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隋朝為促進經濟的發展採用了什麼措施
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
Ⅱ 時期為發展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
①唐太來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認自識到皇帝要勤於政事,大臣要廉潔奉公,政府要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統治才能鞏固。 ②他善於用人和重視納諫,貞觀時期,名相名將輩出,如「房謀杜斷」的房玄齡和杜如晦,敢於直言的魏徵等。 ③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數,避免宰相專權。 ④合並州縣,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減輕人民負擔。 ⑤重視文化教育,完善科舉制,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科最為重要;中央設國子學、太學等,學校還有了專業分科,如醫學、算學、天文學等。 ⑥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擁戴,北方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唐太宗還設立安西都護符作為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⑦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系,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⑧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 結果貞觀之治」是指中國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由於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
Ⅲ 近幾年國家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採取哪些措施
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走城鎮化道路,加強城鎮建設,和城鎮小企業發展
3改革開放,建經濟特區
Ⅳ 秦朝為促進經濟發展採取了哪些措施
經濟措施。統一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准,便利了經濟的發展。統一貨幣,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這對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十分有用。
Ⅳ 唐太宗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盛世局面出現而採取的主要措施
在政治上來,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源,加強中央集權.
重視州縣長官人選,提高地方官素質.
經濟上,繼續推行均田制,獎勵墾荒,輕徭薄賦,讓農民生活安定.
在民族關繫上,堅決抵抗外族騷擾,加強國內名族間的友好聯系和經濟文化交流.
Ⅵ 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我國政府應該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礦大內需,刺激
其實復小平同志幾十年前就說了,「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現階段只能說是生產大國,雖然經濟迅速增長,但這種發展就像是平地起高樓,支撐不了多久。我認為要想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還是要國家大力支持我們自己的科技,多多鼓勵本國企業的自主開發能力,爭取把我國也發展成為真正的經濟大國才是最有效的途徑!
Ⅶ 兩漢時期 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採取了哪些措施
這些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是多個層面的,簡單說有以下一些:
漢高帝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在經濟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制度,提倡儉朴;招集官僚,使得官得田宅的滿意;壓抑商賈,不準著絲織衣服,賦比常人加倍。】
西漢初年到「文景之治」的60多年內,社會經濟不僅逐漸恢復,而且走向了發展,出現了一種繁榮富庶、國庫充足的景象。在農業方面,鐵制農具已推廣到中原以外的很多地區;兼用馬耕和牛耕,但主要是牛耕;農民已有「深耕溉種,立苗欲疏」的經驗;
興修水利。西漢時開鑿了大量的水渠,其著名者有利用黃河水的漕渠、白渠等。還創造了井渠法。漢武帝時修治黃河也是一項重大功績。促進了直接農業的發展。大量興修水利形成了一個水利網;全國有1200多萬戶,5950多萬人,墾田827多萬頃。
鼓勵促進工商業發展。當時已有較大規模的官營和私營手工業,農村的小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已遍及全國,規模大的有煮鹽業、冶鐵業,朝廷擁有的手工業,製成品專供皇室用,有些地區民間手工業特別興盛。當時,官營商業規模巨大,以京城為中心建立起全國范圍的商業網,各地貨物得以大量流通,私營商業也有很大發展,國內商賈往來,不征關稅,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有無,各得所求。由於官營和私營商業的發展,全國出現了許多大城市,長安是全國的中心商市。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是各個地區的中心商市,當時對國外的貿易也有很大發展,對外貿易有陸海兩路,陸路貿易在邊境關市上進行,海路貿易多數從今廣東沿海出發。
東漢時期,由於官府比較重視改善社會狀況,解放奴婢,興修水利,社會秩序漸趨穩定,長期逃亡的人口多回到故鄉,重整家園,農業生產由恢復而發展,到漢明帝劉庄時為東漢時期最富庶、最安定的時期。
東漢時期官府與郡守縣令都比較重視水利設施的興修,對西漢後期以來長期失修的黃河和卞渠進行了修治,使黃河改道給下游造成災害的情況得到改善。各地還開鑿修復了一些渠道,對農田的灌溉和交通運輸都起到了很大作用。還利用水力進行生產,其中主要是水碓和水排,水碓為糧食加工工具,水排鼓風用以冶煉鋼鐵。東漢末年還發明了翻車和渴烏,是很先進的汲水工具。
Ⅷ 各地區為推動經濟發展採取的措施及其產生的影響
一、樹立新的思想理念,以科學發展觀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二、務實加快發展的基礎,大力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三、調整產業化結構,不斷增強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四、加大扶貧開發力度,不斷提高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群眾生活水平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Ⅸ 為了促進長期經濟發展,財政政策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我國中長期促進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
--------------------------------------------------------------------------------
內容提要
財政政策是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手段,也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本文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就我國中長期促進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的若干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側重從理論角度,在界定經濟發展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財政政策與政府調控經濟的關系,論述了我國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從現實出發,揭示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這主要包括: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將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結構失衡的矛盾相當嚴重;經濟發展面臨日益增大的就業壓力;國有經濟的整體競爭力不強。
第三部分探討和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運用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建議,具體圍繞財政赤字和債務政策取向、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的政策取向、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取向及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取向等問題提出看法。
經濟發展是一國政府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是推進結構轉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根本途徑,同時也是壯大國家財政實力、做大財政蛋糕的關鍵所在。因此,作為政府宏觀調控重要手段的財政政策,在任何時候都要把支持和促進經濟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在一般理論和現實分析的基礎上,側重就今後中長期如何運用財政政策支持經濟發展,提出若干看法和建議。
針對當前的通貨膨脹壓力,國家可以採取以下的貨幣政策工具:
1.提高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
2.提高銀行利率;
3.發行央行債券,回籠市場資金;
4.減少各期人行貨幣投放量;
5.提高貨幣國際化結算范圍和規模;
6.穩定本位幣與世界主要貨幣的兌換比例,讓人民幣能正常流出國門。
一、財政政策與經濟發展的理論分析
(一)正確界定經濟發展的內涵
關於經濟發展的概念內涵,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根據現代發展經濟學理論,經濟發展是指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經濟結構的優化演進,體制轉換中的制度創新,以及經濟條件、社會條件的改善。顯然,經濟增長不能等同於經濟發展。
美國經濟學家S·庫茲涅茨運用不同國家的歷史數據對經濟增長進行了較早的、長期的研究,他將經濟增長定義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指給居民提供種種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基礎上的。因此,通俗地說:經濟增長意味著生產能力的擴大,是通過技術進步相應調整而實現的,是一國產出水平、社會物質裝備及生活水平提高的源泉。但經濟發展內容廣泛,它包括經濟增長,要求產出的增加,同時包括經濟質量的提高、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制度創新等。許多國家的經驗證明,經濟增長並不一定帶來經濟發展,甚至在經濟增長速度很高的情況下,許多國家並沒有取得社會經濟的普遍進步,反而出現了「沒有發展的經濟增長」現象。因此,增長不等於發展,人均產值或收入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發展,經濟高速增長也不一定意味著發展,發展不是一個短期或輕易能夠實現的目標。在這一點上是否認識清楚,對我國制定經濟發展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當今世界范圍內,財政政策日益成為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工具
在現代社會,財政從來就是政府的財政,是政府行政的物質基礎,是為政府履行其職能服務的。所以,財政的職能取決於政府的職能,即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國家財政要幹些什麼,取決於這一時期政府職能的定位,或者說政府的作用。中外理論界經常爭論的所謂「政府幹預經濟」與「政府不幹預經濟」、「最高綱領派政府」與「最低綱領派政府」以及「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等問題,討論的就是政府職能定位,實質上它們無不通過政府財政收支參數及其財政政策來反映。
西方工業國經濟發展歷史表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職能作用不斷擴大,同時,財政分配范圍也不斷拓展,財政政策在政府宏觀調控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早期資本主義階段,自由放任理論占其主導地位,經濟運行完全或主要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節,政府財政政策作用十分有限,它主要是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及興建一些公共工程。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後,傳統的自由放任理論或市場自動均衡學說遇到了嚴峻挑戰,嚴重的經濟危機現實迫使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尋找新的「葯方」。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自20世紀三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政府普遍接受了凱恩斯主義的主張,運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作為政府幹預經濟的手段,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單純的消費財政的狹小領域,將財政作為反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矛盾,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著名的美國羅斯福「新政」就是本世紀三十年代初運用財政手段啟動經濟的成功範例,其主要內容是興辦社會公共工程,增加社會需求,改善就業狀況。這說明自本世紀30年代開始,西方國家政府通過財政政策來干預經濟生活的力度顯著增強,並取得明顯成效。
二戰後西方國家的政府調控經濟職能和財政職能進一步擴大,據世界銀行的專題研究,這主要是來自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必須給那些遭受臨時收入損失或其他損失的人提供福利收益;二是實行適當的公私混合經濟,這種經濟往往意味著要將許多戰略性產業國有化;三是必須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其原因是市場自身並不會帶來與個人目標一致的穩定的宏觀經濟結果。於是國家承擔了新的職能並將原有的職能加以擴展。從實際看,西方工業國在過去長時期的經濟發展中,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政府調控范圍和財政職能大大拓寬,由此導致財政收支規模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據世界銀行1997年專題研究報告提供的資料,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各國政府財政規模大幅度擴大,工業國尤其明顯,如OECD國家政府總支出佔GDP的百分比,1870年約為8%,1913年為10%,1937年為20%左右,1960年為18%,1980年為43%,到1995年已上升為48%。另外,從西方工業國的財政支出結構看,並不是純粹的消費財政,經濟建設投資佔有相當的比重。以1986年為例,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建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10%,其中美國為17%,英國為15%,法國為12%,加拿大為25%。進入90年代,一些西方國家的財政投資比重進一步提高。這標志著在現代經濟條件下,西方政府及其財政干預經濟的力度顯著增強。總之,現代西方財政理論和財政調控日趨完善,它已否定了傳統的「健全財政」、「消費財政」的理財方針,在強化政府作用的同時,強調財政在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經濟穩定這三個方面的基本職能。現在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實踐,正是遵循建立在上述財政職能基礎上的現代政府理財方針運作,以期達到實現政府調控經濟的目標。
發展中國家在20世紀後半葉,其政府職能和財政職能亦迅速擴大。世界銀行1997年發展報告分析了這方面的原因,指出它最初是來自於殖民主義崩潰之後的國家和民族建設,另外比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在過去50年間關於政府作用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從殖民主義統治時期獨立出來的亞洲、中東和北非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對於國家主導型經濟發展懷有強烈的信心,政府可以將資源和人民動員起來以實現快速的增長,並消除社會不公。因此,許多拉丁美洲、中東和非洲國家採用了國家主導的、進口替代型工業化的戰後發展模式。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戰後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財政能力及其政府調控能力都有顯著增強。資料表明,所有發展中國家中央政府總支出佔GDP的百分點,1960-1964年約為17%,1970-1974年為20%,1980-1984年為28%,1990-1994年為27%。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重同期大約分別為16%、18%、26%、27%;南亞地區發展中國家(包括有關地區)分別為17%、15%、25%、30%。特別需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伴隨著財政總規模的擴大,財政分配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一個明顯特徵是有相當部分的財政資金用於經濟建設,而且經濟建設支出比重大大高於西方發達國家。這是發展中國家強化財政干預經濟的一個顯著標志,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實行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必然結果。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即不論是工業化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從長期歷史進程分析,財政宏觀調控職能不斷擴大,現代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決不是吃飯財政,它具有顯著的支持和調控經濟的特徵,而且發展中國家由於採納了政府主導型經濟模式,其財政的經濟性特徵更為明顯。因此,從當今世界范圍觀察,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財政政策日益成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對於正確界定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調控的基本職能作用是有啟發的。
(三)我國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而且正處於體制轉軌時期,政府面臨著推進市場化、工業化的艱巨任務。政府的職能和任務就是財政的職能和任務,「政府應做的,就是財政要乾的」,因此,未來中長期財政政策調控的目標就是依據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遠景發展綱要,正確處理財政分配關系,為政府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提供財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從理論上分析,我國經濟發展中財政政策調控的功能和作用可作如下界定:
1、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宏觀調控目標。
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宏觀調控首要的目標是保持盡可能快的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實現經濟結構的轉換和升級。為此,如何把有限的資源進行最優的配置,就成為問題的關鍵。資源配置有兩個基本手段:一是市場機制配置,二是政府財政配置。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財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資源配置機制,而不僅僅是跟在市場調節後面的「拾遺補缺」。對於社會共同需要的公共產品諸如國防、外交、文化、教育、衛生以及公共工程建設項目等,完全或主要由政府財政來提供,這也是財政最基本的職責所在。但在我國,財政配置資源的任務決不僅僅限於此。對我國整體產業布局的形成、宏觀產業結構的調節、國家主導產業及其支柱產業的選擇等,僅靠市場機制是不行的,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特別是通過政府財政的稅收、投資、補貼、貼息等財政手段加以扶持。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財政客觀上具有經濟建設職能,需要參與經濟領域的調控,這是未來我國政府財政配置資源的一個重要政策取向,也是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一個必要條件。
2、調節收入分配,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收入公平分配是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一般地講,當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社會公平和經濟效率就變成一種反向關系,即分配不公平會妨礙經濟效率的提高。在當前我國的市場化改革中,分配不公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一是收入差距過大;二是平均主義;三是缺乏有效的社會保障。這些問題不解決,經濟運行就缺乏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也大大降低了經濟效率。特別應看到,在我國今後市場經濟的發展中,隨著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以及養老人口增多和失業壓力的加大,收入公平分配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如何建立一個既充滿競爭、又充滿關懷的社會是政府收入分配製度調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財政是國家的一種集中性分配,在收入公平分配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它通過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對低收入者的生活補助以及其它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從宏觀上調節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緩解社會分配不公的矛盾,從而促進社會分配的相對公平,為經濟社會的長期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3、調節社會供需矛盾,實現社會經濟的穩定。
美國財政學家穆斯格雷夫認為,在市場經濟中,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不能自動出現,而需要財政政策的指導。沒有財政政策的指導,經濟往往易於大幅度波動,或為長期的持續的失業與通貨膨脹所苦。這就表明,財政在實現社會經濟的穩定方面,即促進充分就業、物價穩定、抑制經濟波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麼,財政政策調控如何發揮這一「穩定」功能呢?關鍵是調節社會供需矛盾,促進社會供需平衡。社會供需平衡是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重大比例關系,如果社會總供求保持了平衡,物價水平總是基本穩定的,經濟增長率也是適度的,而充分就業也是不難實現的。所以,運用財政手段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首要的是調節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通過財政來調節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就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集中性的財政收支分配,來矯正無數微觀經濟主體的分散的收支活動所形成的不利結果,或者說是一種著眼於宏觀經濟的收支活動來調節無數著眼於微觀經濟的收支活動。為此,就要求擺脫單純財政觀點,不是就財政平衡來搞平衡,而應著眼於全社會的總量平衡。當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時,財政可以減少支出和增加稅收或二者同時並舉,通過減少政府需求和減少非政府部門需求來壓縮總需求。一旦出現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的情況,財政可以增加支出和減少稅收或二者同時並舉,由此擴大總需求。在這個過程中,財政收支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許的。針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而靈活地變動支出和稅收,被西方學者稱為「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應該說這是現代經濟條件下政府理財和實施財政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政策思想,對我們是有啟發的。以上分析表明,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平衡是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的一個前提條件,而財政政策是維持社會供需總量平衡的重要手段。
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
正確認識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這是確立未來財政政策取向的重要前提。對此,我們作出如下分析和判斷:
(一)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將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
關於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勢存在著較大的爭議,爭論的焦點在於內需不足的矛盾是否仍然存在,當前或未來經濟發展是否會出現過熱的趨勢。我們認為有效需求不足至少在未來一個時期仍是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當前出現的經濟過熱跡象只是在某些產業或某些地區局部出現的,而從總體上看,政府投資的拉動作用依然較強,民間投資並沒有真正跟上,而且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也較慢,有效需求的增長機制並沒有形成,經濟還沒有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態勢。所謂經濟的良性循環應該是不過分依賴政府的投資就能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的基本平衡,從而達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而我們現在所面對的現實是:
1、投資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消費需求沒有同步增長。
2000-2002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分別為10.3%、13%和16.1%,而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只增長了9.7%、10.1%和8.8%,增長差距逐漸擴大(見圖表1)。2003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高達31.3%,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增長幅度23.1個百分點。與世界其它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率也長期處於偏低狀態。1990-2002年期間我國平均消費率不足60%,而上世紀世界平均消費率約在80%左右。
圖表1:投資與消費的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2年
投資需求作為一種「既為當期需求又為下期供給」的中間需求,其投資所形成的新生產能力如果是無市場需求的供給,那麼較高的投資只能拉動短期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投資如果不能與擴大最終消費相結合,就不能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而消費作為最終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為直接和相對穩定,更能真實地反映經濟發展的態勢。當前雖然投資需求快速增長,但消費與投資的增長幅度之間差距越來越大,使國內有效需求的不足最明顯地反映在消費需求的相對不足。所以消費率偏低、消費與投資之間不能達到協調發展,也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