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中國古代經濟制度的論文,1500字
立論文
1.定義: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直接表達自己回的觀點和主張答的文章體裁。
2.要求:①要對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說服力的論據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邏輯
駁論文
1.定義:論辯是針對對方的觀點加以批駁,在批駁的同時闡述己方的觀點
2.方式:①提出論點②證明論點③總結論點
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縱式
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例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後歸納總結。
例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橫式
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例如:
有「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有「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有「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總之,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㈡ 關於中國古代經濟方式的論文,2000字左右
中國古代金融業
banking in ancient China
1840年以前中國歷史上的金融事業。
商周(約公元前16世紀~前771) 中國是產生貨幣較早的國家,在商代和西周時期就有了金屬鑄幣。從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的資料看,商、西周時期人們在交換過程中主要使用實物貨幣和金屬稱量貨幣。當時的實物貨幣有貝殼、龜甲、糧食、布匹等,金屬稱量貨幣主要是銅。
春秋戰國(前770~前476)貨幣流通的范圍更加廣泛,人們逐漸普遍地使用青銅鑄幣。由於當時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文化的差異,以及政治上的分裂割據,各諸侯國使用不同的貨幣。例如秦國的銅錢鑄成方孔圓形,幣文為「半兩」,鑄幣權由國家掌握。此外,黃金和布也是法定的貨幣。戰國末年,秦國制定的《金布律》是中國最早有關貨幣的法令。
秦漢(前221~公元22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並把秦的貨幣制度推行到全國各地。秦亡後,漢承秦制。為使貨幣重量更適於交換,西漢政府將銅錢的重量由「半兩」(十二銖)改為「五銖」。從此五銖錢制度一直延用至隋代(581~618)。
南北朝(420~589) 這一時期,信用事業有所發展。中國古代的信用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最初的借款對象是實物。以後隨著貨幣的產生和發展,貨幣借貸行為越來越多。在封建社會初期,放款者主要是官府、貴族以及大地主等,而借款者往往有著不同程度的人身依附關系,逃債非常困難。因此這一時期的借貸主要是信用放款,而且利息通常較高。戰國時期,放款取息已是非常普通的事情。秦漢時還出現了專門靠放債取利的人,稱「子錢家」。有些子錢家資本相當雄厚,甚至政府有時為籌措軍費也要向他們借款。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兼辦信用業務的機構——寺院。當時佛教盛行,寺院遍布各地。僧尼在政治、經濟上都享有不少特權。寺院不僅從事宗教活動,而且經營大量土地,兼營放款業務。除了傳統的信用放款外,還出現了典當業,即抵押放款。
唐(618~907) 法定貨幣有銅錢和絹帛兩種。絹帛以「匹」為單位,多用於大額的交易。唐代廢五銖錢,銅錢不再以重量為名,而改稱「通寶」、「元寶」,發展為比量名錢體系更高一級的鑄幣形式。
唐代貨幣經濟有較大發展。但在流通領域中,鑄幣短缺一直是突出問題。因各地禁銅錢出境且銅錢較重,商人攜帶極不方便。唐憲宗時產生了「飛錢」,即商人在京師賣出貨物後,把貨款交付給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並從其處取得票券,回到地方後憑票取款。這種飛錢又稱「便換」,是中國最早的匯兌方式。
隨著商業的繁榮,對外貿易的發達,在唐京城長安的西市形成了中國最早的金融市場。西市是長安最繁華的市場,面積約1平方公里,遍布各種店鋪和作坊,其中有許多商鋪經營信用業務,如櫃坊、寄附鋪收受存款,保管財物;金銀店兼營兌換以及生金銀的買賣;質庫經營抵押放款。金融市場的初步形成以及匯兌事業的產生是唐代金融業發展的主要標志。
宋(960~1279) 貨幣經濟的發展在貨幣形態上表現為白銀的貨幣性加強和紙幣的出現。漢代以前貴金屬金、銀都曾為貨幣,秦漢時期黃金是法定貨幣。漢代以後,由於貨幣經濟一度衰退,貴金屬失去法定貨幣的地位。唐末出現貴金屬復入流通的趨勢。宋代貴金屬白銀逐漸被人們廣泛使用,絹帛一類的實物貨幣則逐漸失去其貨幣資格。紙幣最早出現於10世紀末的四川,當時稱作「交子」,開始時是由民間的富商發行,1023年後政府壟斷了交子的發行權。
宋代錢幣的鑄行量大大超過唐代,但在貨幣流通領域中卻出現混亂和地區割據的局面。宋代鑄幣的種類很多,面值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數種;幣材可分為銅錢、鐵錢、夾錫錢。北宋(960~1127)時期西北和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遼也鑄造自己的貨幣。中原地區的宋王朝則有些地方使用銅錢,有些地方流通鐵錢,還有些地方兼行銅鐵錢。南宋(1127~1279)時占據中原北部的金國也鑄造發行自己的貨幣。
元(1271~1368) 結束了宋代貨幣流通分散混亂的局面,貨幣又趨統一。元代的貨幣以紙幣為主,最初的紙幣是可用白銀兌現的信用兌換券,後逐漸發展為不兌現紙幣。元代紙幣不再以宋代「緡」、「文」等銅錢的單位為價值尺度,而以白銀為價值尺度。元代的紙幣制度已相當完善。1287年,元政府頒行的《至元寶鈔通行條劃》是中國最早、最完備的幣制條例。
宋元時期的信用事業較之以前並沒有過多的發展,在社會上廣泛流行的仍是傳統的高利貸信用。民間的信用機構主要是當鋪。當鋪在宋時稱「解庫」、「 質庫」,寺廟經營的稱「長生庫」, 元代時稱「解典庫」或「解庫」。元代當鋪除抵押放款外,有時還經營信用放款。除了私入開當鋪外,官方也開始建立經營典當業的機構。如金政府曾設質典庫,又稱「流泉」,元政府設立公典,稱「廣惠庫」。宋代以後,貨幣種類增多,因而兌換業發展。當時經營兌換業的有「金銀鋪」、「銀鋪」。宋代的「交引鋪」除經營各種兌換外,還買賣各種鈔引。匯兌業務隨著紙幣的流行而逐漸衰落。
明清(1368~1911) 明代貨幣有紙幣、銅錢和白銀。明前期主要用紙幣,明中葉以後白銀成為主要貨幣。清代(1616~1911)銀、錢兼行。銅錢仿照明朝的制錢制度,由國家統一鑄造發行,銀錠則許民間自由鑄造,因此各地的鑄銀在重量、成色上有不少差異,種類繁多。
明清時期,金融業有顯著發展,尤其是典當業日趨發達,當鋪遍布各地。據統計,1644年全國有當鋪兩萬多家,1744年時北京有當鋪六七百家。有的當鋪資本額高達數萬兩或十幾萬兩。經營典當業的主要是商人,此外還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資設當鋪,稱為「官當」。當鋪的業務除放款外,還接受存款,兼營兌換等。
明清時期還出現錢庄、銀號、票號等新的金融機構。錢庄起源於明中葉,最初規模較小,主要從事兌換業。明末,錢庄逐漸發展成為從事經營接近近代金融業務的機構,除兌換銅錢、金銀外,還兼營放款、存款等業務。銀號最早出現於清初,經營業務與錢庄類似。錢庄、銀號還發行錢票和銀票,可以用來兌換銅錢和白銀。隨著錢庄、銀號在全國普遍設立,清乾隆年間以後,銀錢票的流通非常廣泛。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出現經營匯兌業務的票號,因經營者主要是山西人,又稱「山西票莊」,起初只為商人辦理匯款,後又兼辦政府和官吏的公款匯兌和存、放款業務。
除了民間自辦的各種機構外,清政府也設立了官方的金融機構「官銀錢號」,從事各項金融業務。
㈢ 中國古代經濟發展作文
富國思想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思想史上具有獨特地位?)提出「百姓足。他「重本」,因而反映這個制度要求的各家經濟思想以及以後的演變,就如歐洲宗教改革的新教倫理帶來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發展,在當代中國的價值是儒家道德經濟學與儒商的興起,如不加限制。到宋代,他們認為工商業是末業,富國必須「重本」,著有《富國》專篇,他是法家富國理論最早的提出者和實踐者,這是儒家早期的富國思想。反光材料《管子》的富國思想,先義後利,要把合乎封建等級利益的規范,儒家的現代化改革將帶來的是有社會責任和倫理約束的現代化後工業文明,上交國君,反對在當時日益發展的封建等級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禮制和法家所主張的刑政。道家所說的「道」不單指自然界的道,但是儒家貴義賤利的理論,認為求利活動應受義的制約。
義利思想 即關於人們求利活動與道德規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論,荀況在儒學的基礎上吸收各家的富國思想。商鞅和以後的韓非。此外,發展農業生產是國家富強的唯一途徑,主張經濟活動應順從自然法則運行。他們的經濟思想,起著深遠的影響,君孰與不足」,主要如下,又是戰士之源。孔丘提出要「足食足兵」。「利」主要指物質利益,儒家在新經濟時代具有新的經濟管理與企業文化意義,主張清靜無為和「小國寡民」。盡管當時(如法家)和以後也有重利輕義或義利結合的主張,李覯著有《富國策》十篇,提出了較為完整的富國理論、社會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處而外,但對「末」有不同理解,受到漢以後歷代思想家的重視,認為「民必得其所欲,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僵化教條,使生產者把除了生活和再生產所需之外的生產品,重點是在分工;因而,也有它自己的特點,危害農業生產。儒家承認求利之心,主張重義輕利,對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以至中國封建經濟本身的發展,他們還主張「強國」就須「弱民」,因而不反對求利;並明確提出富國必須以富民為基礎、士同列為四民。富國之策。它把商。以後商鞅在秦國變法。道家這種經濟思想後來傳到西歐,主張農工商各業應任其自然發展、「文章」的工事,與西方古代的經濟思想比較,四民同列,易於牟利,卻占統治地位。以後,提出了各種見解或政策,除在重視農業生產。道家從自然哲學出發。由於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的特點、儒家,同時也指人類社會的道,提出富國強兵和「重本抑末」政策,作為求利的前提,主張「上下俱富」,「義」是指人們行動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只是說對商賈的數量要有所限制,然後聽上」。不僅如此,同樣,因而主張「禁末」: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經濟思想,私人不得保有多量財富,因此,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
中國古代思想家為使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富強,孔門有若(公元前 518~,即採取刑賞的手段,但也肯定工商各業在社會經濟中起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有道家,但是他們把義放在首位。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經濟思想。諸子百家競相著書立說,《管子》主張富國必須富民、工與農,人人皆有。義利關系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長期爭辯的一個問題,妨礙了人們對求利。司馬遷反對當時桑弘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而主張封建官府壟斷鹽鐵等重要工商業的經營。這種經濟思想在漢代司馬遷的著作《史記·貨殖列傳》與《史記·平準書》中得到闡發,認為要限制的只是「刻鏤」,這與中國長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一特點有著密切關系、墨家和法家,在「重本」一點上和商鞅,就會使人人避農、求富問題的探討和論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品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對17~18世紀在西歐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響。這就是說,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學術思想空前繁榮的局面在秦統一中國和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帝國前的戰國時.
㈣ 求一遍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史的論文
中國古代濟濟發展史 一、中國古代各個歷史發展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 時期 發展原因 農業(畜牧業) 手工業 商業 原始社會 生產力的發展 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骨制耒、耜、木器、陶器;半坡人已經掌握了種粟的技術,還種植蔬菜和麻;畜牧有豬狗牛羊雞水牛 半坡人有較高的紡織技能,會織麻布,制麻衣;半坡人製造彩陶;大汶口晚期出現銅器製造業 後期出現商品交換 夏朝 奴隸制度的形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 用木製的耒、耜等種地翻地,用石刀、蚌鐮收割莊稼;已有原始的農業灌溉技術 銅器製造業的發展(未用於生產) 商朝 奴隸制的發展;奴隸的艱苦勞動 農業是商朝生產的主要部門;「五穀」;豬牛羊馬狗 手工業很發達;青銅製造業是重要部門(原料是銅錫鉛,成就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西周 奴隸制度高度發展;實行土地國有制,推行井田制;奴隸的艱苦勞動 後世的大部分農作物都已有了 分工更細;手工業作坊中全部使用奴隸勞動 出現了奴隸市場 春秋 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 鐵器以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使用;開始使用牛耕;荒地開墾越來越多 春秋後期開始用木炭,用皮囊鼓風提高爐溫,冶煉出生鐵 戰國 社會進步:封建制度下的農民,地位比奴隸有了一些提高,生產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提高 鐵農具的使用更為普遍;逐步推廣牛耕;興修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如都江宴、鄭國渠 和 業占重要地位;各國都有冶鐵中心,如楚國的宛,趙國的邯鄲;煮鹽業山東的海鹽、山西的池鹽和石鹽;手工業美麗的絲麻織品和光潔細致的 北方的馬匹,南方的象牙,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匯集中原市場;臨淄、大梁、郢等發展成為新興的封建城市,城市裡有買賣的場所;封建城市興起,如臨淄、邯鄲、大梁、郢等新興的封建城市既是封建政治中心,又是商業中心 秦朝 國家的統一有利於人民生活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促進經濟發展;邊境的開發 中原的的鐵器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入越族地區,促進了當地生產事業的發展 陶瓷技術高,能製造兵馬俑 圓形方孔錢作為通行全國的貨幣;統一度量衡 西漢 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教訓,為了鞏固封建統治,恢復社會經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有利於經濟的恢復;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生產技術、工具的改進和推廣;對外交往密切 從渤海到河西走廊,從萬里長城到長江,許多地區普遍使用牛耕;牛耕除了普遍使用二牛三人的耦犁外,還發明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興修水利工程六輔渠和白渠;農作物品種增多從西域引進葡萄、苜蓿、核頭、胡蘿卜 漢時,紡織業已經 使用提花機.這是紡織技術的一大進步。絲織品有錦、綉、絹、紗等; 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沿線,對外貿易相當興旺 東漢 為了緩和階級矛盾,減輕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光武帝調整統治政策,有利於經濟的恢復;生產工具的改進;國家的統一安定 東漢政府重視興修水利,明帝期間負責治理黃河;經七八年時間,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人口和墾田數增加,政府的田租和賦稅收入也隨之增加 南陽太守杜詩發明 ,利用水利推拉風箱,鼓風冶鐵 張超通西城後,西域各族從漢族得到了鐵器,還學會內地鑄造鐵器的技術 三國 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為避免戰亂,北方農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 耕作技術,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和技術的提高;民族融合的加強 魏國建立後重視農業,在淮河流域興建了許多水利工程;魏國馬鈞發明製造了先進的灌溉和排澇工具翻車;蜀國在都江宴設宴官,鼓勵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在吳國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開發江南 蜀國絲織業比較發達;吳國造船業很發達 蜀錦行銷魏國成為政府財政主要來源之一;吳國海上交通貿易發展 兩晉南北朝 兩晉末年起,大批北方農民南遷,帶去了先進懂得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同南方勞動人民共同開發了江南地區;黃河流域的各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南方較北方穩定 南方: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開墾了大量良田;小麥種植開始推廣,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種植技術有了提高 北方:均田制的實行,開墾的荒地增多,北方的經濟恢復和發展起來 隋朝 隋的統一,社會秩安定下來,南北經濟文化得到了交流;統治者重視經濟發展,沿用均田制,有利於經濟發展,大運河的開鑿,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 耕地面積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長安、洛陽官倉里的儲糧多的達千萬擔 造船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能造宏偉的戰艦 洛陽居住著數萬家富商,商業盛極一時;隋煬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有派人去西域,西域商人有不少來長安和洛陽 唐朝 隋統一、經濟的發展、隋亡教訓為唐盛准備條件;唐初統治者吸取了隋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採取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有利於積極發展經濟;從唐太宗到玄宗時期政治較穩定清明;勞動人民改進生產工具,提高產生技術;各民族聯系加強,對外交往廣泛;統治者重視科技發展 改進了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還創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簡車;興修水利,在黃河、長江流域等開鑿一系列灌溉渠,並修築舊渠和河宴;開辟大量荒田,人口增加 唐朝是絲織業發展重要時期,定州、益州、揚州都以織造綾錦聞名,品種多樣,有一種花鳥紋錦反映了唐朝高超織錦技術;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還創制了著名的「唐三彩」;造紙業以宣州和益州的紙有名 長安,既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又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東市和西市都是繁華的商業區,有各國各族商人往來;交通發達,與朝鮮,日本有經濟往來,與印度和西亞各國貿易頻繁;在廣州設置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 北宋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農作物的種植區域擴大,江南,兩廣地區種植了從淮北傳去的粟、麥、黍、豆;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種植,政府把它推廣到江浙和淮河流域一帶;福建和長江中下游的丘陵地開辟了很多茶樹;農田水利法的實施使各地新興了許多水利工程 絲織業技術水平也四川地區為最高,絲織品比前代增多;北宋制瓷業大大超過前代,產地分布更加廣泛,定窯、汝窯、官窯、鈞窯等是當時著名的瓷窯。江西景德鎮以生產清白瓷著稱,產品行銷海內外。山西境內和東京一帶的城鄉居民已用煤做燃料,徐州東北的冶鐵中心有30多處,4000工匠
㈤ 中國古代經濟史論文5000字
http://wenku..com/view/0900c9dba58da0116c174935.html
㈥ 中國古代經濟史論文題目
1、關於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的研究。 2、中國傳統政治體制與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3、中國古代經濟結構與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4、中國體統文化意識與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5、關於資本主義萌牙的研究。6、關於中國古代社會商品經濟發展原因與性質的研究。7、關於中國古代社會商品經濟特點與水平的研究。8、關於個體小農經濟與中國古代社會性質的研究。9、歷史時期北方地區生態環境的變遷及其成因。10、關於重農抑商政策的研究。11、戰國秦漢時期的經濟區域。12、商品經濟與戰國秦漢社會變遷。13、秦、漢重農抑商政策比較研究。14、西漢經濟政策述評。15、豪族與兩漢社會。16、兩漢土地制度研究。17、秦漢時期的移民問題19、漢代儒學的發展及其影響。20、門閥政治形成的原因。21、門閥士族與魏晉文化的發展。22、門閥士族與魏晉隋唐社會23、六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與經濟重心的轉移。24、府兵制與關隴集團。25、商品經濟與唐宋社會變遷。26、唐宋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其歷史影響。27、科舉制度與唐宋社會。28、唐宋時期的經濟政策與社會經濟。29、漢、唐外交方針之異同研究。30、隋唐地方權力研究。31、地方行政體制與魏晉南北朝的長期分裂。32、門閥集團與隋唐政治。33、 唐宋時期的城市和城市經濟。34、古文運動與儒學的復興。35、佛教與唐宋文化。36、道教與唐宋文化。37、元代文化政策研究。38、行省制與元代的地方發展。39、明朝經濟政策及其歷史影響。40、朱元璋與明初政治。41、明清流民與山區開發。42、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問題。43、清代邊疆地區的開發。44、唐以前的國家、社會與水利。45、宋以後的國家、社會與水利。46、秦漢隋唐的地方行政與社會控制。47、宋明清的地方行政與社會控制。48、士大夫階層與宋明社會研究。49、地主階層與中國體統政治研究。50、唐宋科技與社會、文化研究。51、漢唐時期的陝西。52、宋明時期的陝西。53、漢唐時期的鄉村社會。54、宋明時期的鄉村社會。1.秦漢時期的移民政策及其影響2.秦漢與匈奴的戰爭評述3.秦漢時期北部邊疆的開發及歷史意義4.秦漢時期北部邊疆的開發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5.中國古代重農政策的歷史作用6.試論西漢的商業政策7.試論漢代的農業政策8.西漢時期漢匈人口流動及影響9.東漢對南匈奴政策評析10.試論漢武帝的用人方略11.司馬遷的民族觀略論12.漢代外戚集團的形成與擅權13.論西漢後期的社會問題14.兩晉南北朝士族門閥的特徵15.試論唐太宗的民族政策16.試論唐太宗的人才思想17.漢唐異同論18.試論遼代的雙軌行政制度19.宋遼對峙格局的形成及歷史意義20.宋金戰爭爆發的原因21.宋代冗官及其社會影響22.金代的重農政策23.元代文化的特點24.《鹽鐵論·散不足》所反映的西漢社會生活25.東漢的賑災政策26.自然環境變遷與十六國割據政權的關系27.康熙在維護國家統一中的作用28.清末移民實邊政策的作用
㈦ 淺論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的論文500字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既包括國家之間的政治關系與人員往來, 也包括經濟、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古代中國的對外交往在明朝前後有明顯的不同。明朝中期以前,由於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的局限,世界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 中國主要是與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朝鮮和印度等國開展各種形式的交往;明朝中期後,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 西方殖民者陸續向東擴張, 以及西學東漸,中國與西方的交往逐漸增多。
古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主要是從兩漢開始的。公元前138年,張騫首次出使西域, 為了聯絡大月氏回師東進,與西漢夾擊匈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為了發展與西域友好往來關系。他的探險直接產生了「絲綢之路」而造福當時, 澤及後人。「絲綢之路」成為當時連接東西方兩大文明中心的通道, 大量的使臣、商人絡繹不絕地奔波往返, 和諧 各地的物質產品與精神成果, 得到了充分的交流。漢代以開放的姿態, 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 吸納色彩各異的文化元素, 走上了直接推動世界文明發展的道路。和諧當時的中國對外交往已突破了東亞范圍, 遠及歐洲和非洲。和諧秦漢之際, 朝鮮的檀弓、和諧果下馬等輸入中國, 中國銅鏡、漆器、鐵制工具等輸至朝鮮;燕、和諧齊、趙有數萬人前往朝鮮,三韓多次派人晉見武帝和光武帝。日本與中國的往來較早, 武帝時, 有30多國通過朝鮮「使譯通於漢」;光武帝時,「倭奴國奉貢朝賀……光武賜印綬」。中國鐵器、銅鏡、絲帛傳入日本。越南的象牙、和諧犀牛、珍珠輸入中國;中國鐵犁、牛耕和水利工程技術在越推廣。出玉門關或陽關往西到中亞、印度半島等地形成的絲綢之路, 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鑄鐵、井渠、造紙等技術,通過這一通道西傳。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和諧從廣東向西沿海岸線、印支半島南下, 繞過馬來半島、出馬六甲海峽, 到孟加拉灣沿岸, 最遠達印度半島南端,形成的水上絲綢之路, 加強了和東亞、南亞各國的關系, 溝通了東西外交圈之間的聯系。西亞大國安息, 利用絲綢之路與漢頻繁交往, 通過水上絲綢之路在漢與大秦間轉手貿易。處於陸上絲綢之路西端的大秦, 直接交往受安息等國的阻礙。97年, 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 到達波斯灣折回。166年安敦使者到達東漢, 《後漢書》中有與歐洲直接往來的最早記載。
隋唐時期, 交通發達, 水陸並舉。陸路從長安出發東達朝鮮, 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和歐洲許多國家。水路從登州、揚州出發, 和諧 可到達韓國、日本。從廣州出發, 經馬來半島、印度, 可到達波斯灣。和諧唐政府鼓勵外商來貿易, 允許他們長期居住、通婚、任官, 實施開放的對外政策。和諧唐朝對外交往有新發展, 唐朝與新羅、日本、天竺、波斯和大食等亞非歐各國均有友好往來, 和諧 唐都長安成為當時國際大都會。和諧
新羅人留學唐朝最多,崔致遠最著名。長安和沿岸許多城市設有「新羅坊」、「新羅館」,接待新羅商旅。新羅立國參用唐制, 舉國學、教儒學;從唐引進茶葉、雕版印刷術和高超的制瓷、制銅等手工藝技藝;喜讀唐詩, 許多文人會寫唐詩;姓氏、服飾、節令、風俗等方面, 都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和諧
日本與隋唐往來頻繁。隋時互遣使, 遣唐使十多次;日本出土大量「開元通寶」, 中國也出土了日本奈良時的銀幣。大化改新由留學回國人員策動, 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為藍本;都城建造完全依照長安的樣式;律令大體採用唐律, 學校以儒家經典為教材,祖沖之《綴術》傳入日本成為教科書;祭孔禮義隆重。日本的吉備真備和中國的鑒真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印度半島的天竺與中國的交往以佛教為紐帶。貞觀時, 天竺一再遣使來唐, 送來鬱金香、菩提樹。中國創的十進位記數法推動了天竺數學的發展。玄奘和義凈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和諧
中亞一些國家同隋唐往來密切, 一再遣使前來, 和諧帶來名馬、和諧異葯等特產。隋朝和波斯已互遣使節。唐朝時, 波斯遭大食侵犯, 其王及兒子先後來華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國開設「波斯店」。唐高宗時, 和諧大食開始遣使中國, 持續了半個世紀。中國造紙術唐時傳到大食。和諧
唐與東羅馬有使節往還。東羅馬的醫術、雜技傳入中國, 唐絲綢、瓷器大量運往歐洲。和諧
明朝前期, 鄭和七下西洋密切了我同同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 將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推向高潮。但是,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 它採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 給明朝造成巨大負擔。隨著國力的衰退, 航海的壯舉也悄然結束。和諧
明朝中期以前,對外關系的興盛, 和諧與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科技先進、國力強盛、對外交通發達等因素有關。這一時期的中國農耕文明充滿活力, 發展水平處於當時世界的前列, 統治者也具有向上的進取精神、不斷開拓的願望和對外開放、兼收並蓄的膽識。由呂宋傳入我國的煙草等經濟類作物得到推廣。16世紀後期, 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 他們說漢族, 和諧 穿儒服, 把西方的天文、數學、地理、繪畫、音樂等方面的著作介紹給中國, 和諧又把中國的儒學和道家學說介紹給西方, 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代表性人物有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中國開明士大夫徐光啟。和諧
明朝中期以後, 中國的對外關系呈現日益被動、保守和封閉的趨勢。當時, 我國開始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1553年葡萄牙租佔澳門, 西班牙、荷蘭先後侵佔台灣。清朝前期, 沙俄侵佔人國東北的雅克薩等地。這一時期, 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成為對外關系中的重要內容, 如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台灣、康熙帝組織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在平等的基礎上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等。與此同時,清政府開始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失去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因而不能主動迎接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歷史性挑戰, 致使中國與世界長期隔絕, 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㈧ 關於中國古代經濟方面的論文 200-300字 緊急!!!
關於土地兼並問題
土地兼並是中國古代非常普遍的現象。它的根源在於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在封建社會,由於土地佔有關系不固定,加之土地買賣盛行,必然導致土地兼並現象的出現。
土地兼並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政治上,土地兼並直接導致國家財政收入的減少,加劇了社會的貧富懸殊,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爆發,使一些王朝走向滅亡。經濟上,對農民來講,造成農民的貧困,無力購買手工業品;對地主來講,封建地租較重,買田置地,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