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09 19:43:59

① 中國社會經濟制度發展

新中國建國後來新民主主義--》計劃源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大改造使得人為的由新民主主義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歷史證明,不合實際,急於求成。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以來,逐漸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中國建國前,清末民國時期。封建經濟(小農經濟,自然經濟)--》殖民經濟與市場經濟共存大體如此,鴉片戰爭之前,是小農經濟,資本主義處於萌芽並一直停滯不前,可以忽略掉。近代中國一直處於半殖民地的社會,民族資本也有發展,但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與打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封建經濟逐漸瓦解,但並沒有完全的消除,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占據了主導,殖民主義也是市場經濟體制,殖民主義占據了市場經濟的主導地位

② 中國經濟發展狀況

發展速度:增長的下降有利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現階段避免GDP的兩位數發展,事關中版國的經權濟承載力。失業「慮」:失業多表示我國社會分配並不公平。通漲:我國近年CPI居高不下(5%),引起社會熱議,其實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表示:"GDP增速實際上是通脹率的3倍左右,有很多的支出盈餘。所以說,中國即使通脹率達到5%都沒有問題。」發展方式:我過發展方式並不合理(產業鏈中最低端,高耗能,高污染,社會效益低下),轉變發展方式,調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勢在必行。高房價:房價捆綁中國經濟,不能忽視,降緩房價,迫在眉睫。民生問題:要把經濟發展,表現在改善民生方面,解決廣大人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面臨經濟發展突出狀況,找到彎路,方有出路,個人觀點,願,對你有幫助!

③ 怎樣看中國當前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政府辦來企業,政府、國企與民源爭利,阻礙了民營資本發展,經濟活力不足。經濟增長嚴重依靠領導決策、依靠政府主導。領導決定大煉鋼鐵、上個電廠,政府決定建幾條鐵路、賣幾塊地蓋幾棟樓,人民銀行再印點錢,GDP就增長了,政府就有錢了,國企就強了……
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政府必須讓利與民,減稅減費,扶持小微企業,減少政府主導的投資,國企逐步退出競爭性盈利行業,激發民營資本活力……

④ 如何理解新中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

新中國建設的領導者與組織者(一)新中國成立時的經濟基礎。解放前,由於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舊中國國弱民貧,鋼的最高年產量只有90多萬噸,原煤只有6000多萬噸,發電量不到60億度,糧食最高年產量只有2700多億斤,棉花不到1700萬擔。從1937年7月到1949年5月的12年間,國民黨政府增發鈔票14多億倍,物價上漲85000多億倍。1949年全國解放時,現代工業總產值只佔工農業總產值的17%(見高級中學代用課本《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建設新中國。解放前的舊中國,各族人民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下,受盡了欺壓和凌辱。經過100多年前仆後繼的斗爭,最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延生,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災難深重的歷史。中國人民從長期的歷史經驗中深刻感悟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建設新中國。此時,新中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發展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三)黨領導和組織全國各族人民,建立起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1、三年恢復時期的初步發展。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和人民政權的建立,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的前提。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至1952年,中國共產黨根據當時我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實施了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國家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邊打(朝鮮戰爭)、邊穩(市場)、邊建(恢復經濟)。在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同時,沒收了官僚資本,基本上實現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我國建立起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這是歷史性的勝利。2、「一五」時期的全面創建。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黨中央審時度勢,於1952年提出了以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主體內容的我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制定了1953年到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起,隨著大規模的基本建設的開始,勞動就業人數迅速增長,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人民的收入也隨之增長,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農副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到1957年鋼產量達到535萬噸,煤炭產量達13100萬噸,糧食產量是3901億斤,棉花3920萬擔。「一五」計劃期間多方面的比例關系處理較恰當、其發展較順利。農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4.9%,其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農業年均增長4.5%,年均積累率為24.2%,1957年較1952年全民所有制職工平均工資增長42%,農民生活得到改善。3、「二五」時期的曲折發展。2004年11月26日《檔案大觀》第2版載趙晶瑩的「黑龍江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歷程」一文認為:「二五」時期,「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反右傾」斗爭,使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等為主的「左」傾錯誤泛濫。以至後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國的全面建設在積極探索中走了一段彎路。4、我國建國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初步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有資料顯示:從1949年到1983年我國的社會總產值增長了19.9倍,即由1949年557億元增長到1983年的11.052億元。1983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值同解放前最高年產量相比的增長速度是:鋼43.4倍,原煤11.5倍,原油331倍,糧食2.6倍,棉花5.5倍;有些產品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鋼由1949年的第26位上升到第七位,糧食、棉花居世界首位,肉類居世界第二位。隨著生產的發展,城市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逐步改善,科技術平迅速提高,文教事業有了較大發展。1983年大、中、小學的在校生分別為1949年的10.3倍、36.9倍和5.6倍。另據《中學政治辭典》(張鴻賓等著,工人出版社出版,1988年第1版)第200頁載:我國科學工作者從1958年開始,經過6年零9個月的自主創新,於1965年9月17日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胰島素。這一傑出成就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邁出關鍵性的一步。當這一偉大成果公布於世時,引起世界科學界的極大震動。國外把人工合成胰島素、氫彈、人造衛星合稱中國三大科學成就,後兩者有的國家有,人工合成胰島素是我國獨創則成為舉世矚目的耀眼明珠。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建設推進到改革發展穩定的新時期新中國革命與建設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們黨的偉大在於能自覺地運用歷史的、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觀點,開展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大討論,科學地分析自身成長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正如毛澤東在1942年3月30日《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一文中指出:「現在大家在研究黨的歷史,這個研究是必須的。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得更好。這當然不是說要把歷史上每一件事統統搞清楚了才可以事,而是要把黨的路線政策的歷史發展搞清楚。這對研究今天的路線政策,加強黨內教育,推進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我們要研究哪些是過去的成功和勝利,哪些是失敗,前車之覆,後車之鑒。這個工作我們過去沒有做過,現在正在開始做。」(一)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地分析黨的60年戰斗歷程。1、黨的第一個歷史問題的決議。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黨的第一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它是在延安整風運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延安整風從學習研究黨的歷史入手,正確回顧黨的歷史,特別是黨在十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分清了歷史的大是大非,劃清了正確和錯誤的界限,它統一了全黨的思想,為迅速奪取全國勝利奠定了理論和思想的基礎。2、黨的第二個歷史問題的決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毅然拋棄「以階級斗爭為綱」這一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抉擇;旗幟鮮明地強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奠定了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礎。1981年黨的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是黨的第二個歷史問題的決議:回顧了黨的60年戰斗歷程,總結了建國32年來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經驗;客觀地分析「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准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確立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及其指導作用。它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二)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辯證的分析我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因。1、1978年前的經濟體制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在1956年以前,我國的經濟體制既是集中的又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末,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經濟發展的規模擴大,經濟體制某些方面統得過多過死的弊端已顯露。後雖經多次調整,因未觸及企業自主權這個要害就跳不出原有的框架。之後的「文化大革命」,既破壞了經濟建設又使經濟體制上的弊端表現得更加嚴重。究其因除我國原來底子薄、科學技術落後等原因外,就是在經濟體制上形成了一種同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僵化模式。2、1978年前,表明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還有不完善的方面。我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就其基本面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適應的。建國後的深刻變化已顯示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我國原來經濟體制上的種種弊端,表明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有不完善的方面,又和生產力發展是相矛盾的,妨礙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揮。改革經濟體制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在黨和政府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的,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在改革中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是主體、走共同富裕路的兩條原則。離開它則是歷史的大倒退。改革使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充分發揮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促進生產力的更大發展。(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黨首先在農村實行試點改革。黨在農村試點改革主要是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重中之重」。為鞏固與強化在農村取得的初步成果,黨中央自1982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作出具體部署。充分發揮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黨在農村改革的同時開放了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後又開放了沿海城市進一步向內陸城市開放。這時全國到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時隔18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於2003年12月30日簽署《中共中央、國務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的一號文件公布。2006年2月21日新華社受權全文公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顯示出我黨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抉擇。(四)黨的十二大,使新中國進入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它的總特點是改革開放。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步,經歷了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體制到各方面體制的改革、從對內搞活到對外開放的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1、改革從農村開始是符合國情的戰略決策。實行家庭聯產承包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黨中央尊重群眾願望積極支持試驗,黨的十二大召開後在全國推開。廢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解決了中國社會主義農村體制的重大問題。8億農民獲得對土地的經營自主權、基本取消農產品的統購派購、放開大部分農產品價格,使農業生產擺脫長期停滯的困境,農村經濟向著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迅速發展,廣大城鄉人民得到顯著實惠,帶動了整個改革和建設事業。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是中國農民的又一偉大創造。它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農村致富和逐步實現現代化、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發辟了一條新路。為適應改革從農村向城市發展的新形勢,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商品經濟,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為全面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隨之我黨相繼決定對科技、教育體制進行改革,進一步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又作出了《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黨還強調在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都要進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和斗爭。2、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它的主要歷史功績是比較系統地論述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概括和全面闡述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確認了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大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始找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意義,指出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繼找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實現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後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既需要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更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黨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提出一整套外交戰略即: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准則;中國永遠屬於第三世界,永不稱霸。實現了中美建交,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恢復了中蘇兩黨兩國的關系,發展了同周邊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系。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風雲變幻,黨的事業出現嚴重曲折的局勢,他提出要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要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條件,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3、1992年10月,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為標志,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黨的十四召開的背景是: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深刻地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特別是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問題。要求我們思想更解放一點,改革開放的膽子更大一點,建設的步子更快一點,千萬不可喪失時機。3月,黨中央政治局召開全體會議,隨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定。1996年10月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乾重要問題的決議》,提出今後15年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實現了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回歸祖國是「一國兩制」構想的人心所向,標志著中國人民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路上邁出重要一步。4、1997年9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確立以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了中國跨世紀發展的奮斗目標和任務。為此,中央先後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農業和農村工作、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制定「十五」計劃、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部署。五年間中國走過了很不平凡的歷程,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這為今後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5、2002年11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對黨的十五屆以來的五年工作和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十三年偉大實踐的基本經驗進行了科學全面的總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改革等各方面的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等重大問題的新舉措。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中國將進入全面改革開放、自主創新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表明:一是對前兩年高能耗產業投資過熱、產業發展中一味追求規模和產量的及時糾偏,二是中國將進入全面改革開放、自主創新的時代,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人為本,轉變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27年改革開放的高速發展,創下了中國又是世界歷史上的最高發展速度記錄。當前中國所面對的已不是否要加快發展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不是進一步提高增長速度而是要改善管理與提高發展質量的問題。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不竭的動力,全面創新是創新發展模式包括制度、市場、技術和觀念的創新。制度創新是激勵人們創造各種財富、知識、發明和文化的制度體系,市場創新是充分利用以國內外兩個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兩種資源、激活市場活力、提高市場效率。技術創新是鼓勵自主技術創新、引進消化基礎上的再創新、集成各種技術的創新、原始性和基礎性創新。觀念創新是充分利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念資源、提倡新思想、主意、觀點和理念。中國創新自己的發展模式,將從追求GDP為中心或GDP掛帥的舊發展觀轉向以人為本、以13億人口共同富裕為中心的新發展觀。全面改革就是全面消除各種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全面調動全體人民的積極因素,處理、調節好不同地區、集團或個人之間的矛盾與利益,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激活所有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對外開放是21世紀中國的基本國策之一,全面開放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歷史大潮流和趨勢,建立全面開放的經濟、市場、社會和文化。中國既要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和世界潮流,又要地貢獻於世界經濟、貿易與發展。6、2007年10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五)以突出自主創新為主旋律的科學發展觀,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1、自主創新已成為新時期中國科學發展的主旋律。據資料顯示:中國在核科技、空間科技、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技、信息科技等領域已達到或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我國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素,繼美國、蘇聯、法國後第四個掌握「一箭多星」的技術,至今保持著衛星發射安全可靠的最佳記錄。我國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測序,是參加這項被喻為又一次「阿波羅登月」大型科技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在數學、理論物理、地球環境、資源考察等許多領域具有其他國家難以相比的優勢;正負電子對撞機、銀河巨型電子計算機和曙光並行計算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這些相關領域的世界前列地位。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既讓中國農民迅速地解決溫飽問題,又對全世界發展中國家人們的「吃飯」問題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神舟六號」的發射成功確實讓人揚眉吐氣。中國實施「人才、專利和技術標准」三大戰略,在戰略高技術和關鍵技術領域組織實施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體、電動汽車、創新葯物與中葯現代化等12個重大科技專項。「科教興國」正日益發揮生產力的第一作用,「人才強國」這一全新戰略將人才資源上升到第一資源的高度。超高壓輸變電設備、大型發電設備等一大批重大成套技術設備研製啟動。由我國科學家牽頭16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實驗室參加的「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已啟動,開創了中國科學家領銜重大國際科學研究計劃的先河。在國際綜合大洋鑽探計劃(IODP)和歐洲導航衛星系統「伽利略」計劃等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中,中國正成為一支重要的生力軍。2、世界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推動作用。據2005年第2期《求是》第61頁載:在經濟增長層面,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在擴大。據估算,1999至2003年間全球經濟增長部分的1/3是由中國經濟完成的。2006年第5期《求是》第58頁載: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18.21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為1.42萬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9%和23.2%。而2004年我國GDP總量居世界第六位,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我國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龐大市場之一,連續多年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並擁有8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國佔世界經濟的總量和全球貿易額並不高,但2004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18.2%,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16%。國際輿論公認中國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發動機」。中國努力發展與各國的互利經濟合作,積極參與多邊貿易談判和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和南南合作,推動各國的共同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持續增大,與世界經濟關系不斷加強,各國在經濟運作中都難以輕視中國因素的存在。展望未來,黨的十七大報告對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藍圖為: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我國將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⑤ 將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趨勢

21世紀將會是一個「文明大轉換」的世紀。21世紀的中國社會在變革:沒錯。回社會成分日益復雜答,社會結構再度調整,社會利益重新分配,社會生活急劇變化。在社會職能不斷轉變與完善的過程中,社會工作是現代社會里涉及到在包括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生活、醫療、教育、服務、調節等廣泛領域中去實現人與社會和諧一致,促進社會進步的專業與實踐。社會工作研究與實踐者,面對社會變革帶來的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必須去了解、去適應、去解決。

⑥ 分析中國經濟現狀和未來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達30年之久,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但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減緩,本文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並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作出判斷。
【關鍵詞】經濟發展;內需;經濟結構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達30年之久,中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很多發展專家和理論家都在談論著「中國發展模式」。但與此同時,有人提出中國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悖論。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經常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另一方面,如果用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比例來衡量,中國卻是最沒有效率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的發展值得探討。二、中國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是同期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經濟實現了持續高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並逐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其不斷完善。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行的新情況新變化,中國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一躍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實體。但與此同時,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開始面臨增速下行和通脹壓力共存的困境,滯脹風險悄然襲來,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物價高位運行、經濟增速放緩、收入分配、環境資源等多方面挑戰。(一)物價高位運行2012年4月14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這也是中國GDP自2011年達到9.7%以來連續第5個季度增幅下降。而在該數據發布5天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數據顯示,受食品價格上漲因素推動,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3.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7.5%,非食品價格上漲1.8%。而更有意思的是,在CPI數據公布的當天,福臨門等食用油漲價8%,有地方市場上的香菜達到了10元一斤。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二)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來,在中國學界所進行的對灰色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國社會內部的灰色收入,高達5萬億,主要來源於五個渠道:行政審批、金融腐敗、公共資金流失、土地收益流失、壟斷行業收入。目前在中國社會中真正的富人,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私人企業家只是很少數;真正的富人,主要是那些手中直接掌握著權力或直接、間接與權力有關的人。這也恰恰是人們對目前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強烈不滿的主要原因。當今中國社會收入分配的關鍵問題,並不是在「不均」上,而是在「不公」上。中國幾乎所有的所謂改革,如教育改革,醫療改革,住房改革等等,其實質就是向社會甩包袱,把改革的負擔,改革的代價全都由加在社會的弱勢群體身上。三、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一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球的發展,受到國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受到國際國內雙重因素影響。(一)國際影響因素1.外部需求對於中國經濟目前的結構而言,外向型特徵依然非常明顯,出口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在目前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對象中,占據前三位的分別是歐盟、美國和日本,三者相加佔到中國出口總額的60%以上。因此,中國經濟走勢,不得不考量這些重要經濟體的狀況。當前國際需求市場疲軟,消費量下降,直接影響到中國對外出口貿易額,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能源供應能源是經濟生產持續發展重要的物質保障。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對能源的消費需求將持續增加,但是國內能源生產結構與能源需求結構嚴重不匹配,能源供需缺口大量依靠進口來彌補。而目前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低迷時期,又需要能源作為支撐,以達到本國經濟復甦的目的,致使發達經濟體與中國形成資源競爭,對中國經濟發展構成威脅。3.氣候變化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向大氣排放的有害物質及化石能源消耗與日俱增,使全球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全球氣候的變化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中國是一個能耗大國,以犧牲環境和資源來換取經濟的發展給中國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二)國內影響因素1.經濟增長動力2008年以後,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政府的投資,是一種粗放型外延擴張式增長方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在經濟發展早期存在優勢,但它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人民從中享受到的福利與資源、人力消耗不相稱,因此是難以持續的。中國是一個出口大國,但隨著全球需求市場的疲軟,中國出口受限,貨物與服務貿易凈出口對GDP的貢獻有所降低。中國經濟發生外部沖擊的可能性進一步加大,鞏固內需增長基礎,是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保障。2.產業結構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和要素供給條件都已發生深刻變化,在新形勢下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改造不良的產業結構的步伐。如製造業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一個製造大國,如何加快由製造業大國轉變為製造業強國成為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而目前中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緩慢,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現代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較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應加現代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四、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一)市場經濟體制轉型中國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框架是以國家為主導的,其主要目標是追求GDP的增長,主要任務是擴大投資規模,主要通過重化工業化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途徑以及行政推動和行政干預的手段來發展本國的經濟。當前的經濟體制不夠完善,要向大企業型和企業家型混合為主的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經濟體制方面要以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線,推動內需帶動經濟增長的改革;社會體制方面要以公共需求轉型為主線,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體系均等化,提高人們的消費動力;行政管理體制方面要以政府轉型為主線,大力推進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保護環境五大職能的發揮;培育具有競爭優勢、帶動作用強、創新能力強的大型企業,引致大型企業的高速增長;培育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提升他們的經營能力。(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是投資、出口拉動的,出現了很多弊端:進口和出口的嚴重失調,出口大於進口,順差太大,不利於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儲備越來越多面臨的風險日益增大,導致通貨膨脹;長期壓低勞動力價格以獲取成本優勢,直接影響了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政府對資源價格進行補貼,這樣的行政管理體制導致本國國民福利的凈損失;由於國外市場的需求,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品大量出現,嚴重阻礙了我國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中國經濟增長應向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以消費為主的方式轉變,關鍵在於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提高消費率,應對相關領域進行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方面可建立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公司的工會組織可與股東進行談判,形成年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社會保障體制方面要有較大的改革,如醫療、衛生、教育等改革,但要有度,過度的社會保障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政府應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態度推進社保體制的改革;財稅和金融體制轉型將會加快,公共財政應用於公共產品的支出,而用於個人的生產、消費資料則可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投資體制改革將會加速推進,應以生產型為主想消費型為主轉變。

⑦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發展的優勢和潛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正確處理宏觀調控總量目標與其他目標之間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處於轉軌過程中的發展中大國,同時又是一個開放度很高的國家,宏觀調控面臨的經濟背景較為復雜,這就決定了政府在進行總量調控的同時,必須兼顧其他目標。但由於這些目標之間的關系有時很復雜,有些是短期變數,有些是長期變數,這就迫使宏觀調控部門必須在看清楚這些經濟變數關系的基礎上,在多重目標中進行有取捨的選擇,否則會造成主要目標的模糊不清甚至目標之間的相互沖突,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本輪調控在抑制過剩產能、縮減貿易順差和控制流動性過剩等方面同時下手,但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過大。

收入分配機制是一個由制度所決定的長期變數,不是短期內可以調整好的。如果把保增長作為短期經濟運行的首要目標,順差擴大與貨幣過剩以及資產價格上漲就是保增長所必須支付的成本,也是保持較高增長率的前提條件。再比如,調整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初衷是穩定出口,但出口退稅針對不同產品有降有升,被多個政府部門當做政府實現多重目標的工具:顯性目標是優化產業結構、穩定匯率;隱性目標則是調整貨幣政策、增加財政收入。多重目標之間可能相互掣肘、自相矛盾,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效果。從未來趨勢看,宏觀調控四大總量目標應該兼顧,但在宏觀經濟調整尚未見底、就業形勢空前嚴峻的新形勢下,「保增長」和「保就業」應該置於更為優先的目標,而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則作為兼顧目標。在「保增長」和「保就業」兩大目標中,應把「保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投資和銀行信貸應重點向對就業帶動作用大的部門傾斜,通過增加就業擴大消費需求,以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正確處理宏觀調控與宏觀管理的關系

在本輪經濟景氣周期中,宏觀調控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反復「偏熱」,針對土地使用和生態環境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國土和環保部門加入了宏觀調控部門的行列。例如,前環保總局組織開展「環評風暴」、國土資源部開展土地督察等等。這些政策措施在客觀上起到了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熱、提高投資項目質量的效果。

但在經濟下滑期,這些部門是不是需要配合調控主要目標而放鬆經濟管理職能、放寬市場准入?顯然,周期性的加強或放鬆土地、環保和行業准入政策是不適當的。因此,有必要進一步釐清「宏觀調控」職能與「經濟管理」職能的關系,把常規性經濟管理職能與反周期的調控職能分開,把確需強化的部門經濟管理職能通過法定形式固定下來,進一步明確宏觀調控的范圍、方式與手段。特別是在當前新增政府投資項目比較多、比較集中的情況下,要按照中央有關部署,堅決杜絕出現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兩高一資」項目死灰復燃。要認真總結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行之有效的一些經驗做法,使之及時制度化、法制化。不能把市場准入等經濟管理政策與宏觀調控政策混為一談,防止在採取寬松調控政策的同時降低環保、能耗等市場准入門檻,使「十一五」前3年來之不易的節能減排成果毀於一旦。要把擴大內需與調整結構結合起來,通過改革創新,在不斷優化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和要素投入結構的過程中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正確處理經濟手段與行政手段之間的關系

我國宏觀調控是在經濟體制轉軌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由於市場體系還不健全,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還不完善,價格、利率、匯率等經濟調節工具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地方財政體制與市場經濟還不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必要的行政手段客觀上發揮了對宏觀調控的協助和配合作用。本輪在控制投資過度擴張、土地濫用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運用行政手段調控甚至可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行政手段往往見效快,反彈也快,甚至還會對現行體製造成路徑依賴(尤其是土地、環境保護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過多使用對加快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因此,在未來的宏觀調控中應更好地處理好經濟手段、法律手段與行政手段之間的矛盾,要通過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重點發揮經濟手段調控的作用。為了盡量減少宏觀調控中過多地依賴行政手段,今後在解決產能過剩、淘汰落後企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要應盡快完善市場准入標准體系,建立科學的行業准入制度,規范重點行業的環保標准、安全標准、能耗水耗標准和產品技術質量標准,並且通過法律手段保障這些標準的實施,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通過嚴格的法律法規,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有序競爭。

正確處理宏觀調控與體制改革的關系

近年來,我國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同時,宏觀經濟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但一些長期制約經濟增長的深層次體制和機制問題仍未解決,尤其是能源、土地、資金等一些重要資源要素價格長期偏低,由此導致「三過」(投資增長過快、信貸投資過多、外貿順差過大)問題突出,內外經濟不平衡矛盾加劇。

總結本輪調控所採取的措施,大體可歸納為「五管齊下」,即管住信貸、管住土地、管住項目、管住環保、管住能耗。其中除信貸和項目分屬於貨幣政策和產業政策,其他三項實際上都是通過宏觀調控,解決由於要素和資源性產品定價過低而導致的要素和資源被濫用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屬於深化改革的范疇,試圖用宏觀調控手段解決本應該由改革解決的問題,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宏觀調控只能緩解一時的矛盾,但是不能從建立經濟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上來解決問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已成為我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但是,保增長、擴內需必須要與調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不能繼續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粗放式增長為代價,來換取短期的經濟增長。因此,要抓住當前國際國內經濟調整的有利時機,繼續深化財政、金融、外匯管理、收入分配體制以及能源等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改革來推進增長方式的轉變,推進結構的改善,建立一個完善的體制和機制。

要認真研究和吸取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

美國次貸危機已經演化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給全球實體經濟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其教訓值得引起我們認真的吸取和反思。

一是長期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必然會埋下資產泡沫的隱患。

二是穩定物價既要盯住CPI,又要關注資產價格。雖然房價和股價屬於資產價格不計入消費價格指數,但房價、股價交互上漲必然會傳導到消費物價,不利於物價總水平的穩定。尤其嚴重的是,當房價和社會最終購買力嚴重脫節、股價和公司的基本面嚴重脫節時,資產泡沫就會破滅,最終會拖累實體經濟,進而引發金融和經濟動盪。

三是應該對我國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和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發展模式進行認真反思。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最大的沖擊就是造成出口大幅下降,由此導致經濟急速下滑、沿海大量外向型企業停產、倒閉,2000萬農民工失業返鄉,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新全球化格局下,中國以巨大的貿易優勢,使出口持續數年保持高增長,由此引來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和國際熱錢所形成的巨額外匯儲備,最終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誘發了股市和房地產的泡沫。美國次貸危機教訓表明,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機構過度涉及該行業將造成巨大風險。目前中國銀行體系直接涉及房屋貸款的程度遠高於美國金融機構,且風險高度集中。而且中國把房地產作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定位嚴重影響了其他行業的正常發展,超額利潤使過多的「非地產」行業紛紛涉足,嚴重影響了企業科技創新的動力,削弱了中國產業長期發展的後勁。出口和房地產是拉動新一輪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兩大動力,這次金融危機的教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必須盡快轉變過分依賴外需和房地產業的發展模式,向積極擴大內需、通過內需特別是居民最終消費和科技創新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轉變。 新中國60年的偉大歷程,如果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分界線,那麼前30年是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熱情和智慧,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旗幟下艱辛探索的30年;後30年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銳意改革進取,獲得偉大成功的30年。這兩個30年的繼承與融合,使我們找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適合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體制,並使之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不斷地發展與完善。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所面對的是—個經歷了帝國主義殘酷野蠻掠奪和10多年戰爭烽火摧殘的中國,神州大地百孔千瘡、民不聊生、一窮二白。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起來的以社會主義為目標的新政權,最緊迫的任務,就是鞏固政權、發展經濟。我們黨及時果斷地實施迅速恢復經濟的方針,在農村盡快完成土地制度的改革,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城市沒收官僚資本的企業;集中我們自己在戰爭年代形成的黨政機關、部隊、團體經營的企業;接收了蘇聯無償移交的在華企業;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徵用了它們在華的部分資產和企業,將所有這些通過民主改革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同時,統一全國財政經濟工作;加強市場控制,平抑物價;加強對外貿易的管制和保護;建立獨立自主的外匯經營管理制度。通過這些舉措,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和全局,初步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53年我國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經過3年時間,基本實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合作化、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國民經濟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從1953年至1956年,全國工業生產總值年均遞增19.6%,農業生產總值年均遞增4.8%,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改善。與此同時,在經濟體制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管理體系。1956年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系》,在經濟體制方面,強調了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要調整政府和企業的關系,要調整收入分配關系,這是毛澤東以及中央其他領導同志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理論。1956年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為了適應新的情況和人民的需要,這種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應當以國家市場為主體,同時附有一定范圍內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作為國家市場的補充。在政策放寬以後,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很快,促進了生產,擴大了就業,增添了國民經濟的活力。1957年,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達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好水平。當形勢好轉以後,很多領導幹部開始頭腦發熱,「大躍進」運動開始,「共產風」盛行。此後,為糾正「共產風」的作法,中央提出並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到1965年,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工農業生產有較大增長。

這30年,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10多年的探索,是極不平凡的。由於國際形勢的各種壓力,由於發展過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層出不窮,由於缺乏可資借鑒的成熟經驗,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也有過不少失誤,經歷了不少曲折。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5年與1955年相比,工業固定資產增長3倍,電子工業、石油化工等一批新興工業部門得以建設和發展,農業機械增長6倍,農村用電增長70倍,高校畢業生增長4.9倍。科學技術成果突出。正如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決議所指出的,我們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全國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幹力量和他們的工作經驗,大部分也是在這個期間培養和積累起來的。特別是我們學習國外經驗,但不照抄照搬,這一點非常寶貴。同時,我們在每次失誤以後,都認真總結反思,總是注意針對具體實際,尋求解決辦法。毛澤東、劉少奇、鄧小平、陳雲等針對經濟體制提出的不能剝奪農民,不能超越階段,反對平均主義,強調按勞分配,重視價值規律和商品生產,強調市場的作用和社會主義的多種所有制並存等重要思想和理論,不僅在當時對糾正錯誤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也為我們在三中全會以後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對今後深化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仍具有指導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熱潮即在全國掀起。到1979年,安徽等省市的廣大地區推行了「包產到組」或「包產到戶」;四川德陽「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由6個擴大到100個,並進一步擴大了自主的范圍。1979年3月鄧小平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這就為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市場調節逐步被廣泛使用,經濟特區成功建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經濟活力充分迸發出來。此間的經濟體制改革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這是突破計劃經濟體制的第一步目標;「在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把改革目標由「計劃經濟」推向「商品經濟」;「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明確了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提出市場經濟只要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性質的。

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為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從思想理論上作了充分准備。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並給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運用市場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的特點,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同時,也強調我們必須看到市場有其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要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是對社會主義從理論到體制的重大創新,是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的偉大創舉。根據這個改革目標,我國全面推進了生產、流通、財政、稅收、金融、價格、外貿、住房及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此後,黨的很多重要會議對經濟體制改革不斷進行發展和完善,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設計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將黨的十四大確定的改革目標、原則系統化、具體化。1997年黨的十五大正式提出,要在2010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2年黨的十六大著重研究了兩個重大問題,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二是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這就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實行全面開放的新目標。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所有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認識的不斷深化和發展,不僅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更加系統和完整,而且回答了在經濟運行實踐中的協調性和有效性的問題。



2007年,黨的十七大對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歷程作了科學總結,同時冷靜分析了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所呈現的新的階段性特徵,強調指出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當前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城鄉差距、社會利益格局變化等方面的新矛盾和新問題,要求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研究解決。近兩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證明了黨的十七大的正確判斷。面對國內新的階段性特徵和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要研究處理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與創新。

一是健全基本經濟制度,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基礎。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方向的根本保證。公有制主體地位,最重要的是體現在影響力、帶動力和凝聚力上。二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活力不斷增強。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經濟體制完善與創新的指導思想。我們的經濟體制,就是要從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出發,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要建立公平與效率相協調的和諧發展機制,要把優化結構作為改革發展的基礎。三是完善宏觀調控,引導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經濟主體的活力和競爭力,也要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只有這樣,才能以把握經濟規律為前提的發展的自覺性,來克服和疏導市場機制中的自發性,將市場機制的效率和功能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軌道。四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真正建立起一個有效利用「兩種資源」、應對「兩個市場」的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制。我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實行全面開放,積極參與全球化的進程,是必要的、正確的。只要我們善於利用機遇、規避風險,就能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推動世界的進步。此次國際金融危機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沒有改變,只是這個矛盾隨著經濟全球化而殃及全世界罷了。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自身的應對機制,要關注民生,啟動內需,轉變出口拉動的增長方式;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一個以擺脫美國金融霸權為目標,內部體制健全、機制靈活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政府有充分的救助和管理空間,能有效防範和嚴懲金融犯罪。

總之,不斷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應有之義。我們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正確運用兩個30年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正確判斷和把握當前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不斷改革勇於創新,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強大生機和活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