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台灣經濟發展的特點是
答案D
本題主要考查是台灣的相關知識。台灣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以「進口-加工-出口」為主。
Ⅱ 台灣省的位置、范圍以及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
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
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
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
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Ⅲ 台灣與香港經濟發展特點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香港和台灣都有充滿活力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擁有高效率的技術
和市場開發能力,企業管理水平高,資本流動十分靈活。八十年代中期,香港和台灣的經濟
正處於工業化過程中的產業升級換代的狀態下,從資本輸入經濟逐步轉向資本輸出經濟。在
市場經濟力量的壓力和推動下,香港需要充分地利用其遠東國際金融中心、服務中心的地位,
來應付工業升級轉移的要求。台灣則迫切地需要開拓新市場,同時轉移生產基地,以應付勞動力價格上漲、地價抬高、貨幣升值、環保要求上升等不利於產業發展的因素。
香港的轉口貿易一直是香港經濟的關鍵部分,1995占貿易總額的83%。
從60年代開始,台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和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到96年,工業產品在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已佔90%。
Ⅳ 台灣的經濟特點是
進口-加工復-出口型的經濟。制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恰逢越戰,美國向台灣訂購大量物資,這些因素都促使台灣經濟快速起飛。1980年代,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高科技產業,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
Ⅳ 台灣工業發展的特點
台灣經濟奇跡的基礎其實農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國民政府「以農業扶植工業」的政策
先是在農業方面做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
自民國38年實施三七五減租、40年公地放領、42年實施耕者有其田等措施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工業培植計劃,一面開辟交通,開發電力,一面鼓勵民間企業以發展紡織工業為重點,亦即食、衣二項民生建設列為首要之務,自民國40年美國經濟援助之後,42年開始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政府訂立了獎勵投資條例,技術合作條例,加工出口區管理條例等,引進技術、資金、 再結合土地和勞力,於是我們的工業開始起飛
民國46年第二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民國50年第三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
直到民國54年第四次四年經濟建設計畫,美國宣布中止美援
另一方面從就業人口結構來看
光復初期,農業部門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60%以上。
40年代初期,就業人數中農業所佔比率仍高達56.7%,服務業佔27.0%,而工業僅佔16.3%。至49年,農業所佔比率下降為50.2%,工業上升為20.5%,服務業提高為29.3%。
50年代農業部門對勞力的吸收漸臻飽和,農業就業人數增幅已較前減緩,乃大力發展勞力密集工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至59年,就業人數中農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的比率下降為36.7%,工業及服務業分別上升為27.9%及35.4%。
從人力的結構更可以明顯看出農業與工商業的興衰對比
另外找到一篇文章也很值得參考
其中提到了「進口替代」政策
或許這正是您所要的答案
踩著農業向上發展的工業
瞭解了國家從戰後,透過各種制度與機構,以當時農業經濟的兩大中心,稻作及蔗作為主軸,剝奪農家生產剩餘的手段。前面也稍微提到,這些剝削農家而來的成果,使政府掌握糧食並藉著壓低米價而壓低工資,以及賺取外匯進口工業原料,是工業發展的重要關鍵,所以說農業部門的發展成果,經政府制度性的剝奪後,被轉移到工業部門,是促成今日台灣的工業化的基礎所在。接下來,我們仔細看看:被剝取的農業剩餘是如何被轉移到工業、促成工業發展;而工業發展過程中美援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1背景--外匯危機
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台灣一下子增加了近兩百萬的人口,使得原本混亂的經濟狀況更加惡化,通貨膨脹、糧食不足、外匯短缺等等。50年代起,經過改革幣制,通貨膨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經過農地改革的農業,也迅速從戰後復原,生產力並有所提升,糧食壓力減輕。然而,外匯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缺少外匯,政府既無法進口工業生產的設備及原料,進行工業復原與生產;也無法進口民生必須品,供給島內遽增的人口,對執政當局而言,缺少外匯,無法進口軍事設備等防禦資料,更對政權產生最大的威脅。
2進入「進口替代」發展時期
A「進口替代」
50年代起,美援陸續來到台灣,雖然美援背後,主要是為防堵共產世界的軍事意圖,而美國也必須協助受援國的經濟發展,使受援國能夠自立地應付軍備支出,避免超額的軍事負擔,也拖垮美國自己。所以,除了表面上平均一年一億美元援助,美援勢力,更在台灣的經濟政策上扮演引導決策的角色,使台灣得以發展工業化,並以自身的經濟成果支付軍事費用。五0年代起,台灣一方面在外匯短缺的背景,一方面為配合美援要求,而展開『進口替代』的經濟策略:主要重點是,以大量米糖及其他農產或加工品出口,賺取外匯;以及,為減少外匯需求,採取關稅保護、限制進口,並扶持國內生產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發展。1953年,國民政府實施第一期的四年計畫,發展『進口替代』,就是第一期經建計畫的中心內容。緊接著,1957年實施的第二期四年經建計畫,主要也延續『進口替代』策略,所以說兩期的經建計畫期間,或整個50年代通常被稱做『進口替代時期』。
進口替代策略,的確有效地為政府解決外匯問題,並扶植了國內的製造民生必需品為主的輕工業,從50年代台灣經濟的進口結構的變化,即擴大生產資料與工業原料的進口,減少消費品出口,特別是消費品的進口比例減少很大,從1952年占進口總額的的20%,下降到1959年的7%。
以發展內銷市場的進口替代工業,之所以有顯著成效,自然少不了各種具保護性質的國家政策來推動,貿易與匯兌政策尤其重要。例如制訂外匯配額優先次序;採用不利出口的復式匯率與進出口連環制;此外為抑制進口而採用的進口數配額、高關稅;以及為節約進口原料外匯以及為防止過剩投資而限制設立新廠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50年代輕工業的發展主力是農產品加工和棉紡業,另外,當時的重化學工業雖然只佔整體工業生產的25%左右,但是生產率有相當程度地提升,其中的石油、煤製品更漸漸地嶄露頭角。
B進口替代時期的公民營事業發展
(1)糖業、電力與肥料--五0年代公營事業的三大巨頭
公營事業是國民政府從殖民政府接收而來,五0年代作為發展工業中的戰略基礎並主導成長的產業部門是糖業、電力、肥料。其中,糖業是賺外匯的主力,占出口總額的49%,重要性可以想見。再者,電力事業做為能源部門,是供發展的基礎關鍵,所以成為政府投資的最大重點,五0年代投注了最大比例的美援資金在上面,例如1954年,電力投資佔了69.1%的美援資金,1952到1964年並完成了15個電力開發項目,主要供給肥料工業,其次鋼、鋁、紡織和水泥等等。最後看看肥料工業,肥料對農業,尤其糧食生產的重大影響,前面也有詳細說明,五0年代肥料年產約20萬頓,供應30%的島內需求,也發揮了進口替代的功能,1960利用美援增設新廠,就迅速地擴大生產規模1964年,自給率攀升到79%。
綜合五0年代的公營事業發展特色,一方面就是支撐工業發展的基礎,一方面則是相當依賴美援資金。公營企業的資金來源65%是依賴美援,事實上,如果電力沒有美援是不可能進行開發,沒有電力,肥料工業也不可能開發,少了肥料,農業會受影響,另外,各種輕重工業也不可能順利開展,由此可見,美援對進口替代時期的作用有多重大。
(2)民營事業的四大主角--食品、紡織、水泥、造紙
工業化初期,食品與紡織是發揮進口替代作用的主導部門,是台灣也是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台灣的特點是,食品工業有他的歷史基礎,紡織業是戰後從大陸遷來的,若說到紡織業遷台後隨即迅速竄起,本書另外有詳細說明。
至於水泥與造紙,是拜台灣的自然資源之賜。當然無論哪一種產業,都少不了政府政策的保護。
C美援協助下的剩餘轉移
縱使初期主要是軍事意圖,但美援對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相當大,幾乎可以說,少了美援,不知台灣是否可以創造所謂的『經濟奇跡』!當然必須強調的是,美援絕對不是美國愛做慈善事業---一切都是了美國自身的軍事以及經濟利益著想!
從使國民政府初步穩定政權的農地改革來說,在改革辦法的擬定與政策的實行工作等技術協助,美援在台重要執行機構之一的農復會都會派專家參與、指導,並且在經費方面補助國民政府,例如補助改革計畫需要僱用人員的人事經費,最多高達3萬3千多人,可以說,少了美援或農復會,台灣很難在短期間內完成農地改革。
而農地改革的完成,使地主階級解體,對國民政府而言,不僅消解本土的反對勢力,更容易就個別農家進行剩餘的剝削;對農民而言,改革後,農民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相當程度地激勵他們的生產意願,提高農業生產力。說到生產力的提升,美援透過農復會提供技術,如品種改良、栽培技術革新以及農葯與農機具的購買補助等等,對提高生產力相當重要。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是,美援初期不但提供進口肥料,更著重對化學肥料工業的投入與建設,以促進農業發達生產,並且為了協助在美軍佔領下的日本解決糧食以及外匯不足,要求政府簽訂中日貿易協定,採取以貨換貨,即台灣的稻米輸出日本,並交換肥料進口,為了讓台灣有更多的米可以輸出日本,農復會除了協助稻米增產,美國又以美援農產品來減少台灣的稻米消費,而農民遭剝削徵收的稻米出口後,換回的肥料又讓政府得以進行,再剝自己一層皮的肥料換谷制。從直接提供肥料、要求中日易貨到投資肥料工業生產的過程來看,沒有美援的支持,國民政府也無法順利進行肥料換谷制。
再說到農業技術改良、機械化以及肥料使用,既幫助生產力提升,還造就多餘農業勞動力,為工業發展初期,『進口替代』時的輕工業提供勞動力;而農業生產發達,農家所得提高、生活改善的結果,又能夠提供消費市場給正值發展的輕工業;加上農業生產提高和政府制度性地收奪米糖,用以出口賺外匯,進口工業生產資料;政府掌握糧食又以低量價政策壓低工資水準。
總之,美援透過農復會在經濟發展策略中扮演『橋頭堡』角色,首先通過農地改革消除地主勢力和散地權,改變農村結構,鞏固農村秩序;然後引進農業技術,並使農業部門的勞動力與資源轉移至工業部門,因應工業發展需求。
工業成功、農業成仁
總之,進口替代策略的成功關鍵,是50年代在美援協助下,經政府對農業蓬勃發展的剩餘進行制度性剝削,並移轉而扶植了工業發展,在進口替代期間,政府高喊的口號就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只是,農養工的成績斐然,還被稱為『經濟奇跡』,而後半句『以工業發展農業』,無人聞問,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
Ⅵ 台灣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海面,面積3.6萬平方公里,包括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里)、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全省共劃7市16縣。 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暴雨。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給島上的河流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獨流入海的大小河川達608條,且水勢湍急,多瀑布,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其中長度超過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濁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烏溪(116.8公里)。台灣農耕面積約占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質好,產量高;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種超過90種,栽種面積僅次於稻穀。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美稱,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也相當可觀。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義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樹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公里,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台灣除有豐富的水力、森林、漁業資源外,其它自然資源有限,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線可達世界五大洲。據台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台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里1萬人。
Ⅶ 台灣經濟以什麼為特色!
台灣經濟發展特點
(一)得益於大量的美國經濟援助以及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美國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從1950年至1965年給台灣的經濟援助共計l5億美元。15年間,"美援平均約佔台灣投資毛額的34%,從而彌補了台灣商品及勞務人超的91%"。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不僅限於資金或物資,還包括軍事援助、低利貸款、直接投資、技術轉讓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灣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美援,"台灣經濟至少要比現在落後20-3O年"。此外,戰後西方國家在60-7O年代的經濟繁榮,給台灣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巨大的市場。
(二)從祖國大陸帶去的財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國民黨統治集團敗退台灣時,從上海運送黃金80萬兩以及大量銀元、美鈔到台灣,由孔、宋家族將20億美金轉移至美國花旗、大眾等銀行,並帶去了大批各類財經人才。這些資金和人才對台灣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國民黨統治集團還將大量的機器設備運到台灣。
(三)台灣民眾為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台灣民眾勤奮節儉、吃苦耐勞,對台灣在提高儲蓄率以集聚資本,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農民在工業化過程中作出了犧性,中小企業者成為出口貿易的主角。
(四)台灣當局制定了穩定中求發展等經濟政策。如在發展策略上先發展農業及勞動密集型工業,再發展資本與技術密集工業;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然後發展出口導向工業,較好地結合了台灣的實際情況,並有效地利用了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契機。
(五)兩岸經貿關系的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十多年來,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具一定規模,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國大陸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腹地。台灣每年從兩岸貿易中獲得巨額順差,保證了其貿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島的投資能力。大批台灣勞動密集型企業投資大陸,緩解了其在本島發展的困難,並且有利於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特別是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成長。祖國大陸在台灣出口份額中的比重上升,減輕了台灣外貿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對台灣經濟的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灣經濟雖人均GDP較高,但內需市場狹小,自然資源較少,科技基礎薄弱,井受此制約,形成了"淺碟子經濟"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對海外市場和技術的依賴程度較高。1980年,台灣經濟發展對對外貿易依存度高達95.6%,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也達47.89%;1995年的依存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達81.65%,其中對出口貿易依存度還有42.36%。近幾年來雖然台灣產業升級取得一定成效,但關鍵技術仍然對外依賴性較高,如集成電路晶元產量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其電路設計這一關鍵技術仍主要依靠發達國家。所以,台灣產業升級雖有進展,但整體工業技術並無突破性發展,工業技術自主開發能力不強的基本格局仍未改變。台灣經濟對外依賴程度較高,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較大。近幾年台灣經濟能維持適度增長,新市場開拓、貿易創造效果大於技術創造效果。
長期以來,台灣財政狀況不佳,稅基萎縮,賦稅收入年增長率從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時,各級公庫和"國庫"支出增長很快,在支出結構中,軍備開支佔了財政預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財政預算中,"國防支出"(未含外購軍備的特期預算)佔了22.1%;若再把行政開支計入,整個財政開支中非生產性開支的比重很大。財政狀況持續惡化,至2002年,台當局總負債已接近4兆新台幣,債務余額佔GDP比重超過30%。
台灣經濟發展還受島內政爭激烈和兩岸關系不穩定因素的影響。近幾年來,台灣政黨之爭異常激烈和頻繁,大大影響了有關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也成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許多重大項目的工程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同時,由於台灣當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兩岸關系的不穩定,影響了台灣民間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台灣的投資意願。
綜上所述,台灣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均是政治、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雖然台灣當局採取了某些相應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Ⅷ 台灣經濟發展分哪幾個階段,各段的特點
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發展主要有4個時期:
(1)1949年到1952年經濟恢復時期
當時台灣人口劇增,物價飛漲,工農業生產幾乎停頓,而軍事性開支卻占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眾生活困難,經濟瀕臨崩潰。為此,台灣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穩定社會和恢復經濟的政策與措施,到1952年,台灣經濟基本恢復到二戰前的最高水平。
(2)1952年至1960年以農養工發展時期
當時台灣經濟基本上以農業為主,勞動力過剩,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均逆差嚴重,外匯極度短缺,民眾因收入低而無力消費進口工業品。台灣當局以穩定中求發展為指導思想,確定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形成了糖、茶、菠蘿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3)1960年至1986年出口導向經濟發展時期
由於台灣市場狹小,台灣抓住當時國際分工變化的機遇,利用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大力發展加工出口工業帶動經濟發展,並陸續修正或制定旨在促進出口的政策與措施。經過發展,台灣工業建立起了一個以出口加工區為依託,以輕紡、家電等加工工業為核心的產業支柱,由此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4)1986年至今經濟轉型時期。
自8O年代以來,由於台灣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工資也大幅上漲,勞動力短缺,勞動密集型加工出口工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和比較優勢,導致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經濟發展陷入困境。為此,台灣當局於1986中提出了實行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經濟轉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經濟機制,並以產業升級和拓展美國以外的外貿市場作為重大調整內容。經過近10年的經濟轉型,台灣經濟在自由化、國際化方面取得一定進展,產業升級也初現成效。
Ⅸ 台灣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的經濟結構
台灣經濟是一個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系。50多年來,通過進口替代、出口擴張、結構調整與自由化改革的發展軌跡,台灣經濟獲得了較快發展。
農業(包括農、牧、漁、林)
農業生產總值近 3,909 億元,其中農產占 43.6% ,畜產占 33.2% ,漁產占 23% ,林產占 0.2% ( 「中華民國農業統計年報」, 2000 年 ) 。主要農產為稻米、甘蔗、檳榔、茶、玉蜀黍等。主要畜產為豬、雞、雞蛋、牛乳、鴨、鵝等,畜牧方式以欄牧為主。漁業可分為遠洋、近海、沿岸漁業及養殖漁業四種,每年冬季的烏魚汛,為典型的近海漁業,高雄前鎮漁港則為遠洋漁業的基地,主要漁產為鮪魚、鰹魚等,養殖漁業主要魚類為蝦、虱目魚、吳郭魚及石斑魚等。主要針業林產為扁柏、紅檜、肖楠等,主要闊葉林林產為烏心石、櫸木、黃連木、泡桐等。
礦業
台灣地區地質構造復雜,礦床分布極不規則,礦業發展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優越。然依面積比例而言,礦產可謂不少。但因各種產業發達,大部分礦產遠不敷經建所需,仰賴輸入。主要礦產為天然氣、煤、大理石、蛇紋石和硫礦等,天然氣分布於苗栗一帶,煤田分布於北部,大理石分布於東部,蛇紋石分布於花蓮一帶,硫礦則產於北部大屯火山群。
工業
民國 88 年台灣出口金額達 1,216 億美元,其中 98.4% 為工業產品,工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力。民國 40-50 年代偏重於輕工業,鼓勵國外投資及拓展國外市場,利用台灣低廉工資之競爭優勢,設立加工出口區。民國六十年代以來偏重於重化工業。民國 60 年代中期,大煉鋼廠、大造船廠、石油化學工業及能源發電廠等四項重大建設完工後,已使台灣的工業發展,由輕工業進入重工業的階段。民國 70 年代開始,政府積極推動發展技術層次高、附加價值大及耗用能源少之策略性工業,建立科學工業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至民國 79 年,策略性工業 ( 以電子信息及機械工業為主 ) 及高科技工業產品出口值占總出口值之比重已增為 40.2% 。以高科技電子工業而言,是半導體的國際代工重鎮,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是世界「集成電路」主要生產國。
貿易
台灣屬於海島型經濟,資源較貧乏,端賴國際貿易有無,早期靠農產品(茶、糖、樟腦及米、糖)外銷,民國 55 年以後,工業產品的輸出已佔首位,工業產品由輕工業到重工業、高科技產品,台灣科技產業揚名國際,賺取大量外匯。台灣的對外貿易在民國 60 年以後轉為出超,以民國 88 年台灣國際貿易為例,出口額為 121,591 百萬美元,進口額 110,690 百萬美元,出超 10,901 百萬美元。台灣國際貿易主要出口地區為美國、香港 ( 包括兩岸的轉口貿易 ) 、日本。主要進口地區為日本、美國、中國大陸 (2002) 年,進口總額以農工原料、資本設備及消費品為主。
4、文化藝術
台灣的文化藝術
台灣豐富多元的歷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灣文化。台灣發展的過程中包括了原住民、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和近期的中國大陸移民,而此地人民甚為注重傳統文化的保存,同時逐漸發展出新的文化,在這里可以看到原住民、本土以及中國文化,也可以欣賞到荷蘭、日本所留下的歷史古跡。
寺廟與建築
台灣的傳統建築,是民間藝術的總匯,裝飾特別精美,舉凡彩畫、書法、木雕、石雕、泥塑、陶瓷、剪黏等都是構成建築的要素,從中能深刻的洞悉豐富內涵的台灣文化。
此外,除了可在台灣看到由早期中國大陸閩南、客家移民所承襲的中國傳統建築外(如板橋林家花園),中國的廟宇建築也是隨處可見,其中鹿港的龍山寺、天後宮以及北港朝天宮等,都是台灣最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寺廟,具有崇高的藝術價值。
民俗文化與藝術
台灣重要的歲時節令包括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等;而松柏嶺玄天上帝祭典、大甲媽祖進香、北港媽祖出巡、台北迎城隍、東港王船祭、二結王公過火及原住民祭典等也是台灣本土重要的民俗活動。
豐年祭、祖靈祭、狩獵祭、圖騰、蛇紋……,台灣原住民神秘的文化色彩,也為台灣文化加註了不同的生命力。
另外,台灣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之外,也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特有的歌仔戲與布袋戲,歌仔戲是結合台灣各種地方戲曲小調、音樂為一體的表演藝術;布袋戲近來更結合聲光特效,廣受年輕人喜愛。
台灣的電影與表演團體,近年來也逐漸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再次展現出中國傳統與台灣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Ⅹ 台灣的經濟特點是什麼
D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專府致力推動十大屬建設,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恰逢越戰,美國向台灣訂購大量物資,這些因素都促使台灣經濟快速起飛。1980年代,台灣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高科技產業,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現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