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西省2010年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綜合排名
2010年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綜合排名
⑵ 陝西安康市的紫陽縣經濟跟漢陰縣比如何人均收入及消費等情況呢
紫陽縣是山區縣,有些像重慶那樣的山城,是遠近聞名的茶鄉;漢陰縣屬於沖積平原丘陵地帶,地勢較紫陽縣平坦,距離安康市較近,經濟實力略高於紫陽。兩個縣的人均收入和消費水平應當是不相上下。
⑶ 2010陝西縣域經濟排名
陝西省政府辦公廳昨日召開表彰大會,對2010年度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先進縣進行表彰,府谷縣、神木縣、靖邊縣等10個縣成為陝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10強縣,其中我市高陵縣排名第5。
十強縣陝北佔了7個
經對83個縣(市)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等31項指標進行綜合監測和排位,去年名列前10位的縣(市)依次是:府谷縣、神木縣、靖邊縣、吳起縣、高陵縣、志丹縣、黃陵縣、鳳縣、彬縣、安塞縣。
2010年度「陝西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獲獎縣分別是吳堡縣、合陽縣、延長縣、富平縣、白水縣、洛南縣、鎮安縣、柞水縣、永壽縣、丹鳳縣。
同時,經過對2010年107個縣(市、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進行排位對比,昨日的表彰大會還對陝西省工業增長速度前10名的縣(市、區)予以表彰。依次為富縣、佳縣、吳堡縣、麟游縣、寧陝縣、長武縣、旬邑縣、平利縣、永壽縣、橫山縣。
府穀神木靖邊名列前三
在10強縣中,依靠能源產業支撐,府谷縣、神木縣、靖邊縣名列前3,資源優勢明顯的陝北佔了7席。其中,府谷縣仍然連續兩年穩居第一,而彬縣以其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由上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9位,躋身全省10強縣行列。
在2008年的10強縣排名中,府谷排名第3,2009年首次由第三躍居第一,取代了神木縣連續5年名列全省之首的地位。相關人士分析,府谷居首,靠的是較快的經濟增長和良好的社會指標,特別是很多增長速度指標位次前移。
根據2010年監測指標,府谷縣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增長速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財政總收入增長速度等都明顯超過位居第二的神木。但與此同時,神木縣的部分總量指標仍然穩居第一,如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居民人均收入等。
十強縣6%人口創造18.1%GDP
2010年,10強縣人口佔全省的6%,創造了18.1%的GDP。
據統計,去年全省83個縣(市)實現GDP5244
.6億元,佔全省的52.3%。其中,10強縣GDP為1809.81億元,分別佔全省和83個縣(市)的18.1%和34.5%。同時,10強縣縣均GDP180.98億元,是83個縣(市)平均水平的2.9倍;實現工業增加值1381.8億元,佔全省縣域工業增加值的49.1%,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76.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1.3個百分點。
鏈接
西安連續兩年包攬五強區
陝西五強區榜單昨揭曉
昨日,2010年度陝西十強縣、五強區等備受關注的榜單新鮮出爐。
其中,西安市雁塔區、未央區、蓮湖區、碑林區、新城區榮獲2010年度「陝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西安市連續兩年包攬陝西五強區。
經對24個區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等30項指標進行綜合監測和排位,2010年度名列前5位的區依次是:雁塔區、未央區、蓮湖區、碑林區、新城區,即2010年度「陝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
據了解,在2009年,西安繼2008年占據五強區其中四席後再進一步,新城區進入前五強,因此西安市已經連續兩年包攬了城區發展五強。
去年,陝西五強區人口佔全省的10.4%,創造了20.6%的GDP。五強區GDP為2066.81億元,分別佔全省和24個區的20.6 %和43.1%。區均GDP413.36億元,是24個區平均GDP的2.1倍。
背景
十強縣五強區如何脫穎而出
「十強縣」、「五強區」如何從陝西眾多區、縣中脫穎而出?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要參考四大類指標,多達30餘項,最後對指標加權計算出綜合分值進行排名。
什麼是縣域經濟社會?
據悉,縣域經濟社會是指在縣域范圍內,以城鎮為中心、農村為基礎,由各種經濟成分有機構成的一種區域性經濟社會。根據我省實際,縣域經濟社會監測考評范圍為全省107個縣(市、區),重點監測考評83個縣(市)。
監測考評有哪些指標?
去年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檢測指標包括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四大類。其中83個縣(市)監測考評指標為31項,24個區監測考評指標為30項。資料分別來源於統計、教育、公安、民政等部門。
其中,經濟發展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總收入等,前三項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綜合性指標,是監測考評縣域經濟的基礎性指標。
經濟結構指標包括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比重、城鎮化率等。主要反映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等重點工作任務的實績。
社會發展指標包括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有線電視入戶率等。主要反映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推動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情況。
生態環境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總量減排、常用耕地面積指數等,主要反映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等。
最後,監測考評以功效系數法對監測指標進行無量綱化標准處理,加權計算出各縣(市、區)監測指標的綜合分值。
十強縣、五強區如何獎勵?
按照省政府有關獎勵辦法,對年度通報表彰的「十強縣」、「五強區」和爭先進位前10名縣、前5名區及工業化發展單項獎前10名縣(市、區)進行獎勵。
首次進入「十強縣」和「五強區」的縣(市、區)將各獲得100萬元的獎金,其他「十強縣」、「五強區」以獎勵50萬元為基數,對照上年位次,每進1位增加獎勵10萬元,每退1位減少獎勵10萬元,減完為止。
亮點
神木縣和雁塔區居民最富
去年陝西縣域經濟比重佔全省半壁江山。記者了解到,去年陝西縣域、城區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呈現出許多新特點。
神木縣GDP位居全省縣域之首
據統計,去年我省83個縣(市)GDP為524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佔全省的比重為52.3 %,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縣均GDP 63.19億元,較上年增加13.2億元。其中,神木縣GDP達到604.94億元,位居全省縣域之首。
神木縣和雁塔區居民最有錢
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05元,83個縣(市)中,有58個超過全省水平。神木縣在上年7223元的基礎上,再次突破8000元大關,達到8672元,分別高出全省和全國水平4567元和2753元。
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較上年增加1566元。其中41個縣(市)和20個區超過全省水平,神木縣和雁塔區分別達到22301元和23517元。
神木縣財政收入最高
去年,全省縣均財政總收入7.56億元,較上年增加1.75億元,增長30.1%;區均財政總收入28.21億元,增加6.65億元,增長30.8%。有13個縣(市)和17個區財政總收入超過10億元,最高的神木縣達129.32億元。
在財政支出中,全省教、科、文、社、衛、農和住房保障支出比重為57.6%。其中,83個縣(市)比重為63.7%,高出全省水平6.1個百分點;24個區比重為65.4%,高出全省水平7.8個百分點。
府谷縣城鎮投資最高
去年,我省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速增長。83個縣(市)平均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39.43億元,較上年增長30%,22個縣(市)超過50億元,最高的府谷縣達到182.72億元;24個區平均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82.6億元,較上年增長29.1%。雁塔區固定資產投資最高,達到808.17億元。
同時,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49.5%,較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有26個縣(市)和6個區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5個縣(市)和 6個區達到或超過50%,比上年增加4個和2個,最高的眉縣達到70%。
⑷ 漢中各縣在2011年陝西省縣域經濟排名各排多少名,哪個縣發展最好
你好,2011年陝西省縣域經濟排名數據要到2012年3月才能出來。根據2010統計資料:
南鄭縣 排在全省第24位,我市第一。城固縣排在全省第30位,我市第二。城固縣排在全省第33位,我市第三
根據陝西省統計局發布的2009—2010年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綜合排名
位次 縣(市) 位次 縣(市) 位次 縣(市)
1 府谷縣 29 旬邑縣 57 平利縣
2 神木縣 30 城固縣 58 富平縣
3 靖邊縣 31 蒲城縣 59 宜君縣
4 志丹縣 32 藍田縣 60 商南縣
5 高陵縣 33 勉縣 61 淳化縣
6 吳起縣 34 華陰市 62 白河縣
7 韓城市 35 千陽縣 63 永壽縣
8 黃陵縣 36 甘泉縣 64 洛南縣
9 鳳縣 37 隴縣 65 綏德縣
10 安塞縣 38 米脂縣 66 寧強縣
11 彬縣 39 長武縣 67 延長縣
12 興平市 40 麟游縣 68 山陽縣
13 定邊縣 41 旬陽縣 69 紫陽縣
14 鳳翔縣 42 富縣 70 留壩縣
15 岐山縣 43 石泉縣 71 白水縣
16 三原縣 44 澄城縣 72 吳堡縣
17 戶縣 45 潼關縣 73 佛坪縣
18 洛川縣 46 漢陰縣 74 清澗縣
19 涇陽縣 47 略陽縣 75 鎮坪縣
20 眉縣 48 周至縣 76 寧陝縣
21 禮泉縣 49 宜川縣 77 合陽縣
22 乾縣 50 太白縣 78 鎮巴縣
23 扶風縣 51 大荔縣 79 鎮安縣
24 南鄭縣 52 西鄉縣 80 黃龍縣
25 武功縣 53 洋縣 81 嵐皋縣
26 橫山縣 54 子洲縣 82 丹鳳縣
27 華縣 55 延川縣 83 佳 縣
28 子長縣 56 柞水縣
⑸ 陝北該如何發展
推薦參考:
陝北原來很窮,後來有了石油和天然氣,再加上煤炭,農村的情況有所改善,各級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有所好轉,一些人也迅速富了起來。但其代價卻是環境的極大破壞。三北防護林正在萎縮,老化。鹽鹼地,沙漠化范圍正在擴大,乾旱,缺水的威脅甚於往日,農牧業難以為繼。更為嚴重的是氣候的惡化,沙塵天氣增多,烈度增加,並且直接影響到中國全境。去年春天強烈的沙塵暴天氣就是最好的註解。對於此種情況,陝西的領導,長慶油田的老總心裡也明明白白。我猜想,總理可能也知道。然而,誰來解決這個問題?用什麼樣的創新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人去研究。我作為一個從陝北出來的,有著很深的陝北情結的關中漢子,總是感覺有一種責任感,一種對陝北人民,陝北這塊土地的責任感。在責任感的驅使下,我作了認真的思考,認為可以採取能源綠色組合的方式形成合力,解決問題。
從銅川煤都北上進入延安的延長,吳旗,前出至榆林的靖邊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能源走廊。然後由靖邊向西入定邊,向東經橫山至神府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能源走廊。這兩個走廊形成丁字形,構築了陝北的能源基地。這一地區同時又是乾旱缺水,地表植被稀落的丘陵地帶。而且令人驚奇的是,這個丁字形地區又同時是阻止西,北寒流東去,南下,造成沙塵天氣的屏障。在這一地區有著除了能源以外的其它豐富的物產。如對糖尿病有抑製作用的蕎麥;產量高,易保存,運輸,作主食,當蔬菜皆宜的土豆。還有肉質鮮美,不膻腥的牛羊肉和質量上乘的皮毛。這簡直是一個天作之合的丁字形。然而由於條塊分割的體制和利益的分割,這一地區的優勢不僅沒有得到極大的發揮,而且帶來了生態破壞的惡果,令人扼腕長嘆。我們黨向來有打破框框的勇氣和舉大事的志向。如果採取行政措施將這一地區組合成一個能源,經濟,生態建設的行政實體。那麼,情況就會大為改觀,實現一加一無窮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構想如下:
設立陝北經濟特區,組建一個旨在能源建設,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社會發展四個方面全面推進的特區政府。
其機制如下:
一,打油氣井的企業機器設備,技術完全可以打深水井,以解決乾旱,缺水。
二,煤,油,汽產出的巨額收益可以有力的支撐生態建設,重建防護林,治理沙漠,豐化地表植被,保護水土,遏制沙塵東去南下,改善局部氣候條件。
三,能源建設,水源建設,地表植被的豐化以及局部氣候條件的改善給農,牧業發展提供條件,提高農牧民的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四,宜人居住的環境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推動城市化進程,推動社會的文明進程。
五,產業鏈,生態鏈和城市群的形成創造了成倍的就業機會,可以轉化大量的農牧業人口,降低農牧民對土地的依賴性。土地的空間資源和生化資源返回來進一步支撐了生態和能源建設。
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能源是有限的,必有枯竭的一天。但土地的生化能力是無限的,是可持續的。當能源漸漸枯竭的時候,陝北的生態環境必然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農,林,牧,副,漁必將替代能源成為陝北經濟發展的支柱。城市化的實現,又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綜上所述,其鏈條簡單清晰可見。那就是:煤田,油氣井 + 水井 + 林帶 + 農田 + 城市。
⑹ 陝西省縣域發展考評的指標有哪些
結合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監測考評指標選取經濟發展指標、經濟結構指標、社會發展指標、生態環境指標四大類,其中83個縣(市)監測考評指標為31項;24個區監測考評指標為30項。 經濟發展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總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財政總收入增長速度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等。 地區生產總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綜合性指標,是一個地區社會生產活動成果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具體反映縣域經濟規模、綜合競爭能力、項目帶動和發展後勁,是監測考評縣域經濟的基礎性指標。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財政總收入主要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水平。採用人均指標體現監測考評工作的可比性和公正性,是經濟指標監測考評工作的重點。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財政總收入增長速度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主要反映各縣域單位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工作實效。 經濟結構指標包括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城鎮化率、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等。主要反映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快城鎮化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重點工作任務的實績。 社會發展指標包括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率、城鎮社會保障覆蓋率、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財政支出中農、科、教、文、衛和社會保障支出比重、公眾安全感滿意率、有線電視入戶率、初中畢業升學率、人均城鎮維護建設資金支出等。主要反映統籌城鄉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者生產安全保障、民生工程投入、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程度和推動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情況。 生態環境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總量減排、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農村安全用水普及率、常用耕地面積指數等。主要反映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經濟、生態、環境和資源協調發展,推動社會走向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⑺ 陝西省武功縣在全國縣域經濟排名第幾
武功縣在陝西省的經濟排名是30名左右,考慮陝西省經濟發展水平在 全國總體比較落後,因此推測武功縣在全國縣域經濟排名在300名開外。2010年武功縣生產總值55.5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0.67億元。
⑻ 陝西有哪些經濟強縣
有啊。這就是2009年度「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依次是:府谷縣、神木縣、靖邊縣、志丹縣、高陵縣、吳起縣、韓城市、黃陵縣、鳳縣、安塞縣。
⑼ 陝西榆林綏德縣經濟與發展前景
在計劃經濟時期,綏德為南北物資的儲備、調配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特別是2000年以來,綏德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建設陝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歷史機遇,深入實施城鎮帶動戰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山川秀美建設、扶貧開發步伐,確立了「工業強縣」的奮斗目標,改革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使經濟社會步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2005年,全縣實現GDP8.28億元,是2000年的2.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億元,是2000年的2.5倍;財政總收入是2000年的2.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是2000年的2.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1.9倍。今年1-9月份,全縣實現GDP6.2億元,同比增長19%;財政總收入同比增長31%。
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
近年來,綏德縣委、縣政府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使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了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近幾年以來,綏德縣結合自然條件和農民多年來的生產實踐,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引導群眾按照「近抓羊草、遠抓棗桑、常抓勞務」的戰略思路,重點發展勞務輸出、紅棗、畜牧三大主導產業,在以黃河沿岸棗林坪、河底兩個鄉鎮為中心的黃土丘陵土石山區發展紅棗加工企業150多戶,年加工紅棗3000多噸;在薛家河、吉鎮、趙家砭等丘陵溝壑區重點發展種草養畜、種桑養蠶業,目前已建成以薛家河鎮為中心的舍飼養羊示範基地,舍飼養羊近17萬只,桑樹種植面積20萬畝,養蠶近100張;把勞務輸出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來抓,2005年共輸出剩餘勞動力5.9萬人,其中有序輸出2.9萬人,直接經濟收入2億多元,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
生態建設以小流域治理為基礎,相繼建成了辛店鄉龍灣、義合鎮和合峁、中角流域等八大綜合治理區,治理區內林草覆蓋率由原來的21.2%提高到45%,綜合治理程度達到68%,每年減少入黃泥沙量236萬噸,生態體系正趨向良性循環。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水、電、路、訊等為重點,通過實施水窖、水井建設以及防氟改水工程和城鄉電網改造等項目,有效解決了廣大城鄉居民的飲水用電問題。全縣農村公路在榆林市南六縣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的戰略目標,成為全市第三個實現鄉鄉通油路的縣區。
(二)城市經濟建設
200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結合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和綏德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實施城鎮帶動戰略,把城市當作國有資產來經營管理,建立健全市場融資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建設,探索出了窮縣財政不拿錢搞建設的路子,2002年8月被省科技廳列為「陝西省城鎮化建設科技示範縣」。綏德縣先後投入5億多元,對縣城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設,建成了7段總長為7650米的防洪河堤和集防洪、交通、商貿、休閑、娛樂、旅遊為一體的濱河、神龍、學子、永樂四條大道;完成了白家灣小區開發建設工程、體育場和舊城改造工程,以及五一小區的大部分建設工程,擴大了學子小區和雕陰小區的建設規模,啟動了永樂小區建設工程,並對部分社區居委會的公共設施進行了維修、疏通和硬化,增添和改良了部分市政設施。
與此同時,綏德縣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龍頭,把抓項目作為抓綏德經濟的重頭戲,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招商局,指定一名分管副縣長專門負責項目工作,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力度。針對不同的項目,制定出了不同的優惠政策,確定了100萬噸純鹼、20萬噸電石、5萬噸氯酸鈉「一大兩小」項目為近期主攻目標,完成了5萬噸氯酸鈉的項目申請報告、20萬噸電石項目的申請報告和鹽化工園區總體規劃,包裝了一批較有前景的項目。綏德縣先後簽訂大小項目25個,引進了華龍洗煤廠、鴻武洗煤廠、恆源洗煤廠、能源洗煤廠、天和長大酒店、心康酒店、富源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遠大商貿服務公司等18個項目,到位資金2億多元。
(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形成了以縣城教育為中心、以高中教育為龍頭、以鄉鎮中心學校為骨幹、以中心村小學為網點的教育新格局,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連年來,全縣高考及名牌大學錄取率始終位居全市前列;文化事業以建設文化大縣為目標,挖掘整理了大量民間藝術資源;計劃生育建成自治示範村70多個,正向綜合示範縣的目標邁進;公共衛生和農村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就醫條件逐步得到改善,村衛生室覆蓋率達到88%;廣播電視網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節目傳輸質量進一步提高,電視普及率達到95%;「兩個確保、兩個保證」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低保對象達9018人,農村27185個低保對象也落實了低保措施,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正逐步得以落實。
二、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一是交通區位優勢。「十一五」時期,GZ35高速公路、太中鐵路將全線貫通,榆綏高速公路、西包鐵路復線開工並建成,區域鐵路網路綏德樞紐站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編組站,綏德縣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因此,在今後一個時期,綏德縣將充分利用「井」字形交通優勢,發揮綏德作為呼、包、銀、榆經濟帶向東向南最近出海通道的優勢,加大物流資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
二是資源優勢。在鹽岩資源方面,據地質資料表明,綏德縣位於陝北石鹽礦床的中心地帶,氯化鈉含量最高達99.8%,其他有害元素含量甚微;在天然氣資源方面,通過實地勘探證明,綏德縣境內儲藏著天然氣資源;在焦煤資源方面,根據府谷、吳堡石炭——二疊紀煤資源勘查成果,結合東部山西省河東煤田的地質特徵和該區地震勘查解釋成果,在收集並分析鄂爾多斯盆地聚煤規律的基礎上,測算出綏德河底和佳縣螅鎮一帶預測資源量為21.57億噸,可初步證明該區域有焦煤資源。因此,綏德縣將以鹽岩、天然氣、焦煤開發轉化為突破口,努力建設榆林的鹽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術先進、規模較大、在省內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現代化鹽化工及載能工業基地,力爭上馬120萬噸真空制鹽、100萬噸純鹼以及配套30萬噸合成氨、60萬噸電石、5萬噸氯酸鈉、2萬噸金屬鈉、100萬噸煤焦化廠等產業項目,加快石油、天然氣、焦煤勘探開采步伐,促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三是人文優勢。綏德是陝北地區惟一的全國文化先進縣,是民歌《三十里鋪》的故鄉,不僅有被稱之為「三大寶」的扶蘇墓、蒙恬墓和漢畫群,而且有居陝北館藏文物之最的商周青銅器。同時,陝北民歌、嗩吶、剪紙、刺綉、石雕等民間文化藝術也極為豐富,「黃土地藝術團」、「綏德漢嗩吶團」多次在海內外巡迴演出,使陝北的民間藝術得到了廣泛傳播。綏德縣把人文資源作為一項產業來進行開發和利用,建設黃土文化傳承傳播基地。一方面做好紅色旅遊等三項規劃,強化「黃土地藝術團」、「陝北民歌演唱團」和「綏德漢嗩吶團」三個團體,建設「三十里鋪」民俗生態文化村、陝北石雕文化專業市場、龍灣生態示範建設等三個工程;另一方面,繼續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把綏德中學和綏德一中創建成全國和全省示範高中。同時在學子小區新建綏德縣職教中心,使其成為榆林南部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的教育基地。
三、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
未來的幾年,是綏德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此,綏德縣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大交通帶動大流通、工業化促進城鎮化為發展總思路,著力加強陝北的物流中心,鹽化工中心,南部縣區教育中心和區域中心,以及黃土文化的傳承、傳播基地、陝北輕工、化工、農副產品的加工基地等「四大中心兩大基地」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
一是加大物流資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物流企業,在縣城北部地區盡快規劃建設現代物流配套設施,逐步形成與國內各大物流區緊密銜接的物流體系,使綏德成為陝北地區的物流中心。
二是以鹽岩、天然氣、焦煤開發轉化為突破口,努力建設榆林的鹽化工中心,形成框架牢固、技術先進、規模較大,在省內外有重要位置的新型現代化鹽化工及載能工業基地。
三是把人文資源作為一項產業來開發和利用,做好旅遊景點、文藝團體、民俗生態文化村、陝北石雕文化專業市場等文化工程的規劃建設。同時,繼續整合教育資源,逐步把綏德打造成以高中教育為旗幟、職業教育為品牌的陝北教育名城。
四是以發展特色農業、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為戰略思路,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和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建設特產之縣和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西部強縣。
⑽ 戶縣與涇陽縣哪個大那個發展前景更好一點
涇陽啊。不過現在的涇陽縣和以前的涇陽縣定義不一樣了。咸陽市和西安市都想要涇陽縣,畢竟是關中平原白菜心,經三高里地理位置最好的。距離西安咸陽都很近(開車半小時)。2017年4月,涇陽縣的縣城涇干街、永樂鎮、崇文鎮、高庄鎮以及太平鎮作為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秦漢新城部分、空港新城部分被西安代管,剩下的幾個鎮暫時還叫涇陽縣。在五鎮未被西安代管前,涇陽縣的縣域經濟總量就比戶縣多(可參考10-16年陝西各縣GDP排名),在五鎮移交給西安後,涇陽的發展突飛猛進,樂華城、茯茶小鎮、鄭國渠、崇文塔、涇河農業智慧園、龍泉山莊、周家大院(那年花開月正圓)吸引著更多旅客,大力宣傳著涇陽。而隨著萬國薈購物公園、恆大文化旅遊城、咸陽打造的產業新城的入駐開發以及臨空經濟區的大力發展,涇陽未來的發展勢必更上一層樓。個人覺得戶縣接鄰秦嶺,平原不多,而且現在是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所以覺得戶縣(鄠邑區)未來發展拼不過涇陽(涇河新城)。還有,個人覺得西安的縣域經濟不如咸陽南八縣,可參考歷年陝西各縣GDP排名,即可明白。西安的縣升區完全是要做大西安GDP,就像我們涇陽縣五鎮移交被西安薅羊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