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經濟生活任何綠色發展

經濟生活任何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15 00:49:23

❶ 結合材料,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
推進綠色發展有利於節約資源,版保護環境,有利於推動經濟的可權持續發展。
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我們國家的生產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所以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
希望能採納一下。

❷ 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1、是科學發展來觀的要源求。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基本國策,關繫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2、以艱苦奮斗為榮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為支撐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3、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當發揚光大。4、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正確的科學理性消費觀,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在堅持一種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❸ 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是如何推進快遞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

我國,國家層面,

  1.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2. 加強對快遞行業的國家宏觀調控,鼓勵快遞行業健康發展。

  3. 快遞行業響應產業政策,承擔社會責任,注重公益與環保,加強自主創新,利用科學技術,科學管理,高效高質綠色發展。

❹ 經濟生活知識怎樣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的知識點

1.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2.推進供給側改革,打造先進製造業,經濟發展轉換新動力。
3.堅持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國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❺ 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我國堅持綠色發展的必要性

1
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2 符合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3
符合科學發展觀

❻ 從經濟生活角度看,發展綠色經濟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什麼內在聯系

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要素)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的戰略選擇,是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矛盾、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手段,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如果堅持綠色經濟的取向來緩解和克服資源環境的約束,中國的現代化大業就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沿著鄧小平同志勾畫的三步走戰略,實現小康和未來的社會復興。組織和破壞千載難逢大好形勢,使中國的發展不可持續,這就是一個擺在全中國人民面前的非常現實的重大問題。

(6)經濟生活任何綠色發展擴展閱讀

經濟發展

主要是六點要求:

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

第二,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兩個「倍增」,即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過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第四,通過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使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第五,通過繼續實施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過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使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綠色經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❼ 政治題: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為企業「綠色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1)國家要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宏觀調版控。貫徹落實科權學發展觀,制定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認真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加強科技創新,加強研究和推廣低碳技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綠色經濟。

(4)堅持對外開放,擴大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5)充分發揮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環保意識,轉變消費模式,建設節約型社會。

❽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該省是如何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運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更甚是如何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的。在農村的話,一般都是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的話是農村的根基,所以一般的種植業發展才能帶動整個鄉村的振興。

❾ 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回答: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經濟學依據是什麼

我國的能源及資源不僅人均佔有量很低,而且利用率一直不高,近年來資源約束問題凸顯,資源供給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這些都決定了我國必須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要不斷地解決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達到綠色經濟快速發展的目的,最終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戰略目標。
從內涵看,綠色發展是在傳統發展基礎上的一種模式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要將環境資源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素;二是要把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綠色發展的目標;三是要把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的「綠色化」、「生態化」作為綠色發展的主要內容和途徑。
只有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才能有效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在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中占據主動和有利位置
伴隨著對傳統工業化和城市化模式所存在問題的不斷質疑,綠色理念的提出已經有五十多年。這是人類對自身生產、生活方式的反省。
1962年,美國人卡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對傳統工業文明造成環境破壞作了反思,引起各界對環境保護的重視。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增長的極限》,對西方工業化國家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長模式的可持續性提出了嚴重質疑。
但在當時,綠色理念主要集中在污染的末端治理方面。1987年,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強調通過新資源的開發和有效利用,提高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降低污染排放;1989年,英國環境經濟學家皮爾斯等人在《綠色經濟藍圖》中首次提出了綠色經濟的概念,強調通過對資源環境產品和服務進行適當的估價,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兩年,在實現經濟復甦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紛紛提出了綠色發展戰略,實施「綠色新政」,綠色經濟發展迅速,代表著國際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我國同樣在作出發展戰略抉擇
綠色經濟以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為支撐,以發展綠色新興產業為導向,在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促進技術創新,創造就業機會,降低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能源的消耗及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一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加強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技術的研發和引進消化,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以及重點工藝流程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資源生產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制定更加嚴格的環境、安全、能耗、水耗、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標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業規模。依法關閉一批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的落後產能。採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二是節能產業。據測算,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准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推動節能產業發展,一要加大節能關鍵和共性技術、裝備與部件研發和攻關力度,重點攻克低品位余熱發電、高效節能電機、高性能隔熱材料、中低濃度瓦斯利用等量大面廣的節能技術和裝備。二要採取財政、稅收等措施,促進成熟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的推廣應用,繼續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三要創新機制,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
三是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我國累計堆存工業固體廢棄物近70億噸,大量的廢舊資源沒有得到回收利用,隨著蓄積量的不斷增加,產業發展空間很大。一要組織開展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城市礦產」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重點工程。二要大力推動再製造產業發展。三要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盡快建設完善以城市社區和鄉村分類回收站和專業回收為基礎、集散市場為核心、分類加工為目的的「三位一體」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四要推動再生資源國際大循環,增強國際再生資源的獲取能力。
四是新能源產業。新能源具有低碳清潔的特點,目前幾乎供應著世界電力的1/5。其中風能發電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太陽能增速超過40%,有關機構預計,到2050年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結構的比重將達到32.2%。我國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每年可再生能源資源可獲得量達73億噸標准煤,而現在開發量不足5000萬噸標准煤,提升空間巨大。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快速發展。太陽能集熱面積居世界首位;2009年風電裝機容量突破2000萬千瓦,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建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在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已達19台;國內第一個兆瓦級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已經開展。生物質能利用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五是環保產業。研究表明,環保投資對GDP的投資乘數約為1.4,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約為3.1萬億元,增加GDP約為4.34萬億元。一要加強水環境保護。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推動嚴重缺水城鎮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二要加強大氣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重點耗能行業二氧化硫綜合整治;加快實施燃煤電廠和機動車氮氧化物控制示範工程;實施城市空氣清潔行動計劃;三要加強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垃圾焚燒發電場建設,大力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醫療廢物及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強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
此外,綠色經濟還包括大力發展電子技術、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政策措施

❿ 如何促進經濟綠色發展

(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通過實施各種環境經濟激勵政策,推動技術創新和進步,促進產業部門的「綠色化」,增加綠色就業的崗位;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環保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綠色產業,盡快形成門類齊全、裝備先進、富有活力的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綠色科技,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構建節約資源能源的技術支撐體系,支持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和可持續使用,突破能源、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
(二)優化經濟發展指標
我國承諾,到2020年力爭做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摒棄很長時間以來以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准,將循環經濟中的單位GDP的能耗,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總量控制等減量化指標;產品循環利用率、廢棄物質回收利用率等再利用指標;可再生能源比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資源化指標,納入考察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體系中;以資源產出率為目標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節能減排指標,使經濟朝著「綠色化」方向發展。
(三)積極加強制度建設
積極研究綠色投資政策,促進重點產業的「綠色化」生產,加強對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和境外投資的引導;完善綠色信貸、綠色稅收、生態補償和綠色貿易政策;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組織制定環境政策配套綜合名錄,建立和完善重污染企業退出機制和相關指導意見,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標准,積極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改革垃圾處理費徵收方式,適當提高垃圾處理收費標准和財政補貼水平,有序推進環境立法相關工作,建立健全有利於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
(四)加強各級部門行政管理水平
各級政府應繼續發揮主導作用,重視綠色領導力建設,把綠色發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納入戰略發展層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年度計劃、日常工作;中央政府加強對跨區域綜合性環境事務的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綠色發展和生態質量負責;各部門對本行業和本系統綠色發展負責。建立統一立法、統一標准、統一監管,環保部門依法負責、相關部門分工配合的環境監管體系,提高環境監管的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水平。
(五)倡導公眾綠色消費
發展綠色經濟,必須重視可持續生產體系與可持續消費體系的建立。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正處於升級轉型階段,為此倡導可持續消費和綠色消費的意義尤為重要。要以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為重要手段,以政府綠色采購為重要的推動力量,有針對性的采購綠色產品,引導公眾自覺選擇節約環保、低碳排放的消費模式,采購綠色產品、節能產品、環境友好型產品。
(六)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完善環境宣傳教育體系,加強面向不同社會群體的環境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加強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責任感。完善新聞發布和重大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徵集、分析環境輿情動態並積極應對。推進城鎮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重點城市飲用水水質、企業環境信息公開,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推進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實施,試行職業資格化管理。加強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和宣傳,提高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意識。擴大公眾參與的透明度,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更持久、穩定、健康的向前發展。
(七)積極開展綠色經濟國際合作
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綠色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環境保護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一要加強綠色經濟發展的對外交流,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綠色經濟發展道路;二要與發達國家建立先進綠色技術的轉讓機制;三要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將我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實踐經驗與有關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流、共享。我們主張,國際社會應當把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作為發展綠色經濟的助推器,反對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制定並實施鼓勵綠色經濟發展的貿易政策,促進各國綠色經濟成長壯大。

閱讀全文

與經濟生活任何綠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