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指什麼
把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轉變成節約型經濟。
② 毛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美麗中國 PPT的開頭動畫或者視頻,誰有符合主題的
那就貼個毛頭唄
③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途徑,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個立足點」「四個著力」「五個更多依靠」:
第一,把提高質量和效益作為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必須克服重規模輕質量、重速度輕效益的傾向,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努力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第二,做到「四個著力」。
1、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只有企業充滿活力,整個經濟才會有勃勃生機。
2、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只有形成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才能實現科學發展。
3、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現代產業體系猶如一個國民經濟有機體的軀乾和骨架,軀干骨架搭建合理,有機體才堅實有力、健康發展。
4、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只有在競爭中不斷形成新優勢,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四個著力」指明了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內容,明確了不斷增強我國長期發展後勁的路徑,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全方位的戰略選擇。
第三,「五個更多依靠」。
1、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由於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階段的變化,依靠投資或者出口拉動經濟增長難以持續,必須依賴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的協同作用,特別是更多依靠和發揮內需,尤其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把經濟增長建立在內需持續擴大、民生不斷改善的基礎之上。
2、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不斷升級和優化是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產業發展的方向。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多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是提升中國經濟質量和後勁的必然選擇。
3、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由於過度依賴生產要素數量投入,,各項要素的技術含量不高,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貢獻有限。必須改變這種狀況,逐步形成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核心的新的增長動力。
4、更多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在快速發展中資源、環境壓力巨大,通過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推動經濟發展成為必然要求。
5、更多依靠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逐步改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④ 為什麼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及如何轉變
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同時要求在十二五期間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應該看到在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集中表現在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以及貧富差距過大,腐敗現象叢生。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導致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加上收入分配製度的某些弊端,形成社會財富集中度過大,影響社會的公平正義;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協調,服務業明顯滯後,導致就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我們的增長主要依靠資金、土地、勞動力的大量投入,科技在增長中的貢獻率偏低,導致投入大、產出小,長期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低端;我們的增長主要靠出口帶動,進出口總額佔GDP的比重偏大,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導致國際貿易中矛盾頻發,爭端不斷;產業結構落後,導致資源能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使我們的發展面臨不可持續的局面。
怎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八個方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一、從以出口導向拉動經濟發展的方式,向以內需為主導,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的方式轉變。
二、從以資金、勞力、土地等生產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的方式,向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驅動的方式轉變。
三、從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轉變。
四、從以傳統製造業為主力推動經濟發展的方式向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含高端製造業)、服務業雙引擎推動的方式轉變。
五、從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方式向城鄉統籌發展方式轉變。
六、從以東南沿海率先發展的方式向東、中、西部平衡發展轉變。
七、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發展方式向效率公平並重,更多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發展方式轉變。
八、從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發展方式向「包容性增長」的發展方式轉變。
⑤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政治
以下摘自高一政治課本:
①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內堅持擴大國內需求容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
②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④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⑤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⑥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⑥ 什麼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要內容是指:
1、經濟增長的方式由不可持續性向可持續性轉變;
2、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3、由出口拉動向出口、消費、投資協調發展轉變;
4、由結構失衡型向結構均衡型轉變;由高碳經濟型向低碳經濟型轉變;
5、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
6、由技術引進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
7、由第二產業帶動向三大產業協調發展轉變;
8、由忽略環境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
9、由「少數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轉變。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概念。在經濟理論范疇中,經濟增長一般是指經濟活動單純的數量增加,經濟發展一般是指經濟總量增加與經濟結構優化同時出現。所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了更加廣泛和深刻的含義。
但是也要看到,第一,經濟增長依然是經濟發展的主體或核心,離開經濟數量增加而談經濟結構優化是不可能的;第二,上述對各種經濟增長類型的劃分其實就是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表現,在不嚴格限制的場合,兩者概念是可以互換的。
(6)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視頻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些基本特徵:
1、經濟增長效率高,主要表現為綜合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及其貢獻率高;
2、國際競爭力強,主要表現為產品及服務的質量高而成本低;
3、通貨膨脹率低,即通貨膨脹低於經濟增長率,或經濟增長中通貨膨脹程度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⑦ 如何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如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資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推進科技創新市場化,創造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環境,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推進:
一、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前提。一是加快政府投資體制改革。明確界定政府投資的職責和范圍,優化政府投資結構,政府投資加快從競爭領域退出,轉為主要用於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創新政府投資運作機制,積極推廣"代建制"等市場化運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資利用效率。二是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和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轉為更加註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企業投資項目政府一律不再審批,政府僅從外部性、公共性、合規性方面對企業投資項目予以核准或備案,履行好對重大項目規劃協調、發布行業信息等服務職能。
二、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場主體。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場主體,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術進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力,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載體。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積極引入國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形成多元投資主體,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繼續推動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做好政策性關閉破產,國有經濟要從一般性競爭領域退出,逐步向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深化鐵路、郵政等壟斷行業改革,實行政資分開、政企分開,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推進特許經營模式。加快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試點,規范國家與國有企業的分配關系,體現政府的所有者權益。破除體制障礙,推進公平準入和改善融資條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三、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動力。有效的科技體制將為科技進步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體制保障。要大力推進科技體制市場化改革,統籌不同所有制單位的科研投入,改變長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視和部門壁壘問題,支持教育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教育事業真正面向世界、面向市場、面向現代化。要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實施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和科技支撐計劃,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中心,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要創新產業研發資金的投入機制,擴大創業風險投資試點范圍,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四、加強環境資源制度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節能環保,構建能源資源等生產要素投入的約束機制,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條件。發展生產要素市場,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取消壟斷行業產品的行政定價機制,相應建立與完善價格調整聽證制度。建立落後產能的退出機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業落後產能。著力推進建築節能、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增強節能能力。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科技進步對節能減排的貢獻。繼續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方案。扎實推進節能減排報告、審計和能效標識工作,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建立節能減排市場化運作機制,按照補償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實現治污成本內部化。
五、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提供製度與政策環境。優化財稅等政策設計與制度安排,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優良的政策環境。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完善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積極推行"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稅制,逐步建立財力向基層傾斜的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引導地方政府由過於重視發展工業項目向重視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方面轉變。繼續運用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限制"兩高一資"和相關資源性產品出口,推進資源稅、燃油稅改革,加快擴大增值稅轉型試點,研究制定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方案,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良好稅收環境。繼續深化銀行業改革,加快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場經濟原則,完善銀行內部法人治理結構,使其真正成為企業化運作的商業銀行,切實提高銀行自身經營效率,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⑧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內容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抄消費、投資、出口協調襲拉動,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和科技進步、勞動力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①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
②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力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涉及眾多領域和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從認識論的角度說,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先轉變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即把思想方法搞對頭。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是指:經濟增長的方式由不可持續性向可持續性轉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出口拉動向出口、消費、投資協調發展轉變;由結構失衡型向結構均衡型轉變;
由高碳經濟型向低碳經濟型轉變;由投資拉動型向技術進步型轉變;由技術引進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由第二產業帶動向三大產業協調發展轉變;由忽略環境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由「少數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