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慢城的推廣
「慢城」讓城市更適合生活
2013年8月28日,溫州市旅遊局召集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就如何打造 「慢城溫州」進行探討。長期生活在國外「慢城」中的意中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陳雲秋描述構建的慢城藍圖令人嚮往。「慢城溫州」這種全新的城市模式概念的提出,使很多與會專家為之叫好,紛紛為如何在溫州推廣慢城運動,打造「慢城溫州」出謀劃策。溫州市旅遊局局長張純潔說,旅遊是生活,是體驗,是感悟。慢生活將是未來的一種態勢,而由慢生活衍生出來的「慢游」就是旅遊加休閑的完美結合,它符合旅遊的發展要求,同時,它也符合了廣大市民的需求,是人生的一種價值體驗。
起源於義大利的「慢城」運動。
我們生活在一個速度至上的時代,效率和速度裹挾著我們不斷奔波,整個世界被擠壓成一個字:快。當大自然的閑情逸致離我們越來越運,當抑鬱症、亞健康開始籠罩在我們四周,當暴戾的情緒蔓延在社會的上空……這種不正常的狀況,已經讓許多人對自身的生活質量進行反思。他們開始倡導一種讓生活節奏慢下來的理念。這種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並進而形成一股新潮流,這就是「慢城運動」。「慢城運動」起源於1999年的義大利。
十幾年間,這一運動鋪開到全世界13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鎮、社區。「慢城」是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根據世界慢城聯盟的規定,獲評的城鎮、村莊或社區必須人口在五萬以下,追求綠色生活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支持傳統手工業,不設快餐區和大型超市等。
慢城並非慢效率,它追求的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慢城更不是摒棄現代科技,它鍾情的是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其核心是要倡導純粹的生活,保護當地特色,對伴隨全球化而來的同質化和標准化說不,強調在悠閑的生活節奏中回歸生活的本質與體會生命的意義。
「慢城溫州」反映了一種民生渴望。
改革開放30年來,溫州人憑借「敢為天下先,特別能創業」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取得舉世矚目的光環背後 ,諸多負面問題也初露端倪,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溫州高房價直逼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讓很多溫州人一輩子都為了賬單、房子而忙碌;汽車擁有量的不斷增加,讓溫州似乎在一夜間就變得擁堵不堪,溫州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這一切的一切無一不敲打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對原有的生產模式進行思考和反思。溫州是否真的該慢下來了?!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如果太追求速度,就可能會在質量上打折扣。溫州所暴露出來的弊端,都可以成為我們要慢下來的充足理由。「慢」並不僅僅意味著相對快節奏而言的放慢速度,它更主要意味著對時間的更好利用,以及對精緻生活和品位的訴求。
溫州過去發展經濟,主要依賴資源消耗,依賴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外貿出口,這種粗放型出口導向的發展方式代價高、波動性大,已難以為繼。因而溫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所以「慢城」的引入或將成為一種必然,能「慢」出新的思路。
爭取較高的GDP不過是發展中的一個過程 ,發展的終極目標還是百姓生活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如果「慢」下來能夠提高溫州人民的幸福指數,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慢」下來呢?更何況理智的「慢」,並不消極,而是另一種積極的方式。就如同給狂奔的烈馬套上了韁繩、給疾馳的火車裝上剎車,張馳有度,收放自如。溫州已經進入了產業轉型戰略升級的重要時機,在這個階段,發展已經不能再單純追求效率,應把可持續發展、環境質量改善等作為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這個時候「慢」下來,通過慢下來思考、比選、甄別,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好的現實條件。
「慢城」在溫州的現實可行性。
「慢城溫州」的概念確實讓人心生嚮往,但是慢城的概念源於西方發達國家,在溫州發展慢城是否具有現實可行性?慢城概念出現在現今的溫州是否適當其時?在仍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商業時代,這種「慢」能持續下去嗎?會上,意中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陳雲秋認為,城市發展需要多元的理念,需要經濟與社會的和諧化、可持續化。為了城市的軟實力、實現包容性增長,慢城恰好為溫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他通過分析慢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的案例,指出在溫州發展慢城運動具有現實的可行性。
市委市政府建設「三生融和、幸福溫州」確定為溫州市「十二五」發展的戰略目標,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把握溫州現階段發展特徵,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做出的戰略部署。與慢城提倡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的生活環境,要求減少噪音與交通流量、增加綠地與徒步區、發展地方產業、應用環保科技和培養熱情好客的人文精神等,強調在悠閑的生活節奏中回歸生活的本質,體味生命的意義,反對鋪張浪費、高污染、高能耗和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為了給民眾創建一個宜居的幸福之城。我們可以在建設「三生融和、幸福溫州」的戰略決策下,結合慢城理念和核心內涵,策劃出適合溫州本地的慢城模式,並利用「國際慢城聯盟」的網路平台,打造堪稱世界旅遊品牌的精品項目,使溫州成為國際性的慢城旅遊城市。
一些專家認為,慢城運動就是為了保護當地特色,對伴隨全球化而來的同質化說不,可以說慢城也是特色之城,溫州同樣有著成為慢城的文化基礎。溫州是文化燦爛的東甌名鎮,手工業發達,歷史上素有「百工之鄉」的美稱,各種各樣的手工業在歷史上曾經十分繁榮。今天走在溫州的大街上,仍能見到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業生產。這些手工藝都賦予溫州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溫州有很多特色鮮明的小城,古村落。他們以自己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錦綉的山水、特色的少數民族聚集地、緩慢的生活節奏鑄就了各自獨特的慢游風景 。如永嘉就完整地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具有傳統建築風格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還賦予濃郁的耕讀文化氣息。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當地文化的傳承、品嘗到當地的美食小吃,欣賞到本地工藝品和土特產等等。這一切都為了打造特色的「慢城溫州」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雖然將溫州打造成特色的慢城還需要較長的歷程,但是比獲得「慢城」稱號更重要的是倡導一種生活模式,是在慢城契機下建設新的生活理念、倡導健康安全綠色的慢城生活觀念。將身心融入大自然中,是實現慢生活的一個途徑。這有利於一直將時間視為生命和金錢的溫州人停下腳步,從快速發展的社會中解脫出來,慢慢地享受生活了。享受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享受樹木、花朵、雲霞、溪流、瀑布以及形形色色的的大自然,享受藝術、旅行、讀書等精神上的補給。
轉自《溫州人》2012年第九期
慢下來,富起來
--陳雲秋談慢城運動的商業價值
有種城市模式叫做慢城。陳雲秋是阿聯酋迪拜中國發展貿易集團的董事長,也是意中文化交流協會的名譽會長,更是慢城運動的志願者和推崇者。十多年來他歷游四方,從中國到歐洲現到中東,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他發現了一種更加宜居的城市模式:具有獨特的地方感,擁有美食、健康的環境,可持續的經濟和節奏悠閑舒適的社區生活。這種模式被稱之為「慢城」。
在約采訪的時候,他也說要找個環境清幽有意境的地方漫談。挑了幾個地方,最終定在甌江路上的中同仁中醫葯博物館。在古色古香的環境中,我們欽著清茶,嗑著瓜子嘗試過一把「慢生活」的癮。在這里陳雲秋睿智 、隨性、細致、從容的應對著我對慢城的疑問,和我分享著他「慢城生活」種種趣事。他說在義大利小鎮布拉的街上,有很多志願者,每當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都會上前去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忙,如若不需要幫忙,他們會勸導路人不要走得太快。英國的勒德羅小鎮恬靜得像嬰兒入睡一般,鎮上沒有一輛車,也沒有任何喧囂的聲音。遊玩這個小鎮,你所需要准備的交通工具,僅僅是一雙合適的鞋子,靠 「11路「車,以四五公里時速,慢慢地走完這個小鎮,可以讓你的心沉下來,讓你感覺整個世界也隨之慢了下來。德國的Marihnsf 村是世界上最小的慢城,只有260人。世界上每個「慢城」都各具特色。
他說慢城運動的風潮已經從歐洲波及到了整個世界。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准備或者正加入慢城聰聯盟。這些城市加入慢城模式的目的多種多樣,有的為了更好地保護本土文化,有的為了發展特色旅遊,也有的為了追求可持續發展,但是不管目的是什麼,加入國際慢城聯盟成為「慢城」後無一例外的都拉動了本土的旅遊經濟。可以說慢城運動已經形成一個國際網路 ,在這里,不同城市之間可以交流它們關於建設 慢城的理念和分享成功的經典案例。每個慢城都在根據自己的特點以不同的方式去實踐慢城哲學。
慢下來,富起來。
陳雲秋說,很多人對慢城有所誤解,認為慢城是單純地放慢速度 。其實慢城還有很多內涵,包括推行健康的飲食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本地文化,保護當地風俗習慣與文化遺產等等,總之,慢城市不是將時鍾撥回到過去,讓人們過「博物館中的生活」,慢城只是為了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幫助人們生活得更美好。
慢城理念也不是簡單地以犧牲效益換取舒適的生活。在很多地方,卻因為慢城自身的獨特性創造經濟價值,提高生活質量。如小城布拉,悠閑的餐飲,恬然的氛圍引來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旅遊業又拉動了商業的發展,其銷售的手工巧克力和綠色食品受到廣大遊客的熱捧,零售額每年以15%的速度上升。每逢周未歐洲各地的特色乳酪製造商雲集與此,豐城 富的產品展覽使周圍都有美食節。
而中國的首個國際慢城高淳,也因為「慢城」的稱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先江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一時之間變得炙手可熱,也因為「慢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人均收入從原先的4000元增長到萬元。這些收入中60%來自當地的特色產業。隨著慢城理念的不斷推廣,來「慢城」遊客越來越多,農副產品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好價錢。紅薯過去100斤才幾塊錢,一箱20斤科能賣60元、。遊客多了,農家樂也興起了,許多原先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來就業或創業。這一切都是「慢城」帶來的經濟效益。慢城運動正在改變很多地方的商業模式。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全環球化給城市發展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抹殺了每個城市的特點。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變得越來越像。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溫州原先「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已不見足蹤影,取而代之是一棟棟撥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與此同時, 溫州周邊的烏鎮、周庄、同里等卻因為保有江南水鄉原有的風貌,獨樹一幟的格局,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蜂擁而至,創造財富。溫州為什麼就不能將溫州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同呢?溫州為什麼就不能養成環境來賺錢呢?
溫州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旅遊景區面積廣,密度大,種類多,集山、海、江、湖、島之大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但是這么好的資源為什麼不能帶來相應的旅遊經濟呢?主要是由於溫州的旅遊產品過於單一,忽視了來溫州旅遊的文化、娛樂、休閑的遊憩需求,沒有讓遊客「慢」下來好好享受溫州的綠水青山,導致遊客只能在溫州參與短時間的觀光游覽活動,因此留下的僅僅只是門票經濟。
所以,在溫州倡導和建設慢生活,無論對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還是發展旅遊經濟不僅可行,而且十分有必要。
轉自《溫州人》2012年第九期
2014年12月14日,溫州慢城休閑旅遊聯合會正式成立,來自我市社會各界350多名熱衷「慢生活」的人士參加了成立大會。陳雲秋當選為首屆會長。據介紹,早在去年8月,市旅遊局曾召集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就如何打造「慢城溫州」進行探討。「慢城」一詞起源於義大利,旨在倡導鄉土文明,回歸生活本質,它既是對快節奏現代生活的一種調勻,更是對本土自然與文化的深層次品味和發掘。目前,全球已有170多個「慢城「,我國目前有兩個「慢城」。(來自溫州都市報記者周曉玲報道)
2014年12月14日,溫州慢城休閑旅遊聯合會正式成立,來自溫州市社會各界350多名熱衷「慢生活」的人士,參加了成立大會。意中文化交流協會名譽會長陳雲秋當選為首任會長。「慢城」起源於義大利,旨在倡導鄉土文明,回歸生活本質,它既是對快節奏現代生活的一種調勻,更是對本土自然與文化的深層次品味與發掘。目前,國際上已有170多個「慢城」,中國也發展了兩個,分別為江蘇南京的高淳區和廣東省梅州市的雁洋鎮。溫州是國內最早引入「慢城」文化的城市之一。「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了,慢一點,靜一點,是真正『詩意棲息』的起始點。」陳雲秋先生表示,溫州慢城休閑旅遊聯合會成立之後,將在推行「慢生活」理念,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及培育旅遊休閑文化產業上,做出積極努力與貢獻。(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報道)
2. 為什麼在闡述技術方案經濟效益概念時強調可持續發展
我寫有一篇文章如下:1引言可持續發展思想,最早來源於20世紀70年代人們對無節制經濟增長造成自然資源、自然環境的破壞,進而遭受其制約的反思。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標志著人類開始正視環境問題。1980年3月,聯合國大會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隨後這個概念逐漸被的官方文件使用。1987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明確定義是「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標志著可持續發展觀被全球持不同發展理念的各類國家所普遍認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於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對於子孫後代的發展乃至世界的穩定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因此,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勢在必行。2可持續發展觀的內涵及哲學原理2.1可持續發展觀的內涵可持續發展就是指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後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可待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後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決不能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可持續發展觀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研究了人類的代際關系,即這一代與後一代人的關系問題,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可持續發展觀強調以未來的發展規范現在的行動;換言之,就是使發展成為在今天是現實的、合理的,同時又能使明天的發展獲得可能的空間和條件。因此,可持續發展也是為未來發展創造條件的發展。2.1可持續發展觀的哲學原理從哲學上講,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發展就是事物的一種運動狀態,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運動,而是向前的、向上的、推陳出新的、發生質的變化的、保持一定速度的運動,也就是說,發展是特指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級向高級、由舊質到新質、由落後到先進的運動變化過程。當然,發展也有快、有慢,有片面的、有全面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協調的、有協調的,有一時的、也有持續的。從哲學辯證法意義上來講,發展應當是辯證的發展,科學的發展觀應該是辯證的發展觀。什麼叫辯證的發展觀,這首先要從辯證法的根本規律的角度來認識。矛盾是辯證法的根本法則,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本規律。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本身的內在矛盾,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法則,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舊矛盾解決了,新矛盾又產生了;矛盾是事物客觀存在的特性,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辯證的發展觀實質上是矛盾的發展觀。具體講,舊矛盾解決,新矛盾又出來了,往復循環,事物才向前發展,有矛盾才發展,事物是以矛盾發展為動力的。發展就是事物內部矛盾不斷產生、發展和解決的過程。辯證的發展觀,還要從「過程的集合體」、「系統的集合體」的角度認識。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一個系統的發展過程,事物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要全面地兼顧到系統構成的各個要素,事物辯證的發展應當是系統的、全面的、保持內在各要素均衡的、協調的發展。也就是說,任何健康的發展,都應當是全面的、協調的發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發展。所以,科學的發展觀又是全面的、協調的發展觀。辯證的發展觀,還要從連續的、勻速的,保持一定後發力的角度來認識。辯證法講發展,是要求不間斷的、連續的發展,任何事物的健康的、正常的發展應當是不間斷的發展,當然只有保持內在的後發力的發展,才是連續的發展。因此,健康的、正常的發展應是不間斷的、持續的、內在的、有後勁的,科學的發展觀又是可持續的發展觀。3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要充分認清中國的國情,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科技不發達、生產力水平低,這一切決定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各項工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中心來。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報告還強調,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3.1人口增長與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及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量,提高人口素質,切實保護資源和環境,這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精神文明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現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會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如不重視社會文明程度和執政能力的提高就會阻礙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可持續發展要逐步消除貧困和實現公平、平等原則。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大區別就是最終消除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不能把現有的貧困與各種社會不公現象繼續下去,只有消除貧困,實現真正的公平,才能保證社會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可持續發展應是公平性和可持續性的有機統一,社會主義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是以實現公平分配、消除貧困、共同富裕為宗旨的社會進步過程。3.2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的關系,加快技術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形成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統一起來,減少和避免資源浪費。首先,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鍵在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經濟運行機制:一是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業經營機制;二是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三是形成有利於市場公平競爭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市場機制;四是形成有利於實現集約化增長的宏觀調控機制。其次,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實現速度和質量相統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既需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更需要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不但不會妨礙高速度,而且有利於贏得更高的速度。目前我國買方市場已基本形成,絕大多數群眾的需求重點已經從量的擴大轉移到質的提高上來。因此,提高產品質量是群眾的需要,也是發展經濟的需要。實現速度和效益相統一。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趕上並超過發達國家的重要條件,我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沒有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是不行的。而提高經濟效益,則是整個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經濟效益的好壞,是檢驗一切經濟工作的最終尺度。3.3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強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依法治理環境污染,制止和打擊破壞環境的行為;禁止盲目開發,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植樹種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態環境。傳統的粗放型經濟主張方式,盲目追求社會財富,對自然一味索取甚至是掠奪性開發和利用,致使環境破壞、生態失衡、人口過剩等問題已給人們敲響了警鍾,人與自然只有共存共榮才能實現社會的全面、持續、健康發展。這一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要採取有力的步驟,使我們的發展能夠持續,有後勁。」站在整個社會、自然界的角度看待和處理一切問題,在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同時,還應維護自然的權益,尊重自然系統的內在規律,正確處理好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保持全社會和諧、有序地發展。4總結制定和實施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一定要以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中國國情出發加以科學地設計和實踐,並在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和檢驗。本文限於篇幅,沒有做深入的考證,關於這個課題,有待進一步嚴肅的研究和探討,因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參考文獻:
3. 談談你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解
下面是較權威的解釋 希望對您有用「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4. 如何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申論範文
到20世紀90年代,資源耗竭、人口增長過快、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擋在了各國的發展道路上,於是各國便開始尋找一種不損害生態和諧和社會公平的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從此,關於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討論就成為中國理論界極其關注的熱點,有關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現將主要研究觀點綜述如下:
一、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可持續發展強調對環境資源的保護,又強調經濟的發展,具有豐富的內涵:
1.可持續發展是指人類社會經濟行為的倫理化.傳統的以追求財富總量為目標的發展實踐不僅沒有帶來預期的社會繁榮,反而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經濟、生態問題.而可持續發展涉及人——社會——自然之間復雜的聯系和深邃的關系內涵,它的理論形成和發展體現著人類價值觀、發展觀的反思、變革、重建.
2.可持續發展鼓勵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決不意味著把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對立起來.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和生態的保護,都有賴於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是發展中國家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保障.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僅重視數量的增長,更強調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它意味著經濟增長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改善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少廢棄物,提高總要素生產率,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道路,實現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3.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持續、經濟持續和社會持續三方面內容,它們之間互相關聯而不可分割.生態持續是基礎,經濟持續是條件,社會持續是目的.它要求人類在經濟發展中講究經濟效益、關注生態和諧和追求社會公平,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
4.可持續發展追求的公平不僅指本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且指世代人之間的縱向公平.它要求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給全體人民機會以滿足他們要求較好生活的願望的同時,本代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與需求而損害人類世世代代滿足需求的自然資源與環境.要給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從經濟學角度講,就是在自然資源不斷消耗的條件下,用其他形式財富代替自然資本,並在時間推移的長河中使我們的後代維持可接受的、至少是不下降的福利水平.
二、中國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中國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環境污染依然嚴重.表現為水污染、酸雨、大氣污染、沙塵暴等環境問題相當突出.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者的估算,中國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不可低估,以快速發展的1993年為例,當年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為1085億元.
2.資源短缺和浪費巨大.中國的人均資源極為短缺,但在短缺的同時,由於計劃經濟體製造成的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等多種因素的作用,我國資源浪費嚴重,突出表現在產業結構趨同、技術水平低、設備老化、生產能力過剩.
3.地區經濟發展嚴重失衡.西部地區經濟對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倚重,不僅使其經濟發展處於落後狀態,而月.還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產生這些問題的成因主要有:
(1)可持續發展理解和認識的偏差.可持續發展從概念到理論到戰略的形成,雖然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但從實踐效果看,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從政府角度看,可持續發展雖然被作為一個國家戰略,但它在發展戰略體系中的地位和層次不夠明確.
在中長期計劃中,可持續發展戰略往往被作為與經濟發展戰略平行的社會發展領域的發展戰略來看待,其內容都只是涉及人口控制、社會發展、醫療保健、資源環境等;從公眾角度看,雖然近幾年環境意識有所覺醒,但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在全國公眾心目中相當淡薄.他們片面強調消費水平中的物質含量,沒有積極參與到有關影響他們環境利益的決策過程中.這樣必然導致政府片面的追求GDP數量的增加而忽視發展質量的改善,同時無視公眾與企業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企業在利潤極大化機制的驅動下,不可能主動將生產所帶來的環境代價納入成本核算中,導致大量無需支付治理成本的廢棄物的產生,整個社會的公共環境質量受到嚴重破壞.
(2)制度缺陷導致市場失靈.表現為:
首先,清晰的產權是市場機制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然而,臭氧層、干凈的水、清潔的空氣等環境資源具有不可分割性,其產權難以界定或界定的成本很高,這將會導致所有人都可以在無需付費的情況下自由享用和無節制地爭奪稀缺的環境資源,其結果是造成環境資源的過度浪費,甚至枯竭.
其次,相當一部分資源的產權是無歸屬的,在產權主體缺位的情況下,其資源使用的負外部效應幾乎是毫無約束地向自然圈擴散,從而形成「公地的悲劇」的演化過程;單個經濟主體不考慮資源使用的社會成本,而只是以自身的成本收益去衡量是否繼續投資,由於大部分外部效應是由其他個體承擔,故其生產成本相對較小.在這種成本收益關系下,該廠商會盡可能加大使用資源的力度,而不去理會整個社會的收益已遠遠小於成本.這種個體最優決策和社會整體最優決策的矛盾,使這些資源的使用難以保持可持續性.
最後,現行資源價格機制的缺陷,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低效率.由於傳統習慣、信息不通暢及政府對經濟活動強制性干預等原因,資源的價格不能正常地反映生產成本.
(3)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機制的缺陷.首先,在決策機制上缺乏支持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體系.我國目前可持續發展問題由多個部門聯合抓,但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環保部門地位偏低.而且部門和地方的「條塊」分割使發展經濟的決策往往缺乏綜合、長遠的考慮,跨行業和地區的問題經常被擱置.其次,在控制機制上,「政績制度」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存在明顯沖突.在我國,用「政績」尤其是經濟增長指標來考核各級幹部的制度非常普遍.為體現「政績」各級幹部在任期內都把GDP增長放在第一位,而生態環境往往成為政績攀比的犧牲品.最後可持續發展行為主體的權、責、利關系不明,動力機制難以建立.
三、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1.建立綠色GDP指標體系,解決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的核算問題.建立綠色GDP指標的關鍵在於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的核算問題.從近年來各國實踐經驗看,自然資源和環境核算大體包括四方面內容:
(1)人們對資源破壞(掠奪式開發)、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2)為減少環境污染、恢復生態平衡所必須支付的經濟投資或開支;
(3)由於過度採掘和大量消耗,導致資源衰竭所產生的負面作用;
(4)由於環境污染導致的社會負效應.實行綠色 GDP指標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國民核算新體系,不僅有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而且有利於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益,進而增進社會福利.同時採用綠色GDP這一總量指標,也有助於更實際的測算一國或地區的生產能力.
2.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促進自然、經濟、社會復合系統的協凋發展.從全球發展趨勢看,技術創新日益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只有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治理技術為基礎,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因此,我國必須把技術創新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
(1)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出發,對技術創新活動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各種經濟資源的使用效率,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國民經濟體系,減輕經濟增長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2)運用政策對技術創新的主體——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予以扶持.企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微觀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我國大多數企業從根本上缺少技術創新的動力或苦於技術創新資金的短缺而只能維持現狀,放棄技術創新這個具有正外部性效應的選擇.因此,政府應對主動開發應用無害生態環境技術的企業通過財政貼補和稅收支出等手段,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3.進行體制創新,完善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1)發揮政府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充分發揮中央政府的綜合調控和組織協調能力.在經濟和政治體制的進一步改革進程中,要明確政府職能,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建立部門協調的管理機制和反饋機制,形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合力.同時,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規范地方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權利和義務,用可持續發展的指標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績,重視地方政府參與可持續發展宏觀決策.發揮非政府組織在宣傳和組織廣大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拓寬廣大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的渠道.
(2)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經濟手段在環境管理中的作用.經濟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靈活配置環境資源、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具有獨特效果.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我國要進一步明確產權關系,積極培育環境資源市場,建立合理的環境與資源價格體系,合理運用金融、財政、價格等手段進行環境管理,從經濟利益上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環境保護.
(3)進行價格改革,取消扭曲資源價格的補貼,減少資源利用上的浪費.
4.不斷進行產權制度創新,完善各種資源管理制度.
(1)建立排他性產權,克服共有資源造成的「公地的悲劇」.產權是一組權利束,其中包括所有權、佔有權、支配權和收益權,這一束權利可以結合於同一產權主體,也可在不同的主體間分割.根據這一思路,凡是能夠私有的資源可以採取私有途徑,對一些必須由國家所有的資源,可將其佔有和支配權明晰給地方政府、企業和集體,由此形成明晰的排他性權利.實施這一產權明晰的結果可以保證對資源濫用的剋制,從而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在利益分配上應傾向於產權所有者,對產權所有者過於苛刻的利益分配會導致過度開發資源來維持當前生產、生活,不利於資源的保護、再生.
(3)創造一種有效執行長期發展戰略的制度環境,實現資源的跨期優化配置.
5.加強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建議.
(1)拓寬環保資金籌措渠道,切實增加環保資金的財政投入.為此,要建立政府環保投資增長機制,通過立法形式確定一定時期內政府環保投資占 GDP的比例或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並明確規定環保投資增長速度要略高於國民經濟增長率.當然,在我國財力有限、財政支出剛性較強的情況下,要大幅度提高環保的財政支出尚面臨許多現實困難,有必要尋求其他的資金籌措渠道.借鑒一些經濟轉型國家的做法,我們可考慮建立環保專項基金,有償使用和滾動發展,基金主要來源是排污費、罰沒收入等.
(2)改革現行的環境收費制度.一要將資源補償費並入資源稅,同時將資源稅的徵收范圍擴大到所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並提高稅率,使其能夠反映出資源的稀缺程度和實際價值.二要改革排污收費制度,改變目前的超標排污費制度為達標排污收費制度、超標排放加倍收費並予以處罰的制度.
(3)適時開征環境稅,用稅收手段來保護環境,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服務.其目的在於減少環境中的污染,減少對能源、自然資源的使用,籌集資金用於環保行為,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具體措施有:開征新稅種;對現行的稅制進行調整(完善資源稅制度、在現有的稅種中增加環境保護條款).
(4)財政應大力扶持環保產業的發展.環保產業是一個正外部效應很大,具有公益事業性的「朝陽」產業,國家應通過財政貼息、財政補助、稅收支出等手段,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6.應做好區域經濟的政府協調工作.盡管市場協調能夠推動各個區域效率的提高,但它無力克服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是其功能的缺陷.因此,政府協調區域經濟就成為必然選擇.根據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政府協調區域經濟應該貫徹以下原則:
(1)適度傾斜,即要有重點地改善生產力的布局.傾斜的重點可以隨地區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而調整.現在東部地區已經有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國家有必要及時調整傾斜政策,把投資重點向中西部轉移,著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環境與投資環境.
(2)優勢互補.東部地區應發揮其區位優勢、經濟優勢、科技優勢和智力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利用國外資源與技術,扶持發展技術含量高、創匯高、附加價值大、能源與原材料消耗低的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拓展我國經濟的發展空間.西部地區要立足資源開發,主要發展能源與原材料工業.為實現跨越式發展,西部地區在重慶、西安、蘭州等城市也應發展資源導向型的高技術產業,培育西部地區的增長極.
(3)市場機制和政府支持相結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協調,應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協調作用.因此,要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理順資源價格體系,提高生產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這樣,中西部地區就能通過市場交易把其擁有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並形成其較強的對東部地區經濟技術的吸納能力,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5. 椏溪國際慢城的景觀
2010年7月,世界慢城聯盟副主席、國際部主席、義大利波利卡市市長第三次來到高淳,在游覽過「生態之旅」後,安傑羅瓦薩羅十分驚訝:「這里的一切,完全符合『國際慢城』的標准」。之後,經過世界慢城聯盟的多次考核,椏溪生態之旅在2010年12月蘇格蘭國際慢城會議上,被正式授予「國際慢城」稱號,高淳椏溪「生態之旅」成為中國第一個國際慢城。
1、最美鄉村與慢城標准巧合
保護與維持純凈的自然環境是國際慢城的八大公約之一,是成為國際慢城的重要條件,正著力打造中國長江之濱最美麗鄉村的高淳,具有三分山、兩分水、五分田的生態黃金比例,山水城林融為一體,讓這一江南小城另具韻味。早在2005年,生態立縣就寫入了全縣發展戰略,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高淳生態環境質量指數一直位居江蘇省前列,空氣質量指數在全省縣(區)位列第三。目前,高淳是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高分通過了國家5大類22項指標的嚴格考核,成為我省第一個國家生態縣。
生態之旅位於高淳椏溪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際慢城有其獨特的環境優勢,這一地區地處蘇皖兩省溧陽市、高淳縣、溧水縣、郎溪縣四縣市交界處。這里是茅山、天目山山脈的匯合地、是太湖、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植被覆蓋度高,物種豐富多樣,生態環境憂越。生態之旅區域內人口約2萬人,6個行政村分布在一條長達48公里的風光帶兩旁,沿線時而依山傍水,時而穿林越山,沿途鬱郁蔥蔥,鳥語花香,盡顯田園風光,山林情趣,不但能讓遊客領略到登山攬勝、賞竹觀松的樂趣,更能讓遊客感受到四季瓜果香、把酒話桑麻的農家風情。
2、綠色經濟與慢城理念吻合
慢城並非意味著不發展,慢城倡導人們保持傳統社區生活和節奏,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家園,這與高淳追求宜居城市、謀劃綠色掘起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和。在招商過程中,高淳對有污染、附加值低、高污染、高能耗的項目堅決限定,而對能為最美鄉村提供經濟保障的產業,則加速發展。高淳作為江蘇省生態農業先進縣、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和水產品整體推進縣,擁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有機、綠色產品44個,注冊各類農產品商標200多個,高效農業比重達到52.8%,是江蘇省重點水產品生產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產區。在產業布局中,加大保護鄉村生態風貌,杜絕到處亂開發的理念已深深根植於當地幹部群眾心中。
目前,生態之旅區域內沒有一家工業企業,農民經濟收人主要來自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現已建成3000畝早園竹、4000多畝有機茶園、5000畝果園等超大規模的特色經濟農場,以及桃花村、杏花村、石榴村、菊花村等多個生態農業示範村,一年四季都將鮮花不斷、瓜果瓢香。這里只用有機肥料不用化學肥料;這里只有農家樂,沒有快餐店;這里只有鳥語蛙聲沒有工業噪音。生態之路讓昔日的荒山坡變成了如今的綠色寶庫,也向人們展現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3、文化保護與慢城運動融合
高淳有著歷史文化名城珍貴的歷史遺存,境內薛城遺址己有6000多年歷史,伍子胥在高淳開挖世界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河,孫權在高淳建有保聖寺塔,周瑜曾在高淳操練水兵。吳風楚韻的歷史文化積淀,造就了高淳誠信朴實的淳樸民風。跳五猖、大馬燈、送春等眾多古老的文化活動在高淳得到傳承,高淳對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發掘,正迎合了慢城運動主倡原生態文化保護的理念。
生態之旅的沿線的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有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卞和望玉的望玉山、省文保單位牛皋抗金的南城遺址、市文保單位永慶寺、劉伯溫開挖的大官塘、岳家軍的操兵場遮軍山、張巡紀念館等景觀,生態之旅將生態優美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串聯起來,賦予了生態之旅的文化內涵,沿途不僅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饋贈,也能感受歷史文明的絢爛。
中國第一個世界慢城的誕生讓世人驚嘆,讓埋頭奮進中的國人矚目,讓工業化泛濫的城市反思。高淳在生態發展的道路上與慢城相遇,對於高淳不僅僅是榮譽,而是一個新的契機、新的起點,高淳將一如既往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綠色幌起,為建設經濟繁榮、生態文明、文化靈秀、和諧安康的幸福高淳而奮進!
6. 循環經濟是國際社會推進可持續發展的
( 1 )保護森林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 2 )清潔生產 經濟 生態農業 ( 3 ) D
7. 如何理解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專有名詞,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將其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各國政府促進經濟發展,保護全球環境的共識。我國政府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資源和環境基礎」的奮斗目標。用「可持續發展」概念界定「經濟體系」的性質,要求我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不斷改善發展的質量,體現了我們所要建立的經濟體系是與自然、社會相和諧,具有長久、活躍的發展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經濟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當前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也十分突出,比如三次產業的比例仍不協調,工業結構層次偏低,重點產業缺乏鮮明特色,知識、智力投入不足,參與世界經濟分工的程度不高,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正是從應對入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出發,致力於不斷增強我市經濟的持久競爭力,始終保持城市經濟的活力和優勢,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這一戰略思路。其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一、三次產業協調。經濟體系中的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必須要形成較為合理的比例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從國際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農業、工業、服務業的依次興起是產業結構成長的必然規律。當代經濟學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移動。這是由需求與效率兩個因素結合所造成的,即對一產、二產產品的需求呈不斷減小趨勢,而一、二、三產的效率呈依次升高態勢,兩者的結合導致了三次產業比例關系的變化。背離這一規律,各產業之間和產業內部各門類之間不能實現均衡、協調發展,極易導致各類要素資源配置失衡、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經濟增長的基礎變得脆弱,發展出現大起大落。目前,發達國家和我國一些先進城市的第一產業比例在5%以下,第二產業在40%左右,第三產業在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60%。而2002年我市的三次產業結構為9.6:50.4:40,一產比重過高、三產比重偏低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應在提升一產內部結構的同時調減一產比重,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努力增加三產的比重,做到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我市有500多萬農村人口,調減一產比重並不是單純地壓縮規模,而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配置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優化農村經濟結構,為二、三產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我市目前人均GDP為2565美元,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加速起飛的階段,必須進一步發展製造業,重點是重化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扭轉結構過「輕」過「低」的局面。增加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比重,並通過中介產業的發育,在更廣泛的領域為工農業發展創造條件。
二、骨幹突出。一個城市的經濟體系中如果擁有若干規模大、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效益佳的骨幹行業和企業,就會對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產業的成長有賴骨乾的支撐,骨幹行業、骨幹企業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它們以大規模的產能提升整個城市的經濟能級,大規模的利稅壯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提升城市產業結構和檔次的主導力量。著名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指出,絕大多數國家成功的產業都是由企業集群組成的,在企業集群內,企業的合作與適度競爭是該集群內單個企業與整個企業集群保持活力與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我市目前的「十大」企業集團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近40%,實現利稅佔50%左右;「九五」期間確定的六大支柱產業產值佔60%,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但是如果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范圍來審視,我市的骨幹企業規模偏小、骨幹行業「點高面低」,尚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產品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只有三家;整體效益不佳,百元產值利潤率僅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列第13位,缺乏整體競爭力強的行業,對少數優勢企業的依賴較大。有鑒於此,今後應在繼續扶持「十大」集團,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向世界500強進軍的同時,迅速提升「十強」企業,並積極培育後備企業,形成梯度發展的良性格局,努力增強大企業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政策,搞好環境建設,培養專業人才等措施,集聚大批優勢企業,著力培育企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帶動、示範作用的骨幹行業,使經濟體系的發展具有持久、多元的支撐力量。
三、特色明顯。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重點產業和產品必須具有鮮活的個性和特點,才能培育差異性優勢,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佔先機。縱觀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歷程,各地在經濟結構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戰略主導產業定位不清晰,造成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嚴重,經濟效益低下,教訓相當深刻。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立足自己城市的實際,用自身鮮活的個性和特色來標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根據產業的成長性和市場需求的前景確定戰略主導產業。特色就是優勢,特色就是競爭力。作為發展中國家及其城市,發展特色產業和強勢產業,是實現後發優勢、搶佔世界經濟戰略制高點的最佳路徑選擇。我市確定的發展港口、旅遊、海洋三大特色經濟,建設電子家電、石油化工、汽車機車船舶集裝箱製造、新材料四大工業基地,既是我市的特色產業,也是骨幹產業。今後要堅持「以港興市」戰略,著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把青島建成世界著名海濱度假城市;充分發揮海洋科研優勢,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步伐,把青島建成我國著名的海洋科技產業城。抓好大項目是建設四大工業基地的關鍵,要落實責任、全力推進,盡快形成各具特色、在國際國內佔有重要地位的生產基地,力爭生產能力、創新能力和市場份額、出口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四、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沿海開放城市的經濟發展,必須通過國際市場配置各類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在全球范圍營銷,不斷提高經濟體系融入世界經濟的緊密度,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當前,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席捲世界的浪潮。它表現為生產、分配、消費、市場、投資與貿易、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全球化,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進步和擴大交易利益的主要力量。投資、消費和出口是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抓住全球范圍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特別是製造業轉移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盡快融入世界經濟循環,有利於我們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前來投資,有利於改變和提升我們自己的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擴大消費,有利於我們的產品和企業直接走進國際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市作為沿海開放城市,迅速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對於實現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國際大城市的目標,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市一直把對外開放作為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02年外貿依存度已達92.2%(在地原則),實際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20億美元,吸引了53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在青生產經營。但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對外開放的規模和質量還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缺乏產業龍頭項目,缺乏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尚未形成在國際具有重要地位的製造業中心。今後的首要任務就是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引進更多的世界知名企業,引進更多國際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及專業人才,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努力建設現代化的製造業中心,在世界產業鏈條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同時要構築起牢固的城市經濟安全體系,防範和化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
五、資源消耗遞減。21世紀經濟的發展,不能再走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老路,自然資源消耗的成本在最終產品成本中所佔比重應不斷下降,知識、智力在成本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傳統的依靠資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徵的粗放型經濟增長,必然受「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影響,導致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不斷下降,最終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世界各國政府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都主動遵循「非對稱性零增長」理論,盡快有序地通過實現三大「零增長」,達成可持續發展的三大目標,即實現人口數量和規模 (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人口質量的極大提高;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社會財富的極大提高;實現生態和環境惡化速率的「零增長」,同時實現生態質量和生態安全的極大提高。因此,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必須按照「實現物質和能量消耗速率零增長」的要求,逐步遞減經濟發展中的資源消耗,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盡快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實質是減少有形的物質投入,增加無形的知識、智力投入。當前知識、智力已經成為比原材料、資本、體力型勞動力更重要的經濟因素,例如美國微軟公司,每年只需推出幾種軟體產品,裝入造價低廉的光碟、磁碟中,一張就可賣到數百、數千元,其產品成本絕大部分是由知識型勞動力成本、核心技術研發成本構成的,具有極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青島要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今後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實現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抵消和克服投資的邊際效益遞減;通過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不斷增值人力資本,提高全社會的勞動生產率。
六、環境發展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絕不能以犧牲生態質量和環境質量為代價,必須實現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20世紀西方工業文明帶來了全球性的資源危機、生態破壞和嚴重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威脅人類自身的難題,並呈加劇的態勢,這也是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帶來的重大問題之一。環境不可交換、買賣,對環境的破壞難以逆轉,環境的再生代價巨大。如果不顧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最後勢必會使一個地方喪失基本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條件,一時的經濟增長最終也會停滯甚至倒退。更何況,在當今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的大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環境壁壘」日益森嚴,如果我們不能實現環境發展同步,就無法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同樣會對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改善生態質量,防止長期性的生態退化,改善環境質量,防止短期性的環境污染,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先破壞後恢復」的老路。按照「環境發展同步」的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應當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經濟資本與環境資本並重,實行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結合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誘導環境友好型項目和產業群的建設,從開發和建設的源頭控制破壞生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零污染」排放,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反映環境價值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完善環境保護法規和政策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和環保投入,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實現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七、大中小企業分工有序。在經濟體系中,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要形成分工合理、協作緊密的良好局面,共同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一個成熟的地方經濟體系中,大企業的作用是「1+3」,一方面為政府提供主要稅收來源,另一方面成為集聚優勢產業、集聚高新技術和招商引資的平台;中小企業的作用是「1+1」,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定位不同,但都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目前我市大企業發展勢頭良好,但大量的中小企業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導致市場競爭力弱,效益不佳。據統計,我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個數占總數的88%,從業人員佔58%,但利稅總額僅佔29.5%,虧損額卻佔到56.2%,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以及中小企業之間,合理有序的分工協作局面尚未真正形成。中小企業發展質量低,勢必對全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今後在積極發展大企業的同時,必須大力扶持中小企業,一方面要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技術進步,拓寬融資渠道,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等措施,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在一些特殊產品、特定領域的獨有競爭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優勢企業集團在技術、人員培訓上對中小企業予以指導、扶持,在大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分工協作關系,培育產業鏈條,形成良性互動、共存共榮的局面。
8. 1、我國堅持高科技發展道路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我國堅持高科技發展,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9. 我國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這個問題好大。估計一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這么理解吧,從通俗的角度去看。國家可持續穩定發展是什麼意思呢?包括這么幾個含義吧:首先是現在的發展不要影響以後的發展,這叫可持續。其二,穩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大起大落,或者走下坡路,又或者突然90度上升。好了,理解了這兩個主要的意思就好辦了。我們這個國家,建國到現在才多少年?49年到現在?掰手指頭估計就能算出來了。一句話,還年輕著呢。未來的路還長著呢。稍微有點這個意識的中國人,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得給子孫後代留點什麼吧。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我們會想到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個好理解吧。好了,重點說說穩定。做生意開企業的,尤其是開工廠的那種。最講究階段性了,很多工作都要考慮周期。比如現在內地省分的招商引資,這些工廠決定到你們內地開廠了,然後開始投資買地建倉房買設備或遷移設備再找工人然後組織生產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去開展,這是需要時間的。一個幾百人的小廠,這樣一個過程最少要個1-3年左右吧,才能正常的進入角色,如果更大型的企業,那估計5年十年的都進不了狀態。好了,重點出來了。那如果整個政治環境不穩定,你剛開始遷移廠子的時候,當地的領導班子就換了,然後新上來的領導班子思路完全不一樣了,包括各種上綱上線的政策,也包括私底下一些不成文的規矩,那麼這些決定要去內地開廠的企業,估計就傻眼了。投了一半的投資怎麼辦?這個好理解吧,經濟環境基本類似。比如每年的經濟增長率,比如各種國家的基礎建設投入,比如居民消費水平,比如整個經濟環境的各種刺激政策,等等,這一切都會影響著從工廠到經銷商層面再到消費者的行為。最淺顯的理解就是,會把他們嚇得不敢輕舉妄動。同時,也會影響國外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判斷和決定。等等。就會有一連串的反應。那最後的結果,又會是多米若骨牌般的一環接一環的受到損失。比如有些工廠因為謹慎的考慮,每年一度的定期招人說不定就會停止或減少,那麼每年新增的畢業需就業人口就要壓力增大。而且,因為訂單的減少說不定就要減員。而這些基本上是整個社會結構中比較脆弱的群體,他們一旦大面積失業了沒有了生活來源,那社會隱患就會很大。再然後,就會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了。觸類旁通,包括涉及到國際國家之間的關系,涉及到政治生態的平衡,涉及到金融證券這些行業的健康發展,等等。對於這么龐大的一個國家,那幾個數字的稍微一點變動背後都會是巨大的關系國計民生的事情。它們一部穩定,亂跳一下,那背後就是整個國家經濟的翻江倒海。就敲這么些字吧,大概的內容估計也都說了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10. 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問題…………要答案 很著急!!!!!!!!!!
談談你對經濟增長的認識:
消費穩定增長,投資增速略有回落,凈出口增速放慢,總體影響是社會總需求的強勁自發擴張勢頭稍稍減弱,如果美國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影響與目前的估計基本一致,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正常顯現,將使得2008年經濟增速呈現高位趨穩、小幅回落的態勢,GDP增速將從2007年的增長11.4%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6個百分點左右.
人口問題:
勞動力過剩,人口素質的提高的比較慢, 人均GDP低,人均收入太低,人口增長快,使得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率低!
人民幣因為美圓貶值從而被動升值:
使得出口企業大多數陷入困境或是倒閉。
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使得很多企業很難貸到款,大多陷入困境的出口企業就是因為很難貸到款而紛紛倒閉。
失業率升高:由於很多出口企業陷入困境或是已經倒閉,使得最近工人階級日子有點難熬。
通貨膨脹:由於人民幣快速甚至是瘋狂的升值和央行的高存款利率導致大量國際上的熱錢大量流入中國引起通貨膨脹最終導致物價升高
考慮到流動性過剩問題的繼續發展,「三過」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盡管正在或逐步接近經濟周期的頂部區域,但地方政府的內在投資沖動仍十分強,另外受政府換屆效應及對奧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等因素的作用,2008年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高漲,因此,在繼續保持總體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健性和連續性下,要適當加大貨幣政
策的緊縮力度,特別是要防止實體經濟偏熱與虛擬經濟偏熱的相互強化,形成全面過熱的風險。具體的政策建議為:
續抑制投資 結構性調整
要認識到繼續抑制投資增長的重要性。2005年之前出口增長是以外部拉力為主,而2006年以來出口增長是以推力為主,強大的推力和拉力的結合是導致2006年以來出口順差過大的主要原因,推力增大主要是因為投資增長持續偏熱,導致工業產能的集中釋放,外部失衡是因為內部失衡。抑制投資增長是解決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關鍵。要通過繼續小幅升息和發行中長期公共債券的措施抑制房地產和工業的投資;完善信貸結構性調整政策,加大對房地產及相關高耗能產業的信貸收縮力度,同時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
價格調控
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而不是物價,同時加強物價監管和調節。今年二季度以來的價格大幅回升是結構性的,並不會導致全面的通貨膨脹,影響經濟增長穩定和金融危險的價格因素主要是房價的長期過快增長,而不是物價,對股市過熱的調控也相對容易,將產業升級與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結合起來,並配合以合適的金融調控政策,股市會保持穩健增長。價格調控的重點是房價,抑制房價過快增長主要是要調整房地產政策,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住房基本政策是只鼓勵家庭擁有一套住房,而對投資性住房採取較嚴厲的抑制政策,同時限制外籍人員購買住房;二是加大稅收調節作用,盡快出台徵收不動產稅政策,促進「賣房」;三是對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採取嚴厲的金融抑制政策,將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提高到40%以上,並將其利率調整大幅提升,以抑制住房的投資需求。同時,要加強物價的監管和調節。嚴肅查處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三類不正當價格行為,有關政府部門要及時監測國內外糧油等農產品價格的變動,同時做好糧、油、肉、蛋、奶等主要食品的生產、供應和價格穩定工作。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等價格的大幅上漲對城鄉低收入居民形成較大的支出壓力。要建立對困難群體補貼的長效機制,可以將對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分成兩塊,一是常規部分,如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逐年提高;二是根據基本生活品非正常價格變動情況,對困難群體進行相應的直接補貼。
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減弱人民幣升值預期。流動性過剩,為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了十分好的條件。央行主要是管基準利率的穩定及其合理變化,其他利率逐步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應逐步縮小存貸款利息差,減弱商業銀行利潤對利差和貸款規模的依賴,從而有效地抑制商業銀行過強的貸款擴張沖動,同時,鼓勵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要打破目前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減弱人民幣升值固化的預期是金融政策最迫切的任務。
繼續調低出口退稅率
繼續調低出口退稅率,加快外資政策的合理調整。建議進一步降低總體出口退稅率水平,重點是降低加工貿易出口退稅率,鼓勵一般貿易中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出口,總體原則是鼓勵出口的政策應與鼓勵產業升級的政策一致,重點鼓勵升級型的重化工業品出口。加快轉變引資觀念,逐步減弱地方政府的「引資偏好」,淡化對引資的數量考核指標,促進引資從行政引資、追求外資規模,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引資轉變。盡快取消外資在各地享受的各種「超國民待遇」,統一內外資政策,加快形成內外資企業政策一致、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對外資的政策優惠要與產業政策緊密結合,應把實行普遍優惠轉變為實行差異優惠,制定和實施優惠政策的許可權應高度集中於中央政府,鼓勵引入技術輻射能力強、吸收就業能力強、資源節約型的外資企業,鼓勵外資投向農業、高技術產業、基礎設施、環保和服務業等產業,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