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農業經濟影響

中國農業經濟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12 17:57:34

Ⅰ 中國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是否有影響

中國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有一定的影響。我國是人口大國,所需要的糧食非常多。其中還提出,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它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Ⅱ 中國農業經濟最早形成了什麼格局

中國是世界農業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國農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有一系列發明創內造,形成獨特的容生產結構、地區分布和技術體系,在農藝水平和單位面積產量等方面居於古代世界的前列,它的技術成就對世界農業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用八個字來概括,這就是:多元交匯,精耕細作。它是中國古代農業強大生命力的來源,而中國古代農業的這種強大生命力,正是中華文化得以持續發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華文明火炬長明不滅的主要奧秘之一。

Ⅲ 數字農業對中國農業發展有哪些影響

隨著美國學者布朗先生十年前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文發表後,近年來還發表了一些文章和言論,中國的糧食問題,中國的農業問題,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都成了世界上關注的問題。他最近忠告,中國的發展狀況已經和世界緊密相連,難以割捨,中國將敦促世界重新思考全球經濟的前途。我們認為這句話要一分為二,不光有他主觀判斷的消極一面,但事實上還應該有客觀存在的和正在發展的積極一面。這是因為,中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養育著世界上20%的人口,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2005年中國農產品出口總值達到272億美元,比建國初期的5億美元,增長53.4倍。目前,農產品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的3.6%,占農業增加值的9.6%。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4年中國農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佔世界農產品貿易的比重為3.2%。2006年前四月,中國穀物出口同比增長12%以上,進口大幅下降56%,從去年同期的凈進口變為凈出口格局。這標志著中國正由一個農業生產大國向農產品貿易大國邁進。中國的農業確實要對全球經濟生產很大的影響。我們認為與其反駁布朗的預言,不如總結和介紹出中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成功經驗給世界人民,看中國是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短短的50年左右,實現了快速發展,讓世界上農業人口最多的國家,10億多農民,占總人口的80%,如何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並發展了國民經濟。中國不但養活了自己眾多的人口,還養活了少數其他國家的人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中國的農業發展成功經驗影響世界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帶動不發達貧困地區和國家的農業進行良性發展,並進一步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例如,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就可能對俄羅斯、印度、非洲等農業發展緩慢地區的國家生產重要影響。總結中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認為有以下15條,可以供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借鑒和學習。1.解放生產力,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積極性中國解放以前,土地主要集中在少數地主和富農手裡,廣大農民沒有土地,就無法滿足自己的糧食生產需求。中國解放後(1950-1960),就打土豪分田地,讓耕者有其田,調動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這樣大大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後來學習國際共產主義,建立人民公社,實現土地集體化,使中國農業從1960-1980年基本沒有太大發展,走了許多彎路,也出現過糧食短缺的現象。在1980年以後進行了農村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又再一次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生產得到了明顯恢復,直到今天中國糧食基本得到自給。2.引進國內外農業先進經驗,特別是動植物優良品種在建國初期,農業力量還很薄弱的時期,採用引進農業技術,是帶動國內農業生產發展最好的動力。日本等國家也走過了先學習國外技術,進行模仿和改進的技術研究,然後再進行創新和理論基礎研究的過程。這些經驗是世界許多國家發展的共同經驗,在農業方面也是如此。中國農業在上世紀50年代,主要是從國內外引進大量動植物特別是作物品種,然後進行馴化和篩選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特別是在小麥、水稻、棉花等作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為這樣最快和最省錢,見效快,效益在相當長時間能夠穩定發揮,同時還為以後的品種改良打下了良好的種質(基因)資源基礎。實踐證明,利用地理遠緣的品種進行雜交,更容易出現表現優良,具有多種綜合優良性狀和新性狀,產生更大的生產和社會及經濟效益,極大地促進和加快了中國農作物和動植物品種資源的改良。3.大力發展水利,保證部分地區糧食高產穩產,增強農業持續增產能力中國有句古話,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水是農業生產的第一限制因子。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就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沒有水的旱地農業是低產而且不穩產的生產狀況,只有發展水利灌溉,才能使低產旱地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保證糧食持續穩定高產。當時因為沒有很好的經濟實力,主要是利用低成本的簡單實用技術土法上馬,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發動人民戰爭,利用人力手工進行水利建設,修建了許多大型水利工程,發展灌溉農業是中國的特色。例如,在太行山修建的紅旗渠,就是極端困難條件下,利用簡單設備形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成為人類水利史上的壯舉,是不少非洲領導和來華客人的「必修課」,令非洲國家受到鼓舞的是中國人民艱苦奮斗白手起家的自強精神,也為非洲等工業不發達國家發展水利事業提供了樣板。中國經過近20年的努力,到上世紀70年代中國的灌溉面積就達50%。這為中國農業發展中國糧食生產發揮了很大的關鍵作用。4.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解放初期,我國政府就重視教育和農業科研。一方面在全國普遍建立從小學到中學到中等專業和專科、大學的各類學校和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在農村開展了掃除文盲的運動,開農民夜校等,消除文盲,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在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還推廣了農民廣播學校,廣播電視大學等,大大地提高了農民和農業科技人員的知識水平。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間有所間斷和發展緩慢,走了些彎路,但改革開放的後的8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高等教育已經成為一個產業。在農業科研方面,我國政府長期重視,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期間,也沒有放鬆,甚至還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一方面在國家和省市地區縣級建立各種農業科研和推廣院所和機構,同時還在農村建立農業科學研究站,直到80年代初期分田到戶以前還基本存在。目前我國農業推廣技術體系網路已經不如從前。農業技術推廣目前主要靠市場經濟調節,但效益明顯提高。鄧小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有一個英明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近些年糧食生產上表現得非常突出。僅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和雜交油菜良種繁育技術的推廣應用,就可以使單位面積產量實現翻了5-10倍。可以說,目前我國農業科技水平並不低,作物栽培、遺傳育種、培肥地力、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等等領域都有可觀成果。但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並不高,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5.控制人口發展我國解放初期還鼓勵人口生育,但到上世紀60年代就發現問題,一方面是人口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農業基礎薄弱,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差,加上1960-1962年三年自然災害,糧食生產明顯不足,出現了糧食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我國政府在70年代就開始將計劃生育控制人口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到上世紀80年代就基本初見成效,糧食在政策和科技的支持下快速增長,人口得到控制,到了90年代,我國已經基本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目前人口和糧食和經濟基本得到協調發展。但目前由於我國長期沒有科學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環境污染和破壞比較嚴重,走了許多先開發後治理的彎路,特別是在80年代改革開放的初期。目前我國已經注意到了建設資源節約型和諧發展型社會。6.改良低窪易澇的鹽鹼地,變不毛之地為噸糧田上世紀60-80年代,中國農業科學家開展了黃淮海農業治理。這些地區水分不是問題,光溫資源也很好,但是因為低窪易澇,鹽鹼嚴重,不能種植莊稼。中國科學家通過井灌井排和渠排,降低了地下水位1-3米,沒有了農田淹漬,將表層土壤的鹽份洗壓了下去。由原來的「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的鹽鹼不毛之地,變成高產田和穩產田,在黃淮流域的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等許多地方已經變成旱澇保收的噸糧田,成為中國農業發展最有潛力的地區之一。目前這些地區的小麥高產潛力已經達到500-700公斤/畝,玉米高產潛力達到600-800公斤/畝。7.增施肥料我國自古有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無論在旱地和灌溉地區,肥料的增產作用都是非常重要。解放以前,中國化肥工業不發達,主要靠種植豆科綠肥來輪作倒茬和施用數量不多的農家肥。在1980年農業改革開放後,化肥製造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化肥施用量有了快速提高,為中國糧食生產再上新台階和持續穩產起了決定作用。同時還起到了以肥調水,水肥耦合增產增效的良好效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大的國家,許多地方化肥過量施用,已經造成了土壤和水資源的污染。目前發展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控釋性肥料和復合肥以及專用肥料,並進行平衡施肥,已經成為化肥科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化肥在中國糧食產量提高和自給中的貢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是中國糧食持續高產的保障。8.多種經營,發展農村經濟在上世紀1980-1984年短短的5年間,由於農村土地實行了家庭責任承包制,農民投入農業的積極性空前的提高,肥料投入急劇增加,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中國糧食基本實現了自給。但在糧食得到滿足之後,農民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好轉,有糧沒錢。我國政府及時提出發展多種經營的農業政策,讓農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發展煙草、西瓜、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為代表的種植業。目前我國的部分糧食如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有一定的出口,蔬菜、水果、花卉等經濟作物有大量的出口,這就是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進行多種經營,擴大種植業生產的碩果。9.重視地膜和溫室栽培,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上紀80年代,中國大地進行了一場白色革命,利用塑料薄膜進行地膜和溫室栽培,大大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克服了低溫對農作物生產的限制因子,同時提高了水分和光溫利用效率,使作物可以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反季節生產和提前上市,特別是在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經濟作物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寒山區,在城市郊區,地膜和溫室栽培成為一道現代農業的風景。後來利用溫室在秋冬春三個低溫季節進行家畜和家禽養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對我國的糧食、蔬菜和動物商品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些經驗可以在俄羅斯等氣候寒冷地區的國家進行借鑒和學習。10.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糧食基本就有剩餘,許多地方出現了賣糧難的現象,這時中國政府提出,利用余糧發展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擴大了規模化的養殖業發展,特別是在籠養雞、催肥養牛、規模化養豬、水產養殖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國的糧食生產加工和農副產品加工得到了快速發展,大大豐富了我國農業經濟和農村市場,特別是肉蛋奶人均水平的快速提高,對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畜牧和水產品在出口方面佔有很大的比例。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起到了很大的貢獻。目前我國利用余糧和陳糧、作物秸稈等進行深加工,發展酒精等生物新能源,對促進環境改善和發展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11.重視旱地農業,發展節水農業中國是個旱地農業悠久的國家,在旱地農業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和技術。但長期依靠旱地農業,一是沒有充分高效利用已有的水資源,二是難以很快改變農業及經濟和社會面貌。在從1950-1980年利用群眾集體力量,大力發展水利灌溉農業後,為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取得糧食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經過30多年的灌溉農業發展,隨著水資源的短缺和乾旱的日益加重,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又提出了水路不通走旱路,旱地農業和節水農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在旱地農業方面以最大限度充分儲蓄和保持土壤水分,再高效利用的旱地農業增產體系得到了建立,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減少水土流失,利用深耕耙耱保墒,增施化肥,利用地膜和秸稈等覆蓋技術增溫保墒提高產量。到90年代,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節水農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在旱地農業方面,主要是通過利用窯窖等中小型集流雨水的工程,改變有限降水的時空利用效率,首先是滿足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和牲畜用水,部分用於發展有限灌溉農業,大大地改善了乾旱半乾旱地區群眾生活狀況和農村面貌。在灌溉農業地區,改變大水慢灌的落後灌溉方式,主要是發展和採用小畦灌,隔溝灌、管灌、噴灌、滴灌等農藝和工程節水灌溉措施。目前節水農業也包括旱地農業,特別是以農藝節水:抗旱保墒等,工程節水:集流雨水,防止滲漏,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等,生物節水:培育抗旱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種,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氣候變化進行精確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產量及經濟和社會效益等為體系的水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型的新型中國節水農業體系已經基本建立。這些應該成為非洲等其他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國家學習的榜樣。12.重視農業生物技術,有效防治農業病蟲害農業病蟲害對農業的嚴重影響僅次於乾旱的危害,我國政府在80年代以前除了重視農葯化學防治病蟲害危害外,還重視了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例如,例如用白僵菌防治樹木的天牛蟲害等等,我國目前發展綠色環保生物農葯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同時非常重視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例如,利用組織培養,進行果樹、花卉、蔬菜、馬鈴薯等脫毒苗的培養繁殖,目前我國轉基因抗蟲棉花就取得了世界一流的成績。特別是中國政府統一組織,在防治蝗蟲、小麥銹病等大型病蟲害方面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近30年來,中國沒有出現大范圍的農作物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糧食的穩產和增產。13.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現代化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在中國農業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因為中國工業基礎不發達,主要是靠密集型的手工和人力資源進行農業工程建設和農業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工業快速的發展,中國農業機械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統一組織引導下,中國的農業機械從小型到中型化再到大型化快速發展。我國許多大型農場和農民,特別是東北地區,近年來還從美國等國家進口了大型農業機械。我國近10年來統一組織全國的聯合跨區小麥機械化收割就取得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一方面大大地解放了勞動力,讓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同時提高了收獲質量,減少了損失;三是推廣了秸稈還田,起到覆蓋保墒和增加土壤有機肥料、減少雜草等多重效果;四在推廣了小麥留茬玉米直接播種技術,擴大了玉米等其他夏播作物面積,對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都實現了機械化收割和秸稈粉碎還田,推廣了少耕和免耕技術、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在群眾經濟條件比較薄弱的情況下,推廣政府補貼,群眾集資等方式投資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減輕農民負擔,解放生產力,都有重要作用,這些都是非洲地區國家應該學習的重要經驗之一。14.重視三農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後農業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由於工業等發展更快,工農業差距,城鄉差距,地區差距,貧富差距都明顯拉開。由於農村面積大,人口多,基礎薄弱,因此許多工業和城市發展相對緩慢,出現了農村面貌變化較慢、農民經濟收入相對很低,農業發展緩慢的三農現象。目前我國政府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業反脯農業,減免農業費,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等新方針,這將大大加快農業發展。15.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了分田到戶的改革,但在一些地區還保留了農村集體經濟,並沒有進行一刀切的改革,而是採取相對靈活的改革政策。目前這些農村集體經濟成為中國農村發展的典型代表,特別是利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民營企業、集體企業等,都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農產品出口越來越多,進行統一組織,建立不同類型農村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模式化和工廠化生產農產品,是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中國許多地區因地因時制宜,發展多種農村經濟制度,對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典型帶頭示範作用。從中國的農業發展來看,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分階段進行農業改造和發展,不能套用其他國家的模式,因為不同國家的地理和自然條件不同,農業發展的模式也不相同。因此,非洲等不發達國家和一些農業發展緩慢的國家和地區,要根據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借鑒中國的經驗改造和提升他們國家的農業發展,首先是利用各種法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實現糧食自給,然後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這樣才能國富民安。

Ⅳ 中國的農業經濟對中國文化的主要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傳統自然經濟對抄中國文襲化發展的影響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耕經濟的持續性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延續力,傳統農業的持續發展保證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斷,使其具有極大的承受力、癒合力和凝聚力;二是農耕經濟的多元結構造就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中國文化不僅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而且長期吸納周邊少數民族的優秀文明;三是農耕經濟的早熟促進中國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Ⅳ 古代農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手工業源自農業,當農業生產力發展之後,能夠提供富裕勞動力時,才有了手工業誕生的可能。因為農業生產發展了,所以人們產生了更多的非生存方面的要求,更有了手工業誕生的可能。手工業源自農業,部分手工業是專門生產農業生產的工具。商業是手工業發展之後的事情。

(5)中國農業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農業的起源——

有關中國農業起源的問題,是學術界十分關心的課題。中國考古學界幾十年來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諸流域及廣大地域內進行調查、發掘,發現了一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甑皮岩、江西萬年仙人洞、河北徐水南庄頭、湖南澧縣彭頭山等地點。

前兩處遺址的年代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比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年代要早,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庄頭遺址。

在發掘的6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發現了一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獸骨、禽骨、鹿角、蚌、螺殼、木炭、石料,以及石器、骨角器、木板、木棒、夾沙紅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作為穀物加工工具的石磨盤和石磨棒在遺址中出土,說明當時已有農作物栽培業出現。

據碳14測定,它的年代為距今10510±u65297X10—9690±u65305X5年(未作校正)。它比磁山文化還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還早千年之久。它是中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年代最早的一處,因此,它把中國農業起源的時間上推至萬年以前。

Ⅵ 土地改革政策對中國農村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土地改革政策對中國農村經濟的影響要分時間段分析:
(一)1949~1955年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與互助合作
舊中國土地佔有的極不合理以及封建高額地租使得舊中國農業生產效率極低,農民的生活水平處於極度低下的狀況。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必須突破這兩限制條件,要麼平均地權,要麼降低地租,要麼兩者兼而有之。
因此,在1949年到1950年間,中國繼續了之前在全國開展的土地改革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在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傳統農業里,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能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農民無償分得土地和生產資料,成為土地的主人,實現了農民土地所有制。這次土改極大地解放了長期被封建制度束縛的生產力,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土地生產關系的變革,極大地釋放出了制度潛能,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
凡是有利必有弊,隨著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這種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的局限性就突現出來了。以戶為生產單位的分散個體經營,力量相當薄弱,積累率低。有的地方甚至連簡單的再生產都難以維持,根本無法抵禦農業生產過程中遭遇的各種自然災害,更沒有能力採用先進的農業生產工具和技術,以及進行必要的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化生產和農業現代化難以進行。農民的生產生活難以維系。同時中國的社會性質也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實現土地的公有,這也就要求一個新的制度安排取代舊的制度安排。

(二)1956~1978年的土地制度:集體所有、統一經營
從1955年土地農民私有轉為高級社集體所有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黨領導中國農民確立「勞動群眾集體所有,集體統一經營」農村土地政策的時期,在這個期間,農村土地政策從「農民個體所有,統一經營」向「勞動群體集體所有,集體經營」演變,最終發展成了「勞動群眾集體所有,集體統一經營」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調」的農民公社土地政策。這個演變既反映了中國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選擇土地集體化、公有制的歷史必然,又體現了中共脫離生產力水平追求生產關系變革導致的農村土地政策演變的盲目性。
土地由私有向公有的轉變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這個無可厚非。但是由於這個階段中許多問題未能按照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操作,導致了中國農村經濟的災難。人民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再加上這一時期的 大躍進運動、大煉鋼鐵,對於土地的破壞相當嚴重,造成了土地經濟關系的嚴重扭曲,農業生產的嚴重滑坡。

(三)1979~今的土地制度:家庭承包經營與集體統一經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實現了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農村土地政策。這項政策正經歷了逐漸確立階段,現正處於「長期穩定和不斷完善」階段。1978年秋~1979年冬,國家開始推行定額包產責任制,不許包產到戶包干到戶;而1980年春~1981年底,國家普及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迅速發展;1982年春~1983年底,國家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推行至今對我國農村的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共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保持長期穩定。 1978-1984年我國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8.98% ,其中種植業年均遞增6.61% ,這在建國以來農村經濟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學者文貫中使用供給函數方法估算出,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使農業生產率增長31% ,使農業總產出增長5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對我國農村經濟有著巨大的影響。是我國農地制度變革中的重大成就。

Ⅶ 農業在中國的重要性

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突出地表現在糧食的生產上。全國13億人口的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紡織用纖維等,共20.33萬噸,除少數年份為調劑品種而有進口外,都來自本國農業。

如果農業不能提供糧食和必需的食品,那麼人民的生活就不會安定,生產就不能發展,國家將失去自立的基礎。輕工業以農產品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時,農村和農業生產部門還是中國工業產品的重要市場。

(7)中國農業經濟影響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

中國農業發生於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教育與科技事業也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據中國農科院估算,我國農業總產量中科技進步的貢獻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Ⅷ 經濟危機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全球次來貸危機直接自沖擊的是金融行業,對農業的影響不是很大. 至於對中國的農業來說, 幾乎是沒有影響.因為中國雖然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但是農村和城市一直是一個兩個獨立的實體. 可以說全球的次貸危機對城鎮人口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工薪階層需要貸款買樓,然後再抵押做買別的東西.這些人是這個危機的當事人. 而農業經濟的當事人農民,他們存在貸款行為.但是有很少出現次貸.所以說這場危機對中國農業農民農村沒有很大的影響.

Ⅸ 經濟危機對中國農民的影響有多大

經濟危機對我國農業的沖擊力不是很大,對中國農民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在經濟全球化時期,由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影響到我國的農業出口,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經濟開始轉型,由對外開放轉為擴大內需,從而是我國的經濟開始緩慢復甦,逐步高搞活農業經濟,加之, 近幾年,我國政府一直提倡加強農業基礎地位,重視糧食安全,並採取一系列對農業的補貼政策,如化肥,種子等等。。。2008年,在全國經濟\政治動盪時期,全國的糧食仍然取得了豐收,因自然環境,間接的影響會有一些,但總體趨勢是好的。

Ⅹ 農業經濟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什麼

國傳統社會生產主要是農業的生產 ,傳統經濟的主要成分主要是農業經濟 ,其主要特版點是小農經濟的運作方式 ,社會生產生權活的各個層面都脫離不了農業。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於中國這塊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環境、政治宗法倫理、農業經濟及其小農生產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響 ,表現出典型的生態型農業文化特徵。傳統社會經濟的長期穩固與社會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國傳統社會在這兩者的互動中綿延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農業經濟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