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論述城市經濟與城市建設對的影響

論述城市經濟與城市建設對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2-14 12:58:05

⑴ 影響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和如何影響

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選擇什麼樣的戰略模式,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在選擇城市發展的戰略模式時應根據:經濟全球化、信息化技術、現代分工體系、不同階層利益的均衡以及環境、資源等因素來確定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發展戰略;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個城市的發展戰略方案,在大的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發展的階段定位,即回答這個城市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空間方位;其次是城市發展方向和道路的確定;此外還有城市產業模式、城市系統協調發展等。根據這些要求,在具體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方案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經濟全球化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向縱深發展的世紀,經濟全球化對現代城市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現代城市發展環境出現了同質化發展趨勢,對城市發展國際性與開放性提出新的挑戰。城市發展環境同質化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經濟制度的同質化,即市場制度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制度;經濟交往規則國際化,即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全球貿易體系,使按照共同貿易規則從事經濟活動成為經濟一體化的內在要求;在信息技術支撐下形成經濟活動平台,使產業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高度流動和重組成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同質化大環境,在擴展了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提升了以城市為核心的地區之間的競爭層次;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在制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時,經濟全球化導致的同質化環境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一是在城市發展的空間定位上,必須從全球化的高度來確定城市發展可利用資源的空間邊界。要從信息化改變的現代世界的空間中,從虛擬空間、關聯空間、輻射空間、核心空間等多維空間中確定城市發展的新空間和新位置。

二是在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上,應從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本地經濟優勢的結合中,確定21世紀城市發展戰略目標。在同質性中找出差異優勢,是確定新戰略目標不可缺少的新思路。

三是在城市競爭對策制定上,應當考慮全球化背景下已提升的競爭平台和已發生的競爭內容來確定新競爭對策,確定如何打造新核心競爭力的競爭方案。

二、控制城市規模

中國進入了快速城市化時期,2004年我國城市化水平達到41.8%,較1978 年增加了26 個百分點。相應地,城市用地規模不斷增長,1985 -2 0 0 0 年我國城市建成區用地年均擴展速度為850km2。進入21 世紀以後,在經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城市的空間結構面臨調整,許多城市的總體規劃都進入修編階段。

在各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城市規模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與用地規模在1990 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總體規劃的范圍、目標和標准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二是許多城市在1990 年代中後期就開始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或編制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其中2010 年的城市人口規模出現了大幅增加的現象,比上版總體規劃確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規模增加30%以上。城市發展規模一直是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和審批關注的焦點,多年以來主要是通過預測人口規模來確定用地規模,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城市人口規模預測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如何解決城市總體規劃中的城市規模問題得到城市規劃界的關注。縱觀現有的文獻,主要有3 種代表性的觀點:(1)產業需求的角度。根據城市的性質、職能的特點預測城市生產性用地和非生產性用地;(2)制度建設的角度。在經

濟的轉型時期,要實現「範式的轉換」由規模控制向制度建設轉變;(3)市場的角度。由於市場力量在城市發展和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對城市規模預測的一個可取的方法是確定一個規模目標域,按市場變化不斷調整規劃與建設的目標,解決未來發展的不可預測性。總之,在城市規模的確定中市場的因素越來越重要。我國土地資源稀缺,城市發展的政策要求促進城市發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城市規模的控制十分必要。那麼,在經濟轉型階段,政府如何控制城市規模呢?

城市規劃是政府對社會經濟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在人口規模越來越由市場決定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分析和掌握影響城市用地規模的因素,政府才能運用自身的資源,實現對經濟發展和城市空間結構的引導。在我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遠未達到發達國家相對穩定的水平階段時,通過城市用地規模實現對城市規模的調控將會更加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

三、現代分工體系對城市發展模式的影響

產業集聚理論認為城市的發展有賴於城市產業的集聚,城市不僅有使產業集聚的功能,反過來產業集聚形成的集聚效應,又會成為推動城市發展和產業發展的動力。產業集聚與產業本身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具有一種互動機制。事實上,現代城市不僅是產業要素或產業群聚集的平台,同時也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分工發展的平台。可以說現代社會分工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城市所具有的規模效益是建立在高度分工的基礎上的。沒有分工的發展就沒有產業規模的擴展,越是大城市越有利於專業化分工發展。所以我們在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時,必須充分地考慮分工的因素,從現代社會分工體系中對城市產業發展進行定位,對於我國城市發展戰略制定顯得尤為重要。由於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傳統的國家,在制定城市發展戰略時,往往缺乏社會化分工觀念,總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搞小而全。在這種傳統觀念的束縛下,我們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目前中國形成的產業布局高分散,地區之間雷同的產業結構,極大地制約了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城市功能的發揮。按照現代經濟分工發展的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布局,重新確定城市產業結構模式,是21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按照現代分工發展的要求,在城市發展道路的選擇和城市產業類型定位上,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是要從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正在出現的新一輪分工與中國經濟發展的關系中,重新思考中國城市分工格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經濟活動的半徑和資源配置的空間。由於目前的中國是一個具有經濟的高成長性和市場待開發的國家,加上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廉價的勞動力,使中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吸引投資最多和對製造業轉移最具有吸引力的國家。面對新的國際分工大調整的格局,我們不能滿足於對外資所具有的吸引力,應從產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來思考如何將這種吸引力變成我們未來的產業競爭力。從戰略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有一個如何面對國際製造業的轉移與國內民族工業發展相協調的問題;就有一個如何將製造業轉移帶來的國際分工鏈與國內產業分工鏈合理銜接的問題。歸結到城市產業布局上,就有如何處理吸引外資國際大都市與周遍城市的分工系統的再調整問題。目前國內面對國際製造業轉移的機遇,出現了建立製造業城市熱。有些城市不顧自身條件的限制,在城市規劃和產業定位上一味模仿搞國際化大都市。如此下去將會造成新一輪的資源浪費。

二是要從中國產業升級發展的趨勢,思考城市的產業發展方向。目前中國正處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從城市與產業發展的關系看,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推動一批新興城市和新的產業區域的出現,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准備。中國新興產業興起的過程就是新一輪分工形成的過程。特別是處在大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中西部尚未開發的城市,在未來城市產業定位上,更要考慮這些因素。這些地區在城市產業戰略定位上,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模仿中部和大城市搞雷同的產業結構。 三是要從地方的競爭優勢上,確定城市的產業發展戰略。在如何認識地方競爭優勢上,要走出一個誤區:這就是簡單地認為別人沒有的我有,就是競爭優勢。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認識。目前在西部大開發中,在這種片面觀點的誤導下,搞所謂的特色產業具有很大風險性。在現代社會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思考我們的競爭優勢,不能簡單地認為,別人沒有的我有就是優勢。全面的認識應當是,市場需求的別人不能提供,而我能提供的,或者我比別人能更有效地提供,才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所在。如何判斷哪些是市場需要的,就是要從現代分工系統中去尋找和判斷。盡管某一城市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獨特的礦產資源,但有不一定就是優勢,

只有當這些資源成為社會需求的資源時,才能成為開發的優勢。

四、不同階層利益的均衡對城市政治文明與城市理念發展的影響

城市不僅是各種產業要素集聚的平台,也是不同利益群體的組合體。無論是古希臘時期的民主,還是15世紀之後在新興城市中產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都說明了城市是民主產生的溫床。由於城市經濟是一種交換經濟,在工業經濟時代這種交換經濟又演變為一種市場經濟。而現代市場經濟是一種法制經濟、契約經濟,在法律和契約面前人人平等的經濟自然也是一種民主的經濟。古代社會存在以鄉村為單位的分散的農耕經濟與以城市為依託形成的集權政治,由於政治的力量遠大於經濟的力量,所以,在這樣一種社會基礎上不可能有民主政治,只能是集權政治。

總之,近代以來工業化城市的出現,不僅賜給了人類一個高效率的社會財富的生產方式,同時在這種高效率生產方式形成的作用下,還給予了人類另一種社會財富:這就是以民主為核心的現代城市的政治文明。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這非常符合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可以相信,21世紀中國政治文明的建設最重要的基地應當是在城市。隨著中國城市的發展,城市民主必將成為中國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而發展。21世紀中國城市民主意識出現,將會成為中國政治文明的主要推動力。

無論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看,還是從現代城市文明發展的趨勢看,以及從建立社會主義城市文明的本質要求看,中國的城市政治文明應當是以人為本、以知識為本的政治文明。所謂以人為本的城市文明,就是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城市財富的分配和使用,都應當在滿足人的發展、實現人的價值、體現人文關懷的目標下進行。由於城市中的人,是由各種利益群體和不同階層組成的人群,所以城市的政治文明必須是各種階層利益能夠在城市的政治制度框架中得到均衡表達的政治文明,這就是城市的民主政治。社會主義的城市政治應當是有利於城市生產力發展的政治,適應現代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那麼社會主義的城市政治就應當是以知識為本的政治。所謂以知識為本的政治,就是城市的文化趨向和政治激勵都應當是朝著有利於城市知識積累和人的素質提高的方向發展。

目前在中國制定的城市發展戰略中,我們比較注重城市的經濟與產業發展.

⑵ 影響城市發展的因素

1、全球化。

全球化的本質是全球范圍內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雖然從一般意義上講,全球化背景下各類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重新配置,但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看,要素流動格局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對稱性。

具體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動性遠遠高於中低端人才;資本的流動性遠遠高於勞動力的流動性;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消費模式、生產模式、產業結構、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影響,總體而言大於發展中國家在這些方面對發達國家的影響。

2、技術進步。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信息通信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帶動了上一輪全球范圍內的高速增長。2008年底發達國家爆發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展望未來,能夠啟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根本力量,仍然是新的重大技術突破。

信息通信技術的深度普及和應用,清潔能源的發展,新材料的出現,生物技術的發展等,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技術突破點。目前有學者提出,人類社會正在啟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可能是能源和信息技術發展所帶動,也可能是信息技術驅動下的製造業升級所帶動。

3、全球治理模式和治理議題的變化。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許多議題越來越超出主權國家的治理范圍,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協調,才能夠有效解決。諸如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全球政治、經濟和金融穩定、控制傳染病等全球性公共產品,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新的重大議題,相應的全球治理結構也在孕育著新的深刻變化。

4、各國民眾權利和平等意識的普遍增強。

美國著名戰略思想家布熱津斯基把這種現象稱為「全球政治覺醒」()。這種趨勢對於一國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的變化,具有難以預計、難以把控的重大影響,對國際關系也有重要影響。

(2)論述城市經濟與城市建設對的影響擴展閱讀:

城市發展的基本規律:

1、區域理論: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發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魯提出增長極核理論:城市通過極化效應、擴散效應的發展,是區域經濟趨於均衡,然後進入下一輪極化、擴散的發展階段。

2、經濟學理論:城市產業分基礎產業(城市發展的關鍵)、服務業產業。[2]

3、人文生態學理論:互相依賴、互相競爭是人類社區空間關系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訊理論:1962年梅耶《城市發展的通訊理論》

5、經濟全球化理論: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的日益緊密運動的進程。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度報告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同國家的市場和生產日益變得更加互相依存的過程,這是由於貨物和服務貿易的發展以及資本和技術的流動所造成的。」

6、城市進化理論:絕對集中(城市不斷增長)、相當集中(城市人口增長仍然高於郊區)、相當分散(郊區增長超過城市)、絕對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區人口上升)。

⑶ 簡述城市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我國城市化是一個多層次、多區域且長期持續的經濟結構調整過程,對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首先,城市化過程中城市功能改造和基礎設施改造促進了城市建設投資,城市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促進了經濟產業投資,轉移到城市的農村人口需要解決戶口、住房、就業、醫療、子女教育等問題促進了城市社會事業投資,共同推動社會總需求得到穩定和快速增長。
其次,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二元結構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農業剩餘勞動力不能被現代城市吸收,滯後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礙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因此,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尋找結構轉變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調整的基礎上促進農業的規模化和現代化,優化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
第三,城市具有顯著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勞動力、資本、技術、信息等社會生產要素越集中,對周邊地區的吸引力、輻射力也越顯著,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越大。在這種輻射過程中,實現經濟要素優化配置,區域內部產業合理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和流域經濟的整體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專家估計,在現有發展水平上,城市化比重每增加一個百分點,直接消費可拉動GDP 增幅增加0.5 個百分點。迅速推進城市化構成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力,是確保我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較高增長率的戰略性選擇。
我國人口眾多、地域廣泛、區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城市化發展水平表現出明顯落差,東部地區城市化水平約為39% ,西部地區約為28%.東部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工業化人口最多的地區,已經產生了一批特色明顯的新興城市,初步形成以特大城市為中心、多層次、功能互補的城市體系,然而,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比,東部地區城市化水平的相對滯後表現得也更為突出。迅速推進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不僅是保持東部地區經濟穩步發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實現「以東帶西」和「全國一盤棋」的戰略要求。東部沿海地區具備比較好的城市化發展基礎條件,應因地制宜,採取適當的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人口城市化進程。

⑷ 試論城鄉規劃對發展經濟的重要作用

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城鄉管理的基本依據,是保障城鄉土地合理利用和開發的基礎。
城鄉規劃具有公共政策的屬性和作用。
城鄉規劃還具有綜合調控的地位和作用。

⑸ 社會文化對城市建設的影響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社會成員在特定的城市區域內,在長期的社會時間中共同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社會成員共同遵循的行為准則、道德規范、傳統習俗、價值追求與生活方式等,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品味和性格,是城市的靈魂。
文化部門作為世界發展經濟中增長最快的一個部門,是城市建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發展里程中,歷史已經證明:城市要想保持增長和發展的趨勢,其關鍵在於城市文化的發展和保持。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不竭動力和創新源泉。
具體說來,城市文化對城市建設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進行論證:
(1)優秀的城市文化有助於城市綜合競爭的增強。
通過城市的文化建設,提升一個城市的精神風貌和物質環境面貌,形成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進而優化社會成員整體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的選擇,增強居民對城市的認同感、自豪感、優越感。這些都將轉化為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最終實現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不斷提高,推動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
(2)優秀的城市文化是推動城市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社會成員,所持有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文化理念。比如,一個城市是否具有開放與誠信、創新與環保的文化追求,直接決定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優劣。
(3)城市文化影響著城市生態環境。
建設生態城市,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一個城市的文化理念直接決定其社會成員對生態環境的態度。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綠地碧水被吞噬等,究其原因,雖然有城市管理機制反面的缺失,也有技術方面的問題,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理念問題。一個人人都具有環保和綠化意識的城市,一定會有健康的生態環境。
(4)城市文化建設有助於居民素質的提高。
維護城市的和諧與穩定,需要通過城市文化建設,將優秀文化培育成強勢文化,使全體成員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可以減少各類危害社會的行為和犯罪,打造平安、健康的城市形象,為建設高品位城市奠定基礎。
必須看到,城市文化與城市建設是統一體,不可分割的。積極培育和發展良好、健康的城市文化,將有效推動體制改革和體制創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城市的建設;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設發展,又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物質保障和蓬勃動力。
當文化有了產業的支撐,它才能充分體現自身的功能;當產業吸收了文化的內涵,它才能創新與發展。原文作者所屬博客:冬天走了

⑹ 城市群建設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什麼意義

「城市群」本身是地域經濟用語。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意義在於可以促進城鎮化建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自身的發展。
城市群的特點反映在經濟緊密聯系、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交通與社會生活、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相互影響。
城市群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生產要素逐步優化組合的產物。每個城市群一般以一個或兩個經濟比較發達、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功能的中心城市為核心,由若干個空間距離較近、經濟聯系密切、功能互補、等級有序的周邊城市共同組成。發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促進城市群內部各城市自身的發展。

城市群依託發達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網路所形成的空間組織緊湊、經濟聯系緊密,最終可實現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對推進城市化或城鎮化意義也十分重大。

⑺ 城市經濟活動的基本與非基本如何劃分,聯系實際論述城市基本與非基本活動對城市發展影響

城市職能 :城市在區域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服務等活動中所承擔的任務和作用。它隨社會、經濟、自然條件而變化。 現代化大城市常具有多種職能,小城鎮或不發達地區城鎮職能則相對簡單。城 市的工業、交通運輸、商業、行政、文化、教育、科學等企事業是城市職能形成的基礎。城市職能按其作用分為一般職能與特殊職能。前者指每一城市必備的職能,如為本城市居民服務的商業、服務業、建築業、食品加工業、印刷出版業及城市公用事業、行政機關等;後者指不可能為每個城市都必備的職能,如采礦業、各種加工工業、旅遊業等。按城市成長 的基礎分為:①基本職能,也稱基本活動,指主要為本市以外地區服務的活動,如全國性或地區性的工業企業、交通運輸、行政機關、大專院校、文化和科研機構及重要名勝古跡等;②非基本職能,又稱非基本活動,主要指為本市范圍服務的活動,如服務性工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市級以下行政機關和中小學等。城市的性質和發展規模,主要取決於其基本職能。在城市經濟分析中,常使用基本一非基本比率,即城市基本活動與非基本活動之比,可用兩類活動的經濟收入或就業人口之比求得。它是表明城市職能結構的一種形式。城市職能常隨社會經濟發展或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供水、用地等建設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如中國省(區)的一些政府機關所在地城市,它們在歷史上多為行政中心或交通運輸及商業中心,新中國成立後,隨經濟建設的發展,興建了許多工業企業、交通線路或運輸樞紐、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等,現已普遍發展成為具有多種職能的綜合性城市。

閱讀全文

與論述城市經濟與城市建設對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