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關於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論文

關於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論文

發布時間:2021-02-07 22:25:35

㈠ 求一篇關於堅持群觀點,以人為本,的論文。當前社會存在的群眾關注的話題。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堅持群眾觀點

堅持群眾觀點,其內涵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把握。其價值觀,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其工作態度,就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 用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工作原則和方法,就是「領導者的責任就在於通過有力的宣傳、組織工作,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能不能把群眾動員起來,使群眾活躍起來、積極起來,並把群眾科學地組織起來,投入到各項事業中去,最終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是對領導素質的綜合考驗。

群眾路線為我們黨的事業、為國家的獨立富強,發揮了重要作用。長期的中國革命實踐證明,如果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用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那麼,我們的任何工作必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反之則會事倍功半。當前,對於構建和諧社會而言更是如此。

首先,和諧社會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而群眾路線則是達成這個目標之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因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動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去共同努力,否則,單憑小部分社會成員,是難以建成和諧社會的。

其次,和諧社會的價值內容就是最廣大人民的幸福,而把人民群眾動員起來投入到轟轟烈烈的建設和諧社會的事業之中,這本身就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內容。或者說,如果人民群眾的能動性被有效地調動起來、發揮出來、並創造出應有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這整個過程中讓人民群眾享受到他們的勞動成果固然是他們的幸福,但這個「創造過程」本身———能動本能的發揮和釋放過程也是「人民幸福」的題中之義。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用群眾路線的視角來考察現實,就會發現很多不「和諧」的地方,例如:一些科學已經證實的重要結論,無法迅速傳遞給大眾,一些半真半假、三真七假甚至全然虛假的說法,卻通過某種傳播形式塞進了人們的大腦。既然某種傳播形式能夠灌輸「私利」,那麼,我們也應當有能力去讓這種傳播形式去灌輸科學。可是,我們為什麼沒能這樣做呢?根本原因也許在於:我們缺乏群眾路線的理念,沒有切實地、真正地花大力氣去動員群眾、發動群眾,沒有把那些有助於人民幸福的科學深入到人民群眾的內心深處。以保護環境為例,既然環境是人破壞的,那麼,也只能依靠人去保護和修復。如果我們動用各種社會力量,通過廣播、電視、立法等各種手段,完全可以使環保意識和觀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環保氛圍,比單純地花費很多的金錢、構建專門的組織要有效得多!如城市垃圾,一種解決思路,是把重點放在垃圾的專業化處理上;另一種解決思路則是,在加強垃圾專業化處理的同時,徹底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讓他們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少「製造」垃圾,按規定處理垃圾。則恐怕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我們在工作中能學哲學,用哲學,堅持把群眾路線當作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那麼,我們的執政思路、執政理念、社會運

作等很多方面,必然會有一個煥然一新的面貌,我們的工作就會好做得多;困擾我們的很多不和諧難題,即使不能迎刃而解,也必然會有大的突破。所以說,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

㈡ 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

(1)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反映國家性質。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性質決定了我國的國家職能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
(2)我國的對內職能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目標,作為國家機關必須全面履行國家職能,這要求國家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推動協調、可持續發展。
(3)我國的國家職能包括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作為國家必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履行國家的對外職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㈢ 背景: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

(1)我國社會抄主義初級階襲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我們要搞好經濟建設,這就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從這個角度看,題目中的觀點是有道理的。?
(2)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只有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如果只重視經濟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就會導致社會經濟的畸形發展。?
(3)所以,搞好經濟建設是實現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還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

㈣ 求以人為本與保持職工積極性論文 速度呀 給高分

淺談「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人們的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人們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是關系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企業文化不僅要靠人來創造,而且還要靠人來豐富。人是企業文化的主體,企業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是對人的價值觀﹑精神﹑道德等的引導和控制。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要素,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也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在企業管理中通過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積極性和責任感,做到各盡所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因此,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一、人的因素是企業文化的來源
(一) 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歷史背景條件下,企業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文化觀念﹑文化形式和行為模式,以及與之相同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體現了企業及其成員的價值准則﹑經營哲學﹑行為規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等。這是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通過勞動創造了文化。文化與人類共生,是人類存在和歷史發展的表現。企業文化與文化一樣,存在於一定勞動活動之中。文化作用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就形成了企業文化。
(二) 企業文化的興起
任何一個組織的功能發揮都需要管理,企業本身就是一個管理組織,但管理的背後是文化,是文化的不同才造成不同的管理風格和模式。企業文化熱潮的影響是全球性的。20世紀80年代以後的企業面臨著新的問題。一是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中勞動的性質和勞動力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二是企業中腦力勞動者和「文化人」增多,員工對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方面的自尊的需求日趨增大。三是企業的外部環境更具開放性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使得各企業的管理者及員工為了謀求生存以至發展,不得不重視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企業文化,使之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企業文化的興起正是緣於人們對企業管理發展的需求。
二、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特徵
人是企業文化的主體,人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創造了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人的活動。
(一) 以人為本重在志同道合
第一是以人為主:主張有人才有事,事在人為,唯有以人為主,才有辦法把事做好。第二是因道結合:在制度化管理基礎上以理念來結合志同道合的人士,大家有共識,比較容易同心協力,把一盤散沙聚集起來發揮巨大的力量。第三是依理而變:合理解決,一直被視為更合乎道理的方式,也可以說是合理化管理。
因此,志同道合是組織的首要條件。烏合之眾看起來有聲勢,卻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利害標准,稍有風吹草動,即如鳥獸般散去,不算是組織。一個企業在創辦之初,以志同道合的少數人為夥伴。當企業的組織擴大之際,以不斷完善的企業文化來吸引聞風而來的同道。這樣的企業,必能欣欣向榮,不斷發展。因此,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依理應變,不但可以因人而異﹑因道而異,而且同樣的人員和觀念,還能夠因時、因地而合理調整,以求制宜。
(二) 企業文化依託人力資源
人自身文化素質的開發水平,人對組織文化的認同與理解的程度,都內在地制約著體能﹑技能和智能的開發水平與速度。因此,人力資源的文化開發是其他資源開發的基礎和決定性因素。企業文化主張人本管理,重視人力資源潛質的培養與塑造,致力於人的思維和行為的文化的奧秘的探究,傾心於人的管理﹑生產﹑經營以一切社會行為的文化元素審視,力圖從人作為文化主體與其思維和行為的關系中追溯出人力資源的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文化邏輯起點與價值觀歸宿,從而為企業﹑為社會﹑為人類提出一條張揚人性﹑發展人性又使經濟和社會效益提升的文化途徑。
企業文化依託人力資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企業文化不可否認具有功利目的和功利效果,這是企業文化性質的內在規定性,但它不唯功利論,更加關注企業家和全體員工的事業情懷和終極價值。
2.企業文化依託以人力資源開發有兩方面意義,一是通過人力資源開發,挖掘人的內在潛力,最大化地發揮人的作用,從而取得經濟效益。二是通過開發人的文化價值,即不是強調經濟的功利目的,至於人的文化素質提高後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只是一種客觀效果,在這個論域中,經濟效果不是主觀目的的產物。
3.企業文化的整體客觀效果必然是長遠與現實的統一,人才與鋼材的統一,精神和物質的統一,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的統一。
我們可以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不同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策略的選擇影響特別顯著。如果企業價值觀崇尚效率﹑實踐的話,人力資源的宗旨可能是高效﹑快速;如果企業價值觀崇尚創新有活力﹑人力資源的宗旨可能是創新﹑速度。
三、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一)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
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認為:「在我的事業中,我不得不說我最好的經營決策是必須挑選人才,並且激發某些傑出的人暢所欲言。發揮大家主觀能動性的好處是,這不僅使經營更有樂趣,而且這的確給公司帶來了許多的成功。」所以說,人力資源的能動性在於:人不同於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為人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有目的地進行活動,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人力資源的能動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自我強化。人類的各種教育活動,是其自我強化的主要手段。不論是管理者還是一般員工,他們通過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各種培訓,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刻苦鍛煉意志和身體,使自己獲得更高的勞動素質和能力,達到自我強化。
2.選擇職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人力資源主要靠市場來調節。人作為勞動力所有者可自選職業。選擇職業是人力資源主動與物質資源結合的過程。
3.積極勞動。敬業、愛業、努力工作、創造價值,這是人力資源能動性的主要方面,也是人力資源發揮潛能的決定性因素。
(二) 調動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影響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主要因素有三個方面:
1.價值標准和基本信念。人的需要帶有客觀性,而人的動機則是純主觀的,但它卻是行為產生的直接原因。對人的行為動機產生深刻影響的是人的價值標准和基本信念。具體而言,有三個層次:一是社會價值觀。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主導價值觀,它決定了社會風氣的性質和方向。二是群體價值觀。具體在每個企業,在同樣的社會大氣候下,可能會形成不同的傳統、風氣,其背後是不同的群體價值觀。三是個人價值觀。在一個企業內部,每個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程度並不一樣,這與組織結構、人員任用、激勵方法、領導作風、人際關系等客觀密切相關。從主觀因素來講,個人價值觀的差異是一個關鍵。
2.現實的激勵因素。主要包括八個方面,即:任用情況、信任程度、晉升制度、工資制度、獎勵制度、處罰制度、參與程度和福利狀況。各種激勵因素之優勢,決定了對員工工作動機激發的強弱,只有強有力的激勵,才會出現員工主
觀能動性的高漲。
3.偶發因素。偶發因素指在企業中發生的一些偶然事件。會影響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如稱贊、表揚、友好的表示、善意的交往、尊重的舉動,這些積極的偶發事件,會增加企業員工的滿意感、歸屬感、成就感、責任感、激發出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三) 民主作風促進能動性發揮
這是權威接受論所必然導致的管理者行為,其特點是講究民主,注意傾聽下級的意見,吸收其參與決策過程,主要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個人的高尚品德、業務專長所形成的個人權力來推動工作,權力定位與群體。管理者只有注意民主,傾聽下級對企業的合理化建議並予實施,才能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能動性。
(四) 團隊精神是多層能動性的體現
作為一個企業的第一把手,應該是超越自我,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形成共振,才最有戰鬥力。這同樣也是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具體體現。團隊精神貴在集體同步,具體包括理想上互勉、信念上一致、觀念上共鳴、意志上互勵等,一個企業有著良好的團隊精神,可以提高企業的整體形象。有助於企業佔領市場;有助於企業廣招人才,增強企業發展實力;有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全體員工的自豪感、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地把自己的言行與企業的形象聯系起來,熱愛企業、獻身企業、始終保持高昂士氣和旺盛鬥志。
四、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關鍵是建立「任人惟賢」的管理機制
(一)、形成以人為本的氛圍。現實中不乏這樣的例子,一個企業長期處於困難的境地,廠長、經理換了一任又一任,每換一任往往只從技術制度層面上下工夫,卻忽視了人和文化層面的重要性,未形成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致使人才流失、人心渙散,企業難以從根本上擺脫困境。有學者曾對中、日、美三國的企業文化進行比較,認為美國的企業文化突出的是利潤掛帥,日本的企業文化突出的是團隊精神,而中國的企業文化突出的則是「安人」。「安人」是中國式企業管理的最大特色。如何做到「安人」,他列舉了適當的關懷、真誠的服務、相當的尊重、安定的保障等辦法。由此可見,「安人」實質上就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只有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強化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放在核心位置,才能最充分地釋放出蘊藏在員工中對事業追求和個人價值實現的能量,從而增強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強人才對企業的歸屬感,才能全面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強化惟才是舉的導向。我們常說,用好一個人才等於樹立一面旗幟。如果我們選拔的人確實才華出眾,品行端正,且被群眾公認,大家就會感到組織是公正的,企業是可以信賴的。反之,如果企業用人是搞拉關系、耍手腕、拉山頭、講宗派等不正之風,員工就會對組織產生蔑視心理。所以,用好人才是最好的工作導向。在人才的選拔和使用上,關鍵在領導,其人才觀正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惟才是舉。企業的領導者應當有識「才」之眼、招「才」之方、育「才」之責、用「才」之能、容「才」之量和護「才」之德。同時,企業的領導者還要積極營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努力做到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准確地識別和評價人才,公正、公道地對待人才,選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三)、構建人才成長的平台。我們一直說要事業留人,事業留人的核心是要使人才對個人前途預期要好。研究表明,人才對個人前途的預期越好,則他對組織的歸屬感也越強。人才對個人前途預期取決於企業本身發展的前景,也取決於人才自身發展的潛質。企業應當形成一個使「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氛圍,幫助人才把他對個人前途的預測一步步地

㈤ 【在線高分急求】一篇論文:堅持以人為本,努力造福於民(2000字)

給一個郵箱給你發過來吧
---------------------
已經發送到了你的郵箱了。去看看。

㈥ 如何理解以人為本論文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科 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1.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以人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就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人民在內的中國最廣大人民.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發點、落腳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始終堅持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要堅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堅持在全體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實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項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滿足人們的發展願望和多樣性需求,關心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們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體現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於人」,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體現了樸素的重民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減輕人民負擔的作用.我們今天強調的以人為本,繼承了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與它存在著實質上的區別.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對於「君」、相對於統治者而言的,其本質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是實現「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達邦寧」的「馭民」、「治民」之術,其價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為本也不同於西方的人本主義.近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迷信、崇尚科學,反對專制、崇尚自由,反對神權、張揚人性,對於反對封建主義、推進人的解放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義,以個人為本位、以實現自我價值為基本追求,在處理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繫上主張個人利益至上.同時,人本主義離開具體的歷史條件,離開人的社會性,以抽象的、永恆不變的人性說明社會歷史,在本質上是為資產階級取得和維護統治地位服務的.馬克思尖銳地批判了資產階級人本主義,揭示了其唯心主義的本質,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的學說.我們今天強調的以人為本,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義,則站在唯心史觀的立場上,體現了剝削階級維護自身統治地位的需要.這是它們的根本區別. 2.以人為本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政治立場.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對於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國各族人民實現自己利益、創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業,是億萬人民廣泛參與的創造性事業.廣大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我們推動科學發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堅持保障人民權益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致性,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和政府的全部任務和責任,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最高標准,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切實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具體地、深入地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中去,落實到各級領導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 3.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使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就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發展的目的真正落實到滿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都體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經濟建設,要著眼於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於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文化建設,要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精神生活質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社會建設,要著眼於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不斷建設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要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密切聯系群眾,始終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會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們的事業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激發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員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億萬人民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竭誠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觀點、幹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要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使我們的各項決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發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上,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體現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上.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的具體體現和最終目的.在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切實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有所增加.要更加註重發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統籌兼顧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促進創造財富和公平分配的協調.要清醒看到,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區和部門、不同群體和個人在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眾因為各種原因生活還有一些困難,勞動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醫療、子女上學等方面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4.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前提和條件,沒有經濟社會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和保障;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力量,離開了人的全面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就失去了目標和動力.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要立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實際,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奮斗.以人為本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理想,同時又為實現遠大理想和最終目標指明了現實途徑.堅持以人為本,就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既著眼於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又著眼於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要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通過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只有隨著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和社會文明的持續進步,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滿足,人的全面發展才能日益充分地得到實現.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不懈追求,不斷增強工作的緊迫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抓住機遇,加快各項事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要,同時又充分考慮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不能提出超出現實可能的要求.要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准備,老老實實艱苦創業,踏踏實實艱苦奮斗.堅持從具體事情做起,把以人為本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體現到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中,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成為不斷為民造福的過程,成為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成為不斷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的過程,成為不斷保障人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的過程,在推動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㈦ 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以人為本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內涵在於什麼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基本原理,體版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權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科 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

㈧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是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內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以人為容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我國國家性質的體現。
②我國的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和意旨的執行者。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我國國家機構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核心戰略。

㈨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什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

在當代中國,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就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的包括其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為本。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發展的成果也應該由全體人民共享。只有真正把實現、保障和發展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和權益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目的,作為衡量是非得失、成敗功過的標准,才能真正體現我們黨在發展問題上的根本立場。

經濟發展要講究「效率」,社會發展要講究「公平」。現實的情況是,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視效率,不重視公平。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只有經濟發展而沒有社會發展不叫全面發展,同樣,只有經濟和社會發展而沒有人的發展也不叫全面發展。新發展觀突出發展是以人為本,正是抓住了發展的核心和本質。

(9)關於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論文擴展閱讀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同時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

」這是首次把「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作為全面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的八大任務之一,並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及「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

並提出新舉措,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執政理念的升華。

㈩ 以人為本論文2000~3000字

我會給你搞定

與關於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