供商標使用與營銷網路等等。這樣,既滿足了東部優強企業低成本擴張的需求,擴大了市場空間與原材料來源,又解決了西部工業崛起中受到的資金、技術、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約束,加快了西部工業化的進程,取得雙贏效果。

② 區域經濟發展條件評價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評價應以地方政府公布的數據為依據。經濟發展程度對新能源的應用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講,發達地區對新能源的需求程度高於欠發達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對淺層地溫能的需求高於中西部地區。

綜上所述,自然地理條件對淺層地溫能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氣候條件、經濟條件影響淺層地溫能的需求方向和程度,地形地貌條件影響地溫場的特徵及當地氣候條件、城市分布狀況和工程條件,太陽光入射角隨緯度和季節的變化使地溫場恆溫層的深度及溫度產生有規律的變化。評價自然地理條件的主要方法為收集已有的區域性資料,加以少量實測數據驗證,並配以一定量的地形地貌圖件進行的。

③ 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

觀察中國經濟問題,要注意到「總量」和「人均」兩個方面。2000年中國GDP達到89004億元人民幣,按當年匯率計算超過100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六,經濟總量已經相當可觀。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也就是按國際共同價格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還要提前。但是,現在人均還不到1000美元,剛剛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完成了頭兩步,並不是走完了現代化全程的2/3。大約還要經過50年左右時間,到本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對於實現現代化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從新世紀開始,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始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10年,中國經濟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2010年GDP比2000年增長1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雖然有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不利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慢於上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仍然可以達到,明年仍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

今後5到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近期的問題,也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現在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加上農業季節性的特點,許多地方是「一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八個月賭錢」。鄉鎮企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非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許多鄉鎮企業面臨生產過剩和銷售困難,初始階段那種低水平的規模擴張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應該包括鄉鎮企業。從長遠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靠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可以這樣說: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是在農村。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推進城市化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了推進城市化,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限制農民進城的政策需要改變,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持社會穩定。

第三,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是放鬆或者延緩東部地區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過去是,今後相當長時期仍然是從財力、物力和技術上支撐國民經濟全局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開發和加快中西部發展的條件,東部地區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西部地區不實現現代化,也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現在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我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環境保護可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環境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環境惡化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現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環境問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按照「十五」計劃,2005年經濟增長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2000年減少10%。經濟發達國家在人均2000美元時開始治理環境,我國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條件下開始大規模控制環境污染,難度更大,要靠長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但我國經濟技術落後,在同發達國家的競爭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加入WTO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機遇,這是具有很大挑戰性的機遇;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包含著發展機遇的挑戰。加入WTO只是獲得入場券和參賽資格,關鍵是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我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今後5年城鎮將新增就業崗位4000萬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00萬人。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城鎮失業者仍將有1200萬人以上,農村仍將有1億以上的剩餘勞動力。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現在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

④ 舉例說明長江三角洲地區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1.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因素

二戰後,科學技術和先進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使經濟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產業結構調整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經濟全球化要求沖破商品和生產要素流動的地域和國界障礙,推進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一體化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組成部分和先行步驟而逐步發展起來。自1958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以來,1967年亞洲建立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1967、1975年非洲成立東非、西非共同體;1965年大洋州成立新、澳自由貿易區;1989年美、加、墨三國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區。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全球具有一體化性質的區域經濟組織已超過40個,所包含及正在申請的國家達100 多個,其中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在蓬勃興起,方興未艾。(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式的出現,不但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而且對區域經濟發展更有著直接的意義。通過在更大范圍內建立統一市場,進行更為深刻的國際分工、更為廣泛的國際交換,達到在更廣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區域經濟一體化典範的歐共體(歐盟)為例:歐共體在1992年底形成統一大市場,使12個成員國GDP平均提高4.5%,創造了18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使商品價格下降6.1%,並改善了成員國內部的對內、對外經濟平衡。 而新增經濟福利值則更為可觀,由於取消貿易壁壘所取得的獲益相當於歐共體GNP的0.2%,由於取消影響生產的壁壘所取得的獲益達到歐共體GNP的2.2%,由於充分利用規模經濟取得的獲益達到GNP的1.6%。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一方面成功加入WTO,為我國創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贏得了參與制定世界經濟規則的權利;另一方面成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重要成員,並成功舉辦了APEC上海會議;與俄羅斯、中亞一些獨聯體國家發起並成功地組建了上海合作組織;並正在與東盟十國構建東盟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10+1)等。但是,在目前國內地區市場分割嚴重、地區間產業結構嚴重趨同化、經濟發展不平衡、國內企業競爭力較弱等現實面前,我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借鑒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經驗,在國內一些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地區,加強域內經濟的聯系和合作,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從而推動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不斷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異,提高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並且通過發展若干跨地區的經濟實體(大企業集團),來推動國內統一市場的建設,最終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有些學者把此稱之為「地區經濟一體化」。盡管這種提法可以推敲,但其本意是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區經濟,這是應該予以認真考慮的。我們認為,加快一些地區的經濟協調發展,形成以大城市為中心、區域內經濟緊密聯系和合作的經濟區,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必然趨勢。

2.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增長狀況

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浙江、上海三地共實現的生產總值約佔中國全國四分之一,增速分別達到了百分之十五點四、百分之十四點一和百分之十二點六,均高於全國百分之十點九的平均水平。

但同期上海、浙江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分別為百分之九點五和百分之十七點六,都大大低於全國百分之二十九點八的增幅,江蘇省的投資增長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二點七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中國國內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過分倚重投資增長,而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長時間高位運行,必將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將表現出以下趨勢性特徵:

一、經濟發展進入內需與外需的均衡增長階段。今年以來,雖然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趨緊、要素資源價格過高等不利因素的沖擊,長三角區域仍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這主要得益於內需的拉動作用增強。以上海為例,1999~2005年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和凈流出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分別為48.4%、44.2%和7.5%。長三角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機制已經基本形成,並在尋求內需與外需的均衡增長。第一,投資穩步增長,投資效率進一步提高。以浙江為例,1990~2005年,其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拉動經濟增長提高0.25個百分點。從邊際資本——產出效率來看,2000~2003年,投資效率呈現升高趨勢;2001~2005年,投資效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第二,消費需求趨旺,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1991年以來,上海市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達到90%左右,最終消費的貢獻率達到50%左右。浙江省消費需求每增加1%,經濟增長0.47個百分點,年均13%的增長中大約有6個百分點歸功於消費。第三,出口結構趨於優化,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隨著我國對內對外開放度的加大,長三角地區的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外需逐漸壯大,與內需均衡增長,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二、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經濟增長方式持續優化。近年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在市場需求的牽引下,長三角地區逐漸推進產業的梯度轉移,努力實現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2001~2005年間,浙江省全員勞動生產效率從24666.44元/人提高到43337.28元/人,年均提高11,9%。今後一段時間,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進一步優化,長三角地區正著手進一步推進產業的梯度轉移,投資科技含量高、污染低、耗能低、效率高的行業,為此,雙管齊下:第一,繼續「開放門戶」,向外延伸發展的觸角。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競爭機制,加快優勝劣汰和資產重組的步伐。第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能耗、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先進製造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

三、區域發展趨於均衡,經濟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成為全國經濟增長的領先者,原因在於重視地區間資源要素的互動和產業的梯度轉移。為了促進蘇北地區的經濟加快發展,江蘇省一貫推行產業、財政、科技和勞動力的「四項轉移」。同時,在國家宏觀調控大背景下,蘇南地區鼓勵企業盡快把勞動密集型、資源加工型產業轉移到要素相對充足的蘇北。五年多來,省內外共向蘇北產業轉移500萬元以上的項目7947個,項目總投資額2431.4億元,實際引資額982.8億元。進入「十一五」時期,江蘇省仍繼續推動境內外產業和科技成果向蘇北轉移,加快蘇北地區工業化進程。如今,蘇北已進入了工業化、城市化、經濟國際化加速發展的新階段,進入經濟起飛的關鍵時期。同時,這種產業和資源要素的轉移也為蘇南企業拓展了發展的新空間。未來時期,蘇北在蘇南地區的產業扶植下,將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將更加協調,長三角的發展後勁也將進一步增強。

未來一個時期,長三角地區在投資、消費以及出口三大需求的共同驅動下,經濟仍將平穩快速增長。預計2007年,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13%左右,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5萬億元以上,佔全國的1/4左右。

只有逐步把投資比重與速度降下來,才能給結構調整預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增長方式根本好轉。

據了解,今年以來,江、浙、滬三地正是在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中,重點加大對集約化、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因此大大降低了投資增幅。

而與此同時,消費和出口的增幅也在加大,數據顯示,江蘇、浙江、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均超過了當地GDP的增速。

3.FDI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
長江三角洲地區近年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其中外資發揮了重要作用.運用經濟計量模型,利用長江三角洲各個城市的有關經濟數據對長江三角洲FDI與GDP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長江三角洲的經濟增長與當地的外商直接投資有一定的關聯度.對長三角地區更好地吸收FDI,保持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4.改革開發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再傳佳音,經過一年「盤整」之後,長三角又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績單」,經濟增長速度在2005年回落的基礎上實現了新提升,發展呈現出經濟增長加速,經濟結構趨優、經濟活力增強、經濟質量提高的特徵。
主要經濟指標在高基礎高增長的基礎上再次突破「新關口」: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80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350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80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6000億元,進出口總額超過2800億美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過1900億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超過9000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除投資外)均快於全國平均水平。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經濟增長速度加快
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經濟呈現回暖發展態勢。初步統計,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實現生產總值182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00多億元,16城市GDP平均增速達到1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比2005年全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比今年一季度柵陝了0.1個百分點,表明長三角地區經過2005年盤整後走出新的增長陽線。
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工業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719億元,同比增長22.8%,工業產銷銜接良好,上半年長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為9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個百分點,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重點行業繼續保持強勁增勢,長三角作為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優勢進一步顯現。
服務業增長加快,比重提升。上半年長三角地區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第三產業的迅猛增長,服務業實現增加值7569億元,平均增速達到14.6%,增速比今年一季度提升了1.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41.4%,2005年提升了0.8個百分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長三角各地區發展的重點。
經濟增長動力強勁
投資保持適度增長。近兩年國家宏觀調控投資的效應充分顯現,長三角地區投資增長呈現持續平穩增長,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18億元,同比增長15.9%,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4個百分點。與全國相比,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投資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9個百分點。從房地產投資來看,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686億元,同比增長9.1%,增幅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反映出長三角地區房地產投資從過熱走向平穩,長三角地區投資依靠房地產拉動增長的局面也得到改善。
市場消費穩中趨旺。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消費能力的進一步增強,消費品市場持續旺盛。上牛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6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比2005年提升了0.4個百分點,比今年一季度加快了0.3個百分點,汽車、住房、裝修裝潢等消費熱點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對外貿易規模擴大。從上半年統計數據看,長三角地區對外貿易繼續呈現出口增長快於進口的特點,累計實現進出口總值28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9%,其中出口累計達到1605億美元,增長27.0%,進口1241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實現貿易順差364億美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長三角地區進出門總額、進口總額增速首次出現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現象,其中進出口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進口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但出口增速仍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平穩發展。上半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利用外資穩步發展,商務部確認的到位注冊外資158億美元,上半年全國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284億美元,長三角地區到位注冊外資佔全國的55%以上,反映出經過調整後的長三角仍是外資投向的重點。
經濟增長質量提高
財政收入增長穩定。上半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19億元,同比增長12.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10.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4個百分點。
工業效益總體較好。上半年長三角地區15城市(缺舟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687億元,增長18.8%,其中利潤1611億元,增長18.3%,增速比2005年提高了11.3個百分點,企業效益總體趨好。
居民收入增加較多。今年以來長三角地區居民收入呈現穩步增加態勢,16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達到920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千餘元,增速均值達到13.5%,16個城市中除嘉興、湖州外,增速都達到兩位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收入增加的同時,支出也快速增加,,上半年長三角地區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均值達到5773元。
經濟增長環境有利
市場物價走勢溫和。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16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均值為101.4,物價上漲1.4%,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5個百分點,比2005年回落了0.3個百分點,物價形勢趨於穩定,與全國平均水平(1.3%)基本持平。
金融信貸較快增長。6月末,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66434億元,比年初增加6865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49828億元,比年初增加5821億元。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存款余額達到26490億元,比年初增加2539億元。
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放緩、房地產業調整的前提下,長三角經濟反而保持了更高速的增長。長三角地區上半年這份漂亮的成績單背後,反映的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動力逐步由投資拉動轉向投資消費雙輪驅動。由此也可以看出長三角經濟繼續在新一輪增長周期高增長的平台上快速前行。

5.長江三角洲地區進一步發展經濟的對策
比較多 發個鏈接吧

⑤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徵有哪些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特徵有1、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內2、起源配置趨向合理容,地區優勢得以發揮;3、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4、對外開放深入發展;5、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條件,區域貿易日漸發展,區域關系更加緊密。
希望答案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⑥ 區域經濟發展的要素

1.區域經濟發展的要素
區域經濟是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每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都受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制約。水分、熱量、光照、土地和災害頻率等自然條件都影響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有時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條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程度受投入的資金、技術和勞動等因素的制約;技術經濟政策對於特定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有重大影響。
2.成渝經濟圈發展特點
成渝地區地處中國西南與西北的結合部,是中國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經濟中心。較之於西部其它地區,成渝地區社會發展基礎良好,自然生態條件相對優越,具有很大的發展容量和潛力。目前已成為中國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
成渝兩市都是中國西部主要的經濟增長極,都是西部地區工業重鎮及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聚集地。重慶、成都分別擁有17家和12家銀行辦事機構,3家地區上市銀行,超過1200億存款。重慶與成都有121家世界500強進駐,其中最大的企業福特汽車已經在重慶投資超過120億圓。目前,成渝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9.5%的年增長速度亦超過環渤海地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帶。
3.成渝經濟圈發展模式
按專家確定的川渝經濟帶構建設想,成都、重慶將是經濟帶的兩大「雙子星座」。5年內,這兩個「火車頭」將引擎包括成都平原經濟帶、重慶都市帶、川南城市帶、川中城市帶、三峽移民經濟帶,共計35個大中小城市飛速發展。統計顯示,成渝經濟圈經濟總量占川渝兩地的91%,每平方公里產出350萬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27萬元,這為兩地進一步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合作、打造西部經濟增長帶打下了基礎。
交通上,成渝經濟帶將加快打通南北、東西向交通,降低物流成本。其中包括內蒙古呼和浩特—陝西—成都—越南;上海—重慶—成都的高速公路;蘭州—遂寧—重慶、西安—達州—重慶鐵路等項目。
民生及政策上國務院出台系列優惠政策。住房更寬錢包更鼓。

⑦ 我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主要是要處理好什麼關系為什麼

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處理好經濟建設、文化、健康。
統籌區域發展,就是要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就是要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城鄉互動,協調發展、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簡單說就是「五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更加註重農村的發展、合作機制、互助機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通過健全市場機制、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又發揮好我們的自身優勢,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解決好「三農」問題、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社會進步結合起來、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更加註重社會發展,加快科技、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精神,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就是大力推行經濟發展的同時,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條件、教育、文化、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就是要處理好國內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關系

⑧ 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根源,最主要的是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的差異

1.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的差異

東部地區面臨海洋,地勢平緩,有良好的農業生成條件,水產品、石油、鐵礦、鹽等資源豐富,這一地區開發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龍頭作用。中部地區位於內陸,北有高原,南有丘陵,眾多平原分布其中,屬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和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佔有全國80%的煤炭儲存量,重工業基礎較好,地理上承東啟西。西部地區幅員遼闊,地勢較高,地形復雜,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間,大部分地區高寒、缺水,不利於農作物生長。西部地區開發歷史較晚,經濟發展和技術管理水平等遠遠落後於東、中部地區。從總體上來說,我國中西部地區地質地貌復雜,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尤其是西部地區,生存環境極為惡劣,既不利於人類居住,也不利於農業生產,是貧困地區貧困落後的重要原因。

2.國家政策制度上的傾向

首先,國家在制度創新資源配置方面的傾向。只有改革,才能促進發展、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中國漸進式的改革路徑是以點帶面,制度創新的試點都安排在東部。中央設置經濟特區是根據地理位置和當時的具體國情考慮的。我國重大的經濟制度變革,是中央在東部先設置經濟特區,授予這些特區制度創新的試點權,然後再向全國推廣完成。藉助制度創新,東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經濟騰飛。其次是國家對外開放政策方面的傾向。1980年到1984年,國家批准廣東、廈門經濟特區及14個東部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經濟特區和沿海14個對外開放城市,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充分發揮了制度創新和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重要作用。為了充分發揮和利用東部沿海地區已有的經濟技術優勢和區域優勢,我國對東部沿海地區在財政、資金、投資等方面實行傾斜性優惠政策,使東部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

3.產業結構和所有制結構方面的差距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提出了「非均衡發展戰略」和區域間梯度推進策略,改變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產業發展以勞動密集型和輕加工工業為指向。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在我國實施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時,在中西部建設了許多國有大中型企業。但大多數屬增值程度差的採掘工業和能源、原材料工業,加工深度和加工層次都很低,產品擴散能力較弱。與當地農村的產業結構相差懸殊,不利於對農村鄉鎮企業形成可靠的發展依託,資源優勢沒能轉化為經濟優勢。相反,市場化區域梯度推進戰略使東部地區市場化程度迅速提高,以鄉鎮企業為代表的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使該地區的所有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非國有經濟已成為支撐東部地區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西部地區,國有經濟在經濟發展中一直佔主導地位,束縛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4.「溢出效益」沒有得到公平補償西部的一些重大開發項目,收益最大的地方不是投資所在地,邊際收益呈由弱漸強向遠方聚集。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土地、能源、礦產和生物資源等,被專家們喻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庫」,然而西部主要是為東部發展提供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初級產品(包括初加工產品),這種區域分工帶來的不公平實際上是在透支子孫的生存與發展資源,犧牲代際公平,會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結構發展畸形,影響可持續發展。這就是資源價格的「溢出效益」。受自然地理因素影響,西部在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環保建設上往往需要做出奉獻或犧牲。在西部創造的一系列「溢出效益」里,並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這些非公平因素加重了非均衡發展的程度。


促進東、中、西三大地帶區域協調發展,是國家確立的區域發展目標,但三大地帶的發展差距近年來卻呈現出進一步拉大的趨勢,中部地區面臨著「經濟凹地」困境,西部地區和中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因此,促進中西部地區快速發展,不斷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加快中西部地區體制創新

在我國現階段,制度因素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西部產業結構升級必須在國家相關產業結構政策指導下進行,政府必須不斷進行體制創新,為中西部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支持。相對於東部而言,中西部地區當前最大的特點就是市場化程度較低,這是制約中西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體制性原因。中西部地區尤其是

西部地區要改變目前的落後狀態,必須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突破束縛西部經濟發展的各種體制性障礙,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盡快形成推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有效動力機制。中西部尤其要努力學習東部在體制創新方面的經驗,消除阻滯市場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改變落後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牢固樹立法治觀念、信用意識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觀念,為促進中、西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造良好的體制條件。

2.加大中西部地區人力資本投入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知識經濟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越來越大,產業結構升級離不開人力資本的投入,人力資本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東部地區的人力資本投入遠遠大於中西部地區的投入。人力資源開發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必須有足夠的人才來支撐。中西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實現僅僅依靠勞動、自然資源、資金等是很難實現的。因此,中西部產業結構升級的實現必須伴隨著人力資本儲存量的增加。國家和中西部政府應在中西部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尤其是教育的投入,加大對中西部的職業教育投入和增加對西部人員培訓資本的投入。

3.加快中西部地區產業技術創新

當前,技術落後是制約西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區經濟大多屬傳統技術產業,產業結構升級受到落後技術的制約。技術創新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區必須加快產業技術創新,用先進的技術改造大量的傳統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與換代。首先要加速中西部地區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品創新和結構創新;其次,與東部地區聯合,加快產業科技攻關和科技成果的引進,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必要的動力支持;再次,採取多形式、多途徑的科技培訓,培養更多的科技人才,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技術支持。

4.加快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西部地區由於基礎設施落後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目前要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進行傳統設施的建設,二是進行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網路等現代

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國家應該盡可能地往西部投入各種資金。由於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落後,單靠企業自身投入難以得到較快發展,需要中央財力的支持,應該優先在中西部地區安排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對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實行投資傾斜。跨地區的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政府投資的重點。同時,還要加快建立規范化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實行規范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這是各國中央政府協調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從中國當前情況來看,我國中央對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宜側重於橫向平衡,保證各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水平基本均衡,以利於縮小各地區之間的差距。為支持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促進西部產業結構升級,在今後的日子裡國家應逐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國家對中西部轉移支付補助的比重。不斷改善中西部的基礎設施狀況,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⑨ 現階段我國提出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布局是什麼

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戰略。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區域 發展不平衡的國家。不僅東、中、西三大地帶之間,而且同一地帶的不同省市區之間,甚至同一省區的不同地域之間,都存在較大的發展差距。縮小差距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也是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黨中央陸續制定的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基本出發點。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強調繼續支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的同時,明確提出了「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的新思路。這種新思路對於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是對我國縮小地區差距戰略的重大創新與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新中國成立以來,處理不同區域的發展關系一直是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主線。「十一五」規劃正式把「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確定為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黨的十七大報告再次重申了這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非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調整,但這種調整並不是向計劃經濟時期實行的均衡發展戰略的回歸,而是體現了充分發揮各地區的發展優勢和潛力,促進區域間共同發展和統籌互動的非均衡協調發展的思路。國土開發格局戰略 區域協調發展所講的協調,不僅僅指要形成區域差距縮小和區域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而且也要求各個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必須與自身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因此,根據各地區的自身條件和特點,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國土開發格局,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建設的核心目標,就是扭轉長期以來我國國土整治工作不力、區域開發秩序混亂、區域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峻的現象。黨的十七大報告確認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所提出的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基本思路,明確提出要「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這一區域開發戰略思路是對我國區域開發模式的重大調整。區域一體化戰略 這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范疇。一個國家內部的區域一體化主要是指開展跨行政區劃的經濟協作、經濟聯合以及經濟帶和經濟圈建設等。在傳統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級地方政府都追求本地區相對均衡和自成體系的發展,致使條塊分割嚴重、區際產業聯系薄弱。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區域分工正在不斷深化。但不容諱言的是,地區封鎖和地方保護在一些領域還比較嚴重,區域分工仍處於不合理、不經濟狀態。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為我國推進區域一體化指明了方向。特殊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戰略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等特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對民族地區一直給予特殊照顧。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家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也將不斷提高。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著手解決貧困地區的問題。經過不懈努力,許多貧困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資源枯竭地區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新型貧困地區,經濟轉型異常困難,也需要國家給予大力扶持。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加大對各類特殊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確定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中國特色城鎮化戰略 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與城鎮空間分布格局,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確定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城鎮體系建設總方針。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和「十一五」規劃調整了我國以往控制大城市規模的城鎮化戰略,提出了堅持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新思路。十七大報告確認了上述城鎮化戰略思想,提出「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這種城鎮化戰略思想准確地把握了我國城鎮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科學地提出了我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政策保障措施一個合理、有效的戰略體系不僅需要有明確、科學的戰略目標,而且必須有一系列的實施手段,即政策支撐體系。在當前各級地方政府財力差別巨大的情況下,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是要以財政體制改革為前提的。主體功能區建設包括以下主要內容:為了長遠利益和國家整體利益,限制或禁止生態嚴重脆弱區、生態價值較高地區、具有特殊生態與人文價值地區等的開發活動;經濟發展潛力較大並且綜合承載力較高的地區,要盡快發展成為吸納人口遷移和經濟建設的重點地帶;開發密度高且綜合承載力開始減弱的地區,則應該在適度控制規模擴張的基礎上走優化發展道路。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地區所付出的犧牲必須得到必要的補償。為此,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確定為當前深化財政體制改革的一個基本方針。此外,黨的十七大報告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布局要充分考慮支持中西部發展」,也是全面落實中國特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總之,中國特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精神解決區域發展問題的集中體現。它緊緊把握住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始終貫穿著區域發展這一主題;緊緊把握住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凸顯了以人為本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緊緊把握住了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堅持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區域發展思路。

閱讀全文

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