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影響因素

中國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02-09 20:06:35

㈠ 大學生如何對中國經濟做貢獻

以下是參考:
1、志願者(如世博志願者,省下了很多費用)
2、科研創新
3、創業
4、做研專究,發論文

但這屬些都應該建立在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覺悟之上。
另外,在大學中努力地培養自己其實也是對將來的一種潛在的貢獻。

㈡ 中國經濟新常態對當代大學生就業有哪些影響

大學生該從那些方面去努力以適應經濟新常態
大學生該怎樣去努力適應新常態,還不如說是經濟新常態對大學生的新要求,也就是說要做新時代的大學生。
首先,在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要求企業的機會在於創新,在於變,有變化才有機會。那麼企業被要求創新,則企業要要求人創新,也就是大學生無論以是創業、就業都會要求創新。因此,創新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首要條件。創新能力強,更適應新常態下的社會生存。
其次,現在互聯網正在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目前幾乎所有企業都已意識到這是未來的趨勢,因此人才問題也是其共同面臨的一道難題。雖然近年來,市場就業壓力不斷增大,但企業對高科技人才以及高管人才的需求反而是增加的,或者可以說是出現了「井噴」性的增長,很多企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仍然處於「飢渴」狀態。所以,當代大學生更應該努力使自己成為高科技人才或高管人才,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習。使自己成為專業人才,才能更好適應新常態社會。
最後,雖然經濟進入新常態,大學生就業總量壓力依然較大,但根據國家最近推出的國際經濟發展戰略,如「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亞太自由貿易區等,外語外貿類專業需求可能會有所增長。所以選好專業方向也是大學生適合經濟新常態之一的方法。
對於大學生,要適應時代發展,就要適應中國經濟的發展,根據個人特點,抓住機遇,增強信心,多方面發展自己,做新時代的大學生。

㈢ 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要求

大學生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適應這個社會,不然就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了,會被淘汰的

㈣ 中國經濟轉型對大學生而言有什麼機遇和挑戰

改革走到今天,全面協調利益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同政府改革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鑒於此,我院於 2005年6月25-26日在海口舉辦了「政府轉型與建設和諧社會國際論壇」。中外專家就以人為本與公共政策的轉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中的公平與效率,社會責任、公共利益與公共治理,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等議題展開了討論。我院參照專家的觀點,提出以下建議。

一、我國正步入公共需求快速增長和利益關系深刻變化的重要時期,實現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政府轉型對建設和諧社會至關重要

我國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利益主體和社會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並已成為世界上收入差距比較大,城鄉差距比較嚴重,就業、公共醫療、義務教育、社會保障等公共需求和公共服務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的國家之一。這一現實,給改革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帶來許多不穩定因素,給政府擴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出嚴峻而迫切的課題。

1、面對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趨勢,必須擴大和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國際經驗表明,一國的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過渡時期,也是該國公共需求快速擴張的時期。我國正處在從一般溫飽社會向全面小康社會加快發展、從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發展與轉型的特定時期,已開始形成全社會公共需求快速增長的現實基礎。

從我國經濟體制轉軌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看,我們面臨著公共產品供給的雙重壓力:一方面要承擔改革成本,解決歷史欠賬問題;一方面又要著眼於發展,並為中長期發展創造條件。公共需求的全面增長與公共產品供給的短缺以及公共服務的不到位,已是一個相當突出的問題。但是,現實的主要問題是,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相當薄弱,主要精力和大部分財力還沒有用到社會事業發展和公共產品供給方面。因此,必須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擴大和強化公共服務職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2、改革攻堅階段,要有效地解決利益博弈與利益分享的矛盾,必須關注多數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勢群體的利益。經過26年多的市場化改革,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不僅形成,利益博弈也日益明顯化,如何實現利益分享的矛盾和問題越來越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當關注弱勢群體的利益,使多數人能夠不斷地分享改革的成果。一是政府本身要以公共服務為主要職能,確保自身行為的公共性,把守護公平和正義作為政府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原則;二是要建立市場經濟調節下的利益均衡機制,通過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體現和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三是以人為本,要為廣大弱勢群體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3、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決定性影響。隨著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社會結構進一步分化,社會矛盾更加復雜,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並將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加大社會風險程度。因此,政府轉型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拉美一些國家的實踐告訴我們,這些矛盾和問題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激化社會矛盾,並會由此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斷或倒退。因此,適應全社會公共需求的變化,擴大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保持經濟持續增長、解決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和實現社會穩定發展的重大舉措。

二、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從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出發,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理念創新

快速增長的公共需求與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的嚴重不足,已對政府轉型提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政府積極回應人們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最重要的是實現公共服務理念的創新,加快推進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職能轉變。

4、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的本質是公共服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建設的主體是企業、是社會,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督,還是社會管理,其本質都是公共服務。這就要求把政府對經濟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主要限定在公共服務的范圍。強化公共服務理念和公共服務職能,是市場化改革新階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政府作用的客觀要求。

5、擴大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是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基礎和前提。隨著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人們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為他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人們越來越期望建設一個公開、透明和沒有腐敗的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初步建立的條件下,政府應當把自己的基本職能定位為公共服務,把主要注意力轉移到加快解決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方面,積極促進社會事業的發展。這樣,才能有效地緩解社會矛盾,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的問題。

6、政府要鼓勵和倡導先進文化,使經濟增長伴隨文化繁榮,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歷史經驗表明,財富的增長可以使人民富足和社會安定,也可能使人民不滿,造成社會不穩定。因此不能認為經濟增長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缺乏文化和信仰,就會使功利主義盛行,對財富形成過高的預期,加劇人們心理的不平衡和各種社會資源的緊張程度,降低人們的幸福程度。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在文化不健全的情況下,都不能擺脫物質利益的誘惑,從而形成政府和市場雙失靈的狀況。文化具有超越功利的獨特品質,可以通過個人的自律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彌補政府和市場的缺陷,從而有效地緩解社會沖突和人與人之間的緊張程度。

7、樹立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理念,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良好、持久、和諧的環境與條件。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社會發展緩慢,政治發展嚴重滯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有的地方演變為以GDP為中心,並為此付出了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的代價。因此,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維,重新審視我國的現代化戰略目標和相關的指標體系,並且要為以可持續發展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礎。

8、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實現民主與法治的統一、活力與秩序的統一、多元與公正的統一。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並使這種民主能夠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和根本實現途徑。民主要與法治相結合,要在立法過程中體現人民意志和利益,進而使社會各種行為主體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使整個社會在法治軌道上正常運轉。其次,和諧社會應是一個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的社會,不能把它理解為「一潭靜水」的社會。一是要發展先進生產力,這是社會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二是要推進市場化改革,為社會充滿活力提供製度支撐。要通過政府轉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重建社會秩序,形成社會規范,從而達到「活而有序」。經過26年多的改革,我國社會已經由過去一個結構比較單一的社會轉變為多元並存的社會,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也要看到,多元社會主體之間既有價值一致的一面,也有價值差別甚至是價值沖突的一面。這里的關鍵在於制定、採取以「社會公正」為靈魂的社會政策。為此,政府要擺脫、超越新老既得利益集團的束縛,站在社會公正的立場來處理問題。

三、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政府應當有明確的社會發展目標,確保社會管理的有效性

當前,我們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是在多元利益主體初步形成和分化的前提下,運用現代制度、現代機制和現代文明來解決社會領域的矛盾和問題,建立現代公共治理最基本的框架和基礎,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

9、政府要樹立新的社會管理理念。建設和諧社會,首先需要完善與和諧社會目標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這是保證和諧社會的制度和組織基礎。社會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下一步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國際經驗表明,市場經濟本身可以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但是也伴隨著收入差距拉大、失業等嚴峻的社會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並不能隨著GDP的增長而自動得到解決。因此要從戰略上高度重視社會管理。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與傳統的計劃經濟時代相比,我們面臨的社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必須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轉變社會管理理念,用全新的觀念來完善社會管理。傳統體制下的社會管理依靠政府的權威實現社會控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擁有較多自由選擇的權利,通過法律、規范、以及文化來形成和諧的秩序。

10、有效地推進傳統的社會管理體制向公共治理轉變,按照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我們提出的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基本前提是承認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發展范疇,有其各自獨立的內涵、特徵、目標、規律和衡量標准。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樹立了清晰的經濟增長指標,但是對社會指標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在「十一五」期間,要確保社會發展和社會進步,就必須把社會目標逐步清晰起來,納入整個發展規劃當中。不能把社會管理簡單地看成是政府單一的行政控制。事實上,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也不可能再掌握和分配一切社會資源,也不可能插手所有的社會領域。因此,在社會管理中,企業和民間組織都有責任,要在政府、企業、民間組織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中形成有效的公共治理。

11、要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民間組織之間的關系。在公共治理的框架下,政府要積極穩妥地發展社會民間組織,逐步把一些傳統意義的社會管理職能以多種形式下放給一些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承擔。要在政府、企業和非政府公共組織之間建立起一種取長補短的平衡關系,為社會整體的進步提供推動力。伴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進程,社會開始從單一中心向多元中心過渡。在這個時期,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就是建立一個利益均衡機制,通過利益的表達和博弈來消除社會矛盾。從這個角度看,有組織的理性比非組織的理性更有效。在社會矛盾和社會危機因素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積極穩妥地發展各類社會民間組織,形成在黨領導下的協商對話制度,遠比非理性的個體行為要好得多。

四、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快推進政府轉型的實際進程

當前,加快推進政府轉型有兩個大的背景:一是經濟發展中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都同政府職能轉變相聯系;二是社會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潛在的風險,要求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在這種特定的背景下,我們要把政府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政府轉型的實質性突破。

12、把以公共服務為中心的政府轉型作為改革攻堅的重點。政府改革滯後,事實上越來越制約著其它領域改革的進程,並由此增加了改革的復雜性和難度。未來幾年,我國的改革有可能發生幾個重要的轉變,例如:第一,由微觀體制改革向宏觀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和轉變;第二,由競爭性領域的改革向壟斷性領域改革的推進和轉變;第三,由經濟體制改革向社會體制改革的推進和轉變。這三方面改革的推進和轉變,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轉型。因此,「十一五」時期以政府轉型為重點,各項改革才會有新的進展。

13、以公共服務為主要目標,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從關注公共需求變化和擴大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出發,是新階段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這就要特別強調明確劃分和嚴格規范各級政府在公共服務中的責任和權利,在此基礎上深化地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當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盡量減少我國政府的行政層級,逐步探索取消地(市)行政層級,撤消市管縣體制,加強縣級財政功能。要盡快試點從鄉財縣管入手,把鄉鎮政府變成縣(市)政府的派出機構。此外,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公共治理結構與公共服務體系,並按照這一目標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14、建設和諧社會,要實現公共政策的轉型和創新。隨著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的變化,實現以人為本的公共政策轉型和創新已經成為黨和政府提高建設和諧社會能力的當務之急。首先,實現公共政策由封閉和半封閉向公開透明的轉變。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面臨新的變化:一是隨著市場化和對外開放的深入,以人為本已經成為國際國內社會的共識;二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和信息的作用超過了以往歷史上所有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公共政策的效果更加取決於社會公眾的認同和參與程度。這就需要政府從分化了的社會利益現狀出發,賦予老百姓更多的知情權、選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的實現機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有效的利益整合機制,以及改革過程中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等。

其次,以人為本,要實現由單一、嚴格的行政控制向人性化的公共治理轉變。公共政策的執行是政府直接面對廣大老百姓,其手段的選取決定著政府的形象,關繫到政府同老百姓之間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註重公共政策執行手段的轉型,要使公共政策的執行以尊重公民的基本權利為前提。

15、建設責任政府,對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決策失誤和不作為的政府官員追究責任。公共服務體系涉及大量公共資源的有效配置,必須加強監管、審計和問責。要借鑒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實現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分工,適當引入競爭,提高公平與效率,同時也便於問責。

16、推進政府轉型,需要建立改革統籌協調機制。隨著改革的深化,某些政府部門本身成了改革的對象。從去年的宏觀調控看,政府部門的某些行為,不僅具有部門局限性,還具有較強的自身利益的特點。這樣,就有可能產生各種形式的假改革、不改革,使改革在實踐中大打折扣,並容易使人們對改革產生某些誤解。因此,要在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高層次的改革協調機構,以統籌協調繼續推進改革中各部門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系,並由此進一步形成對改革的共識和改革的合力,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製度保障.

㈤ 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對大學生專業素質提升的影響

一、當前形勢下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社會,需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0 世紀末,我國終於順利加入了WTO,這標志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將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入世無疑會對我國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來機遇,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巨大的挑戰。入世將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一系影響。經過20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世公認的成就。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已經和即將發生的深刻變化,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大量的矛盾在某種情況下會集中出現,並有可能爆發,甚至帶來動盪和不安。中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個重要而關鍵的轉型時期,應該說,「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理念的提出,順應了民意,也符合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從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知識的力量和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己經深入人心,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科技對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的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推廣,離不開大學教育。社會主義高校培養出來多少跨世紀的高素質的人才,培養了多少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直接關繫到我國生產力能否快速發展,社會主義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協調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否真正構建。顯而易見,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高校不僅要培養高科技精英,也要培養大量掌握科學技術的普通勞動者,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逐步從精英教育轉為大眾教育。逐年的高校擴招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我國十五計劃規定,到2005年,我國適齡青年進入高校的入學率應達到巧%,即達到高等教育大眾化入學率的15-50%的臨界點。Ill(P 1-6)高等教育大眾化後,更多的青年有機會接觸高等教育,但是,要將這些青年培養成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堅,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正確的思想意識

1、加強和改進主流政治思想的引導

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使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信心和責任感。在多種文化思潮激烈碰撞的時代,社會主義高校要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就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主流意識形態的引導,需要用科學的思想理論進行指導。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想無疑應作為主流意識加以宜傳,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應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程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下,也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宣傳和深化教育。大力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三進」工作,根據時代發展的特點和大學生成長的內在要求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據信息網路時代提供的技術優勢,根據經濟全球的一體化的要求,切實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兩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的基礎性地位不可動搖。在此基礎上要採用各種各樣的,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式,寓教於樂,使當代大學生真正理解並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人生萬方數據的精神支柱和航標。

2、培育正確的思想意識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是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進行的,當代大學生要真正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生力量,還需要培育適應經濟全球一體化形勢的正確思想意識和觀念。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民族意識與國際意識

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建設,主要是依靠本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文化,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大學生的民族意識,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我們有著輝煌的過去,但也須正視嚴峻的現實。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堅持認識堅持艱苦奮斗的重要性,關鍵是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基本國情」[21我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仍未最終解決,在改革開放和經濟轉型的歷史進程中,貧富差距的拉大,東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結構調整的不盡合理等經濟上的問題引發了一些列的社會問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還有許多不穩定的因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建立需要和諧的社會環境。加強對大學生的基本國情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在涉及本國本民族利益時,能堅決地捍衛本國本民族的權益,在實際生活中,能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從愛國主義的立場出發,增強國貨意識,多消費和使用本民族企業的產品,以支持和幫助本民族企業的發展,壯大民族經濟。從集體主義出發,自覺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及崇拜西方極端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培養集體中團結協作精神和能力,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強化民族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並不是要求弱化國際意識,閉關自守,盲目排外。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和文化需要中國,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和壯大同樣也離不開世界,我們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世界。在加強基本國情教育的同時,也要加強國際經濟形勢與對策方面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要學習;在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的同時,對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華要汲取;在抵制西方政治霸權的同時,對西方民主政治法制建設,和諧社會與社區建設的經驗也可以借鑒。強化民族意識,當代大學生在國際環境下才能立足,不迷失方向;增強國際意識,,當代大學生才會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未來,兼收並蓄,促進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 競爭意識與協作意識

中國入世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與國際接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會激烈加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內不同行業之間,不同人之間,甚至是同一行業的同一類人之間,也充滿了競爭。新世紀的競爭是異常激烈和殘酷的,市場經濟下的競爭遵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成為國內、國外經濟竟爭中的強者。隨著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當代企業要在世界經濟競爭大潮中獲勝,企業要在競爭中謀求發展,就需要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加盟。高等院校擔負著為新世紀企業培養人才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和能力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就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和諧社會應該是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也提出了一個「激發」四個「創造」。即要激發各個行業人們的創造力,堅決破除各種障礙,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造願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倡導競爭,並不意味著處處是對抗,是斗爭。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雖然有著激烈的競爭,但競爭並不就完全意味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相反,事物矛盾的多樣性決定了在競爭的基礎還有協作和共存。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經濟項目,尖端的科技產品和計劃以及人類社會謀求繼續發展而面臨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就需要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我們所提倡的競爭不是對抗性競爭而是協作競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意培養學生在競爭中協作,協作中競爭的思想意識。在校園中提倡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拾和諧的人際環境。培養大學生形成競爭和協作意識,還需要大學生具備兩個觀念;民主法制觀念和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觀念。竟爭必須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環境和前提下進行,市場經濟應該是在法制軌道上運行的經濟,增強學生的法律知識,使學生具備民主法制觀念,在日後的競爭中他們才會履行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自覺抵制違規非法的競爭行為。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21世紀經濟活動中要遵守的信用准則,誠實守信是人們互相協作的一個基本條件。加強大學生「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和協作意識,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和諧。

三、構建和諧校園環境,培養和諧思想觀念

大學生畢業後將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將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構建者。構建和諧的高校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和諧的校園環境里耳濡目染,培育和諧的思想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強校園環境建設,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方式

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同的高校在經濟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應該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校園內部的硬體設施,如美化校容校貌;合理布局富有特色的校園建築;增加文化設施,改善師生居住飲食條件,拓展通信和網路服務等等,為建設和諧校園環境打下物質基礎。構建和諧的校園環境,高校管理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校園管理不斷得到加強,管理體制不斷得到健全,生活在校園的師生的學習和生活才能穩定有序地進行。如前所述,在中國已經入世,高校大量擴招,高等教育領域進一步開放,生源質量和素質發生很大的變化的背景下,構建和諧校園環境要求我們深入研究新形勢下高校運作規律,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方式。計劃經濟條件下的高校,在某種程度上掌握著學生的「生殺大權」,以灌輸命令為主體的教育,以「管、控、壓」為主導的工作方式能使高校維持運作,但不一定和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進一步產業化,學生與學校的關系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高等教育本著「誰受益誰出錢」的原則進行收費,學生繳費上學,學生與學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契約式」的「出錢」與「受益」的關系。學生出錢,學校就得讓學生受益。在改革開放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今天,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廣大學生崇尚和接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傳統的灌輸式理念,粗暴的「管控壓」式的工作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高等院校應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和各高校的特點,形成一個「學校領導,政工人員負責,教師協同,學生參與」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讓更多的人參與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讓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教育變為被動教育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充滿活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既符合大學生的生理和性格特點,又能通過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的品質與人格。校園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期一種很好的載體。文明高雅的校園文化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道德品位。將思想教育融匯於文娛活動中,使學生在美感欣賞、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受到潛意識和形象化的教育,變枯糙的思想灌翰為充滿趣味的心靈體驗,學生更樂於接受,思想教育也更見成效,校園內的氛圍也更為輕松活潑,和諧自由。

2、建立和健全校園保障體系,為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使社會上弱勢群體的利益得到照顧。高校實行收費制度以後,部分大學生因家庭貧困而成為一種特殊的弱勢群體。當然,高校中的弱勢群體不僅僅包括經濟上貧困的學生,也包括存在其它問題的學生群體。學生生活上的負擔和不順,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社會轉型時期各種劇烈的變化,改革開放帶來的意識形態領域內各種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學生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部分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便產生了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心理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這些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也匯入了高校的弱勢群體建立和完善校園保障體系,相對貧困學生而言,就是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幫助,從而走出困境。校園保障體系有別千社會保障體系。就目前來看,助學貸款、貧困學生補助金是其主要內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貧困學生畢竟有限,且兩者都是政府行為。在有條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業或企業主捐資建立助學基金,幫扶貧困學生。貧困學生雖然貧困,但都年輕力壯掌握著一定的知識學校成立一定的勤工儉學機構,指導貧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儉學作為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加以建設和完善,不僅解決了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還可以在勞動的過程中加強對貧困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艱苦奮斗的思想,自強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導機構的建設在各個高校的狀況不容樂觀,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咨詢和疏導相對滯後。一些高校缺乏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沒有引進專門的心理學人才。心理疏導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僅需要專門的機構,專業化的人才,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員,也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學生的心理問題,往往與學生的思想問題纏繞在一起,將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自我心理調適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諧校園更有利於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培養正確的政治信仰。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和諧校園中成長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和諧的觀念,培養和諧共處的思想理念,最終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有生力。

適應構建和諧社會需要 培養大學生和諧合作精神。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