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2-12 23:51:28

⑴ 比較中國東部三大經濟圈的發展特徵

長三來角經濟圈

長三角緊源臨東海,為我國最大的內河長江的出口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八個城市和浙江省六個城市,共計十五個城市,以後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即所謂的「15+1」。它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的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15個城市及其所轄的74個縣市,以滬杭、滬寧高速公路以及多條鐵路為紐帶,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長江的黃金通道流經29個主要城市,把長三角引向內陸腹地,是世界與中國大陸連結的重要門戶地區。長三角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長三角的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綜合性產業基地;城市化呈現結構性大發展;城市綜合實力全國領先,圈層特徵明顯;城市與城鎮工業化水平較高;城市大物流條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實力雄厚,高層次人才密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比較富裕,全國領先。

⑵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形成原因,現狀及消除措施


1.歷史原因.
2.傳統工業依賴能源和資源,能源和資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區域差異專.
3.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導致的海屬陸交通樞紐地區的發達.
4.產業主導因素的轉移也可以導致地域發展水平的變化,從而使得一些地區和城市建立比較優勢,比如現代的金融、軟體、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賴傳統區域發展因素的產業,這些產業主導的區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行優勢。

我國商業地理的現狀從來都被認為是狹長的,一直有5個發動機之說: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東北、成都重慶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區域發展的重心。國家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很明顯的,沿海好於中部,東北好於西北。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要素轉移和現有的資源及基礎條件結合,使用人口轉移、政策支持、發展比較優勢產業或者新興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⑶ 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是什麼


1.歷史原因.
2.傳統工業依賴能源和資源,能源和資源的不平衡分布造成區域差異專.
3.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導屬致的海陸交通樞紐地區的發達.
4.產業主導因素的轉移也可以導致地域發展水平的變化,從而使得一些地區和城市建立比較優勢,比如現代的金融、軟體、生物科技。以上都是不依賴傳統區域發展因素的產業,這些產業主導的區域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先行優勢。

我國商業地理的現狀從來都被認為是狹長的,一直有5個發動機之說:長三角、珠三角、渤海灣、東北、成都重慶地區,這些地區都是區域發展的重心。國家各個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很明顯的,沿海好於中部,東北好於西北。

消除的方法重要的就是在產業結構、經濟發展要素轉移和現有的資源及基礎條件結合,使用人口轉移、政策支持、發展比較優勢產業或者新興產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⑷ 請問我國東部,中部與西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點區域。並說明其發展狀況,再簡述各區域間的產業關聯關系。

東部:由加工製造抄現已轉型為發襲展高新技術、金融、服務行業;中部:主要以加工製造為主;西部:主要以能源開發、以及其獨特的農業。東部現階段正在漸漸地進行產業轉型與產業擴散,向第三產業進軍;中部,主要依託廉價的勞動力與土地、以及東部產業擴散帶來的技術支持,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未來將向著東部的服務業靠近;西部依託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力開發能源產業,並逐步建立以能源為支柱的產業鏈。東部有技術、資金,中部有加工工廠、西部又為他們提供能源及其副產品,東中西,構成完整的從產品研發到生產加工,再到市場開拓產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⑸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實踐)作業

依據城鄉協調發展理論論述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選擇

⑹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20世紀80年代,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我國實行了重視沿海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沿海地區取得了先行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之間發展差距日益擴大,國家開始重視區域發展的合理布局,並著手對區域發展戰略進行調整。20世紀末,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種隱性的區域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如中部省份經濟地位日益邊緣化、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區的嚴重落後等[4]。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推進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和東部地區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十一五」以來,國家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整體戰略出發,協調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區域經濟增長戰略版圖日臻完美。

(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了我國今後一段時期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圖5-1)。

圖5-1 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示意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關鍵是要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務的要求,確定不同區域主體功能定位,進而明確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發展重點、區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地區之間良性互動、地區間差距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5]。為此,2006年國務院啟動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研究和編制工作。2010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劃》,在國家層面上,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並明確了各自的范圍、發展目標、發展方向和開發原則。

(1)國家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率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發揮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作用。

(2)國家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要增強產業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逐步建成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全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極。

(3)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等農業主產區要嚴格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保障農產品供給,努力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區。

(4)青藏高原生態屏障、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生態屏障、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態系統、關系全國或較大范圍區域生態安全的國家限制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範區。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等1300多處國家禁止開發的生態地區,要依法實施強制性保護,嚴禁各類開發活動,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二)區域發展前景

1.西部地區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國家政治安定、環境安全、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國家整體利益,也符合西部發展的要求。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西部地區,包括西藏、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12個省(區、市)。2008年,西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71.9%,人口佔全國的27.9%,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7.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5%,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6.4%,原煤產量佔全國的44.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會議確定,西部大開發在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中居於優先地位,今後10年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目標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台階,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台階,基本公共服務能力與東部地區差距明顯縮小;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台階,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

會議明確了西部地區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發展方向:

(1)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龍頭,大力發展農牧業、現代工業和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使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西部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3)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機制兩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強西部大開發活力。

(4)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基礎,堅持開發和保護相互促進,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以重要經濟區為發展引擎,實行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提高西部大開發的綜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綜合交通網路、信息基礎設施和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成渝、關中—天水和廣西北部灣等經濟區發展,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銀川、新疆天山北坡、蘭州、西寧、格爾木、陝甘寧等經濟區發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寧夏沿黃、西藏「一江三河」等經濟區,形成對周邊地區具有輻射和帶動作用的戰略新高地。

2.中部地區

中部崛起戰略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促進中部發展的重要舉措。中部地區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個省。2008年,中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10.7%,人口佔全國的27.1%,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19.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8.7%,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1.0%,原煤產量佔全國的39.0%。

2009年1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規劃提出了2015年總體發展目標和2020年展望目標。規劃確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實現4項目標: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提高到48%;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有品牌、優勢企業、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大江大河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率均超過9%。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規劃確定了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

(1)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把中部地區打造成為高產穩產的糧食生產基地。到2020年,力爭使中部地區糧食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3。

(2)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鋼鐵、有色、石化、建材等優勢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查,增加後備資源儲量。

(3)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

(4)建設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加快構建相互銜接、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綜合交通體系。

(5)以「兩縱兩橫」經濟帶和六大城市群為核心,加快重點地區發展。加快構建沿長江、沿隴海、沿京廣和沿京九「兩縱兩橫」經濟帶,形成支撐中部崛起、促進東中西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大力發展武漢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環鄱陽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增長極。

(6)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高中部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耕地保護,提高水資源利用綜合效益,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強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頭區、重點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嚴重區、自然保護區、調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態建設與保護;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調工程建設。

(7)積極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8)以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

3.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南北方發展不均衡。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10個省(市)。2008年,東部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9.5%,人口佔全國的36.7%,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54.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63.9%,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5.7%,原煤產量佔全國的9.7%。

東部地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生長點。在「率先發展」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戰略,東部地區將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動增長方式轉變,繼續充當科學發展排頭兵的角色,發揮領跑作用。2008年以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畫出東部地區的未來發展藍圖:《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等。

(1)珠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形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鎮化水平達到85%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和環境質量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長江三角洲地區: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形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在重要領域科技創新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區域內部發展更加協調,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間格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化水平達到72%(核心區75%左右)。

(3)黃河三角洲地區:到2015年,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水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4)海峽西岸經濟區: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4.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化工業的重要基地,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農業副產品生產基地。東部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3個省份。2008年,東北地區土地面積佔全國的8.2%,人口佔全國的8.3%,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8.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4.3%,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6.9%,原煤產量佔全國的7.2%。

2009年9月,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提出了東北地區的發展重點:

(1)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培育潛力型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經濟區、哈大齊工業走廊、長吉圖經濟區加快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基地。

(2)加快企業技術進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形成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開展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以水、電、路、氣等為重點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

(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能源結構。

(5)積極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培育壯大接續替代產業,構建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由政府統籌部分准備金專項用於解決資源型城市環境治理等問題。在資源開采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資源型城市開展可持續發展試點。

(6)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切實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沙化土地治理和礦山環境整治等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

⑺ 目前經濟發展比東部地區明顯落後,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實施的對外開放政策是從東部沿海開始的,為發展經濟,中國中央政府提出了「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的戰略,並於1984年將東部沿海地區的大連、天津、上海、溫州、廣州等14個城市定為開放城市,實行與內陸不同的優惠政策,吸引外來投資。

這一政策被後來30多年的中國經濟增長證明是正確的,東部沿海地區得到了長足發展,形成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個經濟圈,成為帶動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核心區。2008年,東部地區GDP佔全國54.3%,比1978年上升了10.9個百分點。

在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中,中國還出現了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許多國際化大都市,給中國社會以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帶來極大改變。

隨著東部地區的發展,中西部地區明顯落後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差距越來越大。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入東部沿海地區。貧富差距也導致在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一些方面發生不公平的現象,導致了更多社會矛盾的產生。

為改變這種狀況,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相繼作出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這些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區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速向東部地區接近。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期間,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持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年間西部地區地方生產總值平均增速為13.9%,比全國平均增速高0.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的地方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間其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7.11%、17.33%、17.58%、18.14%、18.33%、18.68%。

「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快,波動幅度較小,穩定性好,宏觀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相對較小,保持了持續穩定、快速增長態勢。」《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報告2011》對2006年到2010年間的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這樣的高評價。

⑻ 中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

1、在北京、上海加快推進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的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方案近期也落地實施。

至此,我國3大科創中心建設布局已全面完成,3大中心優勢互補又各有側重,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乃至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支撐。

2、與科技創新的「硬核」相比,東部地區在「軟環境」上的制度創新同樣走在前列。

無論是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蘇的「不見面審批」,還是廣東的「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台,東部地區不斷探索在最優制度供給上的創新突破,努力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強化東部地區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新優勢。

3、東部地區處在開放前沿,是諸多領域改革的「試驗田」和「示範區」。

僅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設立以來,就有包括負面清單、商事登記、證照分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12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為市場主體營造了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8)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堅持中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

東部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在全國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有效化解產能過剩,大力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大力支持科技型企業和優秀人才創新創造創業;

要著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以治理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為切入點,完善機制,綜合施策,狠抓落實,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

⑼ 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

觀察中國經濟問題,要注意到「總量」和「人均」兩個方面。2000年中國GDP達到89004億元人民幣,按當年匯率計算超過1000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六,經濟總量已經相當可觀。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也就是按國際共同價格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位次還要提前。但是,現在人均還不到1000美元,剛剛進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的行列,還是一個比較窮的國家。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完成了頭兩步,並不是走完了現代化全程的2/3。大約還要經過50年左右時間,到本世紀中葉,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對於實現現代化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要有清醒的認識。

從新世紀開始,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始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的新的發展階段。今後10年,中國經濟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2010年GDP比2000年增長1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7%,雖然有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不利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慢於上半年,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仍然可以達到,明年仍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經濟增長率。

今後5到1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為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我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產業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內容。中國技術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注意處理兩個關系:一是發展新興產業和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系,一是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近期的問題,也有遠期的問題。90年代以來有兩個基本情況:一是糧食產量年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人口增長速度,二是城鄉居民人均口糧消費下降。這帶來了過去所沒有過的相當多農產品銷售困難的現象。現在不少農產品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很難再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中國農業單產並不低,種糧不賺錢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達不到規模經營,單純務農很難使農民富裕起來。農村有大量剩餘勞動力,加上農業季節性的特點,許多地方是「一個月過年,三個月種田,八個月賭錢」。鄉鎮企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非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許多鄉鎮企業面臨生產過剩和銷售困難,初始階段那種低水平的規模擴張已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應該包括鄉鎮企業。從長遠來說,農村問題的根本解決,要靠工業化和城市化,靠大量農業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可以這樣說: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最困難之點,不在城市,而在廣大農村地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的起步點在城市,最終落腳點是在農村。這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最艱巨的任務。推進城市化是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為了推進城市化,長期以來所實行的限制農民進城的政策需要改變,同時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保持社會穩定。

第三,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不是放鬆或者延緩東部地區的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過去是,今後相當長時期仍然是從財力、物力和技術上支撐國民經濟全局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開發和加快中西部發展的條件,東部地區仍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地區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這也是一個大局。西部地區不實現現代化,也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

第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人口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殊問題。人口問題過去是兩句話: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現在應該加一句話:注意老齡化問題。我國現在60歲以上人口佔10%。西方國家在人口基數小、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發展出現了老齡化,尚且遇到很多問題。我國在經濟不發達、人口基數很大的條件下,在很短的時期內進入老齡社會,困難更大。老齡化會帶來「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問題,需要預謀對應之策,健全社會保障制度。

環境保護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環境保護可以推動企業技術改造,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環境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環境惡化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現在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對於環境問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按照「十五」計劃,2005年經濟增長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比2000年減少10%。經濟發達國家在人均2000美元時開始治理環境,我國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條件下開始大規模控制環境污染,難度更大,要靠長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說,有了一個雛形,一個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處還很多,仍然需要強調體制創新,通過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就是建立與國際市場經濟規則接軌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體制創新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是實現現代化的條件,但我國經濟技術落後,在同發達國家的競爭中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加入WTO給我國經濟帶來新的機遇,這是具有很大挑戰性的機遇;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包含著發展機遇的挑戰。加入WTO只是獲得入場券和參賽資格,關鍵是提高我國經濟的競爭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我國面臨著沉重的就業壓力。今後5年城鎮將新增就業崗位4000萬個,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4000萬人。達到了這樣的目標,城鎮失業者仍將有1200萬人以上,農村仍將有1億以上的剩餘勞動力。積極擴大就業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中國市場商品短缺的狀況已經結束,現在是供過於求,沒有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經濟就不可能持續增長。

⑽ 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或設計的國內外現狀和發展趨勢

2008年以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在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在改革實驗區的示範下,區域合作將繼續推進。從四大區域板塊看,在積極財政政策向基礎設施領域傾斜的背景下,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經濟增幅將可能繼續超過東部地區。建議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重點解決地區公共服務差距,盡快細化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將城鄉一體化與城市經濟圈結合起來。
2008年以來,中央政府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6個中部老工業基地享受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243個東中部縣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多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批,發布興邊富民行動「十一五」規劃,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劃規劃等,通過政府的引導,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合作進程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區域經濟相對差距有所縮小。
一、2008年區域發展出現的新特點
1.地區經濟增長格局發生一定的變化
2008年前三季度,我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均超過東部地區,改變了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增速一直居各大區域之首的局面。沿海地區增長放緩幅度大於其他地區,當然,其他地區經濟增幅也大多出現不同程度回落,但相對回落幅度較小。
以在經濟增長中處於重要地位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情況看,2008年1—11月與上年同期相比,除青海、天津、陝西、新疆4個地區增幅提高外,其他地區的增幅均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海南省達到了29.4個百分點。分大區域看,東部發達地區特別是長三角、廣東、北京等回落幅度較大,與全國平均增幅差距進一步拉大。詳見表1。
2.區域合作、布局向縱深推進
環渤海區域在交通物流、環保、人才等領域合作上實現了新突破,積極落實
「京津科技合作協議」、「京津城市流通領域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以京津為核
心的環渤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和區域流通一體化體系。
9月7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明確提出,「積極推進泛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為未來長三角向中部、西部繼續擴容提出了要求。在長三角城市中,
包括土地政策、戶籍管理制度和法律體系、農村金融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在內的
各項城鄉統籌管理的試驗正在悄然進行。
9月27日,《武漢城市圈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
驗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該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是:把武漢城市圈建設成為
全國宜居的生態城市圈、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
品生產加工基地、現代服務業中心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成為與沿海三大城市群
相呼應、與周邊城市群相對接的充滿活力的區域性經濟中心。
加上之前的幾個特區或實驗區,我國已在東中西、南北中形成了大的改革試
驗區的布局。
二、地區差距特別是公共服務差距仍比較大
近年來,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十分突出。廣大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在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水平、市場化程度,特別是基礎設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方面的差距在拉大。針對各地統計數據分析,近年來人均GDP相對差距確實在逐步縮小,但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差距還在拉的。
三、影響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兩個基本因素
影響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等,不過從區域發展格局看,我們認為有兩個因素影響比較大,一是區域政策,二是產業轉移態勢。
1.區域政策從圍繞經濟發展向更看重和諧社會建設轉變
目前中國區域發展戰略包括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推進中部地區崛起、以及鼓勵東部率先發展戰略。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近年來對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行了細化和調整,從過去以行政區劃分,改為功能協調發展,由此成立多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定不同的戰略目標、功能和任務。目前已有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包括深圳、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成渝經濟區、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這顯示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正在由南向北、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從城鄉開放向城鄉結合,以及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變化。
2.產業轉移對中西部的作用不能寄希望過高
發達國家經驗表明,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產業轉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有效配置資源、開拓市場,將土地、資源、勞動力、運輸等成本敏感的生產加工環節有選擇地遷移到成本相對較低或靠近終端市場的地區,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過程。近年來,東部地區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正在不斷消失,加之節能減排和新勞動合同法等一系列促進產業轉移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出台, 「成本倒逼」迫使東部地區實現產業升級,促進了東部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但是我們注意到,對於東南沿海企業來說,產業轉移可以擺脫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的「瓶頸」,集中資金進行產業升級,又可以享受到中西部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增強企業競爭實力。但很多企業從沿海轉移到內陸以後往往遭遇到產業鏈不配套的問題。無疑,雖然很多企業希望有優惠政策,但越來越多企業更看重當地是否有配套能力,而這種配套能力需要較長的發展過程逐步積累。一些東部沿海地區擔心產業轉移中發生「產業空洞化」現象,在普遍重視經濟增長的背景下,「築壩攔水」現象頻繁發生,而且在經濟景氣不佳的情況下可能還會加劇。
四、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判斷
在國際環境不佳、國內經濟調整的大背景下,2009年各地區經濟增幅普遍下調。基於保增長、促發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前提,考慮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我們對2009年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判斷如下:
1.創意產業在各地經濟發展中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創意產業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產業,其核心生產要素是人、信息和知識,特別是文化和技術等無形資產。據資料顯示,全世界的創意產業每天創造的產值高達220億美元,並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近年來,創意產業在我國也獲得了很快發展,形成了京津創意之都、成渝創意走廊、長三角創意產業群、珠江創意研發都市圈等一批創意產業聚集區,還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創意產業園區和增長點,如北京的798藝術區、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上海的「8號橋」創意產業集聚區,杭州的「西湖創意谷」,長沙的「藍貓」動漫產業等,已經成為著名的文化和工業旅遊的品牌、體現城市文化品位的名片,成為各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城市軟實力、提高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
鑒於發展創意產業,可以培植區域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形成更加鮮明的特色,可以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各地對創意產業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在外部環境不景氣、國內經濟面臨轉型的情況下,創意產業在各地經濟發展中將逐步扮演重要角色。
2.產業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動態勢更加明顯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的城市集群帶。在這些產業高度集中的地區,企業產品生產成本低,新產品新技術研發速度快,使這些地區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這種經驗正在被不同地區學習和借鑒,從而促進各地區城市群的發展。預計2009年產業集群和城市集群互動的態勢將更加明顯。
3.中西部地區經濟增幅有望繼續高於東部
從支出角度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更加依賴內需,而東部地區對外需依賴程度相對要大一些(見表4)。僅就外需的直接影響看,顯然東部地區所受的影響比較大,中西部地區受到的是間接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從生產角度看,在十七屆三中全會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將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發生,2009年我國第一產業發展前景比較樂觀,由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第一產業佔比相對較高(200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東部為6.88%、中部為14.60%、西部15.97%、東北為12.12%),第一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作用更大。從第二產業的發展看,東部地區由於外向度更高,中小企業地位更加重要,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所受影響更大。由於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比較低,從產業轉移的角度看,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會產生一定的吸引作用。目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工業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源型經濟的發展。以東北為例,遼寧省生產與盈利對石油煉化行業依賴程度較大,黑龍江省則依賴石油、煤炭的發展。中西部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市場對資源的需求明顯減少,會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產生較大影響。從第三產業看,由於中西部地區基數較低,增長空間更大一些,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其增幅可能會更樂觀一些。
總體上看,2009年中西部以及東北地區經濟增長有望繼續維持略高於東部地區的態勢。
4.中西部投資增幅與東部地區差距會拉大
近年來,中西部、東北地區投資增幅基本保持領先東部的局面,預計2009年這一態勢將繼續,而且增幅差距有可能拉大。原因有三:
一是國家投資重點有利於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國家將繼續推進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涉及交通、能源、水利、機場、油氣管道等多個方面。特別是2009年國家支持投資的重點將是基礎設施與民生方面,中西部地區這些方面的欠帳較多,投資空間更大。
二是政策導向與支持。相關部門正在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便吸引外資向中西部投資。相關措施包括: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在中西部地區設立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在長三角、珠三角設立產業轉移促進中心,使中西部在沿海地區的招商推介更加正規化、常態化;鼓勵有意投資中西部地區的外資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整合中西部股權結構分散、治理結構規范的企業,使真正依託中西部市場並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得到內外資共同的參與而受惠等。政策導向的變化,加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的增強,為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繼續保持較高增幅創造了條件。
三是企業構成不同對投資的影響不一。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比較看,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大企業比重相對大一些,中小企業比重小一些。由於企業效益增幅的下降和市場前景的不明朗,企業自籌投資能力普遍會出現一定的下降,但總體上看大企業融資還是更受金融機構的青睞,其投資會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同時,大企業投資受周期性因素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市場佔有、長期戰略、競爭力等因素考慮更多一些,而中小企業對短期市場變動更為敏感。兩相比較,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的資金條件會好於東部地區。
5.消費品需求各區域可能會出現共振局面
消費需求的增長與收入水平、消費結構升級、消費熱點轉換密切相關。從收入水平及其增長看,各地區居民收入特別是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相對較小,因而消費差距很難進一步拉大。特別是由於國家公共財政體制的建設加速,中央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為追求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從而使得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嚴重不足的貧困地區所獲得的財政轉移支付規模不斷擴大。中央財政支出方向的這種調整,相對降低了不同地區城鄉居民在人均享受公共福利水平上的差距,促使欠發達地區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對增長,獲益最大的是中西部地區。從收入對消費的影響角度分析,各地區消費增長差距趨於減小就成為必然。從消費結構升級看,東部地區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較大消費升級速度將放慢,欠發達地區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對消費升級的影響也要小一些。
近些年,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總需求中有一種消費共振現象,即這兩類收入差距懸殊的地區消費出現同升同降的現象。這是由於發達地區企業有大量來自欠發達地區的員工,這些勞動力輸出地的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輸出的勞動力,當勞動力輸入地經濟減慢工資下降時,不僅影響當地的消費,也影響到勞動力輸出地的消費。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建議
為了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除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建設、建立明確的地區財政支出平衡機制外,我們建議:
1.建立與功能區相匹配的地區發展評價體系
主體功能區規劃是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按照要求,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要在2008年編制完成。當前,一些地區仍然存在盲目攀比、重復建設、產業結構趨同等狀況,不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利於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提高,不利於地方和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主體功能區的推進,有利於按照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明確各區域的主體功能和發展方向,促進區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的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是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要保障。只有按照不同主體功能區發展的要求,制定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才能使功能區規劃真正落到實處。
2.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方面要求提高國家競爭力,努力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求國內區域間協調發展,縮小國內地區之間發展上的差距。實踐證明,要同時縮小這兩個差距,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健全市場機制和合作機制的要求,建立區域人口流動與經濟發展雙調控機制,同時調節「分子」和「分母」,允許包括人口在內的經濟要素在空間上完全自由流動,做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在集聚經濟資源的同時,也能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和人口,這樣才能既提高區域競爭力,又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兩個差距」同時兼顧的目的。
3.差別化的區域政策要盡快細化
總體上看,我國區域劃分仍比較粗糙,不僅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內部的差異問題,而且容易造成區域之間的政策攀比,最終導致區域政策缺乏差別性,容易趨同化。從趨勢上看,區域的劃分和區域政策的制定都是朝著細化的方向發展的,主體功能區的加快推進,就是為解決區域政策針對性不強的問題。為此,需要切實制定差異化的區域政策,抓緊調整和完善與主體功能區相配套的財政政策、投資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環境政策,尤其要抓緊研究加大對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的政策措施,進而明確主體功能區與四大板塊發展戰略的相互作用機制。
4.產業轉移謹防走「彎路」
目前中西部地區的資源、成本優勢十分明顯。但同時中西部生態脆弱、經濟基礎薄弱、配套設施不足,面臨很大的發展壓力。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的城鎮建設、產業布局、生態風險、生態安全問題都需要認真考慮。產業轉移必須要有長遠眼光,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地區要根據產業的運行規律和產業發展的規律來選擇,主動科學地承接。中西部地區如果不顧土地、資源、生態以及勞動力等等方面的承載能力,過分誇大在這方面的優勢,可能會使中西部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盲目樂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東部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