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外開放

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外開放

發布時間:2021-02-07 20:01:37

A. 有利於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理念有

開放發展是准確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的先進理念。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基礎和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對外開放面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際看,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各國既需要攜手應對發展問題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挑戰,又存在搶占科技制高點、整合全球價值鏈、重構國際經貿規則的激烈競爭。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肩負更多的國際責任和期待。同我國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的新角色相比,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不夠高的矛盾非常突出。只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才能更好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潮流,才能有效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以及TPP、TTIP等高標准區域貿易協定談判帶來的挑戰。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的任務更加緊迫。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用好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用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開放發展理念正是在深入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所倡導的對外開放,不是對過去做法的簡單重復,而是要以新思路、新舉措發展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既立足國內,充分發揮我國資源、市場、制度等優勢,又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共享發展成果。
開放發展是深化認識發展規律的科學理念。總書記指出:「各國經濟,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一語道破世界經濟發展規律。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這已為古今中外的發展實踐所證明。這一發展規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表現得尤為明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浪潮風起雲涌,生產的國際化程度空前提高,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根據世界銀行200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全球有13個經濟體實現了持續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實行對外開放。我國同樣是開放發展的受益者。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國順利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大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飛躍。開放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為它符合以擴大市場、深化分工、發揮優勢推動經濟發展的規律。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的當今時代,只有打開國門搞建設,把一國發展置於廣闊的國際空間來謀劃,才能獲得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和理念,才能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創造更多社會財富。開放發展理念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抓住經濟全球化時代發展的關鍵,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
開放發展理念引領對外開放領域深刻變革。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總書記提出的開放發展理念,賦予開放發展以富有當今時代特色、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符合我國發展要求的深刻內涵,必將引發對外開放領域的深刻變革。開放發展帶動創新、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是其他四大發展的重要支撐,是聯通國內國際的紐帶橋梁,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動力源和試驗場。只有堅持開放發展,才能在國際比較和競爭中推進創新、培養人才,使創新發展獲得新動能;才能在開拓國際市場中發揮國內國際經濟聯動效應,使協調發展獲得新空間;才能在主動參與全球可持續發展中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使綠色發展獲得新活力;才能在不斷擴大同各國互利合作中實現我國更好發展,使共享發展獲得新基礎。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我國對外開放必將實現質的提升,邁出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的新步伐。開放發展是觀念、是體制、是格局,不僅將引領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深刻變革,也將推動我國同世界各國的合作共贏事業。

B.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主要特點有: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版調整存量、做優權增量並舉。

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來,我國經濟結構優化趨勢加快。需求結構方面,消費需求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別是2013年後消費貢獻率增幅明顯,由2013年的50%增長到2015年上半年的60%。

同時,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網上購物、定製消費等方式廣泛發展,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品質消費、農村消費等領域的消費升級逐步展開,新的商業機會不斷涌現。

(2)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外開放擴展閱讀:

推動經濟發展的直接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增加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產要素配置的效率,後者又主要取決於科技創新。從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轉變,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重要表現。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正由「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產業、產品、生產方式、產業組織、商業模式、管理體系等各個方面的創新不斷深入。

C.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主要哪幾個特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闡述了新常態的九大特徵:

  1.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2014年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2.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3.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4.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2014年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5.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2014年以後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6.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2014以後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

  7.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2014以後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8.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葯,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9.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D. 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點及意義

新常態主要特點:
1、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2、結構內——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容;
3、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九大特徵
1、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
2、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
3、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發生了轉化,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
4、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徵;
5、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
6、市場競爭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
7、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8、經濟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
9、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E. 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對應的「舊常態」是指哪一狀態

中國經濟舊常態的特點:

1、經濟增長率的持續性上升;
2、高儲蓄—高投資是其第二個重要特徵,同時也為經濟增長率持續上升提供了資本供給上的保障;
3、人口紅利貢獻巨大;
4、經濟舊常態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度上升,經濟、金融和地方財政均有房地產化的傾向;
5、扭曲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
6、在貨幣層面,舊常態表現為貨幣供給機制的高度美元本位化的同時,走的是高信貸、高貨幣投放的通脹之路。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

1、增長速度的新常態,即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這是由潛在增長率的換擋決定的,也是由中國經濟總需求結構變化所決定的。總需求各個構成中,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上升,投資與凈出口的貢獻將有所弱化;相應的,中國儲蓄—投資關系也將有所改善,經濟增長的目的從舊常態扭曲的「為生產而生產」切實轉向「為普羅大眾消費而生產」。實行這一轉變,要求從單純強調做大蛋糕到「做大」與「分好」蛋糕並舉,改善居民、企業與政府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關系。

2、增長的主要力量,將轉向主要依靠轉型升級、生產率提升的創新驅動型增長,即增長主要源於供給面的積極變化,而非人為需求拉動的增長。這意味著,宏觀經濟政策將從過去側重於需求面的管理轉向側重於供給面的管理;增長與資源配置的機制更加市場化,市場起決定性的作用,減少政府對經濟資源的直接配置或行政干預,這不僅可以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也會極大地降低腐敗機會。
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不僅僅表現為「量」的新常態,更應當指資源配置機制的新常態,即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讓資源在市場信號的引導得到相對更有效的配置。這意味著,新常態中的經濟靈活性將會有所提高。

3、增長與資源配置機制的市場化,不僅要求推動市場的對內對外開放,放鬆對經濟主體的市場准入限制,實行更加嚴格、公平、公開透明的產權和市場參與者的司法保護,而且要求適當降低政府所得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同時,人口老齡化對安全性、收益相對穩定的資產需求上升,完善貨幣政策機制要求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這三方面因素意味著,未來政府債券總量可能會明顯上升,國債期限結構也會更加多元化。

4、宏觀經濟政策的新常態,將宏觀政策的「穩」與微觀政策的「活」有機地結合起來。所謂「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即是要保持政策定力,「少折騰」甚至「不折騰」,從總量寬松、粗放刺激轉向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宏觀審慎政策,這決定了貨幣政策在未來一段時期均可能具有「點、面」結合且「以點帶面」的特點。全球經濟再平衡過程中國將使中國美元本位的貨幣供給機製得到弱化,提高中國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央行的信用獨立性,這將決定貨幣政策操作將不會像「舊常態」那樣以緊縮和凍結流動性為主。這表明,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新常態將為中國貨幣政策打開新的空間,也為存款准備金比率緩慢有序地降到正常水平創造了積極條件。

5、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乃至最終基本實現市場化的總體水平。利率決定機制的變化將迫使央行逐步放棄存貸款的利差管理,利率水平將能夠更好地反映消費者的時間偏好率,也能夠更好地體現企業的真實資本回報率和風險狀況。但受潛在增長率和資本邊際產量下降的影響,中國未來利率的總體水平可望會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F.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

新常態特徵:
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徵,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證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必須採取正確的消費政策,釋放消費潛力,使消費繼續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發揮基礎作用.
從投資需求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後,傳統產業相對飽和,但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投資機會大量涌現,對創新投融資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須善於把握投資方向,消除投資障礙,使投資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
從出口和國際收支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國際市場空間擴張很快,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能,現在全球總需求不振,我國低成本比較優勢也發生了轉化,同時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
從生產能力和產業組織方式看,過去供給不足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主要矛盾,現在傳統產業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產業結構必須優化升級,企業兼並重組、生產相對集中不可避免,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為產業組織新特徵.
從生產要素相對優勢看,過去勞動力成本低是最大優勢,引進技術和管理就能迅速變成生產力,現在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
從市場競爭特點看,過去主要是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現在正逐步轉向質量型、差異化為主的競爭,統一全國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經濟發展的內生性要求,必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
從資源環境約束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徵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必須標本兼治、對症下葯,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
從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邊際效果明顯遞減,既要全面化解產能過剩,也要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探索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必須全面把握總供求關系新變化,科學進行宏觀調控.
總結:
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閱讀全文

與經濟發展新常態對外開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