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經濟發展史
德國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發展與比較
Ⅱ 1870年至1913年德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從19世紀70年代後期起,德國工業化開始進入到跨越發展階段。其主要特徵內如下:
(一容)工業化起步較晚,但迅速超越法、英等國
(二)重工業發展迅速,並在短時間內上升為主導產業
(三)新技術新產業快速創新,成為第二次產業革命的重要發源地
(四)獨特的資金來源,滿足了工業化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
Ⅲ 德國經濟發展模式是什麼
(一)主要特點。
德國模式,即所謂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德國認為它實行的是宏觀控制的社會市場經濟,既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要將個人的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它既保障私人企業和私人財產的自由,又要使這些權利的實行給公眾帶來好處。在國家和市場的關繫上,它的原則是國家要盡可能少干預而只給予必要的干預。國家在市場經濟中主要起調節作用,並為市場運作規定總的框架。所以德國實行的社會市場經濟,實際上是國家有所調節的市場經濟,以保證市場自由和社會公平之間的平衡。
(二)社會市場經濟的基礎。
凡是市場經濟能自行調節的,都應讓市場去解決。國家只是為市場的正常運作制定規則,並在市場失靈的地方進行干預。所以德國的社會市場經腿以市場為基礎的。
在德國,國家基本上不規定工資與物價,也不規定具體的生產指標。這些基本上都是靠市場供求關系自動決定的。但是德國農產品的價格不是通肺場形成的,而是由歐洲共同市場規定的,為此,政府每年要補貼幾十億馬克;德國鐵路和郵電的價格也是由聯邦政府規定的,發生虧損時由聯邦政府補貼。
由於競爭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先決條件,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因此,德國制定了《反限制競爭法》等一系列有關法律,並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即卡特爾局(實際上是反卡特爾局),禁止企業與企業就生產、價格、銷售、市場分割達成壟斷協定,禁止妨礙或破壞市場的企業兼並,禁止壟斷對外貿易,禁止其他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壟斷組織或集團;鼓勵中小企業合作,積極參加競爭;保證企業有生產自由、經營自由、投資自由、僱工自由和勞資談判自由。企業間兼並或合作協議,凡有利於競爭的都可以進行,但必須得到卡特爾局的批准,違反者將受重罰。此外,德國還制定有《反對不正當競爭法》,嚴懲假廣告、缺斤少兩、假冒商標、以次充好等不正當行為,以保護競爭者和消費者的正當利益。其他有關法律還有:《調整一般交易條件法》、《折扣法》、《附贈法》、《商標法》、《專利法》等。這些法律為市場的正常運行規定了准則。德國還對某些職業規定了進人市場的先決條件,如手工業者了零售商在開業前必須證明其職業知識。對衛生、法律咨詢、會計咨詢和稅收咨詢等部門,國家要求申請者經過專門培訓並有一定的年齡標准。
德國的工資基本上也是在勞動力市場上自由形成的,由勞資雙方自由談判,簽訂勞資協定。德國的勞資談判是集體進行的,一般由一個產業部門的工會聯合會和僱主聯合會分別代表雙方就工資增長幅度等問題,每年談判一次並簽訂協議。關於休假天數、解僱通知期限、加班費、獎金等問題,通常幾年簽訂一次協議。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採取中立態度,不加干預。
(三)宏觀經濟管理。
在社會市場經濟中,國家並不直接干預經濟過程本身,但並不是說國家沒有任何經濟計劃。德國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都有一定的經濟計劃,有中期的、年度的和短期的。但這些計劃僅僅規定一些綜合性指標,對企業並沒有約束力,而要通過財政、稅收、信貸等手段來進行調節。如1974年到1975年的四個短期計劃中,聯邦政府共動用了1000億馬克來刺激經濟,對緩解這一時期的經濟衰退起了一定作用。再如當前改造東部地區的計劃,政府從1990年起每年在東部各州投人1000多億馬克,主要是改造鐵路、高速公路、電信等基礎設施,並採取稅收優惠等辦法,吸引私人資本參與東部的改造。
(四)德國聯邦銀行的特殊作用。
(五)德國的企業組織制度。
Ⅳ 德國經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德國西佔區分別由英、美、法三國主持。三占區中,美國的實力最為雄厚,它的佔領政策因而舉足輕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影響了英法的對德政策。隨著戰後東西方關系的變化,美國統治集團逐漸將前蘇聯視為其控制歐洲和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和對手,為鞏固在歐洲的地位,美國對德政策轉向扶植德國。1947年1月1日,美英聯合佔領區(簡稱雙占區)成立,這為整個西佔區的經濟恢復和經濟改革開辟了道路。
同時,企業失去活力,生產無從發展,市面一片蕭條,貨幣體系已經名存實亡,加之,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建立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這種形勢的發展和人心所向為西佔區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輿論基礎。1947年,佔領當局任命路德維希·艾哈德為雙占區的「貨幣與信貸特別委員會」主席,具體負責籌劃貨幣改革的措施,這標志經濟改革的時機成熟了。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即是艾哈德針對德國的病症所開的處方。
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包括五大要素,即:私有制下的自由市場競爭制度。在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中,私有制是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基礎,佔主體地位,國家干預調節只是一種輔助形式。必要的國家干預調節措施必須始終保持與市場一致的原則。社會保障制度,主要通過社會保險制度和救濟制度來實現。共同決定製度,通過立法手段保障工人在企業中的共同決定權力,即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決策。收入再分配措施。國家通過稅收等手段對市場的初級分配進行再分配,以防止社會過度的兩極分化,保障社會低下階層的基本生活需要。
1948年6月進行了貨幣改革,把經濟活動的組織、調整交給了市場,為治理通貨膨脹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成為建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的起點。
幣制改革和隨後的稅收改革、取消配給和放開價格改革及加強國家干預與社會經濟秩序的改革,在短期內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很快扭轉了西佔區經濟混亂局面。從1948年起,德國經濟進入恢復和發展階段。
1949年,阿登納組成聯邦德國的首屆政府。繼續推行已初見成效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即是在靈活適應市場行情的基礎上,採用一種綜合性經濟政策的有機手段有計劃地刺激經濟。
與此同時,聯邦德國還實行了一整套使人民消費需求得到滿足、經濟生活有一定保障的措施。由於這些措施的推行,聯邦德國在1951年就完成了經濟的恢復,實現了國民經濟從戰時體制轉移到「社會市場經濟」體制軌道上來的過渡,為往後經濟迅速、順利的發展打下了比較牢固的基礎。
Ⅳ 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德國,為什麼經濟能夠如此強勁
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我們所熟悉很多的手錶、汽車都是 源自德國的,德國的經濟的強勁很大程度上還是依據當時工業革命的福利還有在二戰中的受益。而且德國就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大規模推行義務教育也讓經濟發展得到一個很好的保障。
最後在對於美國和蘇聯的冷戰時期,美國在對於德國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對聯邦德國進行了大量援助,在技術、金融、設備等方面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德國經濟迅速復甦。聯邦德國被納入北約,從此搭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戰後僅10多年,聯邦德國經濟就重新成為世界第一。
Ⅵ 德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在反思戰爭教訓的同時重建家園。有識之士認為,傳統的英美自由競爭的工業資本主義模式,不能解決德國戰後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成為學界和政界的共同選擇。隨後,政府以貨幣改革為先導,將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和社會保障等通盤考慮,開始整個社會經濟體制的重塑和轉型。事實證明,社會市場經濟模式使德國遠離戰爭、實現長治久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成為聯邦德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時期,西德經濟先後超過法國和英國。這一模式也為國家統一後的經濟平穩過渡作出了重要貢獻。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將追求公平與公正作為一大宗旨。在完成從戰爭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型中,德國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分配製度上通過政府幹預以更好地克服收入和權力分配上的不公平。 德國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家,經濟實力居歐洲首位,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為第三大經濟強國。
德國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儲量豐富外,原料和能源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產量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東南部有少量鈾礦。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3。
德國農業發達,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用地約占國土面積的一半。農業就業人數占國內就業總人數的2.4%。農產品可滿足本國需要的54%。主要農產品有穀物、馬鈴薯、甜菜、水果、葡萄酒、蔬菜等。
德國景色秀麗,旅遊業發達,每年接待大量國內外遊客,2003年旅遊入住人次共2.76億,其中國內遊客入住人次約2.98億,外國遊客約4100萬人次。
德國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全面發展,以公路為主,公路密度為世界之首。
德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水平較高,機械製造、汽車、化工、電子、鋼鐵為工業的支柱產業。
德國工業結構的特點是:
1.側重重工業
汽車、機械、化工、電氣等工業部門產值佔全部工業產值的40%以上,食品、紡織、服裝、鋼鐵、采礦、精密儀器、光學、航空航天工業也很發達。
2.外向型
國民經濟主要工業部門的產品一半以上銷往國外。
3.中小企業的作用舉足重輕
中小企業在德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政府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多方面給予大力扶持。
在德國,年營業額少於100萬歐元、雇員人數少於9人的為小企業,年營業額低於5000萬歐元、雇員少於500人的為中型企業。據波恩中小企業研究所公布的數字,全德國共有330多萬家中小企業,涉及工業、手工業、商業、旅遊、服務等行業。服務行業是中小企業大顯身手的地方,工業製造領域的中小企業也占著98%的比例,其中83%為家庭企業。這些遍布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為德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作出巨大貢獻,是德國經濟的中堅力量。研究所的數字表明,德國中小企業營業稅占整個企業界的99.3%,提供大約70%的就業機會和82%的培訓機會。
德國非常注意培養人們自主創業的意識。政府和金融研究機構聯合在中學和大學開設創業課程,讓學生接觸和熟悉管理和經營知識,鼓勵開公司創業。德意志經濟研究所發起一項計劃,號召中學9年級以上的學生在學校指導下創建微型公司,這中小型公司同其他公司一樣被置於市場環境中運行。
為了扶持中小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和壯大,政府對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實行稅收減免政策。為了消除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官僚作風,聯邦政府還採取措施優化行政管理程序,簡化公司注冊手續。
德國各級政府在扶持中小企業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競爭日趨激烈,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更需要政府為其創造有利的國際競爭環境,以便把進入國際市場或獲得革新資金的障礙減到最小。在德國各地有1000多個經濟扶持組織,有國營的、私營的和公私聯營的。它們相當於政府與企業間媒介,通過提供信息、咨詢、培訓和項目基金等手段幫助中小企業進行技術革新,幫助其掌握管理知識等。在資金方面,中小企業不僅會獲得啟動資金,現有的企業也會得到技術革新和發展資金。在獲得政府撥款方面,中小企業享有優惠待遇。
4.壟斷程度高
1000人以上的大企業占工業企業總數的2.5%,占工業就業人數的40%和營業額的一半以上。
Ⅶ 介紹一下一戰後德國經濟的崛起
一戰後,德國的容克貴族和大資本家仍然掌控著國家資源,仍然野心勃勃,他們時刻准備著重新崛起。由於英法對德國削弱和壓制的過於狠了,特別是法國製造的魯爾危機,深深刺激了德國人,所有德國人都准備著復仇,德國人被仇恨迷失了雙眼,就像堤壩里的洪水,一旦決堤根本擋不住,在希特勒的煽動下很快德國人的仇恨就決堤了,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Ⅷ 德國發展的為什麼那麼快
現代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並兩次給世界帶來了戰爭的災難。盡管德國發展模式在政治方面的失敗令人感到十分惋惜,但對德國人始終能夠在經濟方面保持異乎尋常的活力,學者們普遍持一種贊賞的態度。德國人在基礎理論,重工業,化學,精密儀器,以及軍事武器製造方面的成就,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德國人為什麼能夠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期內,無論在何種體制下,都能始終保持自己的經濟活力?筆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分析了以下幾個影響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或許能對這一問題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 一,以農業為依託的發展 工業化以前的德意志以農業為主,且處於分裂狀態——保持德意志的分裂一直是英法等大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德意志的分裂的確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了很壞的阻礙作用,但這種作用在德國統一後便轉化為推動工業化的巨大動力,德國社會中所有要求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力量迅速地佔領了德國的政治舞台。其資本投資率在1850年前後估計只有5%,在1850-1860年間則增長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9%,70年代則為12.5%。 不過,與英國相比,德國沒有因為工業的發展而犧牲其農業。一旦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其農產品開始威脅德國農業的基礎──穀物市場時,德國政府便使用關稅等方法對農業進行援助。雖然這種保護是由於物價引起城市居民生活費用上漲才使用的,但它卻使德國的農業能夠在迅速工業化的時代從新的農業發展中獲益,並能穩步地發展。在德意志帝國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穀物和馬鈴薯的產量幾乎增加了一倍。產量的增加部分地來自耕地面積的增加,但主要還是其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的結果。根據統計,1878-79年間的產量與1901-1910年間10年間的平均年產量進行比較,平均每公頃小麥的產量從1.35噸提高到1.86噸,黑麥從1.06噸提高到1.63噸,土豆從7.11噸提高到13.51噸。 盡管農業部門在不斷地吸收新技術以利於農業部門的現代化,但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村人口流失問題依然產生了。如同其他工業化社會一樣,農村生活逐漸失去了它的吸引力。一場離開土地的大逃亡開始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斷上升,這種變化的原因十分簡單:城市需要勞動力,工資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自然嚮往令人愉快的城市生活環境。下表顯示了這種人口變化的趨勢: 各部門就業人口變化表; 年代1882 1907 1925 1939 1950 1964 就業人口百分比 農業和林業 42.2 33.9 30.3 25.0 24.6 11.4 工業和手工業 35.6 39.9 42.3 40.8 42.7 48.3 商業、交通和服務業 22.2 26.2 27.4 34.2 32.7 40.3 當然,西方學者尚無法得出十分精確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工業和農業已經交換了它們在德國經濟生活中的相對地位──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部門,而農業日益下降成為一個國民經濟中的小夥伴。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容克將自己的土地作為自己的財產並不斷地擴大,但他們不再將土地租給農民,而是僱傭自由勞動力做工,這使得很多新技術有可能被應用,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德國的農產品產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從1820年至1875年,小麥和黑麥的產量翻了一倍。 同時,德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下表可以看出這種變化: 德國經濟結構圖:1850-1913。 各行業在國內生產所佔的份額(馬克) 各行業所僱傭的從業人口 1850/4 1870/4 1910/3 1849/58 1878/9 1910/13 農業45.2 37.9 23.4 54.6 49.1 35.1 工礦業 21.4 31.7 44.6 25.2 29.1 37.9 運輸0.7 2.1 6.4 1.1 2.0 3.6 服務30.0 25.0 20.5 19.1 19.8 23.6 住房2.9 3.3 5.1 總計9.6百萬 15.7百萬 45.6百萬 15.1百萬 19.4百萬 30.2百萬 德國工業中的傳統行會勢力強大,真正的職業自由在1869年後才開始出現,而德國的傳統行會和手工匠的地位並未被替代,結果形成了德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個特點,即「雙重經濟」的特點。即便在1870年,手工匠人與產業技術工人的比例仍然是一比一。 因此,德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村未受到如同英國圈地運動那樣的沖擊,農業人口是逐步地離開土地,加入城市的就業大軍的。同時,城市的工業構成也十分復雜,並非單一的現代工業經濟。這種逐步演化,多種性質行業並存的現象,盡管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但保持了社會在轉型時期的基本穩定,有利於德國人將自己傳統的精細作風融進新的行業中。 二,以鐵路建設為龍頭的工業化進程 德國現代工業的基礎逐漸形成後,從19世紀中期起,產生了一批大公司,它們是德國現代工業的標志,盡管德國的大公司形成的速度極快,其形成過程與英國和比利時等國卻沒有什麼不同。最初都是從紡織部門開始,因為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毛織業也慢慢採取了現代的模式,但其對整個經濟結構的轉軌影響不大,主要是棉織業和絲織業在機械化的進程中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手工業盡管落後,但也堅持到了80年代,才被迅速出現的大公司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