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可持續發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
【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從中小企業的概念和發展現狀出發,分析目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並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研究相關的改進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但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一些特點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融資、技術創新、管理水平低下以及企業人才匱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從管理創新、制度改革以及實施品牌戰略等方面加以改進和提高,促進中小企業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及發展現狀
1. 中小企業的概念
對中小企業的概念很難通過簡單的文字表述清楚,通常用數量指標和質的指標來界定。中小企業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同經濟發展的階段、不同行業對其界定的標准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按照中小企業通用的劃分標准,中小企業應科學定義為: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
2. 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1) 生產規模小。由於資本存量水平低,資信程度不高,籌措資金相對困難,因此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弱,在花色品種、質量、標准文化程度和技術含量等方面都難以與大型企業相比,生產規模相對較小。
(2) 數量大,分布范圍廣。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我國中小企業在數量上都占絕對優勢。1999年我國有中小企業320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5%以上。2000年中國有中小企業3980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6%。另外中小企業經營范圍廣泛,幾乎涉及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各方面,在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農業、運輸業、批發零售業等競爭性領域無所不在。
(3) 經營方式靈活多樣。中小企業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其經營范圍寬和經營項目豐富,經營體制靈活。當經濟波動時,有「船小好掉頭」的優勢,能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比管理層次多、組織結構復雜的大型企業更具快速反映優勢。
(4) 競爭力弱,壽命短,停業破產率較高。中小企業「船小好掉頭」是優勢,但真正要在經營中取得有利地位,還需「船大好沖浪」的大型企業。我國每年有60萬家中小企業注冊,但其中30萬家只能經營一年半,能維持經營10年的不到一成。
二)、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1. 融資渠道單一,融資困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特別是「貸款難」問題成為阻礙其可持續發展的頑症。雖然政府部門出台相關政策加以扶持,但從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看,貸款難、擔保難的問題依然突出。由於銀行是企業化經營,更多的考慮的是效益,只能是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另外中小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易受經營環境影響,加之民營企業資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頻率高,增加了融資的成本和代價,不可避免地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2. 技術創新能力薄弱
中小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拓寬市場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瓶頸。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是核心技術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資金,並且其創新結果又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而中小企業資金並不充裕,難以獨立完成;其次知識產權保護雖有顯著改進,但尚未形成國民的法治意識和自覺行為,創新維權成本過高,導致創新投入與創新收益嚴重不對稱,極大地挫傷了中小企業創新的積極性;最後是創新人才的供求嚴重失衡。一方面,中小企業需要大量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我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中小企業的客觀需求嚴重脫節。
3. 運作體制落後,管理制度不規范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屬於家族制企業,這在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它的內部結構簡單,管理層次較少,成員間具有較高的信任度,企業內部具有較強的合作能力,在經營上也具有較高的效率和靈活性。因此,在企業創建時期,與其他企業組織形式相比,在資本籌集、管理效率、信息搜集和監督成本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當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後,家族制企業中原來有利於企業發展的一些積極因素逐步轉變為消極因素,由血緣關系、親緣關系、地緣關系而產生的宗法性和封閉性特徵,極大地制約著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4. 管理能力不足,企業文化精神模糊
中小企業老闆的綜合素質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缺陷,如小農思想嚴重,缺乏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思維方式單一,具有盲目沖動的傾向,缺乏對企業發展戰略的思考,缺乏系統的現代管理知識和向現代企業家過渡的文化底蘊,持續發展的能力不足等等,這些源於中小企業管理者受傳統封建文化的影響,實行家長制管理。此外企業中人情風盛行,拉幫結派,是非不明,企業精神模糊,企業目標單一,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❷ 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如下:
1。體制結構仍然不合理,長期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改變。
中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影響發展的體制和制度障礙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臨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2、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明顯。東海岸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正在擴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緩慢。
3、農業基礎薄弱、農民收入低、農村發展滯後的狀況沒有改變。
「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4、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存在
農業生產資料、部分農副產品和部分工業品價格的結構性上漲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
5、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產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很多。
解決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關鍵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增長,實現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促進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3、解決「三農」問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
4、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2)經濟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擴展閱讀:
就當代經濟而言,發展的含義相當豐富復雜。發展總是與發達、與工業化、與現代化、與增長之間交替使用。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包括三層含義:
1.經濟量的增長,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產品和勞務的增加,它構成了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2.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技術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以及人口結構等經濟結構的變化;
3.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穩定程度、衛生健康狀況的改善、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進程。
經濟發展是通過經濟結構的改進和優化、經濟質量的改善和提高達到經濟量的增長。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於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製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它地區,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❸ 論文 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急!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一個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發展和變化的焦點和結晶, 城市可持續發展構築了國家或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在經濟方面,城市可持續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城市的潛力,在資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經濟朝著穩健、高效、高質、創新的方向演進。 一、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現狀 我國城市經濟在國家宏觀經濟和企業微觀經濟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宏觀經濟的支點,又是微觀經濟的向導,因此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建國以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步建立了較為合理的城鎮體系,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市場經濟體系框架初步形成,城市經貿高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和市場化逐步趨於協調;城市能源利用、技術創新、清潔生產等方面均成效顯著。 盡管如此,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仍很多,集中表現在:行政干預較多,不能充分實現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資源配置效率較差;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生態破壞,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障礙重重;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等經濟結構不合理;人口規模過大,人口素質偏低;規劃思想落後、規劃內容片面等。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足夠重視和妥善解決,將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和深度推進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二、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全民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勇於承擔責任義務是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前提 可持續發展觀念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措施的思想基礎。只有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清潔生產、文明消費、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的社會風氣,才能從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等方面去全方位地考慮問題並勇於承擔自己在可持續發展中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全面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廣大公眾需要積極參與、加強監督的領域主要有:城市經濟規劃的制定、落實和實施;城市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城市土地等各種資源的使用;對城市大型經濟項目的立項、建設、使用、定價等進行 聽證與監督;對城市管理者、幹部、交警、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及盡責情況進行監督。廣大公眾可以身體力行的事情比如簡朴節約文明消費、養花種樹美化環境、愛護環境保護生態等,這些事情似乎微不足道,實則作用重大。 (二)轉變政府職能,使市場機製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轉變政府職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城市的經濟發展方面,政府的主要精力需放在宏觀調控上,通過制定宏觀政策和法規,培育規范的市場體系,維護企業發展和有序競爭。同時,政府還要發揮財政、稅收、金融、價格、投資等經濟手段對市場進行調節和調控,創造良好的城市經濟發展環境,維護城市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善經濟發展環境 依靠科技進步,變資源消耗型發展模式為技術導向型發展模式,建立一個低耗高產的節約型城市經濟體系。城郊農業以推廣產業化為主,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基礎,發展基地化設施農業、創匯農業、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等。工業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扶持環保工業以減少能耗、提升層次、降低污染、改善環境。第三產業以信息化為先導,以建設和完善高級化、網路化、法制化市場體系為基礎,提升城市大生產、大市場、大服務綜合功能,帶動和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調整和改善不合理的經濟結構 從產業結構來看,經濟發展過程就是代表生產力層次的產業結構按一、二、三產業順序比重不斷升級的過程,城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幾乎捆綁於自身產業結構的科學程度上。因此我國城市的產業發展要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重視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城市經濟的所有制結構方面,要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盡量形成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就城市經濟中公共經濟和非公共經濟的情況而言,公共經濟的管理和運營需要在機制上、效率上有大的突破,要不斷調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和供給質量,以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五)注重人才培養,倡導科技創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注重、培養、挖掘各級各類人才,全面提高城市居民的整體素質已刻不容緩。首先,文化知識是提高居民素質的基礎,為此,要在城市居民中普及高中文化基礎教育。在此基礎上,努力培養專業人才,特別是鼓勵產、學、研有機結合,大力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保證城市經濟繁榮發展。在條件許可的城市,要發展知識經濟,形成知識經濟產業。與此同時,要完善相關制度、創造有利條件廣納賢才共同投入到我國的城市經濟建設中。 做好了人才的培養和開發工作,就為堅持科技創新創造了最重要的條件。50多年來我國城市經濟的穩健發展無不得益於科技創新。今後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需要繼續提高技術、工藝、管理等知識型要素的含量和比重,要充分體現科學技術的先導性作用,使科技進步真正成為我國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使科學技術盡可能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六)制定科學規劃,加強交流合作 以規劃為先導,從規劃入手,把城市經濟發展規劃納入區域經濟規劃和國家經濟規劃之中,通過統籌規劃對城市進行科學定位,從城市的具體情況出發,充分反映城市特色、發揮城市優勢,力求上下結合、相互協調,避免城市內部和區域之間項目重復建設、經濟結構趨同和區域惡性競爭。 在實施規劃、加快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矯枉過正,樂於和善於吸收和借鑒市外、區外、國外的成功經驗和科學方法,要加強城市、區域與國際的廣泛交流和友好合作。 此外,要實現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妥善處理好環境與發展、公平和效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城市發展和區域進步、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等關系都是決策者和實施者需要深思熟慮
❹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採取哪些措施
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第五個社會政策是「轉變對外投資戰略」。2014年,中國對外投資額超過對內投資,成為資本輸出國。這是歷史性的轉折點,中國今後必須有效利用對外投資提高企業的全球化與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目前,中國對外投資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為應對國內旺盛的需求,以獲取海外能源資源為目的的投資。從國家戰略角度講,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日本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一段時期內,為了確保海外能源資源的長期穩定,國家和民間企業也曾一致促進海外資源投資。
第二,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的基礎設施投資,這是為了彌補發達國家經濟活力衰退導致的外需下滑而進行的市場開發投資。因此,從當前中國的投資國家比例可以看出,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比重較高。
第三,為了加強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以獲取先進企業的技術、技能為目的的投資。但據中國的報道,這些技術投資中許多案例未能獲得如期收益。
❺ 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山東半島城市群主要包括濟南、青島、煙台、淄博、濰坊、威海、東營和日照專8個設區城市及其下屬的22個縣屬級市,面積約7.3×104km2,是山東省經濟和城鎮發展的重心所在,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較快的城市群之一。近年來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總量不斷增加,2004年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87.53億元,佔全省的65.8%。可以說,山東要在2010年左右基本實現現代化,山東半島城市群必須在2010年前後率先實現現代化(徐銀蘋等,2006)。
近兩年來,山東半島城市群漸露雛形,城市體系不斷完善,城市規模等級分布趨於合理,空間布局結構也漸趨協調。但是,由於區域城市化進程的不同,山東半島城市群與發達地區的城市群(主要是長三角城市群)相比,在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對外開放程度、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只能說,目前山東半島城市群還處於城市群發育生成的初期階段,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徐銀蘋等,2006):
1)經濟發展水平低;
2)產業同構化現象嚴重;
3)龍頭城市帶動作用不明顯;
4)對外開放程度不夠;
5)自然資源的供需矛盾加劇;
6)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前景不容樂觀。
❻ 各地帶經濟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對策 博客
新階段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不平衡是中國基本國情。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區經濟和城鄉經濟都有很大發展,但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總體上是擴大的趨勢。這反映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城鄉二元經濟轉型期的階段性特徵。
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對地區發展格局有決定性影響。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研究報告,2004年以來,由於中、西部地區能源原材料大省採掘業和關聯產業快速發展,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綜合成本上升和結構調整導致增長速度放緩,以及北部沿海地區綜合優勢發揮帶來增長加速等因素,全國經濟幾何重心北移,東、中、西部和東北這四大經濟板塊之間的差距以及東部地區省際發展差距,同時呈縮小趨勢,全國由基尼系數反映的省際差距隨之縮小。這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向。
這種新的發展趨勢能夠維持多久,是否標志著我國區域差距的變化出現「拐點」,需要進一步觀察。因為,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是加速發展的趨勢,而經濟發達地區這類產業可能發展更快,這是拉大地區差距的因素;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新增生產能力未來幾年逐步釋放,可能進入平穩增長,有的目前已經供求平衡甚至產能過剩,以採掘業實現高增長的地區如果不實現結構升級,就難以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以往帶動東部地區增長的一般製造業,出現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勢,這有利於緩解區域發展差距,但其規模和速度取決於東部產業升級的壓力和中西部發展環境,具有某種不確定性。國家區域政策可以發揮或者減緩某種因素的作用,但不能改變現階段地區發展的基本格局。考慮到起相反作用的諸多因素,看來近期還難以形成地區差距穩定縮小的態勢,需要實施更積極的協調發展戰略,抑制差距繼續擴大。這應該作為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需要特別給予扶持的,是特別貧困地區、生存環境特別惡劣地區、資源枯竭型城市,以及發展嚴重超過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地區。
所謂協調發展,就是有利於發揮地區優勢而又能促進共同富裕的發展格局。什麼樣的區域經濟格局和產業分工,既有利於發揮各地優勢,又有利於全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如何促進互利的地區經濟合作?需要什麼樣的制度安排(包括財稅制度、資源開發和利用制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制度、對限制和禁止開發區的補償制度),才能使地區之間的競爭有利於促進共同發展而不致成為惡性競爭?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責任如何劃分?什麼樣的區域政策有利於全國市場的統一性而不致形成優惠政策的輪番攀比?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地區差距在相當大程度上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城市化水平差異的反映。顯然,城市人均收入高於農村,而東部城市化水平高於西部。落後地區的城鄉差距往往大於不同地區城市之間的差距,也可以佐證。
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何時會出現由擴大到縮小的「拐點」?有不同估計。2020年實現這種「拐點」,是應該爭取做到的,這大體上和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時間相吻合。
研究發現,現階段城鄉收入差距與地區人均GDP大致呈負相關關系:地區人均GDP高的地區一般城鄉差距較小。這是因為,經濟發達地區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帶動下,農村經濟有比較大的發展。
解決農村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困難之點。要兩條腿走路:一是促進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一是農村的建設和改革。工業化和城市化,實質是幾億農民命運的問題。
看來,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進程,可能會快於農村社會經濟現代化的進程,或者說,農村現代化是更長期更艱巨的任務。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2006年對東、中、西部地區共2749個行政村的調查,有近50%的農村勞動力已經轉入非農產業,其中本地非農就業和外出打工各半。在轉入非農產業的全部勞動力中,有近40%常年從事非農業。在城市長期居住的農民工越來越多。在這項調查中,有74.3%的村幹部認為,本村能夠出去打工的青壯年已經出去。這些數據是否准確反映全國的普遍情況還有待更多的調查佐證,但這項調查大體上反映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和農村社會結構變化的趨勢,可以給我們許多政策上的啟示。例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問題,數量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的問題,比城市還要嚴重的老齡化問題,都需要有前瞻性的思考和對策。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於緩解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有重要作用,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政策空間。但是,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水平不僅和體制、政策選擇密切相關,而且最終取決於社會生產力水平。什麼是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基本公共服務?現階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能有什麼樣的范圍和水平?如何增加財政轉移支付,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均等化?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大有作為,但不能期望過高。政府應該提供基本社會保障,創造發展環境,但不可能給廣大落後地區和農村「提供」全面小康的生活水平,歸根到底,這要靠各地經濟發展。
❼ 當前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有哪些解決問題的舉措是什麼
每個省都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