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經濟的全面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寫論文)
是畢業論文嗎?在網上隨便抄的肯定不行啊,題目定了沒有呢?建議還版是找人幫忙,多了解一權下寫作的流程和要求,實在不行就代勞呢~自己寫的話一般來說都不容易通過的 我去年是找一個代寫的,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可以讓我相信的,是腳印代寫論文,他們的服務特別好,不用訂金,先寫給你看,看了滿意再給錢的,很靠譜 腳印代寫論文
2. 歐洲經濟發展歷史
歐盟經濟正處在大變革中。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中,歐盟已經取得重要成績,但也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今後一、二十年,將是歐盟社會經濟發生巨變的時期。變革中的歐洲經濟需要正確的評估。本文試圖在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討論。
一、歐盟經濟發展態勢
從短期看,進入21世紀後,由於受美國經濟衰退等影響,2002年歐盟經濟估計只增1%不到。但從一個較長時期看,歐洲維持上世紀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長速度,問題並不大。今後十年,歐洲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美國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歐經濟增長速度差距將縮小。
歐盟經濟增長速度不如美國,但發展比較平穩。通脹率一般低於2%。財政赤字占預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內。內債佔GDP比重低於「馬約」規定的60%。投資收益率一般在3-4%。今後,在個別年份,上述個別指標可能會突破。歐盟東擴後的一段時間內,這種可能性更會增大。但今後十年,歐盟經濟大致會維持平穩的增長。21世紀,歐洲是世界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重要因素。
二、關於統一市場建設
迄今為止,歐盟在統一市場建設方面已經取得決定性的進展。歐盟基本上建成了統一的內部市場。1999年1月1日歐元問世和2002年2月歐元進入流通領域,使一體化進程得到進一步發展。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不看到,歐盟統一市場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歐盟統一市場至今並未全面形成。
1958年歐共體成立後,在一個很長時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關稅同盟的建設和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上。到20世紀80年代中,歐共體在這兩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它仍然是12個獨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場。
1985年6月,歐共體通過了《完成內部市場》的白皮書,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統一內部市場的計劃。同年12月,歐洲理事會又擬定《統一歐洲文件》,把1992年完成建設統一市場目標,以修改和補充羅馬條約的形式寫進了羅馬條約,使統一市場的建設獲得了法律上和組織上的保證。歐共體還制定286項立法,通過立法形式來消除阻礙貨物、人員、勞務、資本在12國間自由流通的各種非關稅壁壘。截止1992年底,這些立法已有95%獲得通過,其中85%已轉為成員國的立法。(註:伍貽康、周建平主編:《區域性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比較》,1994年經濟科學出版社,第106頁。)在這種情況下,歐共體宣布1993年1月1日建成統一的內部市場,基本上拆除了阻礙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自由流通的非關稅壁壘。隨著歐共體發展成歐盟,特別是統一貨幣歐元的問世和正式進入流通領域,標志著歐盟在建設統一的內部市場方面取得歷史性突破。
但是,歐盟全面的統一市場並未建立。
其一,歐委會2001年4月17日發表專門報告,對15個成員國按統一市場目標改革市場機制的情況進行了評估:在可量化的36個項目中,僅有20項,即佔55%的項目能在2001年6月前按預計的時間完成。(註:轉引自裘元倫:《歐元的前景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2001-2002年世界經濟年鑒》。)另據歐盟有關機構統計,在歐盟1339條「統一市場規則」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員國按規則作了轉化,尚有30%未成為成員國國內立法。即使已經轉化為國內立法的,真正實行和貫徹也還需要時間。
其二,根據2000年3月歐盟里斯本首腦會議做出的承諾,歐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員國之間開放電信和電力市場,在這兩個領域實行統一的規則和法規。
其三,里斯本首腦會議還規定,2005年建成統一的金融和資本市場,在這之前先建立統一的「市場監管委員會」,而目前在歐盟內部有40多家金融監管機構。(註:鄭秉文主編:《2001-2002年歐洲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51頁。)它們各自為政,使統一的金融市場難以形成。
其四,目前歐盟內部還沒有統一的勞動市場,各國的養老金等制度並不統一。勞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動必須無論到哪國工作,都能與該國勞工享受同等的權利及醫療、退休等社會保障。目前,在歐盟內部這方面的問題還很多。
其五,在企業層面上,目前歐盟成員國的利潤稅等制度遠未統一。2002年6月筆者在布魯塞爾訪問時,歐盟的學者曾出示一本厚厚的有關歐盟怎樣實施利潤稅的新書,書中提出了各種有關未來統一利潤稅的實施方案,並認為這些問題不解決,真正統一的商品市場不可能最終形成。
現在看來,歐洲建立統一市場的過程遠比原先設想的復雜。統一市場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建成的,它也不是哪一天宣布建成就建成了。這是一個動態的整合過程。歐洲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展現出來的。
三、歐元的作用
1999年1月1日歐元問世之初,人們預料,歐元很快將挑戰美元,從而結束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但之後,歐元對美元匯率一直走低。這時人們又對歐元問世的作用及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提出各種各樣的懷疑。這些意見都有失偏頗。
歐元問世和進入流通領域對於國際經濟和政治,特別是對國際貨幣體系,有著長遠而深刻的影響。它使國際貨幣體系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2001年,用歐元結算的對外貿易額佔世界貿易總額15%左右,歐元佔世界官方外匯儲備的比重超過12%。2001年第一季度,歐元對美元的比價雖然處於低位,但在國際債券市場發行額中,歐元債券約佔47%,超過美元債券所佔比重。這是在歐元問世前,任何歐洲國家貨幣都無法做到的。
但推出歐元首先並不是為了同美元爭奪國際貨幣體系的領導權,而是為了歐洲一體化的內在需要。因此,評判歐元成敗得失,不應首先看它對美元的匯價是上升還是下降,而要看它在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進一步完善了歐洲統一市場的建設。歐元問世和進入流通領域鞏固了統一市場的建設,增強和提高了歐洲市場的統一性質和程度。它也有助於建立統一的歐洲金融市場;
增強了居民對歐洲統一的認同感。歐元進入流通領域就是進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歐洲公眾普遍認為:「歐元讓我們深感自己是個歐洲人。」這種認同感對於進一步促進歐洲的一體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消除了歐元區各國之間的匯率風險,成為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
進一步促進了歐元區國家物價的趨同,加強了歐盟內部的公平競爭。歐元區國家的商品使用歐元統一標價後,消費者可對區內12國的商品價格直接進行比較,這既會促使生產要素在區內的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又有助於各國商品價格的逐步趨同,有利於在歐盟各國間進行公開和公平的競爭;
促進了歐元區國家旅遊業的發展,節省了大量的貨幣兌換費用。
歐元問世和投入流通對歐盟經濟的上述作用,從本質上看,並不受歐元對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無論歐元對美元是升值還是貶值,歐元問世對歐盟經濟的上述作用都繼續存在。歐元問世後,它對美元的比價一度曾步步下跌,但歐盟內部卻相當平靜。歐元的國際地位也沒有因為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波動而有明顯變化。1999-2001年,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最低時曾跌到1歐元兌換0.82美元的水平,但它並沒有改變歐元作為國際主要貨幣之一的地位。何況歐元對美元的比價並不是一直走低,2002年即呈升勢,1歐元兌換1個多美元。用歐元結算的對外貿易額,總的說來,還出現了擴大的趨勢。迄今為止,歐元問世並不久。它需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歐元挑戰美元只是時間的問題。過多地強調歐元對美元匯率的升降,或完全以此為標准來評價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四、歐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歐盟經濟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一點,就是增速不高,活力不足。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由於以下原因:
1.社會經濟體制在強調公正和公平的同時,對效率注意不夠
歐盟各成員國中,德國一直被認為是歐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競爭制度視為核心和支柱。社會市場經濟的奠基人艾哈德強調,競爭是市場經濟「最內在的要求」。(註:參閱顧俊禮:《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武漢出版社,1999年,第一章;維·克勞斯:《社會市場經濟》,路·艾哈德基金會出版,第二章。)與此同時,社會市場經濟又強調經濟政策應對「經濟」和「社會」予以同等的重視,強調用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來平衡自由競爭和按資分配帶來的社會不公平。1997年6月16日,歐盟15國首腦簽署的《阿姆斯特丹條約》特別將實現「就業與公民權利作為歐洲聯盟的核心任務」,認為這是歐盟的「基本宗旨」之一。(註:參閱楊偉國:《歐元生成理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78頁。)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歐洲國家普遍存在社會福利措施過多、福利負擔過重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末,歐盟的社會福利費用佔GDP的比重平均高達28%,其中1999年德國為33.7%,1998年瑞典為33.3%,法國為30.5%,丹麥為30%。(註:轉引自裘元倫:《歐洲的改革:理論解析與實際進展》,2002年2月。)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說:「過去20年,法國5個人工作養活一個人,現在是一個人工作要養活2-3個人。人們一旦失業,初期得到的補貼和工作時得到的相差無幾。一年之後也還能得到工資的60%。全法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可以享受廉租住宅補貼。有的時候,一個人不勞動反而比勞動能得到更多的收入。」結果如同英國首相布萊爾所說,他們「只知道從福利國家領錢,而對他所處的社會卻毫無責任心」。
2.宏觀調控不力
貨幣政策是歐盟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歐盟強調,貨幣政策「不應為短期經濟目標服務」,而要以「穩定幣值」為首要目標。這也是歐洲央行堅持的政策方向。根據「馬約」的規定,歐央行是一個獨立於歐盟其他機構和各成員國政府的獨立機構,其人事任免、運營操作具有很大的獨立性,目標是維持成員國「物價的穩定」和「適度的」經濟增長。
應當說,迄今為止,歐盟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機制是在一體化建設過程中建立和完善的,這種狀況必然帶來兩個問題。一是歐盟對經濟的調控,目標首先是為成員國經濟達到一個入盟的共同標准服務,否則便難以把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宏觀經濟政策各不相同的各成員國納入到歐洲聯盟中來。這時如果去強調增長速度,必然會使成員國之間的差別進一步擴大,為歐盟的建立平添更多困難。因此,各成員國必然要壓縮財政支出,限制財政在刺激經濟增長方面起的杠桿作用。從長期看,從根本上看,穩定有助於經濟的增長,但從短時期看,對穩定的嚴格要求會制約對經濟的投入,限制增長速度的提高。二是調控的效率不高。歐盟層面的宏觀調控同各成員國不同的利益要求之間的矛盾,使成員國常常不去執行歐盟的有關決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調控的效率,最終影響經濟的增長。2002年7月2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說:「目前歐盟的經濟制度存在漏洞」,「即使歐委會通過財長會議做出的決議,也缺乏必要的約束力。」他認為,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註:新華社柏林2002年7月20日電。)
3.科技投入不足,內部的科研合作亟待加強
歐盟與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差距,在相當程度上是二者在科技投入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歐盟委員會負責科研的委員菲·比斯坎指出,歐盟對科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美國和日本。歐盟各成員國對科研的平均投入只佔GDP的1.8%,而美國和日本的科研投入已分別佔GDP的2.8%和2.9%。歐洲科技界流行一種說法,法國科學家從巴黎到德國慕尼黑的實驗室去工作,比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去工作更為困難。如何聯合和集中整個歐盟的科研力量,進一步加強對科研的重視程度是擺在歐盟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註:新華社巴黎2000年2月26日電。)
4.勞動市場僵化既影響僱主,又影響雇員的積極性
歐盟各國普遍存在比較強大的工會組織。僱主一旦聘用了一個工人,很難輕易解僱他。員工的工資一般是由工會和僱主協會通過「自主談判」決定的,政府不予干預。因此,僱主在僱用人時非常慎重,這就影響了就業機會的增加。雇員一旦受雇,不太擔心被解僱,影響了積極性的發揮。
5.德國為「統一」付出很大代價,削弱了歐盟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作用
德國每年為東部地區的重建付出的開支佔GDP的5%。德國經濟部的克勞斯教授認為,今後10-15年時間內,德國仍要為消化西部地區付出沉重代價。目前德國東部地區的年輕人在大批地向西部地區流動,結果東部地區「人空為患」,西部地區就業形勢卻變得格外嚴峻。在歐盟其他成員國中也存在形式不同的結構性失業現象。這是歐盟失業問題難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原因。
6.統一內部市場的建設既有利於出口,又有影響競爭力提高的另一面
歐洲統一市場的建設為各成員國企業提供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市場,從而有利於歐盟經濟的增長,但長期地過分依賴地區內部市場,又限制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7.政府對企業約束過多,影響企業積極性的發揮
歐洲國家是以高福利和高稅收著稱的。高稅收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對居民個人徵收的稅收稅種多,稅率高。如2000年底,法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高達54%。二是企業的稅負重。如上世紀末,法國的企業稅達37%,義大利為41.3%。(註:轉引自裘元倫:《歐洲的改革:理論解析與實際進展》,2002年2月。)稅負重影響了企業的投資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歐盟未來改革問題
20世紀後半期,歐洲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進行了一體化建設。21世紀上半期,歐洲面臨三件大事:東擴、深化政治和經濟的一體化建設以及內部改革。三者之中,內部改革是基礎。
從目前情況看,歐盟的改革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這場改革是由上而下推動和進行的,核心是要解決歐盟體制缺乏活力的問題。
半個世紀以來,歐洲在一體化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但它始終沒有解決歐洲社會惰性大,體制缺乏活力的問題。它使歐洲在新的世紀裡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正是這些困難和問題迫使歐盟把內部改革問題進一步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2000年,歐盟在里斯本召開首腦會議,制定了歐盟的社會經濟發展遠景規劃。2001年3月,歐盟又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特別首腦會議,討論如何落實里斯本會議制定的遠景規劃。會議認為,為了落實里斯本會議定下的戰略目標,歐盟在現階段必須在就業、經濟改革、科研和技術創新以及增強社會凝聚力等4個方面採取果斷有效的措施。這些問題涉及歐盟必須進一步建立或改善一系列有關的制度、標准、機構、法律和政策,並傳遞和落實到各成員國。為了進一步建立統一的市場機制,歐盟在1999年召開的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上已經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2000年裡斯本首腦會議又制定出了具體的改革方案,要求各國逐項加以實施。
第二,改革的覆蓋面很廣。這是一場全面性質的,而不是局部性的改革。
歐委會主席普羅迪在解釋歐委會提交給2001年3月斯德哥爾摩首腦會議的建議文件時說,盡管歐洲的失業率有所下降,但在歐盟范圍內仍有1400萬人沒有工作;盡管共同市場已存在許多年,但電信、能源、運輸、郵政和政府采購等關鍵領域的統一市場仍遠未形成;盡管歐盟的高新技術投入已較前有較大增長,但與美國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盡管成員國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貧困和發展失衡現象仍在歐盟范圍內繼續存在。斯德哥爾摩特別首腦會議確認,要解決這些問題,歐盟必須在全方位開放勞動力市場等十個方面採取措施。這些措施既涉及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又涉及社會問題的改革;既涉及生產領域的改革,又涉及服務和金融等部門的改革,既涉及宏觀層面的問題,又涉及企業層面的許多問題。這是一場帶有全面性質的改革。21世紀,歐盟企業改革的重點不在於把尚剩的為數不多的國有企業私有化,而在於放鬆政府對私有大中型企業的限制和約束,鼓勵企業去建立各種激勵機制,以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第三,改革的幅度較大,涉及了一些多年積累的深層次問題。
比如在養老金制度的改革方面,歐盟有些國家,除法定養老金外,開始重視建立私人補充養老金。在農業問題上,2002年7月10日通過的改革方案,被稱為是一項「徹底」的改革計劃。多少年來,歐共體的農民一直是按農業產量領取補貼的。改革後將停止這一做法,改而採取固定的補貼額,農民享受的直接補貼將和農業產量脫鉤。
六、關於歐盟的發展前景
歐洲要走自己的路,建立一種既非美國式的,又非傳統歐洲模式的資本主義。
歐洲的資本主義歷來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以別於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歐洲在改革,但不會根本放棄歐洲的價值觀和社會發展模式。這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的原因。歷史上,歐洲是資產階級啟蒙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以及科學社會主義運動的故鄉和發源地。二戰前的一段時間內,歐洲面臨納粹的「社會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的夾擊。二戰後初期,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曾對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構成現實的威脅,「人民資本主義」等思潮在歐洲一度被廣泛傳播。社會民主黨在歐洲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力量。這些都是歐洲不同於美國的地方。歐洲要改革,目的是革除歐洲社會和經濟體制中缺乏朝氣和競爭力的一面,而不是照搬美國的社會經濟模式,全盤接受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就拿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來說,歐洲也不是要摒棄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理念和核心部分,而是要杜絕濫用,消除過度的社會福利負擔,讓「那些不盡其力、不盡其責的人……喪失他原來享有的社會團結,即國家資助的權利」。歐洲的改革勢在必行,但改革需要一個長的過程。同一體化一樣,改革會取得成功,但進程是曲折的。困難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改革越深入,越要求各成員國向歐盟轉移更多的國家主權和更多地觸及各成員國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因此引起更多的矛盾和利益的碰撞。二是這樣的改革是一種巨大的創新,在歷史上沒有可資借鑒的經驗,任何重要失誤都會帶來嚴重後果。三是歐盟正處在擴大的過程中。2002年12月,歐盟首腦會議決定接納10個新成員國,這10個候選國業已完成入盟申請程序,並將於2004年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新成員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更加參差不齊。他們目前的總體水平還不如入盟前義大利等「南方國家」的發展水平。東擴將給歐盟帶來新的困難。但東擴勢在必行。預計今後10年內,歐盟將擁有27至28個成員國,屆時歐盟的土地面積將達400萬平方公里,人口5億多,GDP超過11萬億美元。這將改寫歐洲的政治版圖,並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3. 德國近代史論文1000字
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解體,使國際戰略形勢更加復雜多變。從表象上看,一些大國的戰略不斷花樣翻新,但又似曾相識。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來分析國際戰略形勢的發展,固然更直觀、更能從影響戰爭的諸因素的橫向聯系來說明問題,然而畢竟是從現實看現實,從動機研究動機,往往缺乏歷史縱向性的透視力。從歷史思想文化與戰略的關系這個角度進行一些探索,也許有助於為研究國際戰略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一)思想文化是戰略的底蘊和根基
世界上每一種文化傳統都包含著關於戰爭的思想;每一種戰略思想又都與一定的思想文化相聯系。廣義的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自然環境、社會形態、經濟水平等作用下長期形成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總和。思想文化以人對自然、人對人的態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意義為主要內容。它的發展雖然總體上與歷史的發展是並行的,但是,思想文化有時是可逆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畸變或倒退。戰略服從和服務於當時的國家政治,但戰略又深刻地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哲學傳統。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環境和歷史發展的差異,決定其社會結構、文化心理結構的區別,從而也影響到戰略文化的不同特點。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戰略文化都有其固有的傳統文化的烙印。也就是說,戰略的底蘊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且戰略思想最終要匯人到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發展歷史中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戰略思想也是一種文化,戰略思想的發展是一種文化現象,不論它是進步的還是反動的都是如此。思想文化與戰略相結合,我們可以稱之為戰略文化。戰略文化是在一定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並以這種思想和理論指導戰略行動和影響社會文化與思潮。它具有觀念形態、歷史繼承性、國體與區域特徵等屬性。它是制定現實戰略的潛在意識和歷史文化情結,因為戰略家只能在特定的歷史文化環境和教養中進行認識和實踐創造活動。戰略制定者的個人風格,正是其文化底蘊的外在表現。因此,從戰略文化的角度分析有關國家的戰爭准備與實施,挖掘其深層次的思想文化與哲學的背景,及其對思想文化的反作用,並且揭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是戰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戰爭指導上,了解對方的戰略文化與了解其軍事部署是同等重要的。
(二)中華文化與戰略傳統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延續最久又輻射甚廣的文化。眾所周知,在整個人類的發展史中,中華文明以其源遠流長而著稱於世,至今已經延續了5000多年。在中國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僅孕育出燦爛輝煌的人文思想,而且產生了具有深刻哲理的軍事思想。
中國的戰略文化起源很早,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的華夏文明,培育了《孫子兵法》、《吳起兵、法》、《孫臏兵法》、《六韜》等戰略思想和理論,同時在《周易》、《老子》、《尚書》、《論語》、《孟子》中也包含有若干大戰略的觀念。它們都成為先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戰略文化基於「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的整體和諧。其內容極為豐富,如果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可以說就是:和平、統一、防禦;知兵非好戰。表現為文字創造上的「止戈為武」;道德觀念上的「和為貴」、「仇必和而解」;政治上的「兼愛」、「非攻」、「以戰止戰」;軍事上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全勝不鬥,大兵無創」等。中國的軍事防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師左次,無咎」,《尚書》中的「罔或無威,守執非敵」,後來發展到《孫子兵法》中的「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蓋吾中華民族和平守法,根於天性,非出於自衛之不得已,決不肯輕啟戰爭。」中國戰略文化的防禦性質是得到世界公認的。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說:「中國的決策人歷來強調防禦性的地面戰爭……與歐洲帝國主義行動中所顯示的商業擴張主義的進攻理論截然不同。」托馬斯·克利瑞說:「中國將武力的使用限於防禦目的,是受源出於道家和儒家道德思想的影響。戰爭只是不得已的手段,而且必須有正當的理由,這通常是指防禦戰爭,但不排除懲罰性戰爭,以制止以強凌弱的行為。」中國的萬里長城從來都是防禦的象徵,而不是國界的象徵。儒家主張:「夷狄之人中國者則中國之」。歷代中原政權所實施的軍事戰略,如懾之以兵威,和之以婚姻,阻之以城塞,施之以祿位,通之以貨利,懷之以教化等等,都反映了中國獨特的戰略文化。美國作家蒙特羅說:「征服中國,好像將一把劍投人海中。其抵抗似乎很小,可是不久以後,鋼鐵就會生銹,而且被合並了。這合並的過程非常徹底,幾代之後,就只有哲學家才知道,誰是征服者,誰是被征服者了。」這個比喻富於文化和哲理含義。
中華文明賦予其戰略的靈魂就是求和平、謀統一、重防禦。這種戰略文化,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為中國人民帶來了自身的繁榮和睦鄰友好關系。但是,到了封建社會的後期,腐敗的政治體制和無能的軍事官僚,沒能將防禦傳統的積極成分加以發揚,而是承襲傳統戰略文化中的保守性的一面,實行消極防禦,封邊禁海,放棄海疆。特別是對待軍事技術的基本態度上,古代中國多突出「道」與「器」之辨,重道輕器,忽視軍事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這種弊端在封建社會全盛、外部壓力較少之時尚能被掩蓋,然而當封建社會步入衰世,西方列強不斷入侵之時,其惡果便暴露出來。清王朝後期,對外敵入侵抵抗不力,甚至不戰而退、不戰而降,從而給中國近代史蒙上屈辱的陰影。
中華民族是一個珍視統一的民族。中國戰略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就是統一觀念。反對分裂,謀求統一,促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與大融合,這是中國幾千年戰爭史的主流。無論一個時期內國家如何分裂、各民族間如何對立,最終的結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產生出新的更大范圍統一的中國。在中國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繁衍和生息的人民,無論他們生活在哪個時代,無論他們屬於哪個民族,也無論他們信仰什麼宗教,甚至無論他們遷徙到什麼地方,都始終保持著對一種統一文化和一個統一國家的高度認同。這種文化就是中華文化,這個國家就是中國。中華文化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文化體系,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習俗都可以在這個博大的文化體系內融匯與發展。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發生過西方歷史上那樣慘烈的宗教戰爭,這正是中華文化的偉大貢獻之一。
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人民開始了偉大的革命戰爭,對歷史留下的戰略文化傳統進行了科學的揚棄,傳統戰略文化的精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被賦予新的意義。中國現代戰略文化劃時代的里程碑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創立。毛澤東軍事思想批判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戰略文化,總結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積極防禦」的戰略理論。這個理論一直延續到今天。它強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要別國的一寸土地;也不許別國侵佔我國的一寸土地。主張和平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爭端。在軍事與政治外交相結合的斗爭中,掌握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在作戰指導上,實行在戰略的防禦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斗的進攻戰,在戰略的持久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斗的速決戰,在戰略的內線作戰之中採取戰役和戰斗的外線作戰。這就使得在戰略上屬於防禦性質的作戰,避免了消極保守被動的一面,發揮了積極主動的一面,從而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中,中國始終把日本統治階級與日本人民區別開來。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放棄日本戰爭賠款;教育改造並釋放日本戰犯;撫養日本侵略者丟下的遺孤,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寬大胸懷和以德報怨的文化傳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對待敵軍戰俘實行真正的人道主義政策,得到全世界包括當時敵對國家在內的普遍公認和贊揚。在對印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收復了被印軍非法侵佔的中國領土,在完全有能力繼續追擊的情況下,為了表示和平誠意又主動回撤到原先的實際控制線,並且釋放全部戰俘,主動交還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和軍用物資。這在世界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寬仁,正是體現了中國戰略文化的特色。
(三)普魯士文化對戰略的兩重性影響
德國近代史留給人類的經驗教訓是多方面的。它既產生了馬克思、恩格斯這樣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產生了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等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諸如海涅、歌德、席勒、貝多芬等偉大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產生了沙恩霍斯特和克勞塞維茨等軍事理論家與軍事改革家,但同時它也產生了威廉二世、希特勒等一幫戰爭狂人,使德國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之一。德國的近現代史完整地推演了文明和哲理怎樣被異化,怎樣通過蠱惑和煽動而對一個民族的精神進行誤導,怎樣產生當權者的極度偏邪的戰略思維,又怎樣從瘋狂走向自我毀滅,而德國人民則獲得理性的復歸的歷史進程。
威廉一世和俾斯麥在1866年與1871年之間,通過「鐵血政策」結束了幾乎達1000年之久的德國分裂狀態;從建立普魯士帝國到194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國消亡,德國的歷史進程,除了魏瑪共和國的一段時期外,基本是先後在俾斯麥、威廉二世、希特勒一脈相承的戰略思維引導下,沿著侵略擴張的歷史邏輯,從發生發展到走向滅亡。
4. 德國崛起的科技因素以及對中國的啟示,3500字左右的論文
論德國經濟崛起的科技因素及對中國的啟示
德國,1871年方才立國,這個歐洲大陸民族國家中的姍姍來者卻在極短的時間爆發出巨大的能量,一舉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統一與分裂,這個痛苦的命題,又對這個國家的命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本文將試圖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展示德國——這片飽受古典音樂的浸潤滋養,散發著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芒土地,在在近兩百年來追求國家統一崛起的曲折歷程中,曾經上演的的悲喜劇。同時也為討論國家發展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和文明資源,為當下中國的現代化發展尋找鏡鑒,為人類共同的進步提供思考。
萊茵河滔滔北去,它見證過的光輝歲月和折戟沉沙都已匯入歷史的深處,籠罩德國上空的硝煙更是早已散盡,但是歷史的記憶並沒有泛黃,也沒有褪色。這個在20世紀的世界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國家,曾經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姍姍來遲者。對德意志來說,過去的500年是榮耀與屈辱、富強與衰落並存的五百年,戰馬劍盾鑄成的剛性社會使它迅速進入現代化。然而第二帝國的現代化則是背負著軍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現代化,納粹則是極端暴力的現代化,他們把德國推向了征服與擴張的道路,給世界和德國帶來了兩次浩劫。
當歐洲各國紛紛建立民族國家之際,歐洲大陸中部的一片國土始終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對分裂有著痛苦記憶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喚著一個統一的國家。 通過不懈努力,經濟學家李斯特提出的通過經濟統一實現政治統一的方式得以實施,關稅同盟的建立使貿易壁壘被打破,德意志經濟快速發展。 鐵血宰相俾斯麥則在歐洲列強環飼的夾縫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備後,最終以三場對外的戰爭在1871年完成了德國統一。他遵循歐洲大國的均衡原則,為德國帶了寶貴的和平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時間超過英國,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但是,隨後德國卻很快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再次分裂。通過對戰爭的深刻反省,德國最終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國家的再次統一。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歐洲中部最大的國家,這片土地飽受古典音樂的浸潤滋養,散發著古典哲學的理性光芒。這里曾經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祥地,以現代大學和科技發明聞名於世,也曾經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以驚人的破壞力,傷害了世界,也傷害了自己。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個民族對長期分裂和戰亂的集體記憶。統一和強大,成為德意志發展的最大動力。在近兩百年來追求國家統一的曲折歷程中,在這片一再讓世人驚嘆的土地上,曾經上演了怎樣的悲喜劇? 2005年10月3日,德國國慶日。柏林市沒有舉行大型的慶典,市民們自發地聚攏在勃蘭登堡門前,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國家的生日。 勃蘭登堡門,德國的國門,它見證了德國跌宕起伏的坎坷命運。 守護著這扇國家命運之門的女神,德國人稱她為和平女神。 但是,兩百年前,攻陷勃蘭登堡門的征服者卻從這里搶走了和平女神。 1806年的10月27日,以征服者的身份進入勃蘭登堡門的,是法蘭西帝國的皇帝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率領強大的法國軍隊颶風般地席捲了歐洲,輕而易舉地征服了這片位於歐洲中部的土地。 和平女神被當作戰利品從勃蘭登堡門上拆下,運回了法國。 屈辱再一次降臨,它喚醒了深藏在德意志人心靈中的沉痛記憶。 在過去的幾百年間,這塊被稱為歐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個歐洲的戰場。德意志人經常成為環伺在周圍的歐洲列強的僱傭軍,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殘殺。 1648年,在進行了爭奪霸權的「三十年戰爭」之後,歐洲各國簽署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最終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這一年,這片土地分裂為314個大大小小的邦國,雖然它們還共同擁有「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這樣一個名稱,但邦國各自為政,中央權力幾乎不存在。 當拿破崙的軍隊在1806年悍然入侵時,這個所謂的帝國根本無力抵擋,帝國中兩個最大的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遭遇慘敗,普魯士還被迫割讓了一半的國土,支付1.5億法郎戰爭賠款。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轟然解體。 當這片土地上連一個名義上的國家都不復存在時,人們想起了德意志詩人席勒的一聲感嘆:「德意志?它在哪裡?我找不到那塊地方。」 席勒的朋友歌德則乾脆地說道,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如果我們在維也納這樣問,答案是,這里是奧地利;如果我們在柏林提出這個問題,答案是,這里是普魯士。德意志在哪裡?這個歷史性的問題,拷問著每一顆德意志的心靈。 德意志的詩人們用詩句探尋民族的未來;德意志的音樂家們用音符抒發抗爭的激情;德意志的哲學家們,用理念激發至高無上的國家崇拜。 采訪: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現代史 教授 奧古斯特•溫克勒 德國19世紀歷史的主要題目就是統一和自由,那時,德國還不是像法國和英國那樣統一的民族國家。19世紀德意志統一的運動始終在追求建立一個民族國家和立憲國家。 1814年,拿破崙被歐洲各國組成的反法同盟擊敗,在英國和俄國主導下,由38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邦聯」成立了,但各邦依然擁有著獨立的主權。因為,歐洲列強們始終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在歐洲的中部崛起。 戰敗後的法國交還了和平女神,但是,回到了勃蘭登堡門的和平女神面對的依然是一個分裂的德意志。 歷史之所以耐人尋味,也許就在於它的復雜和微妙。征服者拿破崙雖然加重了這片土地的屈辱,但是拿破崙卻成為德意志統一的推動者。他用武力掃盪了這片土地上存在了幾百年的封建秩序,並在所到之處廣泛傳播法國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和平等的原則。 德意志人在法國大革命思想的引導下,開始尋求建立一個統一與自由的國家。 羅伊特林根是德國南部一座美麗安靜的小城,兩百多年來,小城一直享受著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帶來的榮耀。在德國實現統一的過程中,李斯特被認為是最活躍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采訪:德國羅伊特林根大學 教授 奧伊根•文德勒 李斯特認為德國只有實現政治上的統一才能夠與英國和法國相抗衡。這種統一不能靠革命來實現,而應該通過和平的方法來實現,而且李斯特非常清楚,這種統一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通過漸進的方式來實現,也就是說,他認為應該先實現德國經濟上的聯盟。 在人們還習慣於用戰爭來解決國家問題的19世紀,李斯特的想法顯然有些超前。從經濟統一走向政治統一,這既是一個經濟學家的獨到眼光,更是一個大膽的設想。提出這個設想的現實原因是:德意志的經濟發展受阻於分裂。 在漢堡的關稅博物館中,陳列著當年德意志各邦國使用的一些貨幣。最多的時候,這片土地上使用的貨幣種類達到過6000種。 除了混亂的貨幣,邦國之間還設立了重重關卡,收取繁重的關稅,從柏林到瑞士,現在不過幾個小時的車程,但在19世紀初,卻要經過10個邦國,辦10次手續,換10次貨幣,交10次關稅,沿途繳納的關稅,甚至超過了所運貨物的價值。 這些關稅一方面嚴重的阻礙了內部貿易,另外一方面也阻礙著德國經濟的發展和德國產品的競爭力。正是出於這一原因,李斯特認為如果當時落後的德國要發展,要達到當時發達工業國家的水平,就必須消除這些內部關稅,為德國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可能。 李斯特呼籲各邦國建立全德關稅同盟,為此,他四處游說。但是很多小邦國都將他驅逐出境,德意志邦聯的第二大邦國奧地利,稱他為「最危險的煽動者」。因為,各個邦國都不想取消關稅這一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李斯特身體虛弱,在很長的時間里,他沒有固定的職業和收入,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助手。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止他的腳步。十多年的時間,李斯特幾乎跑遍了所有邦國,最終,德意志邦聯中最大的邦國普魯士接受了李斯特的建議。 經濟融合彷彿堅冰下的細流,緩緩匯聚。破冰的一天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1834年1月1日零點,在德意志18個邦國的邊界上,滿載著貨物的四輪馬車,像潮水一般洶涌而過,幾百年來第一次,無須在邊界停下來交納過境稅。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了。它的主導者是普魯士。
在不同的時期,只有那些根據自己的國情和時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確戰略判斷的國家,才能獲得歷史的青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性大國」,不是人口和面積意義上的大國,而是在歷史「成為全世界的歷史」之後出現的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國家。本來西方大國還應該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和奧地利等,可能這些國家的歷史還不夠典型;而像荷蘭那樣的小國,卻被列入大國行列,顯然該片對大國的定義,並沒有以國土和人口的大小或多少來衡量。
那麼,該片所定義的大國,有什麼共同點呢?
一、曾經有過(或正在經歷)對外擴張的歷史或現行;
二、曾經或正在稱霸世界、或進行殖民統治;
三、曾經經歷推翻封建王權或殖民統治的資產階級革命;
四、在工業、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和社會改革方面有過突出表現。
五、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曾經發生過重大影響(包括正反兩方面)。
大國的興衰風雲變換,也讓人感慨萬千。但真正感動我的卻是一些細節。荷蘭載物船出海,遇大風暴被困,在生命垂危之際也堅決不動用客戶的商品,拚死把客戶的商品安全送到了指定地點,樹立了良好的信譽
每一個經歷過風風雨雨的大國,都可以當作我們的老師。西班牙與葡萄牙告訴我們:要有勇於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別人不會擁有的東西;荷蘭告訴我們,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可以創造奇跡;英格蘭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崛起還得需要科學與文化思想的支持;法蘭西告訴我們:以武力征服世界不能使征服者長時間地站在王者的位置上;德意志則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更加深刻地證實了法蘭西的教訓;德意志還告訴我們只有統一完整的國家才能走上強國之路;日本告訴了我們:要使國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完善自己;前蘇聯的興衰告訴我們:偉大的社會變革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美利堅合眾國告訴我們: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
遺憾的是,我們今天距離成為大國的目標還很遙遠。我們龐大的軀體里是空洞的,缺少先進的思想和文化基礎,反而充斥著許多封建的、腐敗的、落後的、愚昧的東西,也包括來自西方的垃圾。隨著對「文革」的「全盤否定」(包括對「計劃經濟和蘇式社會主義」的否定),人們的思想好像出現了「真空」。老的東西被否定了,新的東西還沒有建立起來,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文化空白」。除了金錢以外,人們似乎什麼都不相信了。不管是伏爾泰的啟蒙思想,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不管是過去的孔孟之道,還是今天的市場法規,人們似乎都不感興趣。實用主義、錢權交易、急功近利、損人利己,卻成為了不少人遵循的「潛規則」。連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迅速滑入了「傳銷」的團伙之中。
德國的崛起告訴人們,只有統一才能強大。
當席勒還在痛苦哀嘆德意志在哪裡,當英法已經走上世界的舞台,德國還始終是一些分散的邦國。拿破崙的橫掃歐洲為這個民族帶來無盡的屈辱,卻在客觀上掃清了封建的舊秩序,帶來法國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李斯特從經濟統一到政治統一的創造性構想,為德國帶來統一的希望。關稅同盟,讓德意志在經濟上走向強大,也為政治的統一奠定了統一。但是議會制的失敗說明了,一個後發國家想要強大就必須走上一天全新的發展之路。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最終統一了德國,推動了的德國發展,而全民教育,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鑄就了德國經濟的騰飛,在電氣化的革命中迎頭趕上。
5. 高分懸賞關於德國經濟論文一篇,2000字即可
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幾個因素
關鍵詞:德國 經濟發展 體制創新 理論創新
key words: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n system, innovation in fundamental theory.
內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特點,指出德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在於它根據自己的傳統和國情進行了經濟生產方面的體制創新和基礎理論方面的創新,所以能始終保持自己經濟方面的活力。
Abstracts: this thesis analyzed some factors in Germ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ions, pointed out that the vigor of German economy based on its innovation in modern proction system and fundamental academic research.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面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贊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面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面積的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嚮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 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僱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佔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僱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 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 0.7 2.1 6.4 1.1 2.0 3.6
服務 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 2.9 3.3 5.1
總計 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沖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分復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
與英國相比,德國的經濟起步有十分明顯的不同,英國在農村中勞動力解放是與農業生產力的增長和生產率的提高同步發生的,並為工業化所需要的市場購買力作好了准備。但德國的農業由於技術落後,農業生產率沒有提高,因此農村群眾的購買力也沒有相應的增加。結果,在德國推動工業化的動力與英國相比是來自完全不同的方向,即來自鐵路建設方面,也就是來自工業本身。由於德意志關稅同盟把德國大多數地區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銷售區,鼓舞了國家和私人企業主進行必要的投資,開發這一地區的交通並將其聯結起來,這樣才能使它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資本雄厚的經濟區。1841年,著名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反復強調一個好交通網對一個國家富強的意義以後又寫到:「關稅同盟和鐵路系統是聯體雙胎,同時出生……有相同的精神和意識,它們相互支持。」「價廉、迅速、可靠、定期的客貨運輸是把國民財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最強大所杠桿之一。」 同這位學者一樣,魯爾區的企業家哈爾科特也認為,鐵路是一國財富的源泉,是一種為整體利益克服局部利益的團結精神的開路先鋒。鐵路建設確實是卓有成效的實行工業化的真正的發動機。1835年7月7日,德國開通了第一條客運鐵路,1850年,德國的鐵路已經有6000公里。
德國的工業化大躍進是隨著1840-50年代鐵路網的修建和魯爾地區發現巨大礦藏而開始的。鐵路的修建帶動了鋼鐵工業、煤礦工業與機械工業。德國的煤礦從1820年的1.3百萬噸增至1850年的5.1百萬噸,到1913年的190百萬噸,加上87萬噸的褐煤,幾乎佔了整個歐洲大陸煤產量的三分之二,生鐵在1826年超過了10萬噸,1867年超過一百萬噸,而到1913年超過了13百萬噸。鋼產量從1870年的126000萬噸增為1913年的17.6百萬噸。生產組織的規模很大,很現代並具有很高的效率。例如,1900年時至少有24個魯爾的煤礦的年產量超過了500000噸,1902年,德國平均每個鋼鐵工廠的產量為75000噸,而英國僅為40000噸。
鐵路是德國比法國發展得更快的一個部門,而且這種發展是在全德統一之前就開始的。所以德國鐵路的特點是有很多小的中心,而不是如同法國那樣有一個統一的全國性規劃和基礎。
德國的這種特點反倒成為它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有利的因素,因為它的鐵路完全是以經濟為目標而發展起來的,以民族的需要而迅速發展。政府規劃建設,私人也進行投資,兩者的共同投入加快了德國的鐵路建設的速度。德國鐵路的大規模建設開始於19世紀40年代,前後經歷了30年左右的高速度發展,這種鐵路發展對德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過分,「德國的工業革命……看來是隨著鐵路作為主導部門的不平衡發展。」 鐵路投資作為國民凈投資的比例在1851
6. 關於二戰後德國經濟崛起及對世界的影響的論文資料
第二次世來界大戰中同盟國的勝利自、冷戰中西方的成功以及冷戰後全球性的經濟繁榮,似乎證明了這三種觀念互相、...二戰後所出現的美蘇冷戰,如果說有什麼不同與人類歷史上其他大國爭霸的話,那就是,意識形態與觀念的形同水火、... www.wsdxs.cn/html/zheng
7. 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經濟發展特點
英國的經濟特點:
2006年英國整體經濟增長步伐逐步好轉,表現得更為強勁和均衡。其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依舊為服務業。06年全年英國GDP 的增長率逐步遞增,分別為2.3%、2.6%、2.8%;而第四季度更是超過預期達到3.0%的水平,投資者紛紛看好英國經濟前景,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通脹率和失業率等風險問題的存在,總體分析英國06年經濟處於溫和上漲態勢。
18世紀的英國和法國
——兩國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初探
對於對增長的關鍵問題感興趣的經濟史家而言,比較方法應是非常有效的。若他的任務在於分析不同變數的運動,考察它們各自對經濟革命的影響,那麼,就此范圍而言,比較幾個國家的經驗必定會大大拓展其研究領域,增強其提出——或檢驗——假說的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只是以散漫的方式——除極少數例外——得到運用。筆者欲在這篇文章中從比較的視野出發探討工業革命的起源這一重大問題,但筆者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冒失輕率。大家都知道英國是第一個實現技術突破的國家,而且這一成就是通過它自己的努力、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自發達到的。但對於如何解釋英國人經濟和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各家眾說紛紜。如果將18世紀的英國經濟和另一個國家——法國(由於當時它是歐洲大陸的頭號強國,因而是最好的選擇)的經濟作系統的比較,人們就會更為清晰地發現那些只有英國才具有的因素——這些因素將決定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獨特現象。
第一個需要指出的關鍵問題是,法國大革命前夕英國的領先地位和法國的落後狀態已經十分明顯,這種狀況不是短期內突然出現的。兩國之間的差距在18世紀初,即路易十四時代結束時就已經十分明顯。為解釋兩國之間社會經濟結構之間的差異,我們應該以長時段(即遠溯至中世紀)來考慮到這一問題。這里不可能完成這一工作,但至少我們可以指出17世紀的客觀形勢對兩國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這至少是18世紀初兩國之間差距的部分原因。
30年前,約翰•U. 內夫提出,英國之所以成為第一個在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其原因在於,它與其他國家,特別是與法國不同的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它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因此它的領先地位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兩個世紀。但他的論點在英國受到批判,今天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內夫想像出來的,他大大高估了某些技術發明的意義,以及少數新工業的增長的重要性(除了煤炭工業外,其他的都無足輕重,而且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毛紡業增長是十分緩慢的),最後,他還大大高估了企業組織中少數非代表性的大企業的意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內夫指出了1540年後英國煤炭產量和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它在技術上的意義,這就導致了一些新技術的產生,而這是歐洲大陸完全陌生的,如煉焦爐。這種新的礦物燃料為創新提供了新的推動力,而法國卻缺乏這種推動力。另一方面,正如內夫提到的,1540-1640年間,英國工業產量的增長要比法國快。1640年起,英國在礦業和冶金業產量方面居於絕對優勢,玻璃、毛紡品等人均產量、甚至整個工業的人均產量高於法國。
不過,兩國真正的差異是在1640年後而不是在這之前發生的。在法國,正如諸多研究所表明的——「17世紀的悲劇」使這段經濟史上十分暗淡。在經歷17世紀頭25年的相對繁榮後,1630年代開始了漫長的蕭條衰退時代,世紀中葉的投石黨運動期間經濟幾近崩潰,這種糟糕的局面一直持續到1720年代。百年之內,價格低落,特別是農產品價格極不穩定——頻繁而深刻的經濟和人口危機,再加上可怕的「死亡率」,通貨緊缺,這些都使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影響了地租價格和利潤——失業和貧困化,這些眾所周知的現象造成了工業生產的停滯甚至是下降,P. 古貝爾和P. 德永在兩個大型毛紡業中心博韋和亞眠都清晰地看到了這種狀況。在博韋,1624-1720年下降額約為40%,亞眠的工業活動在投石黨運動期間陷於停頓,1680年之前都沒有回復到世紀初的水平。即使其他地區的命運稍好,我們仍得承認,,1630年後的蕭條是漫長和深刻的。由是觀之,科爾伯的工業化政策實在是同這種蕭條作斗爭的無奈之舉;但由於當時條件惡劣,通貨緊縮、價格不振,收入和消費呈下降趨勢,他的努力換來的只是個半失敗的結果。誠然,有些工業舉措保留了下來,以後還有所發展——如朗格多克的呢絨業——,但很多新辦企業都很快衰落並消失了,總體來說,如果科爾伯時代整個工業有所發展的話,那也是很不穩定很不明顯的。近來的研究表明,路易十四末年,法國工業有復甦的跡象——人們長期以為路易十四是個災難性時期——盡管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頻繁的飢饉和新教徒的流亡。我們在商人中看到了新的企業家精神,通貨緊缺有所緩解,法國在西班牙美洲開辟了新的市場。無疑,這些復甦跡象是1715年後增長的先聲,但它仍然受戰爭和飢饉的災難限制。即使能在17世紀的法國經濟中找到某些積極方面,但總的說來,整體形勢仍是十分不利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1715-20年間法國的人口低於1640年的水平。
在海峽的另一邊,17世紀的形勢大不相同。如果近來對法國經濟史的研究只是在悲觀主義方面有強弱程度的差異的話,那麼英國史家總的說來對其國家的經濟發展持溫和的樂觀主義看法.
當然英國也沒有能避免17世紀的不利局面。它也曾經歷過幾次停滯和困難時期,如1620年代,內戰時期,同路易十四作戰的某些時候;它的主要工業,毛紡業曾幾度經歷危機,其增長在整個17世紀來說相對微弱,貧困和失業造成了嚴重問題。但英國沒有1630年後法國所經歷的長期劇烈頻繁的蕭條。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價格低糜只是在較晚的時候波及英國,比法國晚,約在1650年前後,其幅度也教小;其短期的價格波動也不如法國劇烈,對經濟的影響較小。F.J.非舍爾總結說,17世紀英國的工農業有了緩慢但明顯的增長,盡管同期人頭也增加了,但人均收入很可能也增加了。
1660年後,還有很多法國所沒有的其他發展跡象。如英國內部市場的擴大,這尤其得益於倫敦的發展,它比巴黎的發展更為迅速;「邊境」各郡有了發展,如蘭開夏郡的棉紡業的起飛也早於法國。最後17世紀英國外貿長期呈迅速的增加態勢,這尤其是因為其早期的殖民擴張;1660年代起,英國成為重要的外來商品再出口國家,而同期法國的殖民地和殖民貿易幾乎可以忽略。
正是由於這緩慢但穩定的增長,到18世紀初,英國在幾個重要的領域(盡管其現代性不容高估)已確立了對法國的明顯優勢地位。首先是農業。英國的很多地區已經展開了個中技術改良,產量比法國更高更穩定,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農業的歉收較少具有災難性。隨後是工業技術方面。如上面提到的因煤燃料使用帶來的革新。17-18世紀之交,由於薩瓦里、紐科門和達比等人的資金投入,革新活動更為活躍。在外貿方面,英國不僅在人均水平,而且在絕對值方面都更高,它的商船隊更為龐大,商業資本的積累也更快。
最後,英國的優勢也特別明顯地體現在財政領域,國債制度和英格蘭銀行的建立表明,它在政治和經濟結構方面遠遠領先於法國,路易十四也曾試圖創辦國家銀行,但受到財政家們的反對而告失敗,這些人認為這種銀行與「純粹君主制」不相容,後來約翰•勞試圖人為地將英國的財政制度移植到法國,結果是場災難。
1688年,格里高里•金曾認為英國已比除荷蘭外的任何其他國家都更為富裕,他估計法國的人均收入比英國低20%;一代人之後,在烏德勒支和約簽訂後不久,但尼爾•迪福就寫道,英國是「世界上最繁榮最富庶的國家」。這些評論論據十足,因為17世紀英國經歷了相對的繁榮和增長,但法國經濟則是停滯甚至是衰退。不管這種差異的原因如何——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差異(特別是在農村),政治形勢,如投石黨運動(遠比英國內戰的破環性大),路易十四戰爭帶來的負擔(在同同盟國家作戰中法國耗盡了精力)比英國大——但這一事實具有根本性:當18世紀經濟形勢好轉,法國經濟開始增長時,法國同英國已經不處在同一起跑線了,同後者相比,它存在諸多的障礙和明顯的滯後。工業革命只是漫長演變和發展階段的頂峰,因此,為理解18世紀最後1/3階段中英國經濟的起飛,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已然經歷了近兩個世紀的增長,雖然有過幾次中斷,但為期不長,而法國經濟在一個世紀的蕭條後才開始增長,到工業革命前為期不到半個世紀。用羅斯托的話來說,英國「起飛的准備」比法國更長,積累更多,更為成熟。因此,在1630年後「17世紀的悲劇」後,法國已經明顯落後於英國,盡管它在18世紀的增長相對較快,但已經無法追趕英國了。
如果說17世紀兩國的經濟命運呈對比關系的話,那麼從路易十四的戰爭結束到大革命的3/4個世紀中,情況則完全不同了:兩國經濟同時增長,我們所掌握的統計數據表明,英法兩國增長的節奏驚人的相似。
從我們熟知的領域,即外貿來看,法國的增長甚至比英國快。
英國和威爾士的官方年均外貿額(進口+出口+再出口)在1716-20年間為1300萬鎊,1784-88年為3100萬,即增長1.4倍。根據阿爾努的數字,1716-20年法國的年均外貿額為2.15億利弗爾,1784-88年為10.62億;幾乎增加了4倍。當然,英國官方計算所依據的費率表比較連貫,因而能提供一個反映貿易大致狀況的指數,而阿爾努的估算依據的是當時的現行價格,而這些價格在1730-80年間增長了約60%(至少農產品如此),因此阿爾努的數字應作一些扣除。即使如此,法國貿易的規模至少仍增加2倍,高於英國。而且魯傑羅•羅曼諾根據詳細統計資料提出的1716-20年的數字低於阿爾努的數字(年平均為1.55億),這樣一來,即使扣除價格上漲的因素,法國在這3/4世紀的貿易增加了4倍。1716-20年間,法國外貿總額勉強達到英國的一半,到革命前夕,其總量已與英國基本持平(當然人均數字明顯低於英國)。
當然還應該考慮到路易十四末年法國的外貿水平很低,但到革命前夕,其增長速度比英國快。另外,在幾個重要的國際貿易領域,法國在18世紀取得或維持了支配地位。法國通過加的斯港向西班牙美洲帝國大量輸出工業產品,它仍是西班牙及其美洲帝國的首要工業品供應國;而英國只是壟斷了葡萄牙和巴西的貿易,范圍有限;但英國控制了義大利和利凡特的市場。聖多明戈島的甘蔗和咖啡種植發展迅猛,它們的價格低於英屬安第列斯群島的產品價格,因為英屬各島地力耗盡,價格提高,所以法國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商棧貿易,同時向北歐的再出口發展也很快。此外,總體來說,英國人在歐洲大陸市場鮮有成功,因為他們到處都遇到保護主義壁壘和法國的競爭;英國向大陸的再出口發展緩慢:從18世紀初到1780年代才翻了一番,只是到1785年左右英國的「現代」工業品才開始入侵大陸,大陸貿易在英國外貿中所佔的分額也在下降,從4/5降到不足一半。英國貿易的發展幾乎完全得益於殖民地貿易,特別是同北美領地的貿易,到13個殖民地獨立之前,英國工業品在那裡幾乎享有完全的壟斷權。這種外貿的「美洲化」在較小程度上也適用於法國,盡管經歷了七年戰爭的失利,法國的殖民地貿易在1716-20到1784-88之間增長了9倍,但同歐洲以外的貿易額只佔總量的38%。所以法國外貿的導向比英國更傾向於歐洲,同歐洲的貿易發展速度稍慢於總體速度,但明顯高於英國同大陸貿易的發展速度。
但法國外貿的這種樂觀主義圖景應在幾個方面打折扣。在這段時期——即七年戰爭以前——的前半期,法國的相對地位更為有利。一直到40年代末,英國貿易的發展「非產緩慢」(R. Davis),毛紡品和再出口停滯;只是從1748年起才迅速增長——1745-60年年均增長速度為3.9%。法國貿易雖然受到「約翰•勞體制」的打擊,它的起始增速仍與英國相近,約從1735年起,開始加速,不足20年便翻了一番(1736-39到49-55年),這是法國外貿的黃金時代。但七年戰爭突然打斷了這一勢頭,戰爭期間法國的商業被「皇家海軍」從海上驅除出去,總額降低了50%,而同時英國的貿易仍在發展。1763-71年,法國外貿強勁反彈,但主要是收復失地,但隨後是70年代明顯的停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則明顯後退,直到大革命前夕法國外貿才再次開始增長,並再創新高,到1793年又陷入崩潰。在英國方面,雖然70年代貿易減緩,美國戰爭期間又經歷危機,但同七年戰爭後的法國相比,速度稍快,1783年和約簽訂後再次強勁增長,直到本世紀末。有跡象表明,70年代起,法國的競爭力減弱,喪失了在利凡特和西班牙和西屬美洲的地位(查理三世的保護主義政策對法國人損害特別大)。英國貿易的發展則更為穩定,因為它受戰爭的影響較小。
法國外貿的另一個弱點是它對聖多明戈的明顯依賴,這個殖民地在80年代佔法國殖民地貿易總額的3/4,占總出口額1/3的再出口產品,大部分是這個島嶼提供的。再出口對於英國也很重要,但不列顛帝國更為遼闊更為多樣,它的殖民地貿易更為豐富,到1776年時,作為外貿重要因素之一的北美13個殖民地人口增長迅速,生活水平較高,所需求的製成品量大類多。此外,英國出口中的工業品比例比法國高,1780年左右,兩國的這個數字分別為2/3和2/5;在法國的出口產品中,咖啡、糖和酒居於首位,其次是紡織品和絲綢。有的研究者認為,法國18世紀貿易的增長純粹是表面現象,對國民經濟並無多大實際意義,因為它大部分只是商棧貿易。但不要忘記英國貿易也是如此,同時一些大港口,如波爾多、南特和魯昂,它們的工業對殖民地貿易直接發生了影響,它們向那裡出口奴隸所需的紡織品、榨糖工具、帆布和繩索等,為遠洋船隻提供大炮,而且作為鄉村工業的中介者,這些港口還將農民帶入國際貿易中。可以肯定,相當一部分法國工業產品流入安第列斯和西班牙美洲市場,同英國一樣,貿易的擴張是工業發展的戰略性因素,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研究的。
鑒於定量數據的不足和統計的不可靠,這一工作確實棘手。就英國來說,根據W. Hoffmann的指數,1700-90年增加了2倍;而最近迪恩和科爾的指數,英國貿易和工業實際產量的指數從1700年的100上升到1790年的285,年均增長1.17%;同期出口指數較為突出,從100上升到383。在法國方面,讓•馬爾舍夫斯基曾領導一個「法國經濟計量史」小組,該小組至今只發表了一個臨時性的數據,只涉及工業;根據這些數據,1701-10年10年間,法國的手工業和工業年均產量,若按當時價格計算,約為3.85億利弗爾,1781-90間,年均為15.74億,年增長率為1.91%。但經修正後的更為完善的增長率應降為1%,與迪恩和科爾的數字很為接近。這個數字與當時法國外貿增長的速度相符。從18世紀初到大革命之前,兩國工業的增長節奏驚人的接近,如果我們比較雙方主要工業的發展就會肯定這一看法。
2006年英國主要經濟成果主要表現:
2006年前三季度,英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繼第一、二季度增長0.7%和0.8%之後,第三季度仍保持了0.7%的增幅。若按年增長率計算,前三個季度GDP的增長率分別為2.3%、2.6%和2.8%。服務業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工業生產與建築業也實現了小幅增長。根據英國財政部預測,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6%,而2007年則預計增長2.4%。2006年英國經濟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貨膨脹得到控制。以下為英國經濟成果表現:
一、經濟顯著表現:通脹壓力迫使央行再次提高利率。為了抑制因各種生活基本費用增加引發的通貨膨脹,英國央行11月9日宣布將銀行基本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從4.75%提高到5%,為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是英國央行繼8月份後第二次提息。英國央行一方面要控制通貨膨脹,同時也要避免因利率上升導致消費放緩。
二、市場方面表現:消費支出零售業與房地產市場持續繁榮。2006年第二季度,英國家庭消費支出開始擺脫長期低迷態勢。當前英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抵押貸款和房屋價格都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國購買者的大量湧入使得倫敦市中心價值超過150萬英鎊的高級住宅區房價飆升了20%以上。
三、總體經濟表現: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服務業。自2006年第二季度,佔英國經濟規模超過70%的服務業恢復了強勁增長。第三季度服務業繼前一季度增長0.9%之後,再度增長0.8%。其中,製造業和能源業產出增加是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原因,增幅分別為0.7%和0.8%,但包括石油、天然氣在內的采礦業出現較大萎縮,下降3%。建築業生產增長則與上一季度持平,為0.5%。
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國的經濟特點:
法國天然資源不豐富。所需鐵礦石大部靠進口。煤儲量約210億噸(其中褐煤100億噸),鋁土礦儲量9000萬噸。有色金屬儲量很少,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氣的75%靠進口。水力資源約1000萬千瓦,水力資源和地熱開發利用比較充分。森林面積1500萬公頃 , 覆蓋率超過25%。
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工、電器、動力工業、日常消費工業、食品工業和建築業等。新興工業如核能、石油化工、海洋開發、軍工、航空和宇航等部門均有較快發展。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居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在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和建築為三大支柱。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趨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葡萄和牛肉產量均居西歐第一位。農用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
服務業在法國經濟中所佔比重逐步上升。服務業包括商業、運輸、電信、旅館 、餐館 、供水 、環衛 、修理等部門。電信、信息、旅遊服務和交通部門業務量增幅較大。法國是富有特色的旅遊國。旅遊勝地有巴黎、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風景區及廣闊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有一些歷史名城、盧瓦河畔的古堡群、布列塔尼和諾曼底的漁村、科西嘉島等。
法國交通運輸業發達,水陸空都很便利。1990年鐵路總長3.40萬千米,其中電氣化的1.26萬千米;法國在發展高速火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81年9月,巴黎-里昂鐵路線上的高速火車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12月,法國研製出最新高速火車,時速達482.4千米。1989年全國公路總長80.52萬千米,公路網遍及全國,其中高速公路6763千米。法國內河航運主要由國家經營,內河航道總長8568千米,其中運河4613千米。法國75%的進口物資和20%的出口物資得通過海運。主要海港有馬賽港和勒阿弗爾港。法國原有三大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公司和國內航空公司。其中法航的客運量居世界第三位。為增強競爭力,國內航空公司和聯合航空公司於1991年決定並入法航。主要機場為巴黎的戴高樂機場和奧利機場。
法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率高於美、日等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
法國的對外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第四位,居於美 、 德、日之後。法國是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進口商品主要有能源和工業原料等,出口商品有機械、汽車、化工產品、鋼鐵、農產品、食品、服裝、化妝品和軍火等。主要貿易對象為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中國等。
法國對外投資增加較快,1991年成為世界第三大投資國。投資主要集中在歐共體成員國,占總額的47.7%。對美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國、非洲和拉美的投資也較高,並以工業、能源、服務部門為多。法國對第三世界的發展援助主要對象是法語非洲國家。1971 ~1980年外國通過對不動產投資方式購買法國土地4.5萬公頃,約佔法土地面積的1%。外國對法國工業部門投資加快,其中歐共體成員國對法投資占外國總投資的50%;其次是美國,約佔22%。1990年外國在法國投資總額為490億法郎。法國政府正採取措施鼓勵外國在法投資。
法國的社會福利較完備,從1983年起,社會福利金額占國民收入的30.6%。社會保險包括醫療、工傷、家庭津貼、退休金、殘疾者照顧等。
德國:
德國是商品出口大國,工業產品的一半銷往國外。德國的出口額現居世界第二位。德國近1/3的就業人員為出口行業工作。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機械產品、電氣、運輸設備、化學品和鋼鐵。進口產品主要有機械、電器、運輸設備、汽車、石油和服裝。主要貿易對象是西方工業國。政府奉行整頓國家財政、減少預算赤字、進行稅制改革、刺激個人投資、進一步實行非國有化、減少國家干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政策,使德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同時積極採取措施,推動信息技術的發展並調整經濟結構。自然資源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之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要進口。德國的工業以重工業為主,汽車、機械製造、化工、電氣等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與服裝、鋼鐵加工、采礦、精密儀器、光學以及航空與航天工業也很發達。中小企業多,工業結構布局均衡。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佔德國國土面積的一半。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80%。旅遊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德國是啤酒生產大國,其啤酒產量居世界前列。它還是最早研製成功磁懸浮鐵路技術的國家。2002年2月28日24時,德國馬克正式停止流通,歐元 (EURO)成為德國法定貨幣。德國是首批使用歐元的11個國家之一。資本主義國家都是以資本輸出為重點`
8. 德國歷史發展進程簡要說明
1、早期歷史
很早以前德國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公元476年推翻了羅馬帝國(西羅馬)。
2、神聖羅馬帝國
843年德意志從法蘭克帝國分裂出來,962年建立神聖羅馬帝國。通過長期的對外征服,神聖羅馬帝國佔領了捷克、義大利北部和波蘭西部,並遠征俄羅斯、匈牙利。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3、德意志帝國
18世紀初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革命,普魯士首相俾斯麥領導了艱苦卓絕的內政、軍事和外交斗爭。
4、兩次世界大戰
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因戰敗而宣告崩潰,德皇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瑪共和國。
5、東德和西德
戰後,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並由四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最高權力。柏林市也劃分成4個佔領區,1961年民主德國修建了柏林牆阻止東德居民向西流動。
6、兩德統一
1989年東歐劇變,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台;在四強同意下,1990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
(8)德國經濟歷史發展的特點論文6擴展閱讀:
德國的文化:
1、美術
不少德國畫家的作品享有高度國際知名度,創作形式也相當多元。源自德國地區的卡羅琳式建築及奧托式建築促進了羅曼式建築發展,之後則以哥特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及巴洛克建築為主。
2、音樂
音樂是德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德國造就了各個不同時期的音樂大師,柏林愛樂樂團、德累斯頓國家交響樂團更是享譽世界。德國為歐洲第一大及世界第三大音樂市場。
3、哲學
德國哲學可以說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石。進入21世紀,德國與法國、奧地利、瑞士及斯堪地那維亞各國持續發展當代分析主義。
4、其他
德國的各類音樂會、藝術展覽、戲劇表演、國際性大型體育比賽、街頭慶祝活動和聖誕市場也吸引了不計其數的遊客。
5、忌諱
忌諱數字13。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 。不喜歡紅色,紅黑相間色以及褐色,尤其是墨綠色。法律禁用納粹或其軍團的符號圖案,討厭菊花、薔薇(只用於悼亡)圖案和蝙蝠圖案。忌諱核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
9. 要求寫一篇德國汽車市場的特點,發展條件已經問題的論文,要求在1000字左右
這個問題好像不是很難哦~~~~而且才1000字。你的郵箱是多少?再收到你的郵箱之後,三天內發給你!
10. 一戰前德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普法戰爭的勝利獲得了巨額的賠款,為德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佔領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得到了大量的煤鐵資源,為德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同時德國作為後起之秀的資本主義的國家更加容易接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容克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使德國的資本,商品,技術高度集中,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技術,節約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從來提高了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