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復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制增長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廣泛分享的基礎上。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和借鑒發展的經驗,加強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對推動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市場,放開技術出口限制,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要通過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建設開放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
⑵ 世界經濟的趨勢
21世紀初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⑶ 什麼是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
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重大課題,既關乎世界各國當前的發展進程,也關乎全人類的發展未來。世界各國有遠見的政治家和負責任的企業家,都應該為此而共同努力。
從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看,一些重要的特點和趨勢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主要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們認識和把握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能力,為人類推動生產力發展和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支持;國際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加快,各國經濟發展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各國實現經濟合作共贏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由於歷史和現實等方面的原因,世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許多發展中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外部經濟環境仍在惡化,南北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新的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不斷出現,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面臨困難;能源、資源消耗大幅度增長,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問題嚴重;包括地區沖突、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威脅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進程。因此,可以說,人類的發展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正確選擇只能是推進合作共贏,我們的共同目標只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從自己的發展實踐中深刻認識到:每個國家的發展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今天的發展既是昨天發展的繼續,又是明天發展的基礎。要實現國家發展的長遠目標,在制定發展規劃、選擇發展戰略、確定發展道路和實施發展舉措時,必須既考慮眼前的發展要求,又考慮未來的發展需要,既著力改善民眾的現實生活,又重視發展的長遠利益。為了推進合作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動發展中國家更好地發展,努力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發展是解決發展中國家各種問題的根本之策,也是解決全球各種問題的基礎條件。要推進合作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積極推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發達國家應該更多地關注和考慮廣大貧窮國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氣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步伐,盡快縮小日益拉大的南北發展差距。這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促進發展中成員的發展,應該成為亞太經合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發達國家應切實減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增加對他們的不附加條件的官方援助;應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增強科技發展能力,挖掘市場潛力,使發展中國家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應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改革國際經濟、貿易、金融體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應在平等的基礎上推進南北對話,同時廣泛開展南南合作,加強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減少經濟全球化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風險,推動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目標。
第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在當今新的時代條件下,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世世代代永續發展。
第三,構建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努力發展循環經濟。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發展絕不能以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否則,將使人們付出沉重代價,最終也會危及發展本身。發展要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道路。要注重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大力抓好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提倡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要在資源開采、加工、運輸、消費等環節建立全過程和全面節約的管理制度,構建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的重要基礎。要尊重自然規律,根據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承受能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強對廢棄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環境污染和促進生態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決禁止各種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
第四,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努力創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增長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廣泛分享的基礎上。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和借鑒發展的經驗,加強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對推動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市場,放開技術出口限制,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要通過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建設開放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亞太經合組織應該繼續推進茂物目標的實現,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亞太經合組織原則,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加快本地區經濟發展,增強共同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加強各國企業界的交流,支持企業更加主動地開拓對方市場,積極探索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擴大相互投資。要擴大國際經濟決策的基礎,使發展中國家充分參與國際經濟決策和合作。
⑷ 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世界人口將繼續增長。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預測,在中等生育率情景下,世界人口將由2010年的69.16億增長到2030年的84.25億、2050年的95.51億[47]。人口增長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南部非洲、北非、西亞、南亞等低收入國家,而發達國家人口則略有增長。2010~2030年,發展中國家人口將由56.75億增長到71.31億,年均增長1.15%;發達國家人口將由12.41億增長到12.94億,年均增長0.21%。發展中國家人口比例將由2010年的82.1%提高到2030年的84.6%。
全球城市化進程將持續。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UNDESA)預測,世界城市人口將由2010年的35.59億增長到2030年的49.84億、2050年的62.52億;城市化率由2010年的51.6%增長到2030年的59.9%、2050年的67.2%[37](圖1–17)。城市化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和城鎮。2010~2030年,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率將由46.0%快速增加到55.8%,人口大於1000萬的城市將由2010年的17座增加到2025年的29座。據Seto等預測,2007~2050年全球城市面積將擴展40~143Mhm2,大部分將擠占農業用地來完成城市擴展[48]。
圖1-17 全球人口與城市化率變化趨勢預測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2013)
為了滿足人口增長對糧食需求,全球農業用地將繼續擴展。到2050年,全球穀物需求量將比2000年增加70%~75%,肉類需求量將增加一倍。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估計,到2030年全球農業用地面積將擴展10%左右[49]。聯合國環境署(UNEP)預計到2050年全球農業用地將擴展7%~31%,即350~1500Mhm2,新增農業用地主要是砍伐森林與拓荒天然草地而成的。荷蘭環境評估機構(PBL)預測到2050年全球耕地將凈增1500~1600Mhm2,主要集中在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地區。
全球對礦產、水等地質資源的需求取決於各國未來的發展路徑,存在較大變數。中國、印度、墨西哥、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工業化進程仍將繼續推進,還有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剛剛啟動或即將啟動。發達國家走過的工業化道路,以煤炭資源為動力,以高能源消耗、高資源消費、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要特徵。如果發展中國家繼續走發達國家工業化的「老路」,全球礦產資源開發可能將出現再一次的大幅度增長。據可持續歐洲研究所(SERI)預測,在「現行模式發展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礦產資源消費量將是2008年消費水平的2.7倍,農業用水需求量將增加80%,化石能源燃燒排放的CO2將增加260%[18]。這種情景將給全球環境與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基於對未來發展的預測,聯合國環境署(UNEP)提出了另一種發展路徑——「可持續發展情景」。在這種情景下,各個國家在採取強有力的可持續發展政策方面高度一致、高度協調,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由「現行模式發展情景」向「可持續發展情景」轉變,逐步實現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8]。
⑸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狀況如何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它在進程中會有曲折,會有人反對,但其勢頭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資本、服務、技術、信息、勞務(人才)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統一大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進入新世紀以後,全球化進程加快,各國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市場自由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之所以說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不可阻擋,這一進程不會中斷,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兩個輪子一直往前轉,這兩股力量不可阻擋。這就是市場化的力量和網路化的力量,也稱作市場革命和技術革命。
冷戰結束後,世界市場化的規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蘇聯東歐國家走上市場化道路;中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步推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的控制也大為松動。整個世界的開放度、市場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突破了地域時空的限制,互聯網使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縮小,使商品、資金、技術、信息的流動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
WTO的成立,統一的國際經濟規則的形成,對民族國家的約束力逐步加強,又大大推動了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
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的顯現,南北差距的拉大,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不合理(這些規則是以發達國家為主體制定的),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富國集中,不發達國家有被邊緣化的危險。產業結構的全球整合,使發達國家一部分人失業;工業化的步伐使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出現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興起提醒世界,全球化進程應當調整,需要反思,應當給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歐盟語),應使全球化成為一個共贏共享、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二、世界經濟形成三大主體、三大市場
與經濟全球化一道,區域經濟合作(即區域經濟集團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趨勢。
現在,全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大大小小多達140多個,但在世界經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佔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是三大主體: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正在籌劃並形成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世界經濟的興衰起落,與這三大區域經濟板塊密切相關。
經過五次擴大,歐盟今天已成為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組織。25國人口4.5億,GDP逾10萬億美元,佔世界總GDP的30%。歐盟已建立起歐元區,統一了貨幣,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經濟領域與美國相抗衡的力量。
⑹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和特點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其突出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⑺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
自己看著節選吧。
當代世界經濟發展主要趨勢
世界經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部大環境;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是世界的內在組成部分。在新世紀將要到來的時候,以和平與發展這個當今時代主題為大背景,世界經濟諸主要趨勢呈現為新的發展狀況,這些趨勢同時並存、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邁向21世紀的世界經濟發展圖景。觀察和分析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形勢,對於正在從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我國,是十分重要的。這里僅就當前世界經濟主要發展趨勢的狀況,作一個概要的闡述。
一、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名詞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經出現,很快風靡全球。對其意義作怎樣高的估價都不過分。有人說,全球化是「一場為期50年不可逆轉的世界經濟變革。」還有人說,「在現代國際關系中,沒有哪一種關系比世界全球化進程更為突出」。「全球化」的提法也開始出現在中國領導人的正式報告中——***總書記在中共十五大的報告中提出,「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趨勢,我們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關繫世界經濟全局的、長期的發展大趨勢。諸如東亞金融風波,以及今後可能出現的其他世界經濟重大事件,都離不開經濟全球化這個大背景。試想,若無貿易、投資自由化,何來東亞國家的出口導向、大進大出、經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資源和市場的狀況?若無金融自由化、信息化,何來大量資金(特別是「游資」)出入自由的方式和劃撥便捷的手段?若無生產、資本的國際化、一體化,何來觸動一點,牽及其他,金融風波迅速蔓延、擴大的傳導機制?諸如世界經濟兩極分化、多極化、區域化等等趨勢的新發展,都與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有著這樣那樣的關系。因此,各國都要正視和加深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認識。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一,是經濟資源愈益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這種流動是愈益自由的,即弱化國家界限的障礙,實行經濟自由化。例如,就以關稅率大幅下降為主要特徵的貿易自由化而言,二戰結束後初期,世界各國進口關稅平均水平為40%,而現在工業品的加權平均關稅水平,發達國家降至3%,發展中國家降至14%。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二,是經濟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是愈益全面的,即包括商品、勞務、技術等在內;是愈益大量的,即流動速度加快、規模容量增大。這具體體現在資源國際流動的各個領域的擴張上。世界商品貿易額在1948至1998年年均增長6%,遠高於同期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年均增長3.8%)。1998年世界商品貿易額高達5.8萬億美元。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70年的64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1.3萬億美元。世界跨國直接投資額(年流量)從1970年的40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200億美元;世界跨國銀行的國際貸款額(累積量)從1970年的45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8萬多億美元;全球外匯市場日交易額從1973年的15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7年的1.5萬億美元。特別是作為國際分工、跨國生產和資源流動主體力量的跨國公司,在當代有了迅速的發展和壯大,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其產值、對外直接投資、國際貿易和專利、技術國際轉讓,已分別佔世界相應總額的1/3、70%、2/3和70%。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三,是把世界各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結為一個全球經濟的各種資源流動方式、紐帶愈益相互結合、影響,而非各自互不相乾地平行、孤立發展。這種諸資源國際流動方式、領域相互結合、一體化發展,主要表現為促進、轉換、互補三個方面。相互促進,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自身發展的同時,兼及促使其他方式、領域也得到發展。譬如資本流動帶動商品流動(出口信貸支持商品出口)。相互轉換,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動機,既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來實現,也可以轉換為其他方式、領域的發展來實現。譬如商品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技術貿易轉換為對外投資。相互彌補,是指某種資源流動方式、領域發展的不足,由其他相近的方式、領域的長足發展所彌補。譬如,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互補。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四,是世界各國經濟日益相互開放和融合。具體而言,各國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與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的相互依賴一般用「貿易依存度」來體現,戰後幾十年中世界經濟的貿易依存度迅速上升。全球貨物與服務的出口佔全球總產出的比重,1950年僅為7%,而到1998年已達23%;而且不僅世界各國平均的外貿依存度超過了20%,諸如美國、日本等經濟大國的這一比重也突破了20%的傳統界限。
經濟全球化的突出表現之五,是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整個世界經濟的變動愈益相互影響和制約。世界各國經濟相互融合、依賴愈益加強的狀況,決定了兩個方面的影響和制約。一方面,一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深受外部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影響和制約。譬如美國,近年來其經濟狀況不錯。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較低的失業率,與此同時通脹率沒有上升,這是25年來獨一無二的。美國經濟狀況較好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說經濟全球化和美國對外經貿的發展,是美國目前經濟「一高二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經濟增長而言,據美國前總統福特、卡特等人寫的一份報告,美國近4年來的經濟增長中有1/3來自外貿出口,就失業降低而言,據美國商務部的經驗數字,每年美國有1800萬人的就業是靠商品和勞務的出口解決的;就通脹降低而言,連美國總統柯林頓都在說,經濟全球化以及美國「相對開放的經濟」正在抑制著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一國國家經濟的發展狀況,也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產生影響和制約。譬如1997年泰國發生金融危機,引起東南亞金融危機,又波及到韓國、日本,使佔世界經濟1/5比重的東亞經濟體出現嚴重衰退,從而使整個世界經濟增長下降。
二、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
發展不平衡,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一重要規律和趨勢。這一趨勢在當今世界,表現在西方國家之間,那就是由大戰結束之初的美國一極獨霸演變成美、歐、日三足鼎立;表現在南方國家之間,那就是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分成了「最不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發展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高收入石油生產國」四種類型;表現在南北之間,那就是世界經
濟南北鴻溝的擴大。特別是其中的南北不平衡,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意義尤為重大。
(一)世界經濟的南北靜態不平衡——實力地位懸殊
在當代世界體系中,原來的殖民地、附屬國,已成為政治獨立的主權國家,但仍是經濟上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而原來的帝國主義國家,盡管殖民地喪失殆盡,但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是發達國家,並且在世界經濟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這種形成於60年代不結盟運動產生、第三世界興起的南北兩方的世界經濟「域格局」,伴隨著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蘇東劇變而最終得以確立。從靜態觀察的角度,世界南北不平衡可從目前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體現出來。
第一,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實力中處於主體地位。發達國家其國家數僅佔世界的一成,人口佔一成半,但體現經濟實力的主要指標它佔世界的比重卻很高——GNP佔七成半,外貿佔七成,國際投資佔八成,信貸佔九成。
第二,發達國家在世界產業結構和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優勢地位。
西方國家第三產業比重大(60%以上),製造業、特別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發達,使其經濟的應變能力較強,財富的增值幅度較大,並在國際經濟交換中攫取較大的利益。
第三,發達國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處於制約地位。西方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世界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
第四,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事務中處於支配地位。西方國家在相當程度上支配著國際經濟機構的活動(例如世界銀行的五大常任執行董事由美英、法、德、日各居其一;該5國的投票權佔全部投票權的近40%);支配著世界經濟主要因素(如國際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
(二)世界經濟的南北動態不平衡——貧富兩極分化
世界經濟發展不僅是不平衡的,而且這已不是一般的不平衡,它已帶來世界的兩極分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換言之,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趨勢衍生出另一個趨勢——兩極分化趨勢。
從經濟增長率來看,近十多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確要比發達國家高一些;人們一般預測未來的經濟增長率發展中國家仍會高於發達國家(例如1998年底世界銀行預測1998、1999、2000年三年的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分別為1.7%、1.6%和2.3%,發展中國家分別為2.0%、2.7%和4.3%)。但是,考慮到經濟粗放性、基礎差等因素,發展中國家需在經濟增長速度上有較大的優勢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像非洲這樣的經濟落後地區,盡管在1994到1998年連續5年經濟增長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它的1998年3.7%的增長率雖然比世界平均增長率1.8%高,但不足以縮小差距,改變世界經濟的兩極分化趨勢。再者,發展中國家自身發展很不平衡。在過去的十多年,只是東亞(主要是中國、四小龍、東盟)和南亞(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的增長率高於發達國家許多,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普遍低於發達國家或與發達國家差不多。可以說,過去十多年3%的發展中國家總體平均的增長率,以及未來更高的增長率(世界銀行1997年9月9日發表的《1997年全球經濟前景和發展中國家》的報告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發展中國家的年均增長率可能達到5%—6%),主要是反映發展中國家的佼佼者在以較快的速度追趕發達國家,並不說明世界經濟兩極分化趨勢的減弱。再考慮到人口因素,世界兩極分化趨勢更為明顯。由於貧富兩極分化主要是指人均經濟水平而非經濟總量,而發展中國家不僅人口多而且人口增長過快。因此,對比一下世界兩端的人均水平的貧富差距狀況,可以看到兩極分化趨勢在加強。1950年世界銀行統計的人均收入,發達國家為低收入國家的24.3倍,這個差距在世界銀行1998年的統計中,擴大為70多倍。
三、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
目前的多極化世界經濟格局表現為美歐日三極並存。在進入90年代以來至21世紀初的一個可預見的時期,不僅三極之間發生著實力地位消長的新變化,而且新的經濟力量中心也在崛起著。
1.多極之首的美國的實力地位主要表現為:
第一,速度優勢。自1991年3月美國經濟走出低谷至今,已連續增長逾8年。相比於歐、日,美國經濟增長率居三極之首;1993—1998年的年均經濟增長率,發達國家總體為2.2%,其中,美國為3.1%,歐盟為2.0%,日本為1.1%。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優勢主要基於其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及高技術產業化的發展,在這方面,歐、日落後於美國。
第二,經濟總量優勢。據世界銀行「1998年全球經濟指數報告」所列各國國民生產總值,美國為74335億美元,居世界首位,日本為51492億美元居第二,德國為23646億美元居第三。
第三,市場優勢。美國擁有一個巨大的(日本不如)、統一的(歐盟不如)的國內市場,內需是發展的主要動力;美國也有一個龐大的,對經濟發展日益重要的國外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出口6711億美元,佔世界出口貿易的12%);美國還有一個世界最大的進口市場(1998年美國商品進口8000多億美元),這個市場在世界消費不振特別是日本進口不振的今天,尤顯出其對世界市場、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第四,金融優勢。東亞金融風波及而後相繼發生的一些金融危機使得美國在金融領域的美元貨幣優勢、金融體制優勢和金融手段優勢尤為突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元作為惟一世界貨幣的地位無存,但美元的第一世界貨幣地位和「有毒的特權」仍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央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政策、措施影響著整個國際金融的運作;「世界銀行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游戲規則」、政策、措施偏離了美國的利益,意圖就難以制定和實施。
第五,地緣經濟優勢。美國的地緣經濟關系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本身所處的北美(組織框架為「北美自由貿易區」)以至整個美洲(1998年4月正式啟動建區談判的「美洲自由貿易區」),也包括西向亞洲、大洋洲(「亞太經合組織」)和東向歐洲(擬議中的「歐美自由貿易區」),這使得美國的對外經濟聯系和影響力在世界任何地區都舉足輕重的。相比之下,歐盟、日本的地
緣經濟重心基本是單一的,前者在於東西歐和歐洲大陸鄰近地區,後者在於亞太地區,從而經濟影響力更多地帶有地區性的色彩。無疑美國也有其自身的矛盾和缺陷。例如赤字的削減、通脹的降低轉化為高國債的凸現;國內儲蓄率較低和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靠高外債(目前美國對外債務已逾1萬億美元)替代;相對於生產能力擴大而國際市場有限的矛盾表現為貿易赤字(1998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1686億美元)居高不下;實際經濟中勞動成本的上升
使勞動生產率增長不力;虛擬經濟中股市、房地產正在「冒泡」,等等。
2.泡沫破裂的日本的實力地位
進入90年代的三極中,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狀態與美國發生了此消彼長的位置互換。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每一個10年,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都是既快於西歐、更快於美國的,從而使日美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國民生產總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約相當於美國的6%上升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然而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高峰的同時,其經濟泡沫也達到了頂點。1989年末,日本的資產價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倍;日本的國土面積僅為美國的4%而其市場價值卻是美國的5倍多。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長期膨脹的。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到1992年,其股價跌落60%以上,房地產價格跌落70%以上。泡沫經濟破裂使得在這之前大量貸出資金的日本銀行陷入巨額壞帳的泥潭而不能自拔(1998年初數據顯示,日本146家銀行持有的不良債權高達76萬億日元),並使日本經濟在90年代以低於美國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的劣勢陷入經濟停滯,這是日本自戰後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個時候又遇上了東亞金融危機的發生,這對日本經濟是再糟糕不過的事情了。這場風波既充分顯露了日本實力地位的下降和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反過來又對不振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現0.7%的負增長,1998年進一步惡化為2.8%的負增長,1999年開始有所好轉,但仍不能說已走出衰退。然而,如果根據近年來日本經濟不振的狀態,得出日本經濟就此衰落的結論,尚為時過早,根據不足。日本的經濟實力、影響力只是相對於美國而減弱或相對於泡沫經濟高漲時而收縮,而非基礎上的元氣大傷和實際經濟的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排世界第三、四、五的西歐三大國德、法、英的國民生產總值之和還要多;日本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逾4萬美元,高居於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7大國之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並擁有居世界第一位的高達22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日本的國內儲蓄率大大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同時其銀行海外融資金融佔全球國際資本市場融資余額的20%;日本自1985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凈債權國,這個地位一直繼續至今,連美國國庫券的10%以上(約為3200億美元)都被其海外最大買家的日本所掌握。
總之,「21世紀是日本世紀」或「日美合霸主宰世界經濟」已屬氣泡之語,受泡沫經濟破裂和東亞金融危機雙重打擊的日本經濟也困難重重,但目前日本經濟實力猶存,邁向21世紀的日本經濟仍是多極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一極。
3.一體化的歐盟的實力地位
西歐的經濟發展態勢在美歐日三者中始終處於中間的位置。80年代以前,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如日本,但快於美國;進入90年代後,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日本,但落後於美國。以一個國家集團的實力計,歐盟的一些主要實力指標不僅大大高於日本,甚至超過美國。例如,國內生產總值,歐盟佔世界的29%,美國佔25%,日本佔18%。然而,不能簡單地據此認為歐盟的實力地位世界第一。
歐盟是一個國家集團,15個國家的集合,盡管其一體化程度較高(即不是15國簡單相加之和),可以作為一個實體與美、日並立,但畢竟不像美、日那樣作為單一國家立於世界。歐盟的地緣經濟關系的地區重點決定了其對外經濟影響力與日本一樣帶有更多的區域性質,這不同於美國的全方位地緣經濟關系從而全球性的經濟影響力。例如當1992年、1993年發生英鎊、義大利里拉危機時,西歐傾全力千方百計平息風波的沖擊;而當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時,雖不能說歐盟完全側身其外,但其作為不大。
歐洲貨幣一體化倒是歐盟的具有全球性影響力的重要所在。作為一個15國組成的國家集團,一體化進程是決定歐盟在世界格局中實力地位增強的一個關鍵。而目前的貨幣一體化,既會使歐盟一體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歐盟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會在動盪不已、危機迭起的世界金融領域,為歐洲貨幣地位的提高增加一個新的籌碼。作為美國、歐盟、日本三極世界經濟格局的組成部分的美元、歐洲的貨幣、日元三極世界貨幣格局,隨著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問世,發生了新的變化。歐元比之原本就地位最弱,現又受到東亞危機打擊的日元,其地位會進一步增強;就是比之雄風猶在且在東亞危機中大逞威風的美元,從長遠看歐元也會構成挑戰(盡管歐元誕生大半年來,其表現並不如原來預想的那樣好),這種挑戰的結果不一定是歐元取代美元成為世界貨幣之王,很可能是歐元搶佔美元的一些地盤,縮小在地位上與美元的差距,形成「兩強(美元、歐元)一弱(日元)」的三極世界貨幣格局。
總之,歐盟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並在不前不後、不高不低的較為平穩的經濟發展態勢中加強了自身的一體化,盡管其經濟發展面臨著高失業等等困難,一體化也並非一帆風順,但在一個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和統一的歐元貨幣條件下,歐盟在多極格局中的地位,可能會進一步增強。
四、世界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
區域一體化,即地理相近的國家相互採取比對區域外國家更為開放、自由的政策,並在體制框架上結成經濟聯合組織以至國家集團的進程。區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按其一體化程度排序主要有:①「特惠關稅區」:其特點是區內成員相互給予第三國不能享受的關稅特別優惠待遇。②「自由貿易區」:其特點是對區內取消關稅,對區外不統一關稅標准。③「關稅同盟」:其特點是對內取消關稅,對外統一關稅。④「共同市場」:其特點是成員之間不僅商品貿易,其他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也都取消。⑤「經濟聯盟」:其特點是除了共同市場的要求,還要統一經濟政策,建立超國家的權力機構等。
區域一體化趨勢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來尤顯其強勁的勢頭。據聯合國、世貿組織等國際機構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區域性經濟組織已逾100個,其中約70%是90年代以後建立的。在這眾多的區域組織中,「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合組織」是世界經濟區域化趨勢的代表。該三大區域組織的貿易額佔了世界貿易總額的85%左右,GNP約佔世界總值的
80%。
區域一體化趨勢的主要動因有兩個:一是對內可使區域組織的成員享有區域一體化的好處。因為任何一種形式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內部都有其特殊的優惠待遇。如果區域一體化的市場優惠從而帶來的好處低於全球性一體化、全球多邊安排,那就失去了意義。正是這些好處使得區域內資源流動更方便自由。例如目前歐盟國家60%的出口是在歐盟內部進行的;二是對外可以增強區域集團及其成員的實力地位。在國際舞台上,以單獨一個國家的面目出現畢竟不如以一個國家集團或集團的成員的面目出現更有分量。例如東盟以其集團的身份就可以倡導和組織「亞歐會議」。正是在上述動因趨動下,世界經濟區域化成了相對於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另一大趨勢,並行發展。全球化帶來的三個問題在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世界經濟政治局勢復雜多變之際,正確把握經濟全球化與其他趨勢的關系就必須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一、全球化是否等同於資本主義化
在西方國家把全球化等同於資本主義化是十分流行的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羅伯特·海爾布隆納曾經聲稱「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體制的競爭,在其正式開始後不到75年時間內已經結束,資本主義獲得了最終勝利。」這種觀點在「全球經濟變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後,尤其顯得具有「說服力」,似乎全球化的發展已經使資本主義脫離了特定的歐洲歷史的淵源,成為普遍認可和接受的「全球的抽象」。這種看法首先就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對不同社會形態或不同社會生產方式本質特徵的總結,是分別涵蓋不同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范疇在內的社會制度集合。而經濟體制只是對經濟調控形式和運行機制的抽象,是整個社會制度解決資源配置的具體方法。它不僅受到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的制約,同時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以及現實國情也決定著經濟體制的各種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由於社會制度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卻處在變化之中,所以在既定的社會制度內經濟體制調整在所難免。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經濟體制可以脫離社會制度獨立存在,但以經濟體制的調整作為判定社會制度成敗的依據難以站得住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當生產關系不再是生產力的促進要素,反而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時,根據社會經濟活動方式和水平(生產力)對舊有的經濟體制(生產關系)進行修正,是一場自下而上的革命。小平同志說得好,只要不觸及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避免兩極分化,經濟體制的改變就不會改變社會主義的性質,況且市場經濟體制本身並不專屬於資本主義。(這一點將在下面論述)全球化進入資源全球配置,國際分工精細化,全球統一市場完善的階段是社會生產力循序漸進發展的內在要求,試圖以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推翻人類社會發展史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邏輯順序,不是沒有常識,就是別有用心。
其次,之所以會加深全球化等於資本主義化的錯覺,是因為長期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對計劃和市場的關系、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關系、社會主義國家能否搞市場經濟等一些重大理論問題認識模糊,把市場這種經濟調節手段和社會主義制度人為地對立起來,把屬於全人類的生產方式片面地理解為資本主義的「專利」。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分別與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掛鉤,賦予階級內涵。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事實上,資本主義國家在國民經濟計劃管理、國民收入分配調節、在集中資源進行重大科技項目開發等方面也都借鑒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社會主義國家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利用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利用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的一切經濟建設成果,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同樣不應該狹隘地被視為資本主義化。
第三,這種觀點的要害在於根植於西方社會骨子裡的「資本主義中心論」,在他們看來「第一世界」所處的中心地帶控制著世界的政治、經濟命脈,大肆推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實行全球資本主義戰略。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誠然,從全球化的歷史進程看來,全球化的動力緣於西方國家,後來廣大的邊緣國家並沒有選擇的餘地,被迫參與其中。然而誰也無法否認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一度使資本主義全球體系前所未有地受到強烈地沖擊,盡管社會主義運動暫時陷入低潮,但並不能因此而抹殺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化歷史上寫下的厚重一筆。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兩種體制斗爭的形式已經由冷戰時代劍拔弩張激烈對抗轉向後冷戰時代的發展之爭。全球化導致的資本主義蔓延同時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固有矛盾的傳播,由此造成的無序與混亂必將成為人類尋求更理想社會制度的現實基礎。而社會主義強調公有制為基礎,強調按勞分配,它所倡導的平等、效率、反對剝削與壓迫的理念不會因為具體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真理,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事實證明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非西方社會力量強大,「資本主義中心論」正在遭到來自各方的挑戰,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化的觀念遭到越來越多的反對。既然雙方交鋒不會完結,也就不能把全球化簡單地看作資本主義一元化的過程。
⑻ 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21世紀初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三)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21世紀前1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世界經濟的調整完成,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在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推動下,世界經濟調整的完成,將使各國按照比較利益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大范圍內追求要素的最佳組合。整個世界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1)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調整將推動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推動者的發達國家以及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因利用了這次經濟調整的契機,不同程度地將高科技、信息和知識作為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其發展將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個世紀前15年內,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源於高科技,信息和知識在投資、貿易和生產等領域的高度應用。
(2)下一輪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會繼續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對於「邊緣化」國家來說,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1971年制訂了最初的最不發達國家標准,到1994年進行了5次修訂。伴隨著每一次修訂,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標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1971年時有25個),分布在非洲(33國)、亞洲(9國)、美洲(1國)和大洋洲(5國)。
上述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是未來15年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消除貧困,緩和不平衡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貿易自由化成為基本潮流,但仍有變數存在
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合作,在未來15年裡將形成機制化。不僅區域經濟合作圈內部,貿易壁壘將極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區域經濟合作圈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得到極大發展。貿易自由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
在貿易自由化潮流下,發達國家是主要獲利者。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本國市場與本國工業將受到發達國家資本強有力的沖擊。
從總體趨勢上說,貿易自由化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貿易因此將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當指出,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國家利益,將會製造出一些新的貿易壁壘,從而對貿易自由化形成障礙。當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還未來得及處理如何將其國內經濟政策適應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這類嚴肅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已把更多的新議題,列入世貿組織新的議事日程中去了,使這些國家面臨嚴峻的國際環境。例如,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准以及貿易與競爭政策等等類似的「新貿易問題」,都已列入了世貿組織的談判議程。這些問題以抵制「生態傾銷」、「社會傾銷」及「不公平競爭」為借口,必然會給21世紀的國際貿易帶來新的障礙,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帶來阻力,從而也給未來的多邊貿易體制帶來幾多變數。
(三)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將占很大比重
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產業結構的中堅,高新技術產品將不斷涌現並成為未來15年內重要的貿易內容。世界銀行《1998/99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經合組織成員,高科技產業在製造業總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當顯著。
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有2/3來源於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產業。美國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佔出口的總額的40%,下一世紀這個比例還將有更大的增加。這種變化在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中國為例,高新技術產業今後幾年內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估計全社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在2000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2010年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世界電子信息業的強國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
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不僅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而且,其產品生產的擴大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急劇地降低生產成本,並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形成嚴峻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四)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
(1)綠色貿易成為主流。將在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這與傳統工業不同,傳統工業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因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未來15年裡,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觀念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將遵循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即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資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下的生產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配合。在此基礎上,綠色消費將成為潮流,綠色貿易將順應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得到極大發展。
(2)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奮斗,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在邁向工業化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其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與發達國家趨同,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屆東盟外長會議表示,與會各國將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出現一個約4.7億人口的大市場。盡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盟受到沉重打擊,但從目前情況看,東盟已從打擊中復甦,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必定是貿易大國爭奪的重要市場。
雖然上述發展中國家(地區)不可能與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同等地位,但新的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大大促進其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逐步發展,一部分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必定會成為未來國際貿易重要的推動力量。
(五)資本將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過對90年代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墨西哥危機與亞洲危機)的反思,各國的金融改革將逐步完成,從而有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以高科技、信息、知識為內容的國際分工,也將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資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動,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20世紀。未來15年裡,歐元可望確立其國際貨幣的地位,並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完)
⑼ 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採取的策略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影響。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多數國家都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以國際分工為客觀基礎的經濟全球化使商品和勞務的國際流通高度自由化,使生產要素的國際配置更加合理化,為整個世界的經濟增長與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正因為如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除了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增殖提供了條件外,其有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依賴度進一步加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都把越來越多的產品投入世界市場,同時又把世界市場作為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途徑。目前,不僅發達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和市場上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交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依賴度明顯增強。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更快地提高生產力、加速經濟發展和更好地運用比較優勢提供了更多的契機。經濟全球化的客觀基礎是國際分工,而國際分工首先是與生產力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分工專一化是提高生產力的有效手段。發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化,就可以在更廣闊的領域內發揮國際分工的效能,從而更快地提高本國生產力和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
3、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資本增值提供了條件。隨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及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量不斷增加,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雖然從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的跨國經營由於起步較晚規模較小、產品技術含量低,但有些跨國公司發展迅速,已從貿易活動深入到國際生產領域和高科技領域,具有較強的實力。
4、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更多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的機會。經濟全球化既可使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改善投資環境,又可使發展中國家擴大同其他國家的經貿關系,進一步加強發達國家的企業對發展中國家市場的信心。
(二)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負面影響。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經濟全球化在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對發展中國家的主權、經濟安全、價值觀念提出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為經濟全球化付出沉重代價。在全球化浪潮下發展中國家的機遇和挑戰將是新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中心問題,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的平穩發展。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威脅經濟安全。經濟安全觀是與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以及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分不開的。衡量經濟安全的標准有兩個:一是國際競爭能力,因為追求經濟安全的目的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沒有國際競爭力,一國的經濟安全就沒有保證;二是一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決定著一國經濟命脈的控制權問題。
2、危害金融安全。與較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體制不健全,金融市場不發達,缺乏高級金融人才。而發展中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管,一旦國內經濟出現問題,發達國家的投機資本便會乘虛而入,必定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
3、經濟全球化又進一步拉大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按照目前的世界經濟格局,發達國家擁有先進的技術、優秀的人才,所以更加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的距離。當前世界上的「新經濟」仍然是「富人的游戲」。發展中國家如果不迅速改變信息產業落後、信息貧困的狀況,就會被發達國家甩得更遠。
4、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知識經濟的發展,以及由於資源枯竭、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而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課題,發展中國家遇到了一系列全新和復雜的問題。
二、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對策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是不可避免的嚴重挑戰,又是可以利用的機遇。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認真地進行研究,結合本國實際採取相應的對策,才能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抓住機遇,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面對全球化時代提出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必須冷靜思考,沉著應付,積極尋找應對策略和措施,並獲取利益最大化。
第一,維護國家經濟主權,保證經濟安全。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增強綜合國力是發展中國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其中,最主要的是堅持擴大開放,努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還要在加速本國科技進步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結構。發展中國家應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提高對外開放程度,降低對外依賴程度;應加快對外開放步伐,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廣闊的經濟活動圈。與此同時,要注意防範經濟的對外依賴性,消除威脅國家經濟安全的隱患。
第二,大力推進國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同時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全面參與國際貿易。目前,國際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發展中國家如果能利用自己比較優勢並能提高本國的商品出口競爭力,就能增強貿易創造價值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捕捉市場需求動向,尋找能發揮本國勞動力優勢、資源特點和民族傳統特色的切入口,進入國際市場。所以,利用國際市場來實現和增殖本國產品和勞務的價值是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經濟的正確選擇。
第三,充分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學習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經營方式,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目前,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工業化時期,不少國家尚未實現工業化,即使實現了工業化的新興經濟體,其工業內部結構檔次也並不高。有些產業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關鍵部件仍需依賴國外,依然受制於國外。因此,要繼續引進發達國家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比較優勢,擴大就業,擴大對外貿易,完成工業化進程;同時,大力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搶占未來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實現現代化。
第四,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和貿易規則的制定與修訂,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二戰以來,西方國家已經制定過一些國際規則,如布雷頓森林協議、關貿總協定等,對國際經濟的運營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所有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訂都是由西方大國主導的,都以西方大國利益為准繩。在發展中國家的堅持要求下,國際規則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是總體上更有利於發達國家。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修訂,珍惜自己的發言權,爭取和捍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安全。
總之,經濟全球化進程及其發展,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發展中國家只有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其國家經濟帶來利弊的基礎上,採取相應的對策和積極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全球化對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沖擊,很好地利用經濟全球化給本國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鞏固對本國工業化進程產生的一些積極成果,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立於不敗之地。尤其是中國要充分地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為我們實行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失時機地利用我們的優勢,藉助國際經濟發展的動力,使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再上新台階。
⑽ 如何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重大課題,既關乎世界各國當前的發展進程,也關乎全人類的發展未來。世界各國有遠見的政治家和負責任的企業家,都應該為此而共同努力。
從目前全球經濟發展看,一些重要的特點和趨勢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主要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們認識和把握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能力,為人類推動生產力發展和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支持;國際生產要素優化重組和產業轉移加快,各國經濟發展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各國實現經濟合作共贏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由於歷史和現實等方面的原因,世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許多發展中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外部經濟環境仍在惡化,南北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新的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不斷出現,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面臨困難;能源、資源消耗大幅度增長,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問題嚴重;包括地區沖突、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威脅著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進程。因此,可以說,人類的發展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的正確選擇只能是推進合作共贏,我們的共同目標只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從自己的發展實踐中深刻認識到:每個國家的發展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今天的發展既是昨天發展的繼續,又是明天發展的基礎。要實現國家發展的長遠目標,在制定發展規劃、選擇發展戰略、確定發展道路和實施發展舉措時,必須既考慮眼前的發展要求,又考慮未來的發展需要,既著力改善民眾的現實生活,又重視發展的長遠利益。為了推進合作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動發展中國家更好地發展,努力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發展是解決發展中國家各種問題的根本之策,也是解決全球各種問題的基礎條件。要推進合作共贏、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積極推進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發達國家應該更多地關注和考慮廣大貧窮國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氣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步伐,盡快縮小日益拉大的南北發展差距。這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促進發展中成員的發展,應該成為亞太經合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發達國家應切實減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增加對他們的不附加條件的官方援助;應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增強科技發展能力,挖掘市場潛力,使發展中國家形成自我發展的能力。應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改革國際經濟、貿易、金融體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應在平等的基礎上推進南北對話,同時廣泛開展南南合作,加強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減少經濟全球化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風險,推動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的目標。
第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在當今新的時代條件下,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世世代代永續發展。
第三,構建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努力發展循環經濟。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發展絕不能以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否則,將使人們付出沉重代價,最終也會危及發展本身。發展要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道路。要注重優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大力抓好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提倡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實現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要在資源開采、加工、運輸、消費等環節建立全過程和全面節約的管理制度,構建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和提高人們生存質量的重要基礎。要尊重自然規律,根據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承受能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強對廢棄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環境污染和促進生態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決禁止各種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
第四,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努力創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經濟增長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廣泛分享的基礎上。世界各國相互學習和借鑒發展的經驗,加強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對推動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市場,放開技術出口限制,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要通過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建設開放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亞太經合組織應該繼續推進茂物目標的實現,按照世貿組織規則和亞太經合組織原則,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安排,加快本地區經濟發展,增強共同抵禦經濟風險的能力。要加強各國企業界的交流,支持企業更加主動地開拓對方市場,積極探索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擴大相互投資。要擴大國際經濟決策的基礎,使發展中國家充分參與國際經濟決策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