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浙滬一線城市有哪些
只有上海是一線城市,准一線城市-杭州、南京、寧波。
一線城市是指對本國的經濟版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權大都市。在城市規模、基建、財政收入、消費、對人才吸引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一般均領先於其他城市。在商業活動中,企業也會將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城市稱為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劃分。 中國目前被普遍公認的一線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1)江浙滬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一線城市的劃分並沒有公開的標准,屬於媒體或專家分析常用,從而形成一種大眾認知習慣。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准包括:房價、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貳』 大家對於江浙滬地區「富可敵國」有什麼看法呢
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很多城市的經濟實力已經能在世界范圍里排上名號,不論是科技、基礎設施、還是龍頭企業,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現在的發展道路上,已經不再單單追求一城一市的發展,而是經過“領頭羊”輻射周邊,實現共同成長,城市群作為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空間組織形式,正在源源不斷的為國家發展增添活力,我們比較熟知的實力強勁的城市群就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等,而長三角城市群又是裡面唯一一個世界級的城市群,其經濟發展水平更勝一籌,而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又以江浙滬地區貢獻最大。
江浙滬地區的經濟發展為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甚至是整個國家都貢獻了驚人的重要力量,然而他們的發展還在繼續,在未來,江浙滬地區必定會發展的更為強大,我們的國家也會更加國富民強,這些都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看到今天的城市發展,我們由衷地感到自豪。大家對於江浙滬地區“富可敵國”有
『叄』 江浙滬主要工業或產業是什麼
從產業發展趨向看,發展製造業是參與國際分工最現實的途徑,但江浙滬在製造業方面卻存在著明顯的同構現象。以2000年為例,浙江、江蘇、上海製造業中產值最大的12個行業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排序。在浙江工業總產值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紡織與電氣機械行業,上海為電子通信設備與交通設備製造業,江蘇為石油加工業與紡織業。
從發展趨勢看,二省一市的製造業結構也出現「往一條道上走」的趨勢。1997年,浙江與上海12個最大的製造行業中,僅有8個相同,到2000年已全部相同。而且,地理上的鄰近以及現有資源、經濟體制、經濟環境上的相似也導致二省一市主導產業的定位趨同,都把電子、機械、化工與醫葯等產業作為本地區的主導產業。
『肆』 江浙一帶為什麼在歷史上都那麼發達呢現在也是
文化、經濟、政治多重因素影響,但是這個發達也是相對的,並且也是個逐回步過程。
江浙地區答屬於江南吳越文化圈。燕趙尚武,吳越尚文。吳越地區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溝渠縱橫,自然條件為吳越文化的形成准備了充足的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在不斷的戰亂中變得更加融合,初步形成了吳越文化,這是一種獨具特色的東南沿海區域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處於相對安定的吳越之地,吸引了大批人才,江浙一帶逐漸發展起來,事實上真正意義上是隨著隋唐運河開鑿和南宋定都杭州,江南的經濟、農業、手工業全面趕超了黃河流域。
進入近代後政治因素偏重,隨著通商口岸,寧波、上海,杭州等城市的逐步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使得江浙經濟成為中國相對發達的。
參考文獻:網路文庫 「中國古代長三角的經濟地位」以及「長三角新使命」
『伍』 江浙滬是一個國家,相當於現在哪個國家的經濟水平
2017年江蘇GDP總額為8.296萬億抄人民幣,折算襲12763億美元;浙江5.1億元左右,折算7858億美元;上海3.0133萬億人民幣,折算5000萬美元左右。2017年,江浙滬GDP合計約2.5萬億美元,這個數量和印度(預測2017年經濟總量2.6萬億美元)、法國(預測2017年經濟總量2.59萬億美元)的GDP總量相當。
『陸』 江蘇浙江經濟這么發達,為什麼都沒有一線城市
首先看到這個問題之前,我感到問到了點子上去了,作為一個文科生的我都很難碰到這樣的問題,即使大學學的專業不搭邊,工作後還有機會和興趣相同的人在這個平台討論這個話題,我很開心。至於這個問題,我是這么分析的:
第一:江蘇沒有一線城市原因
總:改革開放三十年國家一直致力於沿海城市的發展。尤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上海廣州深圳都在海上絲綢之路一條線上!同時又是中國的門面城市,對出口貿易提供了很大優勢。浙江和江蘇雖處沿海但不在珠三角經濟圈。雖然經濟實力整體很強但是沒有一個城市能跟北上廣深相提並論。另外城市需要長期發展,三十年是遠遠不夠。而且城市發展是階段性的。一線城市發達起來帶動二線城市發展。
浙江杭州,江蘇南京並入新一線城市第二批的一線城市以後得十年會重點發展的。每個城市走的路線也有區別。有的重點發展經濟,有的發展旅遊業。有的經濟旅遊雙向發展!以後的一線城市要走生態路線了,南京杭州作為千年古都潛力巨大,大家拭目以待!
『柒』 粵港澳和江浙滬哪個更強,哪個更發達,GDP哪個高長三角呢
官方經濟指標的對比,我確實沒時間幫你一一列舉出來,我的回答都是憑借經歷和個人感受,不過我覺得這種個人感受應該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利益相關:本人居住地深圳,經常往返廣深,目前業務主要在珠三角和福建,在江蘇、上海、浙江都有項目,跟這三地的客戶、合作夥伴都有比較長時間的接觸。
以下是個人基本論點:
1、粵港澳的經濟總量應該不及江浙滬,如果有人能夠給最新的官方數據,我會很感謝;
2、澳門和香港是比較特別的存在,納入珠三角或者廣東地區去跟其他區域比較,不太合適;
3、講廣東的時候,最好區分珠三角和非珠三角,這兩個地區的差距根本就是兩個世界,貧富差距遠大於浙江和江蘇省內;
4、在這里就不比誰更窮了,比發達的話,拋開港澳和非珠三角地區,所謂的廣東發達地區也就是珠三角9市,所以跟長三角發達地區比較是不公平的;
5、如果單拿江蘇跟廣東比,即便廣東發展極其不均衡,但經濟機構、總量要比江蘇好一些。
以下是個人對兩地區的感受:
1、長三角交通更發達和便利,珠三角空氣質量更好些;
2、長三角的工業區有大量的外企工廠,特別是無錫、江陰、蘇州這些城市的工業區,這點跟廣州、東莞、佛山很類似,工業園區長三角規劃得更好,多數都有自己的土地,廠區也普遍較大,珠三角的工業區很多都是密集的挨著,而且大量的都是租用某個樓層,所以感覺人很亂和擁擠也不奇怪,長三角工業區總體面積比珠三角大了很多,這也是我為何直觀上覺得經濟總量上更大的原因,由於珠三角本土幾個代表性民企的光環效應,很容易讓人覺得珠三角經濟更發達;
3、經商環境的話,個人覺得珠三角更好:無錫的朋友提醒過江蘇很多業務的合同蓋章後仍然面臨不履行風險,錢到賬了才真正安心,政商關系很密切;浙江的業務比江蘇難做,普遍都是家族式,領導批一個項目來下,各個環節和鏈條都已經安排好各個親戚朋友;珠三角的合同蓋章後違約的風險小很多,香港老闆、客家人和潮汕商人做生意更講究誠信和契約;在江浙做業務,不管業務大小,飯局和酒局少不了,珠三角一般都是在辦公室談,覺得OK,回來就可以擬定合同了,不吃飯喝酒也沒有多大關系,如果實在必須私下談回扣,喝茶或咖啡就好;當然了,以上都不是絕對,僅僅是個人接觸到的普遍的感受;
4、雖然本題下面對比經濟因素,但考慮吸引人才方面的東西,還是要提一提人文歷史,這一點長三角毫無疑問更好,廣州也有人文歷史和獨特的文化,但個人覺得這
『捌』 東北經濟水平和江浙滬的差距有多大
東北經濟水平和江浙滬的差距有多大?大體上,中國區域劃分如下: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3、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陝西、甘肅);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8、台港澳地區(包括台灣、香港、澳門)。東北目前最能吸引年輕人的是什麼?
是高等教育。想不到吧!
有近二百萬外地年輕人正在東北接受高等教育,是東北每年出生人口的三倍,相當於東北1990年~2002年出生的年輕人總數的六分之一。
全中國1265所大學中,有140所分布在東北。東北大學和大專之和達到259所。
東北每年培養博士生約5400人,中國每九個博士生就有一個在東北讀書。
東北長期以來都是中國生育率最低的地區,每年出生人口僅有70萬左右,佔中國4~5%。而每年從東北高校畢業的學生就有近一百萬(包括大專生、大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由於出生人口少,高校多,東北已經成了除北上天三個直轄市外,中國高考最容易的地區之一。每年都有好幾萬高考移民來東北讀高中。
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也讓東北年輕人更加追求高學歷。遼寧年輕人考研意願是中國的兩倍,2016年遼寧參加高考21.2萬人,2020年考研報名11.9萬,佔比近六成。中國2016年參加高考約950萬人,2020年考研報名約250萬人。
『玖』 江浙有什麼優勢,為什麼歷朝歷代幾乎都是全國最富的地方
小時候我們看電視打廣告的時候經常會聽見「蘇湖足,天下足」這里是蘇就是江浙地區了,在古時候江浙地帶那是非常的有名,因為全國的富豪基本都集中與江浙地區,雖然當時是因為戰亂才被迫南遷,最後遷入的江浙可是沒有想到江浙這一塊寶地,地形多為為濱海平原,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雨水充足,物產富饒。非常適合生活,加上戰亂南遷所以經濟重心也就遷入了這里。後來就慢慢的發展起來了。
江浙一代出於南下部分,所以自然災害少,戰亂少,為什麼戰亂少呢?因為古代打仗主要步兵和騎兵,江蘇水網密布,濕地叢生,大部分是水田,非常不利於大規模的兵團作戰和騎兵開進。每逢戰亂,百姓可以躲到鄉下去,那裡水網密布,蘆葦叢生。所以戰亂的時候人口損失較少,恢復較快。
『拾』 中國的江浙滬經濟最發達的3個地區,加起來能不能超過韓國全國的GDP
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一向為世人所公認,不管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人懷疑過。然而,這一地位近來卻頻頻遭受質疑。一些發達國家開始質疑12月12日,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將在2006年後,不再向中國提供新的無償貸款。上月底,在緬甸出席東盟10+3首腦會議時,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對記者公開表示:「中國快到從ODA(政府開發援助)畢業的時候了,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順利。」之前,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在參議院回答質詢時說:「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今後對華政府開發援助將減少,日本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從ODA畢業是適當的。」12月7日,商務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五屆捐助國協調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口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國際組織,歐盟以及英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日本、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援助國的代表出席了會議。歐盟駐華使團參贊曼特先生在發言中說:「許多歐洲人都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得那麼好,不需要國際援助了。要說服大家相信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處於發展中國家低端水平發展中國家是相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尚未跨進現代高度技術社會門檻的國家。聯合國191個成員國中,發達國家不過三四十個,其餘150個左右都是發展中國家。全球60億人口中,發達國家人口佔10億,發展中國家佔了50億。而在全球社會財富佔有方面,發達國家佔了百分之七八十,發展中國家只佔有百分之二十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人均收入還處於較低水平。中國人均GDP排名,排在一百位之後。按照聯合國的標准,中低收入國家為799至2990美元。中國人均收入剛剛超過1000美元,處於中低收入國家的低端水平,是一個剛剛進入中低收入水平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離發達國家還差得很遠。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也是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標。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中國幅員遼闊,環境問題也很嚴重,面臨著「最嚴重的環境挑戰」,「中國一些主要城市的空氣和水污染程度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中國部分地區居民的居住條件也相當落後。部分沿海地區先富起來並不能掩蓋中西部地區仍然貧窮落後的現實。《日本經濟新聞》12月3日的新聞解讀欄目指出,中國部分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但許多農村地區卻是需要援助的,因此,中國在整體上仍是發展中國家。文章說,面對地區差距較大的中國,日本不應以自己平衡發展的感覺判斷和調整對華貸款。中國發展需要國際社會支持中國以發展中國家身份加入了世界三大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是多邊和雙邊援助的受益國,也是國際開發協會優惠資金的借款國。1978年以來,中國享有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普遍優惠制待遇。二十多年來,中國共接受無償援助56億美元,實施了1000多個項目。近幾年,接受的國際多雙邊援助金額每年穩定在近2億美元。這些無償援助項目涉及扶貧救災、工業技術改造、農業、林業、畜牧業、教育、醫療衛生、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交通、能源、通訊、體制改革、司法合作、人力資源開發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等眾多領域,其中70%的援助資金用於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易小准在7日的協調會上說,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水平落後,地區發展不平衡,在發展進程中還不斷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地區發展差距繼續擴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愈加嚴重、流動人口不斷增多帶來許多社會問題、社會保障能力不足等,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需要中國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繼續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支持。國際援助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發揮了其他渠道無法替代的作用。通過接受無償援助,中國獲得了適用的技術知識、必要的技術手段以及新思維和新觀念,使中國的發展少走了許多彎路。今後,在平衡地區發展、加強公共衛生系統特別是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中國仍需要與多雙邊援助機構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國際合作。另外,中國的發展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特別是在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等需要全球共同努力的領域,更是如此。易小准認為,國際多雙邊援助的金額雖然不大,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關心,對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十分積極。在艾滋病防治問題上,一些國際組織幾年前就提醒要注意艾滋病在中國的蔓延,使我們盡早警覺起來。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仍將需要國際多雙邊援助機構的幫助;中國作為受援國,其發展水平離可以「畢業」還差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