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⑵ 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特徵是哪些
目前,縣域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個新時期有以下十大主要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市場機制在經濟活動中起到基礎性調節作用。縣域經濟的發展既不是以前的「統收統支」,也不是「諸侯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基於縣域經濟要素秉賦的特色經濟。
第二,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確定。十六大提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六中全會又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縣域是農村的集中區域,發展縣域經濟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
第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論斷提出。工業的發展不再犧牲農業的積累為前提,中心城市要發揮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縣域經濟發展有了內生積累和外在推動。
第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不斷加強。幾年來中央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為縣域經濟增加了新的動力。以地域為對象的縣域經濟發展與以人為對象的扶貧工作結合起來成為強縣富民的重要內容。
第五,各地實踐科學發展觀。縣是統籌發展的「主體」,也是「客體」,是主客體的統一。縣域經濟之所以被重視是由於縣域經濟的差異性。縣域與中心城區相比較,是「弱勢群體」,是統籌的客體;另一方面,縣域內有城鎮,有農村,有農業,有工業,還有第三產業,縣是統籌的主體。縣域經濟的發展為縣的統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外界無法補足的經濟基礎。縣是統籌區域、城鄉發展的基礎性操作平台。
第六,經濟國際化步伐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主導產業的選擇,不僅要著眼國內,還要著眼國外,要有國際化視角。
第七,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工業化、城鎮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和方向,新型工業化為縣域經濟的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指導和約束。
第八,「多予、少取、放活」的農村政策,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環境。
第九,縣域經濟發展還有許多制度性約束,比較突出的有「市管縣」體制、戶籍體制、金融體制等等。現在許多省份進行「強縣擴權」、「財政上省直管縣」等體制改革,雖然是在進行「邊際調整」,但都是有益的探索。
第十,縣域經濟發展道路多種多樣,富於特色,這個特色與其地理區位、人文歷史、資源秉賦相關聯。縣域經濟發展還要處理好縣域經濟內、縣域經濟間、縣域經濟外的關系,和諧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又一主題。
⑶ 縣域如何響應鄉村振興,提升區域經濟發展
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等在內的鄉村發展水平的整體性提升。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方針。其中,產業興旺是重點,需依託縣域內主導產業,按照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的原則,謀劃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構建農業服務業體系。注重農業與互聯網融合,推進農村信息化發展,這方面可以參考社員網等B2B平台的營銷模式。
⑷ 為什麼要發展縣域經濟 發展縣域經濟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縣是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單元,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有兩千多個縣(市),除一小部分人口居住在大中城市外,96%左右的人口生活在縣域內。縣域經濟的充分發展對提升我國現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縣域經濟可以較好地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促進鄉村經濟向現代化轉型。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必由之路。
發展縣域經濟要開拓新思路編輯本段
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縣域經濟必須以市場經濟的視角來思考問題。首先必須建立一個產權明晰、權責統一、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產權與經濟管理體系。在縣域范圍內,國有經濟成分比重並不大,比較有利於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縣級所有的企業產權明晰及各種經濟資源要素(資金、勞動、土地)自由流動不會遇到多少阻力,既得利益集團在縣域的勢力一般不強,這正有利於建立產權明晰的企業制度與資源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經濟運行體系。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兩次飛躍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正是在縣域內完成的。第二,發展縣域經濟要努力加強數目字管理(黃仁宇,1997),縣域經濟系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結合形態,運轉較為靈活,歷史包袱不重,但在數目字管理方面較為落後。要較快地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對縣域內的人口資源、自然資源及現有社會資本存量等的數目和結構有一個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對將來的經濟發展做到心中有數。有了數目字管理,就可以與其他地區作橫向比較,與自己作縱向比較,找出自己發展優勢與不足,更好地設計未來的發展戰略,以保持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縣域經濟要把重心放在發展工業與第三產業上編輯本段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努力發展加工製造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及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用產品製造業。努力圍繞居民的衣、食、住、行做文章,不要做那些假大空的事情。大力發展與本地居民相關的服務業。在農業與農村方面,努力改造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發展與農業相關的服務業,諸如技術推廣、銷售、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服務業。把農村建設成為環境優雅、具有活力的生活與生產之所,這是縣域經濟重要的一環。用縣域工業與第三產業帶動農業與農村的發展。充分促進與發揮勞動、資金、自然資源等要素自由流動的活力,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市場經濟體系。
發展縣域經濟要特別注重人力資本的有效培育。重視義務教育,尤其要注重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這是縣域人力資本的最基本的提升手段。同時,要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素質良好的勞動力。加強對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培訓,促進農民向市民轉型。加強下崗職工的就業培訓,促使其人力資本保值與增值。
發展縣域經濟要以改革與制度創新為動力編輯本段
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制度創新並加以鞏固的過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鄉鎮、民營企業發展就是這樣一個過程。現在最為關鍵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是金融企業改革與縣域金融體制創新。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私有合法財產的有效保護制度也應及時跟進。
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有賴於開辟為中小企業及農戶資金融通的暢通渠道。現有的金融體制很不利於中小企業與農戶的資金融通,從而使他們的生產與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金融是實體經濟的思維,沒有健康、活躍思維的經濟體系是不會長期有效運行的,更不會有多少活力。建立有效、適合中小企業與農戶資本運營的金融體系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最基本條件。
縣域經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有著巨大的空間,只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有關文件精神,如《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等,縣域經濟的改革與制度創新就會有正確的方向與良好的發展前途。我們只有充分把握中央精神與有關決定的實質,縣域經濟改革與制度創新才會躍上新的台階,從而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只有不斷改革與制度創新,縣域經濟才會充滿活力,才會有長效發展的動力。
發展縣域經濟要以特色經濟為方向編輯本段
我國大部分縣域都有有自己特色的資源稟賦,這正是發展縣域經濟的優勢。或以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生產加工為基礎(如祁東的黃花生產與加工),或以一種或幾種工業製成品(如婁底的小型機械製造業)生產為龍頭,或以旅遊業為龍頭(如資興)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集中優勢力量做大做強。這樣既有了精品,又有了規模優勢。縣域經濟的發展一定要以自己的資源稟賦作後盾,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這樣才不至於出現各地經濟發展結構趨同,形成毫無特色的經濟模式。
有特色的龍頭產品或龍頭企業不是一兩年可以形成的,必須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積累,因此應該充分研究自己的縣情,找出有利於自己經濟發展的資源稟賦,認真研究自己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有一個較長的經濟發展計劃並且連續執行。計劃與發展戰略不應因領導層的更迭而有大的變化,這一點在發展縣域經濟時應該充分注意。
展縣域經濟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編輯本段
在我國縣域大中型企業較少,國有經濟成分一般不大,這正是發展民營經濟的天地。要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點。要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平等、公平、穩定、有序的環境;同時也要大力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向現代市場經濟方向發展,使之逐步形成產權清晰、管理科學、持續發展的現代企業。要讓民營經濟有一個較長的發展預期。政府各部門應該多為民營經濟服務,不要有任何門戶之見。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主力,要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民營經濟興,則縣域經濟興。
縣級政府部門是縣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服務與引導部門。縣級政府首先是為縣域內各經濟主體的發展提供優質優價的公共服務,為他們的發展提供一個平等、有序競爭與合作的經濟環境。只有政府部門的服務做好了,縣域經濟發展才會更加順暢。政府部門應為各經濟主體的發展制定公平的游戲規則,並約束其遵守,引導他們向現代企業發展。政府應當好裁判,而不是去做運動員。同時,政府對自己行為的約束與規范也是相當重要的。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改革現行行政管理體制與財稅體制編輯本段
縣域經濟是我國的基礎經濟,但是縣級政府承擔著太多的事責,而行政權力有限,尤其是受到地市級政府的行政與財政約束。現有的財稅體制對縣域經濟發展相當不利。縣級政府可用財力相當有限,而所要作為的事項又多,財政負擔重,這也是農業與農民經濟負擔重、農村經濟乃至縣域經濟發展緩慢、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的主要原因,這一點,中西部地區經濟較為落後的縣域表現更為明顯。因此非常有必要改革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與財稅分配體系,大力降低地市級的行政約束,較大程度地提高縣級財稅留成的比例。同時,加大中央政府對縣級財政的轉移支付力度,這對西部及中部落後縣市更為必要,這樣我國縣域經濟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
總之,我國向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我國整體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縣域經濟的發展大有潛力,我們應該抓住現有的大好時機,使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躍上一個新台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⑸ 當前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農村基礎設施出路在哪
縣域經濟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結合點,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基石。在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也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承擔著促進國家區域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使命,面臨著提質增效升級的戰略任務,更蘊含著巨大變革和創新活力。在這一背景下,特別需要重新審視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明確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適應把握並引領新常態,謀劃未來發展道路,促進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
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一種階段性特徵,符合後發國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其實質是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的新階段。在發展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更加突出發展質量,通過推進經濟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變革,最終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縣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空間核心,對保持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提升發展質量、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一)縣域經濟是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縣域經濟以縣城為核心、農村為腹地,連接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是城鄉人口、資本、信息等要素集聚的空間樞紐,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主要增長點。從統計數據來看,縣域經濟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力量,縣域經濟增長對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很高。截至2013年,全國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8萬億元,佔全國地區生產總值的53.5%,貢獻了我國一半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並不意味著經濟增長停滯,反而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並處於相對合理區間,依然是我國未來一段時間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保持縣域經濟整體平穩發展,並從縣域入手,推動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的大發展,激發廣闊的農村市場需求,培育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擴大迴旋空間、增強應對底氣,真正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
(二)縣域經濟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著力點
在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驅動因素有了顯著的變化,其核心在於質量。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人口老齡化日趨顯著,農業剩餘勞動力可用空間已經不大,轉移速度和規模都明顯收縮,「人口紅利」正在減弱,同時傳統產業供大於求,產能嚴重過剩,投資擴張空間縮小,投資增長明顯放緩。新常態下,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將由生產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轉向依靠人力資本和技術進步的創新驅動,迫切要求將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2013年,我國縣域內人口總數達8.85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6%左右,既是蘊含巨大潛力的內需市場,更是具備形成「人力資本紅利」的實現基礎,如果能夠將縣域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將會形成巨大的創新能力,為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持。
(三)縣域經濟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是人口結構、產業結構、空間結構全面轉型的過程,需要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最終目標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縣域是城鄉之間的連接點,佔有最大的國土面積。2013年,全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包括市轄區)2853個,全國縣域國土面積約89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93%。從空間經濟角度來看,如果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縣域就是城鄉二元割裂發展的分割線。而積極發展縣域經濟,推動縣域城鎮化,促進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城鄉統籌,可以有效緩解轉移人口的經濟和心理壓力,更好吸納農村勞動力,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化,既能夠便捷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轉移,又可以有效避免大中城市過度擁擠,有利於推進城鄉人口、產業、空間深度融合,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動、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縣域經濟對保持我國國民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我國縣域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突出體現在經濟結構轉型壓力大、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資源環境約束加強、投融資機制不完善、開發合作不足等方面。
(一)縣域經濟結構轉型壓力較大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經濟整體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市場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過去經濟增長主要靠數量擴張,市場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現在經濟增長轉向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並存,市場競爭轉向質量技術品牌服務競爭。在這種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愈加突出。第一,在經濟新常態下,縣域經濟單一依賴出口、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難以為繼。例如,東部地區縣域經濟的主體主要是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產品主要是傳統產品,面臨全球市場低迷引發的外需緊縮壓力,轉型之路非常艱難。中西部的很多縣還未完全步入工業化中期,相當部分農業大縣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仍占較大比重,受自然和市場雙重因素影響,生產波動性和風險性較大。第二,縣域產業發展同質化和產能過剩問題較為嚴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當部分縣域產業體系雷同,而且很多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能源消耗較大。特別是一些縣域經濟主要依靠鋼鐵、電解鋁、水泥等傳統工業或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支撐,目前供給能力大幅超出需求,運行風險逐步顯性化。第三,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培育不足。伴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國際經濟復甦疲弱態勢延續,縣域經濟發展普遍缺乏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服務業方面,與現代農業和工業配套的先進服務業發展滯後,電子信息和互聯網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第四,縣域企業創新能力仍然不足。長期以來,縣域企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發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優勢實現規模擴張,盡管存在「船小好掉頭」的優勢,但往往對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的重視不夠,企業研發投入強度普遍偏低,往往難以形成市場佔有率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優勢品牌產品。
(二)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滯後
在開放的市場經濟體系中,城鎮人口規模和經濟結構變化與其吸納能力和承載能力呈正相關關系。縣域的經濟能級和產業層次取決於要素吸納及承載能力,縣域經濟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取決於經濟規模和產業帶動力。只有縣城及中心鎮具備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加之擁有中心城市無法比擬的生態環境,才能更好地承擔區域產業分工職能,才能夠成為農村人口就近轉移的首選區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中城市人口密度高,規模較大,而縣城及中心鎮普遍規模偏小,聚集和吸納人口、產業的能力相對不足。現實中,我國很多縣域城鎮功能不健全,城鎮化質量不高,教育、醫療、科研資源特別是優質資源缺乏,缺乏足夠的承載力,很難吸引人才、資本等高端要素集聚,還往往容易導致大量人口外流,而要素聚集程度不高又導致各項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資成本高、使用效率低,使得城鎮的集聚效應更難發揮,容易形成城鎮化滯後的累積因果循環。
(三)縣域經濟發展面臨較強的資源環境約束
在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早期,許多地方企業就地辦廠、分散布局,重復建設突出,導致土地浪費和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目前,盡管「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已不再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流,園區化承載、集群式推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形態。不過,由於前期高速發展的先破壞、後治理,重利用、輕保護,對區域自然環境有很多「透支」,導致縣域出現資源趨緊、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同時,伴隨工業化加速和產業區域梯度轉移,我國大量工業產能逐漸向縣城匯聚。一方面,隨著大中城市產業升級和節能減排,很多大城市的工業產能向縣域下移。另一方面,鄉鎮企業向園區集中和城市集中,工業產能大多數移入了縣城。兩方面工業產能在縣域匯聚,客觀上增加了縣域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壓力。長遠來看,很多縣域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原有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快速凸顯,縣域發展面臨著既要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自然保護補「欠賬」,又要在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條件下為轉型發展增容量的嚴峻挑戰。
(四)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
縣域發展不僅對縣域自身建設具有很高要求,還肩負著使鄉村相對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向城市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轉變的重大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縣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建設將會加速推進,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保障。但是,目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機制仍不完善。一方面,在分稅制財稅體制下,縣域財權與事權尚不能完全統一,縣級財政負擔過重,導致區縣級財力嚴重不足,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縣域財政很多成了「吃飯」財政,沒有多少財力安排公共事業和建設支出。而在財政資金扶持方面,國家財政往往「抓大放小」,扶持的對象主要是大中型企業,而作為縣域經濟主體的中小微型企業較難得到上級財政轉移支付的支持。另一方面,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也相對不足。由於金融機構自身逐利的特點,金融機構信貸向大城市、大行業、大企業集中特徵明顯,縣域中小企業,特別是風險高、投入大、回收期限長的涉農項目中小企業往往缺乏長期穩定支持。加之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實行集約化經營,縣級金融機構的管理權被大大壓縮,縣級金融機構貸款許可權和額度收縮,使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不斷弱化。
(五)縣域經濟發展相對封閉、開放合作不足
在傳統的地方考核體系指引下,縣域經濟發展以競爭為導向,往往更多側重利用本區域內的發展資源,採取差異化政策,吸引外部投資強化自身競爭力。從區域經濟發展整體來看,這有助於形成發展競賽,在短期內促進發展基礎好、政策靈活的縣域經濟優先發展。但同時,由於縣域競爭多於合作,縣域經濟發展往往自成體系,區域資源共享性也相對較差。具體體現在,一方面,在空間經濟發展布局上,往往由於缺乏跨區域的產業鏈式延伸和各個環節的分工合作,導致縣與縣之間、縣與中心城市之間同類產業區塊並存,過度競爭嚴重,無法很好地實現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另一方面,由於縣域經濟相對獨立的發展模式,與區域中心城市聯系不夠緊密,缺乏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往往導致中心城市的輻射效應難以向縣域滲透。縣域發展利用中心城市的技術、人才、信息等創新高端要素比較困難,不利於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而中心城市的產業、人口也難以向周邊縣域疏解,導致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和環境惡化等「城市病」加劇。
新時期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
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在新常態條件下,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應健全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加快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實現縣域協同發展、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一)健全質量更高、結構更優的縣域產業體系
縣域經濟發展要適應我國經濟階段性發展特徵和運行規律,實現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新常態」,促進自身經濟發展方式要真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正從要素驅動的增長向創新驅動增長轉變。首先,以新型工業化為依託,加快推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產業化和工業的集聚化,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專業化、服務化,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互聯網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壯大主導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宜游則游,發展一批特色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財政貢獻率高的主導產業,發揮特色競爭優勢,同時「有進有退」,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繼續化解過剩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將有潛力的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其次,加快發展縣域服務業,特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發展和應用,挖掘縣域信息消費、文化消費、生活消費服務業潛力,切實發揮現代服務經濟對縣域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後,實施縣域經濟創新驅動戰略,通過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重點圍繞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需要,發展智能製造,鼓勵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柔性製造、個性化定製、智慧物流等新型製造模式,支持縣域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多元創新發展,加快推動縣域產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培育壯大產業競爭新優勢。
(二)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縣域經濟發展需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而新型城鎮化不僅僅只是一個城鎮規模擴張、空間擴大的過程,而是要立足統籌城鄉,由「物的城鎮化」向「人的城鎮化」轉變。因此,加快推動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首先,要促進產城融合,從縣域環境資源條件出發,促進人口城鎮化、產業城鎮化和空間城鎮化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化與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以及服務業的融合,將產業發展與人口集聚、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其次,要提升縣域城鎮的承載和服務能力,以現有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為基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構建合理的鄉鎮、村體系和村落空間布局,圍繞縣域城鎮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住房、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需求,完善基礎設施並發展縣域服務業,發揮縣城和中心鎮在市與鄉之間的產業、要素、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銜接功能,優化城鎮功能,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最後,縣域城鎮化發展要結合城鎮化制度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和征地補償制度,形成城鄉人口公共服務共享機制,形成有利於促進城鄉人口遷移轉換的體制機制。
(三)促進縣域經濟綠色轉型
新常態是經濟減速轉型提質的新階段,也是綠色發展提質的新契機。大量實踐證明,一個地區擁有生態資源優勢往往更有發展前途和發展後勁。因為長期來看,擁有好的生態環境,就意味著投資創業有更大的優勢,聚集優秀人才、吸納先進生產要素有更大的空間。縣域經濟發展必須把綠色發展作為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重要力量,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保的引導作用和倒逼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縣域形成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綠色經濟道路,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把生態比較優勢轉化為生態競爭優勢。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是經濟欠發達縣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有效路徑,但以資源高消耗、環境高污染為代價承接產業轉移,不僅難以獲取產業發展主動權,反而往往容易長期處於發展被動地位。因此,縣域經濟發展要承接國內外先進的產業轉移,更要明確綠色發展理念,使承接產業轉移符合經濟規律、地方實際、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和資源環境保護要求,促進承接產業轉移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增長與綠色發展的同步。
(四)創新公私合作的縣域投融資模式
從目前的情況看,縣域經濟發展仍然需要財政金融支持。特別是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仍需通過實施增量返還、財政貼息等方式,用於扶持產業項目發展,並積極鼓勵農村金融發展,支持各類金融機構搭建融資平台,為縣域重點工業園、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組織協調融資。同時,更重要的是,縣域經濟不能單純依靠傳統財政金融模式,而應利用我國的民間資本存量優勢,建立社會資本穩定投入機制,突出發揮民營經濟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推動縣域城鎮化建設方面的作用。現階段,應充分把握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機遇,重點創新政府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合作、國有經濟體與民營經濟體相結合的PPP模式,把縣域政府部門的社會責任、戰略規劃與民營企業的創業精神、民間資本結合到一起,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制定戰略規劃,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發揮民營企業的市場效率優勢,以生產要素互換為基礎,支持民營資本自行融資開發縣域城鎮基礎設施,以市場化經營城市為手段,主動承擔市場風險,通過商業地產開發、住宅房地產開發、專業市場開發等項目運作,實現資本增值,建立縣域發展的可持續投融資機制。
(五)依託城市群和都市圈推動縣域協同發展
在城鎮經濟體系中,縣域經濟有相對穩定的空間區域,有比較獨立的自組織生產體系和行政管理主體,是相對獨立的區域經濟體。但這並不意味著縣域經濟是封閉的「諸侯經濟」。相反,在區域一體化日益加強的趨勢下,縣域經濟發展應立足自身稟賦,主動突破行政地域邊界,以區域市場為主導,在更大范圍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內進行資源配置,形成跨區域的協作機制。一方面,縣域應利用自身空間節點優勢,多渠道、多形式地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協同格局,構建功能互補、分工合理的區域發展體系,在區域城鎮體系中承接來自大中城市的技術、資本、人才、信息、管理等要素輻射溢出,促進城鄉之間研發、生產、服務、銷售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縣域應把握國家推動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明確自身在城市體系中的戰略定位和角色分工,優化發展空間和產業功能布局,積極建設衛星城鎮和次級增長中心,主動承接中心城市的人口、產業轉移,聯動城鄉融合發展。
(六)充分釋放縣域改革紅利
從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啟動我國經濟快速增長進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打破了計劃經濟的束縛,使個人、企業的自主性和活力得到巨大的釋放,一直影響至今。在經濟新常態下,要素成本和資源環境的紅利相對減少,但政府改革創新紅利仍在增加。縣乃國之基,自秦以來綿延2500餘年的縣域,是我國歷朝歷代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同樣,縣域改革也是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宏觀管理體制上對縣域發展「松綁」,加快推進「擴權強縣」改革步伐,通過扁平化放權式改革使縣級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權,在財政體制、經濟管理、社會管理等方面賦予縣域更多許可權,將是縣域改革的趨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輪縣域改革不是搞政策窪地,不是要政策、爭優惠、占資源,而是在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作用基礎上的體制創新。因此,縣域經濟改革需要利用、執行並創新產業、土地、稅收、信貸、投資、科技、人才等各項改革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各類要素通過市場機制向縣域經濟轉移集中。同時,縣域盡管從行政管理角度上說是一致或相似的,但從自然地理、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等角度來說則是類型多樣、千差萬別,不同地區縣域經濟的潛在增長率、結構調整的空間和創新發展的驅動力不盡一致。因此,主動適應新常態,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既要強調統一性,也要尊重差異性,要將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層創造結合起來,既要領會和貫徹落實改革頂層設計的戰略意圖,又要堅持從實際出發,開展不同區域的差異化試點,充分調動地方幹部和群眾的創新活力,大膽實驗,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在可全國推廣的創新政策和執行機制方面走在前列。
⑹ 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中內在聯系最為緊密的經濟整體,也是政府職能和作用在經濟中充分顯現的區域經濟。2004年陝西省省委、省政府為了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做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並從2005年開始,開展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但從目前看,我市縣域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縣域經濟相對滯後,因此,面對新世紀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時機,認清和確立政府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及其切入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域經濟的內涵
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首先要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的內涵,探索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在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發展中,中國縣域經濟形成了農村性、地域性、層次性、綜合性和差異性等基本特點。
二、完善政府體系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政府要不斷完善現行財政體制
在財政體制方面,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現行財政體制。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調動縣域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實現增強市級財力與壯大縣區財政的目標,以促進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積極完善縣域經濟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在縣域經濟金融扶持政策上要有新舉措。首先是採取寬松的財政政策引導,其次是政府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實現就業目標中的作用,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之中。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研究適合不同區域的發展思路,探索新的融資方式。第三是大力發展各類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貸款保險機構和其它中介機構。企業與擔保公司簽訂協議,並參加保險,從而分散風險。第四是實施有區別的區域性貨幣政策。銀行在制定宏觀貨幣政策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縣域經濟的巨大差異性。要充分利用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區域經濟進行資金調節。
(三)縣級政府部門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要合理定位
縣級政府的合理定位,對縣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所謂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對於目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存在的\"越位\"、\"錯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逐步轉變職能,從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代行企業和市場職能,轉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當前,這種轉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推進縣鄉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精減縣鄉政府人員,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減輕企業和農民負擔。清理對企業和農民的不合理收費,切實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關繫到能否充分利用區外生產要素來發展縣域經濟,比實施名目繁多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政策更為重要。四是高度重視市場體系建設。要實現城鄉聯動,必須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城市大市場之間的暢通聯系。有了市場體系,還要積極培育農村流通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總之,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角色真正界定到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來。
三、安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及切入點
(一)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
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定位應該是:
1、實施民營主體戰略,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這是因為,我市的縣域多為欠發達地區,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活力不足、後勁不足、投資不足,缺少一種廣泛的群眾性經濟的蓬勃發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尋求新的突破,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實施民營主體戰略,就是要喚醒廣大群眾強烈的發展意識和市場主體意識,鼓勵個人去尋求就業,去辦企業、搞實業,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加快民間資本的積累。一個縣域,人人能自謀出路,人人能自食其力,人人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經濟生長點,形成縣域經濟的\"星火燎原\"。
2、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我市現在也有一些自己的產業和企業,無疑它是進一步發展的根基,但這些產業和企業都存在結構不合理、層次水平低、農業不優、工業不強、特色少和服務滯後等問題。這些是制約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症結所在。實踐證明;單一的經濟結構是支撐不了區域經濟的,也支撐不了地方財政。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發展二、三產業。縣域經濟是典型的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經濟,因此,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包含領域大、內容多,包含管理升級、質量升級、市場升級、科技升級和服務升級,應盡快使社會經濟主體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有機結合於一體的局面。
3、實施人才開發戰略,發揮人才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現代經濟增長表明,人才資本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較之其它因素越來越大。現在,我市人才遠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滯留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使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市縣域大多一缺資金二缺人才,但最主要的是缺具有現代市場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激勵固有的人才潛能,就要大膽放活政策、放活機關幹部、放活科技人才、放活生產要素,留住已有人才、用好優秀人才,激活潛在的人才隊伍,做到充分調動全社會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
(二)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落實,要通過全方位的具體措施方能實現。因此,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是:
1、全面開放招商引資,精心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加快開發步伐。全力招商引資,是加快資源轉換、搶先發展的現實選擇。我們招商要以引進興辦民營企業為主,同時不放棄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和項目。要把優惠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效果。當然,招商引資離不開載體建設,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和各類企業科技園區是較好途徑。對園區的管理,堅持給予優惠,堅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堅持內外客商平等准入等原則,並要全方位優化經濟環境,靠好的環境激活企業投資辦廠的熱情,使整個縣城經濟宏觀放開、微觀搞活。在引資中,要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強化效率觀念,從減掉一批\"公章\"入手,對政策之外的事例,要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根據投資者要求和可能制定相應措施,力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投資者滿意,讓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特別是政府機關要以承諾制和公示制支持投資業主合法經營,保護投資者權益。
2、以主動務實的態度,全面參與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一個長期戰略,是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綜合開發。在西部開發中,誰工作主動務實,誰就能搶占開發先機;誰擁有好項目,誰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參與西部開發,我們各縣區必須主動出擊,集中力量抓好項目建設和項目爭取工作。從我市縣域自身的實際出發,形成項目開發、儲備、實施等一系列運行機制。立足於我市縣域的實際,要突出抓好生態建設、水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結構調整和科技普及五個重點,盡快篩選出一批生態、交通、水利、城市基礎建設、農業開發和農牧副漁產品加工等重點項目。與此同時,強化項目責任制,確定和制定項目落實策略,廣泛搜集信息,摸清市場取向。另外,還要加大對自身人文、環境、政策、資源的宣傳力度,為參與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來更多的投資者和開發者。
3、著力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我市現今至以後較長時間內的任務,是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發展特色種植業、做大林牧業、培育龍頭經濟組織和企業。
4、圍繞商貿搞活,加大市場建設力度,加快市場化進程。我市縣域要按照市場興產業、強經濟、促發展的思路,著力培育發展專業市場和特色市場,構築以縣鎮、建制鎮和基地區為依託的專業市場、特色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當前,我市縣域市場建設要以啟動民間資金為主,運用政策引導、民間建設、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斷探索市場建設新機制,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的辦法,做到產權、體制、機制一步到位。
5、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進程。當前,我市縣域基礎設施落後是較突出的問題。要加大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推動經濟的動力因素,又是經濟開放招商引資的環境基礎;既是引來外地人開發資源的\"平台\",又是當地人走出落後封閉了解精彩世界的\"窗口\"。因此,努力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用電低價,是不可等待拖延的事情。
6、立足現有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創新人手,培育帶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和主導產業,再造發展新優勢。一方面,城鎮工商企業的機制完善,要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健全內部運行機制,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涉農企業和城市公用事業,也應及早准備,抓緊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選擇那些在縣域經濟中產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產業產品,千方百計做強做大,積極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相關產業聯合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把市場機制引入農村經濟發展各環節,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微觀經濟發展不竭動力源泉的作用
⑺ 十7大30年改革開放中農村經濟改革的重要性
一個重大戰略決策——確定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既是對改革開放30周年最好的紀念,也是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必須始終緊緊抓住這個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問題。
30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摁下紅手印,毅然實行「大包干」。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探索勇氣,受到黨中央尊重和保護。勢如破竹的改革歷程首先從農村起步、率先在農村突破,並以磅礴之勢推向全國,形成不可阻擋的滾滾洪流。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黨始終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置於重中之重的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農村改革的序幕,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黨的十三屆八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多次召開中央全會,研究農村改革發展問題,部署農業農村工作。
30年來,黨中央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先後發出10個「一號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全局,密集出台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這一切極大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民物質文化生活。
這是農村體制改革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的30年: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得到確立;糧食等農產品流通全面放開,農產品和生產要素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強農惠農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逐步擴大,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框架著手構建……
這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的30年:我國糧食生產先後跨上7000億斤、8000億斤、9000億斤、10000億斤4個台階,創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跡。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禽蛋、水產品等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這是農村經濟日益繁榮的3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農村貧困人口由2.5億減少到1479萬;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小城鎮蓬勃發展,縣域經濟不斷壯大,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就業,億萬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的30年:1.5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交學雜費和教科書費,7.3億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566萬農村困難群眾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放眼30年改革開放全過程,回望30年風雨兼程不凡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壯麗恢弘的農村改革發展偉大實踐,不但使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而且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創造性探索,為實現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為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
成就舉世矚目,經驗彌足珍貴,任務仍然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