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近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近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11 10:31:17

『壹』 近代前夜農耕經濟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導學案
【課程標准】自讀、1分鍾
了解明清兩朝的鼎盛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表現,掌握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表現、特點和緩慢發展的原因,認識由於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的阻礙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結果造成中國落後於世界。
【學習重點、難點】自讀、1分鍾
重點:在明清兩朝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難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後為何不能像西方那樣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
【知識結構】
整體感知:農耕經濟高度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 抑商與禁海

世界領先 封閉落後
在明清農耕經濟迅速發展的基礎上,我國已經出現了新生產關系的萌芽,然而禁海閉關與抑商等政策阻礙了它的發展,中國逐漸失去了世界領先的地位,落後於世界潮流並最終成為列強侵略的對象。
【自主學習】
一、農耕經濟高度發展(自主學習下列各題,預計用時10分鍾)(勾畫課本記憶)
材料一:
中國歷代糧食畝產量

資料來源:吳慧《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農業出版社 明朝主要經濟分布圖
材料二:以余所知,浙東、閩南、廣東、廣西,及江西、安徽,歲種再熟田居其大半,近聞兩湖、四川在在亦漸藝此。
——《江南催耕課稻編》李彥章(清·道光)
材料三:山東濟南,「遠方之貨至,富人爭市以博利」。
——《明文奇賞》卷二四引王維禎《贈濟南太守項君序》
【探究】閱讀上述材料以及教材P26—27材料和三幅圖片,分類概括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表現。
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和概括,讓學生掌握明清時期農耕經濟高度發展的表現。
表現:農業方面:(1)耕地面積擴大。(2)雙季稻得到推廣。(3)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和推廣。(4)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推廣。
手工業方面:私營手工業佔主導地位。
商業和城市方面:(1)商品流通擴大,廣泛使用白銀,商業資本活躍。(2)出現專門的手工業產品和原料集散地。(3)工商業市鎮興起。
明清綜合國力在世界范圍保持領先地位。
二、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材料一:……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饔飧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兩者相資為生久矣。
──蔣以化《西台漫記》
材料二:明萬曆蘇民無集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計日受值。有他故,則喚無主之匠代之,曰喚代。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
──《蘇州府志》
材料三:(清前期)蘇城機戶類多僱人織。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計工受值,原屬相需,各無異議。
——《永禁機匠叫歇碑》
材料四:兩種極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須對立和發生接觸;一方面是貨幣、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他們要購買別人的勞動力來增殖自己所佔有的價值總額;另一方面是自由勞動者,自己勞動力的出賣者。
──《資本論》
【探究】材料一至三中蘇州的絲織業中出現了怎樣一種新現象?請運用這四則材料證明你的觀點。
新現象:出現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證明:「大戶張機為生」,靠手中資金、生產資料購買勞動力,剝削增殖財富,「小戶趁織為活」「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說明工匠完全脫離土地,失去任何生產資料,只能靠受雇出賣勞動力為生。「無主者黎明立橋以待」「聽大戶呼織」「什百為群,延頸相望」,顯示了當地已形成勞動力市場。機戶雇傭工匠「計日受值」,僱傭關系已經形成。資本、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所有者(機戶)和出賣勞動力的自由勞動者(機工)在市場相遇,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閱讀教材該框題下文字,作答記憶下列問題(5分鍾)
資本主義萌芽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徵是什麼?具體有何體現?
要素: ① 為購買 增殖 的商品生產; ② 出賣勞動力的自由勞動者;
③ 工場手工業的經營形式。
特徵:
表現:①明中後期蘇州的絲織業; ②明中後期江西景德鎮瓷業集中生產的手工工場。
※〖自選拓展〗 蘇州絲織業如何體現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
三、阻滯新經濟因素成長的障礙
《雍正耕織圖》
【探究】根據材料二,雍正帝怎樣看待農工商關系?根據是什麼?
關系:農本商末,重農抑商。
依據:他認為,農業為人民生活提供糧食,是本業;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更需要驅民歸農,才能民富國安。工商業不能生產糧食,且與農業爭勞力。
閱讀第28-29頁課文 自主完成勾畫並記憶下列問題。6分鍾後檢查
一、重農抑商:1.說出明清阻滯新經濟成長的因素?
① ;② ;③ 。
2.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怎樣的措施來重農抑商?
生:限制經營、強制攤派、低價征購、苛稅盤剝等手段。
二、禁海: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禁海政策?禁海政策具體有何表現?是否完全禁絕?有何影響?
原因:①根本原因(經濟上):自然經濟決定
②思想上:統治者愚昧自大
③軍事政治上:防範外夷和沿海人民 害怕沿海人民與外國人交往形成抗清力量,危及自己統治。
表現:拆船、禁止出海貿易等。
沒有。康熙年間曾一度開放海禁,至乾隆二十年(1757年)限定中外貿易只准在 。
影響:閉關政策雖然保護了自然經濟免遭外來沖擊,具有在一定程度的民族自衛作用。但是脫離 ,失去了 、
、 的契機。
四、近代前夜的危機
閱讀第29-30頁課文,自主完成勾畫並記憶下列問題。7分鍾後檢查
1、明清之際的中國在哪些方面已經顯露出危機?
中國 西方 政治 封建制度頂峰 開始資產階級革命 經濟 農耕經濟繁榮 完成近代工業國轉變 對外關系 閉關鎖國 越洋搶灘、海外殖民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專制 重視科技,思想解放 【合作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小組討論)互相討論講解15分鍾後,組長整理本組答案,派人表述。10分鍾檢查結果
材料一 (雍正帝說)┈┈朕觀四民(指士,農,工,商)之業,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今若於器用服玩,爭尚華巧,必將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緒〈〈大清會典事例〉〉
材料二 清代沿襲明制設置的鈔關,大有增加,計共設戶關26個,工關5個┈┈各關稅吏巧立名目,動輒以商人違反規定為由,沒收財貨┈┈在這樣的苛稅下「商賈望見關津,如赴湯蹈火之苦。」
—— 彭雨新〈〈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
材料三 (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賣田地,或數市頃,或數百頃。
—— 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一輯
請回答:
(1)從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樣看待農工商關系的?他的依據是什麼?
1)a重本抑木;b農業為四民提供糧食,是本業;工商業不能生產糧食,且與農業爭勞力;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麼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a清政府廣設關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對商人徵收重稅;大量商業資本投向土地
b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兼並;影響了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流通;影響了商業資本的積累,不利於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達標測試】
明清兩朝在我國古代經濟發展過程中處於一個承前啟後的發展階段。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明清兩朝的鼎盛時期,封建經濟高度繁榮,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2)明中期以後,中國古代經濟領域出現了什麼新現象?其結果如何?
(3)近代前夜中國經濟的發展相對遲滯,其具體的原因有哪些?對近代中國有何影響?

第一組圖片:

圖1 乾隆皇帝 圖2 英國早期議會
第二組圖片:

圖3中國傳統的織布機 圖4 珍妮紡紗機
第三組圖片:

圖5舊私塾一景圖 圖6 網路全書派在辯論
第四組圖片:

圖7廣州十三行遠眺 圖8 荷蘭東印度公司商站
【師生歸納】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不利因素:自然經濟的封閉性和頑固性,造成國內市場狹小;重農抑商政策抑制商業、手工業規模的擴大;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海外市場的形成;農民極度貧困,購買力低;資本流向土地,影響了資本積累;傳統觀念習俗的影響;自然科學和技術沒有轉化為生產力。

『貳』 中國近代和古代歷史經濟發展的知識(農業、工業、商業等)

中國古代的經濟基礎是小農經濟,由於統治階級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中國古代的的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十分艱難。從宋朝宋太宗開始,就有了「海禁政策」,接下來的元、明、清的政策更加嚴格,清朝便達到了頂峰——閉關鎖國。工業發展較多是輕工業,如:麻紡織業、棉織業、陶瓷業、造紙業 ,也有重工業,像:冶鐵業、造船業。
至於近代,洋務運動興起,近代洋務派創辦軍事工業和民辦工業;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在「師夷長技」的思想指導下,創辦了一批軍工企業。從此,中國就有了使用機器進行生產的工廠。
中國近代商業是指從清代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的新式商業。
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傳統商業已有發展。但最大宗的商品糧食和土布還都是農民家庭生產,並主要是自給有餘的產品。商業網集中城鎮,廣大農村基本上還處於自然經濟狀態,商業屬於前資本主義性質,大商人資本集中在鹽、絲綢、茶、木、葯材等行業。
進入20世紀後,通商口岸的近代工業(包括外商工廠)發展很快。它們的產品也進入這個商業網。棉花、小麥、煙葉等工業原料的貿易也經這個商業網向口岸集中。隨著口岸人口膨脹,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也改變了傳統流通渠道,而以通商口岸為中轉和消費中心。據1936年國內埠際貿易統計,機制工業品已佔貿易總額的34%,並以上海等地的生產為主;埠際貿易中大米的40%,葯材的46%都是運到上海。估計1936年埠際貿易總額約達47億元,比19世紀末增長約20倍。
中國近代商業缺乏完整統計,總計約有100多個行業,趨勢是不斷發展的。以上海為例,1900年前後有棉布商一百三四十家,五金商58家,百貨商約100家,西葯商6家;到抗日戰爭前,棉布商增至七八百家,五金商897家,百貨商約1000家,西葯商165家,分別增長幾倍乃至一二十倍。從業人員、資金、營業額等也都有相應增長。根據30年代的一些調查估計,全國約有坐商164萬戶,從業人員859萬人,另有行商312萬人。估計1936年私人商業資本約達30億元。 官僚資本和商業投機化 1927年以後,出現另一種新的商業資本,即官僚商業資本。它是在國民黨政府實行金融壟斷的基礎上,憑借政權力量發展起來的。首先插手的是出口貿易,1936年起先後壟斷了鎢、銻、錫的運銷。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借口統制經濟,實行多種物資的統購統銷、公營專賣,獨占絲、茶、桐油、羊毛、豬鬃的收購和出口,管制棉花、紗、布貿易。同時國民黨政府大官僚的私人商業也利用特權,投機壟斷,發「國難財」。抗戰勝利後,它們又勾結美帝國主義,壟斷了部分進口貿易。

『叄』 材料一反映了中國近代農業經濟發展的什麼現象

經濟重心南移(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南方相對穩定。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肆』 近代商業性農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商業性農業的發展是中國農村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侵略逐步加深的重要表現。甲午戰爭前,中國的自然經濟還處於開始解體階段,且解體的速度也比較緩慢,特別是長江、黃河上游地區和華北一些地區的自然經濟還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甲午戰爭以後,由於通商口岸大量增設、輪船航運業進一步發展、鐵路運輸興起等一系列新歷史條件的出現,擴大了內地與沿海地區的聯系,國內市場進一步開放,商業性農業的發展由此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與此同時,中國的自然經濟也進一步解體,億萬中國農民被捲入了國際市場,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化的深刻烙印。
1 甲午戰後商業性農業發展成因分析
甲午戰爭以後,一系列新的歷史條件的出現推動了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這些新條件的出現不僅加速了農產品的商品化進程,也使商業性農業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甲午戰後,新的通商口岸特別是內地通商口岸的大量增設,為外國資本傾銷商品和掠奪農產品打開了新的市場,加速了內地農村自然經濟的解體。甲午戰前,已開放的通商口岸有37處,1895―1927年年間又增開通商口岸67處。其中,在新增的通商口岸中,53處在內地,佔新增口岸的77%。甲午戰後隨著通商口岸的增多,農產品輸出量不斷增加,且在整個土貨出口比重中所佔的比例也不斷提升。據統計,1893年,絲、茶以外的農產品輸出額為2842萬余銀元,到1930年已增加到62828萬余銀元;在出口土貨中所佔的比重也由15.6%提高到了45.1%。列強通過通商口岸把經濟勢力延伸到我國內地的廣大農村地區,他們對中國農產品、原料的掠奪成為推動我國商品性農業發展的基本動力。
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中國輪船航運業也取得了進一步發展,鐵路運輸也開始興起。新交通網路的形成,大大縮短了內地農村到通商口岸的運輸時間和運輸距離,這樣不僅降低了運輸費用,而且還使易於腐爛、利少的農產品的長途運輸成為可能。甲午戰爭之前,修築鐵路受到了清政府內守舊勢力的重重阻撓;盡管有李鴻章等人的一再努力,也只是建成了天津到山海關和台北到新竹間的鐵路約400千米。甲午戰後,清政府認識到鐵路對加強國防和發展工商業的重要性,於是1898年設立礦務總局,開始悉心規劃鐵路修建。但由於國庫空虛,清政府不得不放寬了對民間修建鐵路的控制,允許各省商人籌資設鐵路公司。而西方投資者為獲取利潤,也積極謀求在華築路,中國鐵路建設由此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到1927 年,全國已有鐵路13147千米,鐵路到達地區的人口,約占當時全國人口的1/5。鐵路的大量修建在加強內地與沿海地區聯系的同時,也為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提供了便利條件。
另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新式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一些農產品的工業用途增加,銷售市場不斷擴大。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對中國農產品的需求范圍明顯擴大,除蠶絲外,那些原來種植並不普遍或者市場銷售不廣的農產品,如大豆、芝麻、花生、桐油等,成為了出口的主要對象。如東北大豆的90%以原豆、豆油或豆餅的形式輸往國際市場。中國的特產桐油原來只限於農村使用,銷售有限。進入20世紀,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新式工業的發展,桐油在油漆、染料工業中的用途不斷增大,銷路日廣,出口量大增。20世紀初,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廣西等地的桐油栽培區域明顯擴大,浙江一些地區還出現了桐油的專業化種植。此外,芝麻等農產品的情況也大致相似。芝麻原來只用做食品和製作香油,隨著工業的發展,西歐一些國家將它用來製造發油、提煉香水、製造肥皂,推動了芝麻出口的增加。甲午戰後,隨著芝麻出口的不斷增加,種植區域也明顯擴大,並在河南、湖北京漢鐵路沿線和漢水流域等地,形成了幾個集中的產區。由上可見,列強需求和掠奪重點的改變也是引起這一時期商業性農業發展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戰後,列強對華資本輸出的加強和國內民族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以農產品為原料的棉紡織業、麵粉業、蛋品加工業等工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這一時期商業性農業的發展。甲午戰後,資本輸出已成為列強侵華的重要手段,外資在中國直接投資設廠日益增多,僅1895―1913年年間,外國經營的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紡織和食品工業就達55家之多。尤其是《馬關條約》給了外國在華設廠權後,在全國人民「設廠自救」的呼聲和壓力下,清政府放鬆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與此同時,清政府因在甲午戰後威信掃地,為緩和全國輿論、維持其統治,也不得不表示「力行實政」。為此,在1903年成立商部,頒布了許多有利於民族工商業發展的法令。之後,中國民營新式工礦企業的興辦引人矚目。在甲午戰爭之前,歷年設立的純粹商辦企業,不論資本大小,有記載的從1892―1894年一共有一百多家。甲午戰後,自1895―1913年,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商辦廠礦就有463家。這些新辦的工礦企業,以輕紡工業居多,其中發展最快的是棉紡織業、繅絲業和麵粉業。這些行業與農業經濟聯系緊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產品種植的擴大和商品化。
此外,甲午戰後,農村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加強了農民對市場的依賴。這些從農村游離出來到城市謀生的農民,本來是農產品的生產者,如今卻成為了農產品的購買者,從而擴大了商業性農業的國內市場。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那樣,「農民越破產,他們就越加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他們就越加必須在市場上購買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更大一部分。」
總之,甲午戰爭後30餘年間,伴隨著農村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有了新的進展。
2 甲午戰後商業性農業的發展變化
從上可知,甲午戰後,在一系列新的歷史條件的作用下,中國商業性農業獲得了新的發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下,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並不是中國農業經濟自然發展的結果。甲午戰後,農業生產結構的明顯變化就是中國商業性農業發展受國際市場需求變化和資本主義侵略加深影響的重要表現。
甲午戰後,中國農業生產結構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園藝作物種植的發展。近代以前,經濟作物主要是作為農村家庭手工業的原料,大部分是由農戶加工成手工業產品以滿足家庭需要,很少進入市場流通。進入近代以後,尤其是甲午戰後,隨著國門洞開和資本主義侵略的加深,中國農民被捲入了國際市場。因此,農業中的經濟作物生產不僅要為家庭手工業提供原料,而且也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服務於世界資本主義市場和近代機器工業。隨著世界市場的變化和近代工業的發展,經濟作物種植表現出一種結構性的變動。1904―1929年年間,大多數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重都有顯著提高;而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除玉米有所提高外,其他作物都有所下降。油菜、花生、棉花的栽培進一步推廣,種植面積擴大,商品化程度提高。原來在農業生產中種植不多的黃豆、芝麻,由於市場需求量的增加,播種面積呈現上升趨勢;而原來的傳統出口商品藍靛、甘蔗等,由於市場的變化,需求量減少,播種面積也開始萎縮。可見,中國近代農業作物結構的調整與市場需求是緊密相連的。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表現出一種明顯的替代性。

在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的同時,一些通商口岸和鐵路沿線地區的蔬菜、水果等園藝作物的種植,也有了明顯的發展。近代以來,隨著口岸開放和外國資本的入侵,一批新興商業城市開始興起。特別是甲午戰後,內地通商口岸的大量開放和鐵路的修建,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鐵路沿線一些新的城市開始興起,推動了這些地區園藝作物種植的發展。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福建廈門、福州,廣東汕頭、江門附近地區,柑橘、龍眼、荔枝等果樹種植,山東煙台、直隸昌黎、東北遼東地區的蘋果栽培,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而農業生產結構的另一個變化就是某些地區糧食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產雜糧類作物種植的擴展。甲午戰後,由於國際市場對經濟作物需求的擴大,人們適應市場需求開始廣泛種植易於銷售的經濟作物。在耕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地區經濟作物和園藝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必然會排擠糧食作物的生產,致使這一地區的糧食自給率下降,農民對商品糧需求增多,糧食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這一地區的人們向別的地區購買糧食,就會使得這些地區的商業性糧食種植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據魯、豫、冀、蘇4省17地區的調查顯示,1900―1924年,花生種植所佔耕地面積比重從4%上升到了30%以上,它的擴種排擠了各種穀物的種植。尤其是鴉片在各地的種植更是以壓倒性優勢排擠其他農作物。湖北一些地區的農民用相當部分的土地和精力經營絲、麻、茶、棉、油漆等業,導致大面積的糧食短缺。據統計,20世紀初,全省人口2700餘萬,每年約需米糧2億石,而稻產和雜糧僅6000餘萬石,每年約需輸入米糧1億石。東北就是甲午戰後發展起來的重要商品糧區。20世紀20年代,全國將近40%的麵粉廠都設在東北。東北地區小麥的產量和商品化程度都很高。有人甚至在吉林寧安、奉天鐵嶺等地設立農墾公司或稻田公司,專門從事水稻的商業性種植。經濟作物區和穀物產區的餘缺互濟,進一步促進了糧食作物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此外,甲午戰後,中國新興城市的出現、城市人口的增多也是推動商業性糧食種植增多的重要原因。
另外,中國糧食生產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南方以稻米為主,北方以小麥、玉米等五穀雜糧為主。甲午戰後,雖然各地種植結構沒有發生變動,但各種作物的種植比例卻呈現出不同的變化。戰後,中國農村中稻米生產總量略有下降,高產類雜糧作物種植增長較快。在近代社會人口增長、耕地面積有限以及經濟作物種植擴張的情況下,農民為了提高單位面積收獲量、養家糊口以及將更多的農產品投向市場,不得不擴大雜糧類作物的種植,這就引起了各品種在生產中所佔比重的變化。
甲午戰後,中國農村生產結構的變化從發端上看雖然是被動地適應國際和國內市場的需求,實際上其變動的主要原因已是價值規律在起作用。在農業生產中,農民之所以放棄或減少糧食作物的生產而種植市場需求量較大的經濟作物,在種植經濟作物時又會依據市場需求和價格情況做出有利可賺的選擇,這一切都可以說都是價值規律的作用,但這反而加強了農民對市場的依賴。如河北昌黎,1927年間「年來棉花價昂,農民多喜種棉」。而江浙兩省1918―1920年年間,因種稻獲利較厚,「農民以有利可圖,遂多改種五穀,而種棉之地因之減少」。由此可見,近代農村生產結構的變動歸根結底還是外在因素牽動的結果,自始至終受國際市場和外國資本的影響。而這與農民生產具有分散性的特點結合起來,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無疑具有不利的一面。
3 結論
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並非始於近代。鴉片戰爭前,中國部分地區商業性農業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近代以來,尤其是甲午戰爭之後的30年間,隨著帝國主義對農村經濟侵略的加深,自然經濟加劇解體,商業性農業有了新的發展。但是,甲午戰後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並不是農業自由經營發展的結果,而是帝國主義經濟侵略不斷深入的原因。
中國近代商業性農業的發展,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背景下展開的;政治的畸形導致了經濟的非正常化發展。甲午戰後,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主要是由於帝國主義在中國掠奪原料引起的。雖然,國內民族工業對中國的農業原料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但與前者相比,只佔其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中國商業性農業的命運主要取決於國際市場。這一時期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變化就明顯地突出了這一特點。所以,國際市場對農產品需求結構和需求量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中國農業生產的興衰。可以說,甲午戰後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畸形發展不僅加強了農民對市場的依賴,也加劇了中國農業經濟的半殖民地化。
這一時期,商業性農業的發展使許多自給性的農民經濟逐漸變為小商品經濟,加劇了農民的分化。農民作為商品的生產者,由於其生產條件、經營方式等差異,會因價值規律的作用而加劇分化。一些生產條件、經營方式較好的生產者,由於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就會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因此就會因經常獲利而發財致富;反之,則會因虧損而貧困破產。在商業性農業發展的背景下,大多數農民的處境卻是每況愈下。隨著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商業性農業的發展,農民對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廣大農民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旋渦。農民被捲入市場後,就會受到市場價格的直接影響。由於中國各級商品市場大多數都是被帝國主義操縱,因此中國農民在市場價格方面必然會受到剝削、操縱和壓榨。
另外,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對中國農產品的掠奪是與封建統治階級、買辦商人相互勾結進行的。他們在廣大農村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有時是與農民進行直接交易,但更多時候還是利用中國商人間接進行的。中國商人通過抑價收購、貸款預購等手段對農民的進行剝削,加速了農民走向貧困破產的進程,加劇了農民的分化。
總之,甲午戰後中國商業性農業發展對農村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商業性農業的發展,是廣大農民遭受帝國主義剝削和壓榨的結果。傳統的自然經濟加速解體,農民日益分化,農業經濟的半殖民地化性質日益加強。需要指出的是,甲午戰後商業性農業的發展只是局部的和個別現象,大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口岸或鐵路沿線等交通便利的地區,並不具有普遍性。從整體來看,這一時期的農業仍然是傳統的封建性個體農業。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生產技術、勞動生產率都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在離通商口岸、鐵路較遠的地方或比較偏僻的地方,傳統的農業經濟仍占據主要地位。
參考文獻:
[1] 汪敬虞.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二輯下冊[G].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
[2] 潘君祥,沈祖煒.近代中國國情透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2.
依賴於技術提高,農業組織經營改變、農產品增多;有賴於非農業的發展;國際分工。
近代中國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農業經濟問題,而農業經濟問題的核心是其如何通過同工業化的協調和互動共同走向現代化的問題。總的來看,當前史學界對近代中國農業狀況的評價多是基於對農業生產部門本身的研究。陳翰笙、薛暮橋分別在其《帝國主義工業資本與中國農民》和《舊中國的農業經濟》中對近代農業生產關系決定下的農業衰退所作的描述性評價和數量分析,主要是針對國內外工業資本在近代歷史條件下對農村的剝奪而作出的,而沒有提及工業資本家的涉農行為。美國學者黃宗智和珀金斯都是將近代農業融進中國14世紀以來的傳統農業中進行研究。

『伍』 求 中國經濟發展近代史,越詳細越好,謝謝

近代

民國經濟史
中國民國時期,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各種予盾的激烈斗爭之中,社會經濟在動盪、曲折中緩慢前進。民國時期中國社會經濟曲折發展的歷程,各種經濟勢力此消彼長的現象,給我們以如下啟示:

第一,要使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得到順利發展,必須以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為前提。近代中國歷史表明,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掠奪,對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使近代中國經濟的發展,處於十分緩慢的狀況。沒有一個政治上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新中國,就不可能使中國經濟得到正常、健康的發展。

第二,民國經濟的歷史表明,在華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封建地主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是阻礙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在民國時期的中國,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控制了中國財政經濟命脈,他們利用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瘋狂地掠奪中國的資源,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進行壓制、打擊。封建地主經濟佔有農村絕大部分土地,對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造成農民生活困苦,農村經濟萎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壟斷著中國主要經濟部門,對私人資本主義經濟進行排斥、打擊,阻礙了中國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第三,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民國時期曾得到發展,這表明代表著新的生產方式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是民國社會經濟史的重要內容,是貫穿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但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封建勢力的包圍打擊下,難以得到正常、自由的發展,最後走向衰落。歷史表明,要在中國實現資本主義是非常困難的,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第四,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建立符合中國歷史的發展,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掠奪和封建勢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壓迫,阻礙了中國近代經濟的順利發展,因此,在中國人民進行爭取獨立、自由、民主、統一的革命斗爭中,必須建立新的社會經濟形態來代替舊的社會經濟形態。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落後性,不可能馬上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必須根據中國的國情,建立一種符合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並以發展生產力為主,為以後過渡到社會主義開辟道路的新的經濟形式,這種新的經濟形式就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只有這種由多種經濟成分構成的特殊形式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才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需要。而在新民主主義經濟中,由於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居於領導和支配地位,這就保證了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前途必將是社會主義。

1、民國經濟概述

2、民國初期社會經濟的初步發展

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社會經濟的曲折發展

4、抗日戰爭時期的社會經濟

5、民國末期社會經濟的崩潰

中國經濟發展史-現代卷

1949--1957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

1、新中國建立時的經濟背景和發展條件

2、新民主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3、國民經濟的恢復

4、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

5、社會主義改造的提前完成

6、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和遺留的問題

1958--1978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演變

1、「大躍進」及其嚴重後果

2、國民經濟的調整和恢復發展

3、「文革」時期國民經濟的艱難發展

4、徘徊中前進的國民經濟

1978--1998年的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革

1、經濟調整和開始改革開放

2、全面改革的實施和經濟高速增長中的曲折

3、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

4、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試析近代工業和近代農業的關系

(2)復 具有分散性、封閉性和保制守性、是和商品經濟相對立的經濟形態。(3) 是晚清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經濟基礎。鴉片戰爭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東南沿海紡織業受到很大沖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2) 進一步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獲得更多的特權,商品輸出規模擴大,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自然經濟解體已由沿海擴展到內地,中國日益淪為西方原料產地及商品銷售市場。(3) 加劇解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列強資本輸出的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加劇了自然經濟的解體。(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運動,消滅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1953—1956年進行了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封建自然經濟消亡.

『柒』 試分析近現代農業階段農業技術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農業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從而降低勞動成本和減少勞動者數量,而剩餘的勞動力可以為社會的工業,第三產業服務,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捌』 近代西方農業經濟的先驅

成為先驅的必抄要條件是創新。
可以說,明朝以前,我國一直是世界經濟的先驅。清朝毀掉創新的種子,進行思想文化控制。
清滅後,軍閥割據,思想自由方面反而出現短暫的春天,那一時期大師級人物頻頻出現。
然後...今天...不解釋

『玖』 中國近代的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有什麼關系

(2) 具有分散性、封閉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經濟相對立的經濟形態。內
(3)容 是晚清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經濟基礎。

鴉片戰爭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東南沿海紡織業受到很大沖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2) 進一步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獲得更多的特權,商品輸出規模擴大,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自然經濟解體已由沿海擴展到內地,中國日益淪為西方原料產地及商品銷售市場。
(3) 加劇解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列強資本輸出的加劇,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加劇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4) 走向衰亡: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結束;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開始的土地改革運動,消滅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1953—1956年進行了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來,封建自然經濟消亡.

閱讀全文

與近代農業經濟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