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發布時間:2021-02-09 04:06:19

『壹』 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認識

即指國家關於來過,國源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包括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等等。其主要特點:一是根本性,即它所決定的是經濟發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細小的問題。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決的是全局性而不是個別性和局部性的問題。三是長期性,即它所要實現的是長期而不是短期內的任務。雲股吧為您服務望採納。

『貳』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 到21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專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屬化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1987年黨的十三大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鑒於我國實施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新進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又將第三階段的奮斗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分成三個具體階段和步驟: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黨一百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叄』 簡答: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1、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2、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3、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以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即更加註意在經濟增長基礎上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強調以高效益為中心任務;主要依靠對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從事內含擴大再生產;開發物力資源和開發人力特別是智力資源並重;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3)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擴展閱讀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制定的。中國共產黨的十二大提出,從1982~2000年,要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紀中葉,努力使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使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確定農業、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學是戰略重點;在戰略部署上分三步走:前十年(即20世紀80年代)主要是打好基礎,人民生活實現基本溫飽;後十年實現經濟振興,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從21世紀開始,努力實現國家的基本現代化。

『肆』 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哪些戰略目標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供參考。

『伍』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布局

指導方針是總體要求和行動指南,必須貫徹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切實把指導方針落到實處,貫徹好新發展理念。要立足國情、聚力發展,著力辦好自己的事。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

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要穩中求進、務求實效,協調推進各方面工作。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在國際經濟政治格局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對於我們這么大的經濟體量而言,一定意義上講穩就是進。



(5)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擴展閱讀:

《建議》已經全會審議通過,國務院將據此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把指導方針真正體現到「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中,從主要指標設置到重點任務謀劃,從重大工程確定到重大政策提出,都要鮮明體現《建議》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制定出一個符合我國實際、順應人民期盼、引領未來發展的好綱要。在制定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以及地方規劃時,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切實增強大局意識和系統觀念。

找准切入點和著力點,把指導方針的各項要求貫徹到相關規劃中去,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國家規劃體系。要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陸』 中國共產黨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是從1981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開始的。
第一、我國經濟發展戰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國民生產總值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第二,我國在提前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戰略目標之後,為了把第二步戰略和第三步戰略很好地銜接起來,黨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戰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從而使「三步走」的戰略和步驟更加具體明確.
第三,「三步走」戰略的特點及意義.我國「三步走」的現代化發展戰略,是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參考了國外現代化發展歷史經驗,總結我國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是憑借對中國國情和時代特徵的深刻把握,對我國現代化客觀規律的正確反映.這一發展戰略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際出發,堅持了雄心壯志與實事求是的統一;把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結合起來,堅持了經濟發展和實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統一;明確提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了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是指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

『柒』 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拓展內容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並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准。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

在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已經初步達到的小康水平,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建國一百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

『捌』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其特點是什麼

即指國家關於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的、總體的、長期的部署和謀劃。包括戰略目標、戰略步驟、戰略重點等等。其主要特點:一是根本性,即它所決定的是經濟發生子中的根本性而非次要性或細小的問題。二是全局性,即它所要解決的是全局性而不是個別性和局部性的問題。三是長期性,即它所要實現的是長期而不是短期內的任務。

『玖』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創新,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有利於新常態下增長動力的轉換,也有助於應對技術脫鉤風險;開放,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在要求,也是後發趕超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分配,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既可釋放消費潛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又可努力避免收入差距過大帶來的民粹主義思潮和社會不穩;法治,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訴求,是「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制度保障,是國家治理成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亦是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題中之義。

一、「踢掉梯子」後的創新發展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1841)曾提出著名的「梯子理論」,即把貿易保護形象地比作登高用的「梯子」,以此來分析先發國家主要是英國貿易政策的轉變。他指出:「這本來是一個極尋常的巧妙手法,一個人當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後,就會把他逐漸攀高時所使用的那個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著他上來。」如果將「梯子理論」用於理解當前中美之間的經貿沖突與技術脫鉤背後的動因,也非常貼切——已經攀上高峰的美國要「踢掉梯子」。

「十四五」時期的創新發展或許面臨的就是美國(將要)「踢掉梯子」後的挑戰,中國需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盡管這些年我國創新發展取得顯著進步,但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創新發展還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短板,面臨著諸多問題:(1)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業對基礎研究重視不夠,重大原創性成果缺乏,底層基礎技術、基礎工藝能力不足。(2)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工業母機、高端晶元、基礎軟硬體、開發平台、基本演算法、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等瓶頸仍然突出,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這在本輪中美貿易戰中體現得最為明顯。(3)中國技術研發聚焦產業發展瓶頸和需求不夠,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開放合作還不夠,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4)中國科技管理體制還不能完全適應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需要,科技體制改革許多重大決策落實還沒有形成合力,科技創新政策與經濟、產業政策的統籌銜接還不夠,全社會鼓勵創新、包容創新的機制和環境有待優化。

基於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十四五」期間中國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的政策重點應包括以下五方面相互關聯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