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重點關注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重點關注

發布時間:2021-02-11 02:04:02

❶ 如何理解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❷ 什麼是可持續發展結合現實生活談談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應注意哪些問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物質生活的不同生產方式表徵著人類的各個階段的文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生態發展也必然走向文明形成生態文明。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內含有機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展是主體的需求與願望滿足過程和價值目標不斷實現的過程;二是,社會的發展是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內在規律的進程,所以社會發展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 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在於:1.主體能力的可持續發展;2.客體的可持續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主體見之於客體的活動,是主客休之間雙向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客體主體化與主體客體化是有機統一的。客體主體化的過程中,人來自自然存在,受制於客觀世界,因而需要不斷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斷改變自身,這一過程是客體作用於主體。主體客體化是具有能動性的主體可以突破自然與社會的限制,改變周圍的環境,按照自己的目的創造出屬人的世界,是主體作用於客體的過程。 現代人的【現代化】進程已明顯的加劇了對資源的索取與利用,石油及天然氣的枯竭用盡是必然而早晚的事並且把它們全部都轉化為了難於清除甚至於不能清除的大氣污染,也許用核電、太陽能更清潔更環保,但是在開發核電及太陽能的過程中又要索取多少資源及帶來多少污染呢?再比如玻璃的製造,玻璃,一經製造就千古不化,一經廢棄就千古污染。深層的思考,真是可悲,人類會消滅人類的。 太低調,太悲觀,太反動,請原諒!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物質生活的不同生產方式表徵著人類的各個階段的文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生態發展也必然走向文明形成生態文明。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內含有機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展是主體的需求與願望滿足過程和價值目標不斷實現的過程;二是,社會的發展是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內在規律的進程,所以社會發展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 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在於:1.主體能力的可持續發展;2.客體的可持續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主體見之於客體的活動,是主客休之間雙向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客體主體化與主體客體化是有機統一的。客體主體化的過程中,人來自自然存在,受制於客觀世界,因而需要不斷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斷改變自身,這一過程是客體作用於主體。主體客體化是具有能動性的主體可以突破自然與社會的限制,改變周圍的環境,按照自己的目的創造出屬人的世界,是主體作用於客體的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物質生活的不同生產方式表徵著人類的各個階段的文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生態發展也必然走向文明形成生態文明。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內含有機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展是主體的需求與願望滿足過程和價值目標不斷實現的過程;二是,社會的發展是具有客觀必然性和內在規律的進程,所以社會發展是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一。 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在於:1.主體能力的可持續發展;2.客體的可持續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主體見之於客體的活動,是主客休之間雙向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客體主體化與主體客體化是有機統一的。客體主體化的過程中,人來自自然存在,受制於客觀世界,因而需要不斷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不斷改變自身,這一過程是客體作用於主體。主體客體化是具有能動性的主體可以突破自然與社會的限制,改變周圍的環境,按照自己的目的創造出屬人的世界,是主體作用於客體的過程。

❸ 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什麼

(一) 可持續發展意識。 發展不僅限於增長,持續更不是停頓。持續有賴於發展,發展才能持續。可持續發展環境意識認為要採取新的途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環境保護,達到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環境意識的培養目標不能僅以人類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類---自然系統的層次;不僅以人類的利益為目標,而是以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因而在這里,不僅承認自然界對人類的外在價值,而且承認自然界自身的價值,即它對地球生命或生命維持系統具有的持續生存的價值。這是自然界的內在價值。人類的可持續性和地球生命系統的可持續性必須實現有相互聯系的三個持續性:生態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社會可持續性。人的活動不能超越生態系統的涵容能力,不能損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發展一旦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發展本身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 人均與國情意識。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人口眾多、經濟落後是基本國情。中國環境資源種類繁多,總量豐富,屬資源大國。但中國人均環境資源佔有量相當低,不但低於發達國家和某些發展中國家,甚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屬資源小國。 在環境資源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樹立起人均與國情意識。要在全民中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把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道德風尚紮根於廣大中小學學生的心中。 (三) 全球意識。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多因素構成的復合系統,全人類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整體。世界各國人民在開發利用其本國自然資源的同時,要負有不使其自身活動危害其他地區人類和環境的義務。因此,環境意識的培養不僅要關注小范圍的環境污染,如一定地區和國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農田的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雜訊污染等,還要關注大范圍的全球環境問題,如地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生物多樣性消失和危險廢物在全球范圍轉移等;不僅關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響層次上的環境問題,而且要關注大我和遠期影響層次上的問題,關注全球性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子孫後代和全人類的未來發展。 (四) 環境資源意識。 傳統社會生活不認為環境是資源,因為那時認為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是無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無價值的、可以無償使用;是無主的,誰采誰有,因而認為對環境質量和自然資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賜,沒有枯竭之慮。環境意識的產生,要求改變對環境資源的這種態度。它強調環境資源是有限的,必須加以保護和珍惜使用;它是有價值的,必須有償使用;它是有主的,屬於國家財產。為此就要求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社會物質生產中通過資源的分層利用、循環利用使資源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產品,減少排放;在社會生活中摒棄過度消費和奢侈浪費,追求過簡朴的生活,過綠色消費的生活達到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五) 環境科技與經濟意識。 人類要依靠科技進步、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排放和文明消費,建立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新模式。要強調科學技術發展的生態化,強調整體性思維,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加以認識和對待。不斷完善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使整個科學技術沿著符合生態保護的方向發展。通過採用綠色技術進行清潔生產,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排放,達到提高經濟效率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目的。這樣的經濟同傳統浪費型經濟有區別,是一種節約型經濟。 (六) 環境法制意識。 要使學生懂得每個公民、法人和組織都享有利用環境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是違法的,應承擔法律責任;公民對污染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有檢舉、控告的權利,遭受損失的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七) 人口意識。 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因而,環境意識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計劃生育的同時,把人口增長與教育結合起來,通過發展教育事業來提高人口素質。既控制人口的數量,又提高人口的質量。這是解決人口問題的根本途徑。 (八) 環境公德意識。 環境道德作為人類可持續生活的道德,是一種新的世界道德。它認為不僅要對人類講道德,而且要對生命和自然界講道德。它把道德對象的范圍從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擴展到人類與自然的生態關系,從對自然界的價值和自然界權利的確認,制訂和實施新的道德原則。這種道德原則不僅以人類的利益為目標,而且以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標。地球自然有其內在價值。地球不是人類的財產,而是一個有機共同體,是生命的單元。地球不屬於我們人類,相反,我們人類屬於地球。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在一個家園中。所以說,環境道德問題既涉及前人、當代人、後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這是人類環境價值觀的深刻變化。 (九) 環保參與意識。 環境教育是學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來發展其對環境的意識、理解力和各種技能。環境保護工作是一項全民的事業,涉及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個人的積極參與。學生自覺參與,是搞好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中小學學生在環境意識提高的基礎上,必然產生保護、改善和建設環境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學生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自覺地參與環境保護的各種活動

❹ 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科學發展突出「來四轉」
促進區自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劉國義
按照盛市委安排部署,八道江區委高度重視,快速反應,在全區組織開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創新、轉變方式、科學發展」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認真傳達學習盛市委精神基礎上,我們深刻分析區情實際,重點在「四轉」上下功夫,促進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思維方式要「轉」
思維方式是思想領域問題,直接影響個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在全力推進經濟建設的今天,思維方式轉變尤為

閱讀全文

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重點關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