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發展山區生態經濟
加速山區立體農業綜合開發是我國政府支持保護農業發展,改善農業資源利用狀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品競爭力,實現農業穩定發展的戰略性政策措施。山區立體綜合開發是實現山區環境、資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大戰略。同時,山區又是我國國家生態經濟建設的重點區域,山區生態環境脆弱。由於山區農業開發是一個整體性、關聯性、動態性、戰略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不能以過分消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要把山區農業綜合開發與促進山區生態建設結合起來。下面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分析。
一、山區森林生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生態經濟學理論認為,人類經濟活動的實質是將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與能量進行轉化、加工為能滿足人類需求的各種產品,這些產品通過人類生產與生活消耗之後,最終以廢棄物形式返回到自然生態系統中。人類經濟活動只是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一段過程,它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同時又反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一切經濟活動乃至人類的活動都是依賴自然生態運行的基礎進行的,經濟發展過程一刻也離不開生態系統這個基礎。
生態系統的作用可歸結為提供資源與凈化環境(污染)兩大功能。沒有生態系統這兩大功能,經濟社會發展無從談起。生態與經濟之間關系千絲萬縷,錯綜復雜。二者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互創條件.。經濟取之於自然而求得了發展,經濟發展反之可以調控和協調自然力.如果人們過度地開發利用資源、污染環境,必然造成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甚至廢滅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二、森林生態系統是提供人類生存與發展基礎的,是不可缺少與無法替代的
森林生態系統結構的復雜,具有與其它生態系統不可比擬的優勢。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結構的復性(統多層次、多水平、多類型)。系統具有空間優勢——系統覆蓋面廣,占陸地總面積1/3;樹高大,具有垂直空間和水平空間優勢。系統具有種群優勢——系統物質資源包括:喬、灌、草、苔蘚、地衣,同時,還包括各種動物資源。因此,生態系統是物種基因庫。系統時間優勢------森林生長周期長,往往數十年或幾百年,影響當代及幾代人。森林生長周期長決定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和對環境的影響力。系統演替的優勢----自我演替發展。系統高生產力優勢---系統具有較高的生物生產力,受自然力影響大的特點——森林的生物量和干物質生產力大,單位干物質形成所需消耗的水分、養量大,具有巨大的佇水、儲水的功能。
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特性決定森林生態系統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不可替代性。森林生態系統承擔著優化環境與促進發展的雙重使命。森林不僅具有經濟功能,而且具有改善環境的功能,同時又是人類文化、遊憩的場所,是生物物種資源的基因庫,是生態系統平衡的保障,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優越性和功能特性決定系統的相對穩定性和對環境的影響力,決定在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中的不可替代性。
⑵ 生態經濟發展要素、生態經濟發展基本模式有哪些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NCJJ200712032.htm
⑶ 生態經濟的發展
生態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互動的層面:小層面即單個企業層面的生態經濟,簡稱單一型生態經濟;二是中觀層面即企業之間的生態經濟鏈,簡稱結合型生態經濟;三是宏觀層面即社會層面的生態經濟層,簡稱復合型生態經濟。
三個層面的生態型經濟,體現出從單一到結合,從結合到復合,層層推進,每一次的推進,都將促使經濟運行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企業作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基本個體和基礎,是實施生態經濟的主體,也是體現生態經濟效益最直接的個體,結合型生態經濟和復合型生態經濟都是建立在發展生態企業這一層面之上的。只有企業積極參與其中,實行生態管理,實現「最佳生產,最佳經營,最少廢棄」,才會更好地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因此,現代型企業管理要從純粹的追求經濟利潤管理向經濟利潤管理與生態型管理結合轉變,在管理的對象、目標、任務、職能等方面體現出生態與經濟的統一性,不僅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還要遵循自然生態規律的要求,實施生態化管理,自覺協調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發展關系,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贏」。而且,通過實施有效的生態管理,不僅促使單個企業的生態化轉變,而且由點及面、推廣普及,引起整個經濟環境及整個社會風尚的轉變。通過這些轉變再推動生態經濟的深入發展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早日實現。
⑷ 在十八大提出大力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中指出,開展的措施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亟須完成的四項任務: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二、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三、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四、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這既是我國為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舉措,更是就人類未來的美好願景所作出的庄嚴承諾.
加快建設現代林業,增加森林資源和生態總量,推動經濟社會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在更高層面上、更大范圍內審視和解決我國突出的環境問題,積極探索中國環境保護的新道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要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積極倡導生態文明,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生態養殖,擴大規模,加工產銷配套連接,讓農民的收入得到提高,實現山綠人富.
⑸ 簡述生態經濟學產生發展各階段及其代表性成果
1、生態經濟學概念的醞釀和產生階段(1950—1969)
生態學的概念是德國生物學家Haeckel於1866年最早提出,並首次明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2、全球生態經濟問題的大辯論階段(1970—1987)
這一階段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涌現出了大批關於全球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的論著,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大辯論。1968年,以研究人口、資源、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羅馬俱樂部」成立。
3、生態經濟學價值理論及研究方法的形成和發展階段(1988年至今)
1988年國際生態經濟學學會的成立,以及次年EcologicalEconomics刊物的創辦成為生態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5)生態經濟發展措施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充分證明了人類干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漸增強。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其嚴重程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和資源問題已經從地方性到全球性,從區域性到全球性。世界人口的突然增加、糧食短缺、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能源危機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狀態,而且制約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當科學家探究上述問題的歷史原因,發展趨勢,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案,從一開始,他們發現,僅僅從生態學或解釋和研究這些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很難找到答案,只有生態學和經濟學有機地進行分析,尋求解決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此時,生態經濟學應運而生,它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⑹ 生態-經濟綜合治理區
西峽位於豫西南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部邊緣,介於北緯33°05′~°48′,東經111°01′~111°46′之間,東臨內鄉縣,南依淅川縣,西與陝西省的商南縣和湖北省的隕縣為鄰,北以老界嶺為界和盧氏縣、嵩縣、欒川縣接壤。境內山脈起伏,峰巒疊嶂,河谷縱橫,地域遼闊。縣域形似楓葉,南北長約 78.3km,東西寬約 79km,總面積3453.9km2。
按照自然環境條件基本相似、區域開發與發展水平基本相同、區域生態經濟發展方向基本一致、特色產業化與規模化相結合、區域主導產業與生態經濟綜合發展統籌五個原則,把全縣劃分為四個各具特色的生態經濟治理區,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林保護區、中低山林牧業綜合發展區、淺山丘陵林果葯立體開發區、河谷庫區沿岸林糧復合經營區(圖4.3)。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林保護區
該區是指丹江庫區上游西峽地段、土壤瘠薄的陡坡、水庫、河流源頭、砍伐嚴重、立地條件差的林分,海拔為1200m以上,土壤為棕壤,土壤厚度在30~60cm,主要包括已經劃定的國家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有兩個自然保護區和一個森林公園(即伏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峽煙鎮管理處和黃石庵管理處、西峽恐龍蛋化石群省級古生物遺跡自然保護區和寺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其他特種用途林,以及灌河主要支流的源頭、支流兩側、路渠兩側、水庫周圍、石質山區、高山陡坡地帶、山脈山脊頂部、生物多樣性豐富地區和其他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從地域上覆蓋3個國有林場和北部山區9個鄉(鎮)深山、遠山區。本區森林的主要生態功能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生態安全屏障。其經營保護措施是全面停止區域內的天然林採伐,對所有宜林荒山荒地及新造未成林、灌木林地實行封山育林為主,人工造林和飛播造林等多種形式相結合。造林樹種主要為櫟類、側柏、油松、刺槐等固土能力強的喬灌木,增加和全面恢復植被。
(2)中低山林牧業綜合發展區
該區分布在海拔800~1200m之間,土壤為黃棕壤,土厚在30~60cm或以上,坡度在16°~36°之間,總面積67046hm2,主要包括北部和西部11鄉(鎮)中山、淺山區。該區用材林多系以櫟類為主的中幼林,成熟林少,且林分質量較低,林相參差不齊。其經營措施以森林撫育、低產林改造和封山育林為主,逐步形成優質高效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對野生經濟林品種實行以村為單位進行改接,逐步建成新的經濟林基地。同時,該區還存在著大量的荒草地,適宜發展畜牧業,主要以肉羊飼養為主,同時兼有特種養殖。
(3)淺山、丘陵林果葯立體開發區
該區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在15°以下,土壤為黃棕壤厚土型的淺山、丘陵地帶,總面積59527hm2。該區生長的經濟林主要有板栗、核桃、獼猴桃等,還有山茱萸、杜仲、辛夷等木本葯材。該區地勢較為平坦,自然條件優越,適合發展速生豐產林、特色經濟林和中葯材。可以發展楊樹、火炬松、杉木為主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在退耕還林地,林果葯綜合發展,即以板栗、柿子為主的木本糧食,以核桃、油桐為主的木本油料,以山茱萸、杜仲、辛夷為主的木本葯材,以獼猴桃、美國黑李為主的水果和小雜果。
圖4.3 生態經濟綜合治理區不同下墊面條件下水土保持治理模式
(4)河谷、庫區沿岸林糧復合經營區
該區位於灌河、丁河、丹水河、淇河、峽河土層深厚的河谷兩岸,總面積 36568hm2。該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一定的灌溉條件,以種植業為主。發展方向以特色農業為重點,進行林糧間作,建立以南抗楊、107楊、108楊等速生豐產林立體開發基地,為本縣中密度板廠和造紙廠提供原料。在提供木材的同時,使森林成為保護河谷水利設施和減少輸入丹江的泥沙量的有效屏障。
模式特點:根據這一區域人地關系、水土流失特徵以及對丹江水庫影響程度,採用適當強度的人為干擾措施,進行不同下墊面條件下水土流失治理,劃分不同地貌類型區,對不同區域採取相應的生態經濟綜合治理措施。
⑺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措施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作為中國重點規劃建設的一流示範性區域,經過美國、澳洲、新加坡國際頂級專家規劃建設,按照一流標准打造生態經濟核心示範區。
生態示範區
鄱區建設號聲揚,低碳防污不可忘;護好湖鄉天與水,宜居樂業萬年長。鄱陽湖近年實施「綠色生態江西工程」,以水污染治理為重點,推進污水達標排放工程,制止非法采砂工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節能降耗減排工程,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及濕地保護工程,血吸蟲病防治工程等建設。同時,大力推進鄱陽湖生態水利樞紐工程的前期工作。
經濟效應
國家大力發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新型工業、生態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有序推進昌九工業走廊建設;積極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加強城鄉統籌,使環鄱陽湖區成為江西城鄉協調先行區。合理發展新型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以產業為基礎、功能互補、空間布局合理的環鄱陽湖城市群;繼續落實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各項政策措施,形成穩定、健全、高效的工作機制。
生態長效機制
科學制定規劃,指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強立法,制定和完善加強鄱陽湖保護治理、促進經濟開發等方面的法規;制定新型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分行業制定鼓勵、限制、禁止發展的產業目錄;利用財政轉移支付,加大對生態保護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扶持力度。 根據國家中長期重點規劃,江西省將按照「集聚經濟,高效開發」的功能定位,工業產業相對集中布局在高效集約發展區;濱湖控制開發帶通過提高污染排放標准,強制現有企業淘汰落後產能、有計劃異地搬遷和改擴建;湖體核心保護區強化生態功能、禁止開發建設。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
江西省將建立政策扶持機制,對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實行項目核准備案、土地供應、要素保障三優先。建立市場退出機制,對濱湖地區、五河源頭不符合功能定位的產業,通過設備折舊補貼、設備貸款擔保、遷移補貼等手段,有計劃地進行拆遷和異地改擴建。
與此同時,江西省還將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支持機制,對五河源頭因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造成的利益損失進行合理補償。清理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稅費優惠政策,調整和完善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對從事綠色生產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的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引導企業構建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體系,對各級各類金融機構支持的節能減排和綠色信貸示範項目給予貸款擔保與貼息的優惠政策。
⑻ 針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問題我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即經濟發展不能以危害環境為代價,可持續發展要求內一個國家容或地區的發展不應影響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發展,可持續性意味著維持乃至全人類福利的自然資源基礎,使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經濟發展的財富增長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費用與時間在流通、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分配與效率直接影響生產的質量與效率;因而,管理、服務與流通等環節越是精簡、廉潔和有效率,就越能促進經濟發展。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