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發布時間:2021-02-07 16:46:44

1.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最新新聞

OECD下調2014年全球GDP增長預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19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將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下調至3.6%,此前5月份OECD報告中的該項預期為4.0%。OECD稱,此次下調的原因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情況有逐步轉弱趨勢。同時,OECD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2.7%。
報告顯示,OECD也對一些國家/地區2014年經濟增長的預期進行了下調:
下調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至3.6%,5月時預期為4.0%;
下調中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8.2%,5月時預期為8.4%;
下調德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7%,5月時預期為1.9%;
下調歐元區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0%,5月時預期為1.1%。
OECD對一些國家2014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進行了上調:
上調英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2.4%,5月時預期為1.5%;
上調法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0%,5月時預期為0.8%;
上調日本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5%,5月時預期為1.4%;
上調美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2.9%,5月時預期為2.8%。
談及歐洲經濟,OECD表示,歐洲央行(ECB)政策必須維持在非常寬松的狀態,歐元區的通縮風險有所上升,同時還敦促歐洲央行應對實施負利率政策和資產購買持開放態度。
此外,OECD表示,美聯儲(Fed)削減量化寬松(QE)可能會給發展中經濟體帶來風險。同時,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2014年縮減購債規模,2015年上調基準利率。OECD表示,美國財政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大隱患。OECD敦促美國制定長期的財政計劃。
經合組織(OECD)2014年3月11日更新經濟評估報告:
主要新興市場活動放緩將導致全球經濟至多隻會溫和增長,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今後幾年會回升,但美聯儲要謹慎縮減QE,並表明用意,以盡量減少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OECD還警告,如出現債務兌付問題,中國可能經歷「急劇下滑」。
OECD指出,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和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是全球復甦最大的威脅之一。
OECD認為,一些新興經濟體因資本外流暴露了弱點,預計增長動力大減。
預計巴西、印度、南非和土耳其這類經濟體將為避免資本流出影響而被迫加息。
至於發達經濟體,OECD認為美國的寒冬和日本的消費稅上調都只是短期因素,影響只是一次性的。
考慮到美國復甦的不確定性,以及縮減QE可能影響發展中經濟體,OECD認為美聯儲應該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QE。
OECD預計:
·今年上半年,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會不及2013年下半年,但顯然勝過前年年末和去年年初。
·考慮到壞天氣影響,將美國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3%降至1.7%,明顯不及上季度的2.4%。
·將日本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3.1%升至4.8%,因為預計消費者會趕在2014年4月1日消費稅上調以前購物。
·將歐元區的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1%調升至1.9%。
2014年8月1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顯示,經合組織覆蓋地區的整體經濟增長動力保持穩定。
報告說,總體來看,經合組織地區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自2013年10月以來連續9個月保持在100.5點,顯示了經濟增長動力。七國集團整體先行指數2014年1月至5月保持在100.6點,6月微降至100.5點。歐元區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自2012年10月起逐月上升,至2014年2月達到101.0點,並持續至2014年6月,顯示歐元區經濟增長趨於穩定。報告說,法國經濟增長動力不斷穩固,義大利經濟繼續顯現上行拐點,而德國經濟先行指數自2014年2月起逐月下降,顯示增長速度輕微放緩。截至6月美國經修正後的先行指數連續2個月保持在100.5點,6月英國經濟先行指數為101.0點,日本先行指數自2013年12月起逐月下降,2014年6月達到100.1點。
報告還顯示,中國、印度、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近5個月穩定在99.4點,顯示該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趨於穩定。新興經濟體中,6月中國和俄羅斯先行指數分別為99.0點和99.8點,接近基準值水平;而巴西先行指數為98.9點,均略低於基準值水平。
經合組織通過統計其成員國及少數非成員國經濟數據,定期公布各國綜合經濟先行指數,以提前半年左右預測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發布數據顯示,該組織成員國2015年8月份失業率維持在6.8%,比2013年1月失業高峰期下降1.3個百分點。
據統計,歐元區8月份失業率穩定在11.0%。同期,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5.1%,日本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至3.4%,加拿大上升0.2個百分點至7.0%。
統計表明,經合組織覆蓋地區年輕人群(15歲至24歲)的失業率8月份已降至13.7%,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8月份經合組織地區失業年輕人總數仍達1000萬,占經合組織地區失業總人數的23.9%。

2.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中國 為什麼不加入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當年以歐美國家為主題的組織,參看國際能源署。在六七十年代成立的時候,中國根本就沒有世界主流話語權,中國的發展與壯大不過是近些年來的事情。而且考慮到該組織的主要成員國,也必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中國無論是從政治上還是經濟運行體制上,都與其有著很大區別,比如一些經濟指標和數據中國就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公開透明。而且,中國一直需要與周邊國家打好關系,例如opec的成立,如果加入到這樣一個西方國家為主題的組織,必然也會影響到與周邊國家的合作。

3. 中國加入了哪些世界組織

1、聯合國(UN)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10月24日,總部在美國紐約,在瑞士日內瓦設歐洲辦事處,目前有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193個成員,以及巴勒斯坦、梵蒂岡兩個觀察員國。工作語言為漢語、英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亞太經合組織

2、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1989年11月7日,總部在新加坡。目前有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等21個成員國,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等3個觀察員。

3、世界貿易組織(WTO)

簡稱世貿組織,成立於1995年1月1日,總部在瑞士日內瓦。目前有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巴西等164個成員,世貿組織的官方語言有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4、世界銀行集團

簡稱世界銀行,成立於1945年12月27日,總部在美國華盛頓。目前有美國、中國、日本在內的188個成員。

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IMF成立於1945年12月27日,總部在美國華盛頓。目前有中國、美國在內的189個成員。

6、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於1949年4月7日,總部在瑞士日內瓦。目前有中國、美國、剛果、丹麥、印度、埃及在內的194個成員。

7、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

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於1946年1月4日,總部在法國巴黎。目前有中國、法國、印度等195個成員。

8、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簡稱國際奧委會,成立於1894年6月23日,總部在瑞士洛桑。目前有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在內的206個成員。

9、亞洲開發銀行(ADB)

簡稱亞行,成立於1966年11月24日,總部在菲律賓馬尼拉。目前有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67個成員。

10、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簡稱亞投行,成立於2015年12月25日,總部在中國北京。目前有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法國等77個成員國。

拓展資料:

國際組織是現代國際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兩個以上國家或其政府、人民、民間團體基於特定目的,以一定協議形式而建立的各種機構。

國際組織分為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間組織,也可分為區域性國際組織和全球性國際組織。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有聯合國,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世界貿易組織等,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有國際足球聯合會,樂施會,創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紅十字會等,各種國際組織在當今世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據《國際組織年鑒》統計,20世紀初,世界有200餘個國際組織,到50年代發展到1000餘個,70年代末增至8200餘個,1990年約為2.7萬個,1998年為4.8萬余個,21世紀初超過5.8萬個。

截至2016年,世界上有6.2萬余個國際組織,包括有主權國家參加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民間團體成立的非政府國際組織,它們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區性、國家集團性的。

4. 中國加入了哪些經濟組織

從時間順序上看:
1945年加入了貨幣基金組織IMF.
1945年加入世界銀行
1964年加入亞非保險再保險聯合會
1971年加入國際勞工組織
1972年10月加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1972年加入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
1973年加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1973年國際海事組織
1979年加入亞洲再保險公司
1980年加入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1980年6月3日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1980年加入國際開發協會

1986年加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簡稱關貿總協定 GATT
1986年加入亞洲開發銀行 ADB
1991年加入東亞及太平洋中央銀行行長會議
1991年11月加入亞太經濟聯合組織 APEC
1992年加入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
1994年加入國際商會 ICC
1996年加入國際清算銀行
1997年加入加勒比開發銀行 CDB
1997年加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1998年加入二十二國集團
1999年加入二十國集團
2001年加入上海合作組織 SCO
2001年11月10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5. 論述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新形勢,新策略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出現了迅猛的發展勢頭。以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為代表的一批區域經濟組織在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發展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GDP排名前30位的國家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參與了區域經濟合作,簽訂了雙邊貿易協定或多邊貿易協定。在WTO的144個成員國中,近90%隸屬於不同程度的區域經濟組織。據世界貿易組織2005年4月公布的數據,目前全球共有253個區域貿易安排,其中197個是自由貿易區或者是關稅同盟。特別是在坎昆會議失敗以後,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進一步增強。自由貿易協定,尤其是發達國家間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對中國構成了重要的挑戰,增加了對中國的非關稅壁壘,使中國的對外貿易環境面臨挑戰,因此,中國必須制定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規劃。
從20世紀90年代,中國也積極參與了一些具有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性質的「論壇」、「會議」或「組織」。特別是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訂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標志著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其後,一些國家或地區組織(海灣六國、智利、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墨西哥等)相繼提出要與中國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或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但有的政策調整,會暫時影響到中國對外貿易出口,使出口出現了不確定的因素。
面對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制定出中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戰略,加快實現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
二、有選擇,有重點
在進行雙邊經貿合作的過程中,應該有選擇、有重點地提升雙邊經貿關系的檔次,保證中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發展。在進行雙邊經濟合作時,應採取由近及遠、先易後難、積極融入、穩步發展的方針。
筆者認為,近期應該考慮與以下幾個國家加強雙邊經貿合作或著手研究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行性。
1、東北亞地區--韓國
近年中國與韓國的政治關系、經貿關系發展都很順利,2003年中韓之間的進出口貿易額已經達到632億美元,同比增長51%。在區域經濟合作中,中韓之間也達成很多共識,並且韓國一直在拉中國,與日本、韓國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但由於日本的原因,使這一問題始終沒有拿到政府決策層面。而且,日本正在與韓國商談有關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事宜,想使中國邊緣化。因此,中國應該與韓國盡快達成簽訂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共識,避免被日本搶先,以此來達到牽制日本的目的。這既可以避免由於韓日雙邊貿易協定而使中國邊緣化,又可以達到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並與振興東北經濟的戰略結合起來。
2、南亞--巴基斯坦或印度
中國與這一地區的關系近年發展很快,特別是與印度的關系。印度也想與中國進一步的發展關系,特別是經貿關系。同時,中國與這一地區的巴基斯坦一直保持很好的關系,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是完全有可能的。據說,在前不久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期間,也試探過同中國進行自由貿易區談判的可能性。
3、東南亞地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
在中國與東盟簽訂的10+1自由貿易區的協議框架中,瀾湄次區域經濟合作是其五個領域中的與東盟的5個國家相關。而且實現這一地區的發展,也可以使中國實現西南大通道的構想。
基於上述考慮,應該把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作為一個重點合作區域進行推進,這樣既可以實現西南大通道的構想,又對10+1自由貿易區起到示範和推動的作用。在推進的過程中,可以先選擇泰國進行全面合作,進而促進其它國家與中國的全面合作進程。
4、中東地區--阿聯酋
從區域經濟合作的戰略考慮,在中東地區我們可以考慮與阿聯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問題。
2003年阿聯酋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國,進出口額為58.1億美元。而且,阿聯酋具有把中國商品出口到中東地區其它國家中轉站的轉口貿易功能。
5、南美洲--智利
智利與中國的關系近年發展也比較順利,2005年11月18日,中智兩國在韓國釜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智利共和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而且,中智兩國將從2006年7月1日開始,全面啟動貨物貿易的關稅減讓進程。中智建立自貿區將給兩國帶來雙贏的結果,為兩國發展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提供新契機,智利可能成為中國與拉美國家開展經貿合作的橋梁。
6、大洋洲--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近年來多次表示要加強與中國的經貿關系,特別是在區域合作方面,表現出很大的熱情,曾多次提出有關區域經濟合作的建議。這也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重點雙邊合作。
7、非洲--南非
非洲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但未來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同時,非洲的區域經濟發展也較快。因此,我們應首先著手與非洲最發達的南非簽訂自由貿易區協定,為未來佔有更大的市場做好准備。
三、積極參與,努力推進
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時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整合國內區域經濟合作的比較優勢
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首先必須整合中國國內的合作優勢。這里主要指內地與香港、澳門的合作。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最緊密的經貿安排已經簽字,並與2004年1月1日開始實施。但有些領域進展的速度還要加快,否則就會落後於10+1自由貿易區的進程,無法形成中國自己的優勢。
2、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在2003年10月的10+3領導人會議上,溫總理已經提出加強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想。但具體的問題是如何推進,這關繫到中國在未來亞洲區域經濟合作中的位置,意義非常重要。同時,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中國實施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相吻合。
3、積極推進10+1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中國在10+1自由貿易區的合作進程中,已經搶佔了先機,快於日本及其它國家。但中國一定要快速推進,防止日本個個擊破戰略對中國構成的威脅。
4、擴大在APEC的發言權
APEC會議的主導是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在其中的發言權不大。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其影響也在不斷的擴大。因此,中國應該提出有利於自己和發展中國家的主張,擴大中國的影響,增加中國的話語權。
5、把南亞的區域經濟合作納入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戰略
南亞的區域經濟合作雖然現在有一定困難,近期的一些條件不太成熟。但作為長期中長期的戰略,應該把南亞區域經濟合作納入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的總體戰略中,統籌安排,有步驟地實施。

6. 中國加入了哪些國際組織

我國加入的國際組織有: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博鰲亞洲論壇等。

1、世界貿易組織

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進行了長達15年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其第143個成員。

2、聯合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有: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1年10月25日恢復合法席位。

3、上海合作組織

簡稱上合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於2001年6月15日在中國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4、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

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5、博鰲亞洲論壇

由25個亞洲國家和澳大利亞發起,於2001年2月27日在海南省瓊海市萬泉河入海口的博鰲鎮召開大會,正式宣布成立。海南博鰲為論壇總部的永久所在地。

(6)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擴展閱讀:

1、國際組織分為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間組織,也可分為區域性國際組織和全球性國際組織。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有聯合國,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世界貿易組織等,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有國際足球聯合會,樂施會,創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紅十字會等,各種國際組織在當今世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博鰲亞洲論壇作為一個非官方、非盈利、定期、定址、開放性的國際會議組織,博鰲亞洲論壇以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贏為主旨,立足亞洲,推動亞洲各國間的經濟交流、協調與合作;同時又面向世界,增強亞洲與世界其它地區的對話與經濟聯系。論壇年會一般會在每年的3月底或4月舉行。

7. 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對亞太經濟的影響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成立之初是一個區域性經濟論壇和磋商機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逐漸演變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在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紀80年代,國際形勢因冷戰結束而趨向緩和,世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潮流。在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北美自由貿易區已顯雛形和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明顯上升等背景下,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於1989年1月提出召開亞太地區部長級會議,討論加強相互間經濟合作的倡議。這一倡議得到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東盟的積極響應。

1989年11月6日至7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一屆部長級會議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這標志著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1991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在韓國首都漢城通過了《漢城宣言》,正式確立該組織的宗旨與目標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堅持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貿易壁壘。

1993年6月改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亞太經合組織或APEC。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為官方論壇,秘書處對其活動起輔助作用。其議事採取協商一致的做法,合作集中於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等經濟領域。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的總人口達25億,佔世界人口的45%;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和超過19萬億美元,佔世界的55%;貿易額佔世界總量的47%以上。這一組織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中國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為「中國香港」)以地區經濟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到目前為止,亞太經合組織共有21個成員: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其中,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紐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美國等12個成員是於1989年11月APEC成立時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國、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魯、俄羅斯、越南加入。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為該組織觀察員,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部長級及其以下各層次的會議和活動。APEC接納新成員需全部成員的協商一致。1997年溫哥華領導人會議宣布APEC進入十年鞏固期,暫不接納新成員。

亞太經合組織的正式工作語言是英語。經過多年的發展,亞太經合組織形成了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級會議、高官會、委員會和專題工作組、秘書處等多個層次的工作機制,涉及貿易投資自由化、經濟技術合作、宏觀經濟政策對話等廣泛的合作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形成的領導人宣言是指導亞太經合組織各項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件。

亞太經合組織會標於1991年起開始啟用,呈綠、藍、白三色的地球狀。會標不僅代表亞太經合組織這一重要的地區經濟合作組織,也代表著亞太地區的希望和期待。會標的含義:地球用太平洋這一半代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綠色和藍色代表亞太人民期待著繁榮、健康和福利的生活,白色代表著和平與穩定;邊緣陰影部分代表亞太地區發展和增長富有活力的前景;中間是白色的APEC四個英文字母。

8. 中國加入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是哪個

中國來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主自要有:APEC(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 、中國--香港、澳門經貿合作、
中泰蔬菜水果免關稅協議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國沒有加入東盟,只是和東盟有廣泛的合作關系,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已經不如0關稅時代)、中國-南非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 、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 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區、 中國-印度自由貿易區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 、中國-韓國自由貿易區。其中,最具影響力的經濟組織是APEC(以上所有的經濟合作組織中),其後的那些組織還不能稱得上完整意義上的區域經濟組織,多半是一種契約的形式加以合作的框架結構。加入以上合作組織的最大益處就是擴大國際經濟交易的數量與提高交易的水平,為國家的對外經濟聯系、發展、深化打下很好的基礎,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9. 加入了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不是等於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發達國家應該是和GDP有關系的吧。 OECD只是一個組織而已。窮國富國都有機會參加。中國離發達國家還有一段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