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北川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北川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08 02:11:51

A. 找篇關於鄉鎮企業的發展的調查報告

一、我州鄉鎮企業聚集基本分布情況目前,黔西南形成了特色產業群體有近百個,其中有一定經濟規模的產業群體42個左右。2006年,黔西南州的產業集群分布在:以興義、頂效、安龍等縣(市)為主的以農副產品加工、煉焦、化學品製造、醫葯製造、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產業集聚發展區。二、我州鄉鎮企業聚集規模情況「十五」以來,黔西南州堅持把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積極引導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有效帶動了二、三產業的興起,壯大了小城鎮經濟,促進了小城鎮的快速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已經形成了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格局,鄉鎮企業已經成為黔西南州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興義市2006年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495143萬元,同比增長14.24%: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552914萬元,同比增長13.75%;上交稅金15685萬元,同比增長17.69%。全市共有鄉鎮企業13292個,從業人員90000餘人,企業職工人均年收入超過600元以上。其中龍頭企業29個,從業人員3953人,鄉鎮企業總產值7837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23%;增加值2192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02%;頂效開發區到2006年底,全區建設園區4個,分別為建材工業園、冶金工業園、加工工業園、科技工業園,入園企業26家,2006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4.9億元;安龍縣德卧工業園目前已有電解鋅、鐵合金、農機製造、建材及化工生產等近二十家,總投資達1.5億元,其中,利用縣境充裕的電力發展起來的鋅冶煉業,生產能力2萬噸,可創工業產值1.6億元,創稅收1000元元以上,解決1000餘人富裕勞動力就業。同時,工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還拉動了當地第二、三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州也有一些縣受地理環境、資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約,不具備鄉鎮企業集聚發展的條件,如興仁、晴隆、普安等縣。實踐有力地說明,發展鄉鎮企業已經成為農民增收中流程最短、農民最易接受的一條重要渠道。三、我州鄉鎮企業聚集區存在的困難及問題:1、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比重較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後,主導產業不突出,支柱產業特色不明顯;產品結構中,名特優新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少、規模小;出口產品結構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少;企業組織結構中,相當部分企業規模偏小,技術裝備落後,管理水平低;資源結構中,未能充分利用我市的區位、人才、市場、信息優勢,資源浪費與閑置並存,人才不足,科技創新能力差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2 、工業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近年引進的企業多為硅錳合金、煉焦等高能耗的冶煉企業,科技含量不高,容易受到市場干擾。3、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少,規模小,實力較弱,帶動性不強,較難實現農業產業化。4、市場化進程相對滯後,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較,我市的市場化進程已明顯滯後,健全的市場機制、公平的競爭環境、完善的服務體系、具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等方面與先進城市相比均有較大的差距。四、我州鄉鎮企業聚集發展的主要特徵1、形成模式多樣化。分析黔西南州鄉鎮企業聚集的形成,其發展模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一是資源優勢型。主要是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培育壯大地方特色產業,並進而匯聚形成的產業集群。二是企業帶動型。由龍頭企業擴張裂變或帶動而成。如醫葯製造產業集群、汽車銷售和配件產業集群等。同時一些與產業集群相配套的專業化市場正在興建之中,主要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及果蔬冷藏保鮮、生薑系列產品深加工、芭蕉芋澱粉及系列產品加工等。三是「一鄉一品」型。是在某個鄉、鎮或村出現某個產品的集中生產,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比較典型的有興義的倉更、滄江、洛萬板栗產業集群、冊亨的桐油等。2、初步效應已形成。黔西南州鄉鎮企業聚集群已經有了合理的企業構成,涌現一批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品牌產品,集群的效應初步顯現。五、我州鄉鎮企業聚集的主要做法及經驗1、培育要素市場,加快產業集聚。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規范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健全以市場為基礎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化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促進生產要素有效地流動、集聚和優化配置。充分利用現有城鎮基礎設施加快生產要素集聚,積極引導、合理規劃土地投入方向,使土地資源向優勢企業、優勢項目集中,鼓勵企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2、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集聚。積極引進和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發揮其輻射、示範、信息擴散和銷售網路的產業龍頭作用。發揮龍頭企業的集聚帶動效應,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關企業集聚,通過企業之間的集聚效應降低綜合成本,增強競爭優勢。3、創造區域品牌,引導產業集聚。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重點扶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高、有市場潛力的名牌產品企業。4、努力擴大開放,拓展產業集聚。大力推行以股份制為主的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引進導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鼓勵民營經濟加快發展,放寬市場准入,改進對民營經濟的管理和服務,更多地把技術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加工製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州。六、今後應採取的措施我州要突出集聚鄉鎮企業發展的優勢,突出連片發展鄉鎮企業的特色,培育新的成長型企業,必須從三方面採取措施:1、在產業上創新,就是要連片培養新型產業,成熟、成長型產業居首位:2、在管理機制上創新,使連片鄉鎮企業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和約束機制;3、在集聚鄉鎮企業發展管理職能建設上創新,改善環境,強加服務。抓好一批重大投資項目,發揮我市民營經濟優勢,能啟示範帶動作用。

B. 近年來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狀況,要詳細數據

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比重高、貢獻大,是溫州經濟的重要特點。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西部大開發、國有企業改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一系列戰略決策,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重大決策,並採取了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的一系列新舉措,這些都給溫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動力。根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堅持從溫州實際出發,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引導、服務和管理,促進了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從溫州情況看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l. 民營經濟是推動溫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前,溫州的經濟基礎非常薄弱。這20多年,溫州的經濟發展很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經濟總量、財政總收入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4位、第7位,上升到現在的第3位。溫州用了20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生存命題」到「發展命題」的跨越,主要靠發展民營經濟。現在,全市個體工商戶24.3萬戶,民營企業3.7萬家,民營企業的數量、工業產值、上交的稅收、外貿出口額分別佔全市的99%、96%、75%和95%。
2. 發展民營經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溫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區,人多地少矛盾十分突出,就業壓力很大。這些年,通過發展民營經濟,產生了「3個200萬」的效應,就是有200萬農業勞動力向城鎮和二、三產業轉移,有200多萬外來人在溫就業,有200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和海外經商辦企業。值得—提的是,走出去的溫州人又給當地創造了成百上千萬的就業機會。現在,溫州民營企業從業人員佔全市企業職工總數80%以上。溫州之所以沒有其他一些城市那樣大的就業壓力,主要得益於民營經濟的發展。
3. 發展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從溫州的情況,落實「兩個大局」思想,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帶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徑是發展民營經濟。現在,溫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已經分別達到16035元和5548元,在浙江省的位次,分別由改革開放初的第7位、第10位,上升到現在的第l位和第5位。目前,溫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10項指標在全國均名列前茅。這些年,先富起來的溫州人,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參與外地國有企業改制、在全國各地創辦市場,在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4. 發展民營經濟是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的實現形式。發展民營經濟,把發展「為了人」和「依靠人」很好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人的發展慾望,滿足了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也增強了溫州人的風險意識和創業意識。「人人想當老闆、人人爭當老闆,人人都有創業沖動」,這是溫州發展的動力源、活力源。溫州能有今天的局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群眾的創業熱情激發出來了,使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創業沖動。
5. 溫州發展民營經濟也為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啟示。過去,溫州發展民營經濟的路走得比較艱難,不僅是摸著石頭過河,有時候還要背著包袱過河,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沉痛的教訓。不管是經驗還是教訓,都可以使其他一些地方在發展過程中少走彎路,減少成本。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地給他人以啟示,這也是溫州的一個貢獻。
二、當前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1. 民營經濟增長方式正在加快向質量型、集約型轉變。其主要表現:一是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明顯。已有「中國鞋都」等26個國字型大小生產基地;鞋革、服裝、電器等10個重點行業產值已經佔了工業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三;重點行業中有8類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在50%以上,金屬外殼打火機高達95%。二是企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近三年,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翻了一番,規模企業產值比重已經達到45%以上。已有企業集團180多家,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的有3家,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有36家。三是企業技術創新氛圍日益濃厚。全市企業與國內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有800多家民營科研機構,29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3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四是產品質量和品牌附加值明顯提高。已經獲得8個中國馳名商標,16個中國名牌產品,206個省級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有8個品牌成為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前茅。
2. 民營企業制度創新正在邁出具有方向性意義的步伐。一是強強聯合。溫州的民營企業已經逐步由過去的「由合到分」走向「由分到合」。比較典型的是,溫州市8家制鎖龍頭企業共同組建 「強強集團」,成為國內最大的制鎖企業,65個傢具企業以協議形式成立經濟聯合體,成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十多家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共同出資,分別組建「中瑞」、「中馳」財團控股公司,這是民營企業整合資源的一個積極舉動。二是內外合作。已有一批民營企業與國外知名企業進行技術、資本、市場、品牌等多種方式的合作。比如,夏夢服飾公司與義大利傑尼亞集團全面合資合作;嘉利特實業公司與世界最大的泵業製造商日本荏原公司合作成立了全國最大的石化泵生產企業,大大提升了產業層次和企業競爭力。三是企業上市。今年,華峰集團、瑞立集團兩個企業已分別獲准在國內和美國上市,實現了溫州民營企業上市零的突破。另外,還有一批企業正在積極運作爭取上市,民營企業發展開始擺脫過去主要依靠自身積累、銀行貸款的單一渠道融資的狀況。
3. 「走出去」已經成為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走出去」包括溫州人走出去和溫州企業的跨地區流動。溫州人走出去,促進了資本的跨地區流動。目前,在全國各地創業的溫州人有170多萬人,在外累計投資1700多億元,創辦工業企業近2萬家,去年實現工業產值1600億元;創辦商品交易市場240多個,年貿易額達2800億元。其中,在東北三省發展創業的就有近20萬人,總投資達150億元。資本跨地區流動所獲得的收益,又有相當一部分反哺溫州本土經濟,從而實現了「溫州人經濟」和溫州經濟的互動發展。企業的跨地區流動,主要是到外地收購兼並企業,建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和營銷網路,屬於增量流動和功能性流動,這有利於企業實現低成本擴張和做大做強,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和享用資源,從而進一步放大了溫州經濟。
4. 民營經濟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民營經濟是在特殊的體制環境下創業和成長起來的,多數民營企業具有先天性的弱點,特別是中小企業無序競爭、經營行為不很規范等問題比較突出,致使一些本來發展前景很好的行業和企業很快衰落,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假冒偽劣等負面問題。這幾年,溫州市加強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建設,先後建立經濟性行業協會(商會)110家,在加強行業自律、整合提升行業、開展自我服務、協調各方關系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促進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貿易壁壘案件中,行業協會(商會)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入世以來,溫州共遭遇國外貿易壁壘案件24起,行業協會(商會)已出面應訴17起,勝訴7起。
三、對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的幾點思考
1. 如何堅持從實際出發選擇產業問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產業總的要向高級化方向發展,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應該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之間的關系。在產業定位上、在產業技術上不一定都要追求最高,而應該是最合適的;在企業規模上不一定都追求最大,而應該是最經濟的;在產品種類上不一定要求數量最多,而應該是最有特色的。像溫州這樣一個人口多、區域優勢不明顯、資源稟賦條件差、高層次技術人才比較缺乏的地方,還是要從實際出發,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現有基礎看,溫州的輕工產業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所以要注重在這方面進行強化,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
2. 如何保持區域經濟形態的個性和活力。溫州經濟格局比較獨特,經濟形態也有自己的個性。溫州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稱它為「地瓜經濟」。其含義有三個方面:一是溫州民營經濟雖然不是很起眼,企業規模不是很大、檔次不是很高,但生命力很強;二是溫州民營經濟善於利用外面的資源和市場,就像地瓜藤—樣,藤葉四處延伸,佔領外面的空間,吸收陽光雨露和養分,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三是最終的果實還是在根部,最終受益的還是溫州和溫州人。溫州民營經濟的特點與地瓜的生長規律很相似,如果給它提供更大的空間和舞台,如果注意加強規范和引導,溫州民營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3.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包括到國外去、到國內其他地方去發展,這是大勢所趨。事實證明,凡是發展得比較好的企業都有走出去的因素,凡是走出去的企業一般都發展得比較好。尤其是像溫州這樣一個要素資源比較缺乏、人口壓力很大的地方,必須跳出溫州看溫州、跳出溫州發展溫州,把「走出去」作為一個重要戰略來實施。特別要引導優勢產業的核心企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在繼續做大存量部分的基礎上,對外實行功能性的拓展和擴張。同時,加強與在外溫州人的溝通和聯絡,通過舉辦聯誼活動等方式,不斷增進鄉情、親情、友情,鼓勵和引導他們回鄉投資創業,努力把溫州人經濟轉化為溫州經濟。
4. 如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這些年,我國發展營經濟的環境總體上越來越好,但也有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地方。又比如,一些地方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現象比較嚴重,的地方打著「零地價」、「零稅收」等幌子,開展各種各樣的招商引資活動,致使一些民營企業和各類資本非理性、非正常地流動;比如,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非禁即入」原則,但是實際操作層面還有不少障礙。這些都需要在法律法規和具體政策上加以規范和落實。

C. 關於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畢業論文

煙台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一 前言
二 煙台地區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三 煙台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四 煙台民營經濟發展的障礙分析
五 促進煙台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六 結束語一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對我國經濟發展與繁榮起到了極大作用,撐起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當前,出現一種現象,民營經濟越是發達的地區,經濟增長越快,經濟落後地區落後的原因之一,就是民營經濟發展不好。民營經濟已成為煙台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社會就業和促進良性市場機制形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全國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大背景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下,民營經濟在推動煙台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在看到民營經濟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也不容忽視,要求必須採取有效對策促進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本文在對民營經濟加以介紹的基礎上,針對煙台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障礙,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促進煙台民營經濟的發展。
(一) 民營經濟內涵
「民營經濟」是指由民間機構、民間力量經營的經濟。民營經濟不是一個所有制概念,而是一個經營性概念;民營經濟就是採取民間經營方式的經濟形態,是與國營經濟相對應的經濟范疇,不涉及所有制的歸屬問題,各種不同所有制的企業或經濟,只要採取民營的方式,都可以歸到民營企業或民營經濟中來。這其中也包括採取民營方式經營的國有經濟;從本質上講,民營經濟就是以民為本的經濟,它突出了經營主體,由民來辦,一切為民,民生為本,民富國強。
(二) 民營經濟的作用與地位
國富資本在民富,民富之道在民營。在沿海許多省市,民營經濟已在地區整體經濟結構中占據了主體地位。民營經濟由過去的「輔助部分」逐步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生力軍,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參考資料:http://www.ilunwen.com/list_paper_content.php?id=69818[1]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第三卷(2005-2006),2006民營經濟藍皮書,2006.11
[2]劉明,舉全市之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煙台晚報,2007.4

D. 從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談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建立行為規范、運作專協屬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這就要求政府行政職能從監管型向服務型轉變,從直接參與經濟活動向宏觀管理轉變,從行政手段為主向法律和經濟手段為主轉變,從政府配置社會資源為主向市場配置資源為主轉變,真正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溫州在發展民營經濟中,既在宏觀上把握了發展方向,著重培育民營企業成長的土壤,又在微觀上放手讓民營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自主暢游,做到了「無為」與「有為」的有機結合。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刻不容緩。當前各級政府「越位」、「錯位」、「失位」現象頗為嚴重,該管的沒有管好,卻管了許多不該管又管不好的事情。要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要求,科學規范職能,理順工作關系,堅持依法行政,改進管理方式,使各級政府真正成為服務型的高效政府。

E. 北川縣天氣報告

這個縣是哪個城市的啊。

F. 十九大報告明確下大力氣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按照什麼

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按照競爭中性原則,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

G. 民營經濟的基本狀況

1、「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已形成。
所謂的「三分天下有其一」,是指民營部門、集體部門和國有部門等三類部門在國民經濟活動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各佔三分之一。根據國際金融公司於2000年進行的調查,如果將社會經濟部門劃分為國有和非國有兩大塊,到1998年,中國國有經濟活動總量已降至GDP的38%。如果扣除國家控股的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則國有經濟部門、真正的集體和農業部門、私營經濟部門等三大塊經濟活動,將分別占同期GDP的37%、30%、33%,基本上是「三分天下」。
近年來中國民營經濟的產業分布趨向是:第一產業中的民營企業注冊資本金等項指標均保持較高增長勢頭,但所佔比重一直比較小。這說明,民營經濟的產業分布已出現向第一產業、特別是高附加值農業和採掘業轉移的傾向,但還未形成氣候。第二產業中的民營經濟成分增長速度雖不算低,但比重有所下降。這是由中國經濟從低收入迅速轉向中等收入發展階段以及民營企業本身的發展水平不高決定的。第三產業中的民營經濟增長速度仍然不高,注冊資本金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投資人數和僱工人數所佔比重則有所上升。
2、民營經濟將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據有關部門統計,到2001年底,中國國有經濟單位共有在崗職工7409萬人,比1998年減少了1400萬人,年均減少467萬人。如果按此速度遞減,到2010年,國有經濟單位的職工總數將減至3200萬人左右,減小幅度達60%以上。即便如此,調整後國有成份較集中的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業、自然壟斷的行業、提供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行業以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的重要骨幹企業等四大類企業,仍難於容納這么多職工。2001年底,私營企業職工就業人員為1187萬人,與1998年相比,大體是年均增加150萬人,年均增長12.6%。如果據此計算,到2010年,私營企業吸收的就業總量即可達到3454萬人。這意味著私營部門的就業規模將超過國有部門。如果將個體經濟部門、外資部門吸收的就業量考慮在內,到2010年,民營經濟將遍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如果從企業規模角度看,目前為止,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已有2.4605萬戶,億元以上的已有380戶,企業集團也有2185個,可以說已初具規模,實力相當可觀。盡管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繳納的工商稅在全國工商稅總額的比重還很小,短期內也還很難大幅度提高,但綜合分析,特別是從就業規模、產出總量和市場佔有份額等角度分析,再過10年左右,民營經濟部門將占居重要地位。到2020年,民營經濟很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 a發展環境不夠寬
(1)政府部門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民營經濟仍沿襲「依權監管」的模式,難以過渡到「依法監管」上來,導致民營投資的管卡多、手續雜、費時長,增大了民營經濟發展的交易成本。
(2)在「市場准人」上民營經濟認為享有公平待遇。目前,許多領域對民營投資雖沒有明文規定的限制,但是民營經濟在市場准入方面與國有經濟甚至外資經濟仍然存在著很大的政策差異。一些收益穩定、利潤較高的行業尚未對民營資本開放;民營經濟在投資里頂、能源供應、貸款支持、徵用土地、人才使用等方面與國有經濟、外商經濟享有同等待遇的相關政策也不完善或難以落實。
(3)財稅政策不平等
(4)財政經濟主管部門在短期內以思維方式和行為規則由原來為國有經濟服務轉變到為民營經濟服務上來,民營經濟的發展存在體制上的制約。
b民營企業起點較低
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民營企業問於自身的特點,大多數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現為:
(1)起步水平較低,原始積累不足,低水平重復投資較為普遍;
(2)投資盲目性較大、追求目標短期化;
(3)職業操守不強,不正當競爭、制假造假、損害環境等現象時有發生;
(4)發展缺乏長期戰略和長遠眼光。
其次,大多數民營企業在人才儲備上民先落後於國有企業,存在「缺管理人才、缺技術人才、缺營銷人才」。
c經營管理模式落後
開拓創新精神不足民營企業在創業初期,以業主個人產權為基礎的家庭、家族式管理的大多數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其產權制度具有明顯的家族化傾向。對於民營企業來說,這種模式在創業初期也許是可行的,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已走出原始創業階段,這種家族式管理已顯得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
d融資渠道依然不暢
企業發展缺乏資金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在資本融通上表現為規模偏小且無穩定的資金市場配合。因此,承受市場風險和經濟發展周期波動的能力較差,易於「倒閉」,穩定性不強。從銀行角度看,由於觀念和體制上的原因,中國銀行體系主要服務於國有企業,大部分民營企業缺乏獲得銀行貸款所需的正規渠道,整個金融組織缺乏面向民營企業的民營商業化銀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務體系滯後,國有大銀行無論在自身機制上還是在技術操作上,都無法適應民營經濟的發展的需要。
e科技含量偏低
特色產品偏少民營經濟選擇的多為技術門檻和管理門檻相對較低的領域,除少數企業外,多選擇技術要求不高且勞動密集型的行業。 要確保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切實解決民營企業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困境。其關鍵是民營企業政府,銀行要共同努力。既要改善民營企業自身的現狀。加強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溝通,降低銀行的風險,提高銀行對民營企業融資的積極性,同時政府也要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制定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
a加強民營企業自身的治理
(1)加強財務信息管理,建立現代化的財務管理制度。當前,少數民營企業存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告真實性與准確性較低現象。只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能正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制度,增加企業財務透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2)加強銀企溝通,健全民營企業信用體系。民營企業融資時刻離不開信用」二字,沒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環境,民營企業融資很難順利開展。針對目前民營企業社會信用淡薄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健全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加強信用文化建設,及時與銀行進行信息溝通。並注重培育民營企業家的信用意識,提倡和弘揚信用觀念,確保各項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在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加大對違約的懲罰力度。
(3)提高人才意識,建立完善的用人機制。企業間的競爭,實際是人才的競爭。民營企業要深化內部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轉換企業自身經營機制。以人性化的管理激勵員工,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提高品牌意識,實施名牌戰略。中國民營企業應努力實施名牌戰略,創造品牌優勢,通過創造知名品牌、引入知名品牌培植主導產業促進民企升級等措施,大大提升民營經濟的發展規模和檔次。
(5)重視文化建設,培育企業精神。當代企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營銷、管理、科技等方面的競爭,更是人才和文化的競爭。實踐證明,誰善於經營企業文化,誰就能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獲得競爭的優勢。凡成功的企業,必有令人稱道的企業文化。
(6)加強輿論宣傳,提升企業形象。民營企業要發展,就要不斷地通過加強輿論宣傳等各種方式建立和提升自身形象,進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
b完善金融企業信貸管理機制
加強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服務為滿足民營企業合理的資金需求。各商業銀行和信用社應當改善信貸管理,擴展服務領域,開發適應民營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調整信貸結構。為民營企業提供信貸、結算、財務咨詢、投資管理等方面的服務。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快金融機構自身改革,轉變經營態度,變歧視民營企業為重視民營企業,加強與民營企業的信息互動,擴大對民營企業貸款融資服務;
二是建立向民營企業發放貸款的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銀企合作的直接信息渠道,健全民營企業融資及信用檔案,強化金融內部監管,確保資金投放合理;
三是對大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融資一視同仁,通過提高效率降低為民營企業融資的成本,盡可能控制民營企業貸款利率上浮幅度,減輕民營企業還貸壓力。
c融資擔保體系
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同時,也要盡快建立和完善民營企業的融資擔保體系。對於融資擔保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考慮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建立民營企業貸款擔保基金,擔保基金應以財政資金為主,同時也可吸收民營企業出資和社會捐資;二是由民營企業聯合組建會員制的擔保機構,發揮聯保、互保的作用,實行封閉運作;三是建立和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建立健全企業評級、項目評級、代償制度和擔保准備基金等配套體系在擔保業務全過程中都要有相應的配套服務。 (1)加大落實政府政策的力度。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真正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為貫徹落實第一要務的實際行動,自覺地、主動地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
(2)轉變政府職能,為民營經濟發展搞好服務。要進一步做好為民營經濟的服務工作,把根治」三亂作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投資環境的重點。通過改革審批制度、簡化辦事程序、推行政務公開、整治「三亂等,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提高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水平。
(3)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監督和管理。要全面推進民營企業依法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等社會保險。保證其從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障待遇。促進民營企業依法與職工訂立勞動合同,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嚴厲打擊非法使用童工,惡意拖欠工資等行為。
(4)為民營企業開拓市場搭建平台。政府可責成有關部門組織民營企業產品展覽會,協助民營企業打造市場,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提高民營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5)加強民營企業家隊伍建設。民營經濟要快速發展,關鍵還要提高民營企業決策者的水平。
(6)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設立民營經濟投訴中心,及時受理各種投訴舉報。對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人和事。要依法依紀嚴肅查處造成損失的,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賠償經濟損失。

閱讀全文

與北川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