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第一篇 轉變方式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政策導向
第二篇 強農惠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第六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第八章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第三篇 轉型升級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製造業
第十章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一章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第十二章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篇 營造環境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 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第五篇 優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十八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十九章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第二十章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篇 綠色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四章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
第二十六章 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十一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標本兼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第三十七章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章 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第四十章 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第十篇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第四十三章 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十四章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第十一篇 改革攻堅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十五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贏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區域開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第五十二章 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
第十三篇 發展民主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五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制建設
第五十六章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五十八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第十六篇 強化實施 實現宏偉發展藍圖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Ⅱ 十二五規劃內容重點是什麼
發展環境1.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2.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標3.「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4.「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研究。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產業結構6.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7.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研究。
8.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9.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10.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11.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2.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究。
城鄉區域13.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思路研究。
1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15.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16.優化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
17.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18.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對策研究。
20.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
改革開放2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22.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研究。
23.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25.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思路和對策研究。
2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體系及防範金融風險研究。
29.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30.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3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34.實施擴大就業戰略研究。
資源環境35.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36.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37.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研究。
39.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Ⅲ 十二五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目 錄
第一篇 轉變方式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政策導向
第二篇 強農惠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第六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第八章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第三篇 轉型升級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製造業
第十章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一章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第十二章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篇 營造環境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 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第五篇 優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十八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十九章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第二十章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篇 綠色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四章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
第二十六章 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十一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標本兼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第三十七章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章 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第四十章 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第十篇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第四十三章 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十四章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第十一篇 改革攻堅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十五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贏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區域開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第五十二章 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
第十三篇 發展民主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五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制建設
第五十六章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五十八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第十六篇 強化實施 實現宏偉發展藍圖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Ⅳ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政策解讀
國務院以國發[2012]19號文件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的出台,對指導和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必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
問:請簡要介紹一下《規劃》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答: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效拉動國內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9年下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思路、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2011年為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研究起草《規劃》。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無論在當前還是長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國際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中,發展綠色經濟的重點是推進綠色產業的發展,而綠色產業的主力軍就是節能環保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因此,綠色產業及產品將在今後國際經濟、技術和貿易中展開激烈競爭。
從國內看,「十二五」期間,為實現「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單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約束性指標,必須不斷提升我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為大規模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
從潛力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潛力巨大,拉動經濟增長前景廣闊。節能服務業總產值可突破3000億元;產業廢物循環利用市場空間巨大;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規劃》先後四次書面徵求國務院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和專家意見,收集反饋意見數百條,絕大部分已採納或部分採納。期間,還專門就「十二五」期間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的重大關鍵技術調研,多次徵求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及行業專家對相關技術的意見,力求准確把握「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和重點領域。就相關政策措施,與有關部門多次協調溝通,與「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發[2010]32號)相銜接。
問: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發展目標是什麼?
答:與普通競爭性行業不同,節能環保產業屬於典型的政策法規驅動型產業,因此,《規劃》提出的指導思想是,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需求。
基本原則是:政策機制驅動、技術創新引領、重點工程帶動、市場秩序規范、服務模式創新。
主要發展目標是: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節能環保產品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節能環保服務得到快速發展。力爭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左右,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節能環保大型企業集團。
問:「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是什麼?
答:《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節能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和環保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
1. 節能產業。節能技術和裝備重點是高效鍋爐窯爐、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利用裝備、節能儀器設備;節能產品重點是高效節能家用電器與辦公設備、高效照明產品、節能汽車、新型節能建材;節能服務重點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2.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重點是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再製造、再生資源利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林廢物資源化利用、水資源節約與利用。
3. 環保產業。環保技術和裝備重點是先進的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大氣污染控制、危險廢物與土壤污染治理、監測設備;環保產品重點是環保材料、環保葯劑;環保服務重點是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化、社會化,完善提升融資、咨詢、評價等服務體系。
此外,《規劃》還以專欄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間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
問:《規劃》提出了哪些重點工程?
答:圍繞重點領域確定的工作方向,《規劃》提出了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及應用工程、「城市礦產」示範工程、再製造產業化工程、產業廢物資源化利用工程、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範工程、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建設工程、節能環保服務業培育工程等八大工程,以重點工程為依託。
問:《規劃》提出了哪些政策措施?
答:《規劃》提出了七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完善價格、收費和土地政策,如研究制定鼓勵余熱余壓發電的價格政策,對能源消耗超過限額標準的實行懲罰性電價,研究制定燃煤電廠脫硝電價政策,完善污水垃圾收費制度,優先保障環保設施用地等。二是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安排中央財政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專項資金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重點工程,完善節能、節水、環保、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選擇成熟的稅目開征環境保護稅等。三是拓寬投融資渠道,探索收費權質押貸款,支持節能環保企業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等,支持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四是完善進出口政策,通過完善出口賣方信貸和買方信貸政策,鼓勵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出口,對外援助優先安排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節能環保項目,建立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區,對用於製造大型節能環保設備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研究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等。五是強化技術支撐,發布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目錄,設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等,組建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平台,支持關鍵技術研究。六是完善法規標准,建立健全節能環保法律法規體系,逐步提高重點用能產品能效標准,完善污染物排放標准體系,充分發揮標准對產業發展催生促進作用。七是強化監督管理,嚴格執法、落實責任、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問:《規劃》如何組織實施?
答:《規劃》指出,確保《規劃》順利實施。各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環境保護部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確保各項工作任務的分解落實;同時,將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跟蹤分析和監督檢查。
Ⅳ 十二五規劃內容都有哪些項目
會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22)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3)大力發展循環經濟。(24)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25)加大環境保護力度。(26)加強生態保護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2008年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了新聞通氣會,規劃司司長李守信介紹開展「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問題研究工作的有關考慮。李守信主要從三方面作了介紹。 前期研究意義 須明確提出「富民」任務 作為統領未來5年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規劃,我認為,「十二五」規劃應明確提出「富民」的目標和任務。 另外,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中國社會的很多問題都跟貧富差距和民眾的普遍不富裕有著直接的關系。如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的問題、消費和內需不足的問題,乃至一些群體性事件,都有著貧富分化的影子。貧富分化甚至直接影響到中國社會的穩定。 所以,「十二五」規劃政策的著力點應該轉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富裕人民群眾作為全新思路和戰略,圍繞著如何「富民」問題,制定行動路線圖。而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今天的經濟實力也已經為解決「富民」問題提供了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盡管「富民」問題在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非常重要,但畢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問題的解決。正如本文開頭所說,在官方看來,「十二五」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等諸種結構構成的結構難題。結構問題在中國來說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十二五」規劃還是把它列為必須優先解決的頭等大事,這說明,結構問題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續下去。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高層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要解決起來相當困難,否則,它也不會積累到今天這個程度。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當干預造成的。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是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該增長方式的特點是,以追求GDP為主要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主要任務,以重化工業項目和熱衷批租土地為主要途徑,以行政推動和行政干預為主要手段。 以外部力量促進政府變革 (一)轉變和縮減政府的行政職能,限制行政權力; (二)規范行政行為,控制行政權; (三)加強社會自治,將一部分行政權轉化為社會的權力,使公民參與到國家事務的管理和監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結構。 。 地方業績考核淡化GDP目標 其一,定調「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其二,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世界經濟走勢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2.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取向。 思路目標 3.「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研究。 4.「十二五」規劃發展目標研究。 5.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產業結構 6.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 7.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研究。 8.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9.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研究。 10.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11.能源發展戰略研究。 12.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研究。 13.新能源發展戰略 城鄉區域 13.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思路研究。 14.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研究。 15.統籌城鄉發展問題研究。 16.優化生產力布局戰略研究。 17.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研究。 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對策研究。 20.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 改革開放 2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22.深化國有經濟改革研究。 23.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研究。 24.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 25.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6.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思路和對策研究。 27.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研究。 28.完善金融體系及防範金融風險研究。 29.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 人民生活 30.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31.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研究。 3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33.構建住房保障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34.實施擴大就業戰略研究。 資源環境 35.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36.節能減排問題研究。 37.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研究。 38.建立完善生態環境與資源補償機制研究。 39.我國災害應急體系建設研究。
Ⅵ 《"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正式發布了沒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213/c70731-19889132.html
Ⅶ 循環經濟十二五期間全國投資總額達到多少億
【答案】D【答案解析】本題涉及的考點是負責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部門。國務院循環經濟發展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等有關主管部門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