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展和改革局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心屬於什麼單位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52年的國家計劃委員會。
2003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展和改革委),不再保留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3] 。
2008年3月,國務院機構進行改革。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能源委員會。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能源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及機構,與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核電管理職責進行整合,劃入該局。國家能源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由國家能源局承擔。不再保留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核電管理以外的職責,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國家煙草專賣局改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產業部、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4] 。
2016年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共同支持300餘試點縣(市、區)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試點採取三年滾動的實施方式,2016-2018年每年支持約100個試點地區促進返鄉創業就業。[5]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的職責劃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葯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6] [7]
2. 杭州市拱墅區經濟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注冊號:****所在地:浙江省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葉勇抱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拱墅區祥園路99號2號樓201室
法定代表人:張慧琴
成立時間:2000-07-21
注冊資本:10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500004774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99號2號樓201室
3. 發展和改革局是干什麼的
發改委的職能
主要職責:「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國民經濟發展和優化重大經濟結構的目標和政策;提出運用各種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發展情況,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研究涉及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問題,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負責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綜合分析財政、金融、產業、價格政策的執行效果,監督檢查產業政策、價格政策的執行;制定和調整少數由國家管理的重要商品價格和重要收費標准;負責全口徑外債的總量控制、結構優化和監測工作,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等等。
「提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規劃重大項目和生產力布局;安排國家財政性建設資金,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指導和監督政策性貸款的使用方向;引導民間資金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和政策;安排國家撥款的建設項目和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組織和管理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工作」;「研究並協調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銜接農村專項規劃和政策;指導工業發展,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制定工業行業規劃,指導行業技術法規和行業標準的擬訂;擬訂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等能源發展規劃;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實施技術進步和產業現代化的宏觀指導;指導引進的重大技術和重大成套裝備的消化創新工作」,等等。
4.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怎麼樣
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更多信息和資訊。
5. 經發局和發改局有什麼區別
經發局和發改局的區別:
一、兩部門負責范圍不同
經發局主要負責的是經濟和經濟信息的相關研究和公布,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准確的信息和發展建議。
發改委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主要負責指導經濟的具體運行和各重大項目的建設
二、兩部門管理內容的側重點不同
經發局主要側重於信息方面的規劃和發展。
發改委注重的是經濟的實體發展和具體執行,承擔著發展的大任。
三、兩部門的職能不同
經發局職能:
1、負責擬定區域內經濟發展規劃、產業與行業結構調整規劃及投資鼓勵政策,並組織實施;
2、負責監測、分析區域內經濟運行態勢、各項經濟指標統計工作等;
3、負責企業技改項目的立項與審批;
4、負責年度投資項目計劃安排、審批、報批和管理;
5、負責指導各類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經營及管理,並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行業資質認定、用工招聘、產品質檢、物流通關、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提供服務;
發改委的主要職能:
1、擬訂並組織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發展規劃。
2、研究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發展情況,進行宏觀經濟的預測、預警。
3、匯總和分析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情況,參與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擬訂並組織實施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 。
4、制定相應的行政法規和規章等。
參考資料來源:
北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經濟發展科(經濟發展局)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6. 杭州拱墅區的經濟概括
拱墅區是杭州市中心城區之一,也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拱墅區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實施開放興區、環境立區、商貿富區、工業強區四大戰略, 拱墅區風景(15張)著力打造汽車拱墅、物流拱墅、居住拱墅、文化拱墅四大品牌,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協調、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
新興的經濟大區
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44億元,較2006年分別增長66.8%、137.3%。五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5.6%、17.0%,全區經濟實力持續增強。
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8%,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5%,規上工業銷售產值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開工安置房82萬平方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較好地完成了區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全年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形成了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三次產業比重由2006年的0.3︰56.1︰43.6調整為0.1︰40.6︰59.3,產業結構實現戰略性轉變。特色產業全面提升,改造提升37家專業市場,成功打造湖墅路商業大街,石祥路沈半路汽車貿易街區、勝利河大兜路美食街區創建為中國特色商業街。運河天地文創園區形成「一園十區」格局,成為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文創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0%。建築業總產值五年增長1.5倍,一級資質企業增加到22家。樓宇面積五年新增200萬平方米,實現稅收超千萬元樓宇25幢。新興產業加快集聚,建成區科技孵化園和大學生、留學生創業園,新增國家級孵化器2家,北部軟體園由工業園區成功轉型為電子商務和軟體產業集聚區。全區已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13家,五年增加80家,高新技術產業銷售產值連續三年居主城區首位。五年有6家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已有上市企業5家。開放帶動成效顯著,累計實際到位市外資金71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總量連續五年保持全市領先。引進億元以上大項目156個,12家世界500強企業、20家國內500強企業來區投資項目39個,納稅超千萬元企業達94家。五年對外投資、外貿出口分別增長18.5倍和2倍,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年均增長322%。深入推進與桐廬縣區縣協作,完成產業轉移5.1億元。
新興的中心城區
拱墅區圍繞加快建設大都市中心城區的目標,全面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不斷提升城區形象品位。以新一輪「11368」工程建設為主抓手,扎實推進運河兩側老城區建設和城郊城市化,全年開工94萬平方米,竣工88萬平方米,安置拆遷戶1000戶。運河文化景觀帶建設全面啟動,御碼頭、青莎古鎮等項目實現 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開工,小河路南段和麗水路北段順利建成。以城區「潔化、綠化、亮化、序化」為目標,強化資源投入,推動管理升級,城區「四化」長效管理覆蓋率由61.6%提高到93.1%。投資5000萬元,改善背街小巷51條。新增、改造綠地83.8萬平方米。開展廢舊物品收購點、農貿市場和拆除違法建築集中整治,全年共拆除各類違法建築1572處,26.3萬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城區環境面貌。
底蘊深厚的文化大區
注重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大力發展科教文衛各項事業,努力提高城區文明程度,打響「文化拱墅」品牌。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區復核,躋身省首批科技強區,現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5家。實施名師名校長工程,現有國家級學科帶頭人2名,在職特級教師10名。推進名校集團化,組建拱宸橋小學等4大教育集團,長征中學晉升省三級重點高中,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順利通過省教育強區復核。注重人文關懷,榮膺「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城區」稱號,著力構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和諧城區」。
7. 發展改革局是干什麼事的
1、貫徹執行國家、省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方針、政策;組織編制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提出總量平衡、發展速度和結構調整的調節目標及調節政策,協調、銜接和平衡各主要行業規劃和相關的政策措施。
2、研究分析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和發展情況,對本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預測,提出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綜合協調經濟社會發展。
3、研究全市經濟體制改革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指導和協調股份制改革和企業上市工作;協調有關專項經濟體制改革方案,對改革方案實施過程進行跟蹤、調查,協調方案實施中的有關問題,指導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4、提出全市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與投資方向,規劃重大項目的布局;編制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及重點建設項目計劃;負責安排或轉報漳平市重大建設項目和按管理許可權審批建設項目;組織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負責全市重大建設項目的審批、可研、開工報告、後評價等的管理和協調,會同市有關主管部門審查項目初步設計;組織重大項目稽查工作。
5、負責本市內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工作的指導和協調,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招標投標執法大檢查活動,監督和規范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管理。跟蹤、監督上級發改部門下撥補助資金的項目建設,嚴格按工程進度建議財政撥付,並做到專款專用;抓好工程質量關,督促工程進度,使每個項目能盡快按要求組織實施。組織、指導、監督有關業務部門的經營性收費項目管理,協同處理全市行政事業性、經營性收費方面的爭議。
6、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全市利用外資的發展戰略、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的目標及政策;提出全市利用外資的總規模和投向;參與境內外招商引資工作。按許可權審批或審核轉報外商直接投資項目。組織有關部門審核上報利用國外貸款項目和境外投資項目。
7、做好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銜接平衡,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研究提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政策,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8、負責本市重點建設項目和為民辦事項目的篩選和管理協調工作;負責省、市、及本市重點項目建設的督促、協調、指導和項目投資計劃的編報、建設進度的跟蹤管理。
9、做好國防經濟動員工作;負責協調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之間的關系;組織協調國民經濟動員保障工作。
10、貫徹執行和監督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福建省價格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條例、規章及價格方針、政策。
11、調控本市價格總水平,按照價格管理許可權,制訂和調整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重要商品價格與重要收費,並對其進行管理;開展價格成本調查審核工作,建立市場價格監測制度。
12、負責維護本市行政區域內正常的價格秩序,指導、監督、檢查本市價格工作,管理價格認證和價格學會工作,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13、協同市財政局做好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立項、管理和收費標準的管理;組織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制度和開展年度審驗工作。
14、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和實施市委、市政府關於鄉(鎮、街道)、市直部門經濟建設「五項競賽」考核辦法、考核結果匯總。
15、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8. 經發局和發改局有什麼區別
經發局和發改局抄的區別:
1、經發局襲主要負責的是經濟和經濟信息的相關研究和公布,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准確的信息和發展建議,主要側重於信息方面的規劃和發展。
2、發改委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主要負責指導經濟的具體運行和各重大項目的建設,注重的是經濟的實體發展和具體執行,承擔著發展的大任。
9. 發展和改革局是做什麼的
發展和改革局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提出綜合運用經濟手段和政策的建議,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二、研究分析市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負責宏觀經濟社會預測、預警;研究分析宏觀經濟運動和社會管理中的重大問題,提出宏觀調控政策建議。
三、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責任。研究經濟社會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綜合性經濟社會體制改革方案,協調有關專項經濟社會體制改革方案;指導和推進經濟社會體制改革試點和改革試驗項目工作。
主要職責: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分析市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負責宏觀經濟社會預測、預警;承擔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的責任;承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負責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