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存在哪些風險和問題
就目前來看,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似已成定局,以什麼方式或何種形式推出一定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只是時間問題。但問題是在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政府最擅長的是刺激投資需求,這意味著要想完成今年經濟工作重心之一——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難度還相當大。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兩難選擇。之所以這么講,主要是因為當前和未來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可能變化都表明,受歐美債務危機惡化、海外經濟增長放緩等不確定性影響,中國的外需將進一步萎縮,這可以從去年11月份出口增速回落較大及剛剛公布的去年12月份PMI數據中進出口指數及新出口訂單等變化中得到印證。事實上,外需放緩的影響相當深遠,許多研究報告都認為2012年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將為負。並且,外需的變化還受制於他人,尤其是我們要特別關注未來外需是否會突然發生變化的較大風險。在此背景下,要想完成今年中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穩增長,就必然會轉向從穩定或刺激國內需求入手。其中,由於消費需求的波動一般都比較平穩,2011年3月以來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長圍繞著17%水平一線波動,盡管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財政政策措施進一步刺激消費,但受到房價高企「侵蝕」居民消費能力、目前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仍處於較高水平(高出同期GDP增長約7個百分點)等因素影響,要想在短期內促進消費較快增長似乎很難。由此,我們只能繼續依靠進一步刺激投資需求,來彌補因凈出口需求下降對經濟增長構成的不利影響。由於刺激投資需求的見效更快、更立竿見影,這使得政府更偏好於刺激投資需求,目前的情況也是如此。一方面,「十二五」規劃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地方政府的旺盛投資需求;另一方面,2012年保障房建設的「軍令狀」在2011年12月提前簽訂,並首次將保障性住房的竣工量納入2012年全年任務的考核范疇,這意味著完成2012年保障房建設目標有了保證。可見,2012年投資需求不會明顯回落,投資增長速度也不會很低。鑒於投資需求依然是未來中國宏觀經濟調控唯一可以控制的調控對象,所以投資需求增長是觀察2012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穩增長」目標的關鍵性指標。在筆者看來,就2012年保障房建設的「軍令狀」提前簽訂這一現象觀察,中國以刺激投資需求為主要目標的經濟刺激措施似乎已經出台,這一信號值得引起我們的足夠關注。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中國依然以這樣的方式來穩定經濟增長,盡管這對穩定當前經濟增長有其必要性,那麼中國很可能會因此而離實現「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目標又遠了一步。因為,事實將再次證明,當前中國仍然難以走出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會使得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偏好於大規模投資,從而導致國內投資增長過快,並加劇了國內需求中投資與消費的進一步失衡。這一影響主要體現在:一方面,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不斷下降,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在繼續上升。相關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9年,投資率由36.5%上升到47.7%,消費率卻由61.4%下降到48%。所以,進一步刺激投資需求必將導致投資與消費的繼續失衡。另一方面,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負面影響相當顯著。例如,盡管刺激投資需求增加可以擴大產出或促進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會引起產能過剩,並需要通過擴大出口來不斷消化這部分過剩產能,這意味著靠政府投資維持的經濟較快增長,中國經濟將很難走出依賴投資和出口導向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上述分析表明,盡管刺激投資需求來謀求「穩增長」有其必要性,但卻昭示了短期內中國很難走出政府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老套路,這肯定是不利於當前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兩難選擇。盡管這樣做是一種權宜之計,但過於實際的選擇,仍然值得深刻反思——中國要實現調整經濟結構和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目標,唯有穩步推進政府改革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才有可能
❷ 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達30年之久,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但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減緩,本文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並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作出判斷。
【關鍵詞】經濟發展;內需;經濟結構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達30年之久,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很多發展專家和理論家都在談論著「中國發展模式」。但與此同時,有人提出中國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悖論。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經常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如果用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比例來衡量,中國卻是最沒有效率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的發展值得探討。二、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是同期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並逐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其不斷完善。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變化,中國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一躍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實體。但與此同時,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開始面臨增速下行和通脹壓力共存的困境,滯脹風險悄然襲來,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收入分配、環境資源等多方面挑戰。(一)物價高位運行2012年4月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這也是中國GDP自2011年達到9.7%以來連續第5個季度增幅下降。而在該數據發布5天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上漲因素推動,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3.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5%,非食品價格上漲1.8%。而更有意思的是,在CPI數據公布的當天,福臨門等食用油漲價8%,有地方市場上的香菜達到了10元一斤。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二)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來,在中國學界所進行的對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國社會內部的灰色收入,高達5萬億,主要來源於五個渠道:行政審批、金融腐敗、公共資金流失、土地收益流失、壟斷行業收入。目前在中國社會中真正的富人,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私人企業家只是很少數;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著權力或直接、間接與權力有關的人。這也恰恰是人們對目前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強烈不滿的主要原因。當今中國社會收入分配的關鍵問題,並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國幾乎所有的所謂改革,如教育改革,醫療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實質就是向社會甩包袱,把改革的負擔,改革的代價全都由加在社會的弱勢群體身上。三、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球的發展,受到國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受到國際國內雙重因素影響。(一)國際影響因素1.外部需求對於中國經濟目前的結構而言,外向型特徵依然非常明顯,出口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在目前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對象中,占據前三位的分別是歐盟、美國和日本,三者相加佔到中國出口總額的60%以上。因此,中國經濟走勢,不得不考量這些重要經濟體的狀況。當前國際需求市場疲軟,消費量下降,直接影響到中國對外出口貿易額,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能源供應能源是經濟生產持續發展重要的物質保障。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對能源的消費需求將持續增加,但是國內能源生產結構與能源需求結構嚴重不匹配,能源供需缺口大量依靠進口來彌補。而目前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低迷時期,又需要能源作為支撐,以達到本國經濟復甦的目的,致使發達經濟體與中國形成資源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構成威脅。3.氣候變化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向大氣排放的有害物質及化石能源消耗與日俱增,使全球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全球氣候的變化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中國是一個能耗大國,以犧牲環境和資源來換取經濟的發展給中國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二)國內影響因素1.經濟增長動力2008年以後,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政府的投資,是一種粗放型外延擴張式增長方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在經濟發展早期存在優勢,但它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人民從中享受到的福利與資源、人力消耗不相稱,因此是難以持續的。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但隨著全球需求市場的疲軟,中國出口受限,貨物與服務貿易凈出口對GDP的貢獻有所降低。中國經濟發生外部沖擊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鞏固內需增長基礎,是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2.產業結構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和要素供給條件都已發生深刻變化,在新形勢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改造不良的產業結構的步伐。如製造業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一個製造大國,如何加快由製造業大國轉變為製造業強國成為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而目前中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緩慢,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現代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較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應加現代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四、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一)市場經濟體制轉型中國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是以國家為主導的,其主要目標是追求GDP的增長,主要任務是擴大投資規模,主要通過重化工業化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途徑以及行政推動和行政干預的手段來發展本國的經濟。當前的經濟體制不夠完善,要向大企業型和企業家型混合為主的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經濟體制方面要以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線,推動內需帶動經濟增長的改革;社會體制方面要以公共需求轉型為主線,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體系均等化,提高人們的消費動力;行政管理體制方面要以政府轉型為主線,大力推進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保護環境五大職能的發揮;培育具有競爭優勢、帶動作用強、創新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引致大型企業的高速增長;培育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提升他們的經營能力。(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是投資、出口拉動的,出現了很多弊端:進口和出口的嚴重失調,出口大於進口,順差太大,不利於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儲備越來越多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大,導致通貨膨脹;長期壓低勞動力價格以獲取成本優勢,直接影響了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政府對資源價格進行補貼,這樣的行政管理體制導致本國國民福利的凈損失;由於國外市場的需求,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品大量出現,嚴重阻礙了我國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國經濟增長應向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以消費為主的方式轉變,關鍵在於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提高消費率,應對相關領域進行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方面可建立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公司的工會組織可與股東進行談判,形成年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社會保障體制方面要有較大的改革,如醫療、衛生、教育等改革,但要有度,過度的社會保障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政府應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態度推進社保體制的改革;財稅和金融體制轉型將會加快,公共財政應用於公共產品的支出,而用於個人的生產、消費資料則可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投資體制改革將會加速推進,應以生產型為主想消費型為主轉變。
❸ 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
1.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波動影響宏觀經濟穩定運行。近兩年來,約20個城市緊急出台的以抑制需求為主的嚴厲調控政策,新政作為一個突變性信號,必然會對短期經濟增長造成明顯沖擊。
若下一步各地再出現政策執行走樣、調控過度、反復折騰,則會對2017年房地產及其相關產業穩定增長、後續投資安排、居民安居等帶來不利影響和嚴重後患。
2、社會資本:
社會資金加速「脫實向虛」。2015年以來連續五次降息、五次降准,以及通過創新金融工具投放流動性,我國貨幣政策寬松力度較大,但當前金融輸血實體經濟的效果並不理想。
3、金融風險:
各領域金融風險疊加隱患上升,地方政府盲目舉債的沖動有所抬頭,將PPP方式當成單純融資手段,不合理確定權責,給予社會資本遠超風險對價的優厚回報;
政府投資基金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做出違規擔保、明股實債、兜底回購、固定回報等內部安排和承諾,形成隱性地方政府債務。製造業貸款不良率上升,會導致企業債違約事件不斷增多,債券市場杠桿風險加大,最終導致保險公司利用萬能險高杠桿資金舉牌上市公司等事件的發生。
4、活力下降:
民間企業投資活力不足。2016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大幅下滑,1—11月份僅增長3.1%,同比回落7.1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下降1.2%,是2012年正式開展民間投資統計以來的首次下降。民間投資增長疲弱,除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振、企業融資成本偏高。
5、增速放緩:
收入增速放緩抑制消費需求,由於經濟增長放緩以及結構性下崗轉崗失業等情況加劇,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出現放緩,因糧價下降農民增產難以增收。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長5.9%,增幅同比放緩3.2個百分點。各省市最低工資標准上調的個數和幅度均減少。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農村現代化和經濟轉型面臨發展乏力、環境問題等三大困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徐紹史:直面中國經濟發展問題 重視並解決
❹ 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分析:機遇與挑戰。
中國經濟發展充滿機遇和挑戰,周邊有大量機會而且具有極大挑戰!
❺ 中國經濟發展道路上存在的主要有哪些問題
內容提要: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布局繼世紀80年代沿海發展戰略、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後,目前新的區域發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實行東西互動,帶動中部,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本文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現狀作了分析,指出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對策
區域經濟是各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大城市為中心、發展水平相近地區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加強,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區。我國區域經濟按地理位置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從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廈門、深圳、湛江等整個海岸線為快速發展的經濟區域;第二層次是從哈爾濱、沈陽、石家莊、太原、鄭州、武漢、合肥、南昌、長沙等內陸屬於發展較慢的經濟區域;第三層次是西部地區為發展落後的經濟區域。
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1、從東部沿海的經濟發展看
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已進人工業化的起飛階段,走在全國前列。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形成,並在WTO規則下迅速與國際市場接軌。國民經濟以年均10%--11%的速度增長,超過全國平均2個以上百分點,經濟總量佔全國經濟總量的65%以上,人均GDP達1700美元。這一地區形成3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和都市圈,即以廣州、深圳和珠海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經濟區,這三個區域相繼創造出區域發展的奇跡。今年以來,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更是高速賽跑,比翼齊飛,成為我國的製造業中心,佔全國經濟的權重愈來愈大。
2、從西部大開發取得的進展看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4年裡,國債投資及其帶動的投資達7000億元人民幣,五大標志性工程:生態環境建設、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兩線工程進展順利。東部資本、港澳台資本和外資加快了西進步伐。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傳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出現可喜發展的勢頭。各省市區內的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水利、縣鄉道路、農村電網改造等基礎設施推進很快。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設突飛猛進。
3、從東北經濟發展新機遇看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的出台,給解決東北問題帶來了一次新機遇。東北地區製造業的基礎優勢和巨大潛力,是東部沿海地區所不具備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現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與西部開發不同,採取直接面對一個個企業的政策和方法,核心內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技術,用市場化的先進管理取代傳統管理模式,所需資金採取多渠道籌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資和民間資本。
4、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比較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生產要素大量地向東部地區流動,但產業由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的梯度轉移並沒有實現,盡管國家在前幾年大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地區受各種條件的限制,發展仍較緩慢。三大地帶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擴大。東部地區已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充分,產業結構升級迅速,製造業、服務業和外貿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西部經濟增長主要靠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國有資本仍佔主要地位,外資、民間資本不足,製造業、服務業發展不快,投資效益不高。因此,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以西部的GDP增長速度為1相比較,1998年東西部比為1.43:1,2002年擴大為1.57:1。人均GDP,2002年西部約600美元,東部則為1700美元,東部約為西部的3倍。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區域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致使國家總體改革目標進退維谷。由於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東南沿海地區實行政策傾斜、資金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優勢,目前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發展差距凸顯出來了。向沿海傾斜的區域政策使全國經濟重心總體向東南偏移,中西部地區的經濟類型和產業結構與東部地區也產生了很大差異。東南沿海區域與中西部地區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巨大差異,使以市場為導向的宏觀經濟改革目標與區域經濟發展目標之間發生沖突,使國家總體改革方案難以設計與貫徹落實。
2、中部經濟有「凹陷」之憂。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沿海發展戰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已成為全國的「經濟凹地」,十六大後又提出「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發展和改造」的方針,中部地區經濟地位相對下降。中部地區農業比重很大,農村人口過多,由於靠農業發展的出路越來越窄,而製造業又沒有出現由東部向中部轉移的梯度效應,在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經濟振興的新形勢下,中部地區經濟結構轉型所面臨的國內與國外的壓力會加大,「經濟凹地」有可能會加深。
3、區域產業結構趨同,重復建設,區域經濟特色不明顯。一是重復建設,這不僅出現在價高利大的產業領域,而且在基礎設施領域尤甚。二是在開放引資上競相出台優惠政策,在外貿出口上競相壓價,導致過度或惡性競爭,甚至區際聯系還要小於與國際的聯系。三是存在嚴重的產業同構現象。加速擴大的地帶間經濟發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興地富民」的客觀壓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項目投資上置全局性資源浪費、生產能力過剩而不顧,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復引進、生產、建設,從而導致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現象不斷加劇。這不僅抑制了地區經濟比較優勢的發揮,喪失了地區分工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影響國民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據現象仍比較嚴重。在地區差距日漸擴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驅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開的形式,或以隱蔽的形式實行地方保護主義。如區域間為爭奪緊俏資源而展開的資源大戰;構築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和行政壁壘;互相實行資源、技術、人才、商品的壟斷和封鎖等來保護本地區的利益。不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而且使地區、行業、企業間的優勢無法互補,造成資源浪費,並最終導致競爭、開放、統一的國內大市場難以形成。目前,各地區進一步擴張面臨的共同障礙,是行政體制分割,各自為政,行政性區際關系替代了市場性區際關系,難以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經濟融合。
5、不發達地區的造血功能不足。對不發達地區而言,其基礎設施建設明顯落後於沿海發達地區,優惠政策也沒有絕對的優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更為重要的是不發達地區產業結構落後,缺乏對外部資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經費不足,使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
6、「資源換增長」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優惠政策招商引資作為促使本地經濟發展和GDP增長的最優選擇,這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一個最普遍的問題。
三、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宏觀調控,進行必要的政府幹預。從我國目前體制轉軌時期的特殊情況來看,雖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場發育還不充分,各地經濟的市場化水平差距很大,全國統一的市場尚未形成。所以政府應通過轉變自身職能,促進市場發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比較寬松的市場環境。同時,還應通過制定適當的區域經濟政策,防止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導致地區差距講一步擴大。為解決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問題,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政府通過必要的投資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強不發達地區的智力投資,扶持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通過宏觀調控措施,達到各個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目的。同時尋求「點」的突破,國家在各地區發展的點上集中投入資金、引入技術,培植主導產業,使之成為真正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極。
2、淡化行政區劃色彩,強化經濟區域功能。打破部門、地域界限,本著「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結構優化、效益優先」的原則聯合起來,推動城市間、地區間的規劃聯動、產業聯動、市場聯動、交通聯動和政策法規聯動,通過整合區域資源,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壯大跨區域的龍頭產業,以較低的成本促進產業優勢的形成。整合的思路應是改革和優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縱橫向權力結構,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權和集權的度,從法律、組織、風險等方面約束和規范地方政府的行為,使政府真正從管理走向服務,從全能走向有限,從根本上克服和解決「行政區經濟」的弊端。走聯動發展,共同繁榮的路子。
3、統籌區域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利益調整機制。東部地區要繼續發揮引導國家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優先發展高技術產業、出口導向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揮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主力軍的作用。中部地區多數都是農業大省,是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的調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東啟西、縱貫南北,地處全國水陸運輸網路中樞的有利區位和綜合資源優勢,「東引西進」加快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和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盡快崛起,成長為推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主動力。從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西部大開發戰略力圖通過實施西氣東輸、東電西送、南水北調和青藏鐵路等通道網路建設,與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等工程,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西部地區的產業發展搭建更寬廣的平台。
4、理順資源價格體系。現在我國區域間合理分工和商品交換的主要阻力有兩個:一是自然資源產品相對低價、工業製成品相對高價的不等價交換,二是地區分割和地區封鎖。因此,協調區域市場需要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其中最為關鍵是理順資源價格體系,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
5、落後經濟區域發揮本地優勢,突出特色。中國中西部地區經濟落後的普遍現象是:生活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人口增長快,失業率高,嚴重依賴農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依附性強,生產力脆弱,交通不發達,自然條件差。根據當代發展理論與區域經濟理論,綜合考慮中西部的實際困難,當前應當重點抓好的問題是,最大限度地調動落後經濟區域的內部積極因素,發揮本地優勢,加快自身發展。
6、加強東、中、西部企業合作。當前最重要、最現實的就是引入東部和中部的市場主體,在東中西聯動中,推進西部大開發。東中西部經濟技術合作,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一直以商品貿易為主,投資與企業並購僅佔15%,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情況有所變化。近年,東部地區一批優強企業,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貓集團、春蘭集團等採取多種方式進入西部,除必要的資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轉移技術、提供商標使用與營銷網路等等。這樣,既滿足了東部優強企業低成本擴張的需求,擴大了市場空間與原材料來源,又解決了西部工業崛起中受到的資金、技術、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等多方面的約束,加快了西部工業化的進程,取得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