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經濟開發 > 現代經濟發展的三大杠桿

現代經濟發展的三大杠桿

發布時間:2021-02-15 03:44:04

1. 經濟杠桿的手段

作為調節手段,社會主義的經濟杠桿比較重要的有:
1. 價格
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價格是最有效的調節手段。在計劃經濟中自覺地利用價值規律,主要是要正確運用價格杠桿,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規定有科學根據的價格水平、商品比價和各種差價(見商品差價),並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通過價格與價值的一致或背離,調節生產經營活動,保證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2. 稅收
稅收是國家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合理規定不同稅種和稅率,通過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稅金額的調節,來影響引導和控制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活動,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可以通過不同稅種的建立、稅目的增減和稅率的升降,調節不同部門、企業的利潤水平,從經濟利益上鼓勵國民經濟需要的行業和產品發展,抑制乃至淘汰無助於國民經濟發展的行業和產品。
3. 信貸
信貸是國家有計劃地動員和分配閑置貨幣資金的一種形式。國家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對不同部門和企業,在發放信貸資金和規定利息率方面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以引導不同部門、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沿著有利於國民經濟的方向發展。同時,信貸還是國家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有力手段。
4. 工資獎金
工資、獎金作為實現按勞分配的形式,直接關繫到勞動者個人的物質利益。通過工資形式的正確選擇、工資差距的合理確定以及獎金的正確發放,以調節社會勞動的分配,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5. 匯率
通過匯率變化對輸出和輸入的影響,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提高匯率意味著降低用外匯表示的輸出價格,提高用本國貨幣表示的輸入價格,因而產生刺激輸出和限制輸入的效果;反之,降低匯率就會產生減少輸出和增加輸入的效果。同時,匯率的變化,又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內的物價水平,在合營企業中還會帶來用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資產價格的變化。因此,正確運用匯率杠桿可以促進國家建設的進程。 經濟中的杠桿主要是通過負債,用較少的本金支配更多的資產,從而謀取更大利潤的行為。由於利潤是不確定的,所以杠桿經營也意味著更大的虧損。
杠桿的核心是負債,沒有負債就沒有杠桿。中國人崇尚無債一身輕,傳統文化中對債務持排斥態度。然而,負債卻是現代經濟加速發展不可或缺的。想一想,如果經濟中沒有杠桿,企業都不借債,都是靠自身積累的資金發展,那麼企業的經營規模必然會縮小,整個經濟規模因此大幅收縮,社會產出也會大幅減少,生活水平出現嚴重下降。杠桿經營的本質是通過負債把社會閑散資源集中起來,投入到生產領域,謀取更大的回報。不使用杠桿,意味著閑散資源難以得到充分利用。
資源在不同人的手上,其利用效率是有差別的。好的制度就是把資源從使用效率低的人手上轉移到使用效率高的人手上,這種轉移有兩種途徑,一種就是負債經營,一種就是股權融資。其中,負債的方式居於絕對主導地位。兩個數據可以比較:2011年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7.47萬億元,2011年滬深股市IPO融資總額2861億元,前者是後者的26倍。當然,負債還包括企業直接向私人募資,股權融資也不僅僅限於IPO,還有各種風險投資以及民間資本入股等等。但是上述兩個數字的比較還是基本能說明問題:負債是推動社會資源集中利用的主要手段。
所以說,現代經濟都是建立在負債基礎上的,正如物理學中的杠桿大大節省了人的體力,現代經濟中杠桿為經濟的繁榮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政府下命令讓所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不準借貸、不準使用杠桿的話,那麼現代經濟立馬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2. 現代金融的核心是杠桿嗎

現代經濟的核心是金融,現代金融的核心是投資銀行產業。
我們之所以說投資銀行產業是現代金融的核心,最直截了當的理由就是:投資銀行自始至終是國際醬市場的主角。
投資銀行產業從二戰以來、50年代以後徹底改變了傳統的國際金融結構,銀行資產在整個金融資產中的比重下降,而債券、投資急劇上升,幾乎各佔1/3。在新的債券市場、股權市場的形成中,投資銀行毫無疑問起著主導作用。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短短20多年,投資銀行就建立了商業銀行花了幾百年的時間才完善的整套法規體系和運行機制。
作為經營全部醬市場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銀行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從單一的證券承銷商發展成為國際醬市場上最有效和最具影響力的高級形態的金融中介,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的主角、靈魂、成為國際資本市場發展變化的核心。
在現代金融市場中,投資銀行的核心作用功不可沒。投資銀行既是國際金融制度中的重要內容,又是促進國際金融自身完善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既保證了經濟增長所必需的資金供應,又促進了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投資銀行給國際金融的發展與資本市場的繁榮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給國際經濟的發和效益的提高注入了無窮的活力。不管世界金融市場和投資銀行產業本身如何變化,一個不變的事實是,投資銀行始終是國際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始終處於國際市場經濟的核心位置,並對國際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完全可以說,如果沒有投資銀行,就不可能有今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高效的資源配置體制、精巧而富有效率的企業組織結構,當然也不會有西方國家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投資銀行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世界經濟。
整個金融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金融不斷創新和革命的歷史。金融創新和革命自始至終是金融交響樂的主題曲。在金融創新和革命的過程中,投資銀行是開路先鋒。投資銀行一次又一次地突破管制,進行創新和革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再管制,進行再創新和革命。投資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表現了一個顯著的牲,那就是不斷進行金融創新和革命。投資銀行的競爭法寶就是不斷進行創新的革命。
現代國際金融資源相對過剩,但對於發展中國家,卻是長期處於短缺狀態,更主要的是結構上的短缺。在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中,投資銀行產業起著決定性作用。投資銀行是對投資者的需求進行設計和實現需求的機構,是創造資金來源的機構,是實現投資供給的最佳組織,是金融市場的「造市商」。投資銀行通過制度設計主動改變過去的金融制度和結構,有目標地設計未來的金融制度和結構。現代投資銀行能使市場經濟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從而推動市場經濟發展。
目前中國經濟改革發展過程中一個最魘問題是資本供求結構的矛盾。由於中國長期強調低層次結構調整,沒有改變金融資源在各行業的配置,所以整個經濟效益長期處於低下狀態。企業在缺資金和支付上發生困難缺乏做投資銀行業務的主體。在資金相對短缺的國家裡,不發展投資銀行產業,不可能根本解決資金短缺問題。發中國市場經濟,我們一定要確立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投資銀行產業是現代金融的核心。沒有這樣一個觀念,資本市場、現代金融、市場經濟全是空談。
中國必須從高層次上解決結構調整問題。結構調整的核心是資本供求矛盾的調整,也就是資金的配置。實踐中形成的很大的金融資源浪費,靠政府解決有一定的作用,但遠遠不夠。長期看,必須營造投資銀行主體。在金融改革方案里,要發展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體系,這個金融體系無疑應當包括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應當擔任調整配置市場結構主體的功能。中國光靠引進資金本身不行,還必須引進新的資金形成機制,投資銀行在引進新的資本形成機制中具有動態作用。
間接融資在中國已經搞了很多年,存在著重大缺陷。長期以來重復建設難以避免,盲目投資不容易制止,原因就是這些項目靠的是間接融資,銀行不斷向一些無效益的項目注入資金,最終使資金變成呆帳、壞帳,中國銀行業陷入越來越窘迫的處境。中國企業的負債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合理的融資結構造成的。間接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按市場真正的有效需求來組織資金的配置,要從根本上改變金融結構。供求矛盾靠銀行體系解決不了,因為銀行不良資產背後是企業效率低下,企業效率低下背後是投資不合理,資金配置不合理的背後是資金配置機制存在著根本的缺陷,所以我們強調加快投融資改革,意義就在於此。否則,老的解決不了,該死的死不了,該活的活不長,處於進退兩難的狀態,影響持續健康的發展。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利用資本市場,大力發展企業的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直接的證券市場上通過發行股票或發行企業債券取得資金。因此,投資銀行的主體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
投資銀行要擔負起改變中國金融結構不合理的重任,成為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核心產業。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如果沒有投資銀行幫助籌資者籌集資金,沒有投資銀行幫助投資者開辟新的投資途徑,沒有投資銀行為企業提供各種新的金融服務,中國就根本不可能發展資本市場,更談不上21世紀參與國際競爭。只有發展投資銀行產業,建立和健全風險與收益對稱的直接速效體制,迫使國有商業銀行加快商業步伐,改進服務,提高效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有商業銀行和企業的困境。
近10年來,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投資銀行產業的中國脫穎而出,已初見雛形,但存在的問題很多,甚至很嚴重。中國國有企業不死不活,中國股市令人深感捻,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嚴重滯後,中國投資銀行舉步維艱,中國投資銀行人才嚴重短缺,中國金融面臨種種令人擔憂的風險。中國已經到了必須高度重視投資銀行產業的時候。投資銀行產業的發展程度不僅關系著中國資本發展程度,甚至影響著中國企業改革的成敗。
決定中國投資銀行產業發展步伐的是國內金融環境,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國投資銀行要生存要發展,必須有一個優越的、規范的、安全的國內經濟環境。對於政府來說,重要的不是親自插手投資產業活動,不是領導控制投資銀行產業,而是要為發展投資銀行產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中國必須加速建立與市場經濟發相適應的包括投資銀行主體在內的金融機構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和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化解金融隱患,增強防範和抗禦風險的能力。為了適應國際投資銀行產業的競爭,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國際金融挑戰,中國應當通過投資銀行產業內的並購重組,擴大投資銀行規模,組建有實力參與國際競爭的現代骨幹投資銀行。中國投資銀行要想開展多功能的投資銀行業務,要想參與國際投資銀行競爭,除了必須以擴大規模為前提,別無他路。
中國應當並加速建立「投資銀行產業人才培養工程」。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緊缺的不是人才過剩的工具性人才,我們最緊缺的是熟諳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具有高學歷、高智能、善於策劃組織、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獨擋數面、游刃有餘的投資銀行家。這應當是中國投資銀行產業生存和發的首要「瓶頸」。中國投資銀行產業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並取得優勢地位,歸根結底的因素就是人才。沒有投資銀行高手,中國的醬市場只能拱手讓江山,望洋興嘆。因此,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培養出一批優秀的投資銀行家的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中國已經輸不起,中國投資銀行產業的希望就寄託在21世紀活躍在中國投資銀行產業舞台上的投資銀行家們。
中國投資銀行產業必須加大力度開拓發展並購重組、投資基金管理、資產證券化、項目融資、金融工程等創新業務。並購重組應當是投資銀行業務的核心。投資基金管理是投資行產業發展的重大業務,要特別注意風險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要靠投資銀行來推動,投資銀行始終是組織動作風險投資基金最活躍的主體。證券化是國際金融領域的重大創新,是當前國際金融領域發展的總趨勢和主要方向。資產證券化作為投資銀行重要的創新業務,前景可觀。項目融資必須有投資銀行參與,投資銀行在項目融資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投資銀行注重金融工程,21世紀大有作為。中國投資銀行產業運用金融工程參與企業風險管理不僅已經成熟,而且已相當必要。風險管理的復雜性、金融工程的尖端性決定了這一領域只能由作為金融高科技產業主體的投資銀行來運作。
90年代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機給中國敲響了警鍾上。世界貿易組織(WTO)為了適應經濟自由化、全球信息化的趨勢和西方發達國的要求,心要在21世紀實現全球的金融市場開放。冷戰結束後,美國原先在軍事系統的數以千計的科學家進入華爾街,這些科學家從軍事部門轉移到金融部門,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過去打的是軍事仗,今後既要繼續打軍事仗,更要打金融戰。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一夜工夫就可以把數百億的美元調得無影無蹤。我們雖有1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比起華爾街數以萬億計的資金,我們實在是弱者,這一切都昭示著:21世紀的中國面臨更加嚴峻的國際金融挑戰。
在挑戰面前,中國商有任何理由可以懈怠。在風險和挑戰中,停止發展步伐,無疑等於作繭自縛。如果我們對投資銀行產業缺乏研究,不重視發展投資銀行產業,我們就無法面對國際上隱藏著的一系列風險,就無法面對更加嚴峻的國際金融挑戰。中國要做的不是猶豫,而是毅然決然地加快投資銀行產業的發展,將它作為發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21世紀整個金融鏈條的核心。

3. (世界歷史)什麼是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杠桿

科學技術特別是科學技術革命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馬克思對科學技術的偉大歷史作用作過精闢而形象的概括,認為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特別是極大地促進了歐洲近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把火葯、指南針和印刷術稱為預告資本主義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封建社會的貴族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幫助資產階級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近代分工、蒸汽機和機器的應用,成為「18世紀中葉起工業用來搖撼舊世界基礎的三個偉大的杠桿」。
近代以來,曾經發生過四次科學技術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發生在18世紀70年代,它以蒸汽機的發明為主要標志,推動了西歐國家相繼完成了第一次產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生產迅速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以電力的發明為標志。電力取代蒸汽機成為新的動力,使社會生產力又一次得到迅猛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它以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發展為主要標志。第四次科學技術革命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它以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現為標志,推動了人類社會由工業經濟形態向信息社會或知識經濟形態的過渡。
每一次科學技術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首先,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其一,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科技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使勞動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變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使勞動力結構向著智能化趨勢發展。其二,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微電子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使人們的勞動方式正在經歷著由機械自動化走向智能自動化、由局部自動化走向大系統管理和控制自動化的根本性變革。其三,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導致產業結構發生變革。新的技術革命在推動傳統產業現代化的同時,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產業結構的變化又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例迅速增高,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比例日益增長。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規模的擴大,進而推動生產的分工和協作的廣泛發展,並使生產社會化的程度進一步提高,最終必然會導致生產關系的變革。
其次,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代科技革命把我們帶入了信息時代。伴隨科技迅速發展而來的是「知識爆炸」,要求人們不斷更新和充實知識,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學習已日益成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處理、儲存和傳遞信息的手段,給學習、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等手段,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人們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增多,為人們全面自由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使人們能更多地從事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等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最後,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科技革命首先通過改變社會環境來促使思維方式的發展,如擴大了人們的交往,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現代科技革命對人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更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通過影響思維主體、思維客體和思維工具,引起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們具有了新的知識理論結構和社會組織結構,能夠運用新的理論工具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現象、新領域、新課題。
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4. 現代金融體系在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過程中的運作是以什麼為杠桿

破壞經濟發展三個方面上、金融的基本功能;③通過金融機構的經營運作來提高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效率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可表達為,金融則居從屬地位,不能凌駕於經濟發展之上;金融在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同時,對經濟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影響和副作用、金融機構的運作以及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這四條途徑來實現的:①通過金融運作為經濟發展提供各種便利條件;②通過金融的基本功能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二者緊密聯系、相互融合;④通過金融業自身的產值增長直接為經濟發展做貢獻,由此決定了金融發展的結構、階段和層次。
(2)金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是通過金融運作的特點。
正確認識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充分重視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在經濟發展中,金融可能出現的不良影響表現在因金融總量失控出現信用膨脹導致社會總供求失衡;因金融運作不善使風險加大,一旦風險失控將導致金融危機。二是商品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對金融的需求不同,膨脹虛擬資本、刺激過度投機,積極防範金融對經濟的不良影響。擺正金融在經濟發展中的應有位置,使金融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得自身的健康成長、互相作用。
具體來說。經濟發展對金融的決定性作用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金融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並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1)經濟發展對金融起決定作用、引發經濟危機;因信用過度膨脹而產生金融泡沫

5. 現代經濟中,利率的杠桿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

稅收、利率等杠桿會增加或者減少某些市場主體的收益,從而改變某一項經濟行為回的收益率,達答到改變市場主體經濟行為的目的。
比如,稅收調整,如果企業所得稅下降,在與之前一樣回報率的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就會增加企業主的利潤,就會引發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利率調整也是如此,利率下降,其實就是投資成本降低,投資者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自然會增加投資活動。

6. 為什麼說利率在現代經濟中發揮「經濟杠桿」功能

利率的主要功能是 :中介功能、調節功能、分配功能、動力功能、控制功能。
宏觀經濟學版中利率的權主要作用是調節投資與儲蓄量,兩者是相等的。
利率發揮「經濟杠桿」的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在宏觀經濟活動中通過影響儲蓄收益可以調節社會資本的供給,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儲蓄;
(2)通過對投資成本的影響可以調節社會投資總量和投資結構,例如提高利率會減少社會投資總量,而差別利率可以調節社會投資結構,總儲蓄和總投資的變動將影響社會總供求;
(3)在微觀經濟活動中,利率可以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與收益發揮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作用;
(4)通過改變儲蓄收益對居民的儲蓄傾向和儲蓄方式的選擇發揮作用,影響個人的經濟行為。

7. 財務管理三大杠桿區別

財務管理的三大杠桿為:財務杠桿、經營杠桿和復合杠桿。

區別:

1、特點不同

財務杠桿又叫籌資杠桿或融資杠桿,它是指由於固定債務利息和優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幅度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幅度的現象。

經營杠桿,又稱營業杠桿或營運杠桿,反映銷售和息稅前盈利的杠桿關系。

復合杠桿是指由於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大於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

2、功能不同

無論企業營業利潤多少,債務利息和優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變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這種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影響的是企業的息稅後利潤而不是息稅前利潤。

經營杠桿是根據成本性態,在一定產銷量范圍內,產銷量的增加一般不會影響固定成本總額,但會使單位產品固定成本降低,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並使利潤增長率大於產銷量增長。

對復合杠桿計量的主要指標是復合杠桿系數或復合杠桿度。復合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量變動率的倍數。

3、作用不同

財務杠桿是否給公司經營帶來正面或者負面影響,關鍵在於該公司的總資產利潤率是否大於銀行利率水平,當銀行利率水平固定時,公司的贏利水平低,股東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財務杠桿在此對企業的經營業績發揮了負面作用,抑制了公司的成長。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經營杠桿系數,是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相當於產銷業務量變動率的倍數。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業務量變動率。

8. 現代社會的物價杠桿是什麼

。。。。。。。。市場

9. 現代經濟中利率的杠桿作用表現在什麼地方

稅收、利率等杠桿會增加或者減少某些市場主體的收益,從而改變某一項經濟行為的內收益容率,達到改變市場主體經濟行為的目的。
比如,稅收調整,如果企業所得稅下降,在與之前一樣回報率的情況下,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就會增加企業主的利潤,就會引發企業進一步擴大投資,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利率調整也是如此,利率下降,其實就是投資成本降低,投資者能夠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自然會增加投資活動。

閱讀全文

與現代經濟發展的三大杠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