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後美國對外的經濟戰略
可以看看張敏謙研究員所著《美國對外經濟戰略》,》較為全面和系統地展回示了第二次世答界大戰後美國對外戰略史的經濟方面,《美國對外經濟戰略》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對應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外經濟戰略的三個發展階段,即作者簡明扼要地稱呼的「盟國復興戰略」、「治理危機戰略」和「確保優勢戰略」。
我這里有一個文件,《作為大戰略組成部分之一的對外經濟戰略———《美國對外經濟戰略》述評》,如果要的話,傳到你的郵箱
㈡ 二戰後的美國經濟的發展狀況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4年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GDP全年增長4.4%。200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繼續擴大,達4123億美元。2004年外貿逆差為6171億美元,創歷史最高。 2008年,美國經濟再次呈下滑趨勢。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㈢ 二戰後,美國的發展趨勢
戰後美國經濟經歷了一個曲折起伏的發展過程。由於以原子能技術、航空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發展為標志的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美國經濟進入了高度現代化的發展階段,加上現代企業組織的新發展、國家或國際壟斷組織的新發展及跨國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國開始向後工業社會和信息化社會轉變,並始終站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高峰。 二戰後美國經濟大體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戰後--1973)
持續發展期(發展的「黃金時代」)
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
政府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國民經濟的軍事化極大地刺激了經濟的增長(越南戰爭);戰後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主要原因);利用戰後經濟優勢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場(如現代跨國公司的興起);利用國外廉價資源如石油,極大地獲取高額利潤;戰後國內政治局面的相當穩定。
第二階段
(1974--1982)
經濟衰退期
經濟危機與「滯脹」
石油危機、生產停滯、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物價上漲等
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無法解決(凱恩斯主義的失靈);美國在越戰時期採取不恰當的宏觀經濟政策;第三世界與之利益的沖突與對抗;資本主義之間的競爭與抗衡(日本與西歐的崛起)
第三階段
(1983--1990)
調整復甦期
經濟持續低速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顯著降低;但債務負擔沉重
經濟政策的調整;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加強國際合作和政策協調,改善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與日本、西德的競爭地位,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國際上一些客觀有利因素如石油及原料價格的下跌。
第四階段
(1991--2001)
改革繁榮期
經濟持續穩定繁榮高速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零通貨膨脹下的充分就業)
柯林頓政府「宏觀調控、微觀自主」政策的實施;高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正確的貨幣政策以及良好的投資環境;國際國內良好的政治環境。
第五階段
(2002年以來)
新一輪的經濟衰退期
十字路口的美國經濟,未來的發展還處在不確定狀態中。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10年繁榮所隱藏的一系列失衡現象的累積效應(股市泡沫、投資過渡、監管消弱、債務膨脹、逆差擴大、兩極分化、壟斷加強等);2001年的9·11事件,有從外部打擊了美國經濟
綜觀戰後50多年的發展,可以發現美國的經濟地位呈現相對下降趨勢。隨著西歐、日本的相對強盛,加上發展中國家的崛起,戰後初期美國經濟的絕對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美國由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變成最大的債務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的比重不斷縮小,國際貿易地位逐年下降。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美國經濟地位下降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支撐美國經濟繁榮的因素仍在起一定作用,美國經濟表現為「強盛」與「衰弱」並存的兩重性。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里,美國對世界經濟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自我調整與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此得到了充分證明。
㈣ 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略的發展脈絡5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的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集中體現在美國的全球稱霸戰略中。但如果僅僅局限於對美國霸道、強權的揭露,還無法充分地說明在當今國際關系民主化浪潮中不少國家仍認可或追隨美國霸權的原因。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冷戰時期與後冷戰時期兩個階段。冷戰年代美國全球戰略的核心內容是遏制蘇聯和所謂共產主義的全球擴張。其中,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和越南戰爭的失敗為轉折點,前期的對外戰略具有明顯的進攻性與擴張性,後期以勢力收縮和對蘇緩和為基調。布希政府和柯林頓政府先後提出了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共同的主旨是保持美國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統而觀之,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思想與決策不斷進行著調整,但是在發展變化的同時,其內在連續性也十分明顯,那就是稱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從未改變,謀求主導性優勢的戰略一以貫之。而且從冷戰到冷戰後,美國的霸權野心還不斷膨脹,從遏止共產主義發展到在全球大力擴展民主與自由市場,從充當西方世界的盟主發展到確立「領導」世界的全球戰略目標,並不時大肆動用武力和採取「單邊主義」行動以貫徹自己的戰略意志。
霸權戰略並非美國所獨有,但戰後美國的霸權戰略與歷史上列強爭奪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鮮明的時代特點和美國特色。
一、聯盟戰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處於關鍵地位。
聯盟既是美國謀求世界霸權的力量支撐點,也是美國霸權覆蓋的核心區域,同時美國維持聯盟體系與在勢力范圍內施展霸權的方式別具特色,帶有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歷史上的大國霸權往往直接採取武力征服領土、奴役人民、強占資源的形式,美國霸權則更多地採取「借力」的方式,通過各種軍事集團、條約組織構建其聯盟體系和勢力范圍,形成一個包圍對手的網路。
二、美國竭力賦予其霸權以某種道義的或國際法意義上的合法性,同時注意將霸權目標與國家的實力統一起來。
為自己的霸權擴張披上道義合法的外衣是幾乎所有霸權國家所通用的手法,而美國在這方面更勝一籌。維護所謂的自由和民主成為其動員國內社會力量支持政府對外政策的有效工具以及號令西方世界的大旗,而且憑借各項實力的巨大優勢,以及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面臨問題挫折的反襯之下,美國所極力推廣的價值原則大有席捲全球之勢,並通過一系列國際機構與制度成為規范國際社會的原則框架。尤其在冷戰結束以後,道義的旗號與標准從具有防範意味的反蘇反共轉變為更加自信、自傲和更具進攻性的在全世界推廣所謂民主、人權和市場經濟,甚至不惜動用武力為其所謂的價值標准開道。
同時,美國霸權戰略的道義目標與道學面具絕非不計工本,現實利益與實力的算計始終是美國霸權戰略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把「促進民主」作為旗幟的同時,美國並不放棄現實主義外交,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時仍以國家的現實利益為主要出發點,並將「雙重標准」作為調和道義目標與現實利益之間矛盾沖突的手段。在冷戰期間,遏制蘇聯的霸權戰略基本上反映了理想與現實的共同要求。冷戰後,如何實現「促進民主」和守護現實國家利益的統一,再次引起美國國內的廣泛爭論。在二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目標是謀求「世界領導地位」和「按照美國的構想塑造世界」。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被認為是阻礙美國實現這兩大目標的主要因素。因此,戰後美國對外戰略主要圍繞反共和爭霸展開。但受制於國際形勢變化和自身實力消長,美國的全球戰略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
⑴杜魯門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戰略
遏制戰略是戰後美國對外戰略的一次重大轉變,標志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表明美蘇已由戰時合作走向戰後對立和對抗,它奠定了戰後幾十年美國稱霸世界戰略的基礎。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推出「馬歇爾計劃」,並建立北約,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
⑵艾森豪威爾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爾主義」
軍事上,艾森豪威爾政府提出了對付社會主義國家的「大規模報復戰略」。
⑶肯尼迪、約翰遜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戰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欖枝」的「和平戰略」,其實質就是運用和平與戰爭的反革命兩手策略,在社會主義國家搞和平演變,在亞非拉地區推行新殖民主義。在軍事戰略上,實行「靈活反應戰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義」
所謂「尼克松主義」是指在美國實力地位嚴重削弱,國際戰略地位下降的情況下,為了保住美國的霸權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對外戰略。尼克松主義有三大支柱:「夥伴關系」、「實力地位」和「談判」。
尼克松主義的內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國的「夥伴關系」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國在政策上協調一致,共同對付蘇聯;在經濟上相互讓步,幫助美國渡過難關;在軍事上共同分擔軍費和防務責任。②以實力為後盾,以談判為手段,通過談判制約蘇聯,維持美蘇之間的均勢。③利用中國制約蘇聯,積極打開對華關系大門。④在第三世界縮短戰線、加強重點。
尼克松主義的實質是美國霸權地位衰落的產物和表現。它是在美國處於戰略守勢的不利情況下提出的,目的是為了繼續維護美國全球霸權。
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戰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續尼克松主義,上台後提出了「世界秩序戰略」,其主要內容包括:① 加強日美歐三邊合作關系。②把美中關系作為美國「全球政策的一個中心環節」,推進關系正常化,謀求建立抗蘇的戰略合作關系。 ③ 把緩和東西方關系作為「首要目標」,強調以經濟力量和道義力量對付蘇聯的擴張。④重視人權外交。
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實力求和平」的對外戰略(「里根主義」)
面對美國的內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國威」、「擴軍抗蘇」的口號。制定了「星球大戰計劃」,謀求對蘇聯的戰略優勢,在經濟上拖垮蘇聯。在軍事上提出了「新靈活反應戰略」,並對蘇聯推行強硬政策,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此外,努力恢復對西方的領導,以實現反蘇的總戰略。這些都標志著美全球戰略跨越了戰後對蘇聯單純遏制的范疇,進入了一個主動進攻、靈活反擊的新階段。
⑺老布希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戰略
這一時期,美國的全球戰略有了很大變化:第一,提出超越遏制戰略,意圖實現將蘇聯東歐納入西方體系。第二,提出建立歐洲新格局,實質是確保在歐洲的利益。第三,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張,實質是要在美國的領導下按照美國的價值觀改造世界。
⑻柯林頓政府(1993-2001)的「參與和擴展」戰略
這個戰略有「一個目標」、「三個支柱」。「一個目標」就是在全世界鞏固和擴大美國的「領導地位」,即美國的世界霸權。為此,要防止潛在的戰略對手和新的超級大國,重點遏制有那些有潛力成為全球大國的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所謂「三個支柱」,是指經濟安全、軍事實力、民主人權。其內容是:①把經濟問題放在對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國外交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國「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力圖在全球建立一個由美國領導的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應付新的安全挑戰。
A.第一任期間
1993年1月13日,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上提出,冷戰後美國「需要設計一項新的戰略」來保護美國利益:第一必須促進美國的經濟安全,第二必須保持強大的防務力量,第三鼓勵正在發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並強調對國外民主和人權的支持能夠而且應該是改善美國安全的一項中心戰略原則。1月18日,柯林頓發表演講時再次強調,世界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再次強調美國對外政策將建立在上述三個支柱的基礎上
1994年7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上任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提出「參與和擴展戰略」,表明冷戰後美全球戰略的理論框架最終確定,標志著美國全球戰略基本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參與和擴展戰略」可概括為:利用冷戰後對美國總體有利的國際形勢,加強介入和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力度,「擴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
在第一任期內,柯林頓政府雖然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但其對外政策在國內外仍然受到了廣泛的批評。
B.第二任期間
美國開始對它在中、近期所處的國際環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進行評估,並著眼於21世紀的大國競爭,制定了美國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首次明確提出2015年之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競爭對手,表明美國對保持獨立超級大國地位的中長期前景有所擔心。首次提出美國面臨著嚴重的「不對稱威脅」的直接挑戰,諸如恐怖主義、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戰和環境破壞等。
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大國關系深入調整,國際戰略格局輪廓初現,美國全球戰略逐步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並確立了面向新世紀的全球戰略的基本架構。這個轉變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擴展戰略」和1994年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為起點,結束於1997年的「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面向新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成為柯林頓政府留給小布希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遺產。
⑼小布希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單邊主義」政策和「先發制人」戰略
小布希上台後,採取的對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奉行單邊主義政策,謀求建立美國霸權地位。②強調軍事優先,注重培植美國的軍事實力。③注重美國本土安全。④將打擊國際恐怖主義作為小布希政府對外政策的中心任務。⑤美國的全球戰略進一步向亞洲太平洋地區轉移。⑥2003年3月,美國未經聯合國同意,發動針對伊拉克的戰爭,意在控制中東石油,在中東推行美國式的民主,塑造中東地區新格局,影響國際政治。⑦提出先發制人戰略,對「無賴國家」和恐怖分子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從以上各個時期的變化不難看出,稱霸全球的「霸權主義」是政策中的一條主線,核心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隨著歷史的發展,美國逐步接近於稱霸意圖。就目前來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歐的發展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振興,依然是美國稱霸世界難以逾越的阻礙。美國為突破障礙,採取了發揮其軍事上的優勢,控制全球戰略要地;拉攏部分資本主義強國;利誘對其有利害關系的發展中國家;壓制其潛在對手等措施。
三、文化戰略是美國霸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的經濟、軍事強勢不僅將其消費文化、娛樂文化與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世界各地,而且美國政府將對外文化宣傳置於全球戰略的高度,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這項工作之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以及在朝野受到的重視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既是冷戰中為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斗爭服務的需要以及和平演變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出於美國人根深蒂固的美國優越論以及美國應該拯救世界的救世主義傳統。1948年,美國國會專門通過「史密斯──蒙特法案」,強調通過新聞媒介加強對外宣傳,並授權美國政府指導國際「情報、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1950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的作為冷戰綱領的著名的NSC68號文件把宣傳工作與軍事、經濟、資源並列為國家安全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期間,美國歷屆政府都重視利用國際廣播對社會主義國家展開心理戰,強調美國需要一個「更響亮的聲音」,但它「不能吵鬧、刺耳」,必須「保持富有人情、手法靈巧」的特點。同時,美國各大基金會、各種民間學術機構和高等學府的對外交流活動一直是美國政府文化戰略的得力助手。
㈤ 試述冷戰結束後美國對外戰略的新變化
冷戰結束以來,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是美國對外政策急劇的內源性張力的產生,美國在總結冷戰遺產之後,迫不及待地對自身的對外政策進行結構性、戰略性、整體性調整,經過若干年的調整,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繼續保持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單個國家所擁有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尤為重要的事,美國不僅保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等硬實力,而且還在生活方式和大眾文化等軟實力方面佔有絕對優勢,在喪失全球性競爭對手所引至的短暫迷茫之後,其對外戰略的主體性配置業已由冷戰期間資本主義世界的領袖,進而採取實質性步驟向單極世界演進。
正是基於自身在物質與精神的歷史高位,美國外交政策與思想界的強勢走向日趨凸現。布熱津斯基在90年代所撰著的《大失控與大混亂》與《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地緣戰略》之間所產生的混亂與迥異落差——從警告美國面臨內戰與解體之憂轉為旗幟鮮明地大談美國經濟的活力、政治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吸引力——正是柯林頓時代對外政策思想界思考與探索的艱辛歷史過程的縮影。不僅如此,美國《外交》雜志以「正確審視美國的首要地位」為題宣稱「如果說美國今天的霸權地位還沒有形成一個單極世界的話,那麼也就沒有能夠形成單極世界的了 」, 而小布希自上台以來,進一步闡釋其帶有明顯軍事化傾向性的對外政策並將其付諸實施, 9•11事件的強力沖擊,更加固化了以布希為核心的美國決策當局的軍事安全意識,美國的霸權傾向則更是甚囂塵上,認為是「政治,即使是國家間政治,也是地區性的 」,其單邊主義、先發制人的霸權行徑,業已對國際社會普遍的外交努力產生相當負面的影響且有不斷惡化的趨勢。由此可見,對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特徵的完整有效解析有其必要性,對於指導我國相關的外交政策的建構與調整,改善新時期我國國際生存環境,加速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後冷戰時代美國對外政策特徵
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國家利益為依託,以綜合國力為後盾,以國際軟硬環境為背景,以美國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基本的戰略訴求,著力維護美國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企圖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實現美國治下的和平( Pax American ), 建立美式帝國( American Empire )。盡管在柯林頓與小布希政府時期,二者在實現既定戰略目標的途徑、方式與手段上存在差別,但二者在目標的選擇與實現上並無實質性差異。「擴張是貫穿於美國對外政策史的最明顯、最永恆的主題 」。相對而言,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對外政策側重於對其他國家的柔性規制,而小布希政府的對外政策則側重於剛性制衡,然而,無論誰上台,其基本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即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致力於實現「美國治下的和平」。這既是美國國內政治權變運作的結果,也是美國不斷促進其全球戰略,以確保其世界霸權地位的結果與需要,因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小布希政府的對外政策是柯林頓政府對外政策在行為方式上的轉變,行為目標上的延續。
具體而言,後冷戰時代美國對外政策可以表述為:
第一、對外經濟由服務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低級政治」上升至美國對外關系的首位,在對外政策的制定中強調自身經濟利益得失、綜合國力損益。 冷戰結束以來,國際關系總體形勢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成為各國的普遍共識,而傳統意義的「高級政治」與「低級政治」的劃分也日漸模糊化,雖然政治與軍事安全利益依然重要,但是國家間的經濟關系日漸構成現代國際關系的主要內容,對經濟利益的訴求迅速成為美國對外關系的核心考量之一。後冷戰時代,美國之所以能執行強勢擴張性的對外政策,無不與美國經濟在世界上所具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密切聯系,經濟利益的糾合、紛爭成為國家間關系的常態,「美國霸權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脅迫別國執行有利於美國經濟利益的政策』(亨廷頓) 」。對國家經濟利益的強調也日漸成為美國對外關系的突出特點,謀求國家經濟安全成為其新安全觀的主要內容。
第二、維護本土安全,強化本土防禦,打擊恐怖主義,整合國家權力配置,提升國家安全體系的塑造與建構,成為美國對外政策制定的主導戰略意圖。 自柯林頓政府時期起,頻繁發生於美國駐各國使領館遇襲事件逐漸引起華盛頓方面的警覺,對恐怖主義危害的打擊力量也日漸增加,盡管當時尚未將其提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然而在情報機構的信息匯總和安全部門的目標選擇上,亦將防範和打擊恐怖主義列入議事日程。9•11事件是美國自1814年英軍火燒白宮以來美國本土首次遭到的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在深度震撼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同時,標志著現代國家必須面對的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實質性到來。面對恐怖主義襲擊的現實,小布希政府不得不調整國家安全戰略,改組情報部門,加強強力部門,擴大安全控制許可權,整合國家權力的配置,成立國土安全部,協調各部門之間面對恐怖主義威脅的對策選擇,強化本土防禦意識,全面提升國家面對各種威脅的情報獲取與危機應對機制,甚至為了應對國內對危機可預防性及危機前干預必要性的種種責難與質疑,不斷追加軍費開支,發動對外戰爭,以期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緩解政府在相關敏感性問題所面對的壓力,重塑美國人的安全信心,增強應對非對稱性襲擊的能力。
第三、以新保守主義作為推行對外戰略的主導理念,在實際權力的建構、配置與運行中強調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同時以極端實用主義的方式加以凸現。新保守主義作為當代美國政治思潮中最活躍最具攻擊性的一支,在柯林頓時代不斷的積蓄力量,擴大宣傳平台,至小布希政府時期其影響力達到了高峰。「與傳統保守主義者更加重視國內政治和社會問題不同,其所關注的焦點主要在對外政策和國際關系方面 」,新保守主義者宣稱:國家之間的利益具有內在的沖突性,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是一種零和博弈性質的競爭,相對實力是國家的,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唯一主要手段。唯有通過不斷加強以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為核心的國家力量,才能切實有效的維護自身的利益,通過基於實力的均勢制衡戰略,才能有效的遏制新興大國對既有國際安全與和平秩序的挑戰。從維護美國絕對優勢和絕對安全的角度出發,新保守主義者強調國際關系領域中的無政府狀態,認為國際關系中只存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人類的良知、國際法等都是無用的。因而,自新保守主義開始主導美國對外政策之日起,其基本的訴求就由確保基本國家安全延伸至不斷增加國防開支,強化自身實力建構。9•11事件以後,新保守主義者則更加強烈地要求在對外政策領域強調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和自主性,宣揚單邊主義和先發制人的打擊戰略,認為在對外政策與國家安全領域應注重政策的實際效果,而要達到這樣的實際效果,實現「美國治下的和平」,實用成為其對外政策決策抉擇的不二選擇。
第四、以軍事威脅遏制與外交協調斡旋藝術的有效結合為基本權謀,突出對外戰略中軍事後盾的作用,加速全球軍力的配置與優化組合,實現戰略重心轉換。冷戰結束後,伴隨著冷戰兩強之一的蘇聯的解體,美國以無可比擬的政治、軍事實力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因而,美國更加倚重軍事後盾的作用,「美國必須保持強大軍事力量的機制威脅潛在的競爭者,使他們甚至不敢奢望發揮較大的地區性或全球性的作用 」成為柯林頓時代軍事防務的指針,而「倚仗美國的軍事力量優勢,遏制所有競爭對手,重新塑造國際關系格局 」成為小布希時代軍事戰略的核心目標。無疑,無論柯林頓政府抑或是小布希政府,軍事威脅遏制,以實力求和平是二者共有的默契,盡管雙方達到軍事目標的方式各異。在強化自身軍事實力的同時,後冷戰時代美國普遍注重外交協調與斡旋藝術在危機干預、突發性事件處理及言論決策負面作用的彌合,尤其在加強經濟合作、提供經濟支持與援助的經濟外交和以首腦會晤形式就彼此相互關心的國家間棘手問題達成諒解的首腦外交。不僅如此,自柯林頓時代起,美國便開始就進行全球軍力重新配置的可能性問題展開討論,探討並醞釀全球軍力優化組合的可行性,並且進行軍力的試探性調配,提出驅動美國以後整個外交與軍事戰略轉型的核心概念:國防轉型。小布希政府自上台伊始,即緊跟柯林頓政府的步伐,國防轉型便主要由理論性概念提出向實質性戰略轉型演進,整合國家軍力配置,逐步實現歐洲戰略重心向亞太歐洲雙重心的轉換,同時輔之以秘密外交、結盟外交等手段與相關國家締結外交雙邊或多邊安全防禦條約或協定,企圖將歐亞大陸安全形勢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以期實現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的預言:「誰統治了(歐亞大陸)中心地帶,誰就控制(歐亞非大陸)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維持美國在世界上作為不可挑戰的帝國的地位。後冷戰時代美國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橫行無忌,諸如發動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其堅強的後盾就是美國龐大的戰爭機器與外交協調斡旋藝術的有效結合。
第五、以推進民主和促進人權改善作為美國對外戰略的主導型依託手段,加強以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為基礎的軟權力滲透,全面架構美國的優勢戰略地位。「軟權力概念的產生是國際關系深刻變動的結果,也是權力性質范圍隨著形勢變化而不斷拓展深化的結果 」,後冷戰時代的美國政治精英,在冷戰陰雲漸漸淡去之後,深深體察到,僅僅憑借美國超強的政治軍事等硬實力,尚無法給自己竭力構築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強力行動的局限性促使他們從自身歷史文化遺產中找尋可資憑借的思想載體。華盛頓的政治精英們認為,積極幫助其他國家發展自己的自由市場和建立尊重人權的民主制度,是美國對外政策大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最成功的專制不是那種用武力來保證一致性的暴政,而是讓人們不知道還存在著其他的可能性,不能想像別的道路也能走得通,不了解天外有天 」,民主與人權思想的擴展,有助於提高自身行動的法理和道義的合法性,增強國內外民眾對美國所推行的對外政策的道義支持,配合自身在世界舞台上思想界與傳媒界的有力支持,美國的軟權力將無所不至的滲透進敵對國家的思想土壤,從而打造起基於美國式民主與人權觀念的道德高地,因而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民主的擴大促使霸權思想的膨脹 」。而9•11事件則為美國進一步擴張美國式民主與人權觀念提供了絕好的口實,如大中東改造戰略,本身就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美式民主與人權思想擴張的重要平台,有助於其取得對其他國家的排他性地緣戰略優勢,進而實現其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實現「美國治下的和平」。(不好意思 ,網上COPY的)
㈥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發展,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爭結束後,經過恢復與改造,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持續發展,西部、南部呈現繁榮景象。
原因:美國占據了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術成果,改進傳統工業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和軍事工業;政府加強對經濟的調控,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力的發展環境;加大了對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經費投入,培養高素質人才,涌現出了許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階段,面對危機與「通脹」,經過調整,80年代中期以後,經濟形勢好轉,但債務負擔沉重。
原因:經濟發展弊端顯露,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美國債務增加,成為最大的負債國。
3、第三階段,通過調整政策,90年代以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進入新經濟時代。
原因:美國對社會經濟進行了改革,加大發展教育、科技事業的力度,促進一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完成了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等。
(6)論述戰後美國對外經濟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1、從發展過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現繁榮,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機與通貨膨脹,90年代穩定發展,21世紀初又發生經濟衰退,這顯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周期性。
2、從實力地位上看,盡管發展出現波折,但美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仍處於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前列,是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
3、從主導產業上看,經過了傳統工業到新興工業再到信息產業的發展過程,高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高。
㈦ 簡述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過程及特點
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和軍事工業,內出現戰後經濟的繁容榮。70年代,受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地位下降。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通貨膨脹的困擾。80年代中期以後,政府調整政策,形勢逐漸好轉,但債務負擔加重。90年代以後,進入新經濟時代,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㈧ 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情況
之前的世界霸主是英國為首的歐洲,而美國自身國土遼闊,資源豐富。雖然開發比較遲和人口不多,但其制度先進,科技和經濟發展本來就不落後於歐洲很多。歐洲因為內部矛盾激烈,歐洲經過一戰和二戰遭受重大破壞,同時更加使大量人才、資金和勞動力流向安逸的美國。美元代替英鎊成為世界貨幣,重要商品尤其是黃金和石油都變成由美元定價,這奠定了美國經濟在世界的領導地位。加上美國的科技自二戰後一直保持世界領先,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變革都由美國帶頭。也推動維護了美國經濟的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