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

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8 21:31:03

1. 簡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什麼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是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專體制,不斷解放和屬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確保農產品供應和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縮小城鄉差別和區域差別,建設富裕、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步實現衣業和農村現代化。

2. 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
(一)堅持把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首要任務。解決好13億人口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必須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首位,堅持立足國內保障基本自給的方針,深化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二)堅持把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主攻方向。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入實施科教興農和人才強農戰略,強化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條件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三)堅持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民生,事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必須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優化種養結構,拓展農業功能,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確保億萬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四)堅持把推進農村改革創新作為強大動力。農村改革創新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動力源泉,必須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農村土地管理,完善城鄉平等要素交換關系,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五)堅持把加強宏觀調控作為重要手段。加強宏觀調控是實現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物價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基礎作用,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增強短缺農產品供給能力,完善貿易調控和產業准入政策,防止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3. 農業與農村經濟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面臨三大問題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陳錫文,在「清華三農論壇2016」演講中指出,中國農業農村當前面臨三大問題:

一,是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農業補貼收儲制度亟需完善。

目前國內外糧食價格差距較大,農業競爭力不足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國際糧價大幅度下跌、人民幣升值以及全球能源價格下跌導致的海運價格暴跌。新一輪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對糧農的補貼辦法及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要同時達到抑制玉米替代品進口的任意增長,不再增加庫存,活躍各類市場主體,不讓農民吃虧的四大目標。

土地產權和農產品價格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改革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是農村改革的當務之急。玉米作為中國最大的收購糧食品種,面臨庫存積壓嚴重、加工企業慘淡經營、國內外差價拉大、臨時收儲玉米拍賣成交率低的問題。需進一步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同時對玉米種植者給予補貼。

中國土地不多,農民數量很多,在農村,承包土地的農戶有2.3億戶,平均農戶承包的土地大概也就是半公頃左右,所以是世界上規模最小的農業,盡管在農民流動、土地流轉的情況下,有一部分土地進入了流轉,使得一部分農民能夠擴大經營規模,但是總的來說,農業的經營規模是非常細小的,這樣也就造成了中國農業生產的成本比較高。為保護農民的利益,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了市場價格。從這幾年的情況看,國外的價格在下跌,但是在2014年以前,中國國內糧食主要品種的價格卻在上漲,這就出現了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國內的糧食價格高於國際市場之後,就容易導致國外的糧食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當然這對於中國農業的穩定增產就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這就是農業生產上和主要農產品供求方面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

二,是農民增收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壓力。

主要是目前農產品價格大多在跌,農業增產、農民靠農業增收的難度大;同時建築業和製造業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外出務工勞動力呈減少態勢。需推動土地股份合作和土地託管,建設高標准農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旅遊,發展農村電商等拉長農業產業鏈與農產品供應鏈。

近年來,一部分農產品國內價格出現了明顯下跌的趨勢,依靠增產、依靠比較好的價格來獲得增收,這個方式現在就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另外,這幾年農民來自外出工資性收入增長比較快,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來自工資性的收入已經超過了來自家庭經營的收入,大概要佔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3%。相反,來自家庭經營的收入去年只有39.4%,這是第一次出現工資性收入的絕對額,超過了家庭經營的收入。

在整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背景下,非農業能給農民提供的就業機會相對來說也不像以前增長得那麼快,在一定程度上大家也能看到,去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方面進入了新世紀以來最慢的一次,增長只有0.4%,也就是說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只增長六十幾萬人,和世紀之交時每年增長一千多萬人的態勢相比,也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所以,面對農民增收這兩個主要的動因都在減弱的背景下,下一步怎麼去增加農民的收入,這是我們必須破解的第二大難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要讓更多的具備條件已經在城市長期居住和穩定就業的這部分農民工在城鎮落戶,這樣實際上就可以不僅僅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而且會給城市發展帶來更多的消費性的支出,這是一個重要的政策,國務院前些日子已經在研究。

2,在農業經營方式上進行創新,也就是更多地去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來提高農業的效益。

3,政府要助力農民開展大規模農田水利等基本建設,大規模地推廣先進適用的良種和各種各樣的技術,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的效率。

4,要在農村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農民不僅僅賣農產品,而且讓農民能夠通過介入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銷售這樣一個產業鏈條,來提升農業自身發展的價值鏈,讓農民從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

5,在進行的一系列農產品價格體制的改革中,注意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通過其它的補貼方式,來保證農民的合理收益。

6,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城鄉之間的均等化步伐,包括醫療、教育、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大家已經看到,這些年都有明顯的提高。這樣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去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是脫貧工作已到攻堅階段,確保實現國家2020年脫貧攻堅目標。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全國仍有5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從客觀情況看,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句是貧困人口依然龐大。按現行貧困標准,2014年底有農村貧困人口7017萬,貧困發生率7.2%。現有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中西部一些省區貧困群體規模仍然較大。貴州、雲南、河南、廣西、湖南、四川六省區的貧困人口均超過500萬。另外一句是脫貧難度越來越大。經過多年的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已經基本脫貧,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尚未脫貧的人口大多致貧原因復雜,自身發展能力較弱,越往後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

從工作層面看,面對繁重的扶貧開發任務,當前還存在認識跟不上、工作不適應的突出矛盾。一是部分地方領導幹部思想認識還不到位。部分扶貧任務比較重的地方主要領導還沒有把扶貧開發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黨政領導幹部的政治責任還沒有落到實處。二是工作考核機制不健全。中央對省(區、市)的考核機制還沒有建立,部分省(區、市)對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還不完善。三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夠清晰。不少地方還停留在「大水漫灌」的傳統觀念和工作方式上,一些地方表面上建立了精準扶貧工作機制,但實際上還是縮小版的「大水漫灌」。四是投入力度還不夠。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不相適應,財政扶持投入渠道分散,未形成合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總書記反復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長治久安。解決全部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將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人民群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就能更加鞏固。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我國國際形象。我國扶貧開發取得的偉大成就,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准下貧困人口脫貧,就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減貧目標,將有力地向世界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資料來源——

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業部):http://www.farmer.com.cn/jjpd/hyyw/201601/t20160114_1172253.htm

人民網: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5/0412/c1008-26830472.html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28/c_1117292150.htm

全國人大網: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01/06/content_1958323.htm

4.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要明確目標、制定規劃、加大投入,集中力量辦好關系全局、影響長遠的大事。為此,要:(1)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3)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4)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增加高產穩產農田比重,推廣節水灌溉,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5)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6)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7)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拓展農業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5. 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從

A?

6.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

【答案】①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我國的農業和農村經濟。(3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既取得了解決溫飽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臨庫存增加、農民增收緩慢的新問題。同時,經過2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短缺轉化為過剩,這一分析是一分為二觀點的運用。(3分)
②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分)我國農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矛盾各有其特點,解決的方法也不同。解決現階段農業發展中的矛盾,必須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真正轉到以質量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努力增加農民收入。(3分)
③善於把握重點和主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2分)分析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時,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臨的新問題,這樣就抓住了發展這一本質及主流;同時還指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這樣就抓住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2分)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作答時注意本題的答題范圍是矛盾分析法,范圍較明確,有一定難度,需認真研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歸納、總結材料的能力。矛盾分析法主要包括矛盾即對立統一,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分別結合材料分析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矛盾的含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7. 如何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全面實現農村小康

當前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襲成為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重點、難點也在農村。我認為要實現農村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依靠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農村全面小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那麼,如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呢?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論述。1循序漸進的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舉措黨中央很早就提出全面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一次農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科學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級,是關系農業和農村經濟長遠發展、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重大部署,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後面臨的主要任務。首先,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不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不只是在品種、面積上的增減,而是著眼於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提高農業的競爭力;不僅要調整產品、產業和區域布局結構,而且要改革農業的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農業的方式。其次,農業和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都處在重要時期,城鄉居民的收入、消費、就業結構均處在變動之中

8. 如何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全面實現農村小康

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已經成為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說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容,重點、難點也在農村。我認為要實現農村的小康社會就必須依靠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農村全面小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那麼,如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呢?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論述。1循序漸進的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舉措黨中央很早就提出全面進行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是一次農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科學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級,是關系農業和農村經濟長遠發展、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的重大部署,也是農業進入新階段後面臨的主要任務。首先,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不僅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不只是在品種、面積上的增減,而是著眼於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提高農業的競爭力;不僅要調整產品、產業和區域布局結構,而且要改革農業的運行機制和政府管理農業的方式。其次,農業和國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都處在重要時期,城鄉居民的收入、消費、就業結構均處在變動之中。城

9. 為什麼說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為什麼說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大變化是什麼?
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況,農產品市場的供求狀況,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狀況,審時度勢,作出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判斷。這是全黨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實踐證明是完全正確的。進入新階段,是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了六個重大變化上來判斷的。
1) 農產品供求由長期短缺轉變為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農業增長越來越面臨明顯的增長約束。
2) 農民收入增長的來源發生了重大變化。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後,農民收入來源趨向於多元化和多樣化,由過去主要依靠種植業轉向主要依靠非種植業,由過去主要依靠農業產業轉向主要依靠非農產業,
3) 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流動的動因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限制農村人口流向城市,農民被剝奪了自由流動的權利。在20世紀80年代,政府農村就業的基調是鼓勵「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式的就地轉移。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控制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策開始有所松動,從限制農民流動,逐步轉向承認流動,接受流動,鼓勵流動。自20世紀90年代以後,農村勞動力的跨地區流動日趨活躍,並逐漸成為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現階段中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主要是以向城鎮遷移為主,占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總量的比重在70%~80%的水平上,其中轉移到大城市的佔到了30%以上。過去,農民外出打工主要是養家糊口,滿足於掙小錢,多是權益之計,多是臨時外出,多是自發行為。現在,有相當一部分農民由過去的一個人進城到現在的舉家進城,由暫時居住到長期居住,由做簡單工作到做技術工作,由離土不離鄉到離土又離鄉,努力的想成為城市居民,成為企業的工人,成為工商業的經營者。
4)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與城鎮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的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和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過去城鄉之間單一的關系,逐步被多種經濟聯系和要素交流所取代,城鄉經濟相互作用日趨緊密,城市與農村、農業與非農產業、農民與市民更加相互依賴、難以分割。
5) 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的關聯度發生了重大變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由之路。
6) 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內涵和工作重點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長期困擾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農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緩解了,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農業綜合效益不高,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矛盾日益突出;雖然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小康,但還有大量的農村人口生活水平相當低;雖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在穩定提高,但農村教育、醫療等基本社會事業的發展明顯滯後;雖然我們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上作了大量工作,但工農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擴大是趨勢還未根本扭轉。過去農業和農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抓產量,保供給,現在既要保供給,更要抓收入,中心任務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目標是千方百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過去我們要抓速度,單純追求GDP的增長,現在開始注重質量和效益,講求可持續發展。過去我們單純抓生產、抓經濟,現在開始注意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發展。過去我們基本上是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抓農村,現在提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與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