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一、全球製造業格局將會發生變化。由於作為全球製造業核心區域的經濟大國均已爆發疫情,停產、停工,各國為控制疫情擴散而封鎖邊境,導致經濟活動趨於停止。而疫情結束後,重新恢復的全球經濟有可能會在原有基礎上重新洗牌,產業鏈和供應鏈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響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場對中國製造業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由於中國最先控制住疫情,已進入快速恢復的階段。而世界主要經濟體基本上都處於產能不足的狀態,因此對於中國製造的需求可能會快速上升,除了醫療用品、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費品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
疫情讓世界看清了世界經濟對於中國的依賴性,此次疫情中,中國已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人員、資金、物資援助,充分體現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有的擔當。同時,也讓世界看出了,在災難面前,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是美國在疫情期間,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表現,也使其國際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國際爭端和重大事件出現緩和。如中美蔓延爭端和英國脫歐等目前都暫時擱置起來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場動盪對於地緣政治會帶來不可忽視的風險。美國與伊朗仍處於戰爭狀態,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三、疫情帶來的世界格局的最大變化就是,美國因衰落國際地位會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級大國,而歐盟將會被邊緣化,東亞崛起,世界經濟中心將轉移到亞洲。
當今世界格局為一超多強,一超就是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而多強則是指中國、俄羅斯、日本、歐盟、印度等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強勢力量。美國目前已成為新冠肺炎確診者最多的國家,疫情對美國的打擊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美國經濟的破壞作用,企業停工,失業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對全球市場的沖擊也必將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歐洲緊隨其後成為疫情重災區。俄羅斯由於經濟滯後導致其經濟實力與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實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數據要嚴重,而東京奧運會的推遲,除了直接的經濟損失外還將極大挫傷日本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醫療資源方面不到我國的一半,一旦疫情擴散,其國力必將遭到重創。中國在疫情中已經對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中國的行為可能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地緣戰略利益,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公信力則肯定會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韓三國經濟聯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方一致決定要建立共同的東亞經濟架構,從而加速東亞經濟的發展。此計劃如果能夠實現,那麼就將出現一個亞洲版的歐盟。疫情過後,世界經濟的中心將轉移至亞洲。
B. 印度疫情大爆發,為何會讓美國和英國恐慌
如果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恐慌的不僅僅是美國,而是全世界。WHO已經特別發出警示,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表示了擔憂。那麼,從何全世界都會擔憂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印度人口眾多, 醫療資源不足,一旦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會產生災難性後果。第二,在英美等國,有大量的印度裔國民,一旦印度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英美也無法獨善其身。第三,印度是全世界第5大經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失控,經濟受到沖擊,也會對世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第四,英美等西方國家一直對印度“另眼相看”,新冠新冠肺炎疫情失控,英美等西方國家不能袖手旁觀。最後,英美等西方國家新冠肺炎疫情都已經失控,恐怕對印度新冠肺炎疫情關注度大幅度下降。
不過,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30000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了21萬例,英美對本國疫情大爆發更恐慌,恐怕已經沒有多少精力關注印度疫情了。
C. 疫情導致全球的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自從全國都出現了新冠疫情之後,全球四面八方都搜集口罩,紛紛送往我國,幫助我們共同抗疫。但是現在疫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和一些各個領域的的相關發展。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門,沒有辦法營業,還有一些企業因為扛不住這次疫情而宣布破產或者倒閉。
因為疫情影響的原因,企業不得不進行關門,或者是有一些企業破產。這對於一些求職人員來說是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很多人因為這次的一群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工作,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一定的收入來源,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去生活,照顧自己和家人。
目前全球的經濟形勢是十分不容樂觀的,幾個主要的發達國家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因為疫情的防護措施等人們很少去公共場所進行大規模的聚集,這樣也給很多的一些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因此也會使得全球迎來經濟危機的風險。因為疫情的原因,數字經濟將會突飛猛進,新生的電商企業將會開啟高速發展並造成全球覆蓋的模式。也會使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相應的態度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自己的風險意識也會加強很多。在全球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國家都開始生產口罩,這是一個巨大的調整轉變過程。
D. 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
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新冠狀病毒疫情非常嚴重,目前在很多國家不斷出現,而且造成了社會不穩定,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很多歐洲國家開始出現第二次蔓延,這次疫情帶來巨大傷害,下面給大家全面分析,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新冠狀病毒疫情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很多國家經濟出現危機:
新冠狀病毒疫情也給世界帶來了經濟方面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窮困的國家由於這次疫情更加的困難,從而讓世界的經濟遭受到巨大打擊,未來這些國家將會迎來更痛苦的一段時間。
E. 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幾乎停擺,該如何穩定當前市場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 ,由於疫情迅速擴散嚴重影響了生產、投資、貿易、消費等領域,進而影響了全球的經濟發展。面對疫情人們應該繼續保持防範意識,不再引發大面積感染 。其次保障醫療體系高效運轉 ,讓病人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保證國民的健康,讓經濟能穩步運行 。很多企業的破產、轉型也意味著很多人面臨失業,降低失業率是目前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其次針對企業,也應該制定一些政策,企業在守法經營的前提下,政府給予一些競爭空間,讓每一個企業都有機會競爭,得到鍛煉。其次要維護好廣大群眾的利益,全民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進而帶動全民消費,促成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
F. 新冠對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
對於經濟而言,在疫情期間,許多經濟體採用了德國的「短工」補貼政策。這項政策減少了工人們的工作時間和工資,政府會補償工資的不足。同時,通過保持企業和工人之間的聯系,為經濟快速復甦做了更好的准備。而加強這些政策的執行,使其成為經濟復甦方法中永久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遠程辦公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一些證據表明,在家工作可能和在辦公室工作一樣高效。許多人都已經嘗試過這種方式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遠程辦公可能會繼續存在下去。
當地時間7月25日,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奧克蘭運動家隊在奧克蘭體育場主場迎戰洛杉磯天使隊,印有球迷照片的紙板人現身看台。
新冠危機同時也加快了數字轉型的步伐,電子商務進一步擴大,遠程醫療、視頻會議、在線教學和金融技術的應用速度加快。
政府在危機期間扮演最終保險者和投資者的角色後,作用會變大。公共債務將激增,在全球范圍內形成金融挑戰。
報道指出,人們從新冠疫情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訓是,「我們必須在影響整個人類的問題上共同努力,我們團結時會比分裂時更強大。」
G. 若美國應對疫情不力導致經濟被拖垮,對世界經濟影響究竟有多大
若美國經濟因疫情被拖垮,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惡劣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大幅倒退。
3、若美國經濟被拖垮崩潰對中國、日本、歐盟的經濟貿易打擊是致命性的,而中國、日本和歐盟的貿易體系幾乎遍布全球各個貿易地區,所以若美國經濟崩潰則將直接導致全球性的經濟災難和危機,甚至有很大可能將引發全球經濟大幅倒退。
H. 既是壓力又是機遇,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是怎樣的呢
近期,歐美國家不斷傳出第二波疫情的訊息,搞得全球上下甚為緊張。其實緊張無非兩個方面,一個是怕被感染,二個是怕影響經濟。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全球經濟大變局已經初現,我們該如何去把握。
首先,產業龍頭企業,會考慮整合上下游產業,這要做的目的是讓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得自主可控。這種情況下,為大企業服務的一些小企業,可能就會面臨不小壓力。其次,產業龍頭企業,也會考慮將有關配套產業,聚集到自己所在的區域,這樣的話會對區域經濟布局造成不小影響。最後,盡管產業鏈和供應鏈變化,會帶來一些陣痛。但長期看,各種產業將會經歷一個整合過程,機遇也就隨之產生,本土化和區域化的新價值鏈會逐漸形成,原來的產業從業者從中受益可能性很大。
I. 今年的疫情為什麼會使全球經濟下滑的趨勢
從去年四季度至今所爆發的新冠疫情造成了全球股、匯市的動盪,而近期公布的全球經濟數據包括美國的非農就業人數及市場對於全球經濟的前瞻均認為經濟衰退更或是金融危機處於危險的邊緣。那麼,是否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是這次疫情所造成的?我個人認為:疫情是影響因素之一,但並不是核心根本。
首先,全球經濟長時間處於「恢復」階段,「底子」並不好是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病因」!
我們以「G2」中國和美國作為觀察點,從2018年三季度之後,國內經濟保持調結構狀態,通過擴大內需和投資新科技並以對中小企業定向貨幣與財政政策扶持的方式維持經濟的整體平穩增長。但無論GDP增速,還是製造業PMI數據均保持「L」型的底部盤整狀態。總結一句話就是:國內經濟轉型進行中。
另一方面,美國方面雖然GDP增速依然保持2%左右,但企業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中通過大量舉債維持增長和公司股票回購成為常態,我們看到的是——美國企業杠桿水平的不斷上升和投資增速的下降,所以,企業債務上升且有泡沫化跡象以及投資意願不強是其特點。總結一句話就是:「表象」穩定,實則或為「內虛」。
其次,全球新經濟增長點尚未出現,產業鏈結構矛盾突出是經濟不景氣的「根本」。
2008-2009年金融危機至今,全球基本處於低利率環境中,整體需求不足是長期現象,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發達經濟體將產業鏈中下游等利潤較薄的領域遷往發展中國家,這也造成了主要發達經濟體產業鏈結構矛盾顯現,其表現就在於——製造業發展萎縮,服務業獨大,就業壓力增強,民粹主義上升。
與此同時,以新能源車、5G、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還處於初始階段,因此,全球新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規模,而產業鏈結構矛盾突出以及引發的社會潛在問題也在削弱原本並未恢復的經濟本身。
綜上所述,本次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的確造成全球資本市場的動盪,也大概率將影響二、三季度全球整體經濟景氣度,但它並不是核心根本。全球主要經濟體處於經濟轉型階段;全球化下產業鏈結構性矛盾;長時間低利率環境所帶來的遺害才是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主要內因。
J. 疫情期間世界經濟最困難的兩點是
這幾天國際疫情急轉直下,美國義大利確診數據先後快速超越中國,各種壞消息頻傳,於是在社交媒體的評論區,出現了很多讓人不安的言論,其中有嘲笑、諷刺甚至是幸災樂禍,對此,我想說——
這些人並不清楚現代世界的運作規則,他們並不知道國外的疫情的水深火熱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
01
我們看到的壞消息
並非真相的全部
首先我需要說的一個點是——我們看到的壞消息並非真相的全部。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基礎的邏輯——對於傳播而言,壞消息傳播速度永遠比好消息快且廣泛。
舉個例子,在韓國、日本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的公眾號文章都是極力渲染他們的愚蠢的應對策略、慌亂的民眾以及混亂的秩序。
但僅僅兩周之後,我們發現韓國和日本其實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那麼現在又有多少媒體在報道韓國日本如何井然有序穩住疫情呢?幾乎沒有,因為井然有序不是新聞,沒有傳播度,拿不到 10 萬+閱讀。
沒錯,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義大利、美國、英國的疫情慘狀在事實上都是真實的,但請注意,這並非真相的全部——
那些他們進展順利的方面我們的媒體往往會選擇性忽視,因為那沒有可讀性,太普通,太常見,太不算新聞。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就是真相,真相永遠比你看到的要復雜,仔細感受一下下面兩張圖:
02
世界需要我們
我們也需要世界
當我們幸災樂禍的時候,或許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過去兩個月我們剛剛經歷了什麼——
沒錯,我們疫情初期非常被動,個別國家的媒體刻意嘲笑、侮辱中國的時候,一轉眼才發現中國對於這個世界的正常運轉是如此重要。
中國作為「中間產品」供應商在世界各地區的份額:
1.蘋果全球限購了,因為我們的富士康不能正常開足馬力生產了;
2.澳洲的龍蝦賣不出去了,因為中國的餐館在疫情期間紛紛關門了;
3.泰國的旅遊業按下暫停鍵,因為中國的旅客隔離在家不敢出門了;
4.韓國的現代汽車工廠停產了,因為中國山東的供應鏈工廠停滯了;
5.巴塞羅那國際電信展取消了,因為中國的電子消費品牌沒法參展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的貿易量佔全世界的 12%;中國是全球 33 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國,是 65 個國家的最大進口商品來源國;同時中國也是全球 120 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2004 年的聖誕節,美國記者薩拉忽然發現,收到的 39 件聖誕禮物中「中國製造」的有 25 件,薩拉突發奇想,決定從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帶領全家開始嘗試一年不買中國產品的日子。
於是她開啟了一段真實而艱難的歷險,在經歷了無數啼笑皆非的痛苦之後,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製造的懷抱,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離開中國製造的一年》。
美國直到疫情告急才發現,他們整個國家使用的青黴素中有 45% 是中國製造的,而布洛芬幾乎是 100% 為中國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