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化發展趨勢對物流的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帶來物流市場的廣闊前景。
未來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同時,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註重效率、特色、個性和人性,基於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保守估計,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2000萬和4000萬件。
第二,城鎮化和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正經歷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於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激增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集成式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第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短期內,受歐美經濟疲弱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有所放緩,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成為新的亮點,貿易格局的變化帶動國際物流活動此消彼長。中長期看,我國國際貿易仍將有相對較高增長,帶動我國國際物流繼續高速發展。
跨國物流企業將深度滲透我國的傳統物流領域。由於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走向世界,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
第四,新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技術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節能化等時代性特點。
第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我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加之服務價格偏低、融資環境不佳等影響,傳統物流運作模式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要求。
第六,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我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幾率將會加大,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
② 網路經濟的發展對物流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國物流業發展前景廣闊,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帶來物流市場的廣闊前景。
未來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同時,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註重效率、特色、個性和人性,基於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保守估計,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2000萬和4000萬件。
第二,城鎮化和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正經歷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於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激增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集成式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第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短期內,受歐美經濟疲弱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有所放緩,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成為新的亮點,貿易格局的變化帶動國際物流活動此消彼長。中長期看,我國國際貿易仍將有相對較高增長,帶動我國國際物流繼續高速發展。
跨國物流企業將深度滲透我國的傳統物流領域。由於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走向世界,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
第四,新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技術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節能化等時代性特點。
第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我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加之服務價格偏低、融資環境不佳等影響,傳統物流運作模式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要求。
第六,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我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幾率將會加大,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
③ 經濟全球化與快遞發展的關系
個人認為經濟全球和和快遞沒有什麼太大的關系,和物流關系會比較大,現在科技發達了,除了走物流出貨,文件都是網上直接掃描發送,哪用得著快遞哦
④ 麻煩幫我分析一下金融危機對快遞行業的影響
在金來融危機對於快遞公源司是有一定影響的,尤其是做國際業務的,影響很大!對於國內來說,金融危機肯定會造成我國經濟趨緩,居民消費意願的下降等不利影響,但是網路經濟的興起似乎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不足.但是僅靠網路經濟帶來的業務還是占據傳統業務的一小部分.不足以彌補快遞行業競爭激烈,毛利率低下的現實狀況.未來的快遞業務必將會有一波大調整,小的快遞公司逐漸破產倒閉或者被並購.大的快遞公司(實力雄厚的快遞公司,如DHL,聯邦快遞,宅急送,EMS等等)或者會經歷嚴寒後,重新崛起!
⑤ 全球化對國際物流影響
第一,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帶來物流市場的廣闊前景。
未來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同時,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註重效率、特色、個性和人性,基於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保守估計,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2000萬和4000萬件。
第二,城鎮化和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正經歷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於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激增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集成式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第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短期內,受歐美經濟疲弱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有所放緩,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成為新的亮點,貿易格局的變化帶動國際物流活動此消彼長。中長期看,我國國際貿易仍將有相對較高增長,帶動我國國際物流繼續高速發展。
跨國物流企業將深度滲透我國的傳統物流領域。由於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走向世界,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
第四,新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技術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節能化等時代性特點。
第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我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加之服務價格偏低、融資環境不佳等影響,傳統物流運作模式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要求。
第六,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我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幾率將會加大,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
⑥ 急急急:全球經濟危機對物流的影響求大神幫助
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剛有發展趨勢的物流產業的影響很大,它也為將來物流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鍾。 目前經濟危機影響物流業的發展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業務量急劇減少,企業無貨可運;一種是資金回收困難,造成資金鏈的緊張。 現如今,我國物流行業的業務量明顯下滑,這對物流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對以外貿物流行業為主的企業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許多以航海運輸、航空運輸、鐵路運輸、汽車運輸方式進行的物流企業正面臨著破產的危險。據有關人員估計,今年對外貿易物流業務量下滑30%左右,對於許多經濟對外型的城市,出口貿易及關聯產業直接受到歐美市場需求放緩的影響,外圍經濟一蕭條,各個行業的需求量隨即減少,這也意味著進出口貿易量隨之減少,下游的物流業必然也會受到沖擊,深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飆升的油價今年上半年已經對行業造成沖擊,如今外圍經濟危機對深圳物流企業的影響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深圳港口碼頭都是以外貿為主,珠江三角洲地區一些工廠倒閉和生意不景氣,造成整體貨量下降,企業自然也就面臨無貨可運的境地。 這種影響會隨著經濟危機在中國不斷滲透,且會變得更加嚴峻,整個行景不容樂觀。並且由於經濟危機使得整個行業不景氣,現在物流企業貸款也很困難。銀行放貸需要抵押,物流企業的資產大多是倉庫、車輛等,銀行不認同這些,因此物流企業的貸款問題越來越嚴重。在目前這種經濟不景氣、業務量銳減的情況下,企業急需資金的支持,資金鏈一斷,也就基本面臨破產。 那麼針對目前的局面,我們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首先是開源節流,通過積極挖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來降低業務減少帶來的沖擊。過去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都只關心運輸等單項服務的價格成本,不太注重整體物流的概念。現在的工作就是加強將傳統物流向綜合物流轉型,為他們提供優化整合的整體物流服務方案。這些方案從長遠看會降低生產企業和采購商的成本,也為物流企業贏得了競爭力。 其次,物流企業可以與製造業聯合發展。世界製造業已經進入供應鏈管理時代,少品種、大批量生產模式已經讓位多品種、小批量的精益生產模式。企業加快引入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理念和技術,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庫存,加速企業的現金周期,提高資金利潤率。 最後,物流企業要增強服務創新能力,把創新內化到企業文化中,加強模式創新、業務創新、技術創新,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提升物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對於規模大、實力強、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這次危機可能是一個加快兼並擴張、做大做強的大好機遇;對於中小物流企業,可以發揮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做精做細特色領域,或者依託網路平台,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進行優勢互補。 隨著經濟危機向實體經濟轉化,影響還會發生變化,只要我國的物流企業做好充分的准備來應對這次危機,我們堅信我國的物流產業會變得更加的成熟,發展前景會更加樂觀。 根據幾家專業機構的研究分析,這種負面影響將會持續到2011年。
⑦ 阻礙快遞行業全球化發展的因素都有什麼呀
快遞業伴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互聯網購物的快速增加,對快遞業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創業投資的熱點行業之一對於快遞的含義,新《郵政法》認為快遞是在承諾的時限內快速完成的將信件、包裹、印刷品等物品,按照封裝上的名址遞送給特定個人或者單位的寄遞活動。然而快遞與傳統的郵政業務在運輸對象性質上存在較大差異,傳統郵政業以信函為主要傳遞對象,其實質是信息流的傳遞,而快遞業的實物流特性更為明顯。因此,快遞業與物流業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但通常來講快遞業所運輸的貨物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在時間上比物流業要求更高。可見,速遞業是介於物流業和傳統郵政業之間相對獨立的新興行業。
一、我國快遞業發展現狀
國際快遞業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中國第一家快遞企業成立於1979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求社會能夠提供更加快捷、安全的物品傳遞服務,同時不斷改善的交通狀況及信息管理技術也為這種需求提供了可能,中國快遞業由此應運而生。1980年中國郵政開辦全球郵政特快專遞業務(EMS),隨後國際快遞巨頭也紛紛通過合資、委託代理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1986年頒布的《郵政法》規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質的物品的寄遞業務由郵政企業專營,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但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郵政企業已經無法滿足外貿行業對報關材料、樣品等快速傳遞的需求,民營快遞企業因此迅速崛起。1993年,順豐速運和申通快遞分別在珠三角、長三角成立,1994年初,宅急送在北京成立。2005年12月,中國按照WTO協議全面對外資開放物流及快遞業。2007年9月,《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准發布為快遞業提供了規范服務行業標准。2008年7月,《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09年10月1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和新修改的《郵政法》同步實施,首次在法律上明確了快遞企業的地位,並提出了快遞業的准入門檻。
我國快遞業經過30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產業。2008年,我國登記備案的快遞企業達到5,000餘家,全行業從業人員23.1萬人。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公司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8.6億件,同比增長2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79億元,同比增長17.3%。全年同城、異地、國際及港澳台快遞業務收入分別佔全部快遞收入的7.3%、55.7%和31.7%;業務量分別佔全部快遞業務量的23.5%、70.4%和6.1%。
今年1—4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17.1%,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7.8億元,同比增長7.4%。4月份當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30%,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8%。
二、我國快遞業發展面臨障礙
1城市投遞車輛呼喚合法地位
湖南長沙的李老師長長吁了口氣——論文終於在北京的一家雜志上發表了,快遞公司承諾最多三天就能將雜志寄到長沙,離遞交職稱評定材料的最後期限還有五天,算算正好趕得上。
可誰知盼到第四天,雜志仍未遞到。快遞企業說雜志已到長沙總部,但若送到李老師家,就要再多等一天,如果他著急,也可以自己去取。「不是說好了三天嗎?再等一天就五天了!你們改名叫慢遞算了!」李老師又急又氣。
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4月份,國家郵政局和各省郵政管理局通過「12305」郵政行業消費者申訴電話和國家郵政局網站,共受理消費者關於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384件,其中反映快件延誤的最多,佔到40.6%。
快遞不「快」問題出在哪裡?快遞企業也很重視這一問題。為提高運能,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申通快遞有限公司也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立快遞用無線條碼數據終端系統,以方便消費者實時查詢快件寄遞進程。
「但我們也有苦衷。」申通快遞公司董事長陳德軍告訴記者,「快遞企業利潤薄,支付給航空公司的運輸費不會太高,而運能緊張時航空公司自然會優先保證付費更高的貨物的運輸,快件的寄遞時間難以保證。另外,目前多數快遞企業的城市投遞車還沒有合法地位。貨車白天不能進城,所以城市裡通常是用小麵包車投遞快件。但是按國家規定,小麵包車算客車,不能拉貨。因此快遞企業投遞車輛曾多次被有關部門扣押,有時候要罰款上萬塊錢不說,還會導致快件延誤。」
達瓦認為,把快件簡單視為「貨物」並不妥:「快遞企業投遞車里的快件屬於消費者而並非企業,我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護的。」新郵政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檢查、扣留郵件、匯款。據了解,國務院發布的物流業振興規劃也要求盡快解決快遞車輛通行難問題。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郵政局正在協調有關部門妥善解決這一問題。
當然,解決快遞速度問題,從根本上講還需要快遞企業加強自身管理,提高服務水平。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衛就建議,由於選用不
⑧ 求 經濟全球化對物流的影響 快 謝謝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國際貨代企業物流化的影響物流經濟地區、跨國經營。鼓勵流通企業採用現代物流技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積極發展連鎖經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流通現代化。培育專業物流服務企業。放寬市場准入,取消對物流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進入物流領域,促進現有運輸、倉儲、貨代、外貿、批發、零售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變;建立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物流企業、采購中心;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多式聯運企業通過參股、兼並、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擴大經營規模。清理和完善有關物流的行政法規,改革物流管理體制,破除物流市場的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推動現有物流資源的整合、改造與提升。在運輸型、倉儲型與綜合服務型物流企業,逐步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跨國、跨所有制的大型專業物流企業。提高企業物流信息化程度。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構建物流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物流電子數據交換(ED,)的普及和應用,積極運用企業資源計劃(ERP)和供應鏈管理(SCM)技術,推廣電子自動訂貨(印S)技術。盡快制定物流信息的標准和網路介面規范,建立物流信息的共享機制。推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根據濰坊市物流市場的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物流園區建設規劃,優先整合存量資源,防止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使物流園區成為名符其實的物流功能集結區,經濟功能協調區。以物流的流量、流向為依據,優化綜合運輸網路和倉儲設施的配置,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與組織,解決物流設施系統性差、兼容性差、多種運輸方式不協調、線路與節點不配套和各種設施之間不銜接的矛盾,提高綜合運輸體系和倉儲設施的效率。積極利用市場經濟手段整合現有交通運輸、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加快盤活存量資產,促進技術改造和服務升級。通過科學規劃,努力建設系統化、專業化、規模化、網路化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抓好現代物流人才隊伍的建設。現代物流是跨行業、跨部門的復合型產業,物流人才是物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濰坊市物流專業人才十分短缺。當前要用整合的思路和方法來解決物流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一要整合人才培訓市場,按照國家職業資格標准,規范物流人才培訓認證工作。二是提倡企業與院校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三要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強人才培養的交流與合作,或直接引進國內外物流專業人才。
⑨ 經濟生活的知識分析快遞業發展的經濟意義
消費拉動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
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可以促進電子回商務,促進了資源合理答配置,可以起到國家調整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信息網路化、快遞物流促進了商品流通,降低了商品交易成本,提升了人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品質。
⑩ 運用經濟生活,分析我國快遞發展的原因和積極影響。。有誰會!!!急!
最准確的道理是抄,消費與生產的相互關系。
消費熱點的出現帶動一個新產業的出現與成長。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網路購物,網路生活方式的興起,導致快遞業迅速發展。
消費拉動經濟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可以促進電子商務,網路生活方式的進一步發展,可以起到國家調整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信息網路化、快遞物流促進了商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