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法國和德國分別確立了什麼樣的政治制度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一、法國共和制確立的背景
1、艱難歷程:(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國——第一帝國——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的)
(1)法國大革命的進程及成果:
①1789年7月,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正在開會的三級會議轉變為制憲議會,成為法國的最高權力機關。
②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
③1791年9月,制憲議會頒布了法國歷史上第一部憲法——1791年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原則。
④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王權。9月宣布成立共和國,從而建立起法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即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2)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拿破崙·波拿巴稱帝。建立起法蘭西第一帝國,第一帝國一方面維護法國大革命確立的資本主義財產制度,另一方面恢復了一些舊制度,尤其是等級制度。
(3)復辟的波旁王朝: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波旁王朝復辟。
(4)七月王朝建立:1830年7月,巴黎人民推翻復辟的波旁王朝的統治,建立了七月王朝,實行君主立憲政體。
(5)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1848年,二月革命後,成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路易·波拿巴當選為共和國總統。
(6)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年,路易·波拿巴加冕稱帝,建立起法蘭西第二帝國。
(7)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1875年1月,國民議會終於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它的頒布標志著法國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2、原因:
(1)由於法國封建制度的強大和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武裝干涉,法國大革命只有採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才能打敗國內外封建勢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大革命中舉行了兩次武裝起義,才推翻了君主制,建立起共和國,而共和國的建立是在特殊條件下實現的。
(2)法國是封建專制主義傳統異常強大又是傳統的天主教國家,君主主義的觀念根深蒂固,人們一時還不可能脫離古老的傳統,民主共和制的做法一時難以深人人心。加之雅各賓派專政的負面影響,所以法蘭西第一、二帝國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擁護。
德意志帝國憲法與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比較
項目
德意志帝國憲法
法國1875年憲法
相同點
政體
君主立憲制
總統共和制
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產物;都是
資產階級代議制;都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國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
總統
國家元首
產生方式
世襲
由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
國家元首任期
終身制
任期制
國家元首權力
掌握國家的實權
掌握國家實權(行政權)
首腦
首相
總統
政府首腦與議會關系
首相不對
議會負責
對議會負責
政府首腦的產生
由皇帝任命
由國民議會依絕對多數票選出
國家權力的中心
皇帝和首相
議會
歸納為:
相同點:
都是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政治體制,國會由兩院組成,下院由選舉產生,享有立法權;總統或皇帝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有任免官員和解散議會的權力。
不同點:
(1)國家元首產生方式不同:德國皇帝有世襲產生;法國總統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
(2)國家元首職權不同:德國皇帝有召集、解散議會、簽署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的權力,首相對皇帝負責不對議會負責。法國總統任命官員和解散議會,須徵得參議院的同意,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簽署,總統和內閣部長向議會負責。
(3)議會產生及權力不同:德意志聯邦議會由各邦代表組成,不經選舉產生,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法國參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眾議員由普選產生,總統和參眾兩院共有創立法律權力。
『貳』 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區別
德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市場經濟。
我國在建國初期摸索前進,直到鄧小平副回總理提出建設社會答主義市場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雖然中國落後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但中國人民把有悠久歷史,封建思想堅固的中國大部分人民提高了生活水平。先富帶動後富,逐漸使中國人民奔小康。
『叄』 分別說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二戰後德國經濟政治發展特點及對世界局勢的影響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界從初,老將俾斯麥隱退,告示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信任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繼位,昭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第二帝國對內政策:政治上採取變相獨裁政策,宰相由皇帝任命,國家行政機關有宰相領導,內閣成員由宰相提名,可見整個國家機器就是封建制度的翻版。國家另設國會,國會可由三級議會自由選舉產生,但是國會除對預算撥款等經濟問題有決定權外,對國家一切事物都只有討論權,皇帝可以任意否決。帝國採取聯邦制,每個邦國都有自己的議會國王政府機關,但是因為整個帝國是以普魯士為主體,所以整個國家就是普魯士的擴大版,也即軍事領導一切。經濟上,國家鼓勵大資產階級壟斷企業,蒂森,克虜伯,法本,西門子等等工業巨頭在德國土地上崛起,進而一個又一個辛迪加,康采恩集團等政治經濟力量成立,主導里帝國發展方向,在新興的工業方面,例如化工,鋼鐵,交通,電子,軍事工業等等方面,德國已開始領先於其他主要歐洲國家,由於壟斷組織對工人階級的超級剝削,使得整個資產階級壟斷利潤空前增長,另外威廉二世也採取懷柔政策,例如退休制度,工傷保險制度來安撫勞動階級。另外帝國對教育的重視而產生的效果也在世紀末顯現,國民文盲率大大降低,工業生產率大幅提高,使得德國經濟在一戰前超越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法等,可以說,在德國統一到一戰之前,無論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德國已經從一個農業封建帝國向一個資產階級壟斷帝國主義國家的成功轉變。
第二帝國對外政策,為了適應帝國經濟的轉變,無論從原料產地和傾銷市場還是移民過剩人口等等角度來講,都必須在世界范圍內獲得整個帝國的生存空間,威廉二世一改俾斯麥的低調外交政策,由不參與世界殖民地瓜分,到積極參與對全世界的掠奪,從非洲到亞洲,再到太平洋的小島,年輕的帝國,躍躍欲試,在對非洲的瓜分中,德國佔領了莫三比克和科麥隆,並且在北非跟法國進行較量,另外又在東非地區和英國較量,在遠東,容克軍團在山東登陸,取得了遠東軍事基地,並且在太平洋地區和日本與美國爭奪勢力范圍。在中東地區,奧斯曼土耳其這一老大帝國被納入帝國勢力范圍,帝國還曾計劃向墨西哥進行大規模貸款,以幫助其奪回被美國吞並的四個省,尋求帝國在美洲的立足點。
帝國外交政策,大膽挑戰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在東歐,由於容克地主的要求,德國宣布禁止進口俄國牲畜,而俄羅斯也宣布停止進口德國工業品,這就造成了兩國經濟的破裂,最終造成政治上的破裂,另外德國對奧匈帝國和土耳其的支持,使得俄國在東南方向的擴張受到抑制,使得沙皇對德國的不信任加劇。最終造成兩國從同盟到敵對的轉變。德國佔有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視法國為第一假想敵,而英國又佔有世界第一的殖民地面積,也是德國夢想打敗的目標。所以德國的、通過一個又一個軍事法案,在海洋上,大勢建造巨型戰艦,在陸軍方面,大力發展野戰部隊。並制定出進攻計劃,從比利時繞道入侵法國,史稱史蒂芬計劃。
由於整個國家在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取得的空前成就,外加帝國宣傳武器的大勢鼓動,使得整個國家的國民陶醉在民族自豪感到民族優越感的升級,反復強調歷史對德意志民族的不公正,叫囂著要打敗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來獲取國家新的生存空間。而老牌帝國主義英法俄等國,也大力維護自己多年來的既得利益,防範德國這樣的新興帝國,於是兩大集團的的武力決斗不可避免,一戰爆發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由於一戰戰敗,經濟方面德國由世界第二軍事經濟強國。淪為被掠奪和奴役的對象,海外殖民地全被剝奪,本土也割讓很大的領土和人口,波蘭、波希米亞,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廢墟上復國,比利時退出德比關稅同盟,阿爾薩斯洛林割讓法國除此之外,撕裂了沙爾區和洛林的煤鐵紐帶,德國還要賠付勝利者1032億馬克的戰爭賠款。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在經濟危機到來後處於深重的蕭條。由於經濟危機,德國武力支付賠款,而法國以此為借口,出兵沙爾區,造成整個國家經濟崩潰。通貨膨脹嚴重,各個階級無論從壟斷資本或退伍軍人再到普通百姓,都感到國家衰落後的恥辱,內心中發誓要撕毀凡爾賽合約這一不平等的條約,使得整個德國成為法西斯崛起的肥沃土壤。希特勒上台後,大范圍的整頓帝國經濟,將傳統的工業化國家,轉變為軍事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力量。並鼓勵大集團大企業將小企業兼並,限制小規模企業發展,在二戰爆發前,德國的軍工產量已經超越英法總和
政治上,魏瑪共和國建立,德國開始由獨裁統治到自由民主國家的改造,在經濟危機爆發前,基本形成了像英美國家一樣的國家政治框架,共產國際運動被鎮壓,資產階級左中右各派在政治活動中嶄露頭角,但是由於德國戰敗後,整個國家機器仍掌握在壟斷資產階級手中,所以壟斷財閥一直希望德國能重新崛起,走向擴張的道路,在經濟危機之後,希特勒走上歷史舞台,代表了他們的利益,叫嚷著對外進行戰爭復仇,對內施行種族清洗,隨著經濟危機加深,納粹黨有了表演的舞台,最終由最初的一個南部小黨,成為帝國議會第一大黨,後來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勒自封元首,解散其他一切政黨,開始獨裁統治。
第三帝國文化採取灌輸政策,強調雅利安人種優越論,大肆迫害猶太人,鼓動人民發動對西方國家的復仇戰爭,奪回戰敗的榮譽,並與蘇聯拉開距離,叫嚷要出兵俄國,『解放』東歐人民。
帝國外交,由於德國是戰敗國,所以外交空間極其狹小,法國與東歐各主要國家都有針對德國的軍事同盟,德國只能與邊緣國家蘇聯採取軍事和經濟合作,蘇聯由於被美英法等帝國孤立,也只能尋求與德國的外交合作,所以德國的工業產品在俄國有了市場,被凡爾賽束縛的軍事力量,也在俄國有了試驗場。另外德國經濟開始對東南歐滲透,最終使得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向德國靠攏。當時德國有兩種聲音,一種是希望與蘇聯中國印度這樣的古老民族國家合作,共同領導世界,另一種是與日意建立法西斯同盟,在博弈中,後者占據上風,於是三國反共產主義協定簽訂,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世界大戰的陰雲再次飄浮於歐洲。
二戰戰敗後,德國一分為二,政治受蘇美兩大冷戰集團領導,經濟西德發展較為迅速,後來成為戰後歐洲經濟的發動機,東德發展雖慢,但是平均水平已超蘇聯,也是東歐的發達國家。戰後德國人民深刻反省,充分認識到民族的崛起不能依靠戰爭,得到世界人民諒解,最終在冷戰結束後重新統一,並且作為歐洲普通一員,加入歐盟。當今德國,也仍然是世界一強,在國際問題仍有很高的發言權,經濟也是迅速恢復,世界第四。
『肆』 試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德國政治經濟大國地位恢復的原因以及德國外交政策和世界關系格局變化所產生的影響
原因:
1.英美的貸款和投資起了重要作用--道威斯計劃.
2.凡爾塞和約對德國軍備和武版裝的限制使德國軍費開支非權常少,能把國民收入的最大部分利用來發展生產.
3.德從美等國家大量引進先進科技,發展重工業,並且廣泛推行產業合理化運動.
影響:
1.促進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和壟斷的形成.
2.政治生活高度集中.專政進一步加強.
外交:
由自守復國發展為侵略擴張.
『伍』 英國和德國的不同發展特徵
英國的發展道路:漸進式
英國財相布朗最近聲稱,工黨執政的九年是英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九年,這在英國歷史上是罕見的。目前,英國經濟的年增長率為2.5%,通貨膨脹率僅為2%。作者在英國的調研和講學的歲月里,英國近年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給作者和不少人都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英國何以能做到這一點呢?不少有識之士都在探索這個問題,難怪世人對英國發展道路表現了那麼濃厚的興趣。
和平革命影響三百年
什麼是英國發展道路的特徵呢?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漸進式的發展模式」。
要說清楚這一點,還得先把我們的視線拉回到三百多年前英國發生的「光榮革命」。學過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688到1689年之間在英國發生了一場尖銳的政治斗爭,正是通過這場斗爭,英國終於實現了對王權的限制,樹立了議會至上的權威,從而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事實上,這是一場取消專制的極為深刻的革命,然而它又是以漸進的方式通過和平手段而非採用暴力實現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它被稱之「光榮革命」的緣故。「光榮」的意義就在於可以用和平手段解決的問題,就不必訴諸暴力;可以用漸進方式達到的目的,就無需採取激進手段。
這場光榮革命的意義是極為深刻的。它絕不僅只是為工業革命在英國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而更是為此後英國三百多年來的發展提供了和平漸進變革的模式,使得從此英國社會始終得以在和平的環境中穩步前進。這個作用對英國此後的平穩發展和對世界的啟示都是十分重大的。
懂得妥協穩步前進
英國這個民族最不喜歡走極端,所以在這個國家沒有法西斯這種極端主義生長的土壤;在解決尖銳的矛盾中,它不追求用一方大勝,另方慘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即使勝負多寡不一,也以各有所得為宜。
英國人懂得妥協,認為變革與保守原本是跑在不同軌道上的兩股力量,他們最終可以在一個特定的利益融合點上統一起來,矛盾雙方彼此都做出理智的讓步,避免事態走向極端,從而通過和平漸進的方式逐步地實現變革的目的。英國人相信過時的傳統中也會保有好的東西,所以他們不喜歡那種激進的砸爛的做法,認為這樣會把哪怕是殘存的好東西也破壞掉。英國人不喜歡沿著抵抗力大的方向走,一遇到這種狀況每每迂迴而行。英國歷史上最悠久的智庫費邊社的著名思想家韋伯夫婦在其代表作《資本主義文明的衰亡》中用明白無誤的語言說:那樣會使得「不只是舊秩序的弊端,而且連同它的物質的、知識的、道德的成就均將喪失殆盡。」在英國人看來,在前進道路上不乏許多大路障,能繞過去的,還是繞過去好,不要硬拚以節省自身力量的消耗。
英國人搞改革非常重視穩步前進,他們骨子裡似乎有一種不怕慢只怕站的思想,做什麼事都講究循序漸進,有時甚至會令外人感到是否呆板了一點。然而英國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該做的工作都做了,該改革的也改革了,從而向歷史交出了自己合格的卷子,什麼也沒有拉下!這一點英國十八——十九世紀的大思想家葛德文已說過:「不要給得太快,也不要給得太多,但要不斷地給我們一些東西。」
溫和改革注重雙贏
現今,英國也在不斷地改革,它的改革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然而不論是政權改革,市場機制改革、公共事業改革,無不採取漸進模式。為了讓讀者對英國改革的漸進模式有更深切的感受,這里我們不妨以高教改革為例加以闡明。
大家知道,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英國要想建成「新英國」,就必須在大力培養優秀人才上下功夫。怪不得貝理雅對教育改革高度重視,而就中對如何培養高級人才尤為關注。英國為了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以加速培養高級人才,迫切需要大量資金,以增加高教投入,擴大受教育面,改善大學教師待遇以及解決師資短缺等問題。你看,一方面是高教經費不足,另一方面是國家財政無力額外撥款,而增加稅款顯然又是不可能的。那麼怎麼去解決這個矛盾呢?
英國工黨政府苦思冥想,決定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推出一項適當增加本國學生費用的改革措施,規定從2006年學年起,英國各大學可按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講授課程的內容,每年向學生徵收不超過三千英鎊的學費,但此項學費無需在就讀期間繳納,而由政府先行墊付,待學生畢業後在其年薪超過15,000英鎊時再開始逐步償還。而對那些工資待遇不佳,致使畢業25年後,仍無法全部還清債務的學生,其仍欠債務部分可予免還。英國經濟學家曾為學生畢業後需要償還的這筆學費做了一次框算,大部分學生可在畢業後的10-15年內還清債務。BBC的一項報告也指出,對於一個年薪18,000英鎊的大學生來說,每星期的還債額不過5.19英鎊,僅為兩瓶啤酒的代價。
人們從這個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到這樣幾個特點:(1)這一改革是溫和的,它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支付能力。(2)它是漸進式的,當局為這一目標的實現繞過了難點,留足了時間。(3)它是雙贏的。政府通過改革可以擴大受教育面,提高高校教學質量,便於完成政府提出的讓更多社會成員受到更好的大學教育的目標;而學生也由於教師待遇的提高得以聆聽更多優質教師的講課,同時也因學校實驗室、圖書館的日益充實而受益。
教育改革如此,其它領域的改革也都貫徹了漸進的精神,正是這種漸進的發展模式造就了近現代的英國,使這個島國得以始終走在歐洲和世界的前列。你看,法治化、民主化、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這其中的哪一「化」,英國不是都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嗎?
http://lw.taierman.com/Economic/guoji/21_51_12_902.html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面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贊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面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面積的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嚮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 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僱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佔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僱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 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 0.7 2.1 6.4 1.1 2.0 3.6
服務 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 2.9 3.3 5.1
總計 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沖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分復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經濟起步有十分明顯的不同,英國在農村中勞動力解放是與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率的提高同步發生的,並為工業化所需要的市場購買力作好了准備。但德國的農業由於技術落後,農業生產率沒有提高,因此農村群眾的購買力也沒有相應的增加。結果,在德國推動工業化的動力與英國相比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來自鐵路建設方面,也就是來自工業本身。由於德意志關稅同盟把德國大多數地區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銷售區,鼓舞了國家和私人企業主進行必要的投資,開發這一地區的交通並將其聯結起來,這樣才能使它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資本雄厚的經濟區。1841年,著名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反復強調一個好交通網對一個國家富強的意義以後又寫到:「關稅同盟和鐵路系統是聯體雙胎,同時出生……有相同的精神和意識,它們相互支持。」「價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貨運輸是把國民財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強大所杠桿之一。」 同這位學者一樣,魯爾區的企業家哈爾科特也認為,鐵路是一國財富的源泉,是一種為整體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團結精神的開路先鋒。鐵路建設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實行工業化的真正的發動機。1835年7月7日,德國開通了第一條客運鐵路,1850年,德國的鐵路已經有6000公里。
德國的工業化大躍進是隨著1840-50年代鐵路網的修建和魯爾地區發現巨大礦藏而開始的。鐵路的修建帶動了鋼鐵工業、煤礦工業與機械工業。德國的煤礦從1820年的1.3百萬噸增至1850年的5.1百萬噸,到1913年的190百萬噸,加上87萬噸的褐煤,幾乎佔了整個歐洲大陸煤產量的三分之二,生鐵在1826年超過了10萬噸,1867年超過一百萬噸,而到1913年超過了13百萬噸。鋼產量從1870年的126000萬噸增為1913年的17.6百萬噸。生產組織的規模很大,很現代並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時至少有24個魯爾的煤礦的年產量超過了500000噸,1902年,德國平均每個鋼鐵工廠的產量為75000噸,而英國僅為40000噸。
鐵路是德國比法國發展得更快的一個部門,而且這種發展是在全德統一之前就開始的。所以德國鐵路的特點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國那樣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規劃和基礎。
德國的這種特點反倒成為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因為它的鐵路完全是以經濟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發展。政府規劃建設,私人也進行投資,兩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國的鐵路建設的速度。德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於19世紀40年代,前後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發展,這種鐵路發展對德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德國的工業革命……看來是隨著鐵路作為主導部門的不平衡發展。」 鐵路投資作為國民凈投資的比例在1851-4年為11.9%,1855-9年為19.7%,而在1875-9年達到了25.9%的高峰。起初,對鋼鐵和機械的巨大需要超過了德國的生產能力,不得不從英國和比利時進口,但隨著德國鐵路交通網的形成,德國的鋼鐵和機械生產能力也隨之發展,這種發展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1860年起,德國作為鋼軌進口國的局面開始改變,從1860-5年,德國每年有23000噸鋼可用於出口,1866-71年,更增為150000噸。
通過銀行的貸款,德國的鐵路建設從未遇到過資金短缺的問題,德國政府在這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擔保銀行的投資收益不致受到侵犯,並使得那些獲利較低的鐵路得以修建。由於政府的參與,至1914年時,德國政府已控制了整個鐵路網。
德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將重工業的發展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與英國相比,重工業以采礦業為龍頭,而采礦業的起步則是以洛林地區豐富的礦藏開始的。雖然在采礦業德國並未趕上它的老對手英國,但卻與以美國相等的速度發展著,所以在歐洲來說仍然是很快的。德國的煤產量從1871-1875年間的年平均3450萬噸上升為1913年的19150萬噸。在同一時期,褐煤的產量從970萬噸上升為8750萬噸,鐵礦石的產量上升為2870萬噸。 采礦業的發展推動了鋼鐵工業的發展。生鐵的產量在1871年估計為160萬噸,在1910年已達到1480萬噸。1900年,當英國的生鐵產量達到910萬噸後,超過了德國的850萬噸時,德國在鋼鐵產量方面則以740萬噸超過了英國的600萬噸的產量,1910年,德國的生鐵產量為1310萬噸,而鋼產量則為1300萬噸,與歐洲的其他國家遠遠地拉開了距離。
德國充分利用了它的重工業發展的優勢,在其他產業部門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等最早起步的工業國家。其具體的一些指標為:1,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建立了它的十分完整的鐵路系統,其鐵路長度從1870年的18887公里增至1912年的60521公里;2,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貿易艦隊,其蒸汽動力的船隻從1871年的81994萬噸增至1913年的4380348萬噸,3,迅速地擴大了自己的機械製造工業,使德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最大的機器輸出國之一,而軍事工業在機械工業中所佔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加。1912年,克魯伯公司在埃森就僱傭了68300工人。在同一時期,德國的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僱傭的人口看,這兩個行業的工人總數並不是很多,但由於其擁有的先進技術和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使其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它們在工業中所佔的比例。
事實上,早在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前,德國的一些重要企業就已經開始發展起來了。1816年,德國最早的鑄鋼廠之一的克魯伯工廠因為負債而停產,1818年其創始人弗里德里希·克魯伯使它恢復生產後,在1826年被迫將工廠轉交給他的兒子,但情況仍然沒有起色。所幸的是在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後,德意志的經濟開始起步,1834年,由於鐵路的修建,克魯伯接受第一批鑄鋼車輪的訂貨,於是,工廠的轉機出現並開始了真正的發展。1831年,其工廠的工人才11人,1849年已經增加到683人,至19世紀中葉已經超過了1700人。而這時克魯伯已經不但供應車輪,而且還生產火炮,並且有半數以上是供應外國的。
電氣工業的發展是與威納爾·馮·西門子和埃米爾·拉特瑙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西門子是一個靈巧的發明家,他在1867年設計並製造了發電機並將其用於電氣化鐵路上。在與西門子的合作下,拉特瑙在1883年成立了德國愛迪生電氣公司,後來逐漸脫離了西門子而成為獨立的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這兩個公司推動了德國電氣工業的發展,並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化學工業的起步不同於電氣工業,這是因為德國早已形成了化學實驗的傳統。不過,化學工業的決定性發展是在德意志帝國時期內完成的,很多化學工業後來合並為德意志中央染料公司並一直保持到現在。這個染料公司在德國的化學工業中一直處於十分領先的地位,德國的染料、化學制葯以及其他的化工產品在此期間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加上德國在基礎科研方面的實力,使德國的化工產品享有了國際性的聲譽。
正是由於這些大公司的規模性發展,使德國的工業能夠後來居上,迅速地趕上並超過了先起步的英法等國。
三,銀行與卡特爾
如果不充分考慮到銀行的作用,那麼任何對德國工業化的思考都是不完整的。可以這樣認為,德國工業的迅速發展與德國的銀行業形成的獨特系統有很大的關系。與英國、美國和法國相比,德國的銀行系統為德國的工業化提供了最有力和最成功的刺激。在德意志,銀行的含義與英國是不同的,在這里,銀行是一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投資信託的聯合體,而這個聯合體只有在中央銀行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一戰以前,具有代表性的銀行,只將其較少部分的資金投入政府的債券,另一部分則投資於商業票據,這些票據得到了德意志銀行的承認,因而被認為是一種流動儲蓄。不過,德國銀行的資金大多是直接投資於工商企業和用於促進工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或資金的籌集都要通過某一銀行來進行,在這樣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國際性的財團。銀行或財團控制股票或債券以固定的價格發行,並將其盡量出售給公眾。其結果是銀行通過自己的職權保留了對工業化商業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潛在所有權,這就使其具有了直接干預工商業運行和管理的能力。
為處理商務或為商人提供短期貸款和交易上的服務,德國從1835年開始逐漸出現了比較集中的銀行與金融系統,但其在19世紀中期以前還是比較原始的,私人銀行為數不多,且缺乏規模較大的銀行。改變這種局面的決定性的第一步是1846年普魯士政府將柏林的皇家銀行轉變為普魯士銀行,並賦予它發行紙幣的權力,這成為德國銀行朝著現代方向發展的標志。當德意志帝國建立後,它便轉變為中央銀行,其任務是維持新建立的金本位制。與英格蘭銀行不同的是,它擁有很多分行,並隨時准備在遇到麻煩時支援其他銀行,作為回報,其他銀行也必須接收更加先進的管理系統。
不過德國銀行的最大特點是其資金的來源,由於官方的刻意關照,德國銀行家主要依靠自己的資金而不是儲戶的存款,所以他們願意進行較為中長期的工業投資,並自己承擔風險。這樣,他們也就比英法的銀行家更有興趣直接參與工業公司的管理工作。
這樣的金融服務對整個迅速擴張中的工業有著特殊的意義,尤其是在鋼鐵、煤礦、電氣、機械和重化學工業等需要大量資金的行業更是如此。正是由於德國銀行的這個特點,保證了德國工業化較高的增長率,而銀行業也由此得以迅速地擴張,並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結果銀行業忽視的那些行業如紡織等,其發展的速度則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
銀行本身的發展也出現了集中的趨勢,1913年 德國銀行業的發展基本上被4家大銀行所控制。但大銀行投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更加有利的作用,如在住房等的建設方面就是如此。此外,各種歷史文獻證明德國銀行對經濟發展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這種貢獻不僅在於它為重工業提供了大量的風險資金,而且在於銀行直接參與了企業的管理和運作,提高了企業的效率。
為了確保在市場的風險中渡過難關,各家銀行都必須擁有一大筆資金。但德國銀行的資金大部分都用於了投資,所以它們的存款大部分也來源於它們投資的企業。由於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了工業,在185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了一大批私人銀行,而這些銀行也由於德國工業的發展而迅速地發展起來。由於這一特點,德國銀行一開始就與英美銀行不同,它不是作為商業信貸的借貸機構而建立,而是作為對工業提供資金的投資機構而發展起來的。按德國學者的看法,德國銀行在1848年以後對工業的投資顯示了一種革命的精神,這些私人銀行家 在當時是資本市場萬能的主人。德國第一家現代銀行集團在1848年建立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件,這種革命性的工業投資思想十分明顯地受到了普魯東思想的影響,他提出為了工人的利益組織工業銀行,而其特點在法國的信貸銀行中還可以發現。
由於這種特點,德國在1849年就出現第一家礦業股份公司,由銀行與工業界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工業。在這種活動中,銀行並不總是提供一切貸款,很多資金也是由一些個人提供的,但銀行把所有這些關系聯結到一起,使其在工業的發展中發揮了持久的影響力。隨著德國工業的全面發展,銀行幾乎在每一個新的領域都參與了開發與發展的活動,並在每一項工業的發展前景中成為一個主要的因素。銀行的這種權力不僅來自它所持有的這些企業的股票,而且來自於自己顧客的支持。銀行憑著其公認的權力和作為保險人的影響力,積極地參與了工業的決策,並委派自己的職員加入公司的董事會。而大量的工業業務由銀行職員承擔,工業企業也通過銀行董事擁有了自己的商業顧客。
像克魯伯公司和斯森公司這樣的大型重工業企業,最初原本是完全獨立的,但逐漸地也與銀行的關系日益密切,而一些主要的銀行也相互競爭著與這一類的大公司建立密切的聯系。這種趨勢發展到後來,每一家大銀行都至少與一個以上的大型重工業集團建立了緊密的聯系。 而銀行與企業的這種聯合的趨勢加快了銀行和企業在各自的領域的集中的趨勢,使得德國的壟斷財團的規模迅速地超過了老牌的英法等國。銀行的合並加速了工業的集中,由於銀行的逐步集中,越來越多的銀行集中投資於幾個有限的產業,或是幾個行業,但它們在生產技術上是相互聯系的,而這種趨勢很自然地有助於壟斷集團的形成,其結果是,銀行運用其影響力加速了德國的工業組織的規模化和卡特爾的形成。
德國同時迅速成為了一個企業和商業機構聯合與合並的中心國家。盡管許多小的公司仍然存在並積極地發展著自己的業務,但由於德國強調發展資本密集型的重工業,加上政府的支持,為新的大公司和卡特爾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1870年時,超大型公司如克魯伯等已經控制著德國金屬、礦產、以及軍火和造船等行業。這些行業巨大的資本需求鼓勵了德國的投資銀行與這些大公司結合以保證自己的利潤。一些新發展起來的行業如化工與電氣行業,很快就被兩到三家企業所控制,其原因就在於它們得到了投資銀行的支持。這些大公司如西門子等,不僅在國內發展了若干小的分公司,而且在國外也發展起若干分支,成為國際性的壟斷公司,由於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和飛速發展的前景,使得這些壟斷集團不僅能夠有效地控制市場的需求,甚至能夠不顧市場力量的左右而自行地設定某類產品的價格。 實際上,鋼鐵、煤炭以及一些其他的重要的工業資源和產品,在德國乃至整個世界都被一些著名的卡特爾所控制,其價格不是由市場決定,而是由壟斷公司所決定的。這是在工業化發展的第二梯隊中生產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使得英國古典式的純粹自由放任的經濟發展戰略成為了歷史的陳跡。
卡特爾是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種壟斷組織,與英美不同的是,在德國的這些壟斷性組織得到了德國政府的支持。在某些行業,卡特爾甚至成為生存的必須方式。1905年,大約有385家卡特爾,而到1907年,它們已經控制著全國50%的鋼,74%的煤和70%的紙張市場。 到20世紀以後的時間里,德國內部的卡特爾的趨勢在進一步加強。卡特爾的數目從1923-24年間的1500個增加到1930年的2100個;法本公司在1926年以後控制了化學工業;到1926-27年時聯合鋼鐵廠已經重新集合了四家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並且在1929年德意志銀行和貼現會社合並以後,德國的三家銀行控制了幾乎全部銀行系統。1933年德國政府更通過一項法律,要求各公司參加各自所屬部門的卡特爾,使德國的資本主義的組織徹底系統化了。 從純理論的角度講,或許認為競爭對於提高效率是有益的,但德國的卡特爾式的工業化證明,這種民族國家式的集約化競爭手段是其在國際競爭和經濟增長方面最成功的組織方式,因為它能夠同時考慮到橫向和縱向的合理化措施。
四,政府與教育
學術界傳統的觀點一般認為,德國有一個干預性很強的政府和一個主動積極的官僚體系,很多文獻都強調德國政府在其工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尤其是普魯士政府在工業化初期階段所起的積極作用
『陸』 19世紀初至19世紀中期,歐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基本特徵如何有哪些具體表現
19世紀復30年代,歐洲社會發生了巨制大的變革,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英、法等國,工業革命使資產階級政權日益鞏固和發展,同時資本主義的反動性和丑惡面目也日益暴露,資產階級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日益加深。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都對19世紀中葉及以後的文學產生了影響。由於資本主義自身的矛盾日益暴露,浪漫主義者的空洞呼喚和抽象的抗議已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於是作家們從理想的天空回到「堅實」的陸地,深入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種種矛盾,批判現存秩序。這股文學思潮被文學史家稱為批判現實主義。
『柒』 兩德統一對德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兩德統一一度為德國的經濟帶來沉重負擔,並使其增長在統一後數年內持續放緩。
根據柏林大學所發容出的文章,兩德統一的經濟代價約為一萬五千億歐元,比全國的國債還多。當時東德的弱勢經濟狀況及不切實際的兩德貨幣兌換率(當中滲透著政治動機),令東德工業競爭力大幅下挫並使不少工廠倒閉,導致經濟重大損失。時至今日,東德仍需倚仗每年一千億歐元的特殊補助來重建其經濟,而從西德提供的商品資助亦使西德資源緊缺,最後導致不少最初受東德政府支持的虧本工業需要私有化。
兩德統一後,大部份前東德地區被「反工業化」,導致近20%的失業率。高失業率導致以千計德東人移居到西部找尋工作而令當地人口持續下降,以專業人士的流失尤其嚴重。
『捌』 德國 社會政治經濟秩序激烈動盪的原因
經濟方面1.美國的馬歇爾計劃
2.較高的人口素質,勞動力素質
3.正確的經濟發展計劃:建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 完善的社會保障的建立 優先發展科技
4.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
政治方面1.經濟的長足發展
2.歐洲共同體 歐盟的成立(主要發起國)
3.東德西德的合並
4.作為和平力量之一,外交政策得力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不僅面臨著因戰爭遭受的嚴重經濟衰敗局面,而且因美蘇冷戰而導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致使統一的經濟被割裂。但戰後,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又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一、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下來,這是戰後西德工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對於盟軍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次更新技術的機遇。削弱軍事力量遠比削弱工業力量對他們來得有利。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亨利·摩根索在《德國是我們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科倫的福特工廠和科倫大教堂一樣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魯塞海姆汽車廠、霍斯特聯合化工廠、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克冶金聯合工廠都沒有遭到破壞。魯爾和薩爾兩地的化學工業雖遭到破壞,但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都可以恢復生產。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於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佔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並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 「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 「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佔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後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幹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於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食品,很少用於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後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於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於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佔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於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佔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佔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後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於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佔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佔66%,基礎設施生產佔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於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佔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 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後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後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佔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於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願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 (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葯,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b萬DE卜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後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後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於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後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以聯邦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經濟的發展,開始改變了戰後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化。
2、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隨著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西歐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不願意受美國控制和操縱,開始為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希望與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系,開始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促使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有利於加強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聯邦德國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為只有聯合的歐洲才能發展,所以從建立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德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德國經濟的發展趕超英法後,德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使英國組織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破產,使英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從而加強了歐洲的團結和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滅的計劃。根據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業計劃」,即所謂摩根索計劃,德國工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鋼產量為1938年的1/4,即從2200萬噸降到580萬噸,化學工業和重型機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車床降到1/10,汽車降到1/5,紡織工業降到l/2,只有傢俱、玻璃、自行車等民用工業不受限制。但是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聯邦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過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業生產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一躍而起,卻是有著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
『玖』 英國和德國政治體制對社會發展產生哪些不同影響
同:都是議會民主制,以政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的模式運轉。
異:第一,英國內是君主制國家容,有國王(女王),而德國是共和制國家,有虛位(不掌實權)的總統
第二,德國是聯邦制國家,而英國的國家結構很復雜,不能說是聯邦制國家,應該更傾向於單一制國家。
第三,德國由於比例代表制選舉的原因,政黨情勢比英國復雜,沒有出現英國那樣的大黨平分天下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