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宏觀經濟因素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因素

宏觀經濟因素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因素

發布時間:2021-02-14 08:52:55

❶ 宏觀經濟因素包含哪些內容

國家宏觀經濟分析,主要包括國民經濟總指標、投資指標、消費指標、內金融指標、財政指標五大容方面。


一、國民經濟總體指標包括:

1.國內生產總值

2.工業增加值

3.通貨膨脹

4.失業率

5.國際收支


二、投資指標包括:

1.政府投資

2.企業投資

3.外商投資


三、消費指標包括:

  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四、金融指標包括:

  1. 貨幣供應量

  2. 利率

  3. 匯率

  4. 外匯儲備


五、財政指標包括 :

  1. 財政收入

  2. 財政支出

  3. 赤字或結余

❷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

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最主要影響因素:復合式通脹。詳細的說是:
復合式通脹是指在形成通貨膨脹的因素中,構成成份是綜合而多元的,其表現是多種壓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集成效果。在輸入性通脹壓力之外,受到國內宏觀經濟運行深層次原因和經濟政策扭曲的影響,還表現出了貨幣性、結構性、成本推進性和理性預期型通貨膨脹的特徵。復合式通脹管理成為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首要問題,也是宏觀調控的核心目標。

(一)貨幣性通脹是復合性通脹的基礎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侵擾,2008年11月,我國緊急啟動了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相搭配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中央銀行在兩年內向市場注入了17.65萬億的流動性,短期內導致貨幣供應量過大,形成了過量流動性,誘發了貨幣性通脹。至2010年末,我國M2的存量已經達到72.58萬億,按照年中匯率核算,接近11萬億美元,為當年度現價GDP規模的182%,為同期美國M2規模88535億美元的124%。

(二)結構性通脹是復合式通貨膨脹壓力的具體表現

我國現階段的通貨膨脹主要表現為重要農產品和關鍵生產或生活用品的價格上漲。從糧食作物的期貨價格來看,波動並不大。在食品中,生鮮食品的價格上漲成為推動食品價格總漲幅達到7.2%的主因,但其能夠通過市場機制在短期內獲得糾正,一般不會通過原材料市場向重要的製成品領域傳遞。因此,我國目前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仍屬於獨立結構層面的問題,尚未到引發全面通脹的程度。

居住類價格快速上升是我國當前結構性通脹另一個重要表現。2010年我國居住類價格上漲達到4.5%,為CPI達到3.2%提供了22%的支撐。而在居住類內部,水、電、氣、裝修等產品佔到了整個居住類的95%以上。考慮到國家發改委暫緩了理順能源、資源價格體系的改革,預計上述價格將在2011年保持基本穩定,盡管會帶來一定的擴張性的支出驅動,但總體上尚未形成全面通貨膨脹的風險。

(三)成本推進性物價上漲是引發全面通脹風險的主要因素

第4季度,我國重要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價格持續快速上漲,漲幅達到10%以上,除燃油價格外,基本與國際市場同期價格上漲的時間和幅度保持一致。這說明,我國目前的成本推進性通脹的主要誘發原因來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動,也即輸入性通脹的延伸影響。

隨著國內結構性通脹重心的轉移,長期未能理順的資源和能源價格體系的缺陷極易成為下一個結構性通脹的結點,也即,結構性通脹成為引發下一輪成本推進性通貨膨脹的重要驅動力量,從而使我國當前的復合式通脹演化為全面通脹。目前,國內游資已經開始進入到價格控制相對寬松的中間產品市場和必需品市場,並開始向上述大宗商品市場轉移,推動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

(四)共同理性預期的形成放大通貨膨脹效應

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不同,社會公眾對物價上漲的感知在2010年第1季度成為社會共同的對通貨膨脹的理性預期。至第4季度,有73.9%的受訪者表示「物價過高,難以接受」,而且持物價持續上漲預期的比例達到61.4%。隨著CPI的快速走高,我國對通貨膨脹的共同理性預期開始形成。理性預期帶來的通貨膨脹會在短期內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偏好、投資選擇和社會菲利浦斯曲線,從而給宏觀調控和人民生活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❸ 對汽車行業產生影響的宏觀經濟因素有哪些

你好,總結以下幾點:第一個就是真實GDP,真實GDP高,自然人們生活水平好自然就會有對汽車行業的消費。
第二個就是物價指數,物價指數太高,會導致,人們將在必要生活支出上花費掉大量費用,自然會替代掉汽車市場的份額。
第三個是汽車市場的失業率,及其互補市場石油市場的失業率。如果汽車行業的失業率高漲,自然意味著汽車行業不向好。石油是同樣如此。
第四個是利率。如果利率過高說明投資成本會很高昂。而汽車行業必須要大量投資,所以利率時一定要考慮的。
第五是生產者采購指數。反應要素供給的價格,汽車行業存在規模經濟,必須在一個很大的規模上生產才會有規模經濟產生,否則成本會很高。
第六個股市指數咯,股市是經濟的風向標,股市指數不漲,自然會反應出經濟的增長停滯,如果停滯了當然不應該加大生產。
這些是一些數字的宏觀指標,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要考慮的不是數字指標,而是宏觀的政策,舉個例子,
1.國家對汽車行業的關稅,進口配額,這個肯定是要去了解的。
2.市場的需求彈性有多大,關繫到定價。
3.進入行業的壟斷勢力有多大?
4.行業中是長期重復博弈還是怎麼樣,如果是長期重復博弈,大家會選擇高利潤高利潤的合作,而不是低利潤低利潤的競爭。
5.國家對汽車行業的稅收政策是怎麼樣
6.外部性上,國家對汽車行業的污染處理要求是怎麼樣的。是採取限額,還是污染費,還是提供可交易的污染證市場。

❹ 影響宏觀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宏觀經濟復的主要因素制有經濟增長、貨幣、進出口、產業發展政策、財政政策、投資指標、消費指標、金融指標。

❺ 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的影響

宏觀經濟政策可分為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給管理政策,前者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後者包括人力政策和收入政策等,但主要是需求管理政策,即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說明國家如何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調節經濟,先要說明一下什麼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作用和影響。

財政政策是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例如:經濟蕭條時,政府採用減稅措施,給個人和企業多留些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增加生產和就業。盡管這又會增加對貨幣的需求,使利率上升、私人投資受到一些影響、削弱一些減稅對增加總需求的作用,但總的說來國民收入還是增加了。再如,高收入者邊際消費傾向較低,低收入者邊際消費傾向較高,因而改變所得稅結構,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賦稅負擔,使低收入者減少些負擔,同樣可起到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作用。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

❻ 阻礙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龔方雄:中國製造業競爭優勢裡面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成本因素,但優勢在消失。這也就是大家非常擔心的:中國會不會出現所謂的未富先衰,也就是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其實現在我們面臨的挑戰跟拉美、東南亞很多國家在相同發展階段面臨的挑戰是一樣的,在各種成本上升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過程當中,勞動生產率並沒有適度的提高,因為勞動成本的上升實際上是人為地降低了自己的競爭優勢。

王小魯:中國製造業已經處在一個過度投資的狀態,其中存在著大量的低效率和無效率投資。舉個例子,比如說鋼鐵行業,市場容量一年大概6億噸左右,但是產能已經到了9億噸,現在三分之一的鋼鐵產能過剩。今年一季度鋼鐵行業是全行業虧損,原因在於過度競爭。而且現在的問題不光出在傳統產業,像新能源領域,比如說太陽能、比如說風電,都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產能過剩。就連一些新興的高科技產業領域也都出現了同樣的現象。

另外,我國今年的GDP增速在急劇下降,一季度大概是8.1%。接下來看,由於出口放慢,由於投資方面已經造成了大量的投資過剩、投資空間在逐漸收窄,再加上控制房價對房地產業的影響,所以整個投資形勢也不樂觀。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的經濟結構是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而現在出口上不去,投資也上不去,就必然對經濟增長提出一個嚴重的挑戰。

陳建明:中國的稅務體系及創新體系對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影響巨大。在全球209個國家和地區當中,中國企業的稅負大概排在第31位,意味著中國的稅務成本排在全球前15,而中國是僅次於法國、排名全球工業化國家第二的國家,所以金融體系和稅務體系的改革,對中國製造業改革和中國製造業整體競爭力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知識產權的發展一定會影響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有些國外企業之所以不敢把高新技術帶到中國,就是擔心中國合作夥伴一旦掌握這些技術以後,不願意再和他們繼續合作。

李一:中國製造業很多實際上規模很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是超過了美國,但是內容,包括創新等含量是低的,所以是大而不實,大而不強。舉個簡單例子,前不久哈佛商學院討論過一個問題,是說中國在短時期內還不可能對美國製造業產生威脅,同時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趕上日本。根本原因是製造業大國還體現在創新能力和研發比重上,我國目前的研發投入比日本少了7倍。

❼ 哪些宏觀因素對企業有影響

不同宏觀因素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影響大小方向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❽ 試分析當前宏觀經濟環境對我國製造業的影響

宏觀經濟

生產者物價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在中國,PPI也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生產者物價指數(Procer Price Index, PPI)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種商品在不同的生產階段的價格變化情形。與CPI的物價津貼、盈利、與稅負上有所不同,導致生產者之所得與消費者之付出產生差距。PPI反應於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遲。雖說其具多樣化的組合,一般相信這種延遲的特性使得根據今日的PPI通貨膨脹來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貨膨脹成為可能。
生產者物價指數是用來衡量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所需采購品的物價狀況;因而這項指數包括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等(美國約採用3000種東西)三個生產階段的物價資訊。(過去衡量大宗物資批發價格狀況的稱為批發物價指數或躉售物價指數 Whole sale Price Index,WPI)它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消費者的立場衡量財貨及勞務的價格)之先聲。
將食物及能源去除後的,稱為「核心PPI」(Core PPI)指數,以正確判斷物價的真正走勢---這是由於食物及能源價格一向受到季節及供需的影響,波動劇烈。
理論上來說,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物價波動將反映至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因此觀察PPI的變動情形將有助於預測未來物價的變化狀況,因此這項指標受到市場重視。
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已經穩定在了上升之後的水平上,而生產價格指數(PPI)增速高於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速的局面並沒有導致利潤收縮。如果我們以凈利潤總額對銷售額的比率來表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那麼可以看到,2003年以來中國企業的利潤率開始上升。而近年來雖然原材料成本大增,但利潤率仍處於周期高位。從經驗性研究來看,企業利潤率和PPI-CPI增速差額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這與許多人認為的情況恰恰相反,而且下游產業同樣存在這種正相關關系。如果說企業利潤率和PPI-CPI增速差額之間確實存在著經驗性因果關系,那麼從數據來看,事實是PPI增速的加快往往意味著利潤增速的上升。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世界各國普遍編制的一種指數,它可以用於分析市場價格的基本動態,是政府制定物價政策和工資政策的重要依據。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概念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我國稱之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可按城鄉分別編制城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可按全社會編制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消費者物價指數追蹤一定時期的生活成本以計算通貨膨脹。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那麼,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100/(1+2.3%)]的貨品及服務。
消費者物價指數涵括生活必需品如食物、新舊汽車、汽油、房屋、大學學費、公用設備、衣服以及醫療的價格。此外,消費者物價指數亦混合一些生活享受的成本,例如體育活動的門票以及高級餐廳的晚餐。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作用
1.反映通貨膨脹狀況
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是用通貨膨脹率來反映的,它說明了一定時期內商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幅度。通貨膨脹率一般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來表示。
報告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基期消費者物價指數
通貨膨脹率=----------------------------------------------- X 100%
基期消費者物價指數
2.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貨幣購買力則下降;反之則上升。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倒數就是貨幣購買力指數。
1
[[貨幣購買力指數]] = ---------------- X 100%
消費者物價指數
3.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著實際工資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名義工資轉化為實際工資,其計算公式為
名義工資
[[實際工資]] = ---------------------
消費者物價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
(重定向自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指數)

什麼是采購經理人指數
采購經理人指數,通常都是指美國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它是衡量美國製造業的「體檢表」,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 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八個方面狀況的指數,是經濟先行指標中一項非常重要的附屬指標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商業報告中關於製造業的一個主要參數。通常采購經理人指數與金屬需求指標密切正相關,因而能被看作是金屬需求增長率變化的有效指標。
PMI是一項全面的經濟指標,概括了美國整體製造業狀況、就業及物價表現,是全球最受關注的經濟資料之一。除了對整體指數的關注外,采購經理人指數中的支付物價指數及收取物價指數也被視為物價指標的一種,而其中的就業指數更常被用來預測失業率及非農業就業人口的表現。同時,PMI是一個對亞洲及中國出口很有預測力的一個前瞻性指標。PMI已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采購經理人指數為每月第一個公布的重要數據,加上其所反映的經濟狀況較為全面,因此市場十分重視數據所反映的具體結果。在一般意義上講采購經理人指數上升,會帶來美元匯價上漲;采購經理人指數下降,會帶來美元匯價的下跌。

采購經理人指數的優勢
1.時效性。
PMI在經濟學家和金融分析家中廣為使用的一大原因是其高度的時效性。首先,參與數據調查的采購經理人,由於其工作性質,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公司當月表現的真實數據。其次,ISM在下個月的第一個工作日就發布當月的指數,一般來說,其數據的發布比政府的相關經濟數據至少要提前兩個星期。
2.准確性。
美國商業部對PMI與製造業發展趨勢和GDP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一般情況下,當PMI大於50%時,預示著製造業經濟的擴張發展;而小於50%時,則預示著製造業經濟的衰退。50%點為衡量製造業是否擴張或陷入衰退的臨界點。而當PMI在一段時間內持續高於42.8%,則預示著GDP的擴張;而當PMI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低於42.8%,則預示著GDP的衰退。
此外,對PMI與道•瓊斯指數以及標准普爾指數走勢關系的研究表明,在沒有明顯通貨膨脹威脅時期,PMI與道•瓊斯指數的走勢一致性達到80.9%,與標准普爾指數的走勢一致性達到68.7%。PMI具有如此准確性,其原因可以歸結為:
①合理的數據采樣方法。調查樣本即商業調查委員會是由ISM精心控制的,以確保其代表製造業的總體結構。委員會成員來自各個行業,各個行業間的委員人數比例根據各行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小來確定,行業分類則按照美國行業分類標准進行,共分為20個行業。同時,調查樣本也非常重視參加調查的委員在區域分布上的分散性,避免參加調查的委員在同一區域過渡集中。
②季節性調整系數的運用。季節性調整是為了在數據中剔除每年重復性事件的影響,比如天氣變換、夏季工廠停工以及法定節假日等類似因素,以糾正相鄰月份比較時的偏差,使獲得的PMI更准確可靠。季節性調整系數由美國商業部根據歷史數據計算獲得,並提供給ISM。
3.簡易性。
PMI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相對於發布後經常修正的官方經濟數據,經濟學家和金融分析家使用PMI更容易識別經濟發展趨勢。究其原因,是因為在PMI的調查中,過濾了瑣碎的干擾因素,使得趨勢得以顯現,同時,主要的公司都參與了數據調查,使獲得的數據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當然PMI也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PMI為擴散系數,其數值超過50%只是表示在調查的經理人中提交正面報告的人數大於提交負面報告的人數。但是瑕不掩瑜,PMI憑借其時效性和出色的經濟預測能力受到廣泛的關注。

采購經理人指數的計算
PMI是以下不斷變化的五項指標的一個綜合性加權指數:新訂單指標,生產指標,供應商交貨指標,庫存指標以及就業指標。加權指數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代表意義,顯示出變化的趨勢和程度大小。從而得出每一家企業在每一方面的處於上升、下降和不變的結果,通過計算每一個方面不同結果企業所佔比例後,得出這五個方面的擴散指數。擴散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擴散指數=上升百分比-下降百分比+(不變百分比)
然後將這五個擴散指數按照一定的權重比例扣除季節等影響因素後得出采購經理人指數。具體權重比例如下:
A.產品生產權重比例25%
B.訂單權重比例30%
C.存貨權重比例10%
D.廠商表現權重比例15%
E.就業情況權重比例20%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時,則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一般在40~~50之間時,說明製造業處於衰退,但整體經濟還在擴張。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
2005年4月底,我國在北京和香港兩地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這是中國首次發布這一經濟指數。采購經理人指數是通過產品價格、庫存等基本數據的變化.依據數學模式計算得出的。在許多發達國家,這一指數已經發布多年,採用每月公布和點評的方式反映當前的經濟運行狀況。隨著我國逐步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全球供應商到我國采購成品成為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2004年,我國社會物流總成本為2.9萬億元人民幣,佔GDP的21.3%,比發達國家高一倍多。如果我國只是製造而不去關注采購物流領域,這中間巨大的利潤空間就會被擠占。建立「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充分說明中國已經從製造環節「脫身 ,開始注重物流與采購問題。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是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它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與GDP一同構成我國宏觀經濟的指標體系。目前,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從2005年6月開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將按月發布,並按國際通行做法,特約業內權威人士結合PMI調查數據進行宏觀分析,使分析的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權威性。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體系共包括11個指數: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綜合指數,計算方法全球統一。如製造業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通常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建設歷程
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籌備與建設經歷了長達三年多的時間,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02年-2004年上半年為調研階段,重點是與國外專家進行多次交流、研討,並開展大量的研究與宣傳工作。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對采購經理指數的建立也十分關注,企業調查隊設立了專門課題,並委託天津、山東、寧夏企調隊進行研究。
第二階段是從2004年下半年到2004年年底,為中國製造業PMI的推進階段,完成了前期准備工作,包括:確立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國家統計局企調隊的合作方式;完成了調查方案的制定、企業調查問卷的設計、企業抽樣方法制定與實施;在山東、天津和寧夏三個省(市)開展部分企業的試點工作;在青島召開了部分省市采購經理指數小型研討會;召開了全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工作會議,就2005年1月份開展調查進行了部署,並針對采購經理指數的特點及其應用、采購經理調查問卷、聯網上報的具體事宜開展了培訓。
第三階段是從2005年1月開始,全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工作正式啟動。經過半年的運轉,取得了三項成果:第一,建立了穩定的調查渠道,全國製造業20個大行業727家企業的采購經理按月填報了調查問卷。第二,建立了製造業PMI資料庫,每月采購經理在網上填報,經過數據的核實與匯總,建立了豐富的、完整的中國製造業PMI資料庫。第三,根據調查結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企調隊編制了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並撰寫商務報告。目前已有六個月的指數。在2005年4月,我們召開了專家論證會,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們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意義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體系,涵蓋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重大意義在於:
1、有利於與國際接軌。目前,已有美國、英國、新加坡等22個國家制定了PMI指數。中國加入WTO之後,正在日益成為世界采購中心與製造中心,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經濟形勢如何已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所以是中國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國的PMI。建立中國PMI,將在兩個方面與國際接軌:一是調查方法與統計方法的接軌;二是數據的可比性。
2、有利於國家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預測。PMI是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反映經濟活動快速的、及時的先行指標。通過PMI,可以及時監測和預測經濟與商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趨勢,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走向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3、有利於指導企業的采購、生產、經營等活動。PMI調查涉及企業生產、采購、庫存、銷售、價格等多個環節,反映了企業全面的商業活動,PMI以及基於 PMI的商務報告對企業實際經營活動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使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決策與業務調整有一個可靠的依據。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
2005年7月6日 經過近三年的准備和試行工作,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於2005年7月6日正式發布。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合作編制完成的。按雙方協商的合作分工,國家統計局企業調查總隊負責數據的調查採集和加工處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負責數據分析、商務報告的撰寫以及對社會發布。目前,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22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PMI指數。建立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具有重大意義,不僅有利於國家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預測,也有利於指導企業的采購、生產、經營等活動。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標體系的編制,是一項開創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指數調查與編制方法方面,既遵循了國際通行的做法,又兼顧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在調查方法和樣本的確定方面,按照工業行業大類對製造業增加值的貢獻度,採用PPS(即按與企業規模成比例的不等概率抽樣)分層抽樣方法,確定727家樣本企業,保證了調查單位的代表性;在數據的調查與採集方面,通過國家統計局調查系統的調查渠道和專業統計調查隊伍,確保了數據來源的可靠性和及時性;在數據分析方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擁有一批行業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國家統計局企調隊也開展專題分析。並按國際通行做法,特約業內權威人士結合PMI調查數據進行宏觀分析,使分析的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權威性。此項工作還得到了香港利豐集團的大力支持。 從2005年6月開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將按月發布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發布的時間是每月第一個工作日。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體系共包括十一個指數: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調查結果是以百分數形式表示。計算過程如下:首先,根據企業采購經理對每個調查問題的回答(本月與上月的比較),分別計算回答「上升」、「持平」或「下降」的采購經理所佔比重;然後,將「上升」的比重賦值為1,將「持平」比重賦值為0.5,「下降」的比重賦值為0,進行匯總得到各個問題擴散指數。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綜合指數,計算方法全球統一,由5個擴散指數加權而成。這5個指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而定,各指數的權重分別是:新訂單30%、生產25%、就業20%、供應商配送15%、存貨10%。擴散指數具有先行指數的特性,反映了經濟活動各個層面的變化趨勢及變化幅度。製造業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通常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 本次發布會通報的2005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PMI指數為51.7%,表明我國製造業經濟仍處在增長的階段。需要注意的是,自2005年3月起,PMI指數已經連續三個月下滑,由57.9%降至51.7%,雖然目前仍在50%以上,但已接近50%的臨界點,可能預示著製造業經濟增長開始由上升狀態轉入高位穩定,並有小幅下降的可能。構成PMI的主要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新訂單、生產、出口訂單、庫存、采購、購進價格、供應商配送時間等重要指標均處於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在調查的20個行業中,有8個行業PMI均低於50%。它們分別是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葯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專用設備與儀器儀表製造業、煙草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從企業類型來看,國有企業PMI為47%,顯示受影響較大,經濟產生下滑的跡象。從區域來看,東、中、西部地區PMI指數分別為51.6%、52.7%和52.9%,西部地區最高,說明國家向中西部傾斜的政策有所顯現。而東部經濟增長明顯慢於中、西部,呈現回落的跡象值得特別關注。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發布時間
從2005年6月開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將按月發布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發布的時間是每月第一個工作日。

❾ 中國企業宏觀環境因素是什麼並舉例

宏觀環境因素有:(一)政治和法律環境(二)經濟環境(三)社會和文化環境(四)技術環境

(一)政治和法律環境
是指對企業經營活動具有現存的和潛在的作用與影響的政治力量,同時也包括對企業經營活動加以限制和要求的法律和法規等。
具體來說,政治因素分析包括國家和企業所在地區的政局穩定狀況;執政黨所要推行的基本政策以及這些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這些基本政策包括產業政策、稅收政策、政府訂貨及補貼政策等。
政府主要是通過制定一些法律和法規來間接地影響企業的活動。為了促進和指導企業的發展,國家頒布了經濟合同法、企業破產法、商標法、質量法、專利法和中外合資企業法等法律。此外,國家還有對工業污染程度的規定、衛生要求、產品安全要求,對某些產品定價的規定等。而這些法律和法規對企業的活動有限制性的影響。
(二)經濟環境
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經濟結構、產業布局、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未來的經濟走勢等。構成經濟環境的關鍵要素包括GDP的變化發展趨勢、利率水平、通貨膨脹程度及趨勢、失業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匯率水平等
反映宏觀經濟總體狀況的關鍵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GNP)增長率。
中央銀行或各專業銀行的利率水平、勞動力的供給(失業率)、消費者收入水平、價格指數的變化(通貨膨脹率)等。
對於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來說,還必須考慮的經濟因素包括關稅種類及水平、國際貿易的支付方式、東道國政府對利潤的控制、稅收制度等。外國政府有時限制外方企業從該國提走的利潤額,有時還要對外方企業所佔有的股份比例加以限制。
(三)社會和文化環境
是指組織所在社會中成員的民族特徵、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構成社會環境的要素包括人口規模、年齡結構、種族結構、收入分布、消費結構和水平、人口流動性等。其中人口規模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的容量,年齡結構則決定消費品的種類及推廣方式
(四)技術環境
不但指那些引起時代革命性變化的發明,而且還包括與企業生產有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和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

閱讀全文

與宏觀經濟因素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