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市場經濟運行的發展

市場經濟運行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8 21:42:06

1.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有什麼實際性的改變

政府工作人員腐敗等諸多問題。在市場經濟建立以後,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面對著強大的競爭,政府如果不調整好與政黨之間的關系,中國的經濟將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應明確認識到政府是社會管理機構,而政黨是社會組織,二者之間應有明確的界限,政府與政黨必須分開,明確其各自的職能。政黨在國家的作用就應主要體現在制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綱領等,為國家今後的工作提供一個方向,而政府主要應依法行政,做好行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2)政府與企業之間關系的轉變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在社會中處於主導地位,對企業的生產、銷量、效益等各方面都進行統一的計劃安排,企業自主權少。這樣導致了政府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部門特別臃腫,管理隊伍特別龐大,同時企業的效益也不高。實踐證明,政企不分是會阻礙我國經濟的發展的。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轉變我國政府職能關系中,理順政企關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市場經濟完全不同於過去的計劃經濟,過去政府包攬了經濟活動的許多事情,直接插手企業的具體事務,而今,市場經濟中市場占據著主導地位,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之點就在於政企分開,否則政府職能轉變就是空談。其主要原則是權力下放,政企分開。而將政企分開的主要途徑就是:一是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這要求政府將生產經營權交還給企業,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二是把政府的國有資產所有者職能與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分開,理順產權關系。政府通過宏觀管理調控政策,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調控社會經濟活動。而企業自主生產,成為獨立的市場經濟主體。三是把國家的管理經濟的職能與企業的經營職能分開。政府對企業進行授權經營,分工監督,同時也要運用法律手段和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進行調節。(3)政府與市場之間關系的轉變在非市場經濟社會中,政府出於強勢的中心地位,政府通過計劃對市場進行直接的指揮和控制,過分的政府幹預使經濟失去了效率和活力,而市場對政府也產生了很大的依附性。在這樣一種運行機制下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如供大於求、供不應求、市場活力不夠等。但是,同時,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也不能實現經濟的良好運行,因為,市場本身也是具有缺陷的,其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後性等特點,而且完全的市場調節會造成很多行業的壟斷,甚至可能發生市場失靈的現象。因此,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後,我們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政府與市場是現代經濟中的兩個關鍵要素,市場經濟的運行不能沒有政府的干預,也不能沒有市場的調節。正如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所說:「市場和政府這兩個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沒有政府和沒有市場的經濟都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經濟。」[1]從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軌跡來看,其二者的關系應由以前的政府直接干預為主,轉變為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主體的作用,市場機制能夠解決的就讓市場解決,而政府則根據經濟運行的要求,不斷調整自身的結構、功能,在以市場起主體作用的基礎上對市場無法解決的事項進行宏觀調控管理。但這絕不是政府取代或取消市場機制本身在經濟生活中的基礎性作用,而是實現政府引導市場,市場調節企業的重要手段,使市場充分發揮其基礎作用,整個社會建立起具有競爭性的市場體系。(4)政府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轉變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是一個高度統合的政治管制社會,社會的很多事務和工作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對社會直接從事大量的微觀管理活動,而社會也對政府有著極大的依附性,這樣就造成了政府機構冗繁、人員惡性膨脹等問題。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政府產生於社會,政府的權力也來源於社會,而社會又反作用於政府,對政府形成一定的監督。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並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監督機制使社會可以有足夠的能力去監督和對抗政府,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強政府弱社會的局面將被打破,社會的管理職能將大大的增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政府從管理范圍、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上進行改變,將政府的部分權力過渡給社會,讓社會自行管理,而政府主要是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為社會服務。中共在十七大上提出的恰好體現了這一點,黨的十七大報告在論述「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時,提出「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這個思路對當前深化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拓展政府宏觀調控職能,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大部制所體現的意思是「組織規模大,職能范圍廣」,也就可以概括為更強調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是從計劃經濟時代流傳下來的,明顯存在機構設置過細、政府對經濟運行管理太過微觀、具體的問題,而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管理則應該以公共服務、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為主,機構設置宜粗不宜細。這次國務院的大部制,通過重新整合一些部門,縮小部門的數量,將重點由行政管理轉為公共服務,充分下放權力,能由社會組織管理的事務應交給社會組織,政府不應該包攬,同時強調各部門做好宏觀調控,不必對事物管得過細,將部分權力下放給社會,就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體現。因此,政府對社會的管理要進行以下轉變:一是從管理范圍上,改變由政府包攬一切社會事務的做法,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二是在管理方式上,由「強政府,弱社會」轉變為「強社會,弱政府」。三是在管理方法上,從傳統的行政方法為主轉變為以間接的法律方法為主。只有這樣,政府才能還權於社會,確立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最終形成政府與社會的共同治理結構。2.內部關系的轉變(1)從縱向來看,理順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在我國,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政府之間的職能關系一直都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傳統體制下,權力過度的集中在中央、上級政府,形成了頭重腳輕的倒金字塔式的職能結構體系,地方政府和下級政府拿到的僅有的少許權力很多時候都是臨時性的、不穩固的、缺乏法律的保證,其積極性難以發揮。而中央政府既管宏觀又管微觀,既管行業又管企業,職能混亂且沒有中間環節進行調節,造成了「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的局面。因此,為了確保市場經濟體制的順利發展,必須對我國中央與上級和地方與下級政府的相互關系做出合理的調整,明確界定二者的權力界限。中央政府代表著整個國家的利益,對整個國家進行宏觀調控,而地方政府除了代表國家利益外,還代表著地方的利益。因此,在調整二者的關繫上就必須在合力劃分事權、財權的基礎上做到各級政府之間的合理分權,從事權的劃分來看,中央政府的任務主要是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主要是國防外交、國際援助及國內的公益事業如:教育、科研、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同時也要用經濟手段調整地區間的經濟結構合產業結構。而地方政府主要負責社會公益事業,負責地方行政管理、法制建設和維護地方社會治安,協調本地區內經濟的發展。同時還要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大宗收入的稅種一般都由中央統管,而地方稅種主要是收入彈性較小的銷售稅和財產稅。在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權的關繫上,應通過中央財政集中大部分收入,並對地方財政採取稅收返還和補貼來實現中央財政的宏觀調控。因此,在處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上級政府與下級政府的關系時,要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許可權,對屬於地方政府職權范圍內的事項要給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權,將中央、上級過於集中的部分權力下放到地方上,並且中央要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減少部門直接插手干預的現象,做到「權、責、利」相一致,讓地方可以發揮其積極性,因地制宜、發揮最大效能。同時地方也要維護中央和上級做出的決策,防止地方割據,在發揮好國家宏觀調控職能的同時,又保證地方的利益。只有協調好中央、上級與地方、下級政府之間的關系,才能使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充分發揮其積極性、最大力度的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成功完成政府職能的轉變。(2)從橫向來看,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理順同級各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的行政機構臃腫,政府職能交叉,行政指令紊亂,嚴重阻礙了我國行政工作的開展和經濟的發展。因此,對政府各部門及各同級政府進行職能理解和職能分析,是當代各國政府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這一分析,才能明確政府及其各職能部門之間職責許可權,進行正確的分工,建立起嚴格的工作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要求同級各地方政府根據其本身的差異性和變動性實施職能,同時也要求各職能部門依法行政,按照其管理許可權進行管理。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後,中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能否抓住機遇,都要靠政府的正確決策。因此,政府必須要提高應對能力,加強對外經濟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素質,進一步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強化監督和監管體系,減少各部門對經濟領域的行政壟斷和干預。同時,政府各部門之間的管理也不能出現權力的空缺,要充分發揮好私有企業和非政府性組織等社會團體在中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發展。四、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的價值取向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國內外環境都已穩定,已經不需要政府再處於主體地位對社會進行全面的管理,也不需要政府採取強制性的手段來進行控制。相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對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形勢要求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將權力還給人民,給與人民和企業的自由。(一)實現「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所謂的「管制型政府」,主要是指的在計劃經濟體制時代,強調一切從管制出發,強調的是一種管理、管制,強調的是公民對政府的服從、下級對上級的服從的以管制為主的政府運行模式。而「服務型社會」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所要求建立的一種新型政府,它要求政府擔負起服務公民、服務社會的責任。服務型政府堅持公民本位、社會本位,政府只有有效地提供了公共服務才能獲得自身存在的合法性。我國經濟要得到發展,關鍵就在於政府把原有的以對社會和市場的管制為主的管制職能轉到以市場為基礎,政府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這是我國在面對新的國內外形勢下提出的新的發展觀。這樣一種發展觀很明確的提出了政府的職能趨向是應該由管制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同時也說明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並且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人民已經不再滿足於衣食住行質量的提高,更要求政府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娛樂等方面為人們提供的社會服務。因此,政府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將管制型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1](二)實現「無限責任」向「有限責任」的轉變在建國初期,我國模仿蘇聯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是因為在當時剛建國,社會不安定的因素還存在,分工合作不明顯,經濟或社會組織無法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運行,必須靠強有力的政府強權才能保證經濟在一個安定的環境裡面發展。因此,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政府扮演的是一個「全能政府」的角色,對社會所有的事務都進行直接的管理,其自身的權力是無限的,涉及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市場經濟開始實行後,市場處於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地位,市場可以自主管理、自主調節、自主發展和自我完善,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變化合理的進行生產,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達到資源的最優配置。而各企業也可以自主經營,根據自由競爭原則優勝劣汰,這要求政府放權,讓市場起主導作用。如果政府包攬一切社會事務即無限政府的狀況得不到改變,那麼政府職能的轉變也就會停滯不前。因此,政府對市場的管理就應該是起一種指導性的作用,而不是無限的管理。同時政府也應該將部分必要的權力下放給下級政府、企業、其他社會團體,只有政府真正的達到了有限管理,才可能向服務型政府轉變。[2](三)實現「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的轉變在傳統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政府是單一的公共事務治理主體,政府往往採用直接的、微觀的方式來對社會各項事務進行管理,主要運用的就是以行政管理為主的手段來進行的。而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後,人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要求政府給社會提供的公共管理,而不再是行政管理。也就是說,在政府的改革過程中,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市場和社會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務的社會化和市場化。指的就是對於某些公共產品的提供、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和經營、公共資源的開發等工作,可以不再由政府直接指揮和控制,而改用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進行運作。同樣,對於公共服務的管理,也可以交由其他社會團體或中間組織來管理,而政府只是起一種指導性作用。當然,在這樣的條件下,政府的行政就必須公開、公正的進行,實現民主化,接受群眾的監督。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政府職能的轉變提供動力,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1](四)實現「集權行政」向「分權行政」的轉變傳統觀念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和計劃經濟體制必須要求政府對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都實現中央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因此,各級政府都管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中央政府的權力過於集中,地方和基層的自主權不高,而且層層部門相疊,導致了行政效率低下。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和資源、信息的不斷增加和流動,不可能再保持以前那種「事無巨細,統統上報」的狀態,那樣只可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在新形勢下,政府必須建立分類、分級管理的政府體系,必須放權、分權,不能再集所有權力於一身。所謂的分類管理就是指按照某一事項的性質來進行分類,由其專門的部門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分級管理指的是不同層級的政府對隸屬於其職能范圍內的事務的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職能交叉、重復管理的現象,實現真正合理而有效的管理。結論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日趨於完善,但我國現行的政府職能以及相應的機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都還保留了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框架,並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的需要因此,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要進一步指出政府職能轉變要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對政府職能定位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使政府職能轉變到位,成為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強勁動力。

2. 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

通脹通縮是經濟運行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經濟現象,通脹通縮反映出經濟運行的周期版性規律。
當經濟處於權上升階段時,表現出來的是通脹。也就是物價上漲,工資上漲,投資和消費活躍。
而當經濟繁榮到達頂點之後,就會表現出經濟衰退。這時候就會出現通縮。也就是物價下跌,工廠停產、倒閉,消費和投資都不足。

3. 市場經濟的產生時期

具體的產生時間 應該是在哥倫布環球旅行的時候,那時開始了市場交流,但那是不平等的交流,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持續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也真正誕生,這促使資本主義社會的財產分配不均。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開始的時間應該是78年 當時是由我們敬愛的鄧爺爺 開始倡導的 應該稱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依據: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市場經濟本身不具有社會基本制度的屬性,是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它可以存在於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中,它的運行具有自身的一般規律,無論與什麼社會經濟制度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是不會改變的;我國的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因而又會反映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特徵。

(2)主要目標: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3)主要任務: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形成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行政管理體系和經濟法律制度;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4)重要意義:第一,深化改革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客觀要求;第二,深化改革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第三,深化改革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生活中突出矛盾的關鍵環節;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任務和近期改革重點第四,深化改革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保障。

4. 有關中國(或地區)的市場經濟發展

市場經濟的出現和發展已經改變了並正在改變著世界,在促進生產力極大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人的自由。由於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後者的意義相形之下更為重大。在市場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的基礎上,人的自由和民主制度也產生了全球化的趨勢。
1 市場經濟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
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在市場經濟中市場機製成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的和主要的手段。市場經濟是迄今最有效率的經濟,它的出現和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世界,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之所以會如此,實行市場經濟制度是一個重要原因。而現代市場經濟已經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因為每一個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都或多或少地有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市場經濟空前地拓展了人的自由和民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由自然經濟的補充逐漸發展為占統治地位的形式——市場經濟產生了。社會制度和生產方式的演進過程,也可以看作是人類不斷獲得解放的過程。市場經濟產生以後人的自由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首先,進入市場參加交易的主體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場經濟中的交易是自願的、平等的、互惠互利的,交易主體雙方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平等地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市場經濟活動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等價交換,二是自由競爭。市場經濟作為社會化大生產的商品經濟,是一種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市場活動的主體按照市場供求決定的價格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活動,通行的是等價交換的原則。商品身上的特殊的自然差別,買賣雙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血緣、門第、地域、民族、宗教等等之間的差別都被排除在交換關系之外。等價交換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平等。平等是自由和民主實現的前提,而市場經濟恰恰造就了這一前提。
其次,自由意味著人對外界依附的擺脫,人類社會總是在向前發展,人類自身也總是在不斷尋求解放。自由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市場經濟的出現並成為人更加自由的現實基礎,加快了人類追求自由的過程。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起著優勝劣汰的作用。市場競爭同等級特權、經濟強制等束縛不相容,必須是公平的自由競爭。生產自由擴張和自由競爭、資金的自由流通、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價格的自由浮動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市場經濟主體就會不斷尋求自由,比如人身自由、財產自由和契約自由等等。因而,競爭反映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自由。另外,市場經濟造成的經濟主體的多元化導致政府統一計劃的困難也必然會使經濟主體獲得較多的自由。
再次,平等、自由用法律規定出來就是權利,而實現權利的形式就是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是民主的基本原則,具有獨立人格的公民是有效的民主制度的必要前提。市場經濟承認並鼓勵個人利益,對私利的追逐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動力,因而市場經濟促成了具有獨立意識和獨立利益的公民的產生。
2 市場經濟全球化是民主全球化的經濟基礎
2.1 市場經濟全球化趨勢漸趨明朗。
市場經濟全球化趨勢,指的是其作為資源配置的方式和經濟體制逐漸被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所採用的態勢。根據WTO網站統計,截止到2003年4月4日,WTO的成員國數目為146個,而1995年1月WTO成立時成員總數為104個。加入WTO的國家被要求是市場經濟國家,我們可以近似地認為WTO成員國是市場經濟國家。根據「地圖之窗」網站數據,全世界共有230個國家或地區。自1995到2003八年時間,市場經濟國家佔世界國家和地區總數比重由45.2%上升到63.5%,可以印證市場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顯現。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類型,當然地,也決定著資源配置的方式。歷史表明,商品(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進步無法逾越的特定歷史階段。從歷史邏輯看,人類社會從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過渡,又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的范圍不斷擴大並逐漸佔到統治地位的過程。而商品經濟不斷擴張的本性又必然會使其沖破國界,導致世界各國和地區如多米諾骨牌般地紛紛採用市場經濟體制。可以說,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趨勢是貿易、資本和生產全球化的原動力,而後者又是前者的重要表現和後果並進一步促進前者的彰顯。
2.2 民主全球化的趨勢正逐漸形成。
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是一種國家制度,屬於政體的范疇,實質是公民的獨立自主和自由選擇。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典型的政體理論認為:國家最高權力如果由一個人掌握,就是君主政體;由少數優秀的人掌握,就是貴族政體;由多數人掌握,就是民主政體。或者說,民主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或是參與決策的群體中人)有權發表意見、參與政治生活和國家管理。除了經濟全球化、科技加速發展外,民主化繼續延伸也將成為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民主全球化趨勢,指的是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形式在全球的擴展趨勢,表現為君主制、法西斯、殖民地、軍事專制、個人專制等體制紛紛向民主體制轉化——各國間的政體相互借鑒共同向民主之進化。
2001年11月5日,胡錦濤在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發表的題為《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的演講中指出:世界事務不能只由一個超級大國控制而應由各國人民共同參與的原則,正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贊同和支持。
2.3 民主全球化的主要動力來源
民主全球化作為一種趨勢主要是由於市場經濟全球化及由其衍生出的其它因素造成的。概括地看以下三個方面構成民主全球化的動力源。
第一,市場經濟全球化的推動——構成了民主全球化的經濟基礎。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經濟基礎決定政治上層建築。經濟體制屬於社會生產關系的范疇,對建立於其上的政治體制形式起決定作用。弗里德曼在《資本主義與自由》中說到,「經濟自由是達成政治自由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
從歷史上看,民主作為一種國家制度幾乎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的。近代凡沒有經過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國家,都建立了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比較典型的例子有大革命前的法國、蘇聯和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商品經濟越發展的國家,建立民主制度的動力就越充分,事實上其民主制度就越發展。可以說,同自然經濟相對應的是專制政體,而市場經濟則對應著民主的原則及其政體。因此,民主政治同市場經濟是相互依託、相輔相成的。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在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由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而導致民主化進展的國家的典型如英國、美國和法國。
第二,發達國家的「民主輸出」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基礎上,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進程。
市場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的經濟增長,也會促進各國的民主意識和民主制度。一方面,民主程度高的國家,通過頻繁的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對民主程度較低的國家產生示範效應;另一方面,發達國家通過各種渠道甚至戰爭手段積極進行民主輸出,以增加其國際影響力。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加速了民主全球化的進程,成為其動力來源。
隨著以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為代表的現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交通的便利化,造成信息傳播的加快,更加快了民主輸出的過程。由此強權政府會迅速地暴露在世界面前,強權下的民眾可以了解到另一種政治形式的存在,必然會加速該地區的民主化進程。
第三,一些國家自覺的民主化改革也成為民主全球化的動力之一。
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擺脫不發達的狀況,幾乎都在自覺地嘗試經濟和政治體制方面的改革。這些國家(甚至包括已經失敗的蘇東國家)經濟改革的方向都是市場化,與此同時,政治體制的改革也在推進,而政治改革的大致方向就是民主化。中國是比較典型的例子。
2.4民主全球化是多元的、沖突的民主的全球化。
首先,民主全球化並未淹沒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兩者在競爭中並存,借鑒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和資本主義民主由於意識形態的差別,雖然都在向前發展,但不會趨於一致。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代表,中國的政體是非常有特色的議政合一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資本主義民主主要表現為各種形式的三權分立制度。
其次,資本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都存在著多種形式。
三權分立是資本主義民主的典型形式。即使同是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各國也具有不同的特點。由於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和封建史的缺乏,美國的三權(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都屬於資產階級,是比較完整和典型的。法國的三權雖與美國相同,但封建貴族仍在政體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英國的三權(立法權、行政權、對外權)與美法不同,而且有兩權(行政權、對外權)主要被君主據有,實際上是「兩權分立」等等。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各國的民主特點也在改變,但各國的民主制度總是帶有鮮明的民族和歷史烙印。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國家只能實行民主政體。由於各國情況不同,社會主義民主政體的具體形式也呈現出多樣性。中國建國以來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社會主義蘇聯實行蘇維埃制,社會主義南斯拉夫實行代表團制,朝鮮實行人民會議制、社會主義羅馬尼亞實行國民議會制等等。
3 民主全球化趨勢在當前的主要表現
3.1 民主國家的漸趨增多。
這里談到的民主國家指的是實行共和制度,公民享有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權利和自由,且有憲法保障的國家。與共和制對立的主要是君主制、軍統制和政教合一制等專治體制。發達國家大多數是實行民主制的國家(丹麥、挪威、列支敦斯登、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西班牙八個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其他發達國家實行共和政體——其實即使在那些實行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的發達國家,民主程度也是相當高的),非民主體制主要存在於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普遍遭受過侵略或殖民統治,經濟落後,國民經濟體系不健全,生產結構單一,依附於發達國家經濟。出於發展本國經濟的渴望並受到經濟全球化影響,除了國內政局動盪紛亂的少數國家外,發展中國家普遍實行了市場化取向和對外開放的經濟改革,以亞洲國家為代表的一系列國家經濟迅速發展。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編的《國際統計年鑒》(2003),自1991年到2002年,發展中國家GDP年均增長5.4%,其中,中國(9.7%)、莫三比克(6.6%)、赤道幾內亞(22.1%)新加坡、越南(6.8%)、馬爾地夫(6.9%)、緬甸(7.2%)等至少12國年均增長都超過6%。筆者根據「地圖之窗」網站的資料對非共和制發展中國家進行了統計:泰國、尼泊爾等12個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錫金、阿曼、史瓦濟蘭王國4國實行君主制,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梵蒂岡3國實行政教合一政體,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西撒哈拉、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有相當的不確定性。如果忽略所謂的共和政體中的假共和,那麼,到現在非民主國家只佔發展中國家總數的不到15%。而且,巴林始於2000年的政體改革,揭開了海灣地區君主立憲和政教合一國家民主化進程的序幕。
3.2 國際關系民主化
一個國家內部應講究民主,國與國更應如此。各國都應有權參與決定國際事務,國際爭端應透過平等協商、對話合作解決。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是各國的事情要由各國人民作主,國際上的事情要由各國平等協商,全球性的挑戰要由各國合作應對。這樣做,有利於體現各國人民的意願和利益,有利於促進世界的平衡發展。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的「主張維護世界多樣性,提倡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體現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意志和願望,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胡錦濤也談到,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
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和民主的全球化,民間關系對國際官方關系影響日益巨大。民主全球化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是,政府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下降,在外交方面,官方外交的作用也將受到影響。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新生說,他認為,全球一體化的趨勢給民間外交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未來中國外交的發展方向是以民為主。」
3.3 民主全球化趨勢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國家、國家集團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國際核心結構和戰略態勢,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對比的基礎之上。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雅爾塔體系以來的兩極格局瓦解了。從此各國紛紛主張獨立自主地發展本國經濟和加強區域合作,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開始萌芽。
民主全球化的趨勢有力地促進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首先,民主全球化與單極世界根本就是不相容的。民主全球化使民主逐漸跨越國界,任何單個國家對世界政治的影響必然趨弱。其次,民主全球化利於各國加強國際合作以解決一系列的世界性經濟和政治問題,國際合作的加強必然會挑戰單極霸權。再次,民主全球化使大國為維護自身利益在重視同美關系同時要求更多的話語權。大國關系的深刻調整,可以從美國打擊伊拉克前後其他大國的表現得到印證。最後,民主全球化催生了眾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如歐盟、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等,他們堅持自身利益,不會甘願受美國的擺布。總之,民主全球化趨勢限制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世界格局在國際力量消長的基礎上走向多極化。但是,由美國主導的一超多強格局演變成相互尊重和平等協商的新多極格局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有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cjj/902509.htm

5. 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

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

市場,其基本特徵就是交換,而商品是交換行為的最基本客體,而市場是與它的客體同時產生的,市場從其最初意義上講就是商品市場。而商品所有者是市場的原生主體,它表現為不同的角色:生產者和消費者。因此,商品的規律反映到市場經濟中,形成了市場經濟的內在機制,這些機制,如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決策機制等就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這些規律主要有:

1.價值規律:價值規律不僅僅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依然發揮其作用。其基本內容仍然是商品的價值量決定於生產該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各種商品均以各自的價值量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價值規律是其它規律的前提。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價值規律依然有其作用,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第一,價值規律具有調節社會總勞動在生產和流通各部門之間按比例分配的作用。價值規律對社會生產的調解,是通過市場價格的上下波動來實現的。一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它的勞動消耗必須符合或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消耗,才能獲得收益。市場價格與價值的相對高低,反映了商品的供求關系。價值規律正是通過這種手段起著調節社會勞動的作用。而作為一種市場經濟,該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是通過價值規律的作用而實現的。價值規律作為一種強制力要求每一個生產者都要重視市場的需求,只有適應市場的需求,才能談得上生產滿足社會的需要。

第二,價值規律具有刺激生產企業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經營管理,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價值規律的這個作用是通過競爭和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運動實現的。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多,商品生產者就越有利可圖,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為了降低個別勞動時間,生產者就得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而這一過程也就是整個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過程。因此,價值規律其內在的要求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價值規律還具有指導消費,更好地滿足需要的作用。

價值規律通過提供商品價格制定的客觀基礎,可以用於指導消費者消費。為了吸引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消費,生產企業可以制定一個較低的價格。相反如果為了限制某種商品的消費,也可以通過高價格來實現。這種對消費的指導作用,不僅是為了更好滿足社會消費需要,而且反過來還可以有助於實現社會主義的生產計劃。

2.競爭規律:競爭,從實質上說就是商品生產中勞動消耗的比較。競爭規律是指商品經濟中各個不同的利益主體,為了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互相爭取有利的投資場所和銷售條件的客觀必然性,它和價值規律一樣,都是商品經濟固有的規律。它起著如下作用:

第一,實現產品的價值與市場價格。商品的價值是在競爭即市場上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消耗比較中實現的,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在現實上了解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多少,一個新的產品的價值也是在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它還促使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的形成,說明它在促使資源的流動和配置方面的效率更加提高。

第二,通過競爭,促使各種商品生產實現優勝劣汰,不僅能夠促進資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實現了市場的新陳代謝。自然淘汰的法則在市場競爭中起著同樣的作用。通過優勝劣汰,產業結構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徹底的調整,促進社會經濟更加迅速的、合理的發展。

第三,競爭能夠推動社會技術進步,推動企業創新。企業的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其中技術創新又是根本的,誰的技術先進,誰就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立於不敗之地。

3.供求規律:供求變動引起價格變動,同樣反之亦然,這種商品供求變化與價格變動相互作用,供給與需求相互適應,形成均衡價格的規律性,就是市場的供求規律。供求規律有以下幾個作用:

第一,促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為市場提供不斷變動的價格信號。

第二,直接決定市場總量與結構狀況,推動市場在均衡和非均衡的狀態中得到發展。

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戰略還剛剛開始,市場還很不完備,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改變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工程,它幾乎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畢竟,深入人心的舊觀念是很難徹底摒除掉的。但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卻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認識,中國經濟理論的發展也在黨的「十四大」上有了巨大的進步,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又一新貢獻,使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6.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原理

商品生產產生於社會分工和生產資料歸屬於不同的所有者。馬克思曾指出:「產品要表現為商品,需要社會內部的分工發展到這樣的程度:在直接的物物交換中開始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分離已經完成。」(馬克思:《資本論》,中文1版,第1卷,192~193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這樣的社會分工起源於人類社會的幼年時期,因而商品生產相應也較早地出現。而生產的社會化則只是近百年前才出現的經濟現象。
對於生產社會化的內涵,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曾作過嚴密的分析。他認為生產社會化具有相互聯系的三個方面的含義:(1 )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有限的生產資料從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2)生產過程的社會化, 即「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了一系列的社會行動」;(3 )勞動產品的社會化,「產品也從個人的產品變成了社會的產品。現在工廠所生產的紗、布、金屬製品,都是許多工人的共同產品」。盡管當今世界生產社會化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恩格斯闡述的基本原理還是有助於我們對問題的分析的。正是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對社會資源的配置提出了兩個客觀要求:一是生產資料(物質資本)使用的社會化;二是勞動力使用的社會化。
2
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是生產社會化的物質基礎。生產社會化客觀上要求具有的生產資料規模是個人或家庭進行生產所必須擁有的價值量所無法相比的。「一個營業部門越是按資本主義方式來經營,在這個營業部門中社會勞動生產率發展得越高,那麼在這個營業部門中資本的最低限量也就越大。資本必須在這種規模上增長價值量,具備社會的規模,從而拋棄一切個人的性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 第49卷,96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顯然,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規模化生產要求資本的最低限量迅速增大,大大突破了單個資本的限量,生產資料(物質資本)的單個所有(包括個人所有、私有或一定范圍的局部公有等)與社會化使用成為社會物質資本配置中的一對矛盾,通常也表述為私人佔有與社會化大生產的矛盾。對這一矛盾的傳統理解是將私人佔有隻理解為生產資料私有制,認為社會化大生產客觀上要求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因此,所有制問題似乎非公即私,將私有制與公有制簡單地對立。我們認為,這種理解忽視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內部權能的可分性,忽視了生產資料所有制與生產資料所有制實現形式的區別,也排斥了市場經濟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影響。
由生產社會化引起的生產資料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要求:(1)生產資料所有制內部權能分解,即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2)產權行為主體即所有者、投資者、經營者等獨立化;(3 )產權的流動性,即能根據社會化要求靈活地配置和組織資本;(4 )產權主體行為的契約化。生產資料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具體表現為資本所有的分散性和資本使用的共同性、統一性的矛盾,資本配置的流動性與資本營運的穩定性的矛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矛盾只能是通過平等互利、協商談判的方式,即市場的方式來解決。因此,產權的明晰化、市場化是運用市場方式在不否定產權多元化所有的基礎上,實現物質資本的共同佔有、社會化使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所有權角度分析,產權具有分散化、多元化的趨勢,而從佔有權、使用權角度看,則存在著社會化、統一化的趨勢。在社會物質資本配置過程中,生產資料的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客觀上要求產權市場化。換句話說,生產資料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是商品內在矛盾在社會物質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外在化,而市場經濟則是在物質資本所有權分散化、非均衡分布的條件下,在不否認單個所有的前提下,動員和組織物質資本共同佔有、社會化使用以適應生產社會化客觀要求的有效方式。
3
勞動力是人的身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稱。當人的發展擺脫了超經濟強制的各種人身依附關系之後,進入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歷史階段,勞動者具有了人身自由,勞動力總是屬於勞動者個人所有。但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勞動社會化、分工協作關系的發展,必然使勞動方式發生變革。在物質生產領域,過去,一個人生產一件完整的產品,從產品的設計、備料、加工到最後完成,從頭至尾單獨承擔著產品的生產工作。而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任何一個人都不能生產一件完整的產品,每個人只參加生產過程的一部分。隨著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勞動產品轉化為社會產品,個人勞動轉化為協作勞動或結合勞動,單個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都只是構成結合勞動的一種職能。相應地,單個勞動力轉化為結合勞動力或總體工人,只有結合勞動力或總體工人才能與生產資料相結合。根據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勞動力作為生產要素必須合理流動、社會化使用。但客觀上勞動力歸勞動者個人所有,因而,勞動力的個人所有與社會化使用就構成了社會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一對矛盾。
勞動力資源配置過程中出現這對矛盾最初是在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通過暴力手段使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土地)分離,使勞動者成為一無所有的自由工人,被迫以出賣勞動力為生,即通過勞動力商品化得以解決的。因此,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一無所有」是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之一。其實,從理論與實踐上看,「一無所有」並不是勞動力要素市場化的一般條件。馬克思分析勞動力所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的商品」,從而需要出賣勞動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工人因為沒有生產商品的物質資料,把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另一種則是「他個人的勞動力不賣給資本,就得不到利用」。前者是由於喪失生產資料而被迫出賣勞動力,後者則是由於生產社會化發展,生產資料的使用日益社會化、集中化,人們的勞動突破了孤立勞動的性質,轉變為集中的社會化協同勞動。與此相應,單個勞動力已不能像小生產者那樣再從事生產活動了,而必須通過一定的社會形式,把許許多多單個勞動力匯成一個結合的勞動力,然後才能與社會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商品。從這個意義上看,單個勞動力的所有者已沒有可能出賣僅有自己的勞動物化在內的商品,而不論勞動者是否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
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是勞動力資源社會化配置中勞動力個人所有與勞動力社會化使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這對矛盾運動客觀上要求勞動力產權獨立化和自由轉讓,即勞動力所有者憑借勞動力所有權通過讓渡勞動力使用權獲取相應的收益,同時確立其勞動的責任和義務;而勞動力的使用者——企業則相應地獲得一定的勞動力使用權,使勞動力要素充分發揮其在生產中的作用。這實質上是通過市場行為契約化方式界定勞動力所有者和使用者在勞動力資源配置中的責權利關系,從而形成一種適應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勞動資源有效配置的組織方式。因此,勞動力個人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客觀上要求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只有當勞動力要素市場化時,市場經濟才成為一種典型的生產方式。
4
資源社會化配置中的物質資本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和勞動力個人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運動,使市場經濟成為一種自然的歷史的選擇。而這對矛盾運動又貫穿於市場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全過程,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矛盾。
第一,它奠定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對兩對矛盾運動的分析表明:(1 )物質資本和勞動力產權的獨立化與自由流動是市場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則;(2 )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投資者、經營者、勞動者(勞動力的所有者)、企業(勞動力的使用者)等是市場經濟運行的行為主體,構成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3)兩對矛盾運動中的客體和交易活動形成的商品市場、 資本市場、產權市場、勞動力市場等是統一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它規定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制度框架。雖然物質資本的單個所有與社會化使用和勞動力個人所有與社會化使用的矛盾是以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和勞動力所有制為基礎的,但該矛盾運動本身又內在地規定了所有制內部權能的分解和組合,從而形成不同的現代產權組織形式,使所有制實現方式多樣化,形成市場經濟的微觀運行機制。產權運行與微觀機制的變化必然引起外部市場制度的配套,如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產權市場及期貨市場等。同時,為維護市場經濟運行的穩定有序,又需形成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及實現市場主體行為的契約化和法制化。
第三,它是市場經濟的生成基礎,同時也是決定市場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基本要素。物質資本和勞動力資源的數量、規模、質量和結構的微觀組合和宏觀配置,決定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質量和社會生產力的水平。
第四,它規定了市場經濟運行的總體目標。
5
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兩對矛盾運動過程是一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過程。從物質技術與運行關系看,這一過程客觀上要符合物質資本和勞動力要素微觀的優化組合和宏觀上按比例配置規律,也要符合經濟利益協調規律,因為兩對矛盾的協調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經濟利益的分割和協調過程。運行中既要追求最佳的經濟效益,又須營造經濟行為主體之間公平交易、自由競爭的環境。從經濟關系看,它集中反映了勞動與資本的關系。關於勞動與資本的關系,馬克思科學地揭示了自由資本主義經濟時代資本僱傭勞動的關系,同時也曾預見:在大工業的生產過程中,「發展為自動化過程的勞動資料的生產力要以自然服從於社會智力為前提」。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即將來臨的當代經濟運行中,勞動與資本關系有了新變化:(1)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發生變化。 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與其他產權關系不再表現為簡單的決定作用,如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或企業控制權之間的相互制衡關系,由協商談判形成一種多邊契約關系。(2)勞動力要素的素質提高和資本化趨勢。 主要表現在勞動力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提高、相應地位提高和人力資本概念的提出及其被普遍應用,這將引發企業所有權在勞動與資本之間的分解及治理結構的變化。這個問題在高科技企業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總之,在現代市場經濟運行中,兩對基本矛盾的運動實際上反映的是如何適應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通過市場方式實現資本聯合、勞動聯合及勞動和資本聯合的關系,其追求的總體目標是效率與公正(公平)。效率意味著資源的合理配置及財富的有效創造,公正則維護著經濟秩序和勞動者個人的平等、自由發展。

7. 在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某一經濟運行主體如果在一定時間能夠取得突出的經濟成就,其發展模式就會引起人

(1)市抄場經濟與不同的社會制襲度相結合,會呈現不同的特點:所有制結構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不同,政府作用的范圍和方式不同,其市場經濟的模式也不同。此外,各國市場經濟模式的形成還受到本國國家制度、歷史文化、經濟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2)中國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應學習借鑒不同市場經濟模式中能夠反映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一般規律的東西。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市場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必須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8. 經濟正常運行和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A。宏觀調控是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與控制,是保證社會內再生產協調發展的容必要條件。現代市場經濟都是有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克服市場失靈,促使經濟正常運行和健康發展。

9. 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

http://www.cqvip.com/qk/95786A/200704X/24200636.html

這里有一個切題的

閱讀全文

與市場經濟運行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