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八大後地稅局撤銷,會不會對地方政府財政開支造成影響會不會使地方發展減緩
「國地稅合並」無確切時間表 系統內部意見存分歧,學界多認為「合並是未內來趨勢」容。
清華大學財政與稅收研究所所長白重恩教授說目前「營改增」試點並未觸及中央與地方稅收分成的比例,改變的只是地稅部門和國稅部門的工作量。隨著「營改增」試點行業和城市范圍的擴大,地稅部門的工作量確實會相對萎縮。
因不會觸及中央及地方稅收分成比例,因此對地方財政收入和地方經濟發展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是會減少地稅方面代征代繳手續費支出,節約地方財政收入。
Ⅱ 國稅和地稅有什麼區別
國稅和地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者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區別。
但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決定"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2018年6月15日,36個省級和計劃單列市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7月5日,535個市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7月20日,全國所有縣鄉新稅務機構全部統一掛牌,一律以新機構名稱對外開展工作。
一、兩者征管稅種不同:
國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增值稅;
2、消費稅;
3、進口產品增值稅;
4、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5、中央企業所得稅;
6、地方銀行和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
7、海洋石油企業所得稅、資源稅;
8、證券交易稅等等。
地稅系統負責徵收管理的稅種
1、個人所得稅;
2、土地增值稅;
3、城市維護建設稅;
4、車輛使用稅;
5、房產稅等等。
二、管理的體制不同:
國家稅務局系統實行國家稅務總局垂直管理的領導體制,在機構、編制、經費、領導幹部的職務審批等方面按照下管一級的原則,實行垂直管理。
我國現有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4個直轄市,均設有地稅局。比較特殊的是,目前上海市國家稅務局、地稅局實行合署辦公。
(2)國地稅地方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稅收征稅對象:
1、流轉稅
流轉稅是以商品生產流轉額和非生產流轉額為課稅對象徵收的一類稅。
2、所得稅
所得稅亦稱收益稅,是指以各種所得額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所得稅也是我國稅制結構中的主體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統一為25%。
3、財產稅
財產稅是指以納稅人所擁有或支配的財產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4、行為稅
行為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課稅對象的一類稅。
我國現行稅制中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印花稅、屠宰稅和筵席稅都屬於行為稅。
5、資源稅
資源稅是指對在我國境內從事資源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類稅。我國現行稅制中資源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都屬於資源稅。
Ⅲ 如何發揮地稅職能作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一、發揮組織收入職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可靠財力
(一)要堅持組織收入原則。要始終堅持「依法征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防止越權減免稅」的原則,嚴格征管責任,確保完成稅收任務。密切關注國家出台的宏觀調控政策對組織收入工作的影響,並逐項加以研究,制定具體操作辦法,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減少政策性減收因素的影響。
(二)要加強重點建設項目管理。項目建設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載體,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也是實現地方稅收增收的支撐稅源。(以筆者所在的邢台縣地稅局為例:2011年11月底,該局重點建設項目入庫9192萬元,佔全局總稅收的32%。)因此,地稅部門要加強與發改、建設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獲取重點建設項目立項環節的有關信息,提前介入管理,准確掌握項目建設的規模、投資的預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預計實現的稅款等基礎信息資料,切實做到項目清,底子細、責任明。對建設項目實行嚴格的項目監控責任制,對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的重點項目,設立專門監控檔案,建立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及時、准確地把握項目進展情況,防止稅款流失,確保稅款及時入庫。
(三)要加強內部管理,努力完成稅收任務。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建立完善各項管理考核激勵辦法,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如筆者所在單位,推行了以「工作日誌、履職報告」兩個載體,以四項機制(領導組織機制、學習交流機制、考核評議機制、問責追究機制)為保障的稅務人員履職報告交流評議制度,取得了明顯成效。讓工作出色的幹部得到展示,讓不會干工作的幹部得到學習,讓不幹工作的幹部得到鞭策。有效調動了幹部職工積極性,為全年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
二、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積極為地方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一)積極主動與地方黨政領導溝通聯系。積極參加地方政府組織召開的財源分析會及其它聯席會議,及時傳遞組織收入工作和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信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參考和政策支持。不斷加強政策調研,深入分析經濟結構現狀,及時為產業發展、企業節能增效、企業加強管理、企業產業調整提出建議。
(二)定期為黨政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在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納稅人提供文明優質服務的基礎上,把為地方黨委政府建言獻策作為工作重點,充分發揮地稅部門在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中的職能作用,主動思考、主動作為,深入開展行業分析與稅收調研,要認真研究稅收政策調整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定期向當地黨政領導呈報《稅收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從稅收的角度積極為為黨政領導的決策提供參考。
三、優化納稅環境,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辦稅環境
(一)完善各項服務制度。以滿足納稅人的合理合法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完善首問負責制、一窗式、預約式和限時制等服務制度,為納稅人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方便快捷的稅收服務,積極推行網上報稅、網上銀行繳稅、「雙定戶」委託銀行繳稅等多元化申報方式,各方面滿足不同納稅人的各項需求,不斷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和執法滿意度。
(二)實行三方聯合辦證。筆者所在單位,通過摸索實踐後,與工商、國稅部門推出了三方聯合辦證,有效地解決了納稅人辦證時間長、成本高問題,減少了漏征漏管戶的出現,避免了國、地稅雙方因信息差異造成的稅源監控漏洞,極大地提高了工商及國、地稅三方的工作效率,節省了納稅人的時間和成本。
(三)實現納稅服務手段現代化。在辦稅服務廳設置辦稅自助區、休息等待區、資料填寫區、稅法宣傳區、辦稅公開區,配置納稅公告欄、叫號機和大屏幕液晶顯示屏、查詢觸摸屏、電子顯示屏,為納稅人營造方便快捷良好的辦稅環境。
四、充分發揮綜合治稅作用,為地方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一)建立綜合治稅體系。應加強向當地黨委、政府請示報告,爭取領導對地稅工作的支持,逐步建立以「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協助、司法保障、社會參與、信息化支撐、納稅人配合」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綜合治稅體系,共同打擊偷漏抗稅分子,實現依法治稅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最大限度減少稅源流失,增加縣級可用財力。
(二)建立綜合治稅信息平台。通過以政府名義出台信息管稅辦法,建立信息管稅網路共享平台,要求發改委、國稅、工商、電力、建設、統計等部門定期向信息管稅平台傳輸數據,制定了考核獎懲措施,並明確部門職責、信息傳遞程序、時限等內容,進一步完善多方信息比對機制,形成綜合治稅大征管格局,從而實現稅收科學化、精細化征管,減少地方稅收流失。
五、積極推進依法治稅,為地方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一)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營造公平環境。認真開展稅收專項檢查、專項整治、專案稽查和發票協查工作,嚴厲打擊各種涉稅違法犯罪活動。在稅務檢查上,突出依法治稅,加大了稅務行政處罰的力度,破獲了一些難度較大、影響較廣的重大涉稅案件,打擊了偷漏稅分子的囂張氣焰,為地方經濟發展營造公平良好的稅收環境。同時要加強納稅評估,對納稅人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評估,對那些沒有合法申報的進行糾正,對那些明顯有申報不實的納稅人進行事前告知,促使納稅人依法納稅。
(二)加強稽查力度。積極開展行業稅收專項檢查,將房地產、建安、製造、采礦、餐飲、服務、電力以及長虧不倒、長期微利企業和高收入行業列為檢查重點;建立征、管、查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稽查信息溝通,進一步發揮以查促管作用。
(三)強化稅收執法監督。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進一步健全執法崗位責任體系和整合業務流程,認真按照考核評議辦法,強化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有計劃地開展稅收執法檢查,並切實抓好查處問題的整改,促進稅收執法水平不斷提高。認真執行重大稅務案卷集體審理制度,同時,注重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執法監督水平。
如何使稅收更好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一個觀念問題,更是地稅工作的一項實際內容。既要收好稅,確保稅收收入任務圓滿完成,又要肩負起服務納稅人、服務地方經濟的重任。只有實實在在地轉變觀念,改善服務,才能使稅收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促進地稅工作上水平、上台階,這也是新時期賦予地稅工作的一項全新任務。
Ⅳ 國稅地稅合並對財政收入有何影響
影響:
1、以納稅人和繳費方為中心, 推進稅收和支付便利化改革, 從根本上解決 "兩連勝" 和 "兩檢查" 問題, 切實維護納稅人和繳費人的合法權益, 減少利益納稅和繳費成本, 促進業務環境的優化, 建設以服務為導向、以人為本的稅務機關。
2、堅持優化高效統一。調整和優化稅務機關的職能和資源配置, 加強政策透明度與執法的統一, 統一稅收、社會保險、非稅收征管服務標准, 促進建設現代經濟體系, 實現優質經濟發展。
3、堅持協調和依法健全。要全面貫徹法治要求, 堅持統一推進改革和法律程序, 更好地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實現國家稅收征管的穩定、人民的團結、權力的統一、幹部的整合, 以及社會效果都很好。
4、通過改革, 逐步建立優化高效的統一稅收征管體系, 為納稅人和貢獻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便利服務, 提高稅收依從性和社會滿意度,提高征管效率, 降低征費成本, 增強稅費管理能力, 確保稅收職能作用充分發揮, 加強稅收征管的重要基礎。
(4)國地稅地方經濟發展擴展閱讀:
《改革方案》提出,按照先立後破、不立不破的要求,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整體設計、分步實施,採取先掛牌再落實「三定」規定,先合並國稅地稅機構再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
《改革方案》要求,加強稅務系統黨的領導,完善加強黨對稅收工作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確保稅務系統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優化稅務系統黨的領導組織架構,完善稅務系統紀檢監察體制,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工作。
健全黨建工作機制,稅務總局承擔稅務系統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地方黨委負責指導加強各地稅務部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群團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形成各級稅務局黨委與地方黨委及其工作部門共抓黨建的合力。
《改革方案》對稅務部門領導管理體製作了規定,明確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黨委和政府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並著眼建立健全職責清晰、運行順暢、保障有力的制度機制。
在幹部管理、機構編制管理、業務和收入管理、構建稅收共治格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明晰了稅務總局及各級稅務部門與地方黨委和政府在稅收工作中的職責分工,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對稅收工作的統一管理,理順統一稅制和分級財政的關系,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Ⅳ 如何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一、做好組織稅收收入第一篇文章,為促進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財力支撐。
組織稅收收入是地稅部門的第一要務和神聖使命,也是我們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樹立「抓早、抓緊、抓實、抓出成效」的指導思想,按照「抓大、控中、規范小稅種」的工作方針,向管理要稅收,多思加強征管之路,多想挖潛增收之策,採取各種積極有力的征管措施狠抓稅收收入,做大做強地稅收入「蛋糕」,確保了稅款顆粒歸倉,為保障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財力。
一是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形勢,加強稅收分析預測。稅收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要牢固樹立稅收經濟觀。堅持從經濟到稅收,再從稅收到經濟,通過稅收與經濟的相關性分析,及時解決組織收入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增強組織收入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會綜合治稅工作的長效機制。樹立「聯動」管理的思想。逐步建立起以「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司法保障、社會參與」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綜合治稅體系,加強與相關部門涉稅信息的交換,促進稅源監控水平和征管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稅收征管由稅務部門的「單打獨斗」成為各部門的「大合唱」。
三是建立規范的征管體系。全面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和稅源管理制度,做到精細化、扁平化管理,實行區域屬地管理和專業化管理相結合的征管模式,努力構建體制科學、機制優化、手段先進、服務規范的現代稅收征管體系。並認真查找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四是強化稅務稽查職能。進一步發揮稅務稽查職能作用,理順納稅秩序,要以房地產、建築安裝等行業為重點,進一步規范稅收秩序活動,實現由收入型稽查向執法型稽查的轉變。
二、做好服務第二篇文章,積極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一是當好參謀和助手,搞好稅收政策服務。要將稅收工作放到地方經濟建設的大局中去籌劃。要充分利用聯系面廣、信息量大、熟悉經濟運行各環節的職業優勢,及時發現和經濟發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為稅源建設多提建議,為政府領導決策制定經濟發展政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為壯大地方經濟發展助一臂之力。
二是運用稅收政策,激活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出台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開辟優惠審批綠色通道,切實落實好下崗再就業、技術改造、環保節能、招商引資等國家鼓勵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發展增添後勁。同時結合新《企業所得稅法》,提出的貫徹落實,提出政策調整和改革建議,努力惠及地方民生建設和經濟發展。確保納稅人合法權益落到實處。
三是更新理念,使稅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貼近民生。樹立「以納稅人滿意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理解尊重納稅人的主體地位,在角色定位上實現由單純的執法者向執法服務者轉變。認真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分解細化稅收執法權,落實執法責任,明確執法標准,嚴格執法程序,公平稅負,文明執法,在服務中執法。堅持「陽光辦稅」,全面落實「一窗式」辦稅和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規范財務管理,為企業提供產、供、銷信息,將服務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構建和諧的稅企征納關系。
四是加大稅收宣傳力度,使稅收宣傳更加貼近民生。繼續搞好政務公開、在辦稅服務廳設置電子顯示屏等增強公開的透明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服務平台廣泛宣傳依法誠信納稅的先進典型,同時對涉稅犯罪大案要案公開曝光,以宣傳贏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實現稅收宣傳由強調稅收取之於民到發揮稅收為公共服務提供財力保障、調節社會分配的職能(用之於民)作用的轉變。
四是建立良好的外部和諧關系。正確處理地稅部門與地方黨政領導、人大、政協、社會各部門的關系,積極取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做法,廣泛徵求意見,最大限度的滿足納稅人的要求,以溝通贏得理解,以配合取得信賴,進一步樹立我們稅務部門的良好形象。
三、做好以人為本第三篇文章,實現經濟與稅收的良性互動
一是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激發隊伍活力。進一步規范競爭上崗工作,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完善能級制管理,優化人員結構,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活力。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全面實施人才興稅戰略,開展全員教育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全面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並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干凈幹事,廉潔自律,整個幹部隊伍不出問題。
二是提高中層領導班子建設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要在「團結、幹事、正派、廉潔」氛圍中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利用理論業務學習和民主生活會兩個有效載體,加強最新的經濟、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中層領導幹部理大事、搞協調、抓落實的綜合能力,以一個好班子帶出一支好隊伍。形成一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人事環境,奠定地稅事業發展的人才基礎。
三是加大創新力度。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單位發展進步的動力,要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抓創新,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爭先創優活動。並將爭創工作與組織收入工作、稅源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和諧地稅建設結合起來,進一步振奮精神,激發活力,推動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Ⅵ 從目前發展來看,國稅和地稅哪個前景好些
1、看地區。一般經濟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地稅比國稅好些,中西部地區或者專經濟相對欠發屬達的地區國稅比地稅好些。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江蘇省實行陽光工資,地稅好象不行了。。。
2、國家和地方的公務員考試沒有絕對的可比性。任何一個崗位難易程度主要是取決於報考的人數,水漲船高。主要看你報名的那個崗位有多少人感興趣。
3、國家稅務局是國家公務員招考的時候招的,一般是每年的10-11月開始考試,之前各大網站新聞媒體都會有公布,稍微留心點就能知道。具體招人情況可以查詢相應的網站和報紙媒體。
4、稅務局招財會的概率比較大,但也不一定。有的稅務局也可能今年一個財會都不招而招法律的。
Ⅶ 如何提升地稅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准確抓住經濟與稅收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採取切實可行措施,是做好當前地稅工作、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服務地方經濟的關鍵。
(一)堅持依法征稅,細化稅收管理,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撐。
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依法治稅,依率計征」。地稅收入是地方可用財力的主要來源,所以完成收入任務是地稅部門的天職,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各級黨委、政府考核我們地稅部門工作業績的「度量衡」,同時,也是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助推富民強縣的現實需要,所以我們抓任何工作都不能離開這個主線。具體到工作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履行聚財職能,努力實現應收盡收。通過依法征管,促進全縣地稅收入總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實現地方稅收與地方經濟的協調發展,為遷西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財力保障,成為遷西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2.狠抓稅源「精細化」管理。突出重點,加強重點稅源戶管理,完善重點稅源管理辦法,創新重點稅源管理機制,推廣應用建安房地產稅收管理軟體,進一步夯實稅收征管基礎資料,強化以票控稅。建立電量、鐵礦石鐵精粉價格預警征管系統,重點納稅評估,不斷提高重點稅源稅收貢獻份額;應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強與工商、國稅、國土、電力等有關部門聯系,建立信息對比平台,實現信息管稅。
3.強抓機遇,挖潛增效。目前我縣正處在鐵礦業轉型,城市三年大變樣關鍵時期,加強對廠房建設,城市建設,交通公路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建築業稅收管理迫在眉睫,這些是新的收入增長點,是鞏固地方稅收的基礎。
4.強化稅務稽查職能。進一步發揮稅務稽查職能拳頭作用,震懾不法分子,理順納稅秩序;推行「查前告知、查中監督、查後反饋」制度,重點案件集體討論制度,不斷地規范自身執法行為;以鐵礦業、房地產、建築安裝等行業為重點,繼續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活動,改善稅收環境,努力實現由普遍檢查向行業檢查、重點檢查的轉變和由收入型檢查向執法型檢查的轉變,加大檢查深度和廣度,大力開展延伸檢查,提高檢查工作質量和效率。
5.大力開展欠稅清繳行動。為促進稅收增長,進一步堵漏增收,今年我局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稅收專項整治工作,加強了重點稅源和薄弱環節綜合治理。專項查處礦石外流稅收違法案件,加強對礦石料場的日常征管巡查,對企業生產礦石量、庫存量和流向進行跟蹤監控;積極清繳往年陳欠,對去年礦山交易稅收專項治理成果進行跟蹤催繳,對欠稅企業進行走訪調查,制定清欠計劃;規范商貿城房屋出租業管理,拔除欠稅不繳「釘子戶」。
(二)提高服務意識,創新稅收服務體系,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和諧稅收環境。
良好的法治環境和寬松的政策服務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勿庸置疑,而良好的稅收服務環境同樣是不可缺少的。我們地稅部門應主動、積極地用足用活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1.做好政策引導服務。要拓寬宣傳深度,在加強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和輔導的同時,注重引導納稅人用足、用活、用好政策,進一步規范簡化審批流程,不設門檻;突破現有的「稅收政策講解」狀態,將稅收宣傳放置於經濟發展大環境。我局每年稅法宣傳月都在栗鄉廣場,以及利用廣播、電視,加強政策宣傳,在幫助納稅人提高納稅意識的同時,也幫助納稅人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稅收法律和政策,對難點問題耐心細致地向納稅人講解,
以便納稅人正確貫徹執行。
2.更新服務理念。樹立現代稅收服務觀,體現征納雙方法律地位的平等,盡力做到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服務與職責相一致,以新的服務理念來引導稅收工作由滿足征管需求為主向管理與服務並重的轉變,全面推行稅收服務向深層次發展。提高工作透明度,堅持辦稅八公開制度,認真兌現服務承諾,實現「陽光操作」。
3.改進服務手段。要進一步推行多元化納稅申報,積極推行網上辦稅,使納稅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納稅申報,降低辦稅成本,要從深化管理和滿足納稅人需求角度出發,減少管理層次,簡化辦稅程序;「一窗式」服務縮短辦稅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路建設,逐步實現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繳納、政策咨詢等的網路化,建立起多層次、多渠道、方便快捷的納稅服務平台。
4.在稅收執法中體現服務。規范稅務檢查,防止多頭重復檢查;在稅收檢查前對納稅人進行查前輔導,幫助納稅人避免稅收處罰風險;為不懂業務程序的納稅人提供納稅明白卡,提供納稅咨詢服務;開展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幫助納稅人解決辦稅困難;幫助納稅人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行業稅收管理中注重公平稅負,公正執法。通過一系列措施,為企業創造公平、公平、和諧的稅收環境。
(三)突出以人為本,健全育人機制,為縣域經濟發展打造高素質的稅收隊伍。
堅持依法治稅,必須要與從嚴治隊相結合,要全面加強地稅幹部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業務素質培訓工作,切實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努力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熟悉、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地稅幹部隊伍。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將政治理論學習與當前開展的讀書學習活動、創先爭優活動、地稅文化活動及學習型地稅建設相結合,在如何將理論指導實踐運用,推動各項工作上下功夫,突出學習成果的利用性。
2.加強業務學習。完善學習考試制度,培養每日查看公文學習稅收政策的習慣,營造學政策、比業務的良好氛圍,為稅收征管打下堅實的業務基礎。
3.培養業務骨幹。在征、管、查等各個崗位著力培養業務骨幹,通過崗位輪換、AB崗管理、「一窗式」服務等舉措培養多面手、復合型專業人才,通過業務骨幹帶動,工作精神輻射,把全局幹部職工培養成以一頂倆、以一頂叄、特別有戰鬥力的稅收隊伍。
4.加強制度約束。深入抓好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和省局稅收業務工作規程的落實,進一步完善崗責體系,規范工作流程,開展網上執法動態監控,嚴格過錯追究,避免越權、濫用和不正當行使稅收執法權,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幹部的執法責任心。