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泉州經濟開發區王岳平

泉州經濟開發區王岳平

發布時間:2021-02-13 03:03:13

⑴ 泉州有幾個大型的工業園和開發區

泉州市工業園和開發區:
國家級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泉州出口加工區
泉州台商投資區
以及個省級工業園區分布在全市
序號 開發區名稱 規劃
面積
(公頃) 已開發面積
(公頃) 累計完成綜合投資
(億元) 進區
企業
(個) 主要產業 備注
1 泉州出口加工區 300 300 16 9 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細化工 國家級
2 泉州經濟開發區(原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1250 1250 123 658 輕紡鞋服、機電一體化、體育用品 國家級
3 泉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江南園) 1000 375 66 305 電子信息、機械配件、輕紡鞋服 省級
泉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石獅園) 2000 670 100 192 電子機械、紡織服裝、精細化工、倉儲物流 省級
4 德化陶瓷產業園區 567 113.3 22 228 工藝品、日用陶瓷、樹脂 省級
5 晉江經濟開發區 4203 1481 198 390 電子新材料、生物制葯、精細化工 省級
6 洛江經濟開發區 1467 780 75 570 機電電子、樹脂陶瓷、工藝品 省級
7 惠安經濟開發區 1766 893 38.8 293 鞋服、五金機械、塑膠製品 省級
8 南安經濟開發區 755 464 52 146 紡織、機械、塑料製品 省級
9 安溪經濟開發區 2000 1216 110 646 建材、藤鐵工藝、服裝鞋帽 省級
10 永春工業園區 667 450 18.5 111 陶瓷、樹脂、機械、服裝織造 省級
11 惠安惠東工業園區 600 220 20.6 39 電子、服裝、製鞋 省級

其他園區:
1、泉州台商投資區。位於泉州中心城區東面、惠安縣東南部,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其中向國家申報的58平方公里台商投資區的功能定位是海峽西岸中部台商投資區聚集區、對台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以先進製造業和港口物流業為主導的經濟增長級。
在產業布局上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分為光電、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現代物流(保稅港區)產業園和高端研發服務中心。
2、泉州石化工業區。位於福建省湄洲灣南岸,包括泉港和泉惠石化工業區,規劃用地共56.5km2。泉港石化工業區以「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自上而下延伸產業鏈,發展乙烯、丙烯、碳四、三苯和尼龍單位產業鏈,建設一批世界級規模的大型石化裝置,帶動合成材料等有機化工產業發展;泉惠石化工業區初期發展重油深加工項目,最終建成中化1200萬噸煉化工程,重點發展煉油、乙烯、丙烯、芳烴及石化後加工產品。
3、泉州船舶港口工業區。位於惠安湄洲灣南岸斗尾港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該區域擁有湄洲灣最長的深水岸線,是目前全國少有的能建設30萬噸級船舶自由進出的深水良港之一,重點承接修造船、船舶配套件等配套產業以及原油和天然氣倉儲業。
4、惠安台商創業基地。位於惠安縣黃塘鎮,緊鄰泉州市區,屬泉州半小時經濟圈區域。該基地總體規劃4平方公里,首期1平方公里現代工業園區、主要承接無污染或輕污染的輕工、五金機械、電子等高科技台資企業。
5、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位於南安市區東部,緊接省道308線,與泉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江南園)相接,園區面積7平方公里,首期3平方公里,重點承接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光伏產品、太陽能光電產品及LED應用產品等光伏電子產業。
6、永春生物醫葯產業園區。位於永春縣桃城鎮桃溪社區,總規劃用地3.25平方公里,首期規劃用地1.58平方公里,重點承接中醫葯原料研究、原料種植、有效成分提取、成品生產等相關生物醫葯產業。
7、泉州軟體園。位於泉州市豐澤區北峰片區,項目規劃用地1000畝。重點承接IC晶元研發、微電子元器件生產、通信網路辦公應用軟體、LED光電產品等產業。

⑵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理環境

泉州位於東經117°25′—119°05′,北緯24°30′—25°56′,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離台灣處僅距97海里,距金門僅5.61海里,東西寬153公里,南北長157公里,陸域面積11014.78平方公里(包括金門島),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9.08%。大地構造位於華南褶皺系的東南部,閩東火山斷拗帶的中南段。構造帶均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境內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積分布為中生代火山岩系和侵入岩,兩者出露面積約各佔一半,從西北往東南侵入岩分布面積增多成為主體。閩中大山帶中段戴雲山脈主幹呈北東—南西方向展布,橫卧西北部德化境內,規模龐大,主峰海拔1856米,為福建省第二高峰。其支脈和余脈向東南、南部綿延,地勢西北高,往東南呈階梯狀下降,構成由中低山向丘陵、台地至平原遞變的多層狀地形地貌景觀。河川密布,晉江為福建省第三大河,貫穿中部,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東南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海岸線蜿蜒曲折,多港灣、灘塗及島嶼,是發展漁業、養殖業、海運業及對外友好往來的要地。
泉州市地處低緯度,東瀕太平洋,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唐人詠泉州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泉州的氣候特色: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常春。這里冬短而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8-20℃,無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年平均日照達1900-2000小時,因此泉州全年皆可旅遊,最佳旅遊季節一般為每年的4-11月。但自然災害較為頻繁,主要為旱、澇、風害等。土壤類型多樣,分布最廣的土壤為紅壤,次為水稻土及磚紅壤性紅壤。耕地多屬一、二級,土壤較肥沃。植被茂繁,類型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境內還蘊藏較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黃金、花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嶺土等,以「砂、石、土」為主的非金屬礦產資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礦產。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泉州中心市區南大門,西靠紫帽山東南麓,地處324國道和瀋海高速、泉三高速交接處,可以快速通達福州、廈門和三明。距離僅7公里的泉州機場開通二十幾條內地航線和香港、馬尼拉國際航線,交通十分便利。全區規劃范圍包括清濛園區9.5平方公里、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3平方公里、泉州特種汽車基地4.5平方公里、官橋園區15平方公里。
清濛園區位於泉州市南大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經濟組團之一的江南池店組團的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地處閩南金三角經濟帶中心位置,東西有324國道及其復線,南北由城市外環路、二環路所擁抱。交通優勢凸顯,距泉州市中心僅3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7公里,距泉州後渚港7公里,距泉州火車站7公里,距廈門國際機場、廈門港90公里,是通往廈門、福州、晉江、南安、石獅等地的交通要道。
泉州特種汽車基地位於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濛園區南側,緊鄰泉三高速公路和福廈高速公路出入口。
泉州出口加工區位於晉江市紫帽鎮與磁灶鎮交界處,緊鄰清濛園區,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西至曾嶺村,距離泉州晉江機場10公里、高速公路7公里、深滬碼頭40公里。
官橋園區位於南安市官橋鎮區東北部,東距泉州出口加工區1.5公里、泉州市中心12公里,北距南安市區15公里,南鄰國道324線,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福廈高速公路3個出入口(牛山、池店、泉州南)、泉廈高速鐵路站場、泉州港石井港區均在10公里半徑范圍內,距離廈門機場77公里、泉州機場僅20公里,海、陸、空交通十分便捷。與毗鄰的清濛園區、泉州出口加工區形成了一線三點的串珠式發展形勢。

⑶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介紹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范圍包括清濛園區、泉州特種汽車基地、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以及正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15平方公里的官橋園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建設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推動泉州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主動作為,開拓進取,致力升格擴區、轉型升級、提速增效、跨越發展,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實現開發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2010年6月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榮獲了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國家火炬計劃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輕紡產業)等稱號。1

⑷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簡介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范圍包括清濛園區、泉州特種汽車基地、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以及正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15平方公里的官橋園區。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動融入海西經濟區建設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推動泉州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主動作為,開拓進取,致力升格擴區、轉型升級、提速增效、跨越發展,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實現開發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2010年6月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先後榮獲了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工業園區、國家火炬計劃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輕紡產業)等稱號。 1、清濛園(主園區):位於泉州市南大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組團之一的江南池店組團的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屬泉州中心城區部分。
2、官橋園:系南安市政府與泉州開發區管委會合作開發的產業園區,位於南安市官橋鎮區東北部,總用地面積22162畝。東距泉州出口加工區1.5公里、泉州市區12公里,北距南安市區15公里,南距國道324線500米;福廈高速公路出入口、泉廈高速鐵路站場、泉州港石井港區均在10公里半徑范圍內,距離廈門機場77公里、晉江機場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海、陸、空交通便捷。官橋園區將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用地總面積6428畝。第一期用地已引進企業34家,在建企業20家,投產企業11家。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開發區新一輪發展的載體,官橋園區將借鑒國內外園區建設的成功發展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進行高起點的園區規劃、科學的開發建設,力爭把官橋園區建設成為「上市公司的創業園、品牌企業的承載體、現代服務業的新高地」。根據規劃,園區將以建設新型產業重鎮為目標,致力發展紡織服裝、體育用品、機械一體化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引進智能交通、汽車整車生產等現代產業項目,規劃設立紡織鞋服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機電與機械一體化產業園,配套建設現代物流園區、商務服務園區和生活居住園區等。
3、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位於晉江市紫帽鎮,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佔地3平方公里,是同期批準的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之一。泉州出口加工區將實行區港聯動的形式,既出口加工區和泉州的港口運輸聯動配套。總體的方向是重點引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企業。主要有五類,包括汽車生產出口製造、電子製造、機電一體化、機械裝備製造及紡織鞋服輕工等本地主要優勢產業。
4、泉州特種汽車基地:是市委、市政府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構築新型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該基地坐落在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泉州高速公路連接線東側,定位為汽車整車製造、零部件加工以及汽車相關配套產業,計劃用3至5年時間,構建閩南地區汽車產業核心區,打造產值超100億元的新興經濟板塊。首期引進項目為福建新福達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異地擴建項目,將以福建新福達汽車製造項目為龍頭,以整車生產帶動零部件等相關產業的配套延伸,形成完整的汽車製造產業鏈,構建汽車產業集群。 1996年,泉州市政府投資開發市本級開發區——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將其功能定位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經濟管理體制示範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998年,清濛科技工業區升格為福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
2002年,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啟動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2003年9月3日,不斷發展壯大的開發區正式更名為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9年,經濟危機肆虐,泉州開發區依然實現了工業總產值226億元,比增32.4%,財政收入10.04億元,增長15.5%,外商實際到資(驗資口徑)7600萬美元,比增108%,其主要經濟指標更名列全省開發區的前茅。
2010年6月,泉州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泉州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6月21日,泉州市政府第74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
2010年7月23日,泉州市政府批復同意南安市政府與泉州開發區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
2010年7月30日,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簽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議書。

⑸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所在城市

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數據顯示泉州市人口數量福建省最多,為8128530人。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方言以閩南話為主,通用語言為普通話。 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之稱,別號「溫陵」。泉州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197萬畝,山地、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541公里,島嶼208個,有湄洲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123個,湄洲灣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
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福建經濟中心,中國品牌之都,連續14年GDP雄冠福建,雄冠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名符其實的海西經濟第一市,泉州灣城市群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三大中心城市群之一,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
泉州是我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美譽,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稱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秀獎」,獲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 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9],成功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2013年當選為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

⑹ 泉州有幾個大型的工業園和開發區

泉州的大型工業園有6個:

1、潯美工業區。

2、南浦工業區。

3、清蒙工業區。

4、北峰工版業區。

5、火炬權工業區。

6、仁風工工業區。

泉州的大型開發區有8個:

1、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泉州出口加工區。

3、泉州台商投資區。

4、泉州石化工業區。

5、泉州船舶港口工業區。

6、惠安台商創業基地。

7、泉州(南安)光電信息產業基地。

8、泉州軟體園。

其中,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最為知名的開發區,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古屬泉州府晉江縣、南安縣)是由泉州市委、市政府直接開發建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范圍包括清濛園區、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

⑺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經濟發展

園區拓展:與南安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各項工作已經全面鋪開,人員正式入駐。園區控詳規設計、征遷安及土地報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BT項目的框架協議、資金籌措、招商選資等方面的工作進展順利,起步區土方平整工程已正式動工。汽車基地完成首期完成征地1217畝,基本建成水電、通訊、電視、網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以及連接汽車基地的泉三高速公路輔道建設。引進新華旭汽車、西虎汽車、銳馳汽車電子等三大項目已開始投產,進入發揮效益階段。順利承接八閩整車生產資質,為泉州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出口加工區已正式封關運作,已有鄧祿普飛機輪胎、金鷹印刷等8個優質項目相繼入駐。
產業結構:全區年產值超億元企業36家,其中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17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16家,其中超億元企業3家;全區已有5家企業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深圳、上海等境內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完成股改企業6家,其中2家企業已將IPO申請材料上報中國證監會,1家企業向福建證監局申請輔導備案;改制後備企業11家;2011年全區上市及上市後備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36.74億元,比增24.3%,完成稅收8.33億元,比增26.6%;全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中國名牌產品」4項、「國家免檢產品」9項、「國家出口免驗產品」2項,「福建著名商標」32件,「福建名牌產品」30項,2011年全區市級以上品牌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6%;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機電一體化等新興產業集群占工業總產值達16.7%,東南醫葯物流、汽車工貿企業等第三產業占稅收總收入20.45%。
創新能力:2011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24.19億,占工業總產值的35.8%。擁有國家火炬計劃項目9個、國家863計劃1項、國家973計劃1項、國家級行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行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6家。企業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國家、行業標准12個。
創業環境:初步形成了集300多家商城、酒店和汽車商貿走廊為主體的商貿街;建成了奧林匹克花園、錦綉江南等6個品位高、配套齊的商住小區及實驗學校、國際運動城等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設施;創辦並規范了一批民辦幼兒園、醫療機構,形成了以綜合醫院為龍頭、門診部為骨幹、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醫療服務網路;完善了仙公山公園、美泰公園等七個公共休閑場所;綠化工程、夜景工程扎實推進,環境品味不斷提升。
機構精簡:按照精簡高效原則,區直機關僅設置8個職能部門,6家區屬國有企業,7個市直派駐單位,機關公務員僅39名。健全服務型政府管理體系,以行政服務中心為依託,健全「一個窗口辦理」的服務機制,簡化審批環節,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提供從審批、動工、投產到產中、產後的全程、立體式優質服務。「十二五」期間,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品牌效應,圍繞轉變提升和做大做強的目標,大力實施園區功能再造工程,推動擴區發展和產業升級,努力構建城鎮與產業一體開發、先進製造業與高端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⑻ 福建省泉州開發區

怎麼辨別啊 ,內容這么簡單。

⑼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規劃

從國際宏觀態勢分析,2010年以來由美國採取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全球性流動性泛濫,這種流動性泛濫使得我國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資產市場風險不斷增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不斷增大,我國由此進入所謂「高匯率、高物價」時代,此種情形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十二五」經濟發展的走勢。具體到開發區而言,長期以來已形成的主要依靠生產要素驅動和外向型驅動的增長方式帶來嚴峻的挑戰,加大開發區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壓力。 從國內周邊地區發展態勢分析,作為「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委、省政府全力建設的平潭綜合改革試驗區已成為海峽兩岸合作交流的橋頭堡和接受台灣高端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對不斷深化交流的泉(州)台(灣)產業合作產生較大的沖擊。另一方面,隨著廈門經濟特區范圍擴大至全境以及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的獲批,廈門經濟特區不僅在地域上與泉州實現無縫對接,而且得以在更大發展空間上優化重組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等主導優勢產業,加之開發區與鄰近的鯉城、晉江、石獅、南安等地長期存在的同質化低水平價格競爭,開發區產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更為嚴峻。周邊態勢的新變化對開發區發展提出新要求:
1、要加快轉型升級,即必須由傳統的生產製造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技術研發和品牌營銷延伸,率先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突圍」,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重塑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2、要推動增容擴區,利用國家級開發區的品牌效應開展飛地園區建設,突破空間規模狹小、土地資源短缺的限制,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2009年啟動的官橋園區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挑戰和機遇並存。開發區也面臨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泉州市將加快推動環泉州灣中心城區和南翼新城建設,而清濛園區與官橋園區又均處於中間樞紐地帶,戰略地位突出。開發區應科學謀劃,主動融入,敢於作為,力爭在全市的城市和產業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1、工業用地不足。清濛園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土地已開發95%以上,區內企業嚴重受制於發展空間不足。部分企業因發展空間受限而不得不選擇外遷,部分改制企業因項目用地不足影響了規模的快速擴張,進而影響了上市進程。另一方面,新建的官橋園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融資、安征遷、體制機制等方面困難較多。
2、現有產業類別過多。清濛園區匯聚了紡織服裝、體育用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機電一體化、工藝禮品等六大支柱產業,支柱產業過多,致使每個產業的規模不夠大,這不但分散了園區的資源,也限制了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更進一步地,園區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扶持力度較弱,發展滯後,限制園區企業的發展。
3、中高層人才引入難。開發區現有生活配套基本上以企業為單位進行,缺乏服務於中高檔消費群體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加之區內缺乏同等級的交流溝通,滯後於技術和時尚前沿,導致中高級人才「難引進、難留住」。
4、管理許可權下放不夠。管委會在許多方面尚不具備獨立的審批權,土地證、產權證等各項證照手續的辦理需要層層審批,嚴重影響了辦事效率;相比於其他同類的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授權級別過低,在地區協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都難以達到應有的質量和效益。 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突出三大目標、實現五項提升。
1、突出三大目標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升級服務中心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人才聚集高地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創新試驗平台
2、實現五項提升
●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優勢特色產業的集聚區
●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能力,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業創新發展的活力區
●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建設國有資產運作的試驗區
●全面提升統籌發展能力,建設社會管理服務的示範區 到2015年,主要預期指標是:
1、主要經濟發展指標
(1)實現工業總產值510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7.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工業總產值翻一番。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6.4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3.4億元,年均增長15%。單位土地工業產值40.8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44.6億元/平方公里。
(2)財政總收入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12.5%;力爭達到22.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財政收入翻一番。其中單位土地財政收入1.6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1.8億元/平方公里。
(3)「十二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金額100億元。
(4)年出口商品總值達7.1億美元(按海關統計口徑),年均增長10%。
(5)第三產業比重達到30%左右(按財政收入統計口徑)。
2、主要科技發展指標
(6)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
(7)規模以上企業寬頻接入率達到100%。
3、主要社會發展指標
(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低於泉州市同期水平的5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以上。
(9)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清潔生產企業水平,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率達到100%。
(10)全區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均達到98%。

⑽ 泉州清蒙開發區屬於哪個區

行政上屬於晉江市,確切地點是晉江市池店鎮清蒙村。

拓展: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市政府直接興辦開發建設的省級開發區。功能定位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經濟管理體制示範區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規劃面積包括已開發的清蒙園區20平方公里以及即將開發的洛秀園區83平方公里。清蒙園區規劃建設了泉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基地(高科技園區)、汽車製造基地、產業集中區、生活配套區。截止2005年8月,已投產企業近200家,就業人口7萬多人。

2、發展規劃

自1996年投建以來,黨工委、管委會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區一點"功能定位,以創業者需求和企業發展為導向,精心搭建創業支持平台,優化環境,創新機制,高效服務,努力構建政府、企業、業主、員工發展共同體,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推進。

在經濟運行方面:實施開發壯區戰略,拓寬招商渠道,提升運行質量,不斷擴張經濟總量,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作用日漸顯現。建區以來累計簽訂投資項目合同280個,合同投資額30億元,合同使用外資4億美元,外商實際到資3.2億美元;已投產企業累計近200家,在建項目50個。2004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達50.5億元,比增44%,財政收入達2.7億元,比增53%。開發區形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機電一體化、輕紡化纖、體育用品、工藝禮品六大主導產業集群。一批規模大、檔次高、後勁足的明星企業和優質項目在區內迅速聚集。

閱讀全文

與泉州經濟開發區王岳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